传统文化中的五大瑞兽,作为常见的祥瑞题材,被广泛应用到了翡翠雕刻中,这五大瑞兽,你最喜欢哪一款呢? 一、貔貅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传说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之所以被视为招财和守财的祥瑞之兽,是因为貔貅喜食金银财宝的习性,和特殊的生理构造:有嘴无肛,只进不出。 从外形上来说,貔貅身形似狮,有角肚圆。也分雌雄,一般从雕刻上来看,头向左为雄,主招财;头向右为雌,主守财。
腾讯 86 阅读 2022-06-24 17:28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香港最新文化艺术地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6月22日下午举行开幕典礼。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分九个展厅,将展示九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此外,香港多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也向开幕展览出借超过百件文物,十三件珍贵藏品也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远渡重洋来到香港。
腾讯 59 阅读 2022-06-24 17:26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1869年,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新教家庭。1909年,40岁的纪德写下了这本反映自身的小说——《窄门》。
腾讯 61 阅读 2022-06-24 17:24唐宋以来,饮茶之风盛行,同时宋代商业的发达也多为人注意。“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城市与乡野,处处有茶肆。《梦华录》女主赵盼儿原在杭州钱塘县经营茶肆,来到东京城后再次凭借经营茶肆立足。剧中集中展现了她出色的茶艺,但只用几个镜头草草交代了经营茶肆这一商业活动,那么不妨具体谈谈,在宋代如何才能开一间茶肆?
腾讯 63 阅读 2022-06-24 17:21《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有一个有意思的描写:贾宝玉和王熙凤被五鬼魇了之后,荣国府鸡飞狗跳,谁也顾不得礼法乱作一团。结果薛蟠忙乱中一眼看见林黛玉的神仙风姿,当时就“酥倒”了。原文如下:
腾讯 59 阅读 2022-06-24 16:03古人喜欢拜把子,为何不敢结“八拜之交”?你看看是哪八拜就懂了 认干亲与拜把子,这大概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两种行为;因为中国历来就是一个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社会,血缘和姻亲乃是位居第一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平时即使见了陌生人,也往往根据对方的年龄以亲缘相称,或大哥大姐,或大叔大姨,很少如西方人那样,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呼先生小姐(或女士、夫人)。为什么?因为在国人看来,以血缘关系称呼显得更亲近呗。
腾讯 58 阅读 2022-06-24 16:01《明瑞像》《追欢得禄图》《杜甫采药图》《萧翼赚兰亭图》《兰亭雅集图》《历代文苑像传》……在国家博物馆南九展厅,名士文人的生活、闺秀女眷的风姿等在五十余件(套)明清肖像画作中跃然纸上,让观众与诸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打了个“照面”。 盛夏时分,暑气袭人,到博物馆里“打卡”“充电”成为社会新风尚。多家博物馆在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展陈形式,推出精彩纷呈的特色展览和丰富多元的主题活动,让大众在这一文化空间里有了更丰富的收获和更美好的体验。
人民网 58 阅读 2022-06-24 15:57据文献记载,曹雪芹家在北京通州张家湾曾有田地和当铺。1992年,曹雪芹墓葬石刻也正是在张家湾出土。在近年正式开园的张家湾公园内,设有一处“曹石印记”景点,大量的景墙、漏窗通过诗词和镂雕娓娓道来文学巨匠曹雪芹与张家湾以及大运河的故事。张家湾,这座运河边的古镇,因与曹雪芹的这段奇妙缘分,而汇入了经久不息的“京华历史文脉”。
光明网 50 阅读 2022-06-24 15:552022年6月21日至26日(周二至周日),2022西泠春拍征集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征集为“预约征集”,地点在西泠拍卖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四头条七号,地铁5号线、6号线“东四站”B口出左转)。西泠印社2022年春季拍卖会拍品征集活动将于6月底截稿,欢迎广大藏家前往公司杭州总部及北京、上海办事处交流品鉴,秉承百年西泠印社文脉,西泠拍卖邀您共享艺术生活之美!
新浪 44 阅读 2022-06-23 22:51今年年初,改编自九鹭非香小说《驭鲛记》,由华策克顿旗下梦见森林工作室出品,迪丽热巴和任嘉伦主演的电视剧《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全网上线并引发巨大收视热潮,成为2022年“现象级”爆款古装剧之一。 6月24日,该剧出品方华策克顿与知名数字藏品平台薄盒Mints合作,推出电视剧主题可穿戴数字藏品,通过将剧中那些精美的武器道具和服装完美复刻至元宇宙空间中,带领观众重回万花谷与北境的奇幻世界,重温东方童话中的极致浪漫爱情。 本次发售数字藏品包含7款武器“纪云禾-长剑”、“纪云禾-匕首”、“长意-鲛王权杖”、“长意-长剑”、“林昊青-长剑”、“雪三月-长剑”、“广物集”,每款1000枚,以及1款服饰数字藏品“纪云禾-御灵师制服(粉)”500枚,总计7500枚,其中每款藏品的1~50号为预留赠送使用,其余均用于公开发售。所有藏品均为华策克顿官方授权正版发行。
新浪 44 阅读 2022-06-23 22:49锦衣卫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的一个特务机构,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也正是基于此,使得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不得人心,甚至使得很多群臣表面上害怕,但背地里痛恨。提起锦衣卫,在我们的印象里无恶不作,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在嘉靖年间,有一位锦衣卫的头头,被称为了明代以来最强的锦衣卫,他就是陆炳。陆炳先后令内阁首辅夏言、大将军仇鸾两人身首异处,其后又成功弹劾司礼监宦官李彬。朝廷有一半的言官都是他的门生。《明史》因此称他“势倾天下”。
腾讯 48 阅读 2022-06-23 22:47一般看古装影视剧,我们会发现很多城门上都有门钉。 那这些门钉的作用是什么呢? 有人说这些门钉只是为了美观的装饰作用而已,也有人说没那么简单。 以古人的智慧来说,安装这些门钉肯定有其他作用。
腾讯 50 阅读 2022-06-23 22:46在网上经常流传有这样的故事: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之后,自己当了山阳公,虽然没了皇位,但是更加地自由,于是就在山阳城遂抛弃帝王之尊,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悬壶济世! 甚至有些文章直接说汉献帝曾经拜华佗为师,于是在他成为山阳公的时候,就替百姓悬壶问诊,还开创了中医针灸、刮痧、拔火罐不收钱的先例……
腾讯 53 阅读 2022-06-23 22:44众所周知,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进行北伐,先后组建了八个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北伐八军。本文主要介绍北伐八个军的来历。 1924年6月,国民政府组建了黄埔军校并开始招生,同年11月黄埔一期学生毕业,黄埔一期学生除了派到其他部队任职,绝大多数黄埔学生留校组建了黄埔军校教导团(团长:何应钦)。随着黄埔学生毕业人数增多,黄埔前四期学生组建了第一军。同时对当时留守在广东的各部队进行整编组建了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所以北伐军的前五个军的编制相对清晰。
腾讯 51 阅读 2022-06-23 22:42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康熙皇帝是历史少有的明君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八岁继承皇位,十四岁就开始亲理朝政,在位时长六十一年,同时也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但是这位清朝的君主,为何会去祭拜前朝的朱元璋,并且还行跪拜之礼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趣历史 47 阅读 2022-06-23 22:38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誉为中国古代书法的巅峰之作,这幅只有28个字的作品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名家的推崇。令人纳闷的是,这幅书法作品上,王羲之一共只写了28个字,但是上面的印章却有数百之多,其中172方印章都是由一人所盖。好好的一幅字帖,上面却被密密麻麻盖满了印章,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网易 44 阅读 2022-06-23 22:35昨天,中国嘉德2022春季拍卖会在嘉德艺术中心启幕,拉开了北京春拍季序幕。预展现场,观众近距离观赏藏品,感受佳作风采。当天,5000余件艺术珍品亮相预展,涵盖中国书画、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等各门类。
网易 51 阅读 2022-06-23 22:33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写道:“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累家。”其中,香、茶、花无不与瓷息息相关。“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作为宋代名瓷,定窑生产的茶碗、盘盏、执壶、花器、珍玩、瓷枕等品类,皆成为诸般雅事中不可或缺的用具。 澎湃新闻获悉,6月21日,“发现定窑”在南越王博物院对外开展,展览共展出来自河北多家文博单位和南越王博物院院藏的定窑各时期瓷器、窑具、标本29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2件/套。 展览结合精美文物,分为“誉出定州”“尘外千年”“贡纳宫廷”“雅事几何”“天下大白”和“千年之约”六个主题,通过定窑的历史、装饰、工艺、文化、交流等内容,集中呈现各时期定窑产品面貌、文化内涵及当代定瓷的发展情况,让公众得以近距离发现宋瓷之美。
网易 48 阅读 2022-06-23 22:32在这里我们能够从大明宫考古成果中,感受唐代文明,并将考古知识转化为立体场景,我将会带更多朋友来体验。”西安梁家滩国际学校教师亚历山大·鲍尔表示。 6月22日晚间,来自日本、意大利、比利时、古巴、葡萄牙和埃及等国家的20多位在西安长期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海外华人,以及十多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西安青年,相聚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此间追寻唐风古韵的历史印记,并分享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创业故事。
中国新闻网 64 阅读 2022-06-23 21:36“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最近不少地方持续经受高温炙烤,而天气一热,很多人会拿这句话来调侃,用以形容理想中的度夏方式。 炎炎夏日,吃点冷饮大概是不少人喜欢的消暑办法。实际上,在古代,其实也有不少冷饮,堪称当时的“网红”食品。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对中新网表示,古代也有类似冰淇淋的食品,比如唐代的“酥山”。
中国新闻网 44 阅读 2022-06-23 21:34中国有着悠久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诞生过许多艺术品,这些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沉淀价值也不断升华,早在宋代之前,收藏古代文物就成了一门热门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实行“藏宝于民”,允许文物在民间合法流通,为古玩收藏的新兴开辟了道路,收藏艺术品成了风雅人士的一种娱乐消遣活动,也成为投资者的一大升值门路。喜欢收藏艺术品的名人数不胜数,王中军就是其中一位。
搜狐 80 阅读 2022-06-23 21:32每个人每天都在制造着垃圾,各种各样的垃圾堆满了我们的城市,虽然我们可以采用焚毁、掩埋或者降解等方法,试图来消除它们,但是,后续的影响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如何妥善处理垃圾,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痛的事情。认真思考一下,什么是垃圾?一个东西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就成了垃圾呢?垃圾,意为失去使用价值的、无法被再次利用的东西。在艺术家芭芭拉·弗朗克的眼中,这个世界上的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二次利用的价值的,在他看来,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搜狐 49 阅读 2022-06-23 21:30晚清大儒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曾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过比较精辟的评价。其言曰: 纪文达公尝言:《聊斋志异》一书,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先君子亦云:蒲留仙,才人也。其所藻缋,未脱唐、宋小说窠臼。若纪文达《阅微草堂五种》,专为劝惩起见,叙事简,说理透,不屑于描头画角,非留仙所及。余著《右台仙馆笔记》,以《阅微》为法,而不袭《聊斋》笔意,秉先君子之训也。然《聊斋》藻缋,不失为古艳,后之继《聊斋》而作者,则俗艳而已。甚或庸恶不堪入目,犹自诩为步武《聊斋》,何留仙之不幸也!
搜狐 33 阅读 2022-06-23 21:28申城正在陆续复工复产,仍在闭馆中的美术馆也不例外,悄悄在幕后蓄力,只为能给大众带来丰富、充实的审美体验。最近由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带来的“云端探秘,宫中寻宝——中华艺术宫海派精品导赏”,线上近距离“剧透”不少馆藏珍品及其背后的门道,抢先为艺术爱好者们解了馋。这些珍品将在今后的展览中陆续“晒”出,与观众见面。 中华艺术宫又名上海美术馆,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美术馆之一。馆内总共拥有两万件藏品,其中近现代海派艺术代表作,中西结合、探索中国艺术如何接轨世界的艺术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新锐艺术家的代表作,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捐赠等等,形成了鲜明的收藏特色。
腾讯 34 阅读 2022-06-23 21:23一个人四十年只专注于绘画一件事,心无旁骛;一个人四十年将自己关进画室,一支笔、一杯茶、一摞纸,与世无争。他就是苏州工笔花鸟画家蒋荣官,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不与人争与己争”是著名美术大师高冠华对他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腾讯 19 阅读 2022-06-23 21:20民国三十五年,万象图书馆出版的《书法大成》载有白蕉《草书运笔法》、行草书临范本,韵味淳厚,清新可爱,值得玩味!
腾讯 25 阅读 2022-06-23 21:18乾隆三十三年十月,管理养心殿造办处大臣福隆安与内务府大臣英廉联衔上奏,指控九江关监督海福任内拖欠应交内务府银15553两,要求将海福革职审究,并查抄家产,抵补亏空。内务府细查之下,发现早在乾隆二十五年监督舒善在任时,解库款项已有拖欠,并且仍未归补。此事激起了高宗的警觉,随即勒令内大臣清查各织造、盐政、税关监督应交内库款项,“量其银数多寡、道路远近,议定期限,依限解交”,嗣后若逾限不交,即行参奏。至次年二月,最终查明各处应解款目,缮单呈奏,并议准其缴纳时限。据当时呈报的清单记载,苏州织造、江宁织造、两淮盐政、长芦盐政、河东盐政、粤海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九江关监督、淮关监督、山海关监督等12处,每年应交内务府款项基本维持在年均200万两以上,占内务府年收入的近80%(《内务府奏案》)。
光明网 29 阅读 2022-06-23 21:06美国人桑德豪斯(Derek Sandhaus)的《在中国喝醉:白酒与世界最古老的酒文化》(Drunk in China: Baijiu and the World's Oldest Drinking Culture)(2019年)是一本类似于中国酒文化大观的书,谈论酒在中国的历史、酒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在书中李白、杜甫等好饮的诗人一一登场,共同展现了诗酒的斑斓多姿,彰显了醇厚的中华文化。在桑德豪斯看来,酒之于中国,犹如“文明之血液”。这是一个有着七千年饮酒历史的国度。当一个人饮一杯中国酒时,“便融入了一个七千年之久的文化传统”。
光明网 24 阅读 2022-06-23 20:08当地时间2022年5月29日,法国巴黎卢浮宫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被一名假扮老太太的男子抹上蛋糕,幸而因为防护玻璃的保护,画作并没有受到损坏。《蒙娜丽莎》这位拥有神秘微笑的女士画像在历史上可谓多灾多难,它经历过战争、盗窃、故意损毁(泼酸、扔石头等)和因清洁导致的褪色等事故,如今依然稳坐卢浮宫中最显眼的位置迎接一批又一批观众的注目。知名艺术品作为世界通用文化符号,在引起举世关注的同时也不免招来一些莫名其妙的灾祸,比如一些精神病患者和激进分子的乱涂乱画,或者干脆因为意外或疏忽遭受破坏。以下我们盘点了9件令人血压升高的艺术品破坏事件,看看这些杰作都遭遇过怎样的“无妄之灾”。
新浪 53 阅读 2022-06-22 17:352022年6月18日,由武汉美术馆主办的“武汉2022——史金淞个展”在武汉美术馆三号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当天,许多文化艺术界的嘉宾、媒体以及观众朋友前来观展。现场看展气氛浓厚,大家纷纷驻足与展品打卡互动,畅游在史金淞先生的艺术奇幻宇宙中。
新浪 41 阅读 2022-06-22 17:331993年,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横空出世,瞬间引发了万人空巷的收视狂潮。剧中一则则幽默又接地气的小故事,让这部剧成为观众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下饭神剧”。 经典的电视剧离不开优秀的演员。在《我爱我家》中,由已故话剧表演艺术家文兴宇饰演的爷爷“傅明”一角,就在观众中拥有极高的人气。看过电视剧的观众们或许还记得,剧中的爷爷可盐可甜,笑料频出。他时而唱高调、说大话,犯个官僚主义的小错误,时而又两袖清风、坚守原则,堪称全剧最可爱的老头。
腾讯 78 阅读 2022-06-22 17:30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也因此历史小说的题材层出不穷,《隋唐演义》、《三国演义》更是因此创造出了许多的力拔山兮的名将,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很多的名将都是虚构的,比如李元霸。 当然也有一些确实是历史公认的猛将,在所处的年代留下了一段自己的神话。
腾讯 42 阅读 2022-06-22 17:29万贵妃是明宪宗时期宠冠后宫的贵妃,她比明宪宗朱见深足足大了十七岁,她既不是年轻貌美,也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究竟凭什么可以让明宪宗独宠她二十年呢?
腾讯 51 阅读 2022-06-22 17:25对曹操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是三国最强的领导人,为何诸葛亮不去投靠,反而要跟随刘备?
趣历史 52 阅读 2022-06-22 17:22“六扇门”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对六扇门的了解都来自于一部一度很多的电视剧《六扇门》。剧中的六扇门不仅为百姓办事,并且是非常的高效的权利机构。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六扇门吗?到底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六扇门是明朝时期确实存在的机构,而且还是和老百姓最为贴近的机构。由于衙门外的大门只能是三开间,每间各安两扇黑漆门扇,总共有六扇门,所以州县衙门也往往俗称“六扇门”,也就是说六扇门也是属于官府衙门。
趣历史 55 阅读 2022-06-22 17:20宋代以前,平民主要以两餐制为主,也只有一些贵族阶层才会一天吃三顿饭,但直到两宋时期,三餐制才逐渐普及开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宋代城市经济的发达,让饮食文化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趣历史 50 阅读 2022-06-22 17:18上周六,位于顺义区天竺综合保税区内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仲夏艺术季开幕,八大艺术展览同步启动。其中,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敦煌展》,可让市民实景感受敦煌壁画、洞窟石佛、彩塑等灿烂文化遗产。
网易 42 阅读 2022-06-22 17:15由于脱口秀大会的流行,日本的漫才表演形式,也在中国舞台上有了惊艳的表现。漫才起源于日本平安时代习俗中一种叫万岁「万歳(まんざい)」的贺岁歌舞,镰仓时期传入民间,后逐渐融进口技、舞蹈、歌唱等艺术,发展成为日后富含诸多曲艺要素的漫才。本文就漫才的发展沿革及其与中国文化与文物考证之间的联系做相应探索。日本早期的万岁表演,其实更类似中国的傩仪。
网易 39 阅读 2022-06-22 16:48无论什么建筑,都离不开“形”和“数”,它们是依据点、线、面、体等几何要素构成的,并在数学思维的启发下不断发展,为世界创造美的风景。这种美隐藏在数字中,弥漫在公式里,幻化成著名的长城、金字塔、故宫、悉尼歌剧院……
网易 42 阅读 2022-06-22 16:44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的原始歌舞,在经过汉、唐、宋、金时期的发展淬炼,演变出徽剧、昆曲、秦腔等方法,又吸收一些地方民间曲调,就这么大杂烩而成了中国国宝京剧,它在民国时期得到了空前繁荣,形成了四大流派,又以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为“四大名旦”,其中梅兰芳为最。
搜狐 52 阅读 2022-06-22 16:36在古代的诸多酷刑之中,“凌迟处死”绝对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事情,在历史上有很多被“凌迟”的名人,如明末名将袁崇焕就是被凌迟而死的。而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是清末的一个劫匪,他的名字叫康小八,由于作恶多端,被朝廷凌迟处死。
搜狐 53 阅读 2022-06-22 16:34谈到大清,必然会出现很多喜欢明朝的人出来谩骂 其实,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时代,只不过是换了几个姓,其本质没有任何区别。而明清相对唐宋,也确实是历史的倒退。原因就是人越来越聪明了,皇家也越来越自私了。大清在康熙末年已经摇摇欲坠,如果那时清朝灭亡会有哪个势力出来掌权呢?而此时出现了一个人,他一手拯救了大清。而他,到底干了什么会被后世谩骂上百年呢?
搜狐 54 阅读 2022-06-22 16:32在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盛世,也是离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最近的古代盛世,康乾盛世。据说在这个盛世里,百姓生活安定和平,国家强大,没有外敌,是古代的农耕社会中难得的好日子。 那么康乾指的是什么呢?是当时在位的两个皇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有些不清楚清朝历史的朋友们可能会问,他们是一对父子吗?不,事实上,他们是一对祖孙,还是一对很有缘分的祖孙。 他们中间还有一位过度的皇帝,也就是给康熙朝留下的积贫积弱扫尾,给乾隆朝定下了繁盛的基础的雍正皇帝,他这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明显被他的爸爸和儿子这对和谐的祖孙同时掩盖了。
搜狐 40 阅读 2022-06-22 16:30琼瑶截止到2019年,已经有55部作品(包括绘本和传记),其中50部作品改编成电影,25部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在她的作品以及她为其他人写的歌词里,能够看得出来琼瑶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来源于她本身的积累,也来源于家庭的熏陶,但更在于祖祖辈辈作为榜样为她打下的基础,比如说她的外祖父袁励衡。
搜狐 43 阅读 2022-06-22 16:29杨辉隆的散文集《流年晨光》,恰似朝花夕拾,将数十年人生沧桑与点滴感悟娓娓道来,读者也可放下戒备,在文字徜徉中获得内心幽微处的共振。无论是在老屋里听秋雨,还是登访名山大川,无论是父母榻前的儿子还是孩子面前的父亲,我们读到的始终是一个真诚朴实,用文字记录世事人情的平凡作家。
搜狐 25 阅读 2022-06-22 16:21几乎每一位厉害的大作家在回忆自己的童年,都会提到阅读的重要性,从爸爸妈妈订的杂志里进入文学世界啦,在图书馆和书店找到文学之门的钥匙啦,再或是从小就偷偷上课看书,被老师没收之类的。可惜这些经历我通通都没有,小时候,我生活的地方没有书店,没有报刊亭,更没有儿童文学资源丰富的图书馆。
搜狐 45 阅读 2022-06-22 16:20不同阶层的人对不同的资产兴趣差别很大。在普通人拼命努力买房的时候,富豪却在疯狂买各种艺术品。近年来,艺术品的价格越来越高,“艺术”与“金钱”结合得更加紧密,艺术金融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富豪有能力收藏书画,收藏书画也会让你不知不觉成为富翁。家喻户晓的洛克菲勒家族,是世界第一的艺术品收藏世家,艺术品收藏体量更是富可敌国,达千亿级别。 早在1994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以约合人民币1.2亿的天价拍下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72张草稿纸,该手稿中的内容颇为繁杂,涉及水利学、解剖学、天文学、岩石和化石等。
腾讯 28 阅读 2022-06-22 16:18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的小说,可谓是几代人心目中的美好记忆,很多小伙伴都是读着金庸先生的小说,看着金庸先生的武侠剧长大的。提及金庸先生的小说以及小说中的角色,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小说。 在武侠五大宗师中,金庸先生是处于扛把子的地位,所谓的金古梁温黄,虽然梁羽生是率先举起新派武侠小说大旗的第一人,开新派武侠小说风气之先河,但真正让新派武侠小说风靡世界的则是金庸先生,所以梁羽生自己都承认,发扬广大者, 金庸也。 金庸先生一生只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虽然作品数量不如其他四位武侠大师,但胜在作品的质量高 ,堪称部部经典,让人能够百读不厌。今天我们来聊聊金庸先生十五部武侠小说中的绝色美女 ,看看都有哪十个人?
腾讯 59 阅读 2022-06-22 16:17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雕栏玉砌,美轮美奂。即使用再多华丽的词藻来形容故宫也毫不为过。因为故宫历史悠久,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如此多头衔加注于一身,可见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多么宝贵!自从故宫景区对公众开放以来,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 但令人不解的是,故宫景区每天下午5点就早早闭馆了。到了淡季,甚至还会提前半个小时。游览时间如此之短,就导致很多游客无法尽兴。 其实,故宫每天下午5点准时关门是有原因的,这一切,都缘于1959年时发生的一件事,直到今天,那个事件都让人历历在目,后怕不已……
腾讯 29 阅读 2022-06-22 16:15近段时间,“内江双胞胎兄弟用木板复刻太白楼”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上迅速走红,用千余块木构件按比例精准复刻建筑物的技艺让广大网友叹为观止,纷纷表示“高手在民间”。
腾讯 23 阅读 2022-06-22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