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在校生增长51%

    10年来,内地(大陆)高校累计招收港澳台学生7.9万名。2021学年内地(大陆)高校共有港澳台在校生3.82万名,较2012年增长了51%。内地已连续多年成为港澳学生赴港澳以外地区升学首选,越来越多的台湾学生选择到大陆就读。   目前,内地与港澳中小学、幼儿园已缔结“姊妹学校”2593对,覆盖内地29个省(区、市);设立“内地与港澳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近3000项,惠及港澳师生近10万人。10年来,教育部累计开展对台交流项目1300余个,两岸1000多所高校参与,约6万余名台湾师生赴大陆参访交流,师生交流覆盖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光明网   11 阅读   2022-09-25 21:14
  • 澳门文学馆揭幕,18日起全面对外开放

    澳门文学馆9月17日举行开幕仪式,并于18日起全面对外开放。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在开幕仪式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筹设澳门文学馆,期望通过整理和典藏澳门文学史料、保存和展示澳门文学成果,建立一个具标志性的澳门文学交流平台,为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澳门文学馆位于荷兰园大马路一处始建于1920年的欧式建筑群内,毗邻文化设施及市民活动集中的塔石广场。该馆与附近一带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群进行联动,和区域内的文艺创意空间互相呼应,以增强市民及旅客的文旅体验,促进文化交流。   文学馆集典藏、展示、交流、研究等功能于一体,设有常设展厅、专题展厅、阅览室、多功能室及内外庭院等不同空间。   常设展厅展示澳门文学发展的脉络,其中“书影墙”是澳门文学过去、现在和朝向未来的整体象征。专题展厅现时正举行澳门文学馆丛书展,展现澳门文学的多元风貌和深厚内涵。阅览室则提供不同种类的文学著作、精选刊物及儿童读物予公众阅读,同时设有多媒体游戏装置等互动设施。

    人民网   15 阅读   2022-09-25 21:13
  • 苏州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共叙情缘

     2019年,在两校共迎120周年校庆前夕,苏州大学专门举办了以“同根、同源、同奔跑”为主题的校园马拉松,台湾东吴大学的校领导、学生、校友等也一道参加。图为活动现场。苏州大学供图   “两岸的‘东吴大学’虽隔海相望,却文脉相通。真诚希望两岸‘东吴’师生通过实地探访和面对面的交流重温东吴精神,为深化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心灵契合贡献东吴智慧。”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苏州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文化沙龙上,苏州大学校长张晓宏在致辞中表示。   本届沙龙以“同根同源同梦想”为主题,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苏州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师生代表及校友、苏台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台胞台青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与会嘉宾围绕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等内容展开主题演讲,并进行互动交流。活动现场,6家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签约。   东吴大学于1900年在苏州创办,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办学的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东吴大学几经更迭,于1982年定名为“苏州大学”。在台湾地区,由东吴大学在台校友筹划的台湾东吴大学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是台湾地区第一所私立大学。   苏州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高玮玮表示,苏州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于1993年签署合作协议,是两岸最早一批签订合作协议的友好院校,开启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先河。近30年来,两校在讲学互访、学生交流、高教论坛、图书共享等方面合作密切。2019年,在两校共迎120周年校庆前夕,苏州大学还专门举办了以“同根、同源、同奔跑”为主题的校园马拉松,台湾东吴大学的校领导、学生、校友等也一道参加。   “开展两校的深度互动交流,可以让两岸‘东吴人’之间有更深切的文化认同和交互共情,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代际传承与跨岸共生。”多次参与和台湾东吴大学学术交流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建洪说,即便是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也没有阻隔两校间的情谊,例如台湾东吴学子克服困难到苏州大学交换学习,两校共同发起的海峡两岸财经与商学研讨会也通过网络如期举行。   “我的母校是台湾东吴大学,但是她的根在大陆、在苏州。在两校的校徽上,英文名、校训,连花纹和底色都一模一样。”台湾东吴大学大陆地区校友会会长林元达回忆,自己在2015年的夏天首次踏入苏州大学的校园,但一见到这里就感觉特别熟悉、特别亲切。   2021年3月,台湾东吴大学大陆地区校友会在苏州挂牌,重新回到“祖籍地”。挂牌后,该校友会和苏州大学多次合作组织了参访校园、校友返校日、校园马拉松等各式活动,也发动台胞力量,促成了知名台企与苏州大学的校企合作。今年以来,台湾东吴大学大陆地区校友会和苏州大学校友会发动校友所在企业,先后安排了2000个招聘岗位,为苏州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如今,孕育了东吴大学的苏州已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958家,注册资本883.4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53.67亿美元。超过10万名台胞在苏州安居乐业。   “苏州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同根同源,情谊深厚,联系紧密,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是苏台交流合作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江苏省台办主任练月琴在活动中表示,9月1日,《江苏省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正式开始施行。这是大陆首个促进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江苏接下来会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把台胞在江苏的同等待遇以及各种惠及台胞举措落到实处。

    人民网   13 阅读   2022-09-25 21:12
  • 香港校际作文暨普通话朗诵大赛将举行决赛

    “我爱我的祖国”——金紫荆杯香港校际作文暨普通话朗诵大赛主办方20日公布,将于10月8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赛马会演讲厅举行决赛,届时将角逐出特等奖1队、一等奖3队、二等奖6队,并举行颁奖仪式。   大赛主办方香港潮州商会当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比赛进展。自7月初启动以来,大赛获得香港教育界的热烈反响。香港潮州商会会长黄书锐表示,本次大赛有双重意义,不仅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暨香港回归25周年,也旨在提升香港青少年的写作及普通话朗诵表达水平,增强青少年对国家的认同感。

    人民网   12 阅读   2022-09-25 21:12
  • 中华书局守正出新,赓续中华文脉

    中华书局诞生于110年前。110年来,这家以“中华”为名的出版机构始终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以推动民族进步为旨归,把自身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出版人守护中华文化、贡献国家民族的家国情怀。   国史新貌 功在千秋   “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写于100多年前的这句话,今天依然镌刻在书局大厅的入口处。   “中华书局能从一家小小的民营出版社发展成今天中国最大的专业出版机构之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是内在的精神动力。”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周绚隆说。   自成立之日起,中华书局就把“为往圣继绝学 为国家保文脉”作为自己的使命,投入满腔热情,110年来,坚守不渝。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书局就以现代排印方式整理出版大型古籍丛书《四部备要》,影印出版号称“古代百科全书”的《古今图书集成》。   1958年,随着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华书局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进入新阶段。在古籍小组领导下,中华书局先后整理出版了《资治通鉴》《全唐诗》《全宋词》《甲骨文合集》等大型古籍,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基本典籍,奠定了中华书局新的历史地位。   最能代表中华书局古籍整理成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整理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这套书被公认为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代表作,对中华文化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在以前想要方便地阅读“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却并不容易,各种版本字句差讹,名目繁多,没有标点分段,读起来困难重重。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工程于1958年启动。一时群贤毕至、大师云集。20年孜孜不倦,20年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终于呈献出一部“面貌全新、校勘精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的“二十四史”。从此,这部以往只能供专家学者阅读的古籍化身千百,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人案头可备、能实实在在阅读利用之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进入新时代,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永乐大典》等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稳步推进,《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五礼通考》《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等代表古籍整理水平的重量级图书相继出版……   值得指出的是,出版这些著作,中华书局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很多项目是中华书局编辑部主持或深度参与整理编撰,历时十余年才完成,但正如中华书局前任总经理徐俊所说“这类书即使没有补贴我们也要做”。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至今,中华书局系统整理出版了数千种古籍,覆盖了经史子集各类,体系完整、质量上乘,满足了学术界文化界的阅读使用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正本清源的重要贡献,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石。   精神品格 薪火相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但对中华书局而言,献身学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却是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而这种精神不仅仅属于中华书局,更属于整个学术界。   2006年,中华书局启动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修订工作。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具体承担此次修订工作,负责人胡珂是一位80后,她说:“我们虽然在学养上和前辈大师尚有距离,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前辈们献身学术、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依然在传承,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修订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部更准确、更完备的史学典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修订者和中华书局的编辑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以《梁书》为例,在“二十四史”里,这部书体量较小,但即使如此,修订者仅仅在其中一卷就给出了几百条修订意见,全部校勘长编高达上百万字。责任编辑把校勘记打印出来,数千页A4纸堆在桌面,像一座小山。点校本《史记》早被学术界公认是整理水平最高、最可靠的本子,但经过此次8年的修订,仅校勘记就新增了3400多条,处理文字约3700字,重要的标点改动约6000处。“‘校书如扫落叶’,古人这句话我们深有体会。”《梁书》修订本责编李勉说。   精审细校已经成为中华书局的“基因”。有时为了一个名词或一个标点,编辑要和修订者反复沟通多次,不乏吵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此时就要反复查对文献、研究版本,寻找新的根据。负责主持修订“新旧五代史”等三部史书的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感慨地说:“参与修订工作后,可以切身感受到整个工作的规范严谨,相当于自己也再次历经专业的学术训练。”   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中华书局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培育并传承的这种精神为中华书局赢得了崇高声誉,许多学者把在中华书局出书视为对自己学术地位的肯定。历史学家顾颉刚甚至在遗嘱中要求把自己的全部著作交由中华书局出版。   与时俱进 守正创新   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中华书局紧随时代步伐,锐意创新、守正出新,打造出“网上的中华书局”和“面向大众的中华书局”。   “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检索古籍”“人工智能自动点校古籍”“三维全息苏东坡朗诵古诗”……这些以往难以想象的新应用是由中华书局下属古籍数字化企业古联公司开发的,这些应用极大拓展了古籍的应用场景、降低了古籍的使用门槛,使古籍和传统文化离群众更近了。   目前,中华书局创设的籍合网拥有22万注册用户,30多个大型古籍数据库拥有40亿字的海量内容,服务海内外140多家机构。还拥有一个总字数超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数据主要用于机器深度学习、训练人工智能。现在,中华书局开发的古籍智能处理系统可以自动给古籍断句标点、自动标记人名地名、自动核对引文、自动识别古籍文字等。“这些技术工具与众包平台相结合,在古籍数字化整理和编辑过程中爆发出巨大能量,极大提高了古籍整理的效率。”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洪涛说。   “大专家写小文章”是中华书局开创的优秀传统之一。《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华活页文选》《文史知识》等读物把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介绍给广大读者,数十年来畅销不衰。   进入新时代,中华书局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读物佳作不断涌现,《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建筑的意境》《〈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故宫营建六百年》《百年革命家书》《发现三星堆》等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著作反复再版。“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一本书读懂”系列、“国民阅读经典”、“中华经典藏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等经典文本普及系列……照顾到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受到广泛欢迎。   线上直播、名家讲座、趣味视频、嘉宾探店、神秘盲盒……近年来,中华书局不断创新,用全新的传播方式宣传品牌,服务公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中华书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自己的使命任务,守正出新,砥砺前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周绚隆说。

    人民日报   10 阅读   2022-09-25 21:10
  • 对接供需两端,助力人才就业

    “多亏了县里的人才培养项目,让我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超达阀门公司,新入职的员工潘崇繁正忙着操作机械加工设备。此前,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潘崇繁找工作四处碰壁。得益于永嘉县推出的“乡村人才振兴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养计划,接受培训后的潘崇繁找到了工作,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去年以来,永嘉县创新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基金会出资、政府出政策、企业出技能”的方式,瞄准农村未就业青年、毕业大学生等群体,量身定制多工种课程,精准对接劳动力市场供需两端。永嘉县联动镇街和相关部门,通过到企业宣讲、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梳理企业用人需求。今年以来,已吸引100余人报名,参训率达90%以上。   “在授课老师、企业师傅的悉心教导下,我系统性学习了阀门基础知识,掌握了阀门图纸识读、机床操作等技能。”如今的潘崇繁,每天仍然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此外,为帮助学员练就扎实的岗位技能,永嘉县还挖掘当地专业院校和本地龙头企业资源,组建人才授课“导师团”,推出实用教学模式,高效率培训学员。对考核优秀者优先推荐至头部企业就业,配置专员到企业跟踪反馈学员工作情况,全流程助力人才就业。

    人民日报   9 阅读   2022-09-25 21:08
  • 硬科技创新风口到来,大学生创业者怎样“接招”

     “为什么飞行器都是一些传统飞行器的组合或变体,我们能否让飞行器站起来自旋飞行?”起初觉得“好玩”,怀揣着听起来“天马行空”的想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李泽波创办了“旋鹰科技”。   9月16日,在2022年广发证券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启动仪式暨2021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成果发布会上,“旋鹰科技”入选2021年度“科创之星”,获得5万元扶持资金。   李泽波感慨说,为了这份科研热情,他和团队成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如果自旋飞行方式能为飞行器带来更好性能,在应用上有突出优势,它将成为未来无人机发展方向之一。除了内心的信念,做原始创新更需要来自社会的认可,我们也会继续将硬科技创新坚持到底”。   近年来,硬科技创新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时瞄准的热门赛道,风口已经到来。活动现场,中央财经大学生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葛建新发布的《2021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显示,通过对全国249所高校、上千个项目分析发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表现出了强烈的技术倾向,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   结合“痛点”,硬科技也可以有温度   4年前,基于对骑行运动的热爱,一群同济大学的学生开始研发碳纤维公路自行车轮组。如今,销售产品的线下门店已有58家。“希望在传统的运动自行车产业中走出一条中国制造之路”。   该项目负责人吴睿昌谈到,疫情之下骑行风盛行,产业一片蓝海。“我们的核心技术突破是自主设计的碳纤维幅条,简单地说,相比于国外竞品,使用我们的产品每爬升1000米海拔可以节约48秒的时间,已通过国际自行车联盟的轮组强度测试”。   “我们正在用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技术,让能量与信息在深地、深海和深空中一脉相传。”重庆大学在读博士生丰宇宸回忆说,几年前他们了解到,我国石油钻探设备上的能量信息传输技术受到国外公司垄断。为什么我国不能有自己的相关产品和技术?就这样,他们的研发一干就是8年。   丰宇宸说:“技术研发成功后,我第一时间选择在最初立志的地方——石油行业进行落地研发,推出全球首款井下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设备‘油脉’,打通了我国自主研发国产化旋转导向系统的最后一公里,突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在他看来,由于技术具备高延展性,一脉相传相关产品还可以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和其他商用领域使用。   硬科技创新风口已到来。报告显示,当下创业者均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丰厚的技术储备,能更好地将技术与市场需求“痛点”结合,成为具备商业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既能围绕国家发展趋势发掘社会“痛点”,又能运用所学技术知识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在线上参与项目路演评审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邓汉慧颇为感慨,“硬科技也有温度,大学生创业者的科技创新项目也可以温暖人心”。   研发启明智能助盲用户系统之前,创始人周江南便以公益志愿者的身份接触到了视障人群。“视力障碍者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志愿者能做的非常有限,科技能否做得更多呢?”早在2014年就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期间,周江南和团队便开启了用科技手段打造信息“盲道”的研发工作。   经过近5年无障碍辅助功能技术的研究,他们与7名盲人同吃住近3个月,研发的全套无障碍辅助功能技术,能够让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者、读写障碍者和老年人等都能平等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我们看到,一些创新项目专注于攻克硬科技,勇于向攻克卡脖子难题的核心技术发起进军,还有项目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呼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赵峰公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是上交所创立科创板的第4年,共有86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融资近2000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占47%,生物医药占22%,高端装备制造占17%,新材料占8%等,“各类面向初创型企业的投融资活跃、创新创业热土逐渐成形”。   硬科技创新创业的旅途“寂寞又漫长”   “开启一个新项目靠的是一腔热情,但是持续进行下去就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李泽波坦言,选择全新领域进行创新研发,“缺少相关经验参考,技术难点都需要自己解决,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自旋飞行方式的应用场景和技术优势,把技术带到现实中来”。   “近年来,脑机接口这一突破性技术的提出,在国际上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为下肢瘫痪的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我们也提出了一套AI赋能的脑控智能轮椅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刘思宇选择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继续研究,他希望做出更多突破性成果。   不过,作为初创企业,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脑控智能轮椅系统正在进行实验验证,与北京一些三甲医院、养老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准备申报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刘思宇说,希望尽早完成设备的产学研转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设备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   将一项技术变为产品、商品,硬科技创新创业是一个“寂寞又漫长的旅途”。广发乾和投资有限公司硬科技行业部投资总监袁雪锋认为,“从技术到产品,要面对供应链、产量、商业拓展等诸多方面问题,团队不完备也是常见状况,年轻创业者要让自己的心态更开放,学习不同技能技巧,早日带领企业走向正规”。   “大学生创业者视野打开了,对整个社会发展和产学研结合的认知打开了。”梅花创投董事总经理谈文舒坦言,“在我国,还有大量科技成果‘躺’在研究室和论文堆中,大学生创业者能够与导师、团队一起把这些成果进行产业化,是非常好的实践。”   他建议,大学生创业团队同样要注重人才,“有一个简单的公式称为‘铁三角’,即要有一名技术大牛,有一名对行业应用很了解的行业老兵,还要有一名超级销售,能够打破行业认知将全新商品卖出去。这就需要团队不只把眼光放在学校内部,还要能将行业中的人才吸引到团队中”。   葛建新提醒说:“技术人员创业千万不要过度表现出对技术的钟爱,而忽视了商业的调整,要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融入更多商业因素。当下,高校、企业、社会、平台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创业生态系统,把创业扶持生态圈扩大,提高平台治理能力和效率,将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的独特模式。”

    中国青年报   7 阅读   2022-09-25 21:04
  • 甘肃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带来“就业扩容”

    “餐厅里的手抓羊肉一斤八九十元,我们一斤只卖45元,生意非常好,一天最少要进货10只羊。”今年以来,百余家专营手抓羊肉打包外卖的街边小店现身兰州街头,带来餐饮业的一波“清流”,马师傅也将原来的烟酒店重新改造后开新店。支持他经营转型成功的背后,是大批来自甘肃东乡县的手抓羊肉厨师进入就业市场。   据了解,活跃在目前兰州餐饮业的手抓羊肉厨师,大多来自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基地。他们在这里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免费培训,掌握烹饪技能后踏上“技能型就业”新路。走进实训基地,只见从调料精选到冷水入锅等制作步骤,培训教师都手把手示范操作要领,学员们边听边操作,互相交流经验。一位学员说:“政府人均培训补贴八九百,就业后起步工资四五千。”   通过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带来“就业扩容”,是甘肃的一个亮点。甘肃省政府将“开展40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列为2022年为民实事十大项目之一,以提质量、促就业、重服务、强监管为重点,充分发挥政策聚合效应,统筹开展新职业培训、数字技能培训、项目制培训,重点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妇女等重点群体的培训,全力拓展就业空间。   据统计,截至7月底,甘肃已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3.3万人次,支出培训补贴资金2.74亿元。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6.06万人次,已提前完成年度培训任务,支出培训补贴资金3910.15万元。   甘肃在做好兰州牛肉面、东乡手抓羊肉等特色技能培训和生态护林员、保洁员等9类公益性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深化“鲁甘人力”“津甘技工”等东西部劳务协作项目,主动与山东、天津、江苏等东部省份用工企业对接,掌握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培训需求,加强校企、校校合作,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和送培训上门等服务,分工种、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实施定向输出。截至7月底,甘肃11.61万名农村劳动力经过培训后赴天津、山东实现转移就业。   此外,甘肃因地制宜,围绕推动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开设培训项目,带动更多的脱贫劳动力,经过技能培训后在家门口就业。截至7月底,甘肃共建设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2280家,吸纳农村劳动力超过8.4万人。

    工人日报   9 阅读   2022-09-25 21:02
  • 天津发布“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随班就读比例达到50%,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   结合天津实际,《方案》提出了8项主要任务23条具体措施,包括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方案》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配备满足残疾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和图书。加强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和升级资源教室建设。在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方面,保障生均经费拨款标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中国教育报   12 阅读   2022-09-25 21:01
  • 报到现场变“专业秀场” 重庆一高校“十八般武艺”迎新生

    “同学请看,这是土木工程专业日常使用的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这是全榫卯拼装古建筑模型,凸出的部位是‘榫’,凹进去的部位是‘卯’,通过这‘一凹一凸’的彼此咬合,进行相互支撑”……这些对话发生的地点不是在大学的教学课堂,而是在大学的迎新现场。  9月16日起,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陆续迎来7000余名新生入学报到。在学校迎新现场,各学院使出“十八般武艺”,精心筹备,充分展示,迎新现场变身“专业秀场”,院长、书记、师生志愿者变身“解说员”,为2022级新生们带来生动直观的“专业认知教育第一课”。   经济管理学院将多种专业书籍摆放为立体造型,让新生对自己即将学习的课程有了初步了解。建筑管理学院将师生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各大竞赛中斩获的部分奖牌、证书、奖杯放置在迎新现场,秀出“硬实力”。体育与大健康学院除展示师生获奖情况以外,还组织高年级学生在报到点为新生们带来武术表演,长拳、刀法……动作行云流水、刚劲有力,引得在场众人连连喝彩。 “老师,请问重庆北站是否有迎新接站点?”“请问摄影专业大一期间是否要使用单反相机?”……艺术与传媒学院迎新直播间中一条条互动评论快速闪过,主持人正进行逐一回复。该院结合自身网络与新媒体、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优势,在新生报到点设置现场直播位,院长、书记变身人气“主播”,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高年级学生轮番上阵,在直播间中介绍学院情况,解说各类专业特色,为新生和家长们答疑解惑。在学院报到点的另一侧则布置了数十幅由学生创作的党建系列剪纸作品,其中有红船精神、乡村振兴、大国重器等多个主题,吸引了许多新生驻足观看。   在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报到点展示台上,放置着固定翼无人机、四旋翼无人机、NAO仿人智能机器人,“这些都是我们学院学生在以后的课程中将使用的实验设备,在迎新现场进行展示,主要目的是希望提升学生对相应专业的认知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该院副院长张玉林介绍道。   “来到这里,我就被这个正在跳舞的机器人吸引了,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活跃氛围的玩具,听了院长的讲解之后,我了解到这个机器人可以在编程教学、科研研究、竞技比赛等多个领域发挥很大作用”,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2022级机器人工程专业朱星雨兴奋地说:“我刚刚看到的宣传资料中也介绍了学院的实验实训中心和许多专业实验室,迎新现场的种种布置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学校和学院对我们未来学业发展的关心,这也让我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华龙网   12 阅读   2022-09-25 21:00
  • 大学师生在行走中解码大自然

      开学前夕,一群华东师大的学生急匆匆地从野外实习基地返回上海报到。他们是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团队的师生,专门访海岛,解码大自然这本“天书”,大学生活过得颇有价值。   “这次野外实习将会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20级生态学专业学生伍若熙是《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团队的一员,师生们此前历经14天,从福建漳州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东山岛,再到浙江舟山衢山岛、东极岛,走过两个省份的海岸带和海岛,在环境迥异的生态系统中留下了探索的足迹。   下一步,同学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联系专业教师,继续深入完成各自的课题研究。   8月18日,该校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0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在院长陈小勇,任课教师阎恩荣、张健、斯幸峰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丈量美丽中国》野外实践课程。张健认为,生态学专业,只有走近自然、认识自然,才能解码大自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天书”。   在漳江口,他们调研红树林植物的生长、生态适应特征,调查周边海堤的入侵植物种类和群落学特征,探究红树林与光滩两种生境类型的底栖动物和鱼类群落差异,辨别红树林、林地、农田和鱼塘中鸟类多样性的变化;在东山岛,他们调查木麻黄防风林森林群落,围绕沙滩和基岩植被以及海岸防风林,调研海岸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在衢山岛,同学们第一次独立完成了系统性群落样方调查,建立了4个动植物配套的海岛长期固定观测样地,探索岛屿生物地理学特征。   14天4站总行程1800多公里的野外实习中,师生每人每天野外步行1.5万余步,总共采集了生物标本100余份,拍摄图片记录陆地和海洋生物分布信息1200余张,完成了30多个植物样方的采样和样方调查。   据悉,《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发端于华东师大的“五育并举”实践,于2019年启动策划和筹备工作,前期筹备历时两年。它针对特定的生态学问题,带领学生前往我国最具生态特色的地区开展野外调查、测量和研究。具体实习线路由生态学专业多位老师精心设计、提前踩点与联络。   去年暑期,这门课首次开课,同学们前往我国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丈量七彩云贵,成果丰硕。   选样地、拉样线、测高度、估盖度……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锻炼了专业技能,还锤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下过滩涂,上过通量塔,爬过野山,淋过暴雨,感受过海风拂面,也体会过烈日暴晒,饿了席地就餐,累极了倒地而睡……这些野外经历让同学们对生态学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处变不惊和随机应变都是生态人应该具备的素养。”令杨世豪同学印象深刻的是,8月19日上午,他们在对漳江口红树林植被的整体分布状况进行踏查时,经历了六场大雨,“狂风暴雨和阳光炙烤在短短几小时中交替出现,那天我们还做了样方调查,频繁的降雨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大家面对多变的天气都做到了处变不惊。”   伍若熙同学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老师的协助下救助了一只粉红燕鸥的亚成体。8月22日,在东山岛,他们发现这只小鸟的时候,它在晚风中耷拉着脑袋、瑟瑟发抖,旁边有流浪狗虎视眈眈。鸟类学专家斯幸峰老师给它进行了初步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外伤。他们将小燕鸥带回旅店悉心喂养了两天。24日,这只掉队的粉红燕鸥重新展翅飞翔。   野外实习间隙,师生们会聚到一起举行学术讨论会。同学们就野外实践的所见所闻提出疑问和思考,比如漳江口滩涂和红树林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对比、入侵物种的危害和概念界定、天气变化与植物响应的关系、如何恢复沙滩生态系统等,老师们的回答则给予同学们更多的灵感和启发,进一步思考自然现象与生态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次野外实习,我感受到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丰富和美丽,但也看到被无数水管分割的沙滩、一片一片的入侵物种,这让我无比痛心。改变这些现状,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杨世豪说。

    中国青年报   13 阅读   2022-09-25 20:59
  • 最新工资价位表来了!哪些职业更吸金?

    企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   所谓工资价位,是指企业从业人员在报告期内的工资水平,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   分位值是指将数据由低到高排序,在数列中处于相应百分比位置的数据。它表示有相应比例的数据低于或等于该数值。一般分为低位数(10分位)、下四分位数(25分位)、中位数(50分位)、上四分位数(75分位)和高位数(90分位)。   哪些职业工资价位高?   从不同职业企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来看,中位数排名前三的职业分别是金融服务人员,每年11.34万元;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每年8.8万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每年8.11万元。   高位数排名前三的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每年27.96万元;金融服务人员,每年25万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每年19.73万元。   中新财经注意到,除了高位数外,在其他分位的工资水平方面,金融服务人员均为最高,高于其他职业。   从一些地方发布的工资价位来看,也印证了金融这一职业强大的吸金能力。   例如,重庆人社局近日发布的《重庆市2021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信息》显示,从职业中类工资价位来看,中位数排名前五的职业是金融服务人员,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法律、社会和宗教专业人员,分别为134642元/年、108220元/年、99850元/年、87989元/年、79200元/年。   哪些岗位工资价位更高?   除了不同职业企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不同岗位等级企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数据也一并公布。   这张表包括管理类岗位等级、技术类岗位等级、技能类岗位等级三类。从中位数来看,管理类岗位方面,管理类员工岗5.92万元/年,基层管理岗7.2万元/年,中层管理岗8.8万元/年,高层管理岗11.5万元/年。   技术类岗位方面,初级职称6.36万元/年,中级职称8.06万元/年,高级职称10.84万元/年。   技能类岗位方面,初级技能5.35万元/年、中级技能6.6万元/年、高级技能及以上7.79万元/年。   从数据可以发现,管理、技术、技能类从业人员工资报酬水平随岗位等级的提高而提高。所以,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技术,涨薪也就水到渠成。

    中国新闻网   9 阅读   2022-09-25 20:58
  • 教培机构和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学习机市场迎来新浪潮

    “双减”之后,教培市场迅速降温,学习机市场却一片红火。   9月13日,AI+教育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松鼠AI公布,依托于学习机等一系列产品,半年多时间已完成4万多台智能硬件的销售业绩以及约3亿元的终端销售额。   同样取得亮眼业绩的还有科大讯飞。8月22日,科大讯飞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AI学习机销售额增长超101%。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及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学习机市场备受看好。不仅读书郎、步步高等传统学习机企业加快步伐,一众教培企业也将之作为转型的主要突围路径,同时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入局,学习机赛道出现“神仙打架”的局面,并迈进AI时代。   “神仙打架”   “步步高、希沃、科大讯飞、读书郎,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学习机产品都试了一遍。”北京妈妈石女士告诉记者,在电梯里、手机上看到了各种学习机的广告,声称“AI精准学”可以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看了各品牌种草视频后,最终买下适合自家孩子的一款。”   2020年“双减”政策落地,众多校外培训机构停办、转型后,不少家长与石女士一样,深感“辅导孩子学习的压力倍增”,越来越多的家长选购学习机来辅助辅导孩子学习,学习机的购买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教培企业在“双减”后也开始谋求业务转型,不少企业将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视为突破口,其过往积累的丰厚师资力量和培训资源恰好能够无缝接入。   2021年下半年,新东方,学而思、爱学习、作业帮等巨头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专用学习机并不断迭代新产品。今年1月,松鼠AI推出多款硬件产品,其中包括三款智能学习机。2月,掌门教育推出其首款智能学习机。3月,猿辅导旗下斑马智能学习机G1正式发售。   如果说教培机构的加速布局让学习机赛道升温,那么互联网科技企业押注该领域则加速行业快速起飞。近两年,百度、网易有道、科大讯飞等互联网科技企业凭借雄厚资金和技术优势,推出多款AI学习机。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学习机行业的老玩家步步高、读书郎、优学派等传统企业也没有坐以待毙,不断进行产品的更新迭代。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有2.1万余家学习机相关企业。近3年,年度注册平均增速为19.6%。   竞争“内卷”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天猫商城的学习机市场份额前五分别为步步高、优学派、读书郎、小霸王、科大讯飞。天猫商城的学习机V榜显示,近三个月畅销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希沃学习机W2、科大讯飞学习机和步步高家教机S6。   以步步高、小霸王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它们的优势在于硬件的设计和生产以及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但其劣势在于产品技术以及教育内容的配套和研发等“软实力”不够。   新加入赛道的教培公司恰恰相反,它们在教育内容和用户资源上有积淀,对于硬件生产、供应链的保障以及销售渠道明显不擅长。   至于互联网科技公司,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其最大优势,它们在资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上也很突出,但缺乏教育基因是他们的短板。   各类企业互有优势和短板,伴随着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入局,学习机市场的争夺愈显激烈。如何将教学资源更高效、精准地适配学生需求,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AI智能成为现阶段学习机市场争夺的亮点之一。   目前,主流厂商都推出了AI学习机,通过知识图谱对学生的试题进行诊断,找出薄弱知识点,进而自动推送相关的视频学习内容和题目,实现针对性学习。   业内专家认为,伴随学生诉求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关于学习机的内容与服务之争还将升级。AI技术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谁家能更好地实现AI赋能,或能在学习机的争夺中赢得更多市场。   充满挑战   据《2022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报告》显示,智能教育硬件赛道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超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   学习机凭借着适应在家学习场景、市场渗透率高等特点成为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中的竞争重点。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21-2026年学习机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2021~2025年我国学习机市场将会以每年15%的增长率稳步增长,到2025年将会达到875万台。   学习机赛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AI学习机行业标准尚未建立,入局者多且杂,其中不乏部分品牌为牟利,将产品名称和卖点强贴AI标签,家长不会识别,难以购买到一台真正的AI学习机。   除此之外,学习机赛道始终受到“低配高价”的诟病。当下几乎全部学习机产品都声称具备AI学习能力,但市场上的价格区间从10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差别很大。同时,学习机的价格也有水涨船高的趋势。市场上,希沃W2、步步高S6、优学派U90、读书郎AI等型号学习机定价均超过4000元。小度最新发布的P20学习机定价5400元。   此外,学习机产品硬件同质化程度较高,软件和内容成为衡量产品优劣的重要标准。软件和内容的差异将成为未来各品牌打破同质化竞争和获客的关键。对于学习机市场来说,既具备硬件研发、供应链等硬实力,又拥有强大教育教学资源等软实力的公司,才能在市场上走得更远。

    工人日报   7 阅读   2022-09-25 20:50
  • 确保实现高校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为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就学,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摸排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旱情等影响的学生情况,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配合,精心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工作方案,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专区,简化报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保护学生隐私,确保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要根据实际对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发放困难补助和必要生活用品,确保他们入学后能够安心就学。   《通知》提出,各高校要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掌握学生家庭变化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度,强化审核把关、创新认定方式、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资助对象认定不精准、资助资金发放不及时、资助管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会同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有效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加强贷款及其使用范围审查,合理确定学生贷款额度,切实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向学。要做好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压力。要配合经办银行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息维护、贷后管理、诚信教育等管理工作,关注贷款学生还款情况,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启动还款救助工作。

    中国教育报   8 阅读   2022-09-25 20:49
  • 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各高校要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全面摸排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旱情等影响的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家庭变化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通知》提出,加强组织,全面畅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各高校要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配合,精心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工作方案,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专区,简化报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保护学生隐私,确保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要根据实际对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发放困难补助和必要生活用品,确保他们入学后能够安心就学。   加强认定,确保实现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各高校要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全面摸排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旱情等影响的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家庭变化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度,强化审核把关、创新认定方式、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资助对象认定不精准、资助资金发放不及时、资助管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通知》要求,加强联动,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落地。各地各高校要会同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有效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加强贷款及其使用范围审查,合理确定学生贷款额度,切实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向学。要做好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压力。要配合经办银行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息维护、贷后管理、诚信教育等管理工作,关注贷款学生还款情况,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启动还款救助工作。   加强管理,切实提升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各地各高校要推进学生资助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管理制度规范、监管责任规范、资助程序规范、资金管理规范、信息管理规范、机构队伍建设规范。要全面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等各项资助政策,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资助资金。要加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和应用,持续提升资助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资助管理信息化水平。   《通知》明确,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政策知晓度。各地各高校要大力开展资助宣传,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深入解读学生资助政策,让学生减少顾虑、安心就学。要深入挖掘学生感恩励志素材,讲好中国学生资助故事,展示学生资助工作成效。要持续开展防诈骗教育,尤其在新生入学期间要加强对新生的警示教育,通过视频解读、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提醒学生警惕电信诈骗和“培训贷”“创业贷”“助学贷”等各种不良校园贷,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甄别能力。

    中国新闻网   10 阅读   2022-09-25 20:48
  • 校园食用品安全追溯保障系统启动

    打开手机微信扫描防伪标签上的二维码,触动界面,输入一串密码,简单三步,就可以一目了然的查询到您购买的青少年儿童食品、用品的溯源地、产品分类、生产流程、认证信息、安全标准等数据……9月1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由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儿童食品用品安全健康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这项智慧防伪科技是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开发研制的青少年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防伪标识和溯源系统,很快就可在百姓的手机APP中实现。 微信图片_20220918145401.jpg   据了解,本次座谈会围绕着“打防并举 联合行动切实保障健康安全”主题,邀请了来自公安部门、安防协会的技术专家、法治媒体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国家信息中心、中健平安认证中心、中国校园团餐联盟、北京菜篮子集团等单位的相关业内人士参与座谈,分享他们对青少年儿童食品用品安全健康发展的意见与建议,为守护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献计献策。   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许主任表示,该委员会不遗余力的研究制定青少年儿童健康营养安全标准标识工作,做好防伪、防假,设立校园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通过统一标识来提高青少年儿童食用品的安全高度;建立权威有效的青少年儿童食用品安全供应链的监管体系;以出版供应链目录或组成招标的形式,选拔一批优质的供应商,进入监管系统,由国家信息中心进入大数据,进行质量监管、追溯,把菜篮子工程与校园团餐、中央厨房形成联合体,应用高科技、新方法为公安和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侦查和技术手段。通过市场监管与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广泛宣传,为青少年儿童食用品筑起一道防火墙。   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赵传玲指出,为保障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供应体系高质量运行,促进供给侧稳健发展,委员会目前正着手联合头部新能源产业集团与各地县人民政府,以让“五星红旗下成长的孩子同沐阳光、共享温暖,用科技点亮未来”为目标开展共建。   一是由县政府向委员会推荐优质地方农产品、食品及供应商,委员会对专供基地和供应体系进行认证后,由企业服务中心、供应链平台及“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卡APP”作为优选品类面向全国青少年儿童推送,实现点对点良性互动。   二是为培养孩子们“科技报国”的信念,践行国家“双碳政策”,共建绿色智慧校园,由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头部新能源产业集团在适合的校园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微风发电、空气热动能转换”等绿色能源项目,并在“智能微电网控制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建设成可供学生观摩实践的科技体验馆,实现孩子与高科技生产力的零距离感知和应用。   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国青少年儿童专项救助基金执行主任胡学砚介绍了中国青少年儿童专项救助基金设立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筹备情况和未来开展公益救助的方向。   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主任郝锐呼吁,希望社会上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关爱青少年儿童食品用品安全健康、身心健康的行列中,大家合力使我国青少年儿童吃的更安全,用的更放心,为祖国下一代建立起一道绿色安全的屏障。 微信图片_20220918145628.jpg   加强青少年儿童食用品安全教育,保障青少年儿童食用品的安全健康,是一个充满困难与挑战的巨大工程,也是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自今年7月21日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卡样卡与公众见面以来,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夜以继日不断推动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卡正式发行。而本次研讨会展示的中国青少年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防伪标识和溯源系统就是关爱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卡团队目前积极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完善这张集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思想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食品健康营养安全、疾病预防、防走失、防拐卖、红色教育、体育运动、法律知识和社会责任为一体的智能卡。据悉,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卡预计今年十月底正式推出,在吉林、山东、广东等地试点后,面向全国推广。

    北京青年报   10 阅读   2022-09-25 20:47
  • 招考新模式拓宽学子成才路

    “我们中职生靠一技之长,也能考到心仪的高校。”张洁仪很感恩这10年的广东高考综合改革,“我偏科特别严重,初中毕业后就去读了中职,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我不但考入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还获得了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   在备赛时,张洁仪的技能优势愈加凸显,她主动为团队成员归纳虚拟仿真技术和实训操作要领,带动团队全面提升技能水平,最终帮助团队在大赛上大放异彩。这让张洁仪变得自信,继续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奋力向前。   10年来,广东认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全面系统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从统一高考分批次划线投档录取,到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分别录取;从“院校+专业”到“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形式……广东走出了一条以德引领、以智为基、体美劳强力呼应的高考改革之路,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新模式。   加大投入力度,拓宽学生高考选科广度   黄际滢已在高中从教24年,曾带过有近70名学生的班级。由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再加上大量随迁人员子女流入珠三角地区,在广东部分学校,“大班额”曾是突出问题。选课走班在这些学校难以推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高考这一系统工程要顺利实施,就要强化政策、资金、师资保障,打赢消除“大班额”这一攻坚战。为此,广东迎难而上,实施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截至2020年底,广东各地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支出达109.66亿元,新增6.2万个学位。2021年,广东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下降至0.75%。   2016年,投资5亿元建设的河源高级中学投入使用。黄际滢现在该校任教,学校有64个教学班,平均每个班约51人。   班额大幅下降,生均经费大幅上升。广东持续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自2020年起,广东将拨款标准从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省财政将经济欠发达地区分三档,分别按70%、50%、30%的比例予以补助。   这一降一升,大大拓宽了学生选课走班的选择面。在广州市第二中学,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仅有四分之一是被安排的,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大。   历史、化学、政治,这是周庭宇根据兴趣选出的高考科目组合。在广州市铁一中学整个高二年级,只有她一个人选了这个组合。了解周庭宇的想法后,学校支持她的决定。   自2019年起,广州市铁一中学就开展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选课走班制。学校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选课的需求,即便是只有一个学生的选科组合,学校也将其开齐,并配齐配强师资。   “我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以学生高考报名前选定科目为最终科目。”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表示,广东根据选课走班需要,强化县域内教师统筹。实施“强师工程”,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学科教师配备。2021年,广东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达15.74万人。   在广东,更多优秀的师资开设了高质量的生涯规划课,指导学生科学认知自我。学生们结合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选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考科目组合。   为让学生贯通式地实现“我的发展我做主”,华南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主动对接新高考改革,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我校引导学生在填报专业时,依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成效明显。”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发现,新高考以来,学校新生知识结构和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更高,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更足,自主学习能力更强。   积极探索“一年两考、一考两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是我的目标,之前想通过高考来实现,但现在凭借大赛荣誉,我如愿来到了深职院。”庄帝豪是广东省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学生。2021年9月,他参加了春季高考。因获得广东省技能院校“无人机创新与应用”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庄帝豪被深职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免试录取,“我将继续在无人机应用技术方面深耕,争取多用一些荣誉证明自己的技能,作为升本科的‘门票’”。   近年来,深职院等广东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用好“中职技能大赛免试”这一政策红利。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就可获得深职院免试资格。深职院根据考生的获奖项目、报考专业组织面试,面试合格者就可入读。   广东还积极探索“一年两考、一考两用”。欧阳谦介绍说,广东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选择性考试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6门科目,仅限当年广东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成绩当年有效,作为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而合格考覆盖高中14个科目,既是学生毕业依据,又是春季高考招生录取依据。   春季高考已成为广东高职院校录取主渠道。广东安排高职院校将70%以上的招生计划,投放于春季高考。为了让具有不同禀赋和特长的学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广东还着力推进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进行分类考试招生。   如今,番禺职院分类考试招生不但有面向中职生的自主招生,还有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等类型。2012年,学校分类考试招生规模约占当年招生计划的18%,今年已提升至70%。   如何让考试招生改革更精准地服务经济发展主战场?10年来,广东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对接广东“双十”产业集群,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分类考试招生专业。番禺职院就将新增的分类考试招生专业,重点向大湾区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技术技能培养要求高和就业质量好的专业倾斜。该校分类考试招生专业覆盖率已从2013年的24%,提升至今年的88%。   坚持公平公正深化招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从幼儿园到高中,庄娴看着教师在讲台上放光芒,也想当一名教师,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成长成才。但以她的学习成绩,考入华南师大有点困难。   庄娴家在广东省潮州市庵埠镇,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3.5万元,而潮州约为2.5万元。   在粤东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如何让这里的孩子享有公平的高考升学机会?广东实施地方专项计划,统筹安排华南师大等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规模。华南师大地方专项和教师专项计划也应运而生。   得益于此,庄娴通过教师专项,被华南师大小学教育专业录取。“每年有2万元补助,这解除了我们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庄娴说。她打算毕业后投身乡村教育,去汕尾的海丰县工作。广东实施地方专项计划以来,共录取1.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与全省农村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基本持平。   阳光给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温暖,更给予所有考生公平公正。欧阳谦表示,广东深入实施阳光招生,规范管理特殊类型招生,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布投档录取情况、享受照顾考生相关信息。省属各高校全部成立了招生委员会,增加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广东还举办高考评卷媒体公开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广东确保“阳光招考”的努力,还体现在“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高考,是广东省新高考的“首秀”,也是与本土疫情的“遭遇战”。面对困难,广东有针对性地制定高考疫情防控方案和考务组织方案,将全省按疫情严重程度分为3类地区,将涉考人员分为7类人群,进行分区分类管控。   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广东严格做到“两个不交叉”,分医疗救治场所考点、隔离考点、普通考点“3种考点”。广东加强考点管控,做到了不因疫情影响高考、不因高考引发疫情传播,不因疫情落下一人、不因特殊放弃一人。   一名考生顺利应考的背后,是一群人的全力守护。今年6月9日上午7点12分,深圳南山区教育局接到桃园街道通报,该小区一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街道紧急管控该人员所在楼,楼中有一名社会考生参加今年高考。南山区教育局立即启用南山区隔离考点深圳博伦职校,紧急调派备用试卷,安排考试。   今年高考,深圳在49个普通考点的基础上,增设31个特殊考点,每个区均设置1个备用考点、1个专用隔离考点、1个隔离酒店考点。深圳还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设立1个医疗救治场所考点。   今年高考结束以后,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刘为基引用今年高考作文题中的“本手”“妙手”,为考生新的人生“答卷”送上祝福:“十年寒窗练就‘本手’,高考考场牛刀小试;厚积薄发‘妙手’自成,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的高考改革也经历了“十年寒窗”,在今年与广东省的高考考生一起,交出了“妙手迭出”的答卷。

    中国教育报   10 阅读   2022-09-25 20:46
  • 天津发布“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随班就读比例达到50%,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   结合天津实际,《方案》提出了8项主要任务23条具体措施,包括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方案》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配备满足残疾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和图书。加强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和升级资源教室建设。在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方面,保障生均经费拨款标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光明网   8 阅读   2022-09-25 20:46
  • 政府办好园,百姓享实惠,全力推动“好入园”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6.4%、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1.2%、2018年起无证园保持“零状态”……   近年来,地处北京远郊的生态涵养区密云,坚持学前教育“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公益普惠、优质多样,部门联动、协调共进”的发展战略,通过“增、扶、优”逐步形成了“城区以公办园为示范、公办民办并举、优质多元发展,农村地区以镇中心园为示范辐射带动村园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区学前教育实现了从“入园难”“入园贵”到“好入园”“入园惠”“入好园”的华丽转身。   在“增”字上下功夫   全力推动“好入园”   “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程很短,我从不担心堵车。我和儿子散步去10分钟,骑车只要5分钟。”对于二宝在密云区第十幼儿园就读的家长唐晓艳来说,每天接送孩子短短的路程里,有着长长的幸福。在当下的密云区,有唐晓艳这种感受的家长不在少数。   10年前,密云区政府协调区房管局腾退核心区域的办公场地,新建密云区第七幼儿园。“从那时起,密云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学前教育重点工作纳入区政府折子工程、民生实事任务,将区域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普惠水平、办园质量纳入镇(街)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密云区教委主任杨福军说,“政府主导,为全区学前教育统筹布局和资源扩充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扩充学前教育学位,密云区陆续推出了3项举措。一是科学规划,增得有“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区域居住人口分布和城镇化发展等因素,科学编制《密云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年)》,重点拟定密云新城地区29所幼儿园布点及规模,优先保障怀柔科学城密云区域幼儿园建设用地,重点破解人口稠密的老旧小区入园难题。二是公办为基,增得有“底”。在农村地区16个镇均建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在较大的村建村园,形成以“镇中心园为示范、辐射带动村园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格局。三是资源配置,增得有“道”。制定《密云区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方案》,抓好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监管、验收、接收工作。   自2018年起,密云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共新建幼儿园9所、接收小区配套园3所、扩容3所,增加学前教育学位3990个,全区78所幼儿园中普惠园达到76所。   在“扶”字上下功夫   持续保证“入园惠”   “保教费降到每月750元,本以为肯定会降低教学质量、伙食标准。结果教室更宽敞,玩教具更丰富,设施更完善,膳食也更营养均衡,让家长们很是放心。”密云区伊顿幼儿园幼儿家长曹增蕾说。   民办伊顿幼儿园以双语和蒙台梭利教学理念为特色,但以前每月费用平均为4000—5000元,周边的工薪阶层很难承担。自从幼儿园转为普惠园后,曹增蕾的两个孩子都能在伊顿幼儿园享受“尊重、有爱、融合、乐学”的园所文化和优质的园所服务。   杨福军说:“我们关注的是家长的实际问题有没有真正解决,有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密云区持续加大投入,在扶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做到了四项保证。   保证扶得“稳”。密云区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持续投入机制,尤其是2018年以来,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21年,增长1.42倍。   保证扶得“准”。密云区在落实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按标准保障教育部门办园公用生均经费基础上,全面落实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按照每生每月1000元标准落实全区24所普惠性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给予13所民办园一次性转普奖励、11所幼儿园扩学位补助,以及6所幼儿园租金补助。同时,建立学前教育帮扶资助机制,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费减免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残疾儿童实施减免保教费政策。   保证扶得“严”。区教委扎实开展常态化监管,加强学前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逐月按照“电子数据申报—纸质材料初审—网络系统核定”流程完成幼儿园数据审核工作,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补助资金发放合理合规。引导和监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保证扶得“值”。全区公办幼儿园严格按照地域、园所级别收费并实行收费审批制,降低同级幼儿园在平原镇和山区镇的收费标准,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子女的入园负担,让利于民。   在“优”字上下功夫   全面实现“入好园”   “‘普及普惠’让我享受到了教办园教师同样的发展机会。我很荣幸通过了区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获得二级教师职称。教委特别明确,要缩小公办、民办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实行‘同工同酬’,让我倍感温暖。”密云区非教办园宁静之都德慧幼儿园教师郭海英对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实现普及普惠,目标是全力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需求。”密云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张文亮对“双普”推进有着清醒的认识。“事业发展靠人才,办好园、入好园,师资是关键。”他说,“密云区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是不遗余力的。”   首先是加强党的领导。密云区委教育工委在城区12所教办园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并将农村地区16所镇中心幼儿园和24所村园的党组织关系隶属镇中心小学党组织。同时,在符合成立党支部标准的14所非教办园中均建立党组织,其他12所不具备成立党组织的幼儿园,也发挥党建“1+1”工作效能,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服务、组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等方式,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在教师队伍一体化管理方面,密云区健全幼儿园教师准入、注册、上岗、变动备案制度,园长、专任教师100%持证上岗。2021年密云区被确定为北京市“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首批试点区,幼儿教师也实现城里、山区“转”着走,让城乡孩子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打通培训、职称评审渠道,密云区将非教办园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教师培训整体规划,落实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同时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等方面落实同等待遇。   密云区信远福源幼儿园教师许秋月,曾经一度以为入职民办园,就是学前教育的“杂牌军”。这几年,收入的增加和近在身边的评职评奖,让她体会到了归属感。   为加强保教质量管理,密云区将全区涵盖城区、平原、山区的所有幼儿园,组建为5个学前教育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完善“基础互助、发展互促、优势互学”共同体发展模式。针对区域实际,落实农村、镇幼儿园一体化管理,开展对农村、镇幼儿园的全覆盖式联合调研,强化镇中心园的辐射指导作用,推进镇村园一体化管理落实。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必须始终站稳改善民生和增进人民福祉的立场,”张文亮说,“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密云教育将坚持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优质优育的美好期盼。”

    中国教育报   8 阅读   2022-09-25 20:45
  • 义务教育十年,迈向优质均衡

    沿着美丽乡村的平坦大道一路向前,红砖黛瓦的教学楼显现在参天雪松之间。新学期伊始,走进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沈荡中学,传统与未来感在校园里交织: 学生们可以是菜园里、土灶旁的“耕读学子”,也可以是润泽楼里穿戴黑科技的“赛博少年”。 沈荡中学是我国义务教育1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有20.7万所学校、1.58亿名学生、1057万名教师。1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以均衡发展为战略任务,在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后,正迈向优质均衡的发展阶段。 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下课铃声响起,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加贵乡板磨小学的学生们奔向食堂,热腾腾的饭菜已备好,鸡肉、香菇、白菜还有紫菜蛋花汤,香气弥漫整个食堂。 从2011年起,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山区的学生们因此吃上了免费的营养餐。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贫困,再也不是山里孩子求学的“拦路虎”。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我国小学阶段净入学率达到了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 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更让许多适龄残疾儿童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2017年一个秋日午后,浙江退休教师陈孝林接到了来自嘉善县大舜小学的电话:“有个患先天性脑瘫的孩子,双腿残疾,有严重的‘多动症’,没办法去特殊学校上学,希望有人能教孩子识字……” 陈孝林当晚就来到了这个名叫小宇凡的孩子家中,并承诺送教上门。此后3年,他教会了孩子3700多个汉字,112首古诗,51篇作文。2021年开始他又给孩子定下了新目标:再用3年时间,学完《新华字典》里的常用字和一本古诗,写60篇作文,创作60首小诗。 不足10平方米的堂屋,成为小宇凡“一个人的课堂”;斑驳的墙壁上贴满的高分作文和奖状,是独属于小宇凡的荣誉墙。他说:“我将来也要做一名志愿者,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过去10年,浙江送教上门服务累计惠及学生3万余人次,参与送教教师200多万人次,送教课时超过400万节。 图片 越来越多的苗山适龄女童通过接受良好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着力缩小办学差距 走进地处中越边境、学校距离边境线约8公里的广西靖西市湖润镇初级中学,两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实验室、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五星红旗在校园里高高飘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补短板、兜底线,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1万亿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步行、自行车、摩托车,摔跟头、掉沟里、爆车胎……从事教育工作的几十年里,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小学教师陈坚的足迹遍布了王坛镇最为偏远的学校。从“教二代”、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这些年里不是没有离开的机会,但他选择了留下。 在陈坚看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关键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为人师表,“要用一潭水的储备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2013年,陈坚组建了“‘本真’语文名师工作室”,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乡村骨干青年教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1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增加了148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从占比不足50%提高至77.7%。通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退休支教等多种渠道,中西部农村得以补充大量优质师资。 回应关切走向优质均衡 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印通小学,午后阳光铺满了绘画长廊。一幅幅“毛衫画”上,看似无用的剪裁边角料和普通毛线,经过孩子们巧妙钩织粘贴,仿佛有了艺术生命力。 “我今年11岁,来自贵州铜仁。”小画家杨峻池说,周围的同学有的是随着父母迁居至此,有的就在这里出生。在大家眼里,毛衫和小镇就是“家的轮廓”。 多年来,蓬勃的毛衫产业让洪合镇吸引了近10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居民”,他们在这里交往交融、发家致富,他们的子女在这里得到了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让学生“有学上”“上好学”,这是从中央到地方紧抓的民生大事。 2021年12月,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与深圳宝安区宝民小学的学生们在云端一同上了一节语文课《己亥杂诗》。课程由主讲梁创荣老师在宝民小学授课,黄丽霖老师在安阳镇第三小学辅助授课,信息老师在后台支持两校联动、导播。 课堂上,两地的孩子们互动频频,大家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双方学校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在线点评学生作业,一节课下来,新颖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截至2020年底,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98%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2022年4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海量精品课程资源免费观看,“互联网+教育”正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用短短10年左右时间,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处在世界前列。”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说,如今,要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肯定会面临更多、更深层次的困难,只有凝心聚力,迎难而上,才能不负时代使命。

    半月谈   42 阅读   2022-09-22 13:10
  • 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广东去年投入652亿元

    9月21日,广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效与经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广东拥有职业院校625所、在校生280.5万人,2021年全省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652.36亿元,营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省职教城新增6万学位 “通过增加学位供给、高质量开展高职扩招,广东持续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孔军介绍,高质量建设省职教城,已进驻10所学校、新增6万学位,将打造成为教科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范本。同时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项目,近3年新增高职院校8所,实现21个地市高职全覆盖。 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越来越多学子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如今,广东拥有职业院校625所、在校生280.5万人,每年为社会输送70万以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全面开展摸底调研,为全市13所中职学校进行了把脉问诊,破解了办学规模小、师资配备不足、一址两校、专业设置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韶关市副市长罗海俊说,韶关市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1所、职业院校17所,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10多个领域、120多个专业类型,共有在校生9万多人。 职业教育扩容提质需要投入“真金白银”。2021年广东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652.3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401.62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1倍和2.2倍。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国煌表示,广东在“十三五”期间已安排86亿元专项支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未来面向“十四五”,计划投入各类专项支持资金116亿元,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建成29所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 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是社会关切焦点。广东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重点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作用,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目前,已建成14所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29所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62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以及建设14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和31所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88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示范引领全省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是“工匠摇篮”,也是“成长桥梁”。“既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也要助力在职人员提升技能,全面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朱孔军说,广东持续扩大中高本贯通培养规模,打破职业教育升学“天花板”。 2021年,全省52%的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招生计划8.6万人,是2011年的11.9倍,中职毕业生升学率达44%;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招生计划1.2万人,专升本招生6.5万人、是2011年的13.2倍。 “今年广州已有28所中职学校91个专业对接37所高职院校94个专业,开展三二分段试点工作,三二分段招生占比正在不断扩大。”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说。 对于在职人员,广东每年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100多万人次,开展百万工人技能提升行动,开办劳模工匠本科班,实施产业工人“求学圆梦”计划,2011年以来支持近11万产业工人提升学历,赋能新时代产业工人成长成才。 产教融合迈向新高度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广东实施精准对接,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让供给结构进一步契合区域产业发展。 广东聚焦战略性“双十”产业集群,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建设298个省级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和311个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广东先行先试现代学徒制,首创技工院校“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去年有63所高职与451家单位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突出办学优势,能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新型人才培养中,企业能够站在‘需方’角度提供新思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政企业务副总裁杨萍介绍,华为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立“课证共生共长”产教融合模式,每年还联合产业伙伴为学生提供优质岗位,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 “学校推动15个专业群联合一批头部企业,先后建成15个特色产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说,该校产业学院的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由校企共同开发,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适应性。

    南方新闻网   47 阅读   2022-09-22 13:07
  • 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

    9月21日,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业教育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以视频形式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主持会议。   会议总结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经验,分析我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深刻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凝心聚力、感恩奋进,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抓实重点任务、关键环节,奋力开创广东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突出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牢牢把握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构建多元融合开放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要突出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和持续活力;要突出提质赋能、服务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突出优势互补、办出特色,形成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协调发展布局。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健全保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确保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南方网   55 阅读   2022-09-22 13:05
  • 青年自我实现之路的深刻诠释

    只有强师资,才有强教育。只有强教育,才有强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强调和要求师范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实际上也是对所有青年学子的殷殷叮嘱和期待,正是为青年学生找寻成长成才之路指明的方向。“优师计划”的学子们,毕业后全身心投入基础教育,服务强国时代的基础教育,正是新时代积极担当的时代青年的集中体现。   ——————————    在第38个教师节前夕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这是对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和全体师生的巨大鼓舞。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师,备感亲切和幸福,又深感责任重大。    在教育领域,最需要关注的就是相对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学校,这里最需要的就是优秀师资。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一锤定音。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文明进步。我国目前在迈向更高水平发展进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农村实现翻天覆地变化,但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然客观存在,中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现状,仍需要一批优秀教师去助推改变。历史和现实无不告诉我们,只有强师资,才有强教育。只有强教育,才有强国家。在迈向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发展要提质增效,更离不开更强的师资力量支撑。“优师计划”的学子们毕业后到基础教育仍显薄弱的定向脱贫县去教书育人,补齐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从这一点来讲,他们顺应了时代和人民所需,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与赞誉,也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自我实现树立了榜样,生动地诠释了当代青年自我价值实现的科学之路。    青年的自我实现之路从来就不是自己一个人能“铺就”的。自我实现向来就不是来自自我的评价或其他单个人的评价,而是来自全社会成员的评价。也就是说,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自己说了不算。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才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历史和现实无不告诉我们,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的需要决定了人才出现的类型和数量。社会发展业已形成并造就的各行业人才需求,自然就决定了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将帅栋梁和工匠大师从不脱离特定社会历史环境,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什么样的人能够经由个人努力进而成为社会所需之才,因而个体选择了什么、是否顺应和满足了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通常就决定了个体是否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所在领域或行业的人才。    青年要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自觉融入社会主流。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人们自我实现的目标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而要顺应历史潮流,历史潮流正是人民群众“历史合力”的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在新时代,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中一时存在的相对薄弱和相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领域,人民期待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得以尽快解决,这是人民的意愿和期盼,当然是人民主体选择性的所指。这也就意味着选择和回应人民的意愿和期盼就是顺应社会历史趋势,就是入主流。从更为宏观一点的层面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定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稳步前进。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道路自信,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洪流,青年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青年自我实现的水平和程度深受社会历史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了人们的自我实现通常所能达到的状况和水平。国家、社会、集体的发展状况、水平与和谐程度制约着人们自我实现的普遍水平。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总是有各种各样在不同方面展现出过人之处且功绩不凡的人,不论学富五车,还是才高八斗,抑或技艺超群,我们发现他们的努力所达及的成就总是受制于其时代条件的客观制约。孔子被敬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苏格拉底被尊为古希腊最智慧的人,但他们也未能见过飞机坐过“复兴号”,未能知晓月球和深海之奥秘,没能品尝到咖啡的味道。从一定意义上,我们一代人是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要尽可能尽最大努力来达到这一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自我实现水平。    青年要自我实现,除了选择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之需,还离不开学习和实践。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强调和要求师范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实际上也是对所有青年学子的殷殷叮嘱和期待,正是为青年学生找寻成长成才之路指明的方向。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就越能为自我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实践也是正途,是根本,从哲学上说,实践构成了人生的存在方式,也是社会生活的全部本质。青年自我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青年只有积极投身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才能创造人生价值和赢得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的实质,就在于赢得社会尊重,从而体现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优师计划”的学子们,毕业后全身心投入基础教育,服务强国时代的基础教育,正是新时代积极担当的时代青年的集中体现。他们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教师,顺应了时代之需和历史趋势,自然会得到全社会赞誉和认可,成为难能可贵的优秀教师。    坚定的师者选择,正是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华彩。理解并笃定通往自我实现的科学之路,定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在新时代的今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也机遇在望。全社会期待更多像“优师计划”的青年学子们一样,积极投身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顺应时代之需与人民之盼,定能成就一番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事业,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中国青年报   53 阅读   2022-09-21 13:28
  • 中国历史已成港澳学校必修课程

    来自香港、澳门的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在线上发言时均表示,中国历史已成为学校必修课程。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国民教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教育局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的方式,落实国民教育,“从2018/19学年起,把初中中国历史科列为独立必修科;加强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并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通识科,加强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慎思明辨能力,正确理解国家发展、香港定位以及世界大势。”   蔡若莲称,2004年至今,已有约780所香港学校与内地学校缔结成超过2100对“姊妹学校”,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多个层面,进行互访及多元化的活动。   “‘学生内地交流计划’亦每年提供十万个交流名额,让中小学生到内地不同省市交流,从多角度体验国家在文化、经济、教育、科学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深化课堂所学。学生参加人次由2012/13学年的两万多人次逐步递增至2018/19学年的7万多。”蔡若莲说。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表示,在爱国爱澳教育工作上,澳门高校本学年有85%的学士学位课程,已设有宪法和基本法相关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方面,中国历史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更获内地专业出版机构的支持,出版中学《历史》教材,以及中小学的《品德与公民》《中国语文》等教材,其中全套《品德与公民》及初中《历史》教材的使用及参考使用率达100%,高中《历史》教材达95.7%,更推出葡文及英文版的《历史》教材供国际学校使用。”龚志明说。   龚志明表示,澳门实现了全澳所有学校升挂国旗全覆盖,成立学界升旗队;以及新设立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   此外,龚志明表示,澳门与内地缔结的姐妹学校由2011年累计不足40对,增加至2021年累计超过370对,“在国家教育部的协调下,内地众多优质大学提供名额予澳门学生升读,赴内地升学的高三毕业生由2015/2016学年的16%,上升至2020/2021学年的37%。”

    中国青年报   64 阅读   2022-09-21 13:27
  • 阅读让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今年,芜湖市弋江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放眼江城芜湖,一场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正在进行。   “每次开车过来10分钟不到,放下手机,看看书挺不错,同事们都发现我的气质谈吐‘变’了。”工作之余,24岁的王龙习惯前往弋江区江湾书院读一些散文集,这也成了他生活中的新爱好。作为当地青创企业中梦维家公寓部门负责人,他带动了公司很多年轻同事定期前往城市书房,加入阅读者行列。   江湾书院背靠当地网红打卡地——十里江湾公园,环境优美,附近企业年轻人聚集。团芜湖市委、团弋江区委利用这一阵地,常态化开展读书会、相亲交友、理论学习等活动。   如今在芜湖,类似的文化品牌活动层出不穷。当书香成为芜湖城市气质的重要表征,全民阅读成为时尚风潮,当书房建设与青年需求直通连接,团组织如何通过文化载体做好青年工作,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一座城市如何整合文化资源为青年构建精神家园,进而留住青年人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从党员干部共读到全民阅读   去年9月起,芜湖市打造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品牌化学习培训项目“党员干部共读计划”,每周开展线下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读书活动。单位职工、在校大学生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参加。   截至目前,“共读计划”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70万人次,直播期间互动留言40余万条。随着“共读计划”的持续深入,现已升级为“全民阅读计划”,鼓励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全民阅读的热潮之中。   去年10月,为响应“共读计划”,团芜湖市委发起“青春悦读·书香芜湖”青少年阅读计划,开展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学习走访活动和“青年大讲堂”学习活动;实施“青少年领学人计划”,在各地、各大中小学组建青少年领学员和朗读者队伍,依托城市书房、图书馆、青年之家等阅读空间品味城市文化。   为营造良好的线下阅读环境,2021年年初,芜湖在全市范围启动芜湖书房建设,打造“书香芜湖”、促进全民阅读。市文旅局会同市财政局等相关单位,按照便利、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确定书房选址。目前该市建成城市书房24座,遍及人口集中区域,覆盖各类群体,被市民誉为“家门口的书房”“公园深处的心灵书屋”“行路疲倦时候的港湾”。   此外,书房的外观主题、室内设施也各有特色。芜湖市推动本地文化企业的机器人、激光投影、3D打印等产品进入书房展示,开设“南陵记忆”“繁昌记忆”等地方文献图书专架。   读书会把分散的社区青年凝聚起来   2021年度,团弋江区委开展6场主题共读活动,参与者来自企业、学校、机关单位等。在去年年底的一场读书活动中,青年提前拿到阅读书目——季羡林先生的《我爱天下一切狗》,几天后的分享会现场,气氛的火爆超出想象。   “有趣的书籍,有‘爆点’的聊天话题,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现场领读人、弋江区南瑞街道团工委书记张蕾记得,书房一楼挤满了人,非公企业青年、大中小学老师围坐一起,兴致盎然。   今年2月,一场阅读活动的书目是《熟经济——香帅财富报告》,团弋江区委邀请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李刚教授,结合书本讲解大家关心的经济形势话题,弋江区直机关的年轻干部们讨论激烈。   “一场相识从一本书开启,弋江区高校多、高新技术企业多,我们注重活动形式与效果双结合。”据团弋江区委书记李蕾超介绍,之前办相亲交友活动时,不少青年觉得活动形式“老套”,因此,团区委将城市书房作为枢纽,在不同时间节点开展读书活动,设置问答交流,实现思想引领和交友互动。   弋江区目前共有城市书房4处,团区委聚焦青年交友需求,每季度有计划、有主题地为青年搭建读书交流平台。“我们也邀请高校教授现场为青年解读好书,高品质、定向式、精准化以书会友,不尬聊。”李蕾超说。   值得一提的是,读书会还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效抓手和载体。   芜湖市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心暖花开”负责人曹燕臻记得,2017年,在团组织号召下,她立足社区打造读书会项目,将高校园区大学生和高新区企业调动起来,每周开展一到两场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很快彰显出来,喜欢读书的高校教师、外卖小哥、居民、都成了社区志愿者。在一个社区,因为读书会而吸纳的社区志愿者就达到500人。   以读书活动为纽带,团芜湖市委还开展“共读书单”圆梦未来活动,面向535名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等群体征集“共读书单”微心愿,精选50本书籍,由团组织、企事业单位、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及社会爱心企业认捐,帮助青少年圆读书心愿。   以阅读为载体,构建青年社交空间   今年7月下旬,芜湖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团市委、市人才发展集团开展以“热烈盛夏,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线下共读这种形式是我们最期待的,正是在一次次的读书活动中,感受到芜湖包容开放、有温度的城市气质。”王龙毕业后,选择留芜工作。2022年,工作4年的他在芜湖购房,扎根于此。“城市的文化品位非常吸引年轻人,留在芜湖是必然的。”他感慨道。   近年来,渴望青年人才的芜湖市推出“紫云英人才计划”,专门组建市人才发展集团,并配套一揽子政策。为青年人才成长培育沃土、搭建平台,成为团芜湖市委服务青年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团芜湖市委每月在城市书房、青年之家常态化开展沉浸式读书分享,引导青少年融入城市、传承文化,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数达5.3万余人。   坐落在芜湖市镜湖区的城市书房——赭山文创书城,是芜湖市首家文创综合体。总经理向源哲是一名90后海归创业者,也是芜湖市“明日鸠兹”青年人才库成员。   “芜湖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她的包容给了青年创客试错的机会,政府支持政策好,还有团市委的持续跟踪服务,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创业3年来,向源哲扎根文创产业,定位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传递青春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1月,向源哲作为文创青年创业者代表受邀参加了芜湖市第28场“畅聊早餐会”,与芜湖市委书记等市领导一起,面对面畅谈本土文创企业发展现状,为书香芜湖建设建言献策。   书香芜湖建设中,青年自组织打造的阅读品牌也起到“吸引人才”的作用。陪伴芜湖青年成长的ITALK(我说)读书会就是其中之一。10年前,在芜湖读书的小纪参与了ITALK开展的读书活动,这不仅带给他精神上的温暖,也让他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离开校园后,还能参加公益性读书活动,实现精神上的交流,实属难得。”他因为热爱城市的文化氛围,选择留在当地一家企业工作。   “留人先留心,芜湖致力于打造青年人喜爱的城市。”团芜湖市委书记杨磊说,共青团发挥组织动员优势,针对不同青年群体开展有吸引力、潮流范儿的读书活动,促进青年和城市融合;依托城市书房布局,围绕青年行为特点和社交模式,以文化为载体,构建青年社交空间,让更多青年人才遇见芜湖、了解芜湖、爱上芜湖。

    芜湖日报   61 阅读   2022-09-21 13:26
  • 湖南武冈市:深入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连日来,湖南武冈市人武部组织青少年学生深入军营和红色教育基地及各中小学校,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系列活动。   9月15日,武冈市人武部组织实验中学100余名学生走进武警邵阳市执勤三大队武冈中队,深入学习人民军队发展成果,聆听人民军队英雄事迹,近距离观摩体验军营生活。武警官兵为大家讲述了革命先辈的抗战故事和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引导广大青少年关注国防建设与发展,铭记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光辉业绩,努力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   当天,在邓元泰镇木瓜桥(红军桥),武冈市人武部组织学生开展“重走‘红军桥’、筑牢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少年强则国强。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不仅能展示国防教育事业的丰硕成果,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夯实青少年理想信念基石和勇担民族复兴重任,养成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格,而且更能提升全民国防教育质效,让国防教育理念浸润人民的心田,在全社会形成‘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的浓厚氛围。”武冈市人武部部长孔令节说。

    中国青年报   62 阅读   2022-09-21 13:25
  • 全国一等奖!槐荫教师在这项大赛中勇夺桂冠

    近日,全国工会财务知识竞赛决赛圆满落下帷幕,山东省济南第十九中学的邢丽丽老师喜获全国一等奖。据悉,该赛事经过区、市、省层层选拔,最终由来自全国的59只代表队152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最终,邢丽丽还以总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助力山东省代表队斩获团体一等奖。 据了解,此次竞赛由全国总工会财务部和中国工会会计学会主办。竞赛自6月启动以来,各级工会财务会计工作者积极参与学习、练兵、竞赛,参与人数近百万人次,仅在“学习强会”平台参加7天热身赛的人数就达到72万人次。历经3个多月选拔,35支省级工会代表队和24支中央企业工会代表队共152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采取线上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内容涉及《工会会计制度》《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及工会经费收缴、会计档案管理等内容。 邢丽丽参加财务工作30年,工作细致严谨,态度勤勤恳恳。曾先后获得区总工会第三届工会财务人员业务技能竞赛第一名,市总第三届工会财务人员业务技能竞赛第二名,山东省第三届工会财务人员业务技能竞赛一等奖。 面对全国大赛,邢丽丽认真备战,苦学苦练,靠着那份坚持和毅力,最终脱颖而出。赛后,她表示,财务工作是一项活到老、学到老的工作。为适应当前全区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要求,“为教育算好每一笔账,用好每一分钱!”

    中国网   65 阅读   2022-09-21 12:56
  • 2022全球“云祭孔”,五大看点全知晓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斯文在兹,万世宗师。2500多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涵养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2022年,值孔子诞辰2573年之际,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孔子网、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云祭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在以往6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22全球“云祭孔”活动参与单位更广泛,活动形式更丰富,科技创新更鲜明,更加注重全民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 看点一 60余家文庙,50余家媒体联动直播 礼敬先师圣人教化今犹在 于9月28日上午8:30开启的2022全球“云祭孔”网络直播活动,将以“仁礼天下和合大同”为主题,集结海内外60余家孔庙、文庙、书院、文化机构共同参与,历时3个小时,面向全球华人直播海内外祭孔盛况。 直播活动以“济南主会场演播室+曲阜孔庙、正定文庙分会场+各地直播点”的形式,穿插衢州孔庙、建水文庙、长春文庙、武威文庙、哈尔滨文庙、德阳文庙、岳麓书院、问津书院、恭城文庙、吉林市文庙、浑源州文庙、太原文庙、韩国恩津乡校等地独具地方特色的祭孔仪式,深入讲解祭孔典礼中的礼乐、礼仪、礼制,阐述新时代礼乐文明和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全球祭孔”活动,经过六年的发展,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参与直播的媒体平台越来越多。目前,已有50余家主流媒体、省市级媒体、商业自媒体平台加入到直播阵营,必将极大地提升此次活动的传播力,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看点二 黄河流域九省区首次联动 带领观众沿着黄河看文庙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22全球“云祭孔”网络直播活动,首次推出“沿着黄河看文庙”直播连线,成为今年直播的最大亮点。 中国孔子网将携手沿黄省区的主流媒体,先后走进四川德阳文庙、甘肃兰州文庙、内蒙古土默特文庙、陕西韩城文庙、山西太原文庙、河南郑州文庙、山东曲阜孔庙、济南府学文庙等。通过探文庙、访胜迹、观礼乐、谈发展,带领观众探究黄河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历史渊源,挖掘黄河流域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呈现各地传统文化“两创”的新时代画卷,再次唱响中华文脉赓续的“黄河大合唱”。 看点三 儒家文化与未来科技的融合盛宴 元宇宙新闻发布会首度亮相 你听说过“元宇宙”,但你有没有体验过?你若体验过,却一定没有感受过传统文化遇上未来科技带来的科技震撼。 9月20日上午9:00,2022全球“云祭孔”元宇宙新闻发布会重磅上线,与会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端、电脑端进入虚拟会场参加会议,虚拟展览、线上会议、实时直播、多人互动,让你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与虚拟现实科技相融合的全新体验。 活动将邀请海内外孔庙、文庙、儒学机构共同发布全球祭孔倡议,呼吁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网络共祭先师孔子,构建情感共鸣的纽带,以儒家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画好最大同心圆。 同时,会上将推出全球“云祭孔”联名文创产品,并首次发布元宇宙数字藏品。数字藏品是由曲阜九巨龙学校的困境儿童们以“文化无界宇鉴未来”为主题创作的美术作品。在元宇宙新闻发布会现场将举行线上慈善义卖,所得款项将用于给九巨龙学校购买国学书籍。让孩子们的画作成为数字藏品,让藏品更具社会意义,让儒家“仁者,爱人”“泛爱众”的慈善思想有了新时代的阐发,这是儿童慈善和元宇宙的首次结合,也为元宇宙联结现实社会做了创新探索。 看点四 海内外传统文化爱好者齐发声 世界听我说“我心中的孔子” 孔子,是被世人公认的至圣先师。但每个人心中,必定有一个不一样的孔子。2022全球“云祭孔”特别设置“我心中的孔子”板块,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短视频作品,优秀作品将在直播活动中展播呈现。 “我心中的孔子”短视频征集活动由中国孔子网、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快手平台联合发起,活动将于9月18日—10月8日期间在快手、微博设置话题专区,参与者添加话题#我心中的孔子发布视频。 视频作品可以通过对儒家经典著作的理解阐释,表达对孔子的纪念和敬意,通过对儒家经典的朗诵演绎,展现新时代家庭风貌,也可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言献策。 看点五 VR实景还原祭孔现场 全民参与祭孔典礼 2022全球“云祭孔”在中国孔子网、孔子网APP推出“线上祭孔互动体验平台”,让广大网友随时随地就能参与到永不落幕的祭孔大典当中。 线上祭孔平台以第一人物视角进入虚拟孔庙祭祀场景,参与“释奠礼”各流程,在庄严肃穆的礼乐中,礼敬先师,身临其境地感受祭孔大典,是一次别样的礼乐文化体验。同时,平台还设置“恭送鲜花、奉献爱心、共同祈福”等板块,以供广大网友表达追思之情。 泱泱华夏,郁郁文明。五洲同风,万民共襄。 让我们以诚敬之心,礼祭万世先师,传承圣贤之道,守护中华文脉,共筑精神家园。以中华民族特有的仪式感,擦亮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网   61 阅读   2022-09-21 12:55
  • 故宫文创香港空间开始筹建

    在日前结束的2022年服贸会上,一场以“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贸易新模式”为主题的研讨会在“香港馆”举办。嘉宾们以故宫文创为例,对香港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内地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文化IP之一,故宫及其文创产品一直深受人们追捧。在谈及故宫文创的前景时,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主任吴迪介绍说,未来故宫文创将从“产品平台”升级为“产业资源生态系统建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未来也将不仅是一个展示交流平台,而是可以和北京故宫通力合作,共同引领文创产业发展,进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故宫、香港,都承担着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大公报社长助理、大公网执行总裁兼总编辑王文韬表示,作为中国最顶级的文化殿堂,故宫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香港作为内地连通世界的桥梁纽带,也必然能肩负起文化使者的角色。未来期待香港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参与到文创产业交流合作中来。 研讨会上,有嘉宾透露,故宫文创与大公网将启动深入合作项目,在故宫内筹建“故宫文创香港空间”。届时有关方面将以该空间为平台载体,开展以故宫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以香港本土原创设计和原创品牌为代表、面向香港青少年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各类常态化活动。 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表示,期待故宫文创香港空间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设计师、艺术家和年轻人与专家对话,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内涵,发挥香港创新创意优势,开发出更多市场喜爱、带有文化灵魂的商品和服务。 研讨会现场,吴迪还以古画、瓷器、故宫日历等故宫文创代表性产品为例,讲述了故宫在“活化文物”方面所进行的有益尝试。他认为,这些尝试显示了故宫文创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强大的市场影响力。王文韬在现场也表示,文创产品最大的设计者、参与者和消费者,其实都是年轻人,希望各类文创产品能够更有“青春感”,号召更多年轻人尤其是香港的年轻人能够参与到文创事业当中。

    人民日报   62 阅读   2022-09-21 12:55
  • “背篓少年”走红,让乡村孩子有更多方式打开未来

    近日,一组网球“背篓少年”的照片走红网络。14岁的佤族少年王发,肤色黝黑、目光如炬,在广州举行的2022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上夺得U14组男单冠军后,他开心地将佤族特色小背篓挎在背上,网球拍竖立在背篓里。网友称他“像持剑出征的侠客”。 背篓和网球,一个充满着乡村和传统特色的民族风,一个富含着都市和现代气息的国际范。然而这两种事物同时出现在这位少年身上时,却奇妙又直观地传递出一个很“燃”的热血故事——14岁的王发,来自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一个偏僻乡村。因为网球,男孩走出了大山,用每天挥拍7000次的拼搏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也让众多网友为之喝彩。 事实上,“背篓少年”引发广泛关注的背后,既关乎奋斗,也关乎机遇。算上王发此次夺冠,在这6年时间里,当初与王发一批前来学打网球的7个佤族孩子里,有6个已经拿了各个类别的巡回赛冠军。而在被教练选中之前,他们甚至都不知道网球是什么。 这些大山中的乡村孩子之所以能接触到网球,主要缘于他们的教练张晓洪。据他讲述,多年前自驾前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旅游时,他意外发现当地孩子由于常走山路,具备优越的脚力和体能。耗费他一个小时的路程,当地孩子可能20分钟就到了,“打网球太合适不过了!”从那以后,张晓洪便不断去大山深处选学网球的好苗子,这才有了现在“背篓少年”们的故事。 机会是种子,需要用汗水去浇灌。但如果没有这颗网球的“种子”,“背篓少年”们可能就不会拥有这样出彩的人生经历。而人们关心这些“背篓少年”,不只是感动于他们的奋斗故事,更折射出社会对乡村教育的深切关注,对城乡学子如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思考。 十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教育水平得到了历史性提高,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已成为历史,实现了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有了获取更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通过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但也要看到,目前中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约1.5亿人,在城乡之间、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不管是云南的“背篓少年”,还是四川大凉山的“格斗少年”,他们通过体育赢得出彩人生的故事,也在不断提醒我们,分数并不是教育的唯一衡量标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只包括课本知识,也包括人文、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如此,才能更好满足农村孩子成长成才需要,让他们能在更宽广的航道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实中,农村虽然是我国教育阵地的薄弱环节,但许多乡村学校依然在有限的条件下,用心呵护、用情创新,积极开展了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比如江苏省睢宁县骑路小学以跳绳为突破口,推进教体融合,成为全省首家村级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基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东皋埠小学就地取材,打造农耕教育实践基地,实现田园课堂里的“阳光教育”等。 另一方面,全社会应不断努力,为广大乡村孩子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加多样的文体产品。例如,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成立“艺体教师服务中心”,组织区内优秀艺体教师“走校支教”,用“共享教师”的路径解决农村学校教育缺乏艺体人才的难题;在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不少学生与广州市的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学校还在广东省援疆教练指导下组建了舞狮队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下,我们盼望更多乡村孩子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农民日报   59 阅读   2022-09-21 12:13
  • 内地已连续多年成为港澳学生赴港澳以外地区升学首选

    今天,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10年来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合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10年来,内地(大陆)高校累计招收港澳台学生7.9万名。在内地(大陆)就读的港澳台学生人数稳步增长,2021学年,内地(大陆)高校共有港澳台在校生3.82万名,较2012年的2.53万增长了51%。 “内地已连续多年成为港澳学生赴港澳以外地区升学首选,越来越多的台湾学生选择到大陆就读。”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刘锦介绍,十年来,内地(大陆)对港澳台招生渠道有效拓宽,招收学生学历层次不断丰富,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同时,通过着力提升培养质量、务实做好就业指导,鼓励支持港澳台青少年来内地(大陆)学习深造。 刘锦表示,教育部指导有关学校针对港澳台学生特点,提供专门的学业指导、组织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支撑。建立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学习平台。设立国情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大中小学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同时,邀请港澳台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学宪法 讲宪法”等全国性学生活动,为港澳台青少年放飞青春、展现风貌搭建了广阔舞台。

    中国教育报   63 阅读   2022-09-20 13:14
  • 安全教育进校园,安全意识入心间

    “出国旅游可以携带境外的植物回国吗?”“卖‘土’为什么被相关部门惩罚?”…… 开学第一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的一堂课上,邹晓娟老师以“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为题,设置情景互动环节,接连提出多个问题,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全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开设的“初中生国家安全”这门选修课程的报名人数再一次爆满。 “课堂采用电影放映、主题展览、过关抢答等多种形式,有趣有料,我们既能学到知识,又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情感共鸣。”一位学生说。 他们还把课堂“搬”到了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图片资料、纪录片、雕塑,李克农使用过的望远镜,沈安娜亲手抄写的情报……同学们边走边听边看,被隐蔽战线革命英雄的斗争精神深深感染。 据介绍,江苏开展中小学国家安全专门教育已经有近20年的探索。江苏省国家安全厅还组织编写了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丛书,为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提供系统、规范、权威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备受重视。201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通过并施行,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整体规划国家安全教育。通过举办“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组织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等多种活动,广大学生愈发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安全就在身边。

    人民网   50 阅读   2022-09-20 13:09
  • 将全面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课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9月1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663号建议的答复》,公布了教育部对“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延时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答复的具体内容。   “教育部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指导各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明确要求,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答复介绍,教育部指导各地各校“一校一案”制订了课后服务方案,在充分挖掘学校潜力的基础上,会同中国科协、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出台系列文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引进科普、文化艺术、体育等社会资源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据教育部“双减”工作监测直报平台摸底调查,有92.7%的学校开展了文艺体育类活动,88.3%的学校开展了阅读类活动,87.3%学校开展了科普、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双减”意见》实施前的49.1%提高到92.2%,课后服务吸引力显著增强。   关于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双减”意见》明确规定,可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教育部指导督促各地逐县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目前约有95%的县区建立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31个省份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   下一步,上述答复指出,教育部将在课后服务“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全面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课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中国青年网   42 阅读   2022-09-20 13:09
  • 不断推动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教育部今天(20日)召开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交流情况。 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刘锦介绍,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内地与港澳高校共同设立本科层次及以上合作办学项目19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3个,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批准筹备设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通过开展合作办学,有力推动了内地与港澳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 鼓励和支持内地和港澳高校共建共享创新平台,协同开展科技创新研究。目前,港澳高校参与建设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0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助推港澳科技力量进一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发展大局。 十年来,多家港澳基金会通过教育部捐赠教育事业发展,折合人民币近10亿元,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央视新闻   45 阅读   2022-09-20 13:07
  • 我國已與5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今天上午,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國際合作交流的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十年來,我國同181個建交國普遍開展了教育合作與交流,與159個國家和地區合作舉辦了孔子學院(孔子課堂),與5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劉錦介紹,十年來,我國教育開放總體布局不斷優化,教育的“朋友圈”更大了。深入實施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加強同共建國家教育領域互聯互通,建設了23個魯班工坊,啟動了海外中國學校建設試點。成立“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合會”,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啟動“未來非洲—中非職業教育合作計劃”,深化中國—中東歐教育交流合作,點面結合的區域教育合作機制不斷完善。 十年來,開放高地建設不斷提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更強。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范區,支持長三角地區打造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和國際人文交流匯聚地,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與北京市合作設立“留學人才回國服務示范區”,助力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與此同時,引導高校通過國際合作與交流推進“雙一流”建設,依托國家公派留學助力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和國際化人才培養,支持組建國際高校聯盟,參與國際學術組織,推進跨學科交叉融合和跨領域、跨國界的科研合作。教育部於2018年啟動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以來,累計吸引70多個國家超過1.4萬名專家學者參會,開展部門間和專家“一對一”科研合作2300多項,中外導師聯合培養研究生4000多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超過八成完成學業后選擇回國發展。與此同時,中外合作辦學蓬勃開展,審批、管理、評估、退出機制不斷完善。過去10年,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中,理工農醫類佔比達65%。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為緩解疫情導致的出國留學受阻發揮了積極作用,累計錄取近10000人。來華留學在推進制度建設、實施質量保障、嚴格入學標准、規范培養管理、加強留華畢業生工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舉措。2020—2021學年,在冊國際學生來自195個國家和地區,學歷生佔比達76%,比2012年提高35個百分點。 劉錦介紹,過去10年,教育部共籌辦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37場,簽署300多項合作協議,達成近3000項具體合作成果。在人文交流機制框架下,形成了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中俄同類大學聯盟、中英中法百校交流、中南(非)職業教育聯盟等教育品牌項目,為雙邊關系發展注入了正能量和暖力量。 圍繞教育減貧、抗擊疫情等全球性議題,我國持續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合作,共同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和質量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安全返校行動”等項目。全面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APEC)、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主辦金磚國家教育部長會議。成功舉辦世界職業教育發展大會,積極籌辦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搭建全球性高端教育合作平台,為全球教育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民网   44 阅读   2022-09-20 13:06
  • 如何搞好在校大学生国防教育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按《意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必须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意见》明确,要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采取扎实有力措施,不断提高青少年国防素养。笔者认为,搞好在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必须把握教学规律,针对大学生特点,坚持“三个结合”的教育原则。 坚持国防教育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意见》强调,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材,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系。坚持国防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育目标相结合,就是要将国防教育的思想、内容、要求等很好地融合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把国防教育的全部实践活动融合到、渗透到、充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未来人生奠定过硬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国防教育,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使他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而学习;通过国防教育,引导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继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并结合新时代新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激励学生进行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国防教育与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 《意见》明确,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研究制定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措施办法。国防教育应与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开展国防教育不应孤立、片面地为教育而教育,国防教育应与学校其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相同步、相渗透、相融合、相互支撑;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充实国防教育,在开展各项活动中突出国防教育;在检查评比中包括国防教育,从而实现共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明确,着力打造“全民国防教育日”系列活动品牌。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应注重积极推进国防教育的“品牌”效应,拓宽思路,打造实现“品牌”效应的平台。着力建构“国防教育+”特色工程,通过“国防教育大平台”建设,使学校的国防教育成为普及性、社会性、标志性、公益性的思想领域的阵地。通过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发挥数字技术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通过建设“全媒体中心”,构建联动协同国防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打造具有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特色的“校园国防教育文化”。 坚持国防教育与学生日常养成相结合 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规范的一日生活制度本身就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意见》对加强学生军训工作作了着重强调,要求采取基地化轮训、错峰施训的方式,普遍开展大中学生军事训练,大学生安排21天。 坚持国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养成相结合,学校可以通过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起码在军训阶段,落实准军事化管理制度。比如,一日生活制度,这更多强调的是日常养成,寓教于行,知行合一。通过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是优良素质的体现。特别要明确的是,国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养成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中退伍士兵的作用。据调查了解,一般普通高等学校中,每个年级大约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退伍士兵,这些退伍士兵有过部队服役的经历,有着较好的军人养成,发挥这些学生骨干的作用,可以成立不同的日常养成兴趣小组、组织开展日常养成的各种活动等。 此外,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效果,还要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首先是发挥学校在国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确保国防教育的内容进规划、进课堂、进头脑,确保《军事理论》《军事技能》教学、训练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降标准地落在实处。其次是发挥社会在国防教育中的影响作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学校要积极与驻军、武警、预备役部队、武装部、军分区和其他军事部门联合开展国防教育的活动。“请进来”,就是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宣传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先进典型的事迹等,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爱”“对人民军队的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对伟大祖国的爱”“对革命英雄的爱”。最后是发挥家庭在国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持续开展学校、班级、家庭国防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搭建国防教育平台,实现国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把国防教育与学生的家庭联系起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光明日报   45 阅读   2022-09-19 13:28
  • 浙江山区26县与大院名校结对,促成13项合作协议

    近日,浙江省山区26县与大院名校“一县一校(院)”结对合作签约活动在丽水市缙云县举行,共达成13项结对合作协议。 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吴卿表示,加强“一县一校”结对合作,是推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必由之路。 根据《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浙江力争到2025年,实现山区26县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170亿元以上。山区县域整体跨越发展,产业最为关键。截至目前,浙江省山区26县已累计引进、共建创新载体84家,作为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 吴卿建议道,山区26县需要结合自身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主动加强与结对院校的协作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结对合作机制,形成“需求导向、26县出题、院校解题”的良性循环。 作为浙江省26个山区县之一的缙云县,近年来通过积极引进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有效补足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创新要素。全县R&D经费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长,占GDP比重达到2.9%。 会上,围绕山区26县产业特色和技术需求,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等领域的10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路演推荐。 吴卿表示,要积极鼓励大院名校以“先用后转”形式,向山区26县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动技术要素“下沉”,建立创新资源有序流动机制;加强26县科技人才的有效供给,支持工业团队科技特派员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构建完善新型服务体系,构筑26县人才队伍新格局。

    科技日报   51 阅读   2022-09-19 13:27
  • 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

    到202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普及程度显著提高,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随班就读比例达到50%……近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天津市特殊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措施和组织实施。   《方案》结合天津实际,提出8项主要任务、23条具体措施,包括: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据天津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方案》从组织实施层面,提出落实党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办好特殊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人民日报   49 阅读   2022-09-19 13:25
  • 四川巴中大力落实保护未成年人行动计划

    近期,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创新思路,深入谋划实施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点建设和运营管理服务工作,推行政企联动新模式,大力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七大行动计划”。   巴中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等出台相关措施,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等形式,充实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拓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就业,工作开展以来,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实地调研30余次,研究解决问题10余个。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被纳入巴中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内容,依托现有的农民工服务中心、邮政营业网点等机构,统筹布局片区未成年人服务站点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230个片区服务点,其中城区设立43个中心服务站,建成82个片区服务点,服务130个村(社区)5.2万余未成年人。   巴中有关部门参照《巴中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细则》,科学设置中心服务站、片区服务点的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创业基层服务岗位,定向招聘服务区内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中的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或贫困家庭、残疾家庭、低保家庭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就业信息采集发布、邮政信息宣传推广和服务区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巡视探访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招录274人参与就业创业基层服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巡访探视7300余人次,实现了未成年人保护对象精准排查、精准救助、精准管理。

    人民网   19 阅读   2022-09-19 13:24
  • 全国多所高校举办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91周年

    18日,全国多所高校组织纪念活动,师生共同缅怀革命先烈,谨记历史,不忘国耻,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自立自强立志报国的信念。

    人民网   27 阅读   2022-09-19 13:24
  • 严禁以信息化教学为名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

    近期,国务院大督查发现,部分学校打着“自愿”的幌子,通过设立“智慧班”“未来班”等方式巧立名目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及学习软件,有的学校甚至为相关企业“搭台唱戏”推介学习软件,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影响恶劣。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决定对山西、内蒙古、浙江、河南、广东、云南等地以教育信息化为名乱收费事项实行专项督办,要求有关省份逐一核查乱收费事项,逐项整改到位;要求进一步查处乱收费背后的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对有关单位、学校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公开通报;要求举一反三,迅速开展排查,维护教育公平。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同时要求,其他各省要吸取教训,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要严禁以信息化教学或分班教学为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或教育App;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平板电脑或教育App,学校不得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家委会或直接支付企业等方式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要对教育乱收费现象“零容忍”,切实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

    北青网   19 阅读   2022-09-19 13:23
  • 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要求全面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到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要求全面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目前,29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已建成省级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有力保障了评价实施的规范性和便捷性。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统一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选择性考试时间普遍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后进行,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 同时,李晓勇介绍,十年来,普通高中校舍资源快速增加,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达6.4亿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2.2亿平方米,增长52.38%。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全国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2年的47.8%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了43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已达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教师补充力度持续加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增长27.17%,生师比由2012年的15.47:1优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

    齐鲁网   28 阅读   2022-09-19 13:22
  • 29个省份均实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今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发布会现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了新课程、新教材及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展及成效。   他表示,随着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部围绕强化条件保障、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教考招有效衔接等改革重点任务,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着力促进普通高中和高校人才培养衔接。   他介绍,到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2018年以来,教育部面向全国连续举办了18期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班,采取线下线上培训相结合,累计培训校长和教师达47万人次,同时部署各地组织开展了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校长课程实施领导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方面,李晓勇介绍,各地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普遍制订出台了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了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要求全面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目前,29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已建成省级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有力保障了评价实施的规范性和便捷性。   在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方面,李晓勇表示,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统一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选择性考试时间普遍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后进行,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

    新华网   34 阅读   2022-09-18 21:09
  • 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从“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清理规范高考加分”等多方面介绍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进展及成效。   据悉,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陆续出台了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等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配套政策,分五批指导29个省(区、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各地结合实际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王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累计已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十年来,教育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不断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进一步强化高考的育人功能与积极导向作用。加强教考衔接,提高命题质量,注重夯实基础,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目前已达到27个。”   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据悉,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精准”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2020年,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实施强基计划。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三年来,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   “大力推进高职分类招考,形成了适合技术技能型人才选拔的考试评价模式。”王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举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数据显示,在各地的大力推进下,分类考试已成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主渠道。“全国每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十年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克服重重困难挑战,共为1亿多人次的考生平稳组织了高考。王辉介绍说:“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部门及时调整考试组织工作方案,不断完善考试防疫措施,在考生健康监测、考场消杀、备用隔离考点设置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措施,实现了‘应考尽考’,创造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大规模考试的中国经验。”   十年来,教育部严格招生规范管理,按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全面从严治考,全面从严治招。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出台了相关办法,提出并实施“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招生禁令。持续强化信息公开,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建立部、省、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配合公安部等部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十年来,试点先行梯次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个省份(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新华网   34 阅读   2022-09-18 20:23
  • “工具箱”:教师观察游戏的“拐杖”

    幼儿游戏行为观察对教师很重要,但也让他们困惑。一些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很茫然,不知看什么,也不知记什么;一些教师看似忙碌,不是在拍照,就是在记录,但研讨时才发现他们只能表述“观”的内容,却不能理性分析“察”的内容。这些现象可概括为“三无”——无观察、无方法、无分析。上述问题导致教师在组织游戏时易出现放任不管、无效指导,或过度干预的情况。基于此,我们借助跨区域教研行动,将教研经验系统化,研发出“工具箱”这一教研支架。 “工具箱”全名为“幼儿游戏行为观察‘三层六格’工具箱”,它为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提供学习材料、观察表格和策略建议。其中“三层”按照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步骤,分为理论层、操作层和应用层;“六格”是对“三层”的进一步细分,具有基础性、实操性和情境性特征。现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云溪幼儿园中班建构游戏观察主题教研为例,说明“工具箱”的内容和使用方式。 针对性理论研讨,确立观察依据 “工具箱”的“理论层”包括基础理念、观察原理两方面。其中基础理念包括儿童观、发展观和幼儿游戏观等方面的学习资料建议。观察原理主要是一些游戏观察法的原理性知识。 观察主题教研行动的第一步,是根据“基础理念”的建议,结合教师在观察中缺乏抓手及参照依据的问题,组织开展学习性教研,重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寻找核心经验。通过小组合作,比照《指南》,分析中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可能涉及的各领域核心经验(如数学认知中大小、长短、粗细等概念),作为确定教师观察的理论依据。 紧接着,借助“观察原理”部分的工具,教师围绕观察与记录方法等开展案例式学习。针对教师只有“观”而无“察”的现象,教研组长组织“观察是什么”主题讨论,明晰观察不仅是通过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信息,还应有对信息的分析。 针对一些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时只关注结果、忽视观察建构过程的问题,一位教师结合自身经历,组织大家讨论“有准备的观察”和“无准备的观察”的区别,进而与大家一起开展有关观察方案制定要素和观察工具使用的学习,为接下来的建构游戏行为观察主题教研夯实了理论基础。 制定观察方案,运用观察策略 观察主题教研行动的第二步,对应的是“操作层”中的方案制定和策略转换,主要为教师提供制定观察方案的建议、观察记录表,及观察中需要转换策略的情境等工具。教师以此为支架,不仅能学会拟定贴合实际的观察方案,还可在观察中内化理论、丰富经验,探索出不同观察策略并灵活转换。这一步主要分三个阶段: 阶段一:互助教研,明确方案。科学制定观察方案是观察的前提。学习“理论层”内容后,中班教研组围绕建构游戏“游乐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助式教研。首先通过“你问我答”,重温《幼儿游戏行为观察与研讨》一书中“观察方案制定”的内容,检验教师自主学习成效。其次教师自由结对,小组实操演练,制定观察方案。最后小组互评,完善观察方案,确定观察目的、观察目标、观察对象及方法等。 通过教研,教师内化了观察方案的要素(观察目的、观察目标、观察对象、观察环境、观察记录方法),并将“关注幼儿的建构水平及建构过程中社交能力的发展”作为观察目的,分别选择中(1)班和中(3)班的建构区,决定采用定点定人、扫描观察方法,结合实况详录法、便签记录、影像记录等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阶段二:思维碰撞,达成共识。为确保观察有序进行,教研组再次组织教师就观察方案及观察前的准备进行头脑风暴。最终确定采用小组合作法,教师两两组合共同观察两名幼儿,并给幼儿标上序号,以便快速识别。 阶段三:实施观察,优选策略。游戏开始后,教师根据“策略转换”的建议,依据游戏不同时段及不同观察内容进行策略转换,分两组进行。 第一组尝试在不同游戏时段用不同观察方法。张老师和陶老师选择中(1)班的建构区,根据“工具箱”建议,在游戏开始和结束时,采用扫描法进行整体观察;游戏过程中,则采用定点定人聚焦式观察和连续追踪式观察。游戏开始阶段,他们发现部分幼儿虽然进入了建构区,但似乎对“雪花片”不感兴趣。游戏进行期间,两位老师注意到1号幼儿一直在尝试用“雪花片”搭建“摩天轮”,但圆形边框总是变形,他想了各种办法,直至活动结束也没放弃。 第二组尝试依观察内容转换观察方法。汪老师和胡老师选择中(3)班的建构游戏区进行观察,把了解幼儿社交能力作为观察目标。根据“工具箱”的建议,先采用非参与式的定点观察,之后转换为追踪观察法。这个区域的幼儿正在拼搭“疯狂动物城”,2号和3号幼儿商量怎样为“马路”做装饰,旁边的4号幼儿提议去美工区借材料。汪老师便跟随4号幼儿,观察他如何跟美工区幼儿沟通……通过策略转换,两位老师对3名幼儿的社交能力进行了完整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观察记录,寻找教育行为改进空间 主题教研行动的第三步,对应的是“应用层”的行为评析和结果运用,着力为观察结果分析和运用提供支架,进一步推进游戏。 针对教师分析能力欠缺的情况,本层内容帮助教师透过幼儿行为表象分析其学习与发展,从而改进教育行为。比如,“行为评析”提供了幼儿行为典型表现对应表,辅助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评析。“结果运用”提供撰写各类观察文本的要点和教育行为反思及调整的案例。 以一次观察评析主题教研为例,“游乐场”中教师对1号幼儿的观察记录如下: 活动开始了,1号幼儿取来绿色、黄色雪花片玩具框,说:“我要搭摩天轮了。”他用十字拼插法搭出摩天轮底座,再围圆组建成摩天轮圆形外框。但外框始终倾斜变形,他调整多次均不成功。思考一会儿后,他拆开拼插好的摩天轮外框及底座,按色彩分类摆放好。这次他采用花插的方式拼插出摩天轮的旋转轮,用了10分钟……底座搭建完成并与旋转轮成功连接。摩天轮外框大、底座小,立不起来。他先将其靠在纸砖旁,再寻找支撑材料,但没过多久又开始摇晃。尝试多次,最终因雪花片不足而失败。 显然,教师能做详细的观察记录,但他们依然困惑:幼儿这些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大部分教师只能对此进行浅层次解读,比如,看见1号幼儿坚持拼搭,只会说“持之以恒”“想法很棒”……这些评析缺少专业味道,是时候使用“工具箱”第三层了。 为此,教研组开展案例式剖析,共同对1号幼儿游戏行为进行分析完善。根据“工具箱”提供的建构游戏中幼儿行为与关键经验对照表,及《指南》各领域内容,提取观察记录中的关键信息,大家重点从建构技能、动作发展、材料选择等关键经验进行分析。 大家讨论认为,1号幼儿知道搭建“摩天轮”的顺序,且运用十字拼插等方式组建“摩天轮”底座及旋转轮,显示幼儿能用规律排序、对称、围合等技能,且有丰富的表征思维和联合表征行为。幼儿遇到“如何稳固摩天轮底座”的困难,未轻易放弃,一直在寻找方法,说明幼儿的探究能力、专注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学习品质。然而由于材料的缺乏及同伴交往经验的缺失,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正是下一次教育行为调整的着眼点。据此,建议教师从丰富建构材料和提供幼儿主动表达、主动分享、合作游戏的机会入手,进一步推进游戏。 经过这样一次次的教研讨论,教师慢慢学会了从观察记录中解读分析幼儿的行为,并及时改进自己的教育支持策略。 四年多的实践证明,“工具箱”改变了幼儿园的教研氛围,将教研重心由“研教学”“研教师的教”转变为“研游戏”“研幼儿的学”。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教研并非聚焦于教师教得有多精彩,而应指向幼儿经验获得了多少提升。

    中国教育报   23 阅读   2022-09-18 20:23
  • 明晰何为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有效实施可为之事

    2022年2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颁布,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具体抓手。在广受关注的“教育过程”方面,《评估指南》提出“理解尊重幼儿并支持其有意义地学习”“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以往提得较多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次的文件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有何特殊之处?厘清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学习的实质,更有效地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 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中首次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中的某一个方面建立了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习者通过主动建构,使新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而原有知识结构经过修正也获得了更为准确和充实的意义。而有意义的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途径。其中,接受学习常以教师直接呈现学习内容、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为主,而发现学习则是学习者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自己发现主要的学习内容。考虑到学习者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特点,接受学习更适合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知识和经验的高年级学生,而对于学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发现学习更为可取。据此,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更多是一种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是指以幼儿的认知结构和生活世界为逻辑起点,协助幼儿经历知识建构和生成,进而丰富和重组幼儿原有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即,对幼儿来说,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幼儿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找到答案、发现规律、生成新经验和新意义的过程。唯有如此,新经验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经验。 以大班幼儿学习记录为例,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将设计完善的统计表发给幼儿,请幼儿直接记录,幼儿只会关注到经验的简单应用,这样就剥夺了他们亲历知识发现的机会。更为适宜的做法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幼儿自己解决。 例如,幼儿园要开运动会,需分类统计各班家长志愿者人数,从而为他们采购志愿服,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切实产生记录和统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幼儿自主设计记录表,基于实际应用反思各类记录表的优劣,从而让幼儿自己摸索出最科学的记录和统计方式。如此,幼儿才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以后再遇到统计问题情境,便能灵活设计和应用记录表。 总的来说,可以从四个层面把握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其一,在过程层面,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表现为学习材料与幼儿已有认知结构建立了实质性联系,这体现为幼儿学习过程的科学性、合规律性。其二,在结果层面,学习内容或学习方法能使幼儿增进对自己、对身边人、对周围环境的关心,这体现为幼儿学习结果的有价值、有效果。其三,在群体层面,当面对所有幼儿或者抽象儿童时,我们需要秉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的观念。其四,在个体层面,当面对个体幼儿、活泼泼的具象儿童时,我们需要谨记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是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理解了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的本质,在实践中,教师就需要协助幼儿在问题解决中体验知识的生成。意义的生成与概括、经验的提炼与归纳,这些学习的关键环节,是无法由他人代劳的,只能靠学习者个人主动建构完成。据此,要想幼儿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必须协助幼儿自己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生成的历程。 珍视幼儿来自生活情境的真实问题。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只有在“真实的观点、现实的问题”下才能触发知识建构。确保问题是真实的且源于幼儿的个人经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清洗西瓜上的泥巴时,幼儿可能会生发“西瓜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会浮上来”的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关于浮力的主题探索。珍视幼儿来自生活的提问,是教师协助幼儿建构知识的重要起点。 依据知识进化规律,协助幼儿一步步生成新的理解。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对问题的猜测与反驳来证伪、修订客观知识,不断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新问题。仍以“西瓜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会浮上来”这个初始问题为例,幼儿通过讨论、实验、观察、查找资料等手段,会逐步验证自己的假设,不断逼近问题本质(水的浮力作用),进而实现幼儿知识水平的螺旋上升。 将知识学习与幼儿生活建立联系,帮助幼儿体会知识的意义和自己的价值。学习的意义往往深藏在生活世界和生活实践中。对于低龄幼儿来说,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把知识的学习还原于生活,结合现实生活中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来构建一定的情境,才能吸引幼儿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富有活力的研究。还以“西瓜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会浮上来”为例,这一问题本是从生活中来,探究结果也必须再回归到生活中去。例如,“生活中,浮力都能用来干什么”“潜水艇是怎么实现既能浮又能潜的”等。通过对知识的具体运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知识对于生活的价值,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学有所用、学能所用。 教师唯有明晰何为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在幼儿有意义的学习中有效实施可为之事。

    中国教育报   22 阅读   2022-09-18 20:22
  • 专项督办以教育信息化为名乱收费事项

    近期,国务院大督查发现,部分学校打着“自愿”的幌子,通过设立“智慧班”“未来班”等方式巧立名目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及学习软件,有的学校甚至为相关企业“搭台唱戏”推介学习软件,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影响恶劣。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决定对山西、内蒙古、浙江、河南、广东、云南等地以教育信息化为名乱收费事项实行专项督办,要求有关省份逐一核查乱收费事项,逐项整改到位;要求进一步查处乱收费背后的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对有关单位、学校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公开通报;要求举一反三,迅速开展排查,维护教育公平。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同时要求,其他各省要吸取教训,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要严禁以信息化教学或分班教学为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或教育APP;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平板电脑或教育APP,学校不得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家委会或直接支付企业等方式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要对教育乱收费现象“零容忍”,切实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

    新华网   21 阅读   2022-09-18 20:19
  • 北京市2022年秋季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开始报名

    9月16日,北京市2022年秋季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开始,网上报名时间为9月16日上午7:00至9月22日下午4:00。   一 教师资格认定条件   (一)受理范围   1.本市户籍的社会人员(含在职、待业人员);   2.持有有效期内北京市居住证的外省市户籍人员;    3.本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研究生,以及本市户籍的在读专升本学生(凭已取得的学历申请认定);   4.本市户籍就读于外省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研究生,以及在读专升本学生(凭已取得的学历申请认定);   5.持有由北京市公安局签发,在有效期限内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台居民;   6.已在本市凭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和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港澳台居民;   7. 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   (二)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三)应当具备《教师法》及《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的相应学历。   具体如下:   1.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以上学历并具备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四)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五)应当通过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面试均合格,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且在有效期内;纳入免试认定改革范围的,取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六)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体检机构体检合格。   二 工作安排   (一)高中、中职教师资格   认定步骤为“体检—网上报名—网上办理或现场办理—领取证书”,具体如下:   第一步:   体检(已取得有效期内体检证明的,无需再次体检)。   1.体检时间:即日起至9月22日。   2.体检方式   申请人自行选择指定的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机构并进行预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体检。  3.体检有效期   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有效期为半年。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9月22日进行体检的,在本次认定时有效。   第二步:网上报名。   1.网报时间:   9月16日上午7:00至9月22日下午4:00   2.报名网站:   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www.jszg.edu.cn)   3.报名入口选择“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网报入口”。   4.网报时确认点应选择“高中、中职教师资格认定秋季报名确认点”;   第三步:网上办理或现场办理。   本次认定将采用数据比对方式核验申请人是否符合认定条件,据此提供网上办理或现场办理服务。申请人务必按照以下要求查询自己符合哪种办理情形:   查询时间:9月23日中午12:00至9月29日下午4:00;   查询方式:使用电脑登录北京市高中、中职教师资格认定网上审核系统(http://yuyuetz.bjtcc.org.cn,以下简称“认定审核系统”),或关注“北京市教师资格”微信公众号中的“资格认定”栏目。   1.网上办理   (1)办理条件及流程:   认定审核系统显示“审核通过”的,申请人可直接按系统提示选择证书领取方式,完成网上办理。   (2)办理时间:   9月23日中午12:00至9月30日中午12:00。   (3)其他注意事项   认定审核系统显示“需申请网上复审”的,申请人应按系统提示上传相应证明材料电子版照片。认定机构将在9月29日下午4:00前进行人工网上复审。复审通过后,申请人的审核结果显示“审核通过”,即可选择证书领取方式。未按时上传证明材料电子版或上传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将无法完成本次教师资格认定。   2.现场办理   (1)办理条件及流程:   认定审核系统显示“需现场办理”的,申请人应先按系统提示上传相应证明材料电子版照片,再携带材料原件,经预约后前往现场进行办理。   (2)预约时间:   9月23日中午12:00至9月29日下午4:00。   (3)办理时间:   9月27日至9月29日,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30—4:30。   (4)办理地点:   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1号(六里桥西南角三层A区)。   (5)其他注意事项   认定审核系统显示应当现场办理,但未按时预约或办理的申请人将无法完成本次教师资格认定。   另外,认定审核系统显示“审核未通过”的,表示申请人不符合认定条件,不能认定教师资格。如有疑问,可按照下面的联系方式进行咨询。 第四步:领取证书。   完成办理的申请人可登录认定审核系统(http://yuyuetz.bjtcc.org.cn)或关注“北京市教师资格”微信公众号“资格认定”栏目办理证书领取事宜。申请人领取证书可选择邮寄或自取。   选择邮寄证书的,须在9月30日中午12:00前完成缴费。邮寄服务由北京邮政EMS提供,邮寄费用由申请人自理。邮件包含一本《教师资格证书》和一份《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未能在上述规定时间内选择邮寄证书服务或选择了邮寄证书服务未完成缴费的,只能自取证书。   选择自取证书的,可登录认定审核系统(http://yuyuetz.bjtcc.org.cn)进行预约,携带预约时下载打印的《<教师资格证书>领取通知》,到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六里桥西南角)领取一本《教师资格证书》和一份《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二)初中及以下教师资格   第一步:体检   同高中、中职教师资格。   第二步:网上报名   1.网报时间:9月16日上午7:00至9月22日下午4:00;   2.报名网站: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www.jszg.edu.cn)。   3.报名入口选择“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网报入口”。   4.选择各区认定机构设置的相应确认点。   第三步:网上或现场办理和领取证书   具体事宜请咨询各区级认定机构。认定机构联系方式详见《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   (三)申请教师资格流程   (四)重要注意事项   1.申请人填写或上传的各类信息务必要真实准确,信息填报不真实不准确的,将无法完成本次教师资格认定。   2.申请人应在《个人承诺书》中做出真实无误的承诺,承诺如与事实不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对申请人做出“撤销教师资格、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的行政处罚。   三 办理中需上传或携带的有关材料及注意事项      (一)受理高中、中职教师资格   1.北京市居住证   已办理《北京市居住证》的,可使用“北京通”APP,向审核人员动态调取、展示电子居住证;或者提供由公安户籍派出所出具的加盖户口专用章的《北京市居住证确认单》原件,提交复印件。申请人可通过“北京通”APP或“北京市居住证”微信公众号申领《北京市居住证》。   2.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体格检查表   《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体格检查表》由体检机构提供。申请人可联系相应体检机构获取纸质体检证明。   3.申请人持有2002年之后在高校学生学历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库中注册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但在报名时信息没有比对成功的,应当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在“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下载打印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4.申请人持有2002年以前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或者2002年之后未在高校学生学历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库中注册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应当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3座,客服电话:010-67410388)。   5.申请人持有军队院校学历的,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第四军医大学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外,应当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6.申请人持有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应当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港澳台地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网址:http://zwfw.cscse.edu.cn/咨询电话:010-62677800)。   7.申请人持有国外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应当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网址:http://zwfw.cscse.edu.cn/)。   8.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读研究生现场办理时应当提交在“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下载打印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如《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的“预计毕业时间”已过期则还需要提交由所就读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等)出具的学籍证明(在读证明)。证明中应包含入学时间、是否全日制、学制预计毕业时间等内容;原则上不能由二级学院等教学管理部门开具。   9.申请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信息比对不成功的应当提交《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   10.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应提交由所属部队或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人事关系证明,证明格式依该部队或单位的规定而定,证明应明示申请人属于该驻京部队。   11.2015年之前入学的全日制师范类毕业生申请直接认定与其所学专业相同的任教学科,应当进行网上预约,并在现场受理时提交本人人事档案中就读师范类院校期间的由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全部成绩单复印件(复印件上应加盖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公章);如成绩单上没有“教育实习”成绩则还应当提交本人人事档案中就读师范类院校期间的由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实习鉴定表》复印件(复印件上应加盖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公章)。   12.申请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申请人应当提交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13.港澳台居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须提交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开具。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申请人可在现场受理期间领取申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相关函件。   14.申请人现场办理时要提前了解、严格遵守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携带好身份证件、佩戴好口罩、准备好“北京健康宝”,服从现场受理工作人员的指引与安排。   (二)受理初中及以下教师资格   请咨询各区级认定机构,联系方式详见《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

    新华网   19 阅读   2022-09-18 20:14
  • 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月14日,市委书记杜小刚主持召开市委教育工作座谈会,回顾总结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现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前相关工作重点和举措。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提高站位谋教育、立足全局抓教育、放眼长远办教育,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推动新时代无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市领导李秋峰、高亚光、秦咏薪参加会议。 会上,市教育局汇报全市教育工作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市体育局作补充发言,天一中学、锡山高级中学、东林中学等学校作交流发言,相关部门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发表意见建议。 杜小刚充分肯定近年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他说,近年来特别是全国教育发展大会召开之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出台一系列规划政策,着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各级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促公平、提质量、强队伍、育人才、惠民生、助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市教育战线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有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走在了全省前列。 杜小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明确部署。无锡一直是经济大市、教育名市,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迈进新征程,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教育凸显的重要地位、肩负的使命任务、承载的群众期盼、面临的形势挑战,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扬优势,不断推动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杜小刚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统揽教育工作、统领教育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扛起教育工作的政治责任,加强学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二要持续扩增优质资源。持续深化高质量集团化办学改革,切实做到优质教育资源不被稀释、不削峰也能填谷,推动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面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推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突出市校合作共建,支持江南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加快建设东南大学无锡校区,推动在锡高校内涵式发展。三要着力建强师资队伍。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大抓教育人才引育,加大青年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培养一批教育家型名校长、名教师,加强教师配备补充,切实保障教师待遇,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四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之以恒抓好“双减”工作,加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课外活动制度性安排,丰富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中坚持五育并举、提高育人成效。五要切实维护安全稳定。既要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学校绝对安全;又要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杜小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改革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抓、经常抓、具体抓,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定期研究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凝聚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无锡日报   34 阅读   2022-09-15 12:45
  • 教育部: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

     9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实现2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全面解决;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99.8%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十年来受资助学生累计近13亿人次;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30万以上人口县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北京商报   39 阅读   2022-09-15 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