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为国际职业教育贡献中国方案

    近日,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举行。大会以“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为主题,来自全球123个国家约7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会聚”渤海之滨,凝聚共识力量,共话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计。   大会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白皮书,向世界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大会主论坛和14个平行论坛围绕当前全球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分享各国经验做法,指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发布了《天津倡议》。   与会代表表示,中国发起并举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对搭建各国职业教育界深化交流合作的有效机制和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中国职业教育发生历史性转变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制度设计,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和现代治理体系。中国职业教育实现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大会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有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持续畅通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渠道、积极服务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实现了从学校为主举办到多元参与办学、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大会落户天津,必将为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持续在职业教育领域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投入力度、营造创新发展氛围。截至2021年底,天津共有职业教育类大学2所;独立设置公办高职院校25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全市70%左右的高职院校和50%左右的中职学校由行业企业举办,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办学模式,行业企业办学优势明显。政府统筹、行业主办、教育管理、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成为天津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表示,作为全国第一所以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为己任的高校,近年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致力于服务国家职业教育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天津倡议》秉持公平全纳、有教无类,面向人人、质量优先的理念,彰显了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共建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白皮书指出,中国职业教育与中国现代化共生发展,发挥着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优化教育体系、增进国际交流的作用,在面向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大会同期举办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展示区,时代楷模、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工程师张黎明带领团队展演的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引来许多人驻足。“我毕业于职业学校,现在还在两所天津本地职业院校兼任教师,我深切感受到,职业教育的变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这片‘热土’上,我们大有可为!”张黎明说,希望能够带动更多人在岗位上创新创造、成长成才,坚定职业教育之路,坚定产业工人的职业自信,激励更多的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积极应对疫情风险挑战,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的主张,着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倾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从职业学校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大学,近年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服务制造业强国和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聚焦工业发展需求,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本次大会突出强调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让我们坚定了办好职业本科教育的信心。”学校党委书记张兴会表示,今后,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将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开展与制造业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多专业、多学科交叉,不断改进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参与企业技术难题的理解能力、破解能力。   深度融入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潮流   煮水、沏茶、倒茶……全部动作由机械臂完成,中国传统茶艺与现代工业技术完美结合。这是发生在大会展区的一幕。   “葡方师生制作了倒红酒的机械臂;中方师生制作了能沏茶的机械臂。这样的互动促进了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王维园说,“机械臂”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正是学校与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合作建立的葡萄牙鲁班工坊的教学成果之一。   “英国鲁班工坊经过创建标准、资源开发、产教融合三个阶段建设,开发的“中餐烹饪艺术(鲁班)”二、三、四级国际化教学标准经Qualifi核准认证纳入英格兰国家普通和职业学历框架,实现了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进入英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突破。”天津经济贸易学校校长刘恩丽介绍,英国鲁班工坊是天津在欧洲建立的首个鲁班工坊。是由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原天津市第二商业学校)与英国奇切斯特学院合作共建,开展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未来,英国鲁班工坊在注重培养中餐烹饪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将继续探索学历教育的持续进阶,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标准化的中餐烹饪技艺贡献积极的作用。   “天津在全国首倡‘鲁班工坊’,目前,鲁班工坊已经成为我国与国外人文交流的知名品牌,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大创新成果。”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鲁班工坊研推中心副主任杨延介绍,截至目前,天津已在19个国家建成20个鲁班工坊,对3000余人开展了学历教育,并在海外建立起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从技术技能培训到学历教育全覆盖的职业教育体系。“鲁班工坊已经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杨延说。   白皮书强调,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以国际视野兼容并蓄,以国际胸怀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积极构建国际化交流平台,致力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我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贺信要求,与团队一道共同编写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培训课程,希望借助鲁班工坊,将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技术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相关国家的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提升出一份力”。张黎明说。

    人民网   34 阅读   2022-08-29 13:19
  •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   《意见》指出,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重大成果持续涌现、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高校科技创新仍存在有组织体系化布局不足,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不够等突出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校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坚持战略引领、组织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的指导原则,要在继续充分发挥好自由探索基础研究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变革高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明确了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重点举措。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建布局和国家工程中心高质量建设,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和区域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研究设立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专项,启动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设。持续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三是加快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实施“有组织攻关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布局建设集成攻关大平台。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深入实施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区块链、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   四是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启动实施“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转化行动,加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启动实施“百校千城”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试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五是提升区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与相关省市合作协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关键省份和节点城市作用,加强教育部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六是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依托重大科研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积极吸纳博士后参与重大任务攻关,推进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实施高校优秀青年团队建设计划。   七是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认定一批国家科教协同创新平台。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在“双一流”建设学科与博士点布局中,强化与国家科技战略部署衔接。八是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布局建设一批一流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鼓励支持高校培育、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九是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系统,引导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布局,提升支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   《意见》强调,高校要强化责任落实,要在学校整体规划和科技创新等专项规划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研究提出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明确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要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支持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科技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投入。教育部统筹重大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双一流”建设等政策,加强对有组织科研的引导和支持。

    中国新闻网   25 阅读   2022-08-29 12:22
  • “433”成才方案助力学生人人出彩

    成为学生会执行主席、获得男子3000米长跑金牌、结对一名专业导师、在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二等奖……毕业之际,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孙振华除了获得毕业证书,还拿到了专属于自己大学4年的成才录。 “很高兴成为收获‘433’成才录的第一届毕业生,在实现10个‘1’的过程中,我迅速走出了入学之初的迷茫。”毕业前,孙振华已注册成立了一家生产盲眼螺栓的公司,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像孙振华一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本届毕业生中,有3400名学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433”成才录,全部完成率达98.67%。 怎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三全育人”落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以问题为导向,从2019年开始实施“433”学生成才工程,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核心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提取10个要素,要求学生必须担任1任干部、参加1个社团、组织1次活动、培养1个特长(“4”);结对1名技能导师、明确1个技能方向、参加1次技能比赛(“3”);加入1个创新创业团队、完成1次创新创业实践、取得1个创新创业成果(“3”)。 “瞄准助力学生人人出彩,学校系统化、项目化、精细化、品牌化、绩效化设计这一学生成才工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引导学生把成才之志落实为成才之行、结出成才之果,可谓学校探索‘三全育人’的校本实践方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益南说。 为什么会出台“433”成才方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频解释,学生入校后会有一段迷茫期,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沉迷游戏、手机等,“为了指导学生加强规划、明确目标、积极行动,学校设计了这套成才方案”。 为了推动“433”成才工程落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每个“1”的完成标准和优秀标准、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实施规范、学生实施各项任务的时间和注意事项、大学4年的任务菜单和实现路径。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协同二级学院推进工作,导师协同辅导员指导学生“一人一案”制定规划、定期检查、统计分析。 有了施工图,还必须有路线图和时间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考评办法》明确,把学生每年度完成各项任务情况纳入综合考评,延展考核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为学生每年度的各项评奖评优提供充分依据;每年评选“433”学生成才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这项工程。 经过4年实践,2022届毕业生中有2720多人次获得校级以上奖项,近20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近30名毕业生已经注册公司、开启创业征程。 “很多毕业生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出彩制定了新的‘433’规划,从脚踏实地去完成好每个看似不起眼的‘1’开始,去奔赴下一场青春奋斗之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驰轩对实施“433”学生成才工程、助力学生人人出彩充满信心。

    中国教育报   43 阅读   2022-08-27 22:31
  • 重庆:家庭教育互助会深入乡村社区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重庆丰都县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抓起,以“把资源整合起来、把家长动员起来、把孩子培养起来”为目标,大力培育发展乡村、社区的家庭教育互助会。经过近一年的积极探索和发展,致力于服务丰都外出务工家庭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互助会覆盖了当地2000余个家庭,入会学生总数达到了4236名,不但助力提高乡村孩子们学习教育水平、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成了当地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项民心工程。

    新华社   49 阅读   2022-08-27 22:29
  • 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眼睛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第5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2022年9月开展以“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主题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充分发挥近视防控宣讲团作用,进一步提高宣讲工作针对性。积极开展上好开学第一堂视力健康课、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家长宣讲、开展一次校园宣传、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合唱一首《光明的未来》等活动,深入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宣传教育,促进学生自觉爱眼护眼。要加强近视防控培训交流,面向班主任、校医(保健老师),开展班级日常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和学生用眼行为规范培训。鼓励设立班级学生视力健康委员等班级近视防控专门岗位。组织地区间、学校间近视防控经验交流。要落实近视防控常态措施,指导学校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改善视觉环境。发挥家庭教育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通知强调,要坚持公益性,严禁无资质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严厉打击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此名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商业广告。

    中国教育报   45 阅读   2022-08-27 22:27
  • 莫让短视频“刷”走孩子美好假期

    @八月草:老师最好不要把作业布置到手机上,不要在手机上提交作业、打卡什么的。 @紫茉莉:最重要的还是严格审查短视频内容,多些科普类、兴趣爱好类、历史人文类、体能训练类、健康饮食类的内容,展现一些需要积累才能做好的短视频内容! 家长怎么看孩子刷短视频 40% 有点反对,但不知如何管理 33% 有条件支持,时刻监督,限定时间 11% 坚决反对,不允许孩子观看 10% 中立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暑假期间,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整日宅家沉迷于刷短视频,对此深表担忧。 近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对此展开线上调查,共有3249名家长参与。调查显示,近50%的家长表示孩子暑期平均每天刷短视频超过1小时,有的甚至高达5小时。多数家长对此表示反对,40%的家长表示不知如何管理和引导孩子。如何帮孩子走出“刷短视频上瘾”的困局,值得引起广泛重视。 其实,刷短视频上瘾除了会浪费孩子宝贵时间、有损视力、导致精神萎靡外,还藏着很多父母看不见的“忧虑”。 “孩子的大脑神经一旦适应了刷短视频时获得的‘短暂快乐’,便很容易停不下来,阅读和学习相比变得‘枯燥’,孩子原有的专注和兴趣丧失后,深度思考的能力也很难培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认为,长期刷短视频会影响孩子大脑的运行机制和学习习惯,他同时还指出,短视频传播的低质内容,不仅容易造成“信息茧房”,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扭曲孩子的三观。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刷短视频上瘾,24%的原因与家长行为相关。 “暑假期间,亲子相处的时间变长,孩子若缺乏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处于教育方法消极粗暴的成长环境,会更容易迷恋刷短视频。”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副校长,高中部党委书记、校长袁卫星分析,“孩子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与尊重、关爱和认同,就会把短视频平台当作精神的‘休息站’,甚至是逃避现实生活的‘避难所’。” 调查中,21%的受访者认为,父母要为孩子制定短视频观看规则,但一味地强制约束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对此,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洁表示:“给孩子制定规则时,不能‘只管小孩’,家庭成员要共同遵守,不应出现‘双重标准’。” “孩子短视频上瘾的现象其实折射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张洁说,“不要把电子产品使用习惯和其他生活习惯的培养‘割裂’开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要自小从细微处给孩子立规矩,形成自律意识,成为自己生活的‘掌控者’。” “很多家长祈求孩子一夜之间‘变懂事’是不合理的。”钱志亮表示,年幼的孩子面对短视频等诱惑需要外界的帮助,家长要一步步、慢慢地先陪伴,再放手,将“他律”内化成“自律”,逐步走向“自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三成多未成年人认为短视频平台采用的“青少年模式”用处不大。对此,钱志亮认为,各短视频平台要严格限制未成年用户的使用时间,他建议,儿童用手机娱乐的时间,不要超过该学龄段一节课的时长,此外,要打通青少年对不良内容短视频的奖励性举报通道。 针对短视频的内容管控,有21%的受访者认为可以鼓励孩子在短视频创作中学习。“要持续细分专属青少年各年龄段的优秀短视频频道。”袁卫星认为,学校可以因势利导,在作业设计或活动开展上“以频治频”,打造独有的短视频文化。家长也可以随时和孩子共同记录家庭劳动、物理化学小实验、户外锻炼等内容,发挥其积极影响。 “总之,这个过程是要打开孩子的思维,让他们真正感知——短视频内容的有趣之处,其实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袁卫星强调。 此外,调查中35%的家长希望学校能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暑期托管服务,袁卫星对此表示赞同:“暑期丰富的校园文化及艺体活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树立理想,赋予人生积极的意义,举办如‘作家进校园’‘与留守儿童共读一本书’等阅读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摆脱对虚拟短视频的沉迷。” “假期和课余时间要多引导孩子去承担家庭责任,比如‘学做一道菜’等劳动教育,带孩子全方位体验生活,这种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能解除孩子对于虚拟世界的依赖,对提升学业表现也有奇效。”张洁建议。

    中国教育报   38 阅读   2022-08-27 22:27
  • 第六版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发布

    为进一步指导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在前期技术方案基础上,教育部、国家疾控局组织制定了《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 中小学第六版防控方案要求,开学(园)前,要连续7天监测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等。中小学要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核验健康码,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 高等学校第六版防控方案规定,开学前,师生员工需做好连续7天健康监测,将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如实上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健康查验。跨省区返校的低风险区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前须持48小时内(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并按照属地要求,做好到达后的核酸检测。师生员工返校后出发地被认定为中高风险区的,应及时向学校及所在社区报备,根据师生员工出发地疫情等级及学校所在地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高等学校第六版防控方案还指出,高校出现1例及以上校园感染者后,应分别在第1、2、3、7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中国教育报   35 阅读   2022-08-27 22:26
  •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受文字之美

    暑假期间,众多市民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了解文字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

    新华社   29 阅读   2022-08-27 22:24
  • 数字时代,需要怎样的辞书知识与服务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推出第4版。新改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包括“共享经济”“新常态”“碳达峰”“互联网+”“移动支付”等反映时代发展的热词,还收入了一些贴近日常的网络用语,如“网红”“群聊”“群主”“脑补”“脑洞”等。一些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也被增补到新版中。 词典是语言规范的承载者,也是语言生活的描述者。词典有其自身生命周期。一部优秀词典的使命就包括通过修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语言生活,并在语言生活中发挥其规范语言使用、示例雅正用法的作用。将雅正语言巩固于语言生活之中,又不固守陈俗、能反映时代变化,这两者间需要智慧的平衡。从这个角度讲,规范词典的修订,从来都是语言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如今已推出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更新至第7版,最新的《新华字典》已是第12版。一代代辞书人奋力前行,传承文明古国几千年的辞书传统,助推我国成为当之无愧的辞书大国。 当然,我们不能止步于辞书大国。我们要坚持构筑辞书知识体系、打造辞书服务矩阵,面向智能时代实现融媒知识服务。而这些也正是建设辞书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辞书知识体系以规范词典、权威辞书为基础,并包括基于此而衍生出的服务各个领域、圈层,辐射各类人群的专用辞书、分级辞书和多语辞书。以国际中文教育为例,缺少合用的词典已成为非母语者学习汉语的一大痛点。这一群体中,多数人尤其缺乏一款需求适配和语言规范的海外在线词典。面对这一局面,以规范词典为基础,在此之上适配国际中文传播的等级标准、教学目标,开发分级词典产品成为当务之急。此外,我们还应考虑开发适应不同目的地国语言国情的双语双解词典。 在知识服务方面,如今词典的使用方式正面临巨大变革。案头手边的“大厚本”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曾指出当今辞书使用变化的三个趋势:第一,读者首查不是纸媒而是网媒,智能手机和网络是第一查询处;第二,读者查询的内容不仅有老知识,而且有新知识,特别是即时信息,在乎查准率更在乎查得率;第三,读者习惯于网络软件的免费使用,不愿意为网上知识花钱。可见,新时代的词典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面向网络空间,实现融媒化,探索新营利模式。词典不仅要做语言规范的承载者、宣介者,更要做权威知识的查询入口。 融媒体时代,知识的表现形式大大突破了文本的限制,以多媒体形式呈现语言知识及其背后的百科知识,对于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辞书引领知识服务,应以核心的规范语言文字知识为底本,借助前沿信息技术,借由市场机制积累具有传播性的知识产品。辞书人或可双管齐下,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字底本,并对富于传播性的知识产品进行合规性检查。 在经济上,权威知识的编辑获取成本较高。一夜之间令其免费服务,既不可行也不合理。笔者以为,对于公共基础知识服务,可由公共资金和公益基金出资相结合,保障其普惠性。精标互联的知识资源服务,则可以借鉴互联网产品广泛使用的广告商付费、订阅制等方式维持运转。 如今,我国辞书人在理念更新、技术储备等方面进步飞快,快速增长的知识市场也呼唤规范权威的知识供给。多方努力之下,我们必将昂首阔步由辞书大国迈向辞书强国。

    光明日报   35 阅读   2022-08-27 22:22
  • 教育培训遇到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可这样做

    因消费者个人原因不允许退费,是否合理?超期不允许退费,怎么办?退课时,为何不按照优惠后的实际价格计算,而是按课程原价计算?8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教育培训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 消费者在接受教育培训服务时会遇到免责条款,如:某某网校不保证(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使用经由本服务下载的或取得的任何资料,其风险自行负担……这些免责声明往往排除或者减轻了经营者的自身责任。 对此,中消协认为,免责条款的拟定应遵循公平原则,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风险自负”的格式条款属于排除其自身责任的情形,有违公平原则,当属无效。消费者应注意经营者提供的合同条款,对涉嫌不公平不合理的免责条款应及时与经营者反馈沟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经营者在拟定相关服务合同时,应当谨慎对待免责条款的拟定,确保条款合规。 有消费者反映,购买录播课后,经营者实际没有一次性全部交付,但合同约定却视为全部交付,一经交付不退不换,花了全部的价格购买了半成品的课件。 中消协表示,课件的交付应当是整体交付,而非分节交付,即只有在经营者完成全部课件录制并全部传输给消费者时,方能视为经营者完成了交付义务。如果将部分课件的交付视为交付义务的完成,一旦经营者不能继续履行交付义务,则未交付课件的风险将会由消费者承担。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增强对此类不公平不合理条款的辨识能力。 消费者经常会遇到因个人原因不允许退费条款。中消协指出,经营者因消费者个人原因不允许退费,或由消费者以承担全部剩余课费损失的形式承担违约责任的行为,明显有违公平交易的原则,属于加重消费者责任的行为,故其所列相关条款涉嫌构成无效。 在接受教育培训服务期间,消费者想要申请更换班型,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条款:甲方有权在服务期(延保服务期除外)结束前向乙方申请更换班型,申请权限有且仅有一次;且更换班型后,甲方自愿放弃本协议约定的协议解除及申请退费的权利。 中消协表示,就更换班型而言,经营者与消费者协商一致即可更换,或经营者亦可设置与更换班型本身相关的合理的条件,但经营者以更换班型为条件进而排除消费者解约退款的权利,则构成对消费者权利的不合理限制、亦加重了消费者责任,不具有合法性。 “培训退费难”一直是投诉热点,消费者碰到“除非遇到不可抗力,否则超过期限不允许退费”之类的条款要留心。 中消协指出,对于超期不允许退费,明显超过了消费者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退费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对于消费者退费可以主张相关违约责任,但并不能因此而排除消费者退费权利的行使,这类条款明显不具有合理性,属于限制和排除消费者权利的情形。 在退课时,消费者会碰到退课时计算方式不当,不按照优惠后的实际价格计算,而是按课程原价计算之类的条款。 中消协认为,从公平原则的角度来看,优惠价格更符合课程的真实价值,也属于事实上的成交价格,退费应当按照实际成交的价格进行。按照原价退费的约定与“概不退费”条款的性质一样,属于“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和“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条款。

    光明日报   37 阅读   2022-08-27 22:21
  • 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10年来,我国出台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式。在育人模式上,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开发,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职业学校的教材,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在价值追求上,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生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诸多举措: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2016年,作为天津职业大学的一名学生,贺志军到天津奥展兴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了3个月。毕业后,他跟一起实习的20多名同学都入职了奥展兴达。现在,他是该公司的一名研发设计师。6年时间,薪水翻了两倍。 冯艳文,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贺志军的老师。他告诉记者,“贺志军上学的时候,实行岗位实习的教学模式,现在则是‘订单班’培养,就业情况越来越好。” “天津职业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末即开始尝试与企业定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订单班’都服务于本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天津提供技术技能积累、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天津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表示。 大二时通过华为的中级认证,到企业直接上手,毕业时企业给的薪酬比其他人要高出一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徐剑波是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受益者之一。 针对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链人才急缺的难题,从2011年开始,深职院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ICT专业,共育ICT人才,使学校课程与企业认证互嵌共生、互动共长,实行进阶式培养、个性化学习,形成了灵活可选、人人成才的三分课程体系。多年来,深职院与华为开展了一系列的紧密合作,校企共建了华为ICT学院、华为云鲲鹏中心、华为5G实训基地等多个项目,实现了文化、技术、人员等要素资源的互通。“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产教深度融合模式被向全国推广。 7月15日,深职院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建立一种新型校企战略合作模式,以更好应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书记杨欣斌深有感触,把握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学校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驱动。 创新“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化培养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窗户,柔性玻璃项目让我认识到了一个新世界。”在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在校申报专利19项、“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获得者、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郑旭飞同学表示,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他养成了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升了团队合作的素养。 这也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身上的呈现:大一能针对某一问题查阅背景资料提出创意,大二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部分试验、工艺设计或产品设计工作,大三能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有关科研项目的产品小试、中试和生产工艺调试工作。 “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研。材料成型专业群聚焦陕西省“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产业高地,按照“你有设计、我有活计;你有想法、我有办法;你能上天、我能落地”的思路,依托国家、省、校三级科研平台与产教融合平台,与23家“两机”高端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创新了“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700余名学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级纵向、横向、产品试制项目130余项,实现高校科技研究和高职技能技术应用相结合,打通了技术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航天航空高铁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等“卡脖子”问题的解决贡献了职教智慧和力量。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探索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路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大批合作项目相继在世界各国落地,而这迫切需要职业院校携手企业共同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 作为鲁班工坊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水利人才培养优势,携手中国水电八局、中国水电十一局,依托海外工程项目,先后于2018年和2019年在赞比亚、南非开办大禹学院。 赞比亚大禹学院校区距水电站施工区仅几公里,便于组织现场教学,做到了学校是学生的培训地,工地是学生的训练场。学院形成了以水利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工程测量、机械维修、电气自动化为核心的专业群,开发的5个工种教学标准获赞比亚技术教育和职业创新培训署官方认可,迈出了中国职教标准“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保平告诉记者,大禹学院将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拓展至海外,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无缝衔接。大禹学院还引入社会评价,为学生进行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培训,通过率100%。 “他们的培训效果很好,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技术。”大禹学院外籍优秀学生代表杰西卡成为赞比亚第三位取得国际焊工资格证书的女性,她的经历激励了当地大批青年女性。 三年的求学时光,老挝留学生阿伦功从不会说中文到技能傍身,再到与团队协作获得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一名和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这是他连想都不敢想的。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合作的“中老职业教育战略合作项目”于2020年7月入围“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作为受益者,阿伦功进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学习。“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将中国的技术和先进理念带回老挝,为老挝的发展贡献我的力量。我也会将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讲给我的老挝朋友们,做一名‘中国-老挝友谊使者’。”阿伦功说。

    光明日报   29 阅读   2022-08-27 22:20
  • 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孩子上学是家里最大的事。泰山小学是桃源小学教育集团的,孩子上这个学校,我们心里一百个愿意。”提起孩子上学的事情,家住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山海巷的张女士感慨,“一样的管理模式,一样的师资力量,都是一个教育集团,那当然是家门口的好呀,上下学接送也方便!” 几年前,中山区泰山小学由于设施老旧、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新生招生困难,2018年招生时仅有10名新生报名。2019年,老牌名校桃源小学与泰山、向阳、白云等6所小学联合成立了中山区桃源小学教育集团,泰山小学作为桃源小学紧密管理对象,逐渐受到家长青睐。 桃源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程岩告诉记者,这几年,7所学校资源扩容增量、研修共享增值、课程共建增彩、互补增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已初见成效。“以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社会的信赖,进一步盘活教育资源,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让孩子们在片区内就能上好学。”程岩表示,随着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成熟,舍近求远上学的情况将逐步消失。 2016年,大连市中山区发挥整体教育区位优势,开始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2019年,中山区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采取“名校带新校”“强校带弱校”两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引导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在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相互挂职、交流任教,促进全区校际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给每个孩子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21年,该区已组建了13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达到100%,实现了32所学校全覆盖。 围绕抓均衡、夯基础、补短板、提内涵、促优质等方面,“交流合作”四字成为过去几年中山区教育发展的“最强音”。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旅行……”在桃源小学五年级的英语课堂,来自向阳小学的轮岗英语老师赵楠正在为同学们进行英文旅行写作训练。“这里的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会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留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赵楠告诉记者,对于不同班的学生,她还会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并与教研组的老师一起研讨。 “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在学科建设、教育资源共享、育人方式变革、学校管理和干部培养等方面深度融合。”中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部负责人介绍,三年来,共有240多名集团校教师进行了交流,集团内教师开展研讨活动407场,累计9870余人次参加。 教育质量“强”起来的同时,校园环境“美”起来,硬件设施也“全”起来了。 今秋,新建的东港第四小学投入使用,记者前往采访时看到,新校园环境优美,运动场、功能室等设置齐全,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正是近年来中山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补齐发展短板的体现之一。 2018年以来,中山区适应区域人口结构新变化,新建中小学校4所、新办普惠性和公办幼儿园15所。2021年,投入1.996亿元用于推进教育集团发展,东港中学集团化投入1.5亿元建新校舍;桃源集团化投入150万元建设泰山小学;9中集团投入400万元改造实验室、体育馆、多功能厅……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家门口的好学校”惠及更多区域百姓。 让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好学,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大连市中山区正在成为现实。

    光明日报   30 阅读   2022-08-27 22:19
  • 87.6%受访者感到在假期刷短视频比平时多

    正值暑期,青少年有了更多的上网时间,也更容易沉迷网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5.6%的受访者表示每天花在刷短视频上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87.6%的受访者表示在假期刷短视频会比平时多。    受访者中,00后占16.6%,90后占46.9%,80后占30.4%,70后占5.4%,其他占0.7%。    95后大学生颜伟嘉,平时会在短视频平台上,看一些服饰穿搭、社会热点类的视频,“基本空闲的时候就会刷一刷,比如等地铁时。每天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在20分钟到半小时”。    95后大学生董心怡,通常在睡前看一两个小时的短视频,“比较喜欢看服饰穿搭、电影剪辑、美食教程类的”。    数据显示,45.6%的受访者表示每天花在刷短视频上的时间在两小时以上,41.5%的受访者表示在1-2小时,小于1小时的受访者占12.9%。    90后伊敏平时最喜欢看搞笑类短视频,通常会在睡前看半小时到一小时,“放假在家就比较容易沉迷,开学回到学校会卸载软件,怕影响学习”。    “期末一考完试,就会有种想法,把复习期间没刷的短视频都刷一遍。”董心怡表示,上学时通常是用零碎时间看视频,放假在家基本是一整段时间都在刷短视频。    调查中,87.6%的受访者表示在假期时刷短视频会比平时多。    “上学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假期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总觉得应该多放松。”颜伟嘉坦言,有时在假期刷短视频过多,会影响到原本的暑期学习计划。    70后杨洁(化名)在家务农,平时她会看一些广场舞类短视频。“一般在干完农活休息时,还有睡觉前会看短视频。确实会停不下来,一看就看到12点左右了,影响休息”。杨洁觉得自己容易在短视频上沉迷,“控制不住自己,一个接一个地看”。    调查中,66.8%的受访者表示能控制自己刷短视频的时间,33.2%的受访者坦言不能,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80后王宇(化名)是一名小学生家长,他表示,在孩子平时上学期间,自己不允许孩子碰手机,因此也不会刷短视频,只有在周末写完作业后,才会让孩子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如果她还想玩,我们就跟她说等假期再玩。但我发现孩子到了暑假就会沉迷在短视频中,还会很臭美地拍一些短视频”。    王宇期待通过完善青少年模式,减少孩子假期在短视频上的沉迷。    “希望有相应的措施,防止沉迷上瘾。”董心怡建议在短视频平台上设置使用时长提示,如果用户连续使用几小时,会自动退出。

    中国青年报   29 阅读   2022-08-27 22:18
  • 香港理工大学庆祝建校85周年

    香港理工大学24日举行主校门揭幕典礼,以庆祝理大建校85周年。特区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多间大学校长及社会各界代表约600人一同出席仪式。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典礼上致辞表示,各大专院校都是栽培未来人才的摇篮,肩负培育爱国爱港、具备国际视野新一代的责任,教育学生自觉尊重和维护国家安全、国家根本制度,促进他们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宪制秩序和最新发展,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 李家超赞扬理大多年来为香港、为国家、为世界培育英才,积极响应社会所需,以知识改变世界。他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与各大专院校携手合作,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国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致辞表示,理大重视研究成果对社会的贡献,亦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除了在课程中纳入国民教育的内容之外,更要求每位本科生必修一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科目。未来理大将进一步发挥科研和教学的优势,在人才培育、创新科研和知识转移等方面竭力尽心,为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贡献所长。 据介绍,理大85周年校庆活动自2021年11月起展开,理大创科开放日、理大校友会联会中乐团音乐会、理大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等已陆续举行。不同主题的公开讲座、理大校友运动同乐日及庆祝晚宴等重点活动将于2022年年内举行。

    人民网   8 阅读   2022-08-27 22:09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启动

    日前,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在天津师范大学启动。本届活动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单位主办。在面向国内大、中、小学生及来华留学生基础上,今年活动范围首次扩大到海外留学生。活动通过海内外青少年同讲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自2020年启动以来,“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已吸引来自全球30余万青少年报名参加。

    人民日报   15 阅读   2022-08-27 22:08
  •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警惕“助学”骗局

    昨天,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2号预警:警惕“助学”骗局。   预警指出,秋季学期陆续开学。每到这个时点,一些诈骗分子就开始蠢蠢欲动,“变着花招”对学生及家长实施欺诈。有的冒充资助工作者,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途径,谎称发放奖助学金,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窃取个人信息、骗取钱财;有的抓住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心理,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学生陷入“高利贷”“回租贷”“培训贷”等陷阱,“小贷”滚成“巨债”。   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不轻信陌生人。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开展资助,都不会要求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QQ等方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和网上银行进行汇款或其他操作,如遇此类情况务必小心,不要按照对方要求操作。   此外,不贪图“小便宜”。在各类金融服务消费活动中,要认真阅读相关合同条款,提高甄别和抵制能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得越好,挖的“坑”往往越深。   预警提醒,不盲目高消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广大学生要养成自立自强、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理性消费,坚决远离不良“校园贷”。   预警指出,广大学生要时刻绷紧自我保护这根弦,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注意留存相关凭据与证据,第一时间与老师和家长沟通,及时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目前,有关部门开发了“国家反诈中心”“全民反诈”等手机App,建议广大学生和家长下载使用,共同构建全国一体化反诈技防体系。

    中国青年报   14 阅读   2022-08-27 22:05
  • 453家!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公布

    为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公布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是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一项重要举措。   此次公布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由教育部分别会同有关部门以现有基地(场馆)为基础分专题设立。其中,会同科技部联合设立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设立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会同生态环境部联合设立美丽中国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设立抗击疫情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会同国家文物局联合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设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会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设立党史新中国史教育专题实践教学基地。   下一步,教育部将推动各地各校加强与基地联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打造服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质平台;会同各部门指导各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积极与大中小学对接,开发特色课程,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中国青年报   13 阅读   2022-08-27 22:04
  • 体育运动,成为孩子“假期必修课”

     “双减”政策落地一年来,为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营造了良好氛围。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体育运动会更深入、更多元地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更长久的积极影响。      清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广场传来欢声笑语。一群脚踩轮滑鞋的孩子在空地上风驰电掣,四五组少年在不远处的篮球场轮替着上场。附近的居民说,类似场景在这个暑假几乎天天上演。   “双减”政策落地一年来,为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营造了良好氛围。这个暑假,各地如何引导学生加强锻炼,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本报记者在北京、辽宁、云南等地进行了走访。   暑假体育作业量身定制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量身定制的暑假体育作业,引导亲子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   放假前,北京市人大附中全体学生都收到了详尽的体育锻炼指导。“练什么、怎么练,都有具体说明”,学校体育组副组长殷现飞介绍,老师们分别针对全身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腰腹运动等一一拍摄视频,同学们可以据此进行科学锻炼。   此外,殷现飞还和同事带领体重超标、体质较弱的同学组成跑团,在公园空地组织晨跑。初一学生周轩丞体会深刻,晨跑一个多月,体重减少了14斤,1000米快了30多秒。跑团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有600多人。“我们还开启直播,鼓励无法来到现场的同学也跑起来。”殷现飞说。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为孩子们制定了暑期运动清单。“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项目、运动时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学校德育主任颜睿鹏说,假期结束后,这份运动清单将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填写评价意见,学生返校后交给体育老师。   在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学生们收到了量身定制的假期锻炼指南。每天,家长给予鼓励评语、学生描述自我感受,以此记录锻炼效果,并可通过软件展示排名。“希望学生能够巩固学校体育锻炼成果和阳光体育活动一小时成果,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大连市教育局安体卫处工作人员高明宝说。   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则不规定锻炼项目,同学每日运动后打卡,老师开学后对记录进行归纳总结,再给学生提出个性化的锻炼建议。体育老师刘禹说:“将内容选择权交给学生,有助于孩子们从兴趣出发参与运动,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校外体育培训备受青睐   今年暑假,各地体育培训市场一片热闹景象。各类体育培训机构推出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的一家健身游泳俱乐部里,6条泳道的泳池被划分成若干区域,几十名孩子在教练指导下,或奋力击水,或练习憋气。俱乐部教练杨阳说:“7、8月份一直是学习游泳的高峰期,今年报名的孩子尤其多,假期课程排得满满的。”   除了游泳、篮球、跑步等传统项目备受青睐,冰球、橄榄球、桨板、飞盘等所谓“小众项目”也日渐受到青少年欢迎。据华熙冰雪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飞介绍,2009年时北京只有40多个孩子打冰球,如今在北京市冰球协会注册的青少年球员已有7000人左右。   作为北京冬奥会冰球训练馆,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自7月15日正式运营以来,客流量迅速攀升。近来,冰球、花样滑冰培训达到日均300人规模,华熙银河俱乐部教练付强每天要工作8—10个小时。“冰球是一项对抗激烈的运动,对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很有帮助。”付强带的最小学员还不到5岁,练习冰球已有10个月,进步明显。   在辽宁省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上,20多名青少年挂上腰旗、追逐橄榄球奋力奔跑。这是沈阳市体育局暑期组织的腰旗橄榄球公益课,腰旗橄榄球没有美式或英式橄榄球的复杂规则,经过1个小时培训,孩子们就能参与比赛。“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腰旗橄榄球,感觉趣味性很强、对抗性较弱,既能锻炼身体,还比较安全。”和平大街第一小学的谭逸宸第一时间报名学习,“更开心的是,通过一起运动,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专业场馆设施加强开放   暑假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包括体育场(馆)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在暑期面向中小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暑假期间,沈阳市首批17家青少年校外体育服务驿站进行试运行。这些驿站以综合或专项体育场馆为依托,覆盖青少年赛事活动、健身指导、体质检测、精英训练营等体育资源,涵盖了足球、篮球、橄榄球、棒球、冰球、游泳等20多个运动项目,通过免费开放、开设公益课等方式,引导全市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验运动乐趣。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游泳比赛场馆辽宁游泳馆,暑期开设游泳公益课,32名专业游泳教练向孩子们提供教学指导,颇受欢迎。沈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郭晓峰说:“暑假期间,我们还依托体育系统的各类场馆,举办了青少年武术大赛、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等系列赛事。”   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近日结束了第九个赛季的比赛。让冰球少年们格外激动的是,决赛被安排在北京冬奥会男子冰球比赛场馆——国家体育馆冰球馆进行。十一学校冰球队的主力队员周嘉禾说:“这是我的毕业赛季,能带着学弟们在冬奥场馆卫冕冠军,更加有意义。”   这个夏天,曲靖市麒麟区育红小学与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进行联合办学,开展游泳、篮球、足球、网球、跆拳道等项目训练。育红小学校长王辉表示,利用校外专业场地设施,丰富孩子们的假期锻炼内容,让运动兴趣的培养方式更加多元,“我们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省市体育比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是青少年的“健康必修课”,也正成为青少年的“假期必修课”。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这门“课”会更深入、更多元地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更长久的积极影响。

    人民日报   10 阅读   2022-08-27 22:03
  •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聚焦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时代新征程,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必须进一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引导高校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这为我国高校扎根红色沃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根本遵循。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长期以来,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高校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把广大师生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新时代新征程,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要不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让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在校园传承弘扬,教育广大师生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更好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通过建好用好校史馆、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激励广大师生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保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坚定意志,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放松,全面推进思政课这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将德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校园生活中、融入学生个人发展中。新时代新征程,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道德教育,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把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不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实施重大研究专项,书写了学术报国、科技报国的优秀答卷。新时代新征程,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关心国家命运、关心社会现实、关心人民需求,发挥好自身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有建树,在解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问题上见实效;不断完善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不断提升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人民网   15 阅读   2022-08-27 22:0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实现误差容忍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提出了兼具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误差容忍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并从安全性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证实了该协议对源端非理想特性具有极强的容忍能力。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上。 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可以免疫所有针对探测端的潜在攻击行为,是新一代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典型协议。然而,其依然保留了对源端的诸多安全性假设,例如量子态调制中的误差和噪声就会违背这些安全性假设,不仅会显著降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性能,还会给潜在窃听者带去可乘之机。 研究人员通过将源端常见的非理想特性纳入安全性证明框架中,提出了兼具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测量设备无关协议——误差容忍测量设备无关协议。该协议在免除了对探测端所有安全假设的同时,还免除了源端的“单光子态不可区分假设”和“纯态假设”。由于免除了这两条假设,测量设备无关协议对量子态调制中的信号畸变和噪声具有极强的容忍能力。经过严格的安全性分析,证明了这些源端设备的非理想特性不会破坏测量设备无关协议的安全性,也不会降低系统的安全密钥生成速率,因此误差容忍协议兼具高安全和高稳定两大特性。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搭建测量设备无关系统,对提出的误差容忍协议进行实验验证。首先,通过自主设计的Sagnac-AMZI编码器和四强度诱骗态调制装置,实现了原始测量设备无关协议,并通过该系统观察测量调制信号具有不同误差时原始协议性能的变化。随后,研究人员使用同一系统执行误差容忍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在不对选基信号进行预先校准的情况下实现了几乎恒定速率的安全密钥分发。 这项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实用化进程,也为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真正走向无条件安全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科技日报   9 阅读   2022-08-27 21:59
  • 独臂快递男孩:一只手也能撑起美好的未来

    从那个遍布关于自己流言的村子走出来,已过去10年。王小亮建起了自己的避风港。他的快递门店是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家菜鸟驿站入驻点,平均一天能接五六百单,业绩位居襄阳市樊城区前列。    今年33岁的王小亮单手打包快递仅需20秒。从22岁失去右臂,到在快递行业赢得一席之地,他单手托起整整10年的奋斗人生。    出生于襄阳农村家庭的王小亮,2011年在铁路编组站实习。    然而实习期的最后一晚,轮值火车司机醉酒驾驶,忽视了王小亮发出的距离信号。火车径直飞速行驶,无情地向他撞去。    醒来时,王小亮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右臂截肢,他的身体不再完整。“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对生的希望与勇气,也伴随着手术刀一点一点地锯没了。”    出院后,心灰意冷的他回到农村老家,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整天行尸走肉般过着”。    王小亮失去一部分生活自理的条件,过去轻而易举做到的事,如系鞋带、吃饭等,现在变得艰难。他尝试用左手夹菜,拈起筷子一度夹不住任何东西。父母到田地里干农活,他只有在一旁眼睁睁看着,“看着空荡荡的衣袖,我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王小亮说。    村里的流言蜚语也铺天盖地袭来。“肯定是家里大人做了坏事,报应到自家孩子身上了”“哪有姑娘愿意嫁给一只手的人”……    经过大半年的蛰伏,王小亮选择“逃离”。    2012年,王小亮在襄阳市区租了间平房,独自生活。他适应左臂单独发挥作用,带着“一切照常”的心态洗衣、做饭、写字,他也尝试肢体搭配,衣服手洗不干净就用脚踩,嘴巴咬着系鞋带,脚趾夹着指甲剪剪手指甲。    他“像一个健全人一样”活着,还学会了以前都不曾有的生活技能。    然而找工作时,他还是碰壁了。由于难以满足正常的劳动力需求,王小亮被很多岗位拒绝,不论专业是否对口。有机构曾为他介绍了一份流水线工作,但肢体残疾的人没法做。    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村子出逃的王小亮不知何去何从。    在亲戚的帮助下,他获得一份来之不易的销售工作。由于介意自己的残疾人身份,王小亮刚开始十分自卑胆怯,不敢跟人说话。为了克服恐惧心理,他忍受着截肢部位的痛苦,装上十几斤重的假肢,为自己“壮胆”。    炎热的夏日里,王小亮单手骑车跑遍了整个襄阳城区。他四处分发传单,和客户倾心交谈。年底,王小亮的销售业绩稳居公司前列。    “你目前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是对未来的一种沉淀。”王小亮说。做销售的这两年,他摸清了襄阳市区大大小小的线路,同时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这些都成为他后来进入快递行业的铺路石。    2014年,“天猫双11”电商热潮兴起,快递公司纷纷招兵买马。王小亮到一些快递公司的店里自荐。但是,对方多以缺乏工作经验为由婉拒了他。“虽然我只有一只手,但我有销售经验。并且我和媳妇两个人一起做,一定把工作完成好。”最终,他转行成为一名快递小哥,进入了新的人生。    妻子怀孕后,王小亮开始单干,这才体会到做快递有多难:大的抱不了,重的拎不动,打包打不了,送件速度慢……    “我没有退路了,必须直面身体的缺陷和内心的恐惧。”王小亮对自己说。为了方便打包,他卸下假肢,穿上短袖。不好双手打包,他就把包裹顶在三轮车座上,用嘴咬着快递袋,左手顺势帮忙;沉重的大件包裹不方便搬运,他就用绳子或者胶带做个拉手;快递送得慢,他就在空闲之余到处转,一遍遍熟悉送件线路。    时间久了,他右肩的断臂在摩擦中开始一层层地掉皮,臂端结了厚茧,摸起来硬邦邦的。他的左手用力过猛,一天下来手臂酸痛抬不起来。从侧面看,他左边的肩胛骨要比右边高出一个拳头。    “当时铁了心,要干好。”他觉得在互联网的发展驱动下,快递一定会成为电商发展的支柱产业,前景广阔。    经过两年的踏实苦干,王小亮在快递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2016年,他加入中通快递,和妻子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门面,独立接手快递承包区。    凭借着“高速度”“优服务”的名声,王小亮的快递店越做越红火。几年来,他家门店的日均快递量从八九十单发展到五六百单,快递收派比多次为全市最高。“虽然一只手不方便,但他做事勤快又细心,特别能吃苦,热心对待每一位客户。”同事吕军评价他。    2018年,王小亮将父母接到身边,在自家快递点工作,每月按绩开工资。父亲照顾店内,负责快递收取,母亲骑车派件送件。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月给我爸开四五千元的工资,给我妈开三四千元的工资。”王小亮说。    2019年,王小亮的门店入驻菜鸟驿站。他也将失业的姐姐、姐夫带入快递行业,给姐姐一家带来了帮助。王小亮觉得亲人在一块儿相互有照应,其乐融融。他的快递车门上“老弟,辛苦了!”的留言,便是姐姐用黑色记号笔写上的。    “为人亲切”“乐观向上”“一身正能量”,这是王小亮给身边人留下的印象。其实,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与不公,他也曾在负能量中下坠。但他始终提醒自己,身体残缺了,心灵不能残缺。所以他愿意奋斗,铆足了劲向前走,只求问心无愧。    这些年,王小亮被授予“湖北省自强模范”“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在团襄阳市委的关心和推介下,他还获评2022年“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从失去右臂跌入人生谷底,到进入快递行业创业,带领全家人就业,王小亮坦言:“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不放弃、不畏惧,敢于坚持,哪怕只有一只手,也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国青年报   8 阅读   2022-08-27 21:58
  • 与其盯着孩子的笔尖,不如盯着老人的脚尖

    有一支笔,在这个暑假出了名。海南一所高中一个班级50多名同学,“被”老师发了一支点阵笔,笔头旁边的摄像头能捕捉特殊纸张上的笔记,将笔记实时传送,什么时候写,写了什么,老师都一清二楚。暑假作业必须用这支笔来写,发的时候是免费的,用坏了,得赔偿799元。   据网友统计对比,这种笔不算是创新, 此前有“马良笔”“智能纸笔”“智能笔”……名字不同,功能类似,都是盯着中小学生的笔尖。盯着学生笔尖的产品也不是只有笔,之前有各种“神灯”,这些台灯都长着“眼睛”,通过带有识别功能的摄像头,能让不在身边的父母看出小朋友哪个字写错了;有的台灯还能自动阅读,把书放在灯下,台灯就会自己读出来。功能更强大的是头盔,眼睛有没有看着老师,上课有没有走神,它都知道。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产品都想把小朋友上课、写字、阅读时的情况记录下来。现在可好了,假期也发笔,有同学悲愤吐槽“想在假期最后几天创造奇迹”完成作业是不可能的了。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不断+东西,大到交通、农业工业、金融、医疗等领域,小到一盏灯一支笔一张纸。知道家长舍得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产品就不断出现。因为“双减”,一些教育类公司从此前的培训,转向硬件开发。技术助力教育无可厚非,但认字、阅读这种认知基础行为,还是靠小孩自觉完成,大家适当引导助其产生求知兴趣,这是人的成长规律。   有人将影响儿童大脑发育的、破坏儿童学习兴趣的、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称为“伪教育”。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讲这一个道理也就够了。回想自己的童年,哪个愿意被家长和老师死死盯着,蹲“无形的监狱”。即将成年的高中生,何时写作业、如何写作业、怎么写的,都被老师记录下来,他们未来又有多大的勇气去创新突破?这些都让人打出串串问号。   此外,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的信息被列为敏感个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试问那些公司对收集和处理信息有严格的规定吗,对获得的数据有严密的保护措施吗?   法律规则、伦理道德、科技向善,随着技术的增速发展,相关内容近几年已经讨论很多,但是边界和内涵依旧不清晰。科技不向善,谁来规范、制止、处理?   技术俨然成为社会发展的“背景”,科技思维也日渐成为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依赖,甚至侵入了人类的情感领域。技术决定论往往占上风,注重即时效果,追求因果分明。技术与资本嫁接,追求流量、获利最大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享受技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时时被困扰。闲聊说要参加同事婚礼,手机上的短视频平台就会推送各种婚礼视频;买了个空气炸锅,各色工具、菜谱相关视频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提到郊外野餐,帐篷、野外炊具一准出现。   8月中旬,四川彭州山洪造成4死9伤,这个不向游客开放的山沟,是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不断推广的网红打卡地。一位从事算法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得知这一因果后,非常受震动。他知道研究成果用于给用户推送内容,增加用户使用   其实,做些这些笔、灯,打孩子的主意的商家也可以换个思路,不如关注老人和那些身体障碍者的需求。   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2%。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还在提速,预计到2030年,我国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超过65岁,进入超老龄社会。   现在,独居老人增多,他们遇到特殊情况或身体突发意外时需要帮助。除了心率、血压这些指标,紧急呼救、步伐对称性监测、外出时防走失,这些都是可穿戴设备“盯着”脚尖可以实现的。半失能、失能老人以及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也需要辅助设备来提高生存安全度。   有人对马斯克计划在今年9月底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充满期待。这款身高1.73米的机器人有较高智能,可以做各种家务,陪主人逛街、聊天。它的手指以及各个关节很灵活,可以做到只有人类才可以完成的一些精细动作。   理想情况下,这名机器人不需要一个单独的房间,它可以拎重物、扫地擦玻璃、聊天,能解决很多老人之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了解老人的真需求,让“科技适老”而不是“老适科技”,是为他人服务,更是为明天的自己服务。   科技既要解决真问题,也可以创造需求,只是在创造需求的时候,顺便考虑一下后果。科技产品面向未来和苍穹无疑是上策,目光向下,关注弱小,更是善举。别盯着小小的笔尖,给下一代成长的空间和自由,他们会还我们一个生活更美好更便利的未来。

    中国青年报   8 阅读   2022-08-27 21:58
  • 教育部:要让广大教师成为教师节的主角

    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庆祝2022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教师节庆祝工作,要切实避免形式主义、铺张浪费,让广大教师成为教师节的主角,提升教师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   据了解,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教育部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和媒体举办“教育这十年”教师主题新闻发布会,开展教育系统“时代楷模”选树宣传活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9月9日晚播出)、教师节主题“感人瞬间”微视频展播、全国优秀特岗教师事迹宣讲活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宣传活动、“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新时代教师新形象线上宣传活动、《中国基础教育》创刊系列活动等。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紧扣迎接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知指出,各地各校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强化榜样引领感召,挖掘宣传身边可学可做的教师模范典型,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要常态化推进师德师风涵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要举办表彰会、报告会、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等主题活动,制作发布影视剧、舞台剧、短视频等文艺作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展示教师在教书育人日常工作和抗击疫情等重大活动中担当作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让感人事迹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引领风尚。   通知明确,各地各校要深入推动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抓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落实落地,实施好公费师范生培养和“优师计划”“国培计划”“特岗计划”等重要教师专项,推进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教师资源数字化建设和教师队伍数字化治理,做好暑期教师研修,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以新技术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和新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素质。要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优化教职工资源配置,推进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活力。要落实补助政策、倾斜职称评聘、加强住房保障等,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坚持隆重、简朴、务实的原则,统筹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教师节庆祝工作,切实避免形式主义、铺张浪费,让广大教师成为教师节的主角,提升教师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要精心策划、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庆祝活动,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引导全党全社会支持教育、关心教师。要深入基层、下到一线,关心全体教师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为老党员教师、老专家、优秀教师、乡村教师、生病住院或家庭困难的教师以及因公殉职教职工家属等,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营造喜庆祥和、感动人心、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中国青年报   12 阅读   2022-08-27 21:57
  • 体教融合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在探索中起步

    日前,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结束了第一阶段赛事。三个月后,各级别将迎来半决赛、三四名争夺赛及决赛等重头赛事。 这是一项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中国足协共同举办的体教融合赛事。举办者表示,这将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的根本性赛事,并提出赛事的“四最”特点:中国覆盖面最广、竞技水平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首届赛事虽然举办略显仓促,很多地区预选赛都未能如期举办,但就第一阶段赛事而言,当初提出的“四最”特点中,国内覆盖面最广、竞技水平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特点已初步达到,而社会影响力最大这一要求也正在逐步实现。 体教融合,打造最基础的赛事平台 6月1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共同研究制定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2022—2024年)》正式发布,这意味着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正式落地。7月30日,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正式开赛。 这是一届没有壁垒的体教融合赛事。和以往校园足球、职业梯队各自为战相比,整合资源、不设壁垒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提供了最基础的赛事平台。有别于其他赛事,尤其是青少年体育赛,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部学年段,设男、女各9个竞赛组别,学校、体校、俱乐部青训梯队、社会青训机构的球队均可参赛,并在全国设置了45个赛区。 从统计数据看,仅男子U19、U17、U15和U13组的全国性比赛场次就接近1500场,如果算上女子组的比赛,U13到U19组别全国性比赛就会超过2000场。 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比赛中,除了U15组别常规80分钟和U13组别常规70分钟比赛之外,很多比赛都设立了第三节对抗赛,该节成绩不计入比分,但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替补球员出场锻炼,这个环节也获得了各方赞誉。此外,中国青少年联赛赛事办公室还在本次赛事中引进了穿戴设备、视频分析以及数据采集,这不仅可以让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寻找不足和差距,而且也为精英球员的选拔和未来国家队的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赛事官方App“绿茵中国”实时更新所有竞赛信息,也方便了不少球迷随时关注赛事进程和发展。 统计数据还表明,本次联赛从启动之日起,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第一阶段赛事结束,仅男子U15和U13组别的比赛,累计制作网络及电视信号就达64场,大大提升了青少年比赛的转播质量,各个平台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800万。 比赛激烈,展现青少年足球整体进步 得益于所有参赛队伍和小球员的全力投入,本次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比赛进展顺利,节奏快、攻防转换快,精彩场面不断。为了保障此次赛事顺利进行,中国足协裁判部委派了强大的裁判组给赛事护航,确保赛事平稳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出征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马宁、曹奕、施翔裁判组也出现在了青少年联赛的赛场上。他们不但顺利执吹了一场备受关注的青少年联赛淘汰赛,同时还和长春赛区的16支U15队伍的青少年球员以及赛区的年轻裁判进行了交流,成为本次青少年联赛裁判工作的一大亮点。 截止到5至16名排位赛结束,U15组别总比赛场次达到225场,U13组别的比赛场次达到213场。小球员们拼劲十足,比赛竞争激烈,特别是进入淘汰赛阶段,精彩比赛场面不断出现。U13组别1/8决赛,山东泰山和广州城广大附中相遇,首回合双方2比2战平,次回合生死战山东泰山1比0险胜过关;1/4决赛,浙江能源绿城和湖北足协星辉青训学院相遇,双方在70分钟内1比1战平,最后的点球大战,浙江能源绿城惊险胜出。 不仅是强强对决引人注目,很多以往球迷不太熟悉球队的表现也非常出色。U15组别,纯校园足球队重庆凤中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场上表现赢得赞赏,他们强势杀入16强,在1/8决赛中淘汰了人大附中三高晋级八强。虽然在1/4决赛中,重庆凤中的小伙子们以1比3不敌山东泰山无缘四强,但在随后的5到8名排位赛上,他们又击败了深圳翠园深足,最终名列全国总决赛第6名,展现出了优异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U13组别中,来自宁夏的石嘴山市体校不但小组出线,还强势晋级八强。在1/4决赛中以2比4不敌传统青训强队山东泰山,但在随后的5到8名排位赛,他们以2比0击败了深圳实验学校,最终名列全国总决赛第6名。这些来自西北的小伙子,通过在全国总决赛舞台上的优异表现,让人们记住了他们的城市,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西北地区的足球青训。 总结经验,期待更完善的比赛 不可否认的是,本届联赛仍有值得总结和完善的细节,因此,中国足协一位负责人称它“在各种争议声中艰难起步”。 足球联赛的“公正”与“纯洁”是最敏感的话题,发生在广东赛区的一场比赛就引起了置疑。这场比赛的胜方学校以6胜1负战绩获得这一年龄组总决赛B组第二名,晋级全国前16名,但由于该队有3名球员学籍不在该中学,因此在小组赛后被其他球队举报并被组委会取消参赛资格。 和以往校园足球体系小球员“转籍”必须1年以上的规定相比,青少年足球联赛并无时间限制,只有“学籍对应”的规定。引发争议的根源在于学校组队和地方足协验证时疏忽了报名文件的规定。 “不设壁垒”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办赛特色,但“不设壁垒”的意义在于清除“体”“教”之间的壁垒,校园足球队和职业俱乐部青训队均可参赛,而非学校球队可以“随意扩招”。 另外,比赛中各队伍之间存在的实力差距也影响了个别场次的观赏性。其最主要原因是赛事组织的名额分配问题。本次联赛中,出现了24比0、18比0的大比分,这说明各地足球发展是不均衡的。“青少年赛事,尤其低年龄段的比赛,容易出现大比分,说明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不均衡,地方差异非常大。虽然这是正常现象,但我们仍希望通过青少年足球联赛,逐渐缩小整体差距,让更多孩子爱上足球、享受足球。”中国足协官员乔岱虎说。 赛事的组织者表示,这些问题未来应该会得到解决。第二届青少年足球联赛举行时,各地有充裕时间组织预选赛,组委会将建立退出惩罚机制(比如减少该赛区名额等),U15和U13组别的比赛安排将游刃有余。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体系还会进一步扩大。按照中国足协副主席高洪波的说法,作为衔接、连贯基层底座和专业塔尖的最重要的19岁年龄段(校园足球高校二年级,职业足球俱乐部一线队基本年龄线),全国仅有29支球队报名,最终26支球队参赛,这样的规模还远远不够。“我们的设想是,让这一年龄段放宽限制,高校球队甚至研究生也可以组队参赛,让足球真正成为大家生活中的组成部分。”高洪波说。

    光明日报   10 阅读   2022-08-27 21:56
  • 我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效良好,高校专利转化快速增长

    国家知识产权局8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进展成效。发布会上,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相关工作进展及成效等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作出解读。 知识产权高效流转 加速释放创新活力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涉及知识产权各门类和全链条,与科技、产业、财政、金融、贸易等各方面关系密切。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衡付广介绍,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流转活跃程度明显提升,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2021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42万次,同比增长15%。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2.7万次,同比增长33.4%,其中30%的专利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高价值专利转化的“源头活水”。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到3783亿元,其中出口额增速达27.1%,超过进口额增速10.5个百分点,呈现出“出口进口同步增长,出口增速更胜一筹”的局面。 “可以说,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有力促进了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释放了创新活力”。衡付广说,同时,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的加速显现,也使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3.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世界领先的5000个品牌中,中国已占到408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中国品牌价值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三年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加强对160件地理标志运用的联系指导,发展壮大区域特色产业。统计显示,2021年相关产业总产值达到5625亿元,较上年增加510亿元,从业人数达1473万人,新增就业117万人,地理标志助力特色经济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运用效益加速显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介绍,为积极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制度性作用,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统计局建立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核算和发布机制。探索促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支持建设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提高专利对产品和产业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雷筱云表示,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61.3%,平均净利润率达到7.7%。今年7月刚刚发布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数据显示,40项专利金奖项目的平均销售额达63亿元、平均新增利润达9.8亿元,均是五年前的近2倍。 “我国知识产权运用的快速发展,从需求端有效激发了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动能,有力带动了知识产权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也有机融入了知识产权运用的各个方面。”雷筱云说。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7.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86.5万人,年营业收入超过2250亿元,知识产权服务业机构数量的不断增长、业态的不断丰富、规模的不断壮大,为知识产权运用的快速发展、生态的加快形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保障。 随着服务供给质量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提升也得到有力促进,创新主体、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服务质量的认可度逐年攀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发明专利代理率达83.6%,商标注册申请代理率达93.5%。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涌现,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效率和质量,为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提供了质量支持。 高校专利转化快速增长 推出实招硬招解决问题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专业化能力持续增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有效强化。 2012年到2021年,高校专利申请量从10.6万项增加到36.7万项,增幅达到246.2%,专利授权量从6.9万项增加到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高校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从2012年的2357项增长到2021年的15000多项,增长了5.5倍,专利转让金额从2012年的8.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8.9亿元,增幅接近10倍。 “科技成果转化是近些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雷朝滋说,做好专利等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教育部结合高校实际,重点从‘提升成果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大因素着手,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质量’不是说论文影响因子大小,而是指成果是否符合产业、企业生产实际需求。”雷朝滋说,提升成果质量要求,一方面要研究真问题。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企业需求中挖掘科研课题,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真研究问题。要围绕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开展科研攻关,不能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 针对高校专利等科技成果质量不高、转化效率低的问题,雷朝滋表示,2020年,教育部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出台《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推出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调整资助奖励政策等实招硬招解决问题。 “过去,一项技术无论是否有必要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只要发明人提出专利申请,高校都会按照既有程序协助开展专利申请工作,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是为了保护创新而申请的专利。”雷朝滋说,推行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就是希望通过评估决定是否应该申请专利,从而保留高质量、有转化前景的专利。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是重要支撑 知识产权则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努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十年来,从基础材料、基础软硬件到重大装备、重大工程,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制造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每亿元营业收入高价值专利数从2012年的0.62件提升至2020年的2.38件。”任爱光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措并举,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护航”“助航”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 同时,优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和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实务培训。2019年以来,钢铁、动力电池等行业多次成功应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 “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紧扣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制造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布局,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任爱光说。

    光明日报   7 阅读   2022-08-27 21:55
  • 青平:加快建设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作用,为深化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增添了信心和动力。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召开,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格局和责任担当。   注重探索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我国现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2915万人,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成才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在发展体系和发展格局上还存在各种短板与不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地区实际,大胆探索职业教育的生动实践。要重点着力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打造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工作闭环等。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开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注重创新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职业教育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一些共同挑战和发展机遇。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勇于开拓创新。本届大会主题为“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明确传递出了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各地要抢抓机遇,用好改革关键招,着力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打破职业教育办学“天花板”,推动形成“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要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教育与产业深度互动的新格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要整体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级,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要推动重构职业教育生态,营造崇尚劳动和技能、尊重和认可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加快构建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融通机制,加快发展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需求驱动、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   注重开放合作。在新形势、新格局下,加快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是为我国职业教育“补短板”,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拿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携手推动全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中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我国职业教育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我国招收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境外办学的主要集聚地。目前,400余所高职院校与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1.7万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方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力量。”

    中国青年报   17 阅读   2022-08-27 21:52
  • 把握问题边界,理性看待教材插图问题

    针对此次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发布调查处理通报,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责任方,追责问责有关单位及失职失责人员,完成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重绘工作,确保今年新学期课前到书。 这些问题插图不严肃、不专业、不细致,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管理失误,社会影响相当负面,严肃处理追责绝不为过。但如果过度上纲上线,添加其他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要素,会影响到社会的理性认知。 比如一些媒体的新媒体账号和一些自媒体刊发转发报道评论时采用了“毒教材”的说法,这个说法看似“形象”,却有很强的误导性。一般意义上来说,那些包含歪曲历史内容,对学生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产生错误引导的教材,被称为“毒教材”。这类“毒教材”的炮制者包藏祸心,动机险恶,极大地威胁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从这个意义来看,网络舆论把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称为“毒教材”是不合适的。 除涉及严重的政治问题、错误价值导向必须高度警觉外,不应扣大帽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把握好问题的边界,对问题的看法才能更加理性。

    中国教育报   48 阅读   2022-08-25 13:30
  • 职业教育帮助中国培养更多人才

    鸟瞰千年历史的天津长芦汉沽盐场,阳光下纵横排列的盐池群落犹如斑斓的“地球调色板”。作为一名实习化验员,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张静怡正在这里熟悉各项化验流程。   经过系统的在校职业教育和定期的企业实习,20岁的张静怡将正式成为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使张静怡这样的劳动年龄人口实现高质量就业,是中国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举措。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尽管自2011年达到9.4亿的峰值后逐年减少,但总体上仍将长期保持规模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劳动力素质稳步提升,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升到2020年的10.75年。这意味着,不仅中国的人口红利将继续存在,人才红利也将日益显现。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去年也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才红利是人口红利的升级版。   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受到各行各业欢迎,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说。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经过修订并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   “学校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就业。”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于兰平说。 调查数据佐证了这一判断——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70%以上的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业学校毕业生。   除提高职业教育的普及率外,中国还通过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提升劳动力资源优势。   在天津港场桥远程自动化操控“巾帼班”,司机都是港口理货员经过在职培训后转岗而来。   坐在四面落地窗、宽敞舒适的现代化中央控制室里,37岁的任广睿说,以前基本上都是男司机爬上爬下地操控,现在由于自动化技术升级改造,女司机经过必要培训后就可实现远程操控了。   8月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在操作机械设备。本届大赛作为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师生参赛。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   经中国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8月19日至20日在天津举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代表注册参会。   “通过举办大会,我们将建立起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机制和途径,在‘走出去与引进来’中坚定道路自信、认清自身不足、找准前进方向,完善和巩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说。

    新华社   55 阅读   2022-08-24 13:39
  • 这所职业院校5年承担17个国家级项目

     “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17个国家级项目,其中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没错,职业院校也可以做科研,同样能做出成绩。”说起近些年来发展,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鑫底气十足。   在这背后,是学校多年坚持科研立校、恪守将专业建在产业群上的办学方针。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高职院校。历经多年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优秀院校,拥有1个国家级精品专业、2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9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等,还建有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云商务大数据工程中心等高端研究平台。   王鑫已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7年,见证了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今年高考招生,学校录取平均分440多分,超过了山东本科普通类一段线。”王鑫说,如今学校在校生约1.8万人。每年就业季,她都会接到许多企业负责人的电话,希望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来,有的企业就想着干脆和学校共建产教融合学院吧。”   “职业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关键是我们专业办得好。”学校冷链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学院院长孙婕说,就拿自己的二级学院来说,下设制冷、自动化、物流、冷链四个专业方向,横跨装备制造、财经商贸两大学科门类。制冷专业也是学校的老牌专业,还获得联合国环境署资助,建有中国制冷维修行业良好操作国家级培训中心,组建智慧冷链物流专业群。   聚焦产业链而不是依照学科门类来设置专业,会带来哪些不同呢?学校科研及技术成果转化处副处长于怀智举了一个例子。山东蒙阴县是国内蜜桃的生产大县,却一度在鲜果运输上犯了难,一集装箱的鲜桃历经30多天运抵中东,只剩下约50%的好果。   学校科研团队几经攻关,从采摘开始到运输卸货,形成了一整套冷藏流程与技术规范。“比如鲜桃一离开枝头,就要进入预冷环节,套上特制保鲜袋。对集装箱、气调库也有具体要求。”于怀智说,正是这种聚点成线连成面的技术创新,让鲜桃漂洋过海后的好果率达到95%以上,直接带动果农增收致富。   “在学校,有企业工程师给我们上课,还能出去参加大赛长见识。家里人也支持我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学好一门技艺。”21岁的赵其强,是学校2020级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这个暑假,他已在一家知名空调设备制造商实习实训。   日前举行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形成了《天津倡议》。倡议强调,职业教育要与终身教育相结合,与产业链条相契合,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融合,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技能、绿色技能培养。   “这就是我们多年践行并将继续坚持的发展之路。”王鑫说,相信作为类型教育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新华社   56 阅读   2022-08-24 13:38
  • 多地积极挖掘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近期,全国很多地方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正在开展2022年招聘工作。“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今年多地加力挖掘岗位供给,广开基层就业门路,并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专项招聘。   多地扩大就业岗位招聘规模   湖北某高校2022届财会专业毕业生小陈,8月以来每天都盯着学校就业中心网站和各大招聘平台,已向多个岗位投递了简历。她告诉记者,从企业到武汉、宜昌等地的事业单位,最近都在进行招聘。    8月20日,求职者在山东省滕州市重点用工企业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寻找就业岗位。新华社发(李志军摄)   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疫情等多因素也带来就业压力上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将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扩大企业就业规模的同时,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   通知提出,今明两年要继续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畅通政法专业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司法机关就业渠道,支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   人社部等三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积极开发劳动社保、社区管理服务、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农业科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小企业服务等岗位。   “各地正在按照相关要求聚合资源、深挖潜力,多渠道、多领域归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   专家表示,这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也是顺应地方发展所需,为基层增加公共医疗、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人才。   湖北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国庆介绍,湖北今年公务员招录计划9545人,全省事业单位招聘计划3.6万人,“三支一扶”计划招募2200人,三项合计人数超过4.77万人,同比增加21.8%。   记者从吉林省人社厅获悉,吉林省进一步扩大机关事业单位等招录规模,计划解决2万余人就业,比去年增加10%。截至目前,5000余名公务员招录已接近尾声,事业单位招聘已发布1万余个岗位,科研助理岗位、社工岗位也在持续招聘中。   广东省今年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项目等岗位28.3万个,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近4万个。   上海市要求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在年度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就业岗位,面向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   甘肃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甘肃省共开发各类岗位3.7万余个,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招录招聘工作。   岗位招录突出向基层倾斜   据悉,今年各地增量岗位更多向基层倾斜。   湖北省通过放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招聘条件,支持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符合本地紧缺人才目录的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同时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扩大“三支一扶”等计划招募规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医生、基层教师、社区工作者等岗位就业。   记者从山西省委组织部获悉,该省正在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以乡镇事业编制进行招聘,为每个村及社区招纳至少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今年这项政策将覆盖全省2.3万个村及社区。   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项基层服务项目,仅全国项目招募规模就将增至12万多人,各地实际招募规模还有所扩大。   “从各地发布的‘三支一扶’招募岗位看,主要加大了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招募人员的力度。此外,各地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大力开发乡村振兴协理员、乡村建设助理员等岗位。”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司长张文淼说。   “不断增长的社区服务新需求,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大空间。”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发布城市社区专职工作岗位8.2万个,全部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其中2.5万个岗位专门招聘高校毕业生。”   不少毕业生反映,今年省级公务员招录考试,也更加注重考察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快岗位招录进度,落实基层就业待遇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多地加快了公务员等公共部门岗位招录工作进度。   近期,多省份提前公布了2022年省级公务员录用笔试成绩,从出成绩到面试的时间也大幅缩短。   为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部分岗位招录采取了阶段性灵活措施。各地2022年特岗教师招聘中教师资格均可实行“先上岗、再考证”。多省份还明确,因疫情等原因不能参加考试的学生可办理退费确认手续。   目前,安徽、贵州、江苏等省份2022年省级机关拟录用人员正在分批次公示,黑龙江等省份正针对2022年公务员招录空缺职位进行补充录用,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8月20日,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拍摄招聘信息。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国办印发通知强调,对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其中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可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河北省明确,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新录用为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直接按试用期满工资确定,试用期考核合格后的级别工资提高两档。

    新华社   61 阅读   2022-08-24 13:33
  • 云南修订两部地方性法规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云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据云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凌介绍,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对解决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复杂、突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自1997年6月1日起施行以来,在云南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不健全、网络保护总体欠缺、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规范乏力、社会保护和政府保护措施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云南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践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急需通过地方立法的持续完善得到固定和提升,不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治引领及其规范作用。   “此次修订《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旨在与新修订的上位法进行有效衔接、保持一致,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张凌说。   修订后的《办法》共51条,内容上有了大幅度充实和完善。其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权利及工作职责,将原“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受教育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的规定,修改为“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同时,充实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内容,细化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从教书育人和安全保障两方面强化了学校、幼儿园的保护义务。   修订后的《办法》还增加了“加强学生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等管理”的规定,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引诱未成年人向网络主播打赏,网络主播不得接受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打赏,不得以打赏排名、虚假宣传等方式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追星、盲目消费。   立足于教育和保护相结合,修订后的《云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按照由轻及重的等级区别,明确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措施、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措施、对重新犯罪的预防措施,并增加了上位法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界定。修订后的《条例》还新增加了“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的内容,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一步突出了专门教育作用,明确了专门学校设置、专门教育开展以及从专门学校转回普通学校的适用条件,并结合云南实际明确了接受戒毒的未成年人相关管理和帮教措施。

    法治日报   56 阅读   2022-08-24 13:31
  • 博物馆这十年:如此深厚 又如此青春

    谁是中国最资深的“网红”?在这个名单里,今年602岁的故宫必须拥有一席之地。   尽管夏天开启了高温模式,但故宫博物院里观众的热情似乎更为高涨。参观故宫有很多种方式,有人排队看展览,有人穿着传统服饰拍照,有人流连在文创店迈不动腿,也有人买了年卡,让“进宫”成为日常。   从2012年至2019年的7年,故宫总是在不断刷新参观纪录。2019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超过1933万人次,是世界上接待观众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56%,80后、90后、00后成为参观故宫的大多数。   故宫博物院的故事,只是这十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收藏着泱泱华夏文明的博物馆,如此深厚,又如此青春。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在上一代观众的参观经历中,去故宫,一般是从午门进,沿着中轴线一路往北,出神武门,除了三大殿和御花园,记忆点着实不太多。2012年的故宫,开放面积不过30%,而这个数字在今天超过了80%。观众不仅可以逛“殿”,甚至还能上“墙”——故宫开放了城墙,让观众有了独特的视角。   郑欣淼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开启故宫大修和文物清理,首次摸清了故宫的“家底”——1807558件(套)。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故宫博物院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在故宫之前,没人想到,能让年轻人排队几个小时的不仅有网红餐厅,还有文物展览。2015年夏秋之交,《石渠宝笈》特展火了,很多观众为了一睹《清明上河图》等珍贵书画的真容,换上跑鞋,大清早故宫一开门,就从午门飞奔向武英殿。临近闭馆,还有很多人排队。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向观众承诺,“不到最后一人,绝不闭馆”。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是单霁翔在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在很多场合说过的话。2020年,竣工于1420年的紫禁城实现了这个目标。“故宫博物院近百年,紫禁城600多年,但于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而言,它们都很年轻,应该呈现出青春的活力,我们也希望它永远正青春。”单霁翔说。   文创产品让观众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用得着、学得到   距离中秋佳节不到一个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于近日推出了一款“月出东山”月饼礼盒,名字来源于苏轼的《赤壁赋》。礼盒外包装以国博馆藏文物“堆彩赤壁赋圆漆盘”为原型,以中国传统走马灯的形式,呈现了泛舟赏月的故事;月饼造型则来源于国博馆藏画卷《百花图》,提炼出兰花、荷花等6种造型。   今年,甘肃省博物馆也第一次推出了文创月饼,结合了铜奔马、驿使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等8个馆藏代表性文物元素。而甘肃省博最近火出圈的文创,则是一款“马踏飞燕”的文创玩偶,自6月上架,一度卖断货。“丑萌丑萌”的玩偶,俘获了年轻人的心,也让他们由此出发,在去探寻文物原型的历史。   早在2008年,故宫就成立了文化创意中心。从2013年推出的“朝珠耳机”等一系列全新产品开始,故宫文创的风格变了,不仅端得起国之重器,也卖得了萌,玩得了小清新。   故宫娃娃系列是Q版宫廷人物形象群组,皇帝、皇后、阿哥、格格、大臣、御前侍卫……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馆藏陶彩绘女俑和胡人俑也是个灵感富矿,它们被做成了晴雨伞,还被研发成了牙签筒、红酒瓶塞、便签夹……这些“活”了千百岁的男俑女俑大概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出现在红酒瓶上。   《故宫文创记》书中写道,文创产品要让观众真正“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用得着”“学得到”,让故宫文化走出紫禁城,走进千家万户,感染更多普通民众的心灵。真的走进了吗?人们用行动说话——2017年故宫文创的营业额达15亿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卷”了起来,文创成为博物馆的必修课。长期致力于博物馆研究的上海大学教授潘守永说,文创本不是博物馆的主业,这些年逐渐成为博物馆工作的一个主要部分,“大家强调博物馆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能体验、能把博物馆带回家,这是博物馆新的使命”。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种类超过12.4万种,实际收入超过11亿元。   在过去的2021年,四川省文物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四川省文创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创历年新高。其中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广东全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2305款,实现文创产品收入3993.39万元;共有近100家博物馆参加天猫“双11”活动,开售首日,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激增超400%,成为“黑马”门类之一。   “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风尚   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博物院为南京带动了约16.2亿元的旅游收入,带动6000多个就业岗位,对南京旅游知名度的贡献率为9.7%,在全市24家主要景区中排名第一。   博物馆不再仅仅是一方馆舍,它是一个场域。博物馆已成为公众文化休闲的重要空间,“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风尚。   今天的博物馆到底有多会玩?不仅办展览、卖文创,还开起了咖啡馆。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外的故宫角楼咖啡,馆内壁纸主图是曾引发参观热潮的《千里江山图》,观众可以在这儿点上一个“千里江山卷”蛋糕,配一杯“养心咖啡”或者“康熙最爱巧克力”。   国博咖啡厅则一直都有着推“新款”的自觉。“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展出时,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红山玉龙就出现在了咖啡拉花上;月壤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展出时,“嫦娥奔月”主题咖啡也准时报到。   萌宠经济也出现博物馆的版图。2018年,敦煌莫高窟的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消息,称“窟霸”乐乐大王早起巡山已回,路况可见图片——那是一只浑身被泥水湿透的小狗,身后还有一串小脚印。“窟霸”“巡山”这样霸气的词语,与一脸委屈的落汤小狗,形成反差萌。微博发出数小时就有了万余条评论,乐乐俨然成为“莫高窟代言狗”。后来,莫高窟陆续开发了“乐乐大王”系列文创产品,以乐乐为主人公出版了书籍、上线了动画。而对年轻观众来说,去莫高窟除了看壁画和雕塑外,与乐乐“偶遇”也被排上日程。   如今,博物馆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参观人次从2012年的5.6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2亿人次。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全国博物馆仍接待观众7.79亿人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60%以上的旅游者将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从3866家增长至6183家,其中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如期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北京、西安、南京、成都、广州等十余个城市致力于建设“博物馆之城”,西安、成都、青岛的博物馆数量已达到百家以上。

    中国青年报   53 阅读   2022-08-24 13:27
  • 作业时间控制百分之百达标,学科类培训收费标准降低30%

    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4700余家,线上培训机构不再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共纠治、查处违规违法行为4000余起;14个市州全部出台学科类培训政府指导价,学科类培训收费标准较“双减”前降低30%;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时间控制100%达标,课后服务实现100%全覆盖……   “双减”一周年,湖南为什么能交出这份亮眼成绩单?在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看来,一方面,这得益于湖南从省委、省政府到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始终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双减”政策。另一方面,这得益于湖南始终从省情出发,将教育信息化2.0建设、招生制度改革与“双减”紧密结合,共同推进。   减负提质抓关键   校外监管抓“关键时点”,校内减负抓“关键力量”,课后服务抓“关键地域”,是湖南做好校内校外减负提质抓住的三个“关键”。   先说“关键时点”。   2022年7月,湖南校外违规培训“随手拍”小程序上线。这是一个便捷投诉举报小程序,方便学生、家长等发现违规培训,随时扫描并举报。   寒暑假是校外培训乱象最容易冒出来的关键时点,湖南省教育厅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的思路是,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关键时点的集中整治。   2022年寒假,湖南便组织了一次校外培训乱象的集中整治。为期一月的时间里,全省共组织3万余人次,相关部门出动2800余人次开展联合执法,拆除违规广告2300余条,整治有资质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3100余起,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1060余家,查处“一对一”等地下违规培训200余起,处理违规参与培训的中小学在职教师12人,较好地巩固了前一阶段的整治成果。   再说“关键力量”。   校内减负,作业管理是重中之重。“推动各地各校通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被列入2022年湖南省基础教育处年度工作要点。湖南牢牢抓住“教研”这一关键力量,专门针对作业设计,以县(市区)为单位,推动教研人员开展研究并下校指导。   长沙市教科院组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开发“智慧作业库”。其“智慧”之处在于,每道题都有预估完成时长、得分率,供学校使用时参考。   衡阳市举办首届中小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现场展示答辩活动,共收到案例300余个,每个案例至少有五六名教师参加,涉及多门学科。   在区域教研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确保作业总量合理。告别了“多刷题、反复练”的作业布置思路后,越来越多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成为各校作业的主流。   经过1年持续推进,湖南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作业的总量和时长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分层设计、精准布置等已成为学校作业管理的新思路。   再看“关键地域”。   2020年春季学期,汉寿县8所城区公办中小学有近2万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参与率为90%。与此同时,有近70%的农村学生,总数超过4万人,基本没有参加课后服务。   农村的课后服务落后于城区,汉寿并不是个例。湖南敏锐抓住农村这一“关键地域”,全力扩大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面。   2021年初,汉寿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将农村集镇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纳入全县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2022年1月24日,全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公布湖南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覆盖。 信息技术赋新能   在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第二小学,一堂利用AI智能系统、实现手机APP客户端同步收看的直播课正在进行。课后,伴随着下课铃一道来临的,还有师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如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占比、学生课堂参与度等,一一生成数据,在手机客户端即可查看。   湘西的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小学,孩子们正与教师蒲力涛一道,上一堂远程直播美术课。这堂课,画的是“一碗面”,孩子们拿起纸和笔,跟着屏幕里的教师,画出了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湖南多丘陵,在大大小小山里,类似十八洞小学这样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还有很多。它们普遍存在优质教师资源匮乏,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   这些村小是学校教育提质的“短板”,是推动“双减”走实走深必须关注的“少数”。   怎么补齐短板?湖南的思路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继2018年底湖南省政府印发《湖南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年)》后,2019年,该省教育厅主动递交了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建设项目申请,成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省。经过两年建设,到2021年,全省实现了100%“网络到校”“终端到校”。   至此,借助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中部省份湖南的主动探索——   以农村网络联校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   以中小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为领衔人,组建“名师网络教研联盟”,带动农村学校教师参与名师引领、网络研讨、资源开发等活动,实现义务教育学科及教师全覆盖;   全力打造“我是接班人”中小学生思政育人网络大课堂,全省城乡1万多所中小学校,近千万名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和电视频道实现同步收看;   ……   据了解,“双减”政策实施后,花垣县排碧中心完小与十八洞小学、排谷美小学已经结成网络联校,两校可共享中心完小教育资源;长沙组建起20个市级网络教研联盟、276个县校级网络教研联盟,电子作业管理系统公示和发布作业9.66万次、作业反馈14.57万人次。   家校社协同护成长   临武县第一完全小学四年级班主任黄娟在今年寒假走进学生佩佩家时,瞬间找到了孩子放假前不开心的原因所在——   在广州工作的佩佩父亲,因感受到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上,为了让佩佩专注学习,他严禁佩佩画画。   得知情况后,黄娟充当起“讲解员”。她结合“双减”政策,与佩佩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度沟通,告诉对方,该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并最终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双减’的有效执行,需要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变,也需要家长思想的转变。”这次家访,让黄娟感触颇深。   黄娟的这次家访,在临武县有个名字——“千师访万户”。临武县组织2000余名教师参与,走访家长2.4万余人次,并“对症下药”对部分学生做了跟踪调查。   “寒假喜欢干啥就干啥,音乐、体育、美术等兴趣爱好得到了爸妈的理解和支持,感觉跟爸妈的关系更融洽了。”后续反馈中,孩子成了最大受益者。   整治校外违规培训,越往后越难。一方面,明面上的违规培训机构,在前期整治中,已基本被查处,转入地下的隐形违规培训,加大了查处难度;另一方面,不少家长教育理念短时间难以转变,“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这种“供需关系”的存在,客观上为违规培训提供了土壤。   2022年5月,湖南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   在洪江市实验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宣传重点,科学的家教理念、家教知识、家教方法,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一一传达到了家长心中。   在娄底市,围绕家长在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网络手机管理等方面遇到的育儿困惑,市妇联牵头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组织亲子实践等。同时,该市还招募家庭教育指导师,以科学教子家庭典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创新案例等,引导家长以身作则、以德育人。   统计显示,湖南已建成家长学校1.2万余所,同时打造了网上家长学校。聚焦抵制违规培训、防范收费风险等主题,湖南多次发布公开信、制播小视频,组织各地各校召开“双减”工作专题家长会、主题班会,努力争取学生、家长对“双减”的认同与配合。   “双减”实施一年来,湖南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培训行为逐步规范、收费资金有效管控、行业热度明显降温,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不断提升,教育生态实现良性回归。“未来,湖南将绵绵用劲,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这项教育‘一号工程’在三湘大地走实走深。”夏智伦说。

    中国教育报   57 阅读   2022-08-24 13:26
  • 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即将开学

    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将于今年9月1日开学,目前各项设施设备已准备到位。该校位于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庆盛先行启动区内,毗邻庆盛高铁站,距离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仅需35分钟车程。学校面向港澳台侨和外籍学生招生,采用香港学制,与香港本地课程实现无缝衔接,提供1600多个学位。图为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

    人民网   25 阅读   2022-08-24 13:20
  • 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近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的70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围绕“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广泛探讨。会议形成《天津倡议》,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就,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呼吁共同推动全球职教务实合作,引发社会热议。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处于“上热下冷”的尴尬局面,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一直面临很大考验。令人振奋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式。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已经逐步深度融入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为全球职业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是不断突出职业教育的发展地位和类型属性。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强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形成相对独立教育类型转变,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正是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创新和现代治理,中国职业教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二是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功能价值和人民立场。中国不断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经济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教育与产业相结合,有效形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职业教育办学上,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通过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职业教育的期待,保障人民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个人皆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国已建立起完整的职业教育免、补、助、奖、贷等助学体系。据统计,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0%和40%的学生。中国职业教育已累计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6100多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保持强大韧性、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保障。这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体现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三是持续强化职业教育的本土特色和国际交流。扎根本土、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我国政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多年来,我国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同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形成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疫情冲击下,我国职业教育亦能积极参与重大公共危机治理,在顺势和求变中发挥更大的促经济和惠民生作用,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储备强大的技术和人力资源。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博采众长、融通中外,不断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与世界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果。从2016年在泰国建立首家鲁班工坊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已经扩大到19个国家,已有20家鲁班工坊先后投入运行。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交流中坚定自信,在拥抱潮流中创新发展,致力于优化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机制,在互利共赢中为世界各国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光明日报   20 阅读   2022-08-24 13:20
  • 2022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8月25日可查

    022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成绩查询服务将于25日上午10时开通,考生届时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国教育考试网微信小程序等平台查询考试成绩。 此外,9月27日10时起,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免费查询、下载本次考试电子成绩报告单。

    人民网   12 阅读   2022-08-24 13:18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新词新义走进权威辞书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推出第4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 据了解,新改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例证80000余条,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面貌。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包括“共享经济”“新常态”“碳达峰”“碳中和”“互联网+”“移动支付”等反映时代发展的热词,还收入了一些贴近日常的网络用语,如“网红”“群聊”“群主”“脑补”“脑洞”等。此外,一些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也被增补到新版中。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编写,2004年正式推出第1版,迄今已完成3次修订。本次修订是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第四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李行健的主持下,由20多位专家历时8年完成。8月20日,词典发布及研讨活动在京举行,词典首席顾问许嘉璐在致信中表示:“多年来,以行健先生为首的编写团队不辞辛劳、默默耕耘、精益求精所做的工作,是有益于教育,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中华民族振兴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增补“共享经济”“群聊”等热词新词 “词典需要随社会发展不断修订,与时俱进,吐故纳新。此次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再版,主要体现在‘增、删、改’三个方面。”发布会上,李行健介绍了修订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语言中相应地增加了一批新词语。这次修订增加了这类新词语,如“共享经济、弯道超车、顶层设计、申遗、新常态”等;增补了进入社会语文生活的科技词语以及新的元素用字,如“碳达峰、碳中和、云计算、移动支付”等。 随着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使用,一些词语可能增添了新义项,或者用法发生了改变。对于这些新出现的义项和用法,此次也进行了增补,如“秒”字增补了“借指极短的时间(多用作状语)”的义项,“刷”字添加了“以类似于‘刷’的动作进行某些信息的录入、输出和识别”的义项等。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增补了如“见贤思齐,文以载道,满招损、谦受益”等传统思想文化词语。 为贴近语文教学,此次修订特意增加了部编本语文教材中某些文言字词读音和用法的提示。如“阿房宫”的“房”,用提示加以说明“‘房’在‘阿房宫’中读pánɡ”。考虑到语言生活的某些实际情况,对“六”字后也加了提示“‘六’字用于地名‘六安’(在安徽)、‘六合’(在江苏)等时,当地人读lù”等。 李行健还提到,本次修订特别根据国家新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其他法律法规对词典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有些词语的释义进行了订正。如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据此,词典遵照民法典对“成年人”“扶养”“赡养”等一些条目进行了修改。“涉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词语,需要及时依法修订,使词典释义更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 词典是文化领域的“大国重器” “语言的规范不仅在国家的规范文件中,更在全民的规范意识中;不仅在教科书中,更在词典中。”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说,词典,特别是优秀的规范的词典,是文化领域的“大国重器”。编好词典、维护好词典、用好词典,意义重大。 赵元任、黎锦熙、叶圣陶、吕叔湘……语文工具书的编撰出版凝聚了一代代学者的大量心血,对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我国文化教育水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厥功至伟。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原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说,《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书。 据了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撰项目于1992年正式启动,这是一部旨在全面贯彻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词典,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倡导编写,李行健担任主编,吕叔湘、李荣、许嘉璐、周有光、曹先擢、柳斌、胡明扬等多位学者担任顾问。2004年2月,历时十余年编纂完成,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语委党组书记朱新均介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目的在于普及与传播语言文字相关规范标准。词典自2004年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特别是它词语选择和释义上的规范性、时代性、思想性、纯洁性更为受众所称赞,成为语言文字使用者,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师生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随身的老师”。 “辞书出版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介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内容版权已输出到英国、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桥梁。 辞书发展有许多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数字时代,辞书编撰和使用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李宇明分析了近年来辞书发展中的一些新趋势,一个显著的现象是读者习惯发生巨大变化。 李宇明说:“第一,读者首查不是纸媒而是网媒,智能手机和网络是第一查询处;第二,读者查询的内容不仅有老知识,更有新知识,特别是即时信息,在乎查准率更在乎查得率;第三,习惯于网络软件的免费消费,不愿意为网上知识花钱。” 近年来,辞书编纂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课题,李宇明介绍,例如,辞书需要纸本基础,但更需要网络化和融媒体化;语文辞书、“百科化”学习用辞书等更有市场,但需要分年龄、分人群、跨语言;目前,辞书的解释语言(元语言)和配例问题,是辞书研究的薄弱环节;辞书编纂缺乏规范标准,特别是网络辞书、融媒辞书的规范标准。此外,辞书的知识产权问题仍是时代课题。 李宇明说,中国辞书学会为适应辞书生活的变化,这些年来一直提倡推进平面媒体辞书向融媒体辞书发展,提倡要向以读者为中心的辞书生活拓展。 “语言是随社会发展变化的,语文词典必须反映语言的发展实际。”李行健认为,词典只有不断修订,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交际需要,帮助读者规范使用语言,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充分发挥语文工具书的作用。

    光明日报   33 阅读   2022-08-23 13:34
  • 家长为我这个不会说方言的班主任点赞

    “你怎么跑贵州教书去啦?”每当别人问起这个问题,我的思绪都会飘向远方……   2014年,大学即将毕业的我,面临人生抉择。在北京师范大学求学多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早已深入我心,我是一定要去做老师的。可是,去哪里呢?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我指明了方向。没错!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哪里最缺老师,我就去哪里。听说贵州教育比较落后,我便在师大就业网的搜索框里输入“贵州”二字。很快,工作定下来了。   第一次坐上开往祖国大西南的列车,连绵不断的隧道使我的耳朵嗡嗡作响。下了火车,改坐班车,从小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山路十八弯”,耳鸣和晕车一路相伴,给了我这个湖北妹子当头一棒。可真正到了学校,我才发现,考验比我想象的还要严峻。   彼时,我应聘的学校刚刚成立,校舍还没完工,暂时借了其他学校的一栋教学楼办公。在这里,停水停电是常事,学校门口的泥巴路坑坑洼洼,小小的操场一跑起步来立刻尘土飞扬。加上饮食、气候、居住等种种不适,一开始,真要拿出很大勇气去克服。   妈妈了解这一切后,心疼地劝我:“环境这么差,要不还是回来吧。”可我心里却响起一个声音:“到贵州,难道是为了享清福吗?不,我是来做老师的,班里的孩子还没认全就跑怎么行!”这样一想,我便没空再去理会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作为一个初登讲台的新手老师,我该怎么尽快站稳讲台,无愧于教育初心?   在空余的时间里,我一遍又一遍地听名师网课,如饥似渴地阅读,做密密麻麻的笔记……   渐渐地,我把每堂课都上成了优质课,让历史课堂妙趣横生。学生们也爱上了历史课,在我的引导下,他们不仅能编演精彩的历史剧,做出富有内涵的文创产品,还渐渐树立了民族责任感,开始有了远大的理想抱负。记得毕业前在北京实习时,我曾经震撼于北京学生的优秀,但到了贵州,我同样为这里学生们的创造力感到骄傲。   教学相长,在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也实现了自己的转变:撰写研究论文,发表专业文章,申报省级课题,还利用假期完成了研究生学业。既然要学为人师,我就必须勤勉、奋进,身体力行地做学生成长的榜样。   工作第二年,我就成了一名班主任,成了36名同学的“班妈妈”。只有22岁的我,学生会喜欢吗?家长能信任吗?忐忑中,我决定采用最笨拙也最真诚的办法——陪伴。学生早起跑操,我便早早等候;学生十点半就寝,我便等他们睡着再回家;学生们青春期叛逆,人际关系紧张,我便组织他们去野炊,让他们在游戏中拉近距离;学生们住校,只能吃食堂,我就想方设法给大家解馋,时不时煮一锅饺子、做一点寿司、炖一盆排骨端给他们……就这样,班级越来越团结,家长们也一再为我这个不会说方言的班主任点赞。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给孩子们讲外面的世界。他们初三那年,我几乎每堂班会课都安排他们上台演讲,主题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心怀远方,努力奋斗。   如今,孩子们已经上了大学,有的去了厦门、广州,有的去了苏杭,有的到了东北,最近的也去了省会贵阳。过年聚会时,学生开玩笑说:“老师,您把我们都送出去了,自己却留在这个小地方。”我笑笑说:“是呀,能看着你们一个一个走出去,我这个老师,才没白当。”   (本报记者靳晓燕采访整理)   对话 薛冉:   我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任广西北海市机关幼儿园(涠洲岛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范徽丽的模范事迹。特别想请教范老师,从繁华都市到偏远海岛,您是如何适应、调整,为了教育“拓荒”事业而勇毅前行的? 广西北海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范徽丽:   在28年幼教工作生涯中,涠洲岛是我教育初心蓬勃跃动的地方。2011年,《北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每个乡镇要建立一所公办幼儿园”。2013年10月,身为北海市机关幼儿园园长的我,随调研组第一次踏上了涠洲岛,计划将闲置的涠洲岛城仔小学改造成一所公办幼儿园。当我第一次走进闲置10年的校园,发现仅有两幢破旧的两层教学楼。东边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一位村民看护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教室外用渔网围成一圈篱笆,算是围墙;另一幢教学楼里,村民养着一群羊,不时传来“咩咩咩”的叫声。孩子们隔着渔网看着我,充满渴望的眼神仿佛在说:我想读书!   在返程的船上,我心潮澎湃。调研回来,面对无人愿意承担的海岛办园难题,我主动请缨。从此,我便多了一份牵挂。   海岛建园,困难比想象中更艰巨。从城市到海岛,我颠簸于大海,每次遇到风浪,总要忍受翻江倒海的呕吐。   2014年7月,一场史上罕见的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登陆涠洲岛,整个海岛几乎被夷为平地,幼儿园刚刚建好的食堂被吹倒了。面对全岛停水停电施工瘫痪的打击,是孩子们一双双清澈透亮的眼睛给了我力量。我带着老师们从头干起:为节约经费,我们向村里修路的施工队借来水泥、沙子和石子,动手浇筑混凝土,把幼儿园的旗杆树起来;停水了,我们就去村民家里挑井水;教师们人手一辆小拖车,蚂蚁搬家似的把玩具、教具一点点拖上岛……   好不容易把幼儿园建好了,但由于海岛艰苦、交通不便,没有老师愿意上岛教学。一次次辗转难眠之后,我有了主意:涠洲岛幼儿园与总园试行教育协同管理模式,以总园名义招聘教师,让教师先上岛服务3年,再调回总园。我挨个走访了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师,并帮助困难教师缴纳了报考费用,终于为幼儿园争取到了第一批老师。   2015年秋天,幼儿园开园了。孩子们在家门口的幼儿园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激动得齐声高呼:“五星红旗,我爱你!”那一刻,泪水涌出了我的眼眶。一切都是值得的!   教育是唤醒,教育是点燃。我在教师中开展“你与最美的青春只差一张船票”主题教育,唤醒教师们内心的爱与善,点燃她们的青春之火,引领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进海岛、扎根海岛、筑梦海岛。我相信,当你一切为了孩子,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光明日报   51 阅读   2022-08-23 13:28
  • 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揭晓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颁发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决定》,89名来自全国各地、具有较强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大中小学生获得表彰。 据悉,此次获得表彰的青少年以伟大科学家为榜样,在科技改善生活、保护雪域高原生物多样性、聚焦攻克“卡脖子”技术等领域,勇于探索创新,带动广大青少年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参与科技创新、投身科创报国。 据介绍,“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至今共有1279名大中小学生获奖。除评选表彰外,自2020年起,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援建、示范、授牌等方式,着重围绕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集成电路半导体、新材料、生命科学等科技领域,在全国建设1000所组织运行规范、服务保障到位、育人成效明显的实验室,为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益性场所资源,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人民网   26 阅读   2022-08-23 13:27
  • “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第二期在北京大学启动

    近日,“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第二期启动仪式暨第一课在北京大学举行,并于线上同步直播。据了解,本期培养计划共有近1500名学员参训,学员来自全国1069个单位和机构,覆盖了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定点帮扶县。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晁桂明在致辞中指出,做好第二期培养计划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二是要完善教学体系,保障培训质量;三是要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培训效果。他期待,“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第二期的启动,从更广的范围继续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希望各高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切实提升培训的工作水平,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新的更大的教育力量。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阮昌益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乡村人才建设取得明显成就,但在乡村振兴中人才数量总体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次培养计划很符合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相信通过计划的实施,一定能够为脱贫地区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拓荒牛”。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帮扶专委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张平文表示,当前,北大积极探索在服务教育系统帮扶和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方面开展工作,“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希望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继续加强指导与支持,各方继续贡献优质资源,打造优质分享平台;希望各高校、广大专家学者、国家重点帮扶县密切配合,做好培训组织,提升培训质量;希望全体学员认真落实完成培训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以致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为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学院将从三大方面着力:一是课程规划紧扣主题,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亟待解决的经管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提供多元的师资,为落实产业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和一线经验;三是以数字技术为乡村产业领军人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学员将进行12门专业必修课的学习。通过对“乡村振兴宏观政策解读”、“基层组织治理与创新产业管理”、“引进来”与“走出去”——示范案例研讨,为产业领军人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政策、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核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分析工具和参考案例。此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还开放了20门自主学习的数字课程,内容涉及党建引领与新发展理念、经济管理领域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研究、“碳中和”等。

    人民网   29 阅读   2022-08-23 13:26
  • 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举行以更大作为融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8月21日至22日,2022年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举行。此次会议旨在引导北京高校在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进程中,适应发展需求,找准契合点和突破口,更好融入和服务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 会议期间,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指出,要从认清战略背景、认清一流目标、认清重大需求等方面深刻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翁铁慧强调,首都高等教育地位突出、作用重要,要立足新百年新征程,聚力于“实”,扎实推动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守正创新;着眼于“准”,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服务力和贡献度;致力于“强”,以争创一流为目标加快提升竞争力和带动力;坚守于“稳”,全力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表示,下一步,首都高校要准确把握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加紧密的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需要,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教育力量;要奋力推进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推进有组织科研范式转变,提升高校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优化资源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首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守正创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建设高质量的组织体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首都高校即将迎来秋季开学返校。夏林茂强调,面对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平稳有序做好秋季开学各项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线,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北京市副市长卢彦指出,首都高校要坚决落实中央总体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全力完成好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据悉,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93所在京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在主会场参会;全体在京高校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北京市教育两委和直属单位有关同志在各分会场参加。

    人民网   24 阅读   2022-08-23 13:23
  • 中国风·时代感·精气神·数学味,评小学数学教材重绘插图

    我欣喜地看到,由中央美术学院担纲为全国小学数学教材重绘的插图。这套教材插图,在认真听取各界意见、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宗旨,努力做到体现“中国风、时代感、精气神、数学味”,在开国家教材插图的新时代新画风的探索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值得称道。 坚持“中国风”,就是坚持插图要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新中国的国家教材插图,历来注重彰显中国美术绘画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94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首任社长、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力邀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美术家古元为新中国第一套教材绘制封面及插图,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和美育传统。改革开放后,国家教材中的许多优秀插图,如《丰碑》《倔強的小红军》《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也都体现了浓郁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受到好评。此次重绘,从封面到内文插图都较好地融入了中国绘画的写实与工笔风格,着意于培育学生的中国心、中国魂,有利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时代感”,就是要充分反映新时代的崭新风貌。数学插图服务于数学教育,不仅将近期我国社会生活的大事件,如2022年冬奥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等作为背景知识,还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C919大飞机,等等用于数学情景,尽可能展现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坚持“精气神”,就是要在插图中充分表现新时代人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生机勃勃的精神、气质和风采。勿庸讳言,人们对原教材插图中有些少年儿童形象不滿意、有责难,以为有悖大众审美情趣。此次重绘,注重在少年儿童形象的眼的传神、眉的舒展、鼻的造型、手之舞、足之蹈上,下功夫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朝气蓬勃、生龙活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立志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精神风貌。也可能由于要赶在新学期投入使用,有的少年儿童形象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有待进一步精雕细琢。 坚持“数学味”,就是坚持插图要为数学教学服务。数学教材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传授数学学科知识的另一种呈现形式,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又一载体,因此须有“数学味”。此次重绘对插图进行了适当精简,规避那些不利于培养数学抽象能力的一味“娱乐化”、求热闹的画法,尽可能用日常生活、生产的情景插图形象地表现数学知识中的数量、位置、空间的关系,取得了明显的可喜成果。 总之,此次重绘插图,是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重要指示的有益尝试,期待投入使用后在教学一线得到检验。

    人民网   29 阅读   2022-08-23 13:21
  • 教育部通报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22日上午,教育部发布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 通报中称,202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第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成立由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2位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的调查处置工作组,通过约谈相关人员,调阅原始资料,听取数学、思政、美术等方面专家意见,征求一线数学和美术教师意见等方式,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经查,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整体画风不符合大众审美习惯,部分插图人物形象比较丑陋,精神风貌不佳,没有恰当体现出我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的形象。二是不严肃规范,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插图数量过多,部分插图制作专业水准不高,个别插图存在科学性、规范性问题。三是不细致准确,部分插图容易引人误读。部分插图绘制粗糙,一些线条绘制和元素选择不当,图片比例不协调。同时也发现网上传播的一些问题插图并非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全面排查整改。 经查,人教社作为教材编制单位,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不全面、不彻底,对教材插图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插图作者遴选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教材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严格,内部纠错制度不完善,对读者意见不重视,对插图存在的问题未认真排查、及时整改。教育部教材局在组织专家开展教材审查时,指导不足、监督不够,对教材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督促不到位。 经查,没有发现人教社相关人员与插图作者吴勇、教材整体设计艺术总顾问吕敬人之间存在经济利益输送问题。 通报中称,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及27名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具体如下: 根据通报,教育部责令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给予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给予总编辑、时任党委书记郭戈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免职处理;给予分管负责人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免职处理;给予小学数学编辑室主要负责人党内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免职处理;给予其他17人相应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责令教育部教材局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给予局长田慧生党内警告、记过处分;给予分管负责人等5名相关人员相应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对插图作者、设计人员作出相应处理,不再聘请吴勇、封面设计吕旻、吕敬人及其工作室从事国家教材设计、插图绘制等相关工作。 通报最后,教育部感谢社会各界对教材工作的关心、批评与监督,表示将坚持和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教材编制、审查、使用、维护、监管各环节相关制度,确保教材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切实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

    人民网   28 阅读   2022-08-23 13:19
  • 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农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再出发

    日前,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经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愿申请,省级教育、农业农村行政部门和科协联合推荐,专家咨询,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证券日报   39 阅读   2022-08-23 13:12
  • 教育部全力做好中小学教材教辅排查整改工作

    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教育部高度重视,举一反三,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和进入校园课外读物的插图及内容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排查整改工作启动后,教育部组织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近350位专家,对中小学在用的359套2487册国家课程教材等进行全面审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建排查整改工作专班,组织专门力量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评议推荐教辅进行全面审读,对进入中小学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全面排查。同时,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对学校使用的教材教辅、出版单位对出版的所有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进行全面自查。在全面自查基础上,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进行了重点抽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已及时指导、督促编写出版单位认真完成修改。目前,教材教辅已陆续进入印制发行环节。7月下旬以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排查整改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督促检查各项排查整改任务落实情况及成效。   此外,针对社会通过专门邮箱反映的教材问题,教育部建立24小时处置机制,由专人分时段及时查收邮件,逐一对邮件进行分类登记,实行台账管理。截至8月21日,共收到反映教材问题的邮件1780封,组织专门力量对邮件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反馈有关出版单位和责任部门研究处理。提升教材质量是一个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过程。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拓宽渠道,广泛听取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健全日常修订机制,不断改进完善教材。欢迎社会各界继续通过教材问题快速反映通道(电子邮箱:jcwt@moe.edu.cn)随时提出意见建议。

    教育部   39 阅读   2022-08-22 21:29
  • 不以资历论高下,让青年科研人员敢说“不”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启动为期1年的减负行动3.0。《通知》提出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大行动,期望在此前两轮减负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减负成效,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青年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但在“非升即走”的压力下,处在成长期的青年科研人员,普遍面临生活、工作和心理上的难以承受之重。不少科研项目规定必须是有特定职称和工作年限的人才可以申报,这使青年科研人员从一开始就被拒之门外,不得不委曲求全参与课题组申报。   为支持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通知》明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扩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规模。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新立项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比例不低于50%。这些将有助于减轻当前青年科研人员的心头之痛。   与此同时,《通知》明确在青年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中注重中长周期,以其尽职、成长和发展潜力为核心,而不是拘泥于需要较长周期的成果发表和转化,避免揠苗助长。在考核评价中“破五唯”,避免单纯以论文、项目、“帽子”等论英雄,将使青年科研人员敢于挑战高风险的前沿研究课题,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深入研究一些重要领域。   青年科研人员参与一些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是必要的,这也有助于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如果将所有事务性工作都推给他们承担,则会严重占用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通知》明确让青年科研人员摆脱一般行政事务性工作,配备科研助理为其提供专业化辅助服务,建立类似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信息只填一次”机制,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   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不应停留在表面上的负担减轻,而要深挖这些负担形成并长期存在的根本性原因。学术界论资排辈,科研单位服务不够,青年科研人员在课程安排、课题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往往要仰仗资深人士……这些问题使青年科研人员的负担“按下葫芦浮起瓢”,不仅无法彻底减轻,还会有减而复增的风险。   如何在制度上确立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以年龄或资历“一刀切”地设定门槛,让青年科研人员敢于说“不”,能够挺起腰杆独挑大梁,是减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以增强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中心,使他们可以自立于学术界,避免减负行动回潮反复。   此外,要汲取近些年来基层减负的经验和教训,在科研、教学、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放管服”改革推动科研管理体制优化,使青年科研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进行研究。比如,在课程安排、课题申报、经费报销、日常办公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科研服务质量,创造使青年科研人员不受打扰的研究环境。   《通知》强调,各科研单位是减负行动落地见效的关键一环,要把行动要求落到实处。应该说,近些年围绕青年科研人员减负下发的文件并不少,但是部分科研单位仍然我行我素,没有贯彻落实。这意味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让这些含金量十足的政策在科研单位切实执行,避免一些科研单位“念歪经”,使科研人员难以享受到改革红利。对此,要加大对科研单位的政策落实督查力度,倾听青年科研人员的真实反馈,让减负行动得以深化落实。

    中国青年报   34 阅读   2022-08-22 21:27
  • 在校生走失,学校被判承担主要责任

    2020年11月,韩某向鄢陵县法院申请宣告女儿小韩死亡。2021年11月,法院依法宣告小韩死亡。之后,韩某以某中学未尽到管理职责导致女儿失踪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某中学予以赔偿。   在校中学生走失,谁之过?近日,河南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了鄢陵县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被告某中学对在校某中学生的走失应负主要责任,承担70%的责任。   2016年秋季,原告韩某的女儿小韩进入被告某中学学习,韩某于每周星期一早上将小韩送到学校,星期五下午接回家中。2016年11月9日(星期三)下午,某中学因考试需要给其他班级腾教室,小韩所在的班级放假。放假当天,学校通过发送“校信通”的形式,向学生家长发送了放假的消息,但因韩某未加入某中学的“校信通”业务,不知道学校提前放假的事情。直到两天后,韩某听到其亲戚的孩子给家人打电话让接其回家时,才得知女儿所在班级于星期三下午放假的消息。   韩某随即赶到学校,得知女儿已于放假当天下午离校,但一直未回到家。同日,韩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通过调取监控、走访得知,小韩在放假后和同学一起离开学校去附近超市买了些物品,又到同学姥姥家玩了一会儿,后同学将小韩送到村西边的水泥路口,小韩独自顺着水泥路往西走了,至今不知去向。   2019年9月,韩某向鄢陵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中学赔偿其因寻找女儿产生的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共计44.9万余元。2020年4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某中学补偿原告韩某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费等损失共计5万元。该判决生效后,被告某中学履行了上述判决内容。   2020年11月,韩某向鄢陵县法院申请宣告女儿小韩死亡。2021年11月,法院依法宣告小韩死亡。之后,韩某以某中学未尽到管理职责导致女儿失踪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某中学予以赔偿。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某中学作为教育机构,对在校学习、生活的学生负有一定的教育、管理及安全保障义务。学生平时在校住宿期间,学校应该对每个学生的家庭地址及其家长的主要联系方式予以统计建档,以便学生在有突发情况时能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本案中,被告某中学疏于管理、缺乏责任心,对如原告韩某这类没有开通“校信通”业务的家长未采取较合适的方式通知放假消息。   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安全保护,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原告韩某作为小韩的父亲,在将小韩送入学校后,未主动与学校或班主任沟通将其主要联系方式提供给学校,也是其没有尽到责任的表现。同时,鉴于小韩走失时已年满14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已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其在学校提前放假时没有主动告知家长而是选择自己回家,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   综上,法院认为,被告某中学对小韩的走失应负主要责任,原告韩某及小韩也有一定的责任,故酌定被告某中学承担70%的责任为宜,遂依法判决其赔偿51.9万余元,精神抚慰金酌定为3.5万元。

    法治日报   28 阅读   2022-08-22 21:26
  • 多地多部门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入职半个月了,跟乡亲们也熟悉了,和大家一起研究果树栽培技术,很有成就感。能发挥专业特长,未来肯定有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孙浩毕业后选择回乡,在山东省栖霞市的一个乡镇当了一名服务基层的公务员,助力农村振兴。   “去哪儿就业”是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如今,不少毕业生像孙浩一样,不再把留在大城市工作当作毕业后的首选,非一线城市、基层就业成了他们的新选择。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回乡就业、基层就业的认识偏理性,近90%的讨论者认为年轻人回老家、基层就业也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拓宽基层就业空间。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多方联动。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统筹推进,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政策力度、深化就业育人、强化培养使用、优化服务保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加大政策力度,拓展就业空间   中央基层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人社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招录工作。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4万名;“特岗计划”全国招聘6.7万名;“西部计划”招募3.67万人。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倾斜,更好服务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各地各高校加大政策挖潜力度,为毕业生拓展就业空间。如宁夏实施城乡社区、学前教师、乡村医生、司法辅助等基层服务专项计划,共招聘20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三支一扶”计划由3000个增加到4100个;“西部计划”由380个增加到640个。   重庆市明确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需要,开发基层劳动社保、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法官检察官助理等就业岗位2100个左右;稳定实施“选调生”“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规模4000个左右。   优化服务保障,推动聚才兴业   下得去、干得好,还要留得住。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优惠政策,指导各地各高校健全、优化服务保障,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激发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的热情。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落实特岗教师待遇保障,强调各地要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保证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   海南省对招聘为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提前转正定级,薪级工资适当高定,其中在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乡镇的高定2级,在艰苦边远地区县市区本级、其他县市乡镇以下的高定1级。   2022年,石河子大学为第一批70名留新疆、兵团基层就业毕业生代表发放28.3万元奖励,引导毕业生留疆,到最艰苦的地区工作。在浙江,国网诸暨市供电公司以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新进大学生增技能强才干,短短几年培养30多名业务骨干在生产一线出成果得荣誉,从而使毕业生不仅“下得去”,还能“留得住、干得好”。   有专家表示,解决了为什么要到基层去就业,到基层就业有哪些保障与好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就会形成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内生动力,并变成自觉行动。在这个基础上,要把引导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与鼓励优秀大学生在基层建功立业结合起来,这一场大学生基层就业促进行动的“及时雨”才有可能获得近期的效益与远期的丰收。

    工人日报   31 阅读   2022-08-22 21:24
  • 小托育纳入大规划,350万托位如何完成

    “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现实中我们供给还是不足的,特别是普惠性的服务供给确实是个短板。”8月17日上午,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当下婚育青年群体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情况。    8月1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7日的发布会重点介绍《指导意见》相关情况。郝福庆表示,各方面的研究,包括国际经验也表明,发展托育服务对于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明显作用。    主要研究人口社会学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菊华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比产假期间薪酬补贴、产假期限、托育服务、现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托育服务对促进生育水平的作用是最明显的,现金支持方面的作用是微小且短期的正向作用,而产假期间薪酬补贴、产假期限的作用则尚不明确。比起年轻人口中常说的“养不起”,没人带孩子是更为现实而具体的困难。    80后李小北(化名)是一名“北漂”,她的女儿马上就两岁了。前段时间,她不得不把女儿送回老家一段时间。李小北夫妇都在北京打工,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轮班来北京帮他们带孩子。老人背井离乡有很多不适,为了照顾老人的意愿,李小北答应把孩子送回老家一段时间。李小北一直有再生二胎的想法,但是“没人带孩子”让她选择暂时不生。    近年来,国家在积极解决像李小北这样的年轻人的诉求。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在发布会上介绍,在多项政策法规指导下,我国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扩大。2020-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卫健委持续开展了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超过50亿元,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推动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但我国现代托育服务体系起步较晚,目前托育机构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距离。    据了解,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每千人有3岁以下的婴幼儿托位数2.03个,距离“十四五”期末要达到的4.5个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以14亿人口数估算的话,我国至少还需要再增加约350万个托位。    《指导意见》指出,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关于这项惠民措施的推进情况,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副部长洪莎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说,去年以来,全国总工会开展了用人单位托育服务工作。全国总工会、国家卫健委已联合印发相关文件,启动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推荐申报工作,以此带动和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对推荐申报成功的用人单位及相关工会组织,将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指导意见》还指出,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杨菊华曾经主持过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这项研究发现,有超过1/3的家长表示有托育服务需求,这其中,家庭对2-3岁幼儿托育的需求最为强烈。杨菊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满足2-3岁孩子的入托需求是建设托育服务体系要走的第一步。    在谈到“十四五”期末的托位数规划时,郝福庆说,把小托育纳入大规划,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足见方方面面对发展托育服务的高度重视,发展托育服务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为了支持托育服务的发展,郝福庆解释说,《指导意见》重点围绕5方面下功夫: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着力增加普惠性服务、加大投资支持力度、规范各类服务收费、减轻机构经营负担。    看到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李小北表达了期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她很愿意给自己可爱的女儿再添一个弟弟或妹妹。

    中国青年报   35 阅读   2022-08-22 21:23
  • 再怎么缺钱,也不能打“卖孩子赚钱”的主意

    ,近日,湖南衡阳警方破获一起拐卖儿童案,拐卖者竟是孩子的亲生母亲。据悉,孩子出生后父母离婚,法院判决孩子由母亲抚养。后因母亲没有经济来源,为了赚钱将孩子通过中间人贩卖至广西。后因孩子的爷爷怀疑孙子被母亲贩卖报警,警方将孩子成功解救。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具有抚养孩子的社会义务和法律责任。若父母因为某些原因将孩子作为交易的工具随意买卖,从中获取非法利益,不仅违背了人性,挑战了道德底线,更是构成拐卖儿童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近年来,亲生父母“卖孩子赚钱”的新闻层出不穷。就在今年七月底,福建福州罗源法院审理了一起拐卖儿童犯罪案件,亲生父母6年拐卖4个孩子获利9.1万元,生母被判10年有期徒刑,生父另案处理。   盘点这些亲生父母贩卖孩子的案件,有一个原因值得注意——缺乏经济来源、生活困难。一些父母法律意识淡薄,缺少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将卖孩子作为赚钱的方式,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养育孩子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再怎么缺钱也不能打“卖孩子赚钱”的主意,而是要尽力通过合法途径赚钱,必要时寻求外界帮助。   工作是获取金钱最有效、最靠谱的途径。孩子母亲没有经济收入,应该首先考虑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照看孩子,从辛苦赚钱中感受到母亲的责任。同时,她可以与孩子父亲协商负担子女抚养费。《民法典》第1085条明确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因此,法院虽判决由这位母亲抚养孩子,但父亲也应该履行抚养义务,定期给孩子提供抚养费。   此外,还可以变更抚养人。法院将孩子判给母亲抚养,但母亲并没有抚养能力,所以才打起了“卖孩子赚钱”的主意,这时应该考虑变更抚养人。有法律人士表示,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时,均可以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途径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如果在养育孩子方面实在有经济困难,这位母亲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或监护人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妇联组织申请困难救济金,相关组织会调查该家庭实际经济情况,给予相应补贴。此外,还可以向亲戚朋友借钱渡过难关。   总之,解决养育孩子时经济困难问题的办法有很多,万不可打“卖孩子赚钱”的主意。

    中国青年报   33 阅读   2022-08-22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