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关于取消5月9日-13日 演出及相关活动的公告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按照北京市、西城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部署,为切实保障广大观众的健康与安全,国家大剧院将取消2022年5月9日-13日的各项演出活动,参观活动暂停。
网易 43 阅读 2022-05-09 16:13在《亮剑》里面,李云龙的团部遭到了山本特工队的袭击,很快便被打得落花流水,虽然,李云龙等人突围出来了,但是,自己的老婆和赵家峪的人却全部死在了山本特工队的手上,后来,李云龙召集了自己的独立团,冲着山本所在的平安县城便猛攻,凭借一门意大利炮,愣是拿下了平安县城。
腾讯 63 阅读 2022-05-07 16:36马云是一位热爱书法的企业家,同时对于艺术方面也是尤为推崇的,那么作为这样的书法艺术爱好者,他会书法吗? 曾在在很多的场合中展示自己的书法,并且是现场书写,他的书法字迹我们很难找到出处,是随性而写还是真的练过?
腾讯 59 阅读 2022-05-07 15:53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的出现,再到我们现在所用的简体字,汉字的演变大约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汉字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符号,有了汉字我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汉字也是人类史上最智慧的发明之一了。然而在中国近代,汉字也曾遭遇到严重的危机,竟然有人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言论。而这个言论的提出者,竟然是我们熟知的大文豪鲁迅,这太不可思议了。
搜狐 33 阅读 2022-05-06 16:02据媒体近日报道,从2020年暑假起,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韩超、史星宇把清朝文人、美食评论家袁枚的《随园食单》“翻译”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吸引了不少读者“追更”。 虽然袁枚对美食的研究广为人知,但公众对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古籍的文字层面上。通过活灵活现的复原,我们不仅能够亲眼看到古人的日常餐饮,亲口感受穿越时间的味道,还能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光明网 25 阅读 2022-05-06 14:52春日将尽,草木褪去青嫩之色时,“立夏”便来了。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七个节气,也被视为夏季之始。当此之时,“斗指东南”“万物至此皆长大”,太阳高高照在头顶,阳光充足,雨季也将随之而来,是农作物能茁壮成长的好时节了。《礼记·月令》里记载,立夏时“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前三句,刚好是“立夏”的三个候应——蝼蛄、蝈蝈开始鸣叫,蚯蚓从土里钻出,乡间田埂上瓜菜开始结果实。俗语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此时不劳作,要待何时呢?
光明网 33 阅读 2022-05-05 23:20蛇龙与猪龙图案。从上至下分别出土自: 小山遗址、姜寨遗址、牛河梁遗址、凌家滩遗址、罗家柏岭遗址。 地缘与风物:仰韶时代与龙文化起源 中华龙文化历史悠久,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中,距今7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已开始出现原始的龙纹,如鱼龙、蛇龙、猪龙、鳄龙等。这些早期龙形文化遗存的产生,与自然崇拜密切相关。
腾讯 24 阅读 2022-05-05 21:02“五一”小长假期间,山东省青岛市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推出了国内首部博物馆音乐剧《时光里的我们》。该剧以一对年轻人的情感为线,通过实景沉浸式演出,展示了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生活的变迁,在时代的脉搏中,从家电的维度映射生活的巨变,细腻复刻了跨越几十年的动人爱情故事。 《时光里的我们》故事设定在未来世界一个名为“云脑科技实验博物馆”的场景中,以一台“回忆机器”再现了男女主人公从年少初见、分离、重逢到共度一生的历程。
光明网 24 阅读 2022-05-05 20:45Hugh Broughton Architects 与英国遗产保护部门共同完成了位于约克的克利福德塔改造项目,并将在 2022 年 4 月 2 日向公众开放。这一项目由 Hugh Broughton Architects 事务所与建筑保护专家 Martin Ashley Architects 一同合作设计,着力于这栋古老塔楼重要的保护工程,并增强游客的建筑体验。建筑师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利用设计技术挑战困难、如何使用适当的改造措施重新构筑在册古迹,以从而以建筑更好地诠释历史遗址与纪念建筑历史。
网易 99 阅读 2022-04-29 15:07玉帝是坐拥三界的大人物,从来都是他命令别人,没有一个人敢去支使他,但是,三界之中还有玉帝无力抵抗的东西,它是一面牌子,只要有它在手,玉帝一定乖乖听话。 西游中的玉帝是什么形象,难道是因为他太草包,所以让别人骑在他的身上作威作福吗?
搜狐 171 阅读 2022-04-29 14:59从1917年到1935年,巴勃罗·毕加索与奥尔加·霍赫洛娃——一位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在1918年结为夫妻。他们的儿子保罗于1921年2月出生。 美丽而脆弱的奥尔加与天才毕加索在意大利相遇,二人的邂逅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最佳诠释。彼时的毕加索正在开启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被认为是涉猎最广泛的时期。 “我爱你,却并不快乐。”奥尔加深爱着毕加索,却不幸福。
搜狐 176 阅读 2022-04-29 14:54中华文化五千年发展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物瑰宝,其蕴含的独特东方魅力与美学价值,成为许多行业创新发展的灵感源泉。但如何将主流价值观念与文物融为一体,让宝藏与时代同频共振,走出博物馆、传递文化内涵,成为了每一位文化工作者的思考。
搜狐 107 阅读 2022-04-29 14:51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西北局、清凉山、桥儿沟、宝塔山、南泥湾……春风涤荡,山花绽放的四月,记者穿行在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之称的陕西省延安市的大街小巷,被一座座大大小小的革命纪念馆深深吸引。毛主席骑过的“小青马”、所住窑洞里曾使用的小炕桌……一件件革命文物讲述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故事,见证了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所作的卓越贡献。
光明网 15 阅读 2022-04-29 14:31《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天庭中兵将那么多,为什么只有王灵官才能拦得住孙悟空呢?下面一锅粥就来分析下。
腾讯 84 阅读 2022-04-28 16:50看展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3、4月本是大展扎堆的好时节,但这轮疫情让上海、北京、广州等众多城市大面积闭馆。每次疫情反复,艺术场馆都深受其害。像上海西岸艺术中心这样暂时换上新身份(方舱)的还有很多,病毒面前,全世界的艺术场馆几乎都难以独善其身。但在日本金泽一个不知名的社区里,去年春天却诞生了一家完全不受疫情影响的艺术空间——keijiban。
网易 49 阅读 2022-04-28 14:252022年4月26日,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文著协”)在线举办了“2021年度最受欢迎十大作家排行榜暨2021年度年报发布会”。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的作品《一只想飞的猫》被授权出版成18个品种,位居十大作家榜首。
搜狐 178 阅读 2022-04-28 14:01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基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结合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形态多样的特点,增加了“传统园林”等保护对象,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保护对象的类型,实现古代与近现代全覆盖,地上与地下全囊括。
光明网 67 阅读 2022-04-28 13:44不久前,读到《山川纪行:臧穆野外日记》,将近400幅植物、菌物素描,大量山水和建筑的水彩画,画面上漂亮的板桥体手书……作者的一专多能,让它区别于通常的科考笔记,成为一部诗意飞扬、美学意味浓郁的作品,令我体验到酣畅饱满的阅读喜悦。
光明网 70 阅读 2022-04-28 13:42作为中国人,咱们对毛笔这个东西应该不会陌生了吧?可是关于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历来却众说纷纭,并无定论。而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是五指执笔法,学校教的也是这种。 但是如果看到古人是如何执笔的,你肯定会非常意外。因为这古代的执笔方法和现代的有很大区别。虽然我们无法亲眼所见,但还是能够通过古代的绘画,去了解古人是如何执笔的。
网易 38 阅读 2022-04-27 19:22成都当代影像馆于2022年3月19日呈现了“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摄影理论的代表者、法国摄影艺术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最新个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一九三七》。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并呈现了艺术家的生平轨迹及其在摄影、电影方面的创作历程。
搜狐 179 阅读 2022-04-27 18:52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段在虎年央视春晚刷屏后,直接带动了线下演出的热潮。近日,《只此青绿》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原计划演出5场,结果因观众反响强烈先后三次加演13场,共演出了18场,观众1.9万人次。每次演出结束,演员们都在如潮的掌声中不断返场谢幕,观众们沉浸在青绿山水的典雅意境中,迟迟不愿离去。
人民网 86 阅读 2022-04-27 15:50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前期是很不喜欢孙悟空的,很多人觉得是因为猪八戒从中作梗,而唐僧耳根子又软,才害得孙悟空被无端端冤枉。小编想说,其实唐僧和猪八戒才是真的冤枉,孙悟空自身就很有问题,这三点就能看出,为何唐僧反感他:
搜狐 190 阅读 2022-04-26 15:44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中译本一开始书名不叫《艺术的故事》,叫《艺术发展史》。1989年秋天我在衡水一位国画家的家里首次见到这本书。书是范景中先生译的;大十六开本,精装,铜版纸印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那位画家很推崇这本书:既推崇作者,也推崇译者。他说话速度很快,介绍起美术思潮、先锋画派满嘴都是专有名词。我本来对这一行就一无所知,让他这么一介绍,更加云里雾里。“好吧。”我说。“既然这样,这本书我借走了。”
搜狐 39 阅读 2022-04-26 14:16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店多了,也会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日前,潇湘晨报记者走进长沙多家书店,感受其间的书香气息。 长沙繁华的五一商圈,位于湖南新华大厦5楼的BOOLINK(不吝)书店,虽地处在闹市,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吸引着不少都市年轻人。“95后”吴尧就是其中一员。 “我最喜欢这里的‘自由’与‘安静’。”吴尧说,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来这里预约一间独立的私密自习室,点上一杯咖啡,看看喜欢的书,或逗一逗小猫咪(书店里养有一只猫)。
腾讯 58 阅读 2022-04-26 10:55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25日发布消息说,在该中心参与主办的今年中国航天日一场“航天点亮梦想”主题电视论坛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应邀进行跨界对话表示,5300年前,良渚古国的先民们为了都城选址,在瑶山祭坛观测天文,修筑了规模庞大的良渚古城。
光明网 52 阅读 2022-04-26 10:20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研究院5月将联合举办“青花的故事—— 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以探寻中国青花瓷器的源流发展为脉络,涵盖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收藏元、明两代御窑青花标本九十件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器九十余件进行对比展览,深度挖掘自青花发源以来,元、明两代以青花为主线的陶瓷烧造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
网易 194 阅读 2022-04-25 18:391972年春,湖南省长沙市的马王堆突然出名了,原来在这个偏远的小乡镇竟然发现了一座古墓,规模还不小。消息一出,许多人都赶来围观,想看看到底有什么宝贝藏在了这不起眼的小山丘里。 在长达4个月的挖掘工作后,考古学家终于探寻到了这所地下宫殿,并且在墓里发现了很多好东西,例如工艺精美的漆器、华丽精美的丝织品等等。
腾讯 68 阅读 2022-04-25 18:264月21日,新裤子成员庞宽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自己会在星空间画廊举办一次为期14天的现场加直播的行为艺术展,在这次展览上,他会在一个2.5X2.5米,高1米2的台子上吃喝玩乐拉撒睡14天,一箱水、一箱饭、一箱酒、一箱零食、一箱时髦的衣服、一个沙发和一个马桶生活两周的时间。
网易 44 阅读 2022-04-25 15:04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高唐县,有这样一位农民画家,他创作不在室内,作画不用宣纸,而是在农村的墙壁上,留下一幅幅画作,十余年间,许许多多的村庄在他的妙笔生花下,旧貌换新颜,纷纷变身美丽新农村。
腾讯 31 阅读 2022-04-25 14:5224日,位于南京紫金山入城余脉、古鸡笼山下东南角,由一座3000平方米的院落改造的南京“世界文学客厅”正式开放。15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所在地,而今这里是南京文学空间网络建设的中心和枢纽,开放后将为文学爱好者和广大公众提供文学交流和活动空间。
光明网 87 阅读 2022-04-25 14:14近日,由《当代书画市场》杂志推出的“黄金亮作品专辑”正式公开发行。专辑刊发著名书画家黄金亮先生近作20幅,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书画家当前的创作面貌。《当代书画市场》是由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主管、《中国书画导报》编辑部主办的大型书画收藏指导类杂志,关注艺术品市场,关注学术动态,致力于艺术品经营、拍卖、收藏、鉴赏,详细介绍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主要的艺术区、画廊、拍卖行、艺术家、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展览与动向,集当代书画收藏、投资的综合信息,是书画家和收藏家互动交流并实现双赢的平台。
搜狐 55 阅读 2022-04-24 18:454月23日,广州图书馆“第七届广州读书月发布会”以在线方式通过“广图直播”、广州图书馆微博和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直播以广州图书馆首部自制口述纪录片《风正帆悬——口述广图40年》预告片作为开始,随后公布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好读者”、广州图书馆40年“好读者之星”等奖项。当天,亦揭晓了第四届“广佛同城共读”候选书单,《文化的原乡》《海上丝路之舶来珍品》等10本图书入围候选。
光明网 84 阅读 2022-04-24 14:49“《西海固笔记》是一个作家对时代的致敬,同时也是新时代文学的新收获。”著名作家季栋梁长篇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这部作品被认为以贴近现实的创作,见证宁夏西海固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
光明网 69 阅读 2022-04-24 14:46出自大师之手的小说作品和劣质小说之间有何区别?在笔者看来,相比于粗制滥造的一些小说作品,大师之作不论是基于现实世界虚构和新增了多少新的设定,都能够自圆其说,而不至于处处BUG。如今一些网络小说的漏洞就在于不食人间烟火,以至于笔下世界让人感到宛若一个泡沫,一戳即破。
搜狐 51 阅读 2022-04-22 18:17今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馆长杰西卡·加德纳收到一份“礼物”——著名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的两本珍贵笔记,在从图书馆失踪21年后,被人包装得严严实实的完璧归赵了。 日前,剑桥大学图书馆在其官网首页,“浓墨重彩”地讲述了这场极富戏剧色彩的失而复得之事。
新浪 183 阅读 2022-04-22 15:09人间四月天,最美读书时。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推出《问卷·第三季》,希望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人们不要放弃纸质阅读;在电子化的趋势下,依然保有对于纸质书的热爱。 与前两季问卷不同的是,本季特请出史航、郑渊洁、肖复兴、唐小兵、傅光明、李冬君和袁一丹七位《天天副刊》的老朋友、资深爱书人士作为问卷“出题人”,他们把对于阅读的思索融入了题目中,在高质量的提问与回答中,读者们可以领略到阅读给人类带来的喜悦与力量。
搜狐 30 阅读 2022-04-22 12:2620日,《谷雨奇遇记》播出,其相关话题很快登上了热搜。有人用“空灵淡雅”来形容它的画面,也有人说,它拍出了节气的文化内涵。 “中国节气”系列节目总导演陈雷21日在接受中新文娱采访时表示,《谷雨奇遇记》是“中国节气”系列的第二期,主题立意是“美好生活”,“好的文化节目,应该贴近生活。”
光明网 171 阅读 2022-04-22 12:15雨生百谷,润泽万物,书启心智,通达人生。 为庆祝第27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10点至20点30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精心制作的《开卷品书香——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将在央视综艺频道、央广文艺之声频率播出。当日13点至23点,文艺节目中心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4·23全民阅读十小时直播活动”将在央视频、央视文艺新媒体矩阵、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媒体矩阵上线。届时,总台主持人将与来自各行各业的爱书人,相约第27个世界读书日,多维度展现阅读于润物无声中激起的电光火石。
搜狐 199 阅读 2022-04-21 11:36今天是第十三届联合国中文日。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将每年的农历谷雨定为“联合国中文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对于目前世界范围的汉字热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认为,全球一体化使语言成为一种非物质无形资源,在国家经济和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字的复兴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和日渐强大密不可分。重新走向世界的汉字所展现的,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
腾讯 92 阅读 2022-04-20 15:01第27个 “世界读书日” 日渐临近,樊登读书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第四度开启 “知识进化论” ,回顾2021 “知识年度” 樊登一年中讲过的53本好书,带领大家在封闭和焦虑的抗疫生活中,用阅读与思考的力量积极面对人生百态。
搜狐 33 阅读 2022-04-18 18:46古时读书“一卷在手”,现时读书“一屏万卷”。线上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中国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阅读活动,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博览群书。
光明网 18 阅读 2022-04-18 17:23随着“万年清”母型船图纸近日在法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被找到的消息传来,中国近代“第一号轮船”——“万年清”舰的通体设计或有了具体数据,最初模样将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光明网 740 阅读 2022-04-15 18:58古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脉所在,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国古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意见,涉及古籍整理保护、研究出版、数字化等多个方面,我国古籍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特邀几位古籍出版界专家、古籍修复师、古籍数字化工作者,就如何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畅谈心声、发表见解。
光明网 313 阅读 2022-04-15 18:562021年堪称“非洲文学年”,非洲作家或非洲题材的文学作品先后斩获诺贝尔文学奖、布克文学奖等殊荣,非洲文学也一下子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关注热点,其浓郁的地区特色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备受世界文学迷热爱。 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华人非洲文学专家,吴勤坚近年来一直专注于非洲文化发展,特别是非洲文学的研究及推介工作。吴勤坚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畅谈非洲文学发展与中非文学交流。
腾讯 777 阅读 2022-04-14 21:01“语言是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特战女兵达娃卓嘎是个藏族姑娘,刚入伍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得不好,在动作训练和理论学习上遇到困难。经过六七年的学习,达娃卓嘎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获评武警部队十大标兵士官。她说:“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帮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光明网 29 阅读 2022-04-14 20:24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香港文化艺术产业迎来严峻挑战,近两年,因应社交距离措施等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各类文化活动或延期或取消,文化艺术创作等产业输出面临市场压力,文化生态圈一时举步维艰。 应对疫情冲击,各行各业需重拾信心,精准定位,掌握发展主动权。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和艺术机构在防疫抗疫“新常态”中转“危”为机,除陆续推出多项资助计划外,还创新使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技术手段,探寻艺术发展的全新模式,巩固香港作为亚洲新兴艺术和文化枢纽的地位。
人民网 107 阅读 2022-04-12 18:35陆羽《茶经》第一句即点明茶的生长区域,在“八之出”这章节更详细点评了南方各地茶叶品级,涉及了五十多个州府。 您发现没有 《茶经》唯独漏掉茶叶发祥地——云南,对普洱茶提都不提依据,为什么会这样呢?
搜狐 78 阅读 2022-04-12 17:57在海棠花开的季节,听京剧起源、了解梅兰芳生平、体验京剧唱念做打、赏梅派经典《天女散花》选段……今天,2022年“遇见梅兰芳”第一季——“春游时节好花天”活动在梅兰芳纪念馆举办,为民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沉浸式国粹体验。
光明网 39 阅读 2022-04-11 21:06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变得越来越好,在这个现代社会中,跟衣食住行有关的产品有很多。其中洗衣粉就是最常用到的一种。它能让充满污渍的衣服变得干净整洁,很多时候,人们除了贴身衣物以外,其它的衣服都是用洗衣机来洗。 那么,在古装电视剧,我们总是看到人们到河边洗衣服的镜头,观察仔细的朋友都会注意到,古代根本没有洗衣粉这种产物,古人是用什么洗衣服的呢?他们的衣服会不会满是油污,又脏又臭。其实别小瞧了古人,当时的人们很聪慧,懂得运用生活中的很多东西。
腾讯 84 阅读 2022-04-11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