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这些100多年前的“涂鸦”,凭什么值钱?

    抽象艺术,为什么会这样? 你看过《料理鼠王》么? 在《料理鼠王》里,小老鼠能把各种味道想象成灵动的色彩,当两种美味混合在一起时,一幅精彩的“画面”就完成了。

    搜狐   115 阅读   2022-04-26 10:33
  • 唐诺:读书是一件最划算的事

    唐诺,1953年生于台湾,曾经是出版人,也是作家,著有《世间的名字》、《读者时代》、《阅读的故事》、《文字的故事》、《唐诺推理小说导读选》等。爱书如痴的他,被称为“专业读者”。 作为台湾知名的“小说家族”的成员,唐诺却以散文和杂文见长,他和意大利作家翁贝托·艾科心意相通——都被称为“爱书达人”,都将知识分子的杂文式写作发挥至极致。“书暗示着多样、繁华、自由,无拘无束,甚至后来它被组编成一种商品,仍然相当程度地维持着这个灿烂的图像”。交谈中,提到任何与书有关的话题,唐诺都会不由自主地多说几句。很久以前他就说过,他是一个只和书保持基本友谊的人。

    搜狐   45 阅读   2022-04-26 10:31
  • 他们是夫妻,也是下苑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

    4月7日,在一间大画室里,王宝珠和刘秀芬头碰着头,在共同创作一幅反映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布面油画《交公粮》。汪宝珠负责结构、线条,油画笔刷刷点点之后,一只只啄食的小鸟逐渐清晰起来,刘秀芬一边挤颜料到调色盘里调色,一边说,“我们不用像学院派那样揉颜色,想用红的就用红的,想用黑的就用黑的,我们和画家的用色不一样。” 王宝珠今年63岁,刘秀芬62岁,他们是夫妻,也是下苑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

    搜狐   50 阅读   2022-04-26 10:29
  • 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收官 四大类23项活动共赴书香之约

    25日,“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全民阅读诵读活动在京举行。主持人和在场嘉宾合诵《全民阅读倡议书》,呼吁全民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修身养志,自强不息。伴随着全民阅读诵读活动的落幕,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圆满收官。

    光明网   51 阅读   2022-04-26 10:23
  • 单霁翔:5300年前先民们观测天文修筑规模庞大良渚古城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25日发布消息说,在该中心参与主办的今年中国航天日一场“航天点亮梦想”主题电视论坛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应邀进行跨界对话表示,5300年前,良渚古国的先民们为了都城选址,在瑶山祭坛观测天文,修筑了规模庞大的良渚古城。

    光明网   52 阅读   2022-04-26 10:20
  • 从景德镇御窑到海内外珍藏,讲述青花的故事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研究院5月将联合举办“青花的故事—— 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以探寻中国青花瓷器的源流发展为脉络,涵盖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收藏元、明两代御窑青花标本九十件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器九十余件进行对比展览,深度挖掘自青花发源以来,元、明两代以青花为主线的陶瓷烧造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

    网易   194 阅读   2022-04-25 18:39
  • “梦想之乳”——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

    因全球疫情原因延期一年的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于4月23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 此次双年展的主题为“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取自墨西哥超现实艺术家莱奥诺拉·卡林顿(Leonora Carrington)1950年代出版的同名童话书,由塞西莉娅·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担任总策展人。她目前是纽约城市公园公共艺术项目高线(High Line Art)的总监和首席策展,同时也是2017年双年展意大利馆的前任策展人。

    网易   63 阅读   2022-04-25 18:35
  • 拿出一幅古书法,4000万卖专家遭嫌弃,结果转手卖4.3亿

    中国是是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文明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些珍贵的文化当中,书法是精粹之一。我国的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协议书,随着中国汉字的演变而演变,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依托于汉字成长和发展。中国书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其雄浑的美,使得无数迁客骚人为之倾倒,而这一门古老的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吸引海内外无数的人。

    搜狐   60 阅读   2022-04-25 18:32
  • 挪威当代水彩艺术家托杰·斯琼伯格作品欣赏

    托杰·斯琼伯格(Torgeir Schjolberg )挪威当代水彩艺术家。大多作品是画挪威最北部地区的-罗弗敦群岛。而挪威北部的风景特点已成为他的水彩画不变的主题,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从这呼呼啸而过的特殊"光线"。

    搜狐   134 阅读   2022-04-25 18:29
  • 1972年古墓发现睡美人,2000年身体不腐

    1972年春,湖南省长沙市的马王堆突然出名了,原来在这个偏远的小乡镇竟然发现了一座古墓,规模还不小。消息一出,许多人都赶来围观,想看看到底有什么宝贝藏在了这不起眼的小山丘里。 在长达4个月的挖掘工作后,考古学家终于探寻到了这所地下宫殿,并且在墓里发现了很多好东西,例如工艺精美的漆器、华丽精美的丝织品等等。

    腾讯   68 阅读   2022-04-25 18:26
  • 马王堆又有新发现!菱纹绮中竟织入了一个文字

    湖南省博物馆首次对马王堆汉墓 出土未整理纺织品进行系统性清库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菱纹绮中 最新发现 竟织入了一个文字

    腾讯   57 阅读   2022-04-25 18:22
  • 好玉等知己,玉选有缘人,缘分妙不可言!

    玉圈中,常说这样一句话,好玉等知己,玉选有缘人。 在千千万万的玉石里,唯独选择了这一块玉,玉和人的缘分,也是妙不可言。 这样的缘分就如同两个有缘人相遇、相识、相守的过程。仿佛是上天安排的。这种缘份五千年来,横贯华夏、穿越时空,从未停歇过。那么玉和人之间,到底都有着怎样奇妙的缘分? 这世上的每一块玉,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你能从琳琅满目的玉石市场里,一眼就相中一件与众不同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眼缘了。

    腾讯   52 阅读   2022-04-25 18:20
  • 浑厚典雅 俊美圆融:段俊平先生的匾额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元素,在书法表现艺术中,匾额书法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中国古代可是说是“无处不匾”“无门不匾”,其中匾额书法中国建筑美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历代大书法家题匾的书法作品也是众多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的途径之一。可以说匾额书法是书法艺术最为常见的书法表现形式之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名匾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它展示了各个时代的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变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很重要一笔文化遗产。

    新浪   58 阅读   2022-04-25 18:15
  • 赵匡胤为什么到死都不立太子?

      赵匡胤为什么到死都不立太子?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我们知道世袭制度是从大禹时期开始产生的,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功勋卓著,治理了滔天的洪水,又划定了中国九州版图。在帝舜三十三年的时候,把天子的位置传给了大禹,大禹继位之后,国号改为了夏,在位第十年逝世就传给了大禹的儿子启,这也就标志着中国禅让制的结束,世袭制的开始。

    趣历史   46 阅读   2022-04-25 16:20
  • 曹操将貂蝉许给关羽,第二天貂蝉自杀,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容否认,曹操是一个伟人,同时他也是一个诡谲狡诈、性格多变的人,他一方面爱才如命,心胸宽阔,原谅自己的仇人,一面又嗜血残忍,滥杀无辜,不仅屠城,还在朝中肆意残杀反对自己的大臣,最后连自己最忠实的盟友荀彧也被其逼死了。正是这种多变的性格,让他在后世的名声和评价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

    腾讯   253 阅读   2022-04-25 16:16
  • 1937年,他带着400军人,用一场战争“欺骗”了全世界

    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华夏大地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兵荒马乱。在这个苦难深重的年代背后,是拖儿带女的举家逃乱,是血泪盈眶的国破家亡,也是战后的满目疮痍。在这场艰苦的战役背后,有我们需要铭记的千万个历史故事、千万个历史人物,有我们需要铭记的一次次孤军奋战,与一次次壮烈牺牲。

    腾讯   178 阅读   2022-04-25 16:12
  • 在分裂的汉末三国时期,为何游牧民族没有大举趁虚而入?

    游牧民族长期以来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他们往往在中原王朝处于虚弱或者分裂时期趁虚而入,间接或直接导致王朝更替。但奇怪的是,在汉末三国这一分裂的历史时期,他们并没有大举趁虚而入,甚至有如“消失”一般,这是为何呢?

    腾讯   265 阅读   2022-04-25 16:09
  • 三国时代最奇葩的皇帝?想把全国女人放进自己的后宫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了西晋皇帝司马炎的的荒淫生活,这回说下他的对手,东吴皇帝孙皓,如果说蜀汉后主刘禅是昏聩之主的话,这位东吴亡国之君的吴末帝孙皓,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在位期间残忍暴虐和荒淫无道。

    腾讯   187 阅读   2022-04-25 16:07
  • 点击超6亿次!藏匿在碎花布中的“人体”艺术

    如果在现场,你能一眼就发现有人藏在里面吗?吐气如兰,好像花仙子一般,藏匿于花布上,她就是人体艺术家——Cecilia Paredes。

    网易   121 阅读   2022-04-25 15:38
  • 品鉴赏析|世界名画|经典油画丨作品欣赏|

    品鉴赏析|世界经典油画名画|——精美19世纪油画作品,由艺术家弗朗西斯·西德尼·穆尚(英国,1851-1929)绘画,整体尺寸51.1 x 77.2cm,非常精细的一幅油画作品,喜欢的小伙伴来询

    网易   40 阅读   2022-04-25 15:06
  • 庞宽14天行为艺术展被暂停对外开放

    4月21日,新裤子成员庞宽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自己会在星空间画廊举办一次为期14天的现场加直播的行为艺术展,在这次展览上,他会在一个2.5X2.5米,高1米2的台子上吃喝玩乐拉撒睡14天,一箱水、一箱饭、一箱酒、一箱零食、一箱时髦的衣服、一个沙发和一个马桶生活两周的时间。

    网易   44 阅读   2022-04-25 15:04
  • 卢浮宫展瓦萨里,然后《素描图册》就消失了

    米开朗基罗的好友、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理论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编撰了首个基于历史逻辑的素描图册——Libro de ' disegni(图画书),这本图册在1568年出版的《艺苑名人传》(原书名《最优秀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生活》)第二版中被广泛提及,也成为识别艺术家风格的一种手段。

    网易   28 阅读   2022-04-25 14:56
  • 这不是电影!荷兰海边出现“异形”

    电影《异形》堪称经典,但当剧情照进现实,你会害怕吗? 这几天,荷兰北海的沙滩上,出现了一群N足爬行、体形比大象庞大、肢体无规律扭动的“异形”,给当地居民平静的生活带来波澜。 更令人吃惊的是,它们非血肉之躯,身体是中空的,每一根“骨头”清晰可见;不吃肉不吃草也不喝水,每日捕风为食。

    网易   32 阅读   2022-04-25 14:54
  • 以墙为纸!高唐农民画家一支画笔“勾勒”美丽乡村新画卷

    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高唐县,有这样一位农民画家,他创作不在室内,作画不用宣纸,而是在农村的墙壁上,留下一幅幅画作,十余年间,许许多多的村庄在他的妙笔生花下,旧貌换新颜,纷纷变身美丽新农村。

    腾讯   31 阅读   2022-04-25 14:52
  • 广州艺术博物院4月25日恢复开放,新展汇聚历代花鸟画精品

    记者从广州艺术博物院方便获悉,根据上级部门相关通知精神,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广州艺术博物院于今天(4月25日)起有序恢复开放。 近14天有本土阳性个案地级市(盟、州、直辖市的区)旅居史、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离开城市的观众,须出示防疫行程卡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根据疫情形势防控措施会进行动态调整。

    腾讯   32 阅读   2022-04-25 14:50
  • 汝瓷大师李廷怀:为民造瓷,让活态瓷成为健康生活新选择

    近日,在河南省宝丰县廷怀窑研发基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廷怀成功研制出咖啡釉色新型活态瓷。此款活态瓷可让存放一周的茶水仍旧清澈纯净,口感清爽,将汝瓷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八次亮相国际大会作为文化交流礼品赠送,到新型活态瓷研发成功,廷怀窑瓷器在传承创新中展新颜,在中外交流中绽新彩。

    搜狐   35 阅读   2022-04-25 14:48
  • 《羊梦速写》专栏 两栖画家单国栋先生侧记

    走进单国栋的艺术馆,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他那独具一格的院落,两座池塘,锦鲤游畅。各种茅草,肆意地杂生着。你看在眼里,向他投去满眼的狐疑:你就住在这个院子? 我开着眼界,长着见识,弥补着阅历的空白之处。我的脑中,映出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搜狐   34 阅读   2022-04-25 14:46
  • 鱼拓:传承千年的技艺 让尺幅“游”出大黄鱼

    用盐水细细洗去大黄鱼表面黏液、固定鱼体、调配颜料、涂色、拓印……“90后”鱼拓师陈丹丹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不多时,一条色彩斑斓的大黄鱼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鱼拓,对如今的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但早在宋朝,文人墨客在垂钓之余用墨汁或颜料将所钓之鱼拓印到纸上,用来记录实际尺寸并保留纪念,被称为“鱼折”或“胜负图”,通过千年传承和发展,改名为“鱼拓”。鱼拓画不仅可以记录和展示不同种类鱼的身长、形状、颜色等体表特征,还可以结合诗书画印成为艺术品。

    搜狐   25 阅读   2022-04-25 14:41
  • 李思瑶:巧手捏面人 指尖塑非遗

    在榆中县青城古镇的民俗文化街上,有一间不显眼的工作室,走进一看,却别有洞天。布置雅致的房间里,陈列着许多“小玩意”。细心观察,原来是一个个小面人儿,他们或立,或卧,或横刀立马,各个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搜狐   104 阅读   2022-04-25 14:36
  • 付费阅读为什么会那么难?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4%。

    搜狐   27 阅读   2022-04-25 14:31
  • 电子阅读用户已进入深度阅读阶段

    4月23日至25日,为期三天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举办。“数字阅读”成为大会的一个焦点话题。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5.06亿,相比2020年的4.94亿,增长率为2.43%;人均阅读量电子阅读11.58本、有声阅读7.08本。

    人民网   26 阅读   2022-04-25 14:17
  • 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开放:继承千年文学馆旧址遗韵

    24日,位于南京紫金山入城余脉、古鸡笼山下东南角,由一座3000平方米的院落改造的南京“世界文学客厅”正式开放。15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所在地,而今这里是南京文学空间网络建设的中心和枢纽,开放后将为文学爱好者和广大公众提供文学交流和活动空间。

    光明网   87 阅读   2022-04-25 14:14
  • 穿越古代看看古人如何休假的

    空余的时间是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基本前提。就如现代社会中有很多法定节假日一样,古代也有类似完善的休假制度。古代的官方休假时间可分为三类:一是各种节日,如一些传统的宗教、祭祀和民俗类节日;二是假日,即法定休息日;三是临时性假日。但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放休假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官僚阶层,且并没有被严格执行,对于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来说,其作息并无定例,有些劳动者终年劳作,长年无休。

    光明网   114 阅读   2022-04-25 14:12
  • 青铜器有话说:青铜盘匜 藏礼于器

    水器是商周时期的重要礼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藏礼于器”的传统,就是按照礼制,让青铜器成为礼的象征,以确立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敬畏。 “藏礼于器”的现象早在青铜器产生以前就已存在。目前发掘的青铜礼器最早可回溯至夏代。礼器最为鼎盛是在晚商和西周时期。这一时期,青铜冶铸业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这一时期,也正是礼制形成的时期。

    腾讯   29 阅读   2022-04-24 18:56
  • 郭靖:我追黄蓉的3个秘诀。

    他本性多痴,却得到一代美人的青睐;他被宰请客,却遇到生平未有之喜;他倾其所有,却惹得她号啕大哭。 他是郭靖。他遇到了谁?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不一样的事情?今天,郭靖有话说。

    腾讯   147 阅读   2022-04-24 18:54
  • 兰州四代人醉心“葫芦纹身”: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兰州市阮氏家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刻葫芦,四代人传承至今已近九十载。从在葫芦上雕刻国学,到延伸至动漫,“葫芦纹身”在他们的推动下,随着时代变化也并未停滞不前。 雕刻、上色、清洗……4月下旬,位于兰州市黄河边的阮式刻葫芦传习所内,第四代传人阮熙越伏在案头,简单几针便刻出一个烹茶童子,形象逼真、趣味十足。她母亲阮琳坐在一旁,时而静观不语,时而讲讲雕刻技巧。

    搜狐   115 阅读   2022-04-24 18:50
  • “90后”梅派传人“线上梨园”圈粉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跟随小红娘你就能见到她……”直播间内,“90后”京剧演员郭雨昂手持折扇,一曲《红娘》余音绕梁,将观众带入京剧的世界。 “清脆的声音,唱得真好听”“我想我以后会越来越喜欢听戏”……不少观众在评论区表达着对京剧的喜爱。2年多时间在直播平台圈粉逾20万,梅派第三代传人郭雨昂在网络上搭建的“线上梨园”,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国粹的魅力。

    搜狐   47 阅读   2022-04-24 18:48
  • 《当代书画市场》黄金亮作品专辑出版

    近日,由《当代书画市场》杂志推出的“黄金亮作品专辑”正式公开发行。专辑刊发著名书画家黄金亮先生近作20幅,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书画家当前的创作面貌。《当代书画市场》是由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主管、《中国书画导报》编辑部主办的大型书画收藏指导类杂志,关注艺术品市场,关注学术动态,致力于艺术品经营、拍卖、收藏、鉴赏,详细介绍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主要的艺术区、画廊、拍卖行、艺术家、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展览与动向,集当代书画收藏、投资的综合信息,是书画家和收藏家互动交流并实现双赢的平台。

    搜狐   55 阅读   2022-04-24 18:45
  • 陕西挖出一块石碑,揭开了尉迟恭真面目,颠覆了传统认知!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李世民在征战过程中曾经收复了一位勇将尉迟恭,这句话便是李世民对尉迟恭所说的。 尉迟恭,字敬德,是初唐时代不可多得的大将,在李唐建国统一战争及玄武门政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官至右武候大将军,深受唐太宗的赏识及器重。

    腾讯   98 阅读   2022-04-24 16:50
  • 武则天为何给自己立无字碑?其中又有什么秘密和阴谋?

    这事儿还得从武则天退位的时候说起。当年张柬之联合其他重臣,在经过了缜密的计划后,终于对武则天动手啦。他们先是起兵将祸乱后宫的张氏兄弟诛杀,报了往日的血海深仇,随后剑锋一转,直逼武则天的寝宫,而这时候的武则天因为疾病的原因,早就没了往日的女帝的锋芒,面对昔日心腹的逼宫,她也只能选择认命,从那之后短短数月时间,唐朝皇室便经历了大换血,先是武则天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而后在要职上的各个大臣也就纷纷宣布退位,这时江山才重新回到了李家手中。与此同时,武则天也交代了她的遗愿,那便是在她死后,众人需要帮她在先皇的陵墓前立一块属于他的墓碑,在墓碑上却不能刻字,这便是我们熟知的无字碑。

    腾讯   93 阅读   2022-04-24 16:47
  • 皇帝最怕谁?这类人简直就是历代皇帝的噩梦

    在封建王朝中,顾命大臣是一种风险极高的职业。在几千年的封建史中,小皇帝与顾命大臣周旋的故事不胜枚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未止息。

    腾讯   45 阅读   2022-04-24 16:24
  • 晋文公的为政措施有哪些?为什么能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晋文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趣历史   92 阅读   2022-04-24 16:04
  •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13年 乾隆继位后为何不喜欢他

      李卫在历史上,尤其是在雍正朝的时候是名满天下,他身在庙堂,两全江湖被雍正宠了十三年,但是乾隆不是很喜欢他,本文小编给大家谈论下清代名臣李卫,从这位封疆大吏上,读出不一样的历史。

    趣历史   97 阅读   2022-04-24 16:01
  • 对话中的风景,从大卫·霍克尼回溯西方风景画

    大卫·霍克尼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2020年,当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肆虐之时,他以画笔提示“疫情无法隔离春天”,在花开花谢中看万物生长、四季更迭。 观察和描绘自然,一直是霍克尼的绘画主题之一。澎湃新闻获悉,4月9日起,柏林画廊以霍克尼2007至2008年创作的《蒂克森代尔附近的三棵树》与馆藏伦勃朗、约翰·康斯特布尔、梵高等人的风景画作品并列展出,以“大卫·霍克尼:对话中的风景”思考古典作品对当代的启发。

    网易   169 阅读   2022-04-24 15:57
  • 晚清权臣曾国藩的书法欣赏

    曾国藩对于书法理论的阐述见其《日记》、《家书》及一些文章中。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赞成又提出批评,主张南北兼而有之。

    网易   40 阅读   2022-04-24 15:51
  • 王羲之绝美小楷,比兰亭序早五年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网易   180 阅读   2022-04-24 15:46
  • 中国书画艺术作品惊艳亮相2020迪拜世博会书画艺展

    2022年3月31日,迪拜世界博览会(Expo Dubai 2020)闭幕,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本届世博会,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各国文明。 迪拜世博会以“沟通思想,创造未来”为主题。是当下全球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各国面向世界展现文化特质、品牌特色的最高规格平台。

    腾讯   43 阅读   2022-04-24 15:41
  • 名家 | 王乘山水作品写生欣赏

    王乘 ,男, 回族。199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山水画研究方向并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艺术培训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副院长,王乘艺术工作室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秘书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理事,荣宝斋画院、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腾讯   83 阅读   2022-04-24 15:33
  • “宁文笔墨·石家庄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开展

    4月23日,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杜建奇素描艺术工作室协办的“宁文笔墨·石家庄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楼共享空间开展。 董宁文,画家,国内知名出版人,笔名子聪、硕粟等。现为《开卷》《译林书评》执行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主要作品有《人缘与书缘》《开卷闲话》(一至十编)《闲话开卷》《闲话开卷续编》《宁文写意》《书脉人缘》《写在开卷边上》等。书画作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先后在全国性以及省市级展览中展出,时有获奖,有百余件作品被机构和个人收藏。并在南京、合肥、海宁、苏州、溧阳、成都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搜狐   46 阅读   2022-04-24 15:27
  • 莫高窟第400窟西夏藻井凤首龙身图案探微

    2022年4月10日晚,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金石文献古器物研究中心主办的“古物与艺术史系列讲座”在线上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沙武田教授受邀以《洞窟空间图像:莫高窟第400窟西夏藻井凤首龙身图案探微》为题展开演讲。讲座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张书彬副教授主持,特邀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孔令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张建宇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常红红副教授作为与谈嘉宾。

    搜狐   32 阅读   2022-04-24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