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小调查|童年的美好阅读时光

    又是一年儿童节。快乐的童年除了玩耍嬉戏,还有无法复制的人生阅读初体验。年少的人对未知的世界有着更多的好奇心,虽然长大的我们读过更多的书,但童年通过阅读获得的想象世界却永远无法替代。希望通过这份小调查,也能让你回忆起童年的美好阅读时光。

    腾讯   47 阅读   2022-06-01 15:24
  • 云端演出庆六一,今晚《马兰花》在直播间等你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幸福花开好年华”,这是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台词。在这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当晚,儿童剧《马兰花》将在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视频号线上播出,这是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给小朋友们准备的云端节目。

    腾讯   21 阅读   2022-06-01 15:21
  • 贵州赫章可乐遗址首次完成大规模考古勘探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1日顺利完成了对赫章可乐遗址的野外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这是自1960年对可乐遗址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以来,首次开展全面系统的考古勘探,旨在摸清可乐地下各类文化遗存家底,为可乐大遗址保护和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考古一张图”。

    人民网   26 阅读   2022-06-01 15:19
  • 今年端午比去年提前11天,比明年早到19天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3日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有心人发现,2021年的端午节出现在公历6月14日,2023年的端午节落在公历6月22日,这意味着今年的端午节比去年提前了11天,比明年更是早到了19天。

    光明网   13 阅读   2022-06-01 15:14
  • 传承文化新方式:劳动课让孩子走进广阔天地

      5月28日,安徽一研学科普实践教育基地里,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二中的学生正在学习包粽子。这节劳动课成为他们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魅力的独特方式。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烹饪、农业生产、传统工艺制作等项目被列入其中。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校引导学生走进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感悟文化。

    光明网   15 阅读   2022-06-01 15:07
  • 激活古籍里的文字——赓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这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的载体,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对珍贵古籍的保护、修复和活用,关乎中华文脉的延续与传承。

    光明网   19 阅读   2022-06-01 15:03
  • 江诗丹顿携手卢浮宫:把狮身人面像微缩到直径40毫米表盘上

    现代人对古代文明的认知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现存至今的古代文物,它们被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长期收藏于研究院和博物馆当中。这些展现人类文明历史的文化遗产需要专业人士的细心呵护,往往被良好地保存于有修复和保存能力的博物馆等专业机构内。只有在少数时候,它们会被公之于众,供远道而来的参观者们一睹真迹。

    腾讯   46 阅读   2022-05-31 20:55
  • 《唐诗三百首》中最经典的闺怨诗之一,写出了一个时代!

    历代古诗词都不乏写闺怨题材的,从《诗经》中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到南北朝的“妾坐江之介,君戍小长安”,历经千年,闺怨始终是古诗词最经典的一个题材。及至诗歌最盛的唐代,闺怨诗更是不胜枚举。

    腾讯   37 阅读   2022-05-31 20:53
  • 明朝作为地震多发的朝代 明朝天灾到底有多严重

      对明代天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天灾有多严重?276年发生地震156次,能坚持这么久不容易。   明代是中国一个坚挺的王朝,立国276年,离王朝极限300年还差24年。

    趣历史   40 阅读   2022-05-31 20:50
  • 国礼艺术大师刘浩锋入选2022世界名人录

    近日,学术界率先开中国文化现代化与全球化学术先河的和学创始人、国礼艺术大师刘浩锋与世界艺术大师吴冠中等同期入选荣登世界上第一套多卷本中英文版大型人物辞书《世界名人录》。该书由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编辑,自1997年出版至今在国际上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吴阶平、陈慕华、雷洁琼、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万祺等纷纷题辞鼓励。

    新浪   49 阅读   2022-05-31 20:47
  • “说曹操,曹操到”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现如今已成为一句流行的俗语,形容对方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说话者面前,常常给人惊喜或惊吓。

    腾讯   39 阅读   2022-05-31 20:45
  • 嘉靖皇帝:一个来自湖北的少年,为什么能执掌46年明帝国?

    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朱厚熜能继承大统,实在令人诧异,象晴空掉下的馅饼直接砸在他头顶的发髻处,用“如梦如幻”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腾讯   41 阅读   2022-05-31 20:44
  • 一代战神韩信,从小志存高远,为何被骂是个“吃白食”的?

    他曾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又是刘邦最器重的手下和项羽最头疼的对手,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量,在楚汉争霸的最后阶段中,一举将项羽扫出局!有人曾说,整个楚汉争霸史,就是韩信的个人履历史,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证明韩信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功臣,下场却非常凄惨,不仅最终被宫女们残忍杀死,还被夷三族,这究竟是何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腾讯   69 阅读   2022-05-31 20:42
  • 当世界名画成防疫海报,模仿到精髓! 搞笑又惊艳!

    今天带大家来看看,世界名画版的防疫宣传海报,这波设计绝对到位! 为了引起人们对防疫措施的重视,一家广告公司将一些世界名画ps成了防疫宣传海报,《隔离的艺术》(Art of Quarantine)呼吁人们通过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保护自己,在惹人爆笑的同时又让人不得不佩服改编者的脑洞!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宅家安心吃饭别出去聚集拉

    网易   69 阅读   2022-05-31 20:40
  • 油画《父亲》,添了支圆珠笔为何被认为是败笔?

    一幅好的作品,往往不仅仅是一幅作品,其中包含的诗情画意和情感,需要人们去揣摩,需要将社会现实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体现一个时代的背景和特色。 80年代的一副油画《父亲》,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社会发展与时代背景,体现了百姓的生活现状。

    网易   36 阅读   2022-05-31 20:37
  • 《蒙娜丽莎》被泼蛋糕后,我决定告诉你一些事实

    朋友,看新闻了没? 法国卢浮宫,那张著名的名画《蒙娜丽莎》又被人给泼了,这次,是被一个假扮成老妇女的男人,给泼了“一脸”的蛋糕奶油... 根据目击者的证词,这个男人在泼蛋糕前,曾试图打碎《蒙娜丽莎》画外的玻璃,但没想到这玻璃质量太好了又是防弹的。 男人恼羞成怒,随手把蛋糕扔了过去。 画没事,但人有时,被保安移交给警方了。

    网易   39 阅读   2022-05-31 20:35
  • 庆六一,枣庄市文化馆少儿书画展6月1日开展!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6月,花儿烂漫、微风轻拂,为提高未成年人的艺术修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内涵,同时为未成年人搭建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6月1日,由枣庄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枣庄市文化馆主办的“雏鹰展翅——2022年枣庄市庆六一儿童书画展”,将在枣庄市文化馆新馆美术展厅开展。

    搜狐   38 阅读   2022-05-31 19:51
  • 《红楼梦》中的职场规则:贾芸谋职,展露送礼的最高境界

    当年初读《红楼梦》时,最先让我感觉此书不简单的情节,便是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侠义,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不论是醉金刚倪二,还是痴女儿小红,他们都跟一个关键人物挂钩,那就是贾芸。 因有贾芸谋职送礼,故有醉金刚轻财之义举,还是因贾芸谋职,得以进入大观园,与怡红院的小红一见钟情,故而以手帕为信物,暗送秋波。

    搜狐   56 阅读   2022-05-31 19:49
  • 鲁迅文章被移除教科书,换来儿童文学家曹文轩结果如何?

    在写完一篇曹文轩翻车之后,不少人发来质疑声,认为曹文轩的文章不错,特别是《草房子》和《青铜葵花》这两部小说,直接被封神,可是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的地方,为什么他的书籍大部分都是小学生必读?

    搜狐   25 阅读   2022-05-31 19:44
  • 没有早餐的生活,面目可憎

    作家焦桐在《暴食江湖》把吃早餐唤作“一天中最初的期待”。如果有一天因为赶早儿或贪睡而“吃得粗鄙”,便是对他精神意志的摧毁,一天都会“觉得面目可憎”。 于是有个期待,明天一早,吃个早餐!一碗生滚粥,一根炸油条,拿在手里撕咬,咸香在口腔化开,吃腻了大哈一口粥,温热的气息穿肠落肚,一个饱嗝适时而出,这一天绝对可以笑逐颜开。

    搜狐   34 阅读   2022-05-31 19:40
  • 儿童节,古代小朋友的一天

    千年前的一个夏日,小朋友要怎么渡过?为了亲切一些,我们给这个小朋友取名“王富贵”。

    腾讯   71 阅读   2022-05-31 19:38
  • 郢靖王墓——被盗9次,仍出土两件耀世奇珍元青花

    钟祥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端,是中国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明世宗嘉靖皇帝曾御赐县名为“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 历史上,曾先后有6个帝王在此 “封王”,故钟祥还有着“帝王之乡”的称誉。 钟祥市内有郢靖王墓,该墓属明代帝王等级墓葬,位于钟祥市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四组皇城湾,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十三子郢靖王朱栋和其妃郭氏的合葬墓。

    腾讯   40 阅读   2022-05-31 19:36
  • 米芾《蜀素帖》长卷清晰本全图,震撼欣赏!

    米芾(1051年—1107年),自署姓名为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与特点。在书法也颇具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的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腾讯   15 阅读   2022-05-31 19:20
  • 疫情中的上海画廊:隐形损失要很久之后才能看到

    上海封控已近尾声,即将到来的复工,正在使这座城市逐步恢复活跃的气息。 在封控的两个月里,我们曾围绕“疫情下的艺术家工作”、“疫情下的美术馆”等话题展开过深入的讨论。 这一次,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画廊——疫情对画廊的具体影响有哪些?它们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画廊的良性运转?解封后,它们的工作计划又有哪些?该计划与年初计划有何不同? 为此,我们邀请到沪上4家画廊,分别为阿拉里奥画廊、八大画廊、沪申画廊、狮語画廊,请他们聊一聊封控之下的工作状态和解封后的工作规划。

    腾讯   17 阅读   2022-05-31 19:14
  • 八首古诗文里的童趣:笑看儿童骑竹马,闲看儿童捉柳花

    “童”这个字,商代甲骨文就有,指的是奴隶社会的男性奴仆,到了后来,能够帮助成年人做点事情的孩子叫做“童”,而青年的随从奴仆叫做“僮”。 有时候童僮不分,比如金童玉女,原本是道教神仙中品级较高的青年神仙,到后来成为了传说中王母娘娘和大神的幼年随侍,也形容世间长得可爱的富贵家的孩子,也有做用于般配的婚姻新人。古代的婚配,男女年龄很小,女性在13岁,男性在15岁。 实际儿童这个概念,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也有多种划分,一种是零到十八岁的成年人,一种是医学上零到14岁的未成年人。儿童节的起源,是纪念在二战中死难的16岁以下的孩子,保障战争中孩子的生存权。 在我国,儿童节儿童的定义是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但是在成年人的心中,大约20岁之前,都可以模糊为童年和少年,因为注重那种心理感觉。

    腾讯   14 阅读   2022-05-31 19:12
  • 20000余件实物遗存述说500年晋商往事

      明清时期,晋商崛起,称雄商界500余年。山西太原,70岁的陈旭致力于晋商老物件收藏研究,数十年来,收藏晋商实物遗存20000余件。   30日,陈旭在工作室内整理着晋商票号、钱庄、当铺、银号等簿记资料。他说,“晋商实物遗存,展示的不仅是商业文化,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比如簿记,信息量包罗万象,记录了很多内容。”

    光明网   16 阅读   2022-05-31 19:08
  • 历时近3年临摹壁画 他让莫高窟被世人知晓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循着高低起伏、绵延不断的鸣沙山东麓望去,就能看到崖壁上开凿出的历经千年岁月的历史沉淀和沧桑面貌,这便是敦煌莫高窟,闻名于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

    光明网   18 阅读   2022-05-31 19:02
  • 桂林博物馆:悠悠漓水 诗画桂林

      广西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桂林市临桂新区,一片富有浓郁桂北风格的建筑群引人注目,这就是桂林城市会客厅“一院两馆”(桂林大剧院、桂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   桂林博物馆外观兼具桂北民居特色和汉唐古韵,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内设1400平方米的青少年科普社教活动中心。馆内有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3.9万余件(套),形成以陶瓷(唐代桂州窑出土佛教陶器和明代出土梅瓶为代表)、书画(明清名家书画、桂林籍状元书画和桂林山水画为代表)、抗战文物及史料(西南剧展文物为代表)、民族民俗文物(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为代表)、访桂外宾礼品等12类文物为支撑的藏品体系。

    光明网   24 阅读   2022-05-31 16:09
  • 张作霖身故后,五夫人在台的日子如何?

    1928年6月4日,对历史稍有涉猎的人大概都对这一天印象深刻。张作霖的火车途径皇姑屯时,遭遇了致命性的袭击。坊间最常听见的的流传是,大帅被炸后,拖着一口气直挨到了帅府,对着部下和几位夫人交代了遗言:要求张学良赶快回来接手大业后方才抱憾离世。

    腾讯   69 阅读   2022-05-30 15:30
  • 国军打过最窝囊一战,3天不到6万人被灭,其中发生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抗战时期的国军,虽然打仗不行,但武器装备十分精良,远比我军要好很多,所以在战场上,即便我方人多势众,也不一定能取胜,但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还真和国军打过这样一场仗,国军6万人被歼,而整个作战时间仅用了3天。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腾讯   64 阅读   2022-05-30 15:26
  • 二战中日本相继占领香港和新加坡,却为何放过澳门?

    在二战中,日本鬼子确实是狂妄自大到了极点,把美英苏都给拉到了战场中,真以为自己能称霸全球,其中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之后,就先后占领了香港和新加坡,其中当时还对新加坡进行了疯狂的屠杀。

    腾讯   34 阅读   2022-05-30 15:23
  • 朱曜奎艺术展:熔铸根魂 回顾70余年创作历程

    2022年5月9日,由清华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的“熔铸根魂——朱曜奎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由于疫情原因,展览目前暂不对外开放。

    新浪   57 阅读   2022-05-30 15:20
  • 伍子胥为什么一夜之间白了头 他经历了什么事?

    《白发魔女》中记载,练霓裳被卓一航背叛心理受到巨大创伤,然后一夜白头,成了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大魔头。练霓裳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她一夜白头是为了剧情需要。一夜白头这种事可能吗?答案是:完全可能,伍子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趣历史   35 阅读   2022-05-30 15:17
  • 超级壁纸:色彩真的很重要

    超级壁纸:色彩真的很重要

    网易   46 阅读   2022-05-30 15:01
  • 侵华日军在中国背老太太,是学雷锋?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侵华日军在中国背老太太的照片受到痛骂,原因是它进入了中国教材,并被说成了“学雷锋”,“很不容易”……然而,这张照片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科普地说一说。

    搜狐   31 阅读   2022-05-30 14:58
  • 小莫泊桑杯国际艺术联创法国巡展即将开幕

    儿童的想象力能量无限,它可以“打破”国界、跨越时空、跨越民族、跨越年龄……法国时间2022年6月4日,一场世界儿童艺术盛宴——第一届“小莫泊桑杯”国际艺术联创巡展法国首站将在巴黎卢浮宫卡鲁赛尔厅开幕,500多幅承载了世界儿童想象力的“联创”作品将面向公众展出。

    搜狐   52 阅读   2022-05-30 14:56
  • 乾隆晚年生子,和孝公主集百宠于一身,后半生却凄凉无比

    和孝公主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主,从小便生活在蜜儿般甜的环境中,衣食无忧,集百宠于一身,可以说真正的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即便是嫁人之后,成为当今宠臣和珅的儿媳妇,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妻子之后,夫妻二人也是过着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的生活。

    搜狐   72 阅读   2022-05-30 14:52
  •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到底“奇”在哪里?

    明末文学家冯梦龙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本通俗小说誉为四大奇书,因为这四本书除了本身剧情、人物有相当的质量,更因为这些书有诸多先驱者的成分,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魔幻小说、世情小说等风格,影响了后世的创作。而且在故事之外,它们也包罗万象,不管什么时代的读者,不管阅读几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在日本推理小说史上,也有四本书被誉为“四大奇书”,它们中最早的书完成于1934年,当时日本推理鼻祖江户川乱步正值巅峰,欧美黄金时代也正处于进行时。最晚的一本成书于1977年,彼时古典推理已经式微,新本格仍在黎明前的萌芽时期。

    搜狐   34 阅读   2022-05-30 14:50
  • 人死后为何要用布将脸遮住?并非迷信,而是出于科学考虑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後更叹息,浮荣安足珍?——《拟古十二首》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逆转的规律,也是自然界所有生命体必经的过程。不同的是,人经过进化,变成了比较高级的生物,除去拥有更高的智商,会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发明出各种各样便于生活的东西,人类还有着丰富的情感,拥有细腻复杂的情绪。

    搜狐   30 阅读   2022-05-30 14:47
  • 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将于6月8日在张掖开幕

    6月8日至6月12日,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将在甘肃省张掖市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据了解,本次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共遴选出30家非遗工坊的非遗产品,这些产品一改往日手工制品的稚拙,从包装等外在设计上进行提升,引领往日人们眼中“小众的” “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文化消费市场。

    腾讯   29 阅读   2022-05-30 14:43
  • 教材插图风波未平,儿童节邮票又现“四指女孩”

    人教社教材插图事件尚未发酵完毕,中国邮政六一国际儿童节邮票又添话题,其中一枚邮票上的植树儿童居然一只手只有四根指头。 中国邮政有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发行邮票的习惯,建国以来,中国邮政发行的儿童节邮票多达30余套。今年六一节,中国邮政又将发行《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特种邮票,1套共5枚,发行量也定位于610万套。

    腾讯   70 阅读   2022-05-30 14:38
  • 老片重映是偷懒之法 还是救市之策?

    时下的电影市场再度打开了“重映之门”。去年首映的《我要我们在一起》,今年“520”重新上院线,出人意料地收获3906万元票房,不仅夺得周票房冠军,还打破了《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创造的国产影片重映首日票房纪录。 《我要我们在一起》之外,2020年首映的《魔法鼠乐园》《阿里巴巴与神灯》《小美人鱼的奇幻冒险》将在5月底、6月初重映;青春片《五个扑水的少年》将在5月28日重映;2019年首映的《白蛇:缘起》,和2021年首映的《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及《雄狮少年》将在6月份重新上院线。

    人民网   39 阅读   2022-05-30 14:35
  • 传承“侨味”糕点 留住农场乡愁

      5月的广西来宾市,深夜漆黑的街道上,只有侨眷江倚文的店面还亮着灯,她正在制作印尼风味蛋卷。只见她的手在蒸汽升腾的锅中“起舞”,麻利的身影穿梭于4个锅前,在熟练的一盖一掀一卷中,冒着热气的蛋卷新鲜出炉。   江倚文的母亲曾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上世纪60年代回国,定居广西来宾华侨农场。逢年过节,华侨农场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东南亚美食。她从小就吃母亲做的九层糕、摇摇花、绿馍等印尼特色糕点长大。

    人民网   55 阅读   2022-05-30 14:33
  • 这位百岁老人在古稀之年 为古都金陵留了一座梦中红楼

    现代建筑风格的“托盘”之上,层层叠叠立起一座传统的江南林园,在周边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之间,仿佛一幅立轴山水图,又如一掬精致盆景……2022年5月29日,为庆祝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者和教育家吴良镛先生百年寿辰,在他的家乡南京,为其举办的“金陵瑰宝国之巨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于南京金陵美术馆开幕。展览精选的吴良镛先生作品之中,老人于古稀之年打造的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成为留给家乡最具特点的一座梦中红楼。

    光明网   26 阅读   2022-05-30 14:30
  • 广州“85后”龙头雕刻师端午忙

      在广州市黄埔区下沙村,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内,“85后”龙头雕刻师张伟潮和徒弟们正在赶制龙舟龙头、龙尾订单。只见他左手执刻刀,右手拿着锤子轻轻敲打,从龙头上掉落的樟木碎屑四处飞溅,散发出阵阵清香。端午节前,他需要做好8个新龙头,修复9个旧龙头,常常忙至凌晨四点收工。   扒龙舟是广州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形成了一整套起龙、采青、赛龙、藏龙、散龙的仪式。龙船竞渡前,村民们先要把船身从水下起出,再将龙头龙尾装上,恢复其往日威风。对于一艘龙舟来说,龙头、龙尾就是它的灵魂。

    光明网   15 阅读   2022-05-30 14:28
  • 足不出户打卡“国家宝藏”

      史前遗珠、秦汉闳放、隋唐之风……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亦是闻名遐迩的文物大省。鎏金铜蚕、秦铜甬钟、何尊、昭陵六骏、鎏金翼兽纹带五足铜炉台等海量珍品文物便是有力佐证。   为向全国人民展现陕西省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5月16日至25日,腾讯微信视频号携手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等共同发起“文博探秘——馆长开讲”系列直播活动,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4座博物馆,以博物馆馆长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广大网友“授课”。

    光明网   28 阅读   2022-05-30 14:24
  • 古代的宝剑真的能做到“削铁如泥”吗?真相是什么?

    古代宝剑是绝对可以做到削铁如泥这个指标的,前提是,这把宝剑是需要用钢铁制造,而不是之前时代的青铜宝剑。原理如下: 青铜时代早于铁器时代。在青铜时代,人们采用青铜,也就是铜和多种金属的合金,来制作武器。有的青铜组分硬度也很好。但是,总体来说,不如钢铁材料的表现好。所以,人们掌握了熔点更高的铁器制作方法,就淘汰了青铜。

    腾讯   118 阅读   2022-05-28 13:27
  • 秦先灭韩赵魏,后灭楚燕齐?原来秦灭六国的顺序藏着小秘密

    战国时期,秦经过变法以后,国家迅速变得强大起来。到了秦王嬴政统治期间,秦国终于在公元前230年“解锁”了扫灭六国的模式。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东方的齐国,最终统一了天下。而嬴政也成为了主宰天下的始皇帝。 秦灭六国足足花了10年的时间,而且秦国扫灭六国的顺序也十分耐人寻味。从史料记载的时间来看,秦扫六国的顺序依次为韩,赵,魏,楚,燕,齐。换句话说,秦优先消灭了“三晋”,后灭的强楚,最后才灭掉了燕、齐。那么这个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或者说这只是嬴政的随意之举呢?其实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暗藏着小秘密,值得人推敲。

    腾讯   78 阅读   2022-05-28 11:49
  • 秦修建长城耗费了多少财力?经计算总费用至少花了5千多亿

    战国后期,秦国开始变得无敌起来,而昔日的强楚沦为了跑龙套的配角,韩、赵、魏也根本不是秦的对手,至于燕一直就没怎么真正强大过,而齐国则演变成了秦国的“二哈走狗”。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嬴政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大秦王朝。 嬴政认为自己的功盖寰宇,于是把自个儿称为“始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干了不少丰功伟绩,其中一项就是修建万里长城。秦在统一以后耗费了巨大的时间、人力、财力把之前燕、赵、齐等国家的部分长城连接在了一起,并且经过重新修缮,这才有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万里长城。自秦以后,从汉到清,万里长城都是我国抵御外敌的重要军事屏障。 自西周开始,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就多次侵扰中原地区,其中匈奴族经常南下肆虐各诸侯国的百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兵种以步兵与兵车作战为主,而匈奴人多以灵活的骑兵为主,加上匈奴人骁勇善战,因此诸侯国经常吃这些游牧民族的亏。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与匈奴人经常打交道的国家不得不修建防御工事——长城。

    腾讯   72 阅读   2022-05-28 11:47
  • 宗白华:中国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

    中国书法在国际艺术界受到特别的重视,与油画差不多。别的国家,像以前的希腊、埃及,他们的书法也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但不能发展成为像中国这样一种艺术。这一点是有很多条件。中国的笔墨;中国的书法的传统;中国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这一点就有艺术性。 中国的文字渐渐地越来越抽象,后来就不完全包有“象形”了,而“象形”、“指事”等只是文字的一个阶段。但是,骨子里头,还保留着这种精神。中国书家研究发展这种精神,成为世界上独特的艺术,也是值得注意的,并且艺术发展境界之高。像王羲之,中国人对他的崇拜,尤其是从前唐太宗对他那么重视,那真是少有的。唐太宗把他的书法看得比任何艺术都高了,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网易   109 阅读   2022-05-28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