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中国最早的军事学堂 公元380年创建

    据《资治通鉴》载,东晋时期的前秦国王苻坚戎马倥偬,举兵征前燕、平前凉、灭代国,在降服化外蛮夷,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后,为进一步训练军中诸将,以夺天下,于公元380年2月办过实属军事院校的教武堂。 教武堂校址选在位于水陆交通要道的渭城(今陕西咸阳),教员是晓达阴阳、精通孙吴兵法的专门家,学员是身经百战的骁勇战将,当时的苻坚心怀"混一六合,以济苍生"之志,故对这所教武堂十分重视。

    腾讯   20 阅读   2022-05-26 12:29
  • 四大名著倒着读,完全是另一个故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三足鼎立,群雄逐鹿,司马氏坐收渔翁之利;天罡地煞聚义梁山泊,与朝廷分庭抗礼,西讨方腊,地府再相聚;富贵荣华,贾府爱恨纠缠,终了一曲《葬花吟》。 中国四大名著,从神话小说到章回体历史小说,这四部巨著都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从小学起,四大名著就成为学生的必读书目,对于故事内容,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如数家珍。可若是四大名著倒着读,完全变成了另一种风味,新的故事也同样耐人寻味。

    搜狐   32 阅读   2022-05-25 23:44
  • 美洲发现两条龙,距今有3000余年:印第安人真是殷商遗民?

    众所周知,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代表了中华文明。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考古学家却在美洲发现了两条中国龙,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中国龙是如何跨越茫茫的太平洋,来到美洲大陆的? 公元前10世纪前后,中国爆发了一次王朝更迭,即周武王推翻了商朝,而史料上记载的殷商数十万大军最后神秘失踪,会不会是这一批人来到了美洲,成了如今的印第安人,顺便也带去了中国龙?

    腾讯   64 阅读   2022-05-25 23:41
  • 土豪至极的废帝墓:铜钱堆如山,一个谜团至今无解

    有这样一座大墓,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最终因为一个盗洞重见天日。这座墓不仅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出土的文物更是让人惊掉下巴。 十余吨的五铢钱堆成了两米高的钱山,墓中黄金比已出土的汉代墓葬群的黄金总和还要多,出土的《论语》篇目或许会更新我们现有的认知。

    腾讯   37 阅读   2022-05-25 23:39
  • 河南发现史前遗址,揭开新砦文明面纱,后羿射日并非传说

    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寓言故事,像愚公移山、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夸父逐日等等,这些寓言故事中有的在历史上游记载,有的却都是传说,历史事实是否存在还有待考证。而关于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想必大家从小就知道,说的是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就在这危难时刻,出现了一个叫后裔的人,他用神箭射下了9个太阳,从而拯救了世人。而很多人都会说后羿射日只是个神话故事,天上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太阳,但是有专家表示,后羿射日其实可能并非传说。

    腾讯   73 阅读   2022-05-25 23:37
  • 当中国十大名花遇到诗词和国画……

    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水仙是我国十大名花。 不仅芬芳馥郁,雅致幽香,更是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挥毫,吟诵......

    腾讯   32 阅读   2022-05-25 23:35
  • “身高”是怎么测出来的?中国最高树背后的冷知识

      最近,中国极高树木频频被发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考察团队在西藏察隅县发现了成片高大的云南黄果冷杉原始森林,其中最高的一棵高度达83.2米,刷新了中国最高树纪录。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与资源管理”专题的发现。此前,北京大学考察团队还在西藏墨脱县发现了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最高树”背后的生物学知识。

    光明网   31 阅读   2022-05-25 23:31
  • “考古热”下为考古人的“一问三不知”点赞

      在走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领队蒋乐平之前,作者有很多疑问。   近日,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启动,该遗址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将长江中下游栽培稻的历史上溯至一万年前。

    光明网   29 阅读   2022-05-25 23:29
  • 走进历史现场 见证“博物馆的力量”

      近一段时间,伴随着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热度,关于博物馆的好消息和精彩活动不断。   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将进一步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鼓励改善陈列布展、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启动试运行,打通与博物馆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武汉推出“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文明的相约——百万大学生走进博物馆”等数十项文博活动;西安通过展览、活动和讲座等集中展示“天然历史博物馆”的魅力……

    光明网   30 阅读   2022-05-25 23:27
  • “亡秦必楚”到底有没有什么历史依据?

    秦国雄兵百万,并吞天下,尽灭六国,始皇帝这个始字就在于他这个王朝想要千秋万代,何以二世而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为何成为现实。“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人熟知的典故,陆游在《金错刀行》中写道: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蒲松龄的对联中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亡秦必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趣历史   48 阅读   2022-05-24 17:15
  • 为何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都不戴头盔呢?

    他们不仅不戴头盔, 身上穿的铠甲也很简洁,甲片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是护住前胸和后背。而站在最前边的弩兵部队身上一个甲片也没有。从俑坑里能看得出来,秦俑 都是简装,他着的铠甲防护的面积并不大,都属于轻型的,和我们所了解的当时的魏国的重装部队正好形成一种明显的反差。秦国应该有能力为军队配备足够的铠 甲。历史记录显示,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是当时诸侯国中最富有的。

    趣历史   47 阅读   2022-05-24 17:14
  • 关羽、周瑜,谁更了不起?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周瑜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先说关羽吧! 他曾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杀过蔡阳,樊城擒过于禁,水淹七军,擒杀庞德,堪称盖世猛将。 而周瑜呢? 赤壁之战,他仅率孙刘数万联军,就将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杀得惨败,奠定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格局。 那么,问题来了,关羽、周瑜,谁更了不起呢?

    腾讯   68 阅读   2022-05-24 17:11
  • 林徽因:一个怎样的女人,才能让两个卓越的男人深爱?

    一直很好奇,为何上苍会将如此深重的厚爱赋予在一个小女子的身上。让她一个人汇集美丽,才华,爱情,甚至是诗意的心。 这世间划分女人的标准无非就是,未婚的,已婚的。可像林徽因这般优雅从容和灵秀的女子,似乎是天生来讨取世人宠爱的。

    腾讯   77 阅读   2022-05-24 17:09
  • 孝庄去世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将祖母下葬?

    如果说清朝最有地位,最受人尊敬的女人莫过于孝庄太后了,她聪明睿智不贪恋权利,辅佐两代君王。 培养康熙成为一代明君,对大清功不可没,对康熙恩深似海,但去世37年都没能下葬。

    腾讯   80 阅读   2022-05-24 17:05
  • 若关羽夺回荆州,蜀汉将会发生4种不可控制的场面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影响之下,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关羽大意、失荆州!”,那么?当年的关二爷真的是因为大意才失去的荆州吗?答案绝非你想的这样简单。在《三国演义》之中,之所以会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夸赞关羽、突出关羽的本事。

    腾讯   41 阅读   2022-05-24 17:03
  • 艺术史上最大玫瑰案 : 美到窒息,残忍到极致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荷兰,1836-1912年 墨西哥 西蒙基金会藏 初看这幅画 大多数人或许都会觉得浪漫 从天洒落的粉红色玫瑰花 沉浸在花海里的 宾客 美酒佳肴,载歌载舞 清明亮丽的环境中,躺着绝色佳丽 结合远处的酒神巴克斯的雕像 俨然是欢庆酒神节的盛宴

    网易   46 阅读   2022-05-24 16:52
  • 为什么传统的中国古建筑很少见到「圆顶」结构?

    为什么传统的中国古建筑很少见到「圆顶」这种结构形式? 圆顶之前,先说圆形建筑。 无论是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 无论是中国的古建筑还是外国的古建筑。 “圆形建筑”都是非常少见的。

    网易   48 阅读   2022-05-24 16:50
  • 俄罗斯艺术家尤金梦幻四季,这梦幻的世界美醉啦

    艺术家尤金Gavlin,在莫斯科的生活和作品。 他毕业于从MGZPI(美术系)。俄罗斯艺术家联盟的成员。 水彩画是艺术家尤金Gavlina世界观,像个人的短视 - 在雨中。 在他的画市出现模糊,依稀可辨,但缺乏各种点缀,防止看到它的真面目。

    网易   42 阅读   2022-05-24 16:48
  • 当艺术品遇上数字时代 文化消费迎来新机遇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幸福南路2号,万事利丝绸文化创意园区里一台台智能数码印花机正高速运行,电脑上实时显示的订单新数据也在不断跳动。这家个性化定制工厂正持续收到数字收藏者的下单需求…… 卢浮宫胜利女神的二次文化创作、小说《人世间》的艺术衍生品、《春之圆舞曲》片段音乐数字藏品……如今,越来越多文化艺术品开始涉足数字藏品这一新赛道。数字藏品是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之一,不但能形成新的文化产品商业模式,也是顺应文化与科技行业深度融合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网易   33 阅读   2022-05-24 16:46
  • 鲜活、清澈、澄明的东方文化

    重彩作品《秋华图》,在刚刚过去的香港苏富比春拍现当代艺术日场,以 277.2 万港元成交,这让年近八十岁的艺术家石虎,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相较市场的火热,隐于山林的石虎,平静创作,与外界保持着距离,进入到了更加自由的天地。在他看来,绘画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自然和自由。关于石虎,关于他的作品,我们通过文章《空·象——读石虎先生近作》去细致了解。

    搜狐   41 阅读   2022-05-24 16:40
  • 古代皇帝如何教育自己儿子?

    教育,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时尚话题。其实,不仅仅是如今的我们,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就是古代的家长,对教育也同样的看重。古代的文人很吃香,而一般的家庭更是把培养自己孩子的才学当成了重中之重。不过,我们今天,不说古代普通人的教育问题,就说说这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搜狐   29 阅读   2022-05-24 16:38
  • 奉友湘:“奉”天承运来自何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时,皇帝下诏书时,经常把我的姓放在最前面;“奉公守法”,我们在青少年时常常接受这样的教育;“奉上级指示”,过去政府部门发通告时,总是把我的姓放在文首。

    搜狐   57 阅读   2022-05-24 16:36
  • 历史上著名的4个“梦”,故事流传至今,却让人细思恐极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既有着关于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记载,也有着一些流传于民间或者是作家编撰出来的神话故事,无论是哪方面的文学作品或是历史记载,都对后世的人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即便到了今天,古时候的文化也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有着借鉴的价值和意义,而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之中有这样四个家喻户晓的美“梦”,这四个极为经典的传说自古代一直流传至今,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细细品读之后会感觉细思极恐,但又深受其益,那这四个故事究竟是什么呢?

    搜狐   35 阅读   2022-05-24 16:31
  • 捡到这些石头,都很值钱呀

    这年头,石头比黄金贵,那些其貌不扬的石头,说不准就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石,你可能会问:我怎么识得哪些石头值钱吖?我来告诉你,下面这些石头都值钱,看准了喔~

    腾讯   38 阅读   2022-05-24 16:29
  • 北大历任校长的书法,拼的是学养!

    北京大学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1911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也以博学多才而著称,其书法造诣颇深。现精选北京大学历任14位校长的书法作品奉献给各位朋友,希望得到大家的喜欢。

    腾讯   33 阅读   2022-05-24 16:27
  • 西方艺术中的动物与人:共生、崇拜与狩猎……

    人对动物的感情一直以来都是恐惧、崇拜、贪婪、残忍和爱的混合体,而这种纠结的情感在艺术中被生动地表现出来。近期,由《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艺术史类图书《动物与人:从史前至今二者在西方艺术中的关系》,解读了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人的关系,揭示背后的艺术传统与社会因素。这其中有在共生中的和谐相处,也有人类对动物的崇拜和恐惧;有对动物的观察和美学审视,也有狩猎和杀戮时的残忍……

    腾讯   16 阅读   2022-05-24 16:23
  • 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大使苏文殷作品欣赏

    苏文殷,号山翁,男,黎族,海南白沙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志愿服务工作部委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海南省文联委员。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第三届至第七届全国刻字艺术作品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国家文化部笫十二届群星奖,中国国家画院第一届、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等重大展览二十余次。曾获第十二届文化部“群星奖”、全国刻字艺术作品奖等国家级奖项。在《人民日报》、《民族文学》、《海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近百篇散文、诗歌、艺术评论。

    腾讯   26 阅读   2022-05-24 16:20
  • 薪火相传 时代丹青——用画笔为人民塑像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有了前行明灯。同时,也成为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的基石。   为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国家大剧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于5月23日联合推出“薪火相传时代丹青——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展”。

    光明网   19 阅读   2022-05-24 16:17
  • 陕西省考古博物馆惊艳亮相

    在众多考古爱好者的期盼中,陕西省历时10年精心筹建的陕西考古博物馆于4月底试行开放。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南依秦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馆舍建筑为唐代风格、园林化设计,与秦岭生态区融为一体。

    光明网   23 阅读   2022-05-24 16:16
  • 湖南高校举行毕业设计展示周 展学生工匠精神

    5月23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梦想绽放”2022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在长沙启动。1657件(套)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现场,展现师生们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光明网   25 阅读   2022-05-24 16:12
  • 为什么清代皇后,后来都不住坤宁宫了?

    清代顺治、康熙皇帝的皇后是住在坤宁宫的。相应的,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住在乾清宫。 后来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皇帝守孝期间,就住在养心殿。守孝期结束后,雍正皇帝也没有搬入乾清宫,而是继续居住在养心殿。 于是,雍正之后的皇帝,也以养心殿为寝宫。 皇帝都不住在乾清宫了,那皇后自然也就顺应皇帝的制度,不再居住在坤宁宫。 下图为坤宁宫帝后寝室,以及坤宁宫另一边的大通间儿。

    腾讯   49 阅读   2022-05-23 17:42
  • 1945年一国民党军官带着10亿资金来投靠我军,他什么来头?

    1945年10月,新四军鲁南军区大门口走来一位身形消瘦的中年男人,他面色犹豫,提着一个皮箱静静站立许久,最后还是深吸一口气敲开大门。门口的警卫人员在得知对方的身份和来意后,露出了一个十分诧异的表情,迅速跑到军区领导的办公室,言明外边有一个重要人物来访,须得领导亲自定夺怎么接待才行。领导不明所以地走到门口,一看见来人也是满脸震惊,因为此人不仅是一名国民党军官,也是一个在上海滩颇有“名声”的大人物,还是蒋氏家族的女婿。要知道虽然此时国共两党的战时合作关系还没有破裂,但蒋介石的小心思世人皆知,已经在暗搓搓地准备开展内战,这个时候对方的亲戚跑来新四军的地盘,究竟是意欲何为?

    腾讯   86 阅读   2022-05-23 17:40
  • 有哪些与舜帝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一作妫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三皇五帝”之一,“上古四圣”之一。舜为东夷族群的代表。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而重瞳,孝顺友爱,善于制陶。得到四岳推荐,经过重重考验,得到唐尧的认可与禅位(《竹书记年》和《韩非子》中并不记载为禅让) ,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建立有虞国。即位之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百业兴旺(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晚年听从四岳的安排和建议,禅位于大禹,乘车巡行天下,卒于苍梧郡,葬于九嶷山,谥号为舜,又称帝舜、虞舜、舜帝。

    趣历史   47 阅读   2022-05-23 16:33
  • 吕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究竟是怎么去世的?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

    趣历史   44 阅读   2022-05-23 16:29
  • 罕见金庸书法作品,就连启功都盛赞,直逼书法家?

    金庸的书法有多好呢?曾得到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盛赞,直逼书法家,果真如此吗? 对于金庸,大家都是相当熟悉的了,金庸出生于1924年,于2018年逝世,享年94岁。他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我国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作家、新闻学家等,尤其是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贡献巨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很多的读者,是人们心中敬爱的小说家。 那么小说家金庸的书法如何呢?

    网易   44 阅读   2022-05-23 16:27
  • 罕见启功先生调侃张大千,故意写错字

    启功先生的书法造诣和贡献在中国近现代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他是中国近现代最为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也是最受人尊敬的书法家之一。虽然有很多的书友认为他并非书法家,而是教育家,但事实上其书法名声更大,贡献更大。 对于启功先生的书法,我们是完全可以信得过的,至于说是其书法作品有写错的,并且流传开来,估计对于很多的书友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那么启功先生有没有写错字的书法作品呢?据说还是故意的,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

    网易   83 阅读   2022-05-23 16:24
  • 塔瓦德罗斯接掌百年美术馆,秦伟回望昨日巴黎

    1901年成立的伦敦白教堂美术馆将于10月迎来新馆长吉兰·塔瓦德罗斯。她认为,随着美术馆走出疫情,“现在似乎是交出缰绳的好时机。”塔瓦德罗斯此前发表宣言,为艺术家谋求政策和经济支持。 尼日尔建筑师玛利亚姆·伊索夫·卡马拉为塞内加尔设计了一座新博物馆,她注重体现非洲的民族遗产,将聘请当地工匠参与建设。在中国香港,摄影师秦伟在香港大学呈现摄影展“时间的漫游”,回望30年前的巴黎;加纳艺术家伊曼纽尔·塔库个展“半神”展出其新作。《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继续报道一周以来的热点艺术事件与人物。

    网易   76 阅读   2022-05-23 16:23
  • 让人沉重的“琉球”展:东京特展讲述万国津梁

    提到冲绳,人们会想起大海。冲绳的原名叫琉球,而琉球这名字,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来的。 澎湃新闻获悉,东京国立博物馆近日推出特别展“琉球”,展览聚焦建立于15世纪下半叶的琉球王国。关注其独特历史和文化的形成,以及在经历近代化后,如何延绵和传承传统。这也让国人观之,不免感到话题沉重,心情复杂。

    网易   53 阅读   2022-05-23 16:21
  • 《不散的筵席》:艺术品中怎样表现饮食文化?

    烹饪的艺术彰显在食谱书和家庭账目本中、在菜单和购物清单中、在考古学家的发现里、在厨房和餐厅的建筑结构里,以及文学里关于菜肴的描绘之中。但是也许,关于我们吃的什么、怎么吃的最鲜活诱人的例子,正隐藏在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作品中——有些艺术作品似乎直白地描绘着菜肴或原料的美妙,而在有些作品中,它们仿佛作为不经意的信息,出现在某个圣经故事或者神话场景的背景当中。

    网易   50 阅读   2022-05-23 16:19
  • 湖南永州发现25座清代墓葬,为丧俗研究提供新参考

    5月21日消息,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对永州市东安县后背山墓群的考古发掘中,清理清代墓葬25座,出土各类器物60余件,包括瓷罐、瓷碗、铜发簪、铜刀等。目前对出土文物的分析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网易   56 阅读   2022-05-23 16:17
  • 读懂《富春山居图》方知其珍贵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八十高龄才开始提笔绘写富春江叠峰山峦四季变化的长卷大作。 黄公望与西方天才型画者梵高不同,在七十岁前,他从未想当个画家。正如所有宋元明清的中国文人,黄公望幼年书读得好,一心只想参加科举考试进府做官。四十岁之前,他追求的是身份地位,这位了不得的巨人曾一度被摆在难以想象的乏味官职,杭州官府专收田粮赋税小官。

    网易   45 阅读   2022-05-23 16:15
  • 95%的孩子不知道《西游记》原著脑洞,明白后更懂怎么读书

    你家孩子读《西游记》,羡慕嫉妒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嫌弃唐僧的啰嗦背后,有想过这些“没那么简单”的谜团吗?

    搜狐   70 阅读   2022-05-23 16:13
  • 张充和:书法不仅仅是写字,也是在写生活的智慧 !

    世间可下酒的东西有不少。为吃酒而吃酒的,炒几盘荤或素的菜,或一碟花生米,已是好。风雅一些的,煮一壶月光下酒。作家董桥另得新趣,他说张充和的毛笔小楷漂亮得也可下酒。

    搜狐   51 阅读   2022-05-23 16:09
  • 程青中篇小说《月色朦胧》出版,献给喧嚣都市中每一个人

    在中国当代文学里,“城市”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形象。作家们似乎对农村理解更深,对书写城市却常常感到难以下手。 在不多的以书写城市为志业的作家中,程青是特别的一个。她将水泥森林中的日常烟火婉转道来,尤其善于把握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她的人物在情爱、家庭、事业和隐秘的内心中跋涉,岁月悠长,百感交集。 近日,程青的小说集《月色朦胧》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她创作的三部代表性的城市题材中篇小说,分别是《阳台上的鳗鱼》《月色朦胧》和《上海夜色下的36小时》。

    搜狐   44 阅读   2022-05-23 16:07
  • 变瑕为瑜 河北廊坊玉雕手艺人巧作“俏色玉器”

    “‘俏色玉器’的难点在于设计思维和雕刻技巧,要能因色取巧,因材施艺,巧用料形和手法,变瑕为瑜,才能创作出浑然天成的经典作品。”23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孙记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孙殿国的工作室里,孙殿国正拿铅笔在一块白色玉石的绿色部分勾画叶子的形状和脉络,然后用机器一遍遍打磨,直到出现叶子的轮廓。

    搜狐   46 阅读   2022-05-23 16:04
  • 曾经风光一时的纸质书为什么卖不动了?

    纸质书明显卖不动了,而电子书却大行其道。那么,曾经风光一时的纸质书为什么卖不动了? 因为人们大多都不买了。上世纪拨乱反正之后,纸质书曾经畅销。很多人都要买纸质书来阅读,而且有着如饥似渴的精神。人们在文革期间没有什么书读,到了思想开放的时代,当然要找书来读了。那时候的书并不贵,小人书只有几分钱,成人阅读的书也就几毛钱。当然,那个时候的物价水平比较低,钱比较实诚,不像现在物价飞涨,人们只能承受高物价的生活,而不能有什么喘息的机会。纸质书经过出版热之后,成了热门商品,被书店售卖,被图书馆和个人收藏,也被一些人购买借阅。只要人们有闲暇时间就会读书,看小说,看散文,看维修的书。当然,年轻人要上进,学习文化知识,考大学。那时候刚刚恢复高考,很多大学生复习考试,要考大学。于是,不但是专业类的学习书籍卖得快,就是一些小说也卖得快。那时候的作家辈出,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先锋派文学、寻根文学、城市文学,都有很多作家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作家多了,书也就多了。出版业的发达促进了写作的繁荣,不但大学教授可以著书立说,而且流浪汉也能写书出版。至于中学生出版自己的书也是常有的事,并不新鲜。

    腾讯   41 阅读   2022-05-23 16:02
  • 漫漫长夜和风霜雪雨的空闲寂寞时光读书

    如果没有读书这个习惯,我真不知道在离开单位和家人长期驻村帮扶期间,如何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和风霜雪雨的空闲寂寞时光。 青少年时期的我生活在农村,非书香世家出身,亦对“晴耕雨读”“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这样的话没有多少深刻体会和感悟,几乎所有的读书只是为了考试,或人云亦云图个热闹。在那段苦闷无聊的日子,因无书可读,便将一本破烂得没有封皮且在众人看来无用的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恰遇当年参加一次重大考试,发现命题作文题目和要求与这本书中一篇文章的内容基本一致,于是我很轻松地“照猫画虎”,结果我的作文被评为最佳作文,我的命运也因为这一年的这一次考试而发生了重要转折。这也正应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也切实教育我平时就要用心多读书、读好书。

    腾讯   13 阅读   2022-05-23 16:01
  • 这枚“比心”金钗,是孙策和大乔的爱情信物?

    一枚精美的鸟首金钗上,两只鸟儿短喙相衔,张开的羽翼下,翎羽环绕。最为别致的是,这对鸟儿头颈弯曲,组成了心的形状。 这枚陈列在苏州博物馆西馆的“比心”金钗长25厘米、重25.5克,2017年出土于江苏苏州虎丘路的大型东吴家族墓。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认为,它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精致的东吴金器,代表着东汉到三国时期金器的精湛制作水平。 鸟首金钗曾经为谁拥有?又是为谁佩戴?曾见证过怎样的故事呢?专家认为,它可能与孙策和大乔有关。

    腾讯   20 阅读   2022-05-23 15:56
  • 瑞媒:中国人仰慕欧美、盲目模仿西方的时代已然过去

    瑞士《新苏黎世报》5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年轻一代思考文化传统 中国人不再模仿西方的一切,而是对书法和汉服越来越感兴趣。他们中一些人甚至把自己的爱好变成生意。明代风格的长袍、以北京故宫里饰物为原型的胸针、国画纸制成的扇子……很久以前的中国艺术和手工艺品最近在年轻人当中变得非常时尚。越来越多人尝试学习古老的手工艺技术,让中国文化遗产得到复兴。

    腾讯   19 阅读   2022-05-23 15:54
  • 日照发现康熙年红衣大炮?官方回应:尚待鉴定是否真品文物

    近日,网传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发现了两门写有“康熙八年制”的红衣大炮。莒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今天表示,确实发现了两门大炮,但是具体是否为康熙年间的真品文物,尚待专家鉴定。

    腾讯   51 阅读   2022-05-23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