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严禁入校商业宣传,山东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拟引入的第三方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科类培训课程不得进入学校;学校每学期组织参与学生和家长对第三方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满意率低于80%的,终止第三方机构进入该学校该课程项目的合作……4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关于进一步规范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正式发布,将进一步规范引入第三方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义务教育学校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机构遴选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在资质条件方面,《通知》强调,拟引入的第三方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具备进入义务教育学校提供课后服务所需的设施、人员和专业技术能力。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完备。三年内未有过被移除某一区域进入学校课后服务资格名单经历。为非公益机构团体的,应具有两年(含)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训经验。信用状况良好,未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符合学校根据课后服务的内容和质量等确定的其他条件。 同时,拟引入社会专业人员应具有进校组织、开展课程教育活动相应专业技术能力,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具体资质条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认定或考评。品行端正,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核查无相关违法记录。具备组织、开展课程教育活动的身体条件,无传染性疾病。 针对遴选引入,每学期末,由学校提前征求学生及家长下一学期课后服务需求和意愿,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提出第三方服务需求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时间等,上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机构遴选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结合本地实际、根据学校需求,在学期开学前,组织专家队伍,通过公开招标、公开遴选等方式确定或调整机构名单。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发布公告、接受学校推荐等渠道,采取集中或定期开展认定等方式,确定一批可进校服务的社会专业人员名单。所有拟引入学校或纳入储备名单范围的社会专业人员应向社会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之后,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遴选审核符合要求的第三方机构或人员,由学校研究并征求家长代表意见后选用,与之签订服务协议并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期开学后入校开展服务。 第三方机构及人员不得借机搞培训、招生宣传 在监管机制方面,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制定第三方入校服务评价细则,对服务资质、服务过程、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学校根据日常监管、学生和家长评价情况提出评价意见,作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入校第三方服务评价的主要依据。 针对内容监管,第三方进校服务以课程形式呈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遴选前要把好教材、课程“入口关”,并与学校共同做好日常监管,确保教材、课程内容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科类培训课程不得进入学校。 同时,课程质量应达到服务协议承诺要求,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在80%以上并订入服务协议。学校每学期组织参与学生和家长对第三方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满意率低于80%的,终止第三方机构进入该学校该课程项目的合作;非统一测评期间,30%以上学生和家长提出不满意的,学校书面责令第三方服务方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可终止服务协议。 此外,《通知》要求,学校负责对第三方日常服务行为进行监管。第三方应与学校充分沟通服务细节,学校应充分告知第三方机构及进校服务人员学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活动(课程)开设要求。进校服务人员服从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在校内应严格参照师德师范进行自律。严禁入校商业夹带和商业宣传,第三方机构及人员不得借机搞培训、招生宣传,不得诱导学生参与校外培训辅导、购买相关仪器器材或课程服务产品。 《通知》强调,凡入校服务第三方出现以下情况,学校可提出更换服务人员直至终止合作:服务人员提供虚假学历证明或职业(专业)能力证明的;出现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等不良行为的;不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条件的;考核未达到要求或综合满意度低于80%的;其他影响入校服务的情形。 与此同时,凡入校服务第三方出现以下情况,可直接终止合作,并移除本区域进入学校课后服务资格名单:机构提供虚假资质或入校服务人员有违法违纪记录的;因服务不当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擅自变动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的;开展商业推广性质活动的;把服务分包转包给其他机构或个人的;派出人员累计3人次被同一所学校提出更换的;机构服务期间年检未通过或被主管部门处以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的;机构因自身经营原因,人员、专业技术或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服务要求的;其他严重影响入校服务情形的。被终止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或社会专业人员,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官方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布,情节严重的,协调有关部门纳入失信名单。

    新京报   47 阅读   2022-04-19 20:46
  • 哈尔滨新区深化中小学用人机制改革:教师有劲头学校有活力

    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和哈尔滨市特色学校等称号,去年学生中考成绩优秀率提升5.9%……这是哈尔滨新区利民第二中学近两年的成绩单。   哈尔滨新区自2015年底挂牌成为国家级新区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新区教育基础薄弱的问题亟待破解。”哈尔滨新区教育局局长王媛说,“我们成立新区教育咨询委员会,以‘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区管校聘’改革为突破点,通过深化用人机制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2020年8月,哈尔滨新区所有公办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封存”、离岗待聘,实行全员竞聘上岗。新区为校长设定了4级9档的专业等级,建立了校长选聘制、任期制和交流制用人机制。数据显示,校长职级制改革后,全区110名正、副职校长实现竞聘上岗,履新率达到31.5%,校长平均年龄44.3岁,下降3.6岁。   综合评审、笔试、面试,原任利民第二中学副校长的齐全成功竞聘校长一职,在全校开展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科学管理等多项重点工作,“在去年底新区组织的中小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价中,我们学校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占比在改革后平均提升30%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0%。”   “3年一个任期,每年一次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与校长职级薪资、教师整体绩效挂钩。”王媛表示。   开展多学科融合教学、申报思维素养市级重点课题……和齐全一样忙碌的,还有新区师范附属小学美术教师冯双双,2010年她大学毕业后到一所小学工作。2019年哈尔滨新区推行教师“区管校聘”改革,编制由新区教育局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学校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考核退出制度。2020年9月,冯双双成功竞聘到现岗位工作。   促进全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一体发展,是推行“区管校聘”改革的要义所在。“薄弱学校任职经历成为职称晋升硬性条件,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优评先向薄弱学校倾斜……”王媛表示。   据统计,教师“区管校聘”改革以来,全区34所公办中小学近3000名教职工实现全员竞聘上岗,512名教师交流轮岗。“其中,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交流276人,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交流56人。”王媛说。   利民第二中学着力打造“五色德育”课程体系,花园小学校致力于创办“现代化博物馆式校园”,师范附属小学以“活力思维”课程赋能学生快乐成长……通过改革,哈尔滨新区各学校差异发展、特色鲜明,新区教育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人民日报   37 阅读   2022-04-19 13:06
  • 潍坊市寒亭区各中小学迎来全面复课

    按照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和教育局工作部署,继高三初三级部迎来复课后,从今天起,潍坊市寒亭区各中小学校也迎来了全面复课。 在寒亭区文昌小学,学校全体教职工一早就在学校门口等待着,迎接返校复课学生到来,疏导学生们平安有序进入校园。在“开学第一课”班会,各班主任与阔别已久的孩子们交流探讨,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复学后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复课前夕,该校邀请专业消杀队伍进校园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为学校复学复课工作筑起了有效的安全堡垒。 学校复课后,还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制定严格的返校复课方案和应急预案, 确保返校复课后给孩子们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寒亭区文昌小学副校长张光辉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大防控力度,多措并举,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复学复课工作顺利进行。

    闪电新闻   32 阅读   2022-04-18 21:36
  • 佛山中小学师生今起返校复课

    经历了一周的居家教学后,今日起,佛山市中小学阶段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内的学校、幼儿园除外)的师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并实施严格管理。为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佛山各校计划通过心理课、班会课、总结居家学习经验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尽快切换到日常的校园学习生活状态中。 4月15日,佛山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各级各类学校师生返校复课的通告。通告称,自4月18日起,全市中小学阶段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内的学校、幼儿园除外)的师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并实施严格管理。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4月17日14:00以后返校。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以外的校外培训机构可以恢复线下教学,托管机构可以恢复服务。高等院校继续实施封闭管理,学生非必要不离校,教职员工家校“两点一线”,加大核酸检测频次。此外,中考体育考试继续暂停,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通告要求师生员工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工作由各区统一组织,纳入“应检尽检”。为做好复课准备,4月16日起,佛山多个镇街开设了师生核酸检测专场,部分学校组织师生回校进行核酸检测。 记者从多所学校了解到,各校的复课返校核酸检测已顺利完成。在佛山市第三中学,学校第一时间制定了详细的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对工作人员安排与分工、检测点位设置、检测流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安排。参加检测的师生全程佩戴口罩,严格按照“一米线”列队等候核酸检测采样,检测完成后通过专用通道有序离场。而在禅城区吉利中学,多名学生在核酸检测排队时仍认真阅读,争分夺秒进行学习。 心理课、“零起点”教学等做好衔接 在返校复课前,多所学校均要求家长和学生认真学习疫情防控要求,包括入校测温、戴口罩、一米线、勤洗手等,家长接送孩子时不扎堆聊天。此外,建议每天师生“两点一线”,不聚集,不到人员密集场所,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管理。 经过一周的居家学习后,学生应如何“收心”,尽快从居家学习的节奏回归到日常的校园学习生活状态?佛山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返校复课首日,我们将为学生精心准备心理课和班会课,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佛山市外国语学校、佛山市荣山中学、佛山市惠景中学等学校也发布了心理调适指引,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线下学习生活中。“面对孩子时,家长首先要做好观察者的角色,不带主观判断地观察孩子的反应,这种观察的状态在复课之前以及复课后一周内都十分有必要。”佛山市惠景中学在指引中建议,家长在变化的环境中应尽量帮助孩子保持规律的生活,从三餐和睡眠开始阻力会比较小。 在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上,佛山九小将在复课后组织学生总结居家学习经验,表彰坚持自觉学习的学生,对线上教学进行查漏补缺。此外,禅城区东华里小学相关负责人此前已明确表示:“返校小学阶段所有年级将‘零起点’教学,学校会积极跟进和主动帮扶不能参加线上教学的学生,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广州日报   63 阅读   2022-04-18 21:35
  • 北京:中小学教资面试考试报名4月18日16时截止

    据北京市教委官方微博消息,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已发布。教资笔试查分方式包括: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国教育考试网微信小程序和中国教育考试网百度小程序。 再次提醒,北京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将于5月14日至15日举行,考试报名时间截止至18日16:00。符合面试报考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教育部“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栏目(网页链接)”进行网上报名。

    人民网   38 阅读   2022-04-18 21:33
  • 让家委会成为“正规军”河南出台中小学家委会建设管理办法

    家委会委员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参与学校管理、支持教育工作、促进家校沟通、监督办学行为;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就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等建言献策......4月18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日前,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大力推动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确保应建快建、应建尽建,并从对家委会的工作职责、组织建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不少学校家委会功能不健全或者异化 孩子刚上小学的李先生是一位热心人,当得知孩子班级要成立家委会的消息后便踊跃报名,并顺利成为家委会的成员。 “我平时工作虽然比较忙,但孩子上学后,我很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也想为学校多出一份力。所以,就报名参加了家委会。”谈起加入家委会的初衷,李先生如是说。 平时,李先生帮助班里组织一些活动、监督打卡之类的工作。“对于如何参与学校管理,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很少涉及。”李先生道出了自己的困惑,觉得职责有点单一。 像李先生这样存在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摆设家委会”“工具家委会”“变相联谊会”……对于家委会功能不健全或者异化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和网络。虽然现在不少中小学、幼儿园成立有家委会,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家委会有哪些工作职责? 家委会是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今后,家委会做什么,其职责将会得到进一步明确。 《通知》明确,家委会的工作职责有四项:参与学校管理、支持教育工作、促进家校沟通、监督办学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家委会对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由此不难看出,家委会将会进一步深度参与学校管理。 此外,家委会将在协助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协助开展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国家落实“双减”政策、协助家长学校开展工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家委会在选举、竞聘上都有啥“硬性”要求? 家委会是如何产生的?《通知》要求,学校要按照民主程序,遵循自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委会。学校可依据办学规模等实际情况,与家长协商设立家委会组织结构,设会长1名,副会长、委员若干名,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公开联系方式,便于家长及时沟通。 家委会成员应具备哪些条件?《通知》要求,家委会成员应当拥护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正确的教育观念,热心学校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能赢得广大家长的信赖;富有志愿服务和奉献精神,身心健康,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家委会工作。 家委会任期多久?有哪些激励机制? 家委会的委员任期是有期限的,根据《通知》,家委会委员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每学年可视情况作适当改选,可连选连任。子女因毕业、转学等离校的,其家委会成员身份自动取消。会长在任期内离职的,由副会长主持日常工作。 家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全体会议,听取学校关于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就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等积极建言献策,研究确定家委会各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要将家委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对在家委会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鼓励。

    大河网   46 阅读   2022-04-18 21:32
  • 宁夏改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

    宁夏近日印发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规范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明确教师课堂教学实施的具体步骤与基本要求,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细则,旨在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在教学准备方面,引导教师认真研读和领悟学科课程标准,科学分析教法学法。在教学设计方面,引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实施方面,优化教学环节,恰当处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科学布置适量作业。在教学评价方面,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人民日报   35 阅读   2022-04-18 21:31
  • 三亚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将于4月21日起复课

    4月18日晚,记者从三亚市了解到,该市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将于4月21日起“分区、分批”复课。 其中,防范区内的崖州区、海棠区、育才生态区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返校时间定为4月21日。中职学校、市直属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吉阳区、天涯区区属中小学,返校时间定为4月24日。吉阳区、天涯区幼儿园学生返校时间定为4月25日。以上所有师生均需执行返校前72小时(三天两检,两次核酸间隔24小时)两次核酸阴性证明返校。此外,三亚全市培训机构线下教学的学生,返校时间为全市最后一个封控区解封后再返校。

    央广网   36 阅读   2022-04-18 21:30
  • 开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以来,开封市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   据悉,开封市出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类教育集团共54个,涵盖206所中小学,占比25.46%,涉及中小学生167595人、教师9992人,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开封市目前在5所学校开展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基本完成“县管校聘”改革工作,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开封市还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使得招生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为稳定教师队伍,开封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了市教体局直属学校8年以上未录用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对符合条件的在编在岗教师在市民之家开通申请公租房“绿色通道”专用窗口,积极协调增加市直中小学教师编制326个,近两年全市完成补充教师5210人,各县、区回调教师206人。   据了解,今年,开封市还将启动城区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师资配备。

    开封市人民政府   34 阅读   2022-04-18 21:23
  • 安阳:集团化办学 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

    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发展,河南省教育厅将集团化办学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记者从4月13日召开的2022年“营商环境看安阳”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集团化办学按照优质带动、优势互补的原则,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目前已建立35个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参与学校113所,涉及学生13万余人。2021年12月,在省教育厅公布的我省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中,安阳市殷都区入选全省10个典型县、区,我市七中、八中两个学区集团入选全省30个先进学校。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繁河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安阳市集团化办学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2021年,安阳市印发《安阳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围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集团化和乡镇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改革。市教育局联合市委深改办、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转发了《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推动各县(市)区制定集团化办学实施细则和路线图,有计划地培育优质教育集团,每个县(市)区争取创建1个至2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整体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二是创新办学体制。集团化办学是一种办学体制创新和尝试。安阳市集团化学校主要是以优质学校为主校,其他成员校融合主校的办学理念,执行主校的系列规章制度。这样原来相对薄弱的成员校从组织管理上得到了加强,从教学理念上得到了更新,师资、教研也可以得到主校的大力支持。主校的优质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拓展和增值。原来相对薄弱的学校“联姻”名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以快速提升。   三是强化联创机制。通常根据教育集团之间的教师配备、专业特长,对教师队伍进行编排,保障优质师资培育和辐射的需求,实现集团内骨干教师在成员校之间交流融合,形成优质师资共享、良性互动提升的持续发展模式。完善教育教研制度,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后勤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带动,促进各成员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特色等方面共同发展,高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和难点问题。   四是彰显学校特色。集团化办学不是建设更大的学校,而是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范围,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实际问题,既能促进各成员校共同提高,又能彰显各自特色。例如:林州市推进的“五个共享”,即共享优质办学品牌、共享优质办学课程、共享优秀教师团队、共享优质培训课程、共享优质的赛课模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集团共享的方式,实现了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效果;殷都区推进“四个同步”,即文化创建同步、课程建设同步、教学管理同步、教师研训同步,在积极打造共有文化品牌和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同步推动各成员校个性发展,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的格局。

    安阳市人民政府   34 阅读   2022-04-18 21:22
  • 瞭望教育信息化“三道题”新解

    学生用智慧点阵笔书写作业,作答轨迹和时长即刻同步云端,老师根据作业大数据,现场作精准解析与辅导……一支笔、一个本、一块屏幕,串起了智慧教育在课堂的新实践 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40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3月1日试运行以来,日均浏览不断攀升 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将进一步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教育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辛欣 “双减”是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学质量、缩小教学差距、探索精准育人的有效方法。 我国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1万所,在校(园)生2.26亿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社会关切的民生工程、也是大国发展人才战略的基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用好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应用优势,既为推动“双减”落实落细提供有效支撑,也是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如何在减轻课外培训的同时,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如何在降低师生负担的同时,做好评价与互动;如何更好遵循基础教育规律,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可能……多地在落实“双减”实践中,向信息化要方法、要答案。努力解好需求、应用、服务“三道题”,教育信息化正推动“双减”改革落到实处。 立足需求 让“双减”扎实落地 “这道选择题有10%的学生答错,问题主要出在方程式上,我们现在展开讲下”“这道题有多位学生出现审题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题,看看哪些是干扰项”……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教室里,学生用智慧点阵笔书写作业的同时,作答轨迹和时长即刻同步云端,老师根据作业大数据,现场进行精准解析与辅导。 一支笔、一个本、一块屏幕,串起了智慧教育在课堂的新实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教学副校长陈明霞告诉记者,学校和一起教育科技合作,在课后延时服务中,通过点阵笔、平板等硬件与智慧作业系统等软件相结合,不仅学生实现了“作业不回家,问题现场答”,老师也获得更精准的“班级画像”,从关注自身怎么教转变为关注学生怎么学。 落实“双减”,关键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立足教与学的需求,用好信息化手段,在很多校园里,课堂正在发生变化——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智慧学习吧“走”进校园,扫描二维码生成专属学习方案,学生即可进行自主测评和学习服务;服务教师多元化备课需求,基于网络、硬件支持的“双师课堂”打破学校之间的地域限制,云备课让师资力量更好协同;把握学校提升管理效能的需求,城市、区域云平台将集纳的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等资源共享、下沉,更好服务学校…… 落实“双减”,核心是人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握育人育才的战略需求,教育信息化更应有大作为—— 环绕的立体声道,置身其中的感官体验,“8K电视+视频课件”将“两弹一星”元勋的感人故事、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等生动展示……沉浸式德育教室在长三角地区一些学校开始实践。联通师生、知识、时空场景的新型德育教学空间,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 一些地区探索开展伴随式数据采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支持学生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近两年,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进展就是将区教育云平台与政府云服务平台对接。”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何美龙说,通过校外实践、体育锻炼、研学活动等数据联动,对每位学生生成画像,便于学校和家长更直观了解学生成长情况。 “教育信息化不仅要做好课堂45分钟,更应贯穿教学领域全周期、全生态,服务社会和家庭。”何美龙认为,要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将本该属于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 前期教育部已经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等一系列试点示范。 “以此为基础,围绕教育改革重点问题和教育数字化转型难点任务,可布局面向幼儿园、中小学和中职学校的区域试点,以及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学校试点,探索形成‘双减’政策下基于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基于国家平台的优质资源普惠供给机制、基于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教育治理模式、基于人工智能的考试评价改革方式等应用试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主任杨宗凯认为。 2021年11月18日,在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的教学助手展示课上,老师进行知识点讲解分析,显示屏上展示学生们的人机互动结果和学习效果统计数据 刘颖摄/本刊 突出应用 让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 数字化赋能“双减”改革和教育教学,关键体现在一个用字。如何用好数字技术?做好公共服务支撑、丰富个性化供给很重要。 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40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3月1日试运行以来,日均浏览不断攀升。 记者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了解到,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资源板块基础上,新增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4个板块。 3月14日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多点发生,部分地区中小学充分使用中小学智教平台保障“停课不停学”,总体日均浏览量由3月前两周的1291万左右提高至后两周的4619万以上。线上线下教研教学,有效服务了疫情防控大局。 公共服务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当前,教育教学对数字化需求迫切,各地区、各学校数字化水平存在差异,做好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由数据驱动的教学应用,对进一步平衡教育资源提供有效帮助。 多地教育部门联合相关机构立足当地教育实际情况,统筹建设了相关云平台。挖掘数据资源、用好数据价值,使用国家教育云平台课程资源的同时,一些地方结合本地情况,在内容上进一步丰富,支持在线备课、辅助授课,并在评价、互动上加快探索,向集学生学习、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甚至教育改革创新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延伸,努力将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动能。 用好数字技术,“末梢”在学校和家庭,个性化应用与服务同样关键。 2021年,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文,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开发教育创新应用,支撑教育流程再造、模式重构。 在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有条件的地方普及符合技术标准和学习需要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撑网络条件下个性化的教与学。 可以实现云端协同的“云录播教室”、助力区域内资源共享的“双师课堂”、能将作业信息同步的点阵笔……在当前的一线教学中,不少个性化应用被相继推出。 “在个性化应用方面,要探索政府、学校、市场合作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注重与学校实际需求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降低使用门槛,切实服务教育教学。”业内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由教育部门、学校、服务商等联合开发的共同体机制,让个性化应用与服务精准落地。 杨宗凯认为,要在前期基础上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推进常态化应用。深入探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学应用,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模式,探索将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融入学习环境,提供更加适切的资源和服务。 抓好服务 提升运维效率守好安全底线 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系统上线或硬件交付,归根结底要靠服务。如何让平台运行更有效,怎样让产品开发更具针对性,如何让师生应用更便捷,这些都需要运行与维护。 在不少一线教研人员和业内专家看来,遵循数字化规律和基础教育规律,提升运维效率、守好安全底线,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点。 首先是平台系统的稳定。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例,现有资源总量达到28052条,其中新增资源17300条,增加1.6倍,课程教学资源就包含了19个版本、452册教材的19508课时资源。庞大的信息、用户和千万级的日均浏览量,都对资源质量审核和系统运维提出了高要求。 教育部明确,要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应用保障,纳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平台流畅安全运行。其中特别明确,分类制定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健全资源质量审核机制。 记者在多地了解到,在因需配备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加大学校终端设备配备力度,确保学校有效便捷使用平台资源的同时,很多地区都成立了教育部门直属的数据服务中心,强化资源审核和网络安全。 其次是提升教育大数据治理能力。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需打造教育数据大脑,建立统一、安全、便捷的数据交换通道,提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处理能力,并推动教育数据有序流动,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 促进政府和学校数据共享,实现校内外业务协同、教育服务一站办理的同时,对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继续提升。这既包括网络运行安全,也包括数据资源、用户信息的安全等等,构建可持续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做好应用的优化同样重要。“信息化应用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据数据不断优化迭代。”何美龙告诉记者,目前,很多服务商通过不同形式“云驻扎”学校,实时解决信息化应用问题。一些建议从反馈到优化的周期也不断压缩。“以智能作业系统为例,目前大数据可以根据学生2周习题情况生成个性化习题本。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将时间压缩,比如一周甚至几天,在学生记忆周期内强化对错题的训练。” 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服务力度也要进一步提升。“用好信息化设备已成为老师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陈明霞说,学校在配备硬件设备的同时,也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数字技术培训。“我也在思考建立数字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让老师们的个人规划、考评、做课等都能有可视化、数据化呈现,提升老师教学能力和学校管理效能。” 当前,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启动,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将进一步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教育。

    新华社   31 阅读   2022-04-18 21:18
  • 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教平台,启航教育数字化崭新征程

    日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这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从哪几个方面实现突破?来看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化教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玉顺的解读—— 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教平台 启航教育数字化崭新征程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任务,能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新的动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从四个方面着重发力并实现突破。 第一,建构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体系,赋能国家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升级。平台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服务能力开发建设,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省级教育平台互联互通,建立资源分发共享机制,进一步优化国家教育信息化平台整体架构,为提升国家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奠定基础。 第二,创生优质资源供给公共服务,以资源体系化、系统化和优质化助力课堂教学方式结构化变革。平台以“精品资源体系化”为目标取向,以“互联网+教育资源包”为实践形态,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围绕教师、学生和家长各类群体需求提供资源服务,推动常态化课堂教学实践的系统性、深层次结构化变革;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为主体,承担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遴选任务,破解海量资源汇聚和师生情景应用二元对立的难题,促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课堂结构生态的达成。 第三,面向教育改革全业务场景,以家、校、社全生态服务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平台切实围绕教育教学系统重构性变革中的重点、难点、痛点,整合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教师研修、家庭教育等提供全面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能力提升,增强学校治理能力与家校协同育人效应。 第四,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技术驱动走向业务融合、机制创新与文化生成,催生技术创新与教育发展的双向赋能。一是加强业务场景的设计,开发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优质资源,凸显平台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各群体对象的应用支撑;二是以“应用为王”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应急“停课不停学”,突出对现代教育系统建构性发展的有效牵引;三是业务管理部门、技术主管部门协同主导,广大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技术应用,有力支撑业务融合的整体布局;四是包容融合业务的动态发展,确保课程教学资源的及时修订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对教师、学生资源使用的培训指导,建立应用激励机制和跟踪考评机制,开展常态化应用评估督导。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数字中国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破冰之举,必将有力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智教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激发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深层合作,为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汇聚力量。

    腾讯   28 阅读   2022-04-18 21:15
  • 普洱市财政: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普洱市财政局始终将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在预算平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统筹财政资金,贯彻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完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实现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目标任务。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521214万元,同比增长4.8%,完成预算数的103.2%。   一是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市财政统筹下达资金5513万元,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建设发展,同时,资助脱贫户、城乡低保户等家庭困难幼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   二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市财政统筹下达义务教育经费99156万元,主要用于城乡义务教育补助、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各类学生资助补助等方面。   三是全面贯彻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市财政统筹下达普通高中教育经费35255万元,严格落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政策,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支持普通高中建设,实施建档立卡户、城乡低保家庭等子女就读公办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政策(一等 2500/生·年、二等1500元/生·年)。同时,统筹下达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14712万元,对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生均公用经费标准700元/生·年给予补助,对市属中等职业学校6799名学生核拨公用经费814万元,保障中职学校运转,资助12315名困难学生,支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   四是构建高等学校“奖、助、贷、补”帮困助学体系。市财政统筹下达优秀贫困大学生生活补助107万元,共有107名大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2131万元,市、县两级财政共下达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122万元,共资助14753名学生。   五是全面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差别化政策。市财政统筹下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507万元,对全市9个县12421名符合发放条件的教师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增强了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

    云南财政   32 阅读   2022-04-18 21:10
  • 南宁公布公办学校收费项目清单,校内课后每月不超120元

    南宁市(区)属城市公办学校校内课后服务费、午间住宿费最高限额为120元/生·月;技工院校实验实习原材料收费理工类专业每人每学期不得超过550元,文科类专业每人每学期不得超过300元;公办高等(中职)学校借阅图书滞还费为0.1元/册/天……近日,南宁市发展改革委、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公布南宁市公办学校教育收费项目清单的通知。 通知指出,各公办学校未经国家或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不得向学生收取清单项目以外的任何费用,严禁学校或其他机构以任何名义在学校内代收其他费用。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要根据学生或学生家长自愿原则开展,严禁采取强制或变相强制手段收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 南宁市公办学校教育收费项目清单明确了公办高等(中职)教育收费、公办义务教育收费、公办高中教育收费、公办学前教育收费四个类别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文件依据。 公办义务教育部分收费标准如下: 校内课后服务费 南宁市(区)属城市公办学校校内课后费最高限额为120元/生·月,乡镇公办学校校内课后费最高限额为80元/生·月;县(含县行政所在镇)属公办学校的校内课后服务费最高限额为120元/生·月,乡镇公办学校校内课后服务费最高限额为80元/生·月。 午间住宿费 南宁市(区)属城市公办学校午间住宿费收费标准最高限额为120元/生·月,乡镇公办学校午间住宿费收费标准最高限额为50元/生·月;县(含县行政所在镇)属公办学校的午间住宿费收费标准最高限额为80元/生·月,乡镇公办学校午间住宿费收费标准最高限额为50元/生·月。 特殊教育护理费 南宁市(区)属公办学校特殊教育护理费收费标准250元/生·学期。 公办高等(中职)教育收费包括学费、住宿费、考试费、实验实习原材料收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等。 其中,高等(中职)学校上机上网服务费收费标准最高为每小时1.5元,实行包月的,每生每月不超过30元,使用语音室、琴房服务费收费标准最高为每小时3元;入网费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50元/户(一次性收取),网络使用费最高标准不超过30元/户·月;学生因丢失或损坏学生证、借书证、毕业证、就餐卡等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必须使用或应当取得的证卡需申领补办的,学校可收取补办证(卡)工本费,每证(卡)不超过10元(校园一卡通不超过30元)。

    央广网   31 阅读   2022-04-18 21:07
  • 智能墨水屏助力上海市中学探索云端教学新模式

    秒速组题、一键下发、快速作答、智能批阅、“CT”级精准评估……为强化在线教学作业管理,近期,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正借助腾讯作业君和硬件智能电子纸“墨水屏”,探索疫情下的“云端”精准教学,将作业管理迁移到“云端”,保障线上教学的作业收集与批改。   据了解,这块“墨水屏”来自腾讯教育精准教学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智能批改、智适应推荐、学情分析,全面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数据,帮助师生提升教学效果。   依托腾讯作业君400余万题量的题库,进才北校教师通过多种类型的校本教辅材料,自主选择要布置的作业题目,最快5秒即可组题下发给学生。题库不仅包含常规的选择、判断与填空题,还支持听、说、读、写等全场景作业类型的布置与作答。该校数学教师杨文静表示,腾讯作业君丰富的题库及选题组卷功能,帮助老师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电脑、移动端或墨水屏,就可以随时随地布置作业。   “上网课时,学生作业提交多采用拍照上传,常常出现拍照不清晰、交错科目作业、横版拍成竖版等现象,老师则奔波于无数图片、各个作业系统之间。”谈及在线上开展教学批改作业的“痛点”,进才北校英语教师江程云说,学生交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均存在不便,由此可能造成作业批改周期过长、反馈不及时。   而作业“上云”为该中学教师批改作业按下了“加速键”。江程云提到,“AI自动批改、组题结果分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了腾讯作业君的帮助,老师能逐渐从批改作业、统计分数、学情分析等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投入到育人工作中,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据统计,基于腾讯作业君的AI自动批阅能力,进才北校的教师可有效减少60%批改时间。腾讯教育精准教学产品负责人井博对此提到,腾讯作业君以数据驱动优化作业管理,帮助老师节省无效时间投入,把精力投入到高效的教学当中。   开展在线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学情收集也是“痛点”之一。进才北校的教师借助腾讯作业君的班级错题本、学情报告等多个功能,有效探索了学生作业学情在线精准分析的新方式。   基于“CT”式作业过程扫描,腾讯作业君提供的学情报告不仅可以记录每位学生的作答时间、时长、轨迹,还能详细记录学生的作答顺序及作答过程中的跳出频率等。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时长与提交时间,掌握评估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是否有作弊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还原作答轨迹,教师能够精准捕捉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卡点”和“堵点”。   进才北校语文教师宋一帆正是通过学情报告,掌握了学生在完成阅读检测中的难点。“准确率的自动统计让我了解到学生阅读时有没有抓住重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宋一帆说。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谢忠新认为,进才中学北校的老师通过腾讯作业君和墨水屏等信息技术,在减轻老师、学生、家长负担的同时,实现了精准高效的在线教学。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党总支副书记陈海峰表示,该校联手腾讯教育,不断探索和推进教学流程数字化、校本课程项目化、教学应用常态化的网络学习空间,为促进信息化教育改革落实和教学质量提升作出示范。

    光明网   62 阅读   2022-04-17 15:11
  • 安徽结合疫情防控部署体育中考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对2022年全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作出部署。   按照安徽中考政策,在外地(省外和市外)就读的学生需返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体育中考。安徽明确,各地可自主确定安排中考体育考试的方式、项目和时间,结合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严格做好组考期间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体育中考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安徽提出,各地可创新体育中考模式供考生与监护人选择,尽量减少考生及监护人的流动,降低疫情输入性风险。各地可引导外地考生在缓考期内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体育中考,亦可由学籍所在地代为组织实施体育中考,即由省内外地考生及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考试机构书面申请,户籍所在地考试机构协调学籍所在地考试机构,由学籍所在地考试机构组织实施体育中考,体育中考方式和考试成绩根据户籍所在地体育中考实施方案执行。   此外,考虑到外地考生在选择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体育中考时,可能会因疫情防控需要,被要求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对此,安徽明确,针对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体育中考并因疫情影响无法再返回学籍地就读的考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予妥善安排。

    中国教育报   47 阅读   2022-04-17 15:08
  • 杭州学生交响乐联盟乐团成立

    日前,由浙江杭州爱乐乐团和五家中小学联合发起的杭州学生交响乐联盟乐团正式成立,该乐团旨在促进艺术教育普及,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今年下半年,该乐团计划举办首场音乐会。今后,联盟乐团还将继续吸收杭州优秀管弦乐团、管乐团、弦乐团等校级成员单位。杭州爱乐乐团自成立以来扎根城市,为市民呈现高质量的交响音乐会和形式多样的公益普及演出。近日,杭州爱乐乐团还启动了“挥向未来”公益行动,面向优秀指挥教师群体、青年指挥人才等,用讲、演、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观摩导赏课等。

    人民日报   46 阅读   2022-04-17 15:07
  • 哈尔滨新区深化中小学用人机制改革,教师有劲头学校有活力

    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和哈尔滨市特色学校等称号,去年学生中考成绩优秀率提升5.9%……这是哈尔滨新区利民第二中学近两年的成绩单。   哈尔滨新区自2015年底挂牌成为国家级新区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新区教育基础薄弱的问题亟待破解。”哈尔滨新区教育局局长王媛说,“我们成立新区教育咨询委员会,以‘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区管校聘’改革为突破点,通过深化用人机制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2020年8月,哈尔滨新区所有公办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封存”、离岗待聘,实行全员竞聘上岗。新区为校长设定了4级9档的专业等级,建立了校长选聘制、任期制和交流制用人机制。数据显示,校长职级制改革后,全区110名正、副职校长实现竞聘上岗,履新率达到31.5%,校长平均年龄44.3岁,下降3.6岁。   综合评审、笔试、面试,原任利民第二中学副校长的齐全成功竞聘校长一职,在全校开展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科学管理等多项重点工作,“在去年底新区组织的中小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价中,我们学校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占比在改革后平均提升30%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0%。”   “3年一个任期,每年一次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与校长职级薪资、教师整体绩效挂钩。”王媛表示。   开展多学科融合教学、申报思维素养市级重点课题……和齐全一样忙碌的,还有新区师范附属小学美术教师冯双双,2010年她大学毕业后到一所城乡接合部小学工作。2019年哈尔滨新区推行教师“区管校聘”改革,编制由新区教育局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学校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考核退出制度。2020年9月,冯双双成功竞聘到现岗位工作。   促进全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一体发展,是推行“区管校聘”改革的要义所在。“薄弱学校任职经历成为职称晋升硬性条件,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优评先向薄弱学校倾斜……”王媛表示。   据统计,教师“区管校聘”改革以来,全区34所公办中小学近3000名教职工实现全员竞聘上岗,512名教师交流轮岗。“其中,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交流276人,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交流56人。”王媛说。   利民第二中学着力打造“五色德育”课程体系,花园小学校致力于创办“现代化博物馆式校园”,师范附属小学以“活力思维”课程赋能学生快乐成长……通过改革,哈尔滨新区各学校差异发展、特色鲜明,新区教育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人民日报   50 阅读   2022-04-17 15:07
  • 浙江宁波张和祥小学教学改革“新四化”

    变“题海战术”为“靶向治疗”   浙江宁波张和祥小学教学改革“新四化”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张和祥小学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积极推动“作业设计精细化、作业分层个性化、作业管理数字化、作业生成校本化”的教学改革“新四化”。 浙江宁波张和祥小学教学改革“新四化”   技术赋能,解绑教师   通过智能系统和AI技术,张和祥小学教师可把电子化校本练习、线上题库等多种题源汇聚建立校本资源库,教师个性化组卷后可上传分享至年级教学组,实现校本试卷资源共建共享。   学生作业完成后只需一步上传,智能终端就可实现在线批改。这样,教师不仅可从繁重的作业批改和数据统计中解放出来,更能及时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真正实现精准教学、因材施教。   精准学情,解放学生   基于平台数据,学校教师可为每个学生生成个性化错题本,针对性巩固薄弱知识点,真正做到“靶向治疗”,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此外,张和祥小学教师还共同研究了作业评价标准与激励方式,并内置到平台中,实现自动评价。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作业积极性明显提高。   数据洞察,解忧管理   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学校管理层可精准了解全校各年级、各班级学生学情和教师教情,从而为教学管理制定最佳方案。   未来,宁波市张和祥小学将进一步推进作业改革“新四化”,以高质量作业为抓手,探索新型教与学,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助力师生减负提质、全面发展。

    光明网   53 阅读   2022-04-17 15:05
  • 给农村留守儿童更温暖的陪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   各地各部门创新举措,使出实招,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筑牢民生底线。本期“体验”栏目,记者走近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变化。   ——编 者   青山环绕中,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宁静而美丽。由于自然条件有限,小镇的不少青壮年选择前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务工。当地孩子中,有不少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的生活怎么样?政府和社会如何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他们还有哪些期盼?日前,记者跟随家住东山镇的小涛,走进了东山镇高家村社区儿童之家。   建起一个个儿童之家,解决孩子们的教育和陪伴难题   不到下午5点,小涛的奶奶就来到麒麟区东山镇示范小学门口,准备接小涛放学。“我今年70多岁喽,给娃子做做饭、接送上下学还行,但要辅导功课那就不行了。”小涛奶奶说。   据介绍,小涛的爸爸妈妈都在广州打工,每年只有春节时才会回家,平常只有祖孙俩相伴。“娃子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他爸妈每个月都会打钱回来,生活上吃穿不愁,但学习上我是真管不了。”小涛奶奶无奈地说。   这时,放学的铃声响起来,孩子们三三两两走出校门。看到奶奶的身影,小涛飞奔过来。“今天还去儿童之家吗?”听到肯定的回答,小涛开心地跳起来。   “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儿童,最愁的是教育和陪伴跟不上。”麒麟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欣告诉记者,近年来,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教育和陪伴问题。   这一难题如何破解?李欣坦言,当地也想了不少办法。实践中,麒麟区探索出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扶持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陪伴、教育工作,为留守儿童们建起了一个个儿童之家。   高家村社区儿童之家,就在东山镇党群服务中心里。活动室有80平方米,宽敞明亮,到处张贴着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放置着小玩具,童趣弥漫。   “各级政府和村两委非常支持我们,除了资金支持,场地也是免费提供。”儿童之家的社工郑红琴说。   当孩子们的贴心人,给每个孩子更多温暖   走进儿童之家,小涛就跑到“草莓老师”郭雄芬身边。为了拉近距离,每个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昵称,有的孩子还会亲切地叫郭雄芬“小草莓”。长期陪伴,孩子们跟儿童之家的社工们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草莓老师”的引导下,小涛拿出作业本,先花半小时写完了家庭作业,然后开始了课外的音乐、绘画活动。   郑红琴告诉记者,在儿童之家,有2/3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但是留守儿童并不会被区别对待。“我们不希望给孩子贴上留守标签,要做的就是当孩子们的贴心人,尽量给每个孩子温暖的陪伴。”   小涛来“儿童之家”已经两年了,虽然不再像起初那样只缩在奶奶身后,但面对陌生的记者,仍然满脸羞涩。注意到小涛汉语拼音掌握得不太好,“草莓老师”就有针对性地设置拼音游戏环节,一次次邀请小涛上台做游戏。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流利应答,小涛答题的声音越来越大,笑得越来越开心。   记者被几个孩子拉去看长桌玻璃下面的绘画手工。“这是小宇的,他最爱画画。”“这是小辉的,他会把名字写得很大!”看记者对陶盆感兴趣,一个穿着黑色外套的孩子冲到记者身边,“这是我姐姐的,她最喜欢花!”说罢,又跑回桌边玩起了橡皮泥。   郑红琴说,尽管有儿童之家的关爱,但父母的陪伴依然无法完全替代。“有时候小涛想父母了,我们就帮着开视频。”小涛奶奶的手机不能上网,小涛就用社工的手机跟远在广东的父母聊聊天。一开始,小涛因为害羞会躲开镜头,在社工老师的鼓励下,慢慢开始畅所欲言。   关爱不仅来自政府。“楼下的水果店,捐赠了水果给孩子们做拼盘;附近的景区,免费让孩子们去使用游乐设施。”郑红琴说。   记者来的这一天,还赶上了孩子们的非洲鼓游戏,“卷心菜!油麦菜!菠菜!”小涛拍着鼓点跟着社工喊出黑板上的词语,孩子们笑得开心,鼓也敲得咚咚响。20个非洲手鼓,就是东山镇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人员程东联系好友捐赠的,在此之前,孩子们的“打鼓”活动,都是拍桌子。   全区134个村居社区的儿童之家,关爱2200多名留守儿童   晚上6点半,结束了儿童之家的活动,小涛和奶奶准备回家。这时,因为小涛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奶奶觉得小涛没礼貌、不懂事,责备了几句,小涛的头更低了。郑红琴赶忙安抚奶奶,转身又去安慰小涛。   “老人说孙子,背后也是一种教育的无力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多陪伴这些孩子,给他们更多关爱。”郑红琴说,孩子特别单纯,帮他们梳头、洗澡,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拥抱,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除了周五和周六,高家村社区儿童之家每周向孩子们开放5天。每天来这里的15个孩子,不仅有高家村的留守儿童,还有周边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孩子。像小涛这样家庭条件好的,一个月收费100元,经济困难的家庭则可以申请免费。   根据测算,一个模范儿童之家每年运营费用在10万至15万元。“资金充足,我们可以组织更多活动。”郑红琴介绍,去年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助了3万元,还通过多个基金会争取了5万元的资金,再加上其他支持,高家村儿童之家开展了不少活动,赢得了孩子的喜爱。   李欣介绍,遍布麒麟区134个村居社区的儿童之家,为全区2200多名留守儿童的课余、假期提供了去处。“除了留守儿童,我们重点关注的还有孤儿或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每个特殊困境儿童每个月有1280元的生活补助,基本够孩子的日常开销。”   而对于像小涛奶奶这样的留守老人,区里也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留守老人可以在中心下棋打牌,有的村居还开放幸福餐桌,老人花上5至10元就能吃上热乎饭。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提升儿童之家的服务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课外陪伴;鼓励村集体根据老人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助餐和养老服务,搭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李欣说。

    人民日报   34 阅读   2022-04-17 14:56
  • 乡村阅读:在希望的田野播撒书香

    3月末的几场雨,为山城送来春的气息。万物生长,鸟语花香。新一年的希望,正在田野上孕育。   乍暖还寒时节,户外湿冷,屋内却温暖如春。3月31日上午,北碚区水土街道大地村农家书屋,一位老师妙语连珠,讲解着诸葛亮的《诫子书》,二十来位村民台下端坐,神情专注……这是村里公共文化讲座的一幕,本期活动旨在以家训家书为主题,引领村民读书明理。   两百多公里外,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鹿鸣书院的出现,将村民的求知渴望进一步点亮。作为重庆首家《诗经》主题图书馆,该书院落址鹿鸣中心校,3月下旬试运行以来,众多学生和村民到访,掀起了全乡诵读经典的新风尚。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年来,无论主城都市区的北碚,还是渝东南的彭水,广袤的巴渝大地,全民阅读的火炬正广泛传递。在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乡村阅读推广力度正不断加强。重庆的乡村阅读推广工作现状如何?相关各方有何思考和探索?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发展不平衡   阅读需求易被忽略   乡村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巨大的阅读需求存在于广阔乡村。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和乡村的人口占比分别为63.89%和36.11%。然而,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阅读发展并不平衡——   2021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八次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提到,2020年,我国城乡成年居民图书阅读率分别为68.3%和49.9%;城乡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分别为5.54本和3.75本。该院院长魏玉山表示,“在人均图书阅读册数、阅读时长、购书经费,以及购书便捷程度等方面,城乡儿童也存在较大差距。”   “发展不平衡由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造成,却容易让人们误以为乡村对阅读的需求本身就小。事实并非如此。”北碚区“深阅读”志愿服务队队长杜秀敏说。本文开篇提到的大地村农家书屋读书讲座,正是杜秀敏的团队带来的,这支乡村阅读推广队伍小有名气。她告诉记者:“我们走遍了北碚乡村,发现村民们非常渴望读书、明理,哪怕当天下着大雨,依然有不少人赶来共同学习。这就是知识的感召力、阅读的魅力。”   “乡村和城市一样对阅读都有需求,但当前的乡村阅读有个特殊性,其主体存在明显断层。”杜秀敏分析,青壮年大量外流,乡村居住主体为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很大程度上说,乡村阅读推广重点就是为‘一老一少’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比如这次家书家训阅读分享《诫子书》,对象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可能没有读书习惯,我们就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引导他们理解,并更好地思考、处理家庭关系,他们感到实用,很快就能跟着背诵;针对孩子的阅读活动主要在寒暑假进行,我们讲故事、做游戏,很受欢迎,几年下来,甚至还培养了一批小粉丝,我们在哪个村做活动,孩子们就跟到哪里。长此以往,老人孩子就对阅读有了感知。”   远在深山的鹿鸣书院,是由当地30多位热心乡友合力促成的。“鹿鸣乡素有耕读传统。小时候家里穷,我们想读书而难求,现在大家奋斗有成,愿意回报家乡。书院建成后,读诗、背诗已在鹿鸣蔚然成风,这也说明,乡村与城市一样,对于阅读真的有需求。乡民们想读书,我们也会进一步思考,如何借文化之力更好助推乡村振兴。”书院发起人之一周朝华说。   同样是有感于乡村的阅读需求,2021年第30届全国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大渡口区山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高雪很早就决定投身乡村阅读志愿服务。“孩子是国家的未来。2009年,我在乡村走访时发现,乡村学校课外读物匮乏,乡村儿童大多有阅读障碍,但他们不是不想阅读,而是条件不够,所以我想让他们享受阅读,帮助他们用书本更好地认识世界。”   从募捐二手书、为乡村地区建设梦想书屋起步,高雪的行动渐渐引起关注,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基金会的支持下,她设计了标配约70本书的“梦想书架”,落地多家亟须书籍的乡村学校。多年来,她还团结起2000余名志愿者,走遍重庆32个区县132个偏远乡村,开展阅读陪伴、少儿故事会等阅读推广活动千余次,提供服务4000余小时,受益儿童6万余人次。   同样在努力的还有重庆市2020年“乡村阅读榜样”、江津区石蟆镇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管理员王晓。2017年底,王晓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感受到农村孩子的阅读需求,萌生了为他们筹集书籍的想法,她陆续筹集了数万册书籍,成立了“橄榄爱心送书”志愿团队,建立起30余个“志强爱心书站”。   人才存短板   硬软件建设尚未同步   乡村振兴需要优质的乡村阅读资源。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公共文化五大惠民工程之一,农家书屋是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大平台。记者获悉,重庆全市目前已建成8031个农家书屋;同时,重庆还作为全国唯一试点城市,依托“学习强国”开展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已建成数字农家书屋508个。   “从硬件建设来说,乡村阅读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从软件建设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杜秀敏表示,这里的“软件”,首先是要有适合开展乡村阅读的人,“我们在一些村里看到,农家书屋利用率不太高,很大原因在于,缺乏合适的阅读推广人。这也是由乡村本身实际情况决定的,有文化的年轻人太少,孩子阅读要陪伴,老人阅读要引领,单靠外来力量绝非长久之计,或许更需要考虑,如何通过长效激励机制培养更多本土的推广人。”   杜秀敏认为,这种人才的短板,还影响到了乡村学校的阅读教育。“一些农村孩子不知道该读什么,甚至一些老师对于教育部的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也不明确,这也充分说明了乡村阅读中‘人’的问题不少。”   在高雪看来,乡村阅读主体的主动阅读意识较差,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前些年,我们为很多学校提供梦想书架后,在回访时发现一些书仍是崭新的。这让我意识到,光送书还不够,关键还要培养孩子们爱上阅读。”为此,高雪和团队设计了很多“新花样”,比如联动高校志愿者,开展了“高雅艺术进乡村学校”活动,免费教乡村儿童唱歌、跳舞、表演舞台剧。   “作为乡村教育工作者,我个人也认为,缺乏阅读资源,只是乡村儿童在阅读时面临的最浅层困境,硬件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彭水县鹿鸣乡中心校老师刘欣意认为,“要真正改变乡村儿童阅读现状,除了积极为孩子们送图书、创造阅读环境外,老师也要更好地掌握阅读教育的方式方法,这一点实际操作起来或许更为困难。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资源需整合   呼唤全社会共同关注   乡村阅读需求巨大,但硬件与软件建设不够同步,已经成为相关工作推进的突出问题。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方案中,也体现出了探索和思考。   2019年,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重庆市教委、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农委、重庆市文旅委等9部门,印发了《重庆市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工作方案》。其中明确提到,要聚焦农家书屋资源闲置、内容不合口味、模式单一等问题,强调要深化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积极开展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组织知识竞赛、读书征文等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要加大农民阅读推广大使和阅读推广人评选,推选表扬一批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志愿者、乡村阅读推广人等,真正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各区县对此也有积极的响应。以北碚区为例,在4月7日召开的2022年北碚区全民阅读工作推进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乡村阅读在内,全民阅读的重点不在于大建设、大改造,关键是要让读书落到实处。要利用好已有的阅读空间,在此基础上构建好服务体系,并根据空间使用实际效果,不断调整优化,认真分析农村需求,真正发挥农家书屋服务功能。相关人士建议,农家书屋还可开展阅读、文艺、非遗、科普等活动。   2021年,大渡口区跳磴镇拱桥村农家书屋的试点建设工作,获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肯定。总结经验时书屋管理员刘开钏说,“在充分了解乡村群众需求基础上,书屋建设按照数字化、互动化、体验化进行,在保证馆藏图书数量、质量基础上,按村民指定需求进行购买配送。同时针对辖区少年儿童较多的特点,延长开放时间。”   助力乡村阅读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助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水点寨乡村图书室建立于2018年10月,它是由水点籍第一个大学生龙俊才倡议发起,重庆主城爱心人士和重庆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水点籍教师龙俊波无偿提供场所共同建立的。三年多来图书借阅达500多人次,阅读达8000多人次。另一依赖乡友力量建设的鹿鸣书院,未来发展也会进一步升级。“我们立足《诗经》阅读,还将打造《诗经》博物馆,配套《诗经》图书馆、《诗经》长廊、《诗经》广场、《诗经》主题植物园等。”鹿鸣乡党委书记书院张先顶说,期待这样的试验,真正让乡间充满书香。

    重庆日报   87 阅读   2022-04-17 13:28
  • 教育部国家卫健委:鼓励3岁以上适龄人群应接尽接新冠疫苗

    今天,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印发高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方案指出,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推进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加强免疫接种。   据悉,新版技术方案在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基础上,增加了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细化完善了出现疫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卫生保障要求。   方案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根据不同学校环境和师生来源特点,落实校园出入管理、师生员工管理、重点场所和区域管理、环境卫生整治、校内个人防护等措施,着力防范疫情输入校园。   方案要求,增加校园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及时监测疫情形势变化,严格实施人员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等措施,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抽检。如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鼓励增加抗原检测,加强学校疫情早发现力度。   方案指出,细化完善疫情应急处置要求,如校园出现疫情后,要立即完成常态化和应急机制转换,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理、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划定管控,有序落实封闭管理、人员转运、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环境消毒和垃圾处理等,确保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疫情传播蔓延。强调做好师生员工人文关怀和服务保障,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及时回应师生员工合理诉求和关切。强调校园疫情防控的督导检查和风险排查,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评估,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中国青年报   35 阅读   2022-04-16 20:31
  • 我国拟立法确保学生体育课时不被占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14日在北京说,针对实践中学校体育课时被占用的问题,体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强调,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   当日,法工委举行记者会,介绍有关立法情况。   臧铁伟说,体育法修订草案初次审议后,各方面意见提出,当前青少年体质下降,近视、肥胖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干预。针对这一问题,体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增加规定:一是,国家实行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体育工作制度,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二是,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庭应当组织、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

    中国新闻网   31 阅读   2022-04-16 20:26
  •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发布

    从14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近日印发。强师计划从加强师范院校建设、完善教师培养环境、强化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据介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44万人,其中#基础教育教师1586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

    新华社   36 阅读   2022-04-16 20:23
  • 2022年,北京东城幼升小,小升初,跨区政策收紧

    2022年北京中小学招生入学通知,其中提到以下内容⬇️ 各地要科学合理划定片区,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鼓励逐步实行单校划片,合理稳定就学预期。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推进片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均衡。 其实在2021年各区升学政策中,不少城区都提到2022年明确的招生政策要求,涉及小升初学位/房产/新落户入学政策等多项变化,一起来看↓ 东城区 六年一学位 新购房多校划片 海淀区 新迁户或落户实行多校划片 自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在区内协调解决。 六年一学位/九年一学位 新购房多校划片 西城区 新迁户或落户实行多校划片 自2020年7月31日后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六年一学位 新购房多校划片 朝阳区 新购房多校划片 六年一学位/三年一学位 丰台区 新迁户或落户实行多校划片 自2021年9月1日起,儿童迁移户口或出生落户,如户主与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不一致的(户主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除外),参加多校划片入学。 六年一学位 新购房多校划片 顺义区 新迁户或落户实行多校划片 2021年5月1日起,用于入学的房屋产权必须是适龄儿童少年父母100%房屋所有权(政府共有产权房除外),本区户籍儿童少年可放宽到“四老”(祖父母、外祖父母)房产。若房屋产权为父母共同所有,或本区户籍儿童少年“四老”与父母共同所有,按其产权占比之和计算。2022年起,入学使用“四老”房产的,要求祖孙三代必须在同一户口簿中(农村地区由于农业、非农业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需在同一地址) 六年一学位/三年一学位 新购房多校划片 石景山区 六年一学位/三年一学位 新购房多校划片 昌平区 六年一学位 新购房多校划片 北京经济开发区 六年一学位/三年一学位 平谷区 新购房多校划片 通州区 六年一学位 综上所述 注:以上根据2021年根据相关政策整理,仅供参考,2022入学政策须以各区官方正式发布为准。 ➤教委正在极力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保障每个孩子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入学原则,所以家长在置办房产时一定要关注最新入学政策,避免造成损失。

    北京青年报   68 阅读   2022-04-12 21:06
  • 来都来了,背个课文吧,男孩做核酸遇到班主任,被抽查作业

    由于疫情,很多地区的孩子只能在家上网课,上课效率自然没在学校的教室里那么好,无论多自觉的孩子,都难免听线上课会开小差。 虽然是开展线上教学,孩子们没有老师监督,会放松很多,但无独有偶,就有一个这么悲催的孩子,在家做核酸都能被老师检查作业。 在检测核酸时的偶遇 小智是个五年级学生,生活在沈阳某小区,由于疫情,小智也是在家上网课,不过平日里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严格,每天都是按着课程上课下课,学习尽量不打折扣。 这一天,小智穿戴整齐下楼做核酸,就在推开楼门的一刹那,对面迎来一个“大白”,小智开始热情地和“大白”打招呼,面对大白熟悉的眼神,小智一个激灵,竟然是自己的班主任。 班主任笑眯眯地问小智,最近上课感觉怎么样?作业做得如何?对待小智的回答,班主任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这时候,该来的还是来了,班主任竟然要求小智当场背诵一篇课文,以验证小智学习真实情况。 还好平时小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网课上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在紧张中终于把课文背诵完,大松一口气。 看着班主任欣慰的眼神,小智也慢慢放松下来,哪里想到,突然“当头一棒”,小智一扫疲累的心情,瞬间回到了课堂的感觉。 网友看到此信息调侃道:“来都来了,那就背诵一下课文吧。”虽然网友是开玩笑,但是老师却是认真的,对待孩子们的学习是操碎了心。 虽然这是个偶然发生的事情,但是足可以看出,这个老师对自己学生的上心,如果不负责任的老师,最多打个招呼就走了,根本不会有下面的这套操作。 有这样的老师,是小智和同学的幸福,有这样老师的关心,估计孩子们的成绩都不会太差。 认真对待网课 学生和老师课堂见面是一个必然,那学生和老师在生活中相遇很多都是偶然,但也有一些孩子为了避开老师,刻意地躲着走,生怕见到老师。 尤其是现在线上教学,很多孩子容易开小差,听课质量不佳的孩子,出门要小心了,一旦撞见老师,被抓检查作业那就不妙了。 不仅孩子上网课容易开小差,就算家长也难达到网课要求,很多现实存在的困难。 由于疫情,广州再一次停止线下教学,所有中小学生都在家上网课,神兽不上学,这可难坏了家长们。 确实,线上教学,不仅对学生和家长是一个考验,更是对学校和老师的一个严峻考验,不仅需要内容有吸引力,还需要让孩子达到教学目的。 家长这个时候也要尽全力配合,孩子听课要监督,保证听课质量,课下还要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保证孩子能听课,能练习,最大化掌握所学的知识。

    网易   67 阅读   2022-04-12 21:04
  • 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教平台,启航教育数字化崭新征程

    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赋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谋新篇、布远局。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化教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玉顺表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任务,能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新的动能。 李玉顺介绍,基于《方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从四个方面着重发力并实现突破。第一,建构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体系,赋能国家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升级。平台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服务能力开发建设,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省级教育平台互联互通,建立资源分发共享机制,进一步优化国家教育信息化平台整体架构,为提升国家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奠定基础。 第二,创生优质资源供给公共服务,以资源体系化、系统化和优质化助力课堂教学方式结构化变革。平台以“精品资源体系化”为目标取向,以“互联网+教育资源包”为实践形态,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围绕教师、学生和家长各类群体需求提供资源服务,推动常态化课堂教学实践的系统性、深层次结构化变革;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为主体,承担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遴选任务,破解海量资源汇聚和师生情景应用二元对立的难题,促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课堂结构生态的达成。 第三,面向教育改革全业务场景,以家、校、社全生态服务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平台切实围绕教育教学系统重构性变革中的重点、难点、痛点,整合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教师研修、家庭教育等提供全面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能力提升,增强学校治理能力与家校协同育人效应。 第四,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技术驱动走向业务融合、机制创新与文化生成,催生技术创新与教育发展的双向赋能。一是加强业务场景的设计,开发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优质资源,凸显平台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各群体对象的应用支撑;二是以“应用为王”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应急“停课不停学”,突出对现代教育系统建构性发展的有效牵引;三是业务管理部门、技术主管部门协同主导,广大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技术应用,有力支撑业务融合的整体布局;四是包容融合业务的动态发展,确保课程教学资源的及时修订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对教师、学生资源使用的培训指导,建立应用激励机制和跟踪考评机制,开展常态化应用评估督导。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数字中国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破冰之举,必将有力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李玉顺预测,中小学智教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激发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深层合作,为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汇聚力量。

    新华网   26 阅读   2022-04-12 20:19
  • 掐灭诱惑青少年的水果烟,1.6万种口味电子烟引人入坑

    “没有了就不抽了,国家帮我强制戒烟了。”北京女孩娜娜是薄荷味电子烟的狂热爱好者,烟龄4年,平均两天一个烟弹。听到调味电子烟从5月起禁售的消息,她有种解脱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在北京某电子烟专卖店暗访时看到,货架上近一半都空着,售货人员透露说,“不少顾客十几盒、几十盒地囤,有些口味都断货了,整体库存也不多了。”   今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从5月1日起,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这意味着,电子烟迎来史上最强监管,水果等口味电子烟将退出市场。   调味电子烟为何备受年轻人追捧?电子烟能否作为戒烟的替代品?“上头”电子烟又有哪些危害?电子烟不“甜”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成为当务之急,最强监管要管住卖向青少年的“第一支烟”。   1.6万种口味电子烟吸引年轻人入“坑”   “西瓜、可乐、葡萄、百香果……都试过,最喜欢的还是绿豆味,甜甜的,一点也不像在吸烟。”00后大学生冯野说,自己最初接触电子烟是因为好奇,“身边同学不少人手一个,挂在脖子上很方便。”   随着调味电子烟在我国悄然兴起,胸前挂支电子烟,不时吞云吐雾,成为不少年轻人眼中的潮流和时尚。烟草产业研究机构卷卷智库联合创始人赵童表示,从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历程来看,电子烟的主力消费人群是年轻群体,在电子烟野蛮生长初期,各品牌大都挖空心思、极尽所能地吸引和拓展年轻用户。   赵童分析,各大电子烟品牌方用水果等口味吸引年轻人,究其原因是,在技术层面,电子烟行业现有技术水平很难将烟草味较好地还原,传统烟民难以转化。而从营销角度出发,市面上多数新消费品都是从年轻人入手,形成时尚潮流后,逐渐向更广谱的人群扩散。特别是水果味还原度高,烟雾量大,雾化效果好,能较好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8月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有约1.6万种口味,包括水果味、糖果味、各种甜品味等。这些调味电子烟尤其吸引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误入其中。据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2020年10月发布的《电子烟营销及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研究报告》显示,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接近半数在13岁至15岁开始吸用电子烟,过去30天有吸用电子烟的青少年用过最多的口味是水果味。   今年3月以来,湖北咸宁市烟草专卖局、河南驻马店市烟草专卖局市区直属分局、贵州贵阳观山湖区烟草专卖局、河南安阳内黄县烟草专卖局等多省市烟草专卖局开出当地首张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罚单,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   “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   电子烟真的能够帮助戒烟吗?“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对戒烟没有太多帮助。”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佟训靓指出,电子烟并非“戒烟神器”,添加调味剂的电子烟只是在尼古丁的基础上加了一些味道的修饰,其成瘾性与普通香烟基本一致。她解释,烟草“上瘾”一般同时伴有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者无法割裂。   佟训靓提醒,电子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成长有诸多不良影响,经常吸用含尼古丁的制品,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如睡眠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等。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烟里的尼古丁含量没有明确标准规范,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让其“上头”,还会在烟油里违规添加超量尼古丁,甚至合成大麻素。《电子烟管理办法》中明令禁止销售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对此加以阻断。   3月23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贩卖合成大麻素的电子烟油(俗称“上头”电子烟)的毒品案件。警方从一涉案人员身上及住处起获一次性电子烟129个及罐装烟油141瓶,其中含有合成大麻素类毒品净重共计896.77克。东城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六万元”。   3月31日,安徽芜湖鸠江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上头”电子烟案件宣判,以贩卖毒品罪、洗钱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经营罪判处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七年至拘役五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六万元至五千元不等的罚金”。   东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白宇说,“上头”电子烟属毒品,其制作、贩卖、吸食的行为都涉及违法犯罪,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更是为毒品犯罪埋下隐患,其危害程度不言而喻。   电子烟禁“甜”   “电子烟行业的发展曾一度游离在灰色地带。”赵童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电子烟市场的异军突起,对电子烟的监管被提上日程。   2018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强调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2019年10月,两部门再次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禁止电子烟在网上销售和进行广告宣传。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日,我国共有关键词为“电子烟”的现存企业11.02万家。强监管之下,电子烟仍呈增长态势。2021年上半年共注册电子烟相关企业4.83万家,同比增长912%。   电子烟市场规模急剧扩张带来了鱼龙混杂的乱象,如产品质量不过关、销售不规范等。为此,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有关规定执行,这意味着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将有法可依。   控烟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社会各界一直呼吁“禁售调味电子烟”。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何琳曾提出建议,加快出台行业规范让青少年远离电子烟。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从立法高度禁售添加口味电子烟,从源头上减少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3月1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出台,全文共六章四十五条,自5月1日起施行。赵童表示,《电子烟管理办法》最强监管出台,无疑给电子烟行业带来较大震荡,一些中小电子烟玩家将黯然退场,让电子烟合法合规,为行业走向规范化、法治化发展夯实基础。   白宇表示,全面杜绝电子烟流向青少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管控,“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要以身作则,远离烟草。学校要加大对电子烟危害的知识教育、普法宣传,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监管部门要对电子烟产品可经营范围、经营密度进行进一步明确,从法律法规上让电子烟商铺远离青少年聚集的场所,落实售烟网点排查登记,严查电子烟线上交易,从而管住卖向青少年的‘第一支烟’”。

    中国青年报   23 阅读   2022-04-12 20:17
  • 各有特点,韶关新增3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公布了2021-2025年 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韶关民声网, 喜报!韶关新增3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共800家单位入选, 其中韶关水文分局、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和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 ,时长02:24 4月9日新闻视频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是由科技、教育、文化、 卫生、农业、安全、 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 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 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 主要分为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 与重大工程类、“三农”类、 企业类、自然资源类 以及其他类共6大类, 每5年认定一批。 作为广东省首家 以水文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 位于浈江区大德路5号的 新韶水文站内的 韶关水文分局属下的广东水文科普园, 以水文文化建设为中心, 以教育和宣传为目的, 以展示水文行业发展、 工作内容为基础, 将知识性、教育性与实践性融于一体, 通过趣味横生的科普互动 让学生在快乐中爱上科学。 自2017年建成以来, 广东水文科普园坚持免费开放, 多次迎来韶关市内中小学生研学参观。 有力推动水文学科走进公众视野, 向社会展示水文风采,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 探索热情和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增强关爱自然、节约用水、 保护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0年7月, 科普园被评定为 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今年又成功申报了 2021-2025年 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韶关水文分局副局长 王步杰:接下来,韶关水文分局将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拓宽科普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成效。 除了韶关水文分局, 我市此次上榜2021-2025年 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 还有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和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接下来, 被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将按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创建与认定管理办法》, 继续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用, 搭建好面向社会的科普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更好地发挥基地示范引领作用。

    网易   47 阅读   2022-04-10 21:18
  • 从国家教材修订,看中小学教育的走向

    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不要着急他现在怎么样,回到我们的初心,养其根,俟其实。 申继亮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 十八大以后,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修订工作,2014年率先开始了高中教材的修订,经过将近四年的时间,在2017年底、2018年初完成了普通高中的课程修订。随后,高中的教材也全部修订完了,到2022年,全国所有省市必须使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无论是否启动新高考,必须是从高一年级使用新的教材。这是目前高中课程教材修订的工作进展。 义务教育方面,我们在2019年1月份启动了课程修订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了。国家教材委的专家委员会已经审议通过,接下来我们还要报教育部党组、国家教材委员会来进一步审定。同时,我们很快要启动教材修订,大致的工作进度是希望2021年底能够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标。 计划2023年,义教的教材修订完成投入使用,我们这只是工作计划,这中间有没有其他的环节会拖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所以我只能跟大家讲我们大概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是在修订义务教育过程当中,我们对初中的教育还是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的。借这个机会,我想今天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我今天所有讲的,尽管我来自于教育部,但我不代表教育部、不代表政策,我今天所有讲的,只是我自己对政策的思考,政策以红头文件为准,不要以我今天说的话为准。 01 义务教育到底怎样定位 前两天我在一个场合讲,我说我也快60岁了,如果能活100岁的话,前半辈子干的最大的事情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所有的课程修订、教材修订,我认为我这辈子干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这件事情。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到底怎么定位?我想了这么一句话:“养其根,俟其实”。大家都理解这句话,就是义务教育阶段不要着急,孩子表现如何,不要着急,我就想说这个意思,要关键看成长的质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这个数据,PISA测试。它是由经合组织发起和组织的,目前有7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以15岁在校学生为主。测试的范围是阅读、数学、科学素养。一开始我们国家没参加,我到教育部工作以后,遇到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要不要参加这个事情,因为人家一直邀请中国参加,当时的部领导最后定下来说,这个事我们要参加,但不能以国家的名义参加,所以就先让上海参加了。 所以2009年上海以一个市的名义参加了这个测试,三项,每一项总分都是第一,每三年进行次,2012年上海又参加了,又是第一。 所以接下来,2015年有四省市参加了,但是成绩有点变化,当时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一共四个省,数学第六、科学第十、阅读第二十四。有人开始说,上海不能代表中国,上海还是太发达了,这四个省市参加以后是不是反映了真实情况。 我先说这个测试的抽样不是我们抽样,是负责这个测试的组织来抽样,我们把学校名单给他们,把他们要的信息给他们,对方来抽样。比如:北京抽的是房山,不是我们选什么学校,是按照对方的模型去抽的。所以抽样是非常科学的,是有代表性的。 2018年四省市参加,三项第一。大家又信心百倍了,说我们基础教育在世界是一流的。79个国家的地区,绝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我们在发达国家里面得了第一。从2009年参加四次,三次得了第一。 其中,分析数据是: 每周总时长1908.65分钟的学习时间,即31.8小时,每天6小时的课堂学习。在79个国家和地区里面我们排第四位。 什么意思呢?我们每一周课堂教学实践的时长是比较长的,所以这样就来了第二个指标,学习效率。拿成绩除以学习时长就等于效率。 阅读是119.8分/小时,排名44位;数学118分/小时,排名46位;科学107.7分/小时,排名54位。 问题就来了,我们成绩是比较好的;一算效率,我们并不是最好的。换句话讲,我们学习成绩与我们付出的时间是有很直接关系的,我们花的时间比较多,人家分低,但别人花的时间少。 再一个是测试完以后有问卷,对学生有问卷的评估,对学校、对团体、对班级的归属感,我们大概排51位,生活满意度大概排61位。 那么,问题又来了,也就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我们快乐学习还做的不够,幸福感不是排在前面的。还有积极情绪体验,也是随年级升高在下降的,负面情绪体验随年级升高是上升的。 还有一个指标是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学习志向。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OECD平均为24.5%,中国学生的比例为16.8%。 我们考了第一,但科学素养评价之后,虽然考了第一,当将来长大以后愿意从事科学工作的人不多。 那么,为什么要考第一,为什么要玩命花时间去学呢?这个现象不仅仅是PISA测试有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我们的理想教育这些年我认为真的是忽视了。 就是说也可能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将来想干什么,所以到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一片混乱,到底想干什么,考高分、考低分是一个方面,是选学校的一个前提,但是够了分,想学什么,还没有想明白。 所以这样的情况就要我们去反思,我们质量到底怎么样,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上讲了,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功利太短视。 基础教育要打基础,不要着急去看到取得什么成绩。这是我对初中教育,甚至对小学义务教育的个人基本认识。所以今天很多问题的根源,与总书记的讲话指出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我以前也讲过,北大的数学高才生为什么当了和尚?武汉大学的学生学建筑的为什么离家出走?所以,北大也好,清华也好,武大也好,离家出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大惊小怪,要反思我们在孩子人生理想、人生价值方面的一些观念,当然跟我们办学也有关系。 大家知道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吗?高质量发展,教育也一样,特别是基础教育。大家知道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方面,这些年采取了很多措施,就近入学、取消小升初考试,包括教育部实行均衡发展督导等等,一系列的措施都是在保公平。当然这个公平如何理解,还有不同的,最起码从形式上、从基本的规范上来讲,还是朝这个方向做很大的努力。 公平问题解决以后,现在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质量,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对教育同样要高质量,特别是义务教育普及以后,核心是解决质量。 质量怎么理解?我举PISA例子就想说这个事情,我们考了世界第一,是不是就是质量第一?我们一定要打一个问号,包括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志向。 怎么办?养其根要定其向,明确人生价值和追求;养其根要蓄其力,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养其根要立其本,培养核心素养。 哈佛商学院对学生的调查: 3%的人:有长远而清晰的奋斗目标,25年后,他们成为了社会精英、行业领袖、政界要人; 7%—10%的人:有短期清晰的奋斗目标,25年后,他们成为社会的中坚阶层、律师或教授; 不到60%的人:目标不甚清晰,25年后,他们都是普通的职员; 不到30%的人:他们没有任何目标,25年后,他们成为临时打工者,少数靠社会救济生活。 这个结果可供我们参考,我们从中反思一个问题,就算是读了名牌大学,如果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将来也未必能够成为一个社会有贡献的人。 前两年,我在起草关于劳动教育的文件时,我们委托了一个机构做了调查。情况是这样的,在上万人的职业理想调查中,学生比较多地选择当“主持人”“网红”“老板”,愿意当工程师的仅2.06%,原因是工程师“辛苦”“又脏又累”,“有时还有风险”。 我们现在的教育比较忽视这个问题,孩子的志向、孩子的理想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一定是在从小开始要研究,家长要研究这个问题,老师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的教育理念是这样,幼儿园、小学,孩子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不让孩子进行多方面尝试,就发现不了孩子适合干什么,这就是我的教育理念。 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不要固定到某一个方面,多尝试一些,孩子也在发现自己,你也在观察他适合干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有条件了,过去没条件,过去有多少家长能带孩子出去旅游、带孩子去一些地方搞一些活动,现在都有了。所以我觉得志向教育很重要。 要激发内在兴趣,逐渐明确人生方向,然后一辈子为之奋斗的,我认为这才能真正在这个领域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如何能够持久?第二个就是兴趣问题,我对创造力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得诺奖的人为什么能得?不是智商高的问题,包括我们做了中国、日本、美国、德国、英国5个国家青少年创造力的研究,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智商和聪明程度没任何差异,但是与这六个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 1.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 2.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 3.强烈的成长动机(超越、巅峰动机) 4.反潮流精神 5. 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 6.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 我们说,质量相对PISA来讲,孩子的志向、兴趣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是我在北师大的一个同事做的,6-13岁,我们的内在兴趣在不断地下降,由外在兴趣来主导,外在兴趣是什么呢?考了一个高分,表扬一下,是真的感兴趣得来的分数还是为了讨好某一个人?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如果没有内在兴趣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要思考这些,这些考试考不出来,又没法去客观评价,但我觉得这个事情对孩子一辈子成长都是最重要的。 02 如何培育对学生终身有益的素养? 养其根,立其本。本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最后是要落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上。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孩子培养完以后离开了学校,这些学生到底怎么样,我们希望从他们身上能看到什么?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对学生管一辈子、有用的、有社会将来是意义的一些素养,通常讲就是需要具备: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第一个方面是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自主发展最主要的解决是要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明确人生方向、有品质生活的人,这个别人替代不了,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孩子真正未来想干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一定是从小到大,不断地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接纳自己,管控自我,成就自我。 心理学研究人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人一辈子都在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人一辈子的事情。但现在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方面又有多少呢?所以很多问题就是出在了自我认识的问题,这是根源。 比如初中阶段,我们经常讲青春期是逆反期,为什么逆反?为什么青春期是多事之秋呢?以前讲软硬不吃、刀枪不入,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这与他自我发展的阶段有直接关系,人的自我发展一辈子就几个关键期,3岁左右是个关键期,开始有自我意识的出现,到初中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期,在心理学中是指的初中出问题是因为自我统一性紊乱造成的,就是“我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是困扰孩子心理的主要问题,可能老师一句话的表扬能改变他一辈子,同学一句嘲讽的话,可能毁掉他整个时期。这个时候有的孩子会出问题,就是自我的问题。 所有现在逐渐外控式的发展的,到最后一旦撒手、一旦给他选择,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高中新高考改革就是给大家选择,本来高中有多样化发展,学生有不同个性特点。高中有多少孩子能很清晰地说,我适合学什么,大家还是在研究哪个容易得高分,哪个容易竞争,当然这是一个客观的方面。 我们真正的设计这个方案、政策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能让孩子更好的基于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发展,有助于他实现自己个性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设计高中课程和对接高考的,但这个事能落到什么程度?很多又异化了。 自主发展涉及到两大领域,一个是健康生活,一个是学会学习,在这两个方面是最直接的。 第二个方面是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一定是在各种团体里生存发展的,所以OECD的核心素养是指社会异质群体当中的不同能力,就是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我们现在这个方面实际上也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由于观念、行为方面,特别是和我们的社会责任、社会风气、品德有关系的。按照OECD的理论,一个是个人的健康成长,一个是健康的社会生活,培养这些素养对一个人来讲是管一辈子的,对社会来讲要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生活氛围,这些是履行的道德准则。这也是德育相关的问题。 德育方面,我认为是所有学科里面开课时间最长的课程。从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一直到博士研究生都有思想政治课,持续时间最长,花时间累计时间可能是最多的,到大学最少思政课是五门。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有些方面不尽人意? 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从顶层设计角度来讲,这次义务教育修完以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这12年,我们开思想政治课的初心是什么,我认为现在明确了,也具体了,就是这些课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五个方面: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社会参与、健全人格。开这些课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育人的素质要体现在素养的养成上。 还有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文化基础高精神追求的人。 03 初中教育的改革该怎么办? 基于这些理论思考后,我们初中教育的改革该怎么办? 第一,从注重教什么到关注为什么教。 要让孩子感兴趣,要让他体会到学习是有意义的,体会到知识是有价值的,一定要问清楚为什么教。所以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里我反复说必须要把这句话写上,要围绕教师为什么教而思考。如果我们去反思,就是为了教而教,为了把教学任务完成,这是不行的。 另外,关于努力与兴趣也一样。问孩子如何才能解决兴趣的问题,不是简单说的努力很重要,但努力不等于一切可能,这就是东西方教育比较的一个最大差异,西方人是能力固有观,我们是能力发展观。西方人为什么重视兴趣?因为努力没用,没这个特长,教育就是解决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真正有成就是靠兴趣、特长。 第二,从注重共同基础到关注个性需求。 我们现在有一个误区,一说均衡,大家都弄成一样的。我认为从人才成长、人的培养这个角度来讲,可能还要再反思。从学校,是不是每个学校都办成一样,就均衡了?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这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理论问题。现在硬件没问题,配备没问题,关键是内涵,均衡是指什么? 我个人的观点是,学校还是要有一点特色的,这与均衡不矛盾,不能太绝对化,每个孩子都学一样的东西,每个孩子都干一样的事情,这不是真正的均衡。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全面发展?我经常打一个比喻,全面发展不等于手伸出来五个手指都是一样长,只有把每一个手指头都伸展出来了,不一样长,没关系,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全面发展。哪个方面有多大的潜力,就发挥到极致,不要有被埋没的,可以几个方面不一样长。 共同基础是最基本的,在保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人的发展是连续的,从小他会有一些共同性的东西,但不一样的东西会越来越显现,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人不可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转变到教育上,原则是不能忘记的。 如果我们所有的孩子学同样的东西,创新哪来?我研究创新花了好长时间,我的观察是一定是多样性的碰撞才有创新,传统文化继承不是靠每个人把所有的东西都学了,你擅长研究老子,他擅长研究王阳明,没问题,研究老子的和研究王阳明的最后坐到一起一碰撞,所有的东西就出来了,如果所有的都得学,谁都学不透,最后啥都出不来,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说以色列,弹丸之国,800万人口为什么厉害?它是文化打架,美国是文化融合,不管怎么样,都是多元文化的对撞。这些与我们教育理念是有关系的,如果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个性,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张扬,人和人都不一样,我们才有可能有更多的可能,更多不一样的东西。从文化这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我说我们要越来越关注个性?从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上来说的。 第三,从注重学科逻辑到关注生活逻辑。 这次修订工作,理念是很坚定的,一定是以素养培养为中心,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特别强调学科实践,强调综合,如果没有这些要求,我们知识一定还是碎片化的。为了保证我们能够支撑实践性、综合性教学的需求,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费时费力最多的部分就是课标的第四部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不在于难在选什么,而是难在怎么组织呈现,将来大家会看到这次最大的变化在这里,更多的从孩子学习的过程出发的角度。 另外是分科和综合,我这次感觉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学科的种类没有压缩掉,其实有些综合。将来只能在实施过程当中,比如方案里面明确要求的,我们的班会、少先队活动、劳动与法制,分着去上,一定是重复的。其实可以统筹研究打通使用,变成主题式的,总之不要按照纯学术学科的体系给孩子教。 第四,延展空间和时间。 初中阶段的发育发展,是矛盾最集中的一个时期,生理、心理、思维认知都是一个关键巨变期,我们没有空间和时间,所以我们如何创造点空间,让孩子展示出他们的个性。因此,我们的学制要适当做点探索,如果现在这个事很难,我们能够在不改变现在的情况下,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能够打通。为了孩子,我认为我们的学制改革是可以做一些探索的。另外,我们的场馆学习可以增加一些,不能总是在学校里。 所以这些都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不要着急他现在怎么样,回到我们的初心,养其根,俟其实。

    腾讯   486 阅读   2022-04-10 20:57
  • 广州中小学阶段学校暂停线下教学

    4月10日下午,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学明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自4月11日起,全市中小学阶段学校(有住宿条件和全封闭管理条件的高三除外)暂停线下教学,采取线上教学。高三年级有住宿条件的,在校实施全封闭管理,没有住宿条件的,居家开展线上教学。   此外,广州幼儿园停止幼儿入园。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托管机构暂停服务。高等院校实施封闭管理,学生非必要不离校,教职员工家校“两点一线”,加大核酸检测频次。   原定于4月11日开始的广州中考体育考试暂停,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陈学明表示,以上安排暂定实施至4月17日24时止,后续安排将视疫情情况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位于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学校,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

    人民网   514 阅读   2022-04-10 20:45
  • 双减后,AI知识图谱助力中高考生自主学习

    “双减”后,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外辅导中解脱出来了,有了全面发展、自主学习的空间。然而,面对富余的、自由支配的时间,高效学习仍然是学生必须直面的问题。近日,由几十名教育专家倾力打造的一套“AI知识图谱”丛书,为希望高效、自主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很多中小学生尤其是中考、高考生的学习都面临诸多难题。” “AI知识图谱”丛书负责人许建琦说。作为案例重构教学法创始人、联合国教科文中国ESD全工委可持续发展素养研究与测评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研究基地副主任,许建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将学生的学习问题做了归纳总结,如学习效率低下,知识记不住、不理解,反复背;陷入题海中,疲累不堪,遇到新题仍旧做错;学习进度跟不上,一个内容弄不清,后续课程听不懂;中高考生一轮复习的时间较长,而对中高考较为重要的二、三轮复习,尤其是压力测试的时间较短,导致学生在真正上考场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等等。 许建琦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学习碎片化,缺乏系统化思维,没有从出题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没有从学科本质上思考解答试题的逻辑,缺乏“建模”思维,没有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认知,对知识的一知半解,且无法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 为推进学生的高效自主学习,2018年,许建琦和她的易教蓝天教育科研机构联手数学特级教师张鹤、化学特级教师郑克强、物理高级教师王邦平等知名专家组成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委会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过3年多的努力,推出了“AI知识图谱”丛书。该丛书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所有学段年级。 “专业的事得请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打造。”许建琦说。 多年来,易教蓝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据悉,2018年,易教蓝天与北京市教科院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素养测评项目,落地187所中小学近30万学生数据监测与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素养标准体系。同年8月,易教蓝天获得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研究基地认证,同年11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ESD项目全工委可持续发展素养研究与测评中心的认证。2019年3月,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代表教育部签约,连续3年采购易教蓝天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2020年教育部授予易教蓝天“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成员单位。 据了解,“AI知识图谱”学习简单方便。一张图谱在手,学生可以将知识网络可视化,建构系统化学习思维。学生通过图谱学习,可以自主推导任何一处知识的前因后果,串联起前面学习过的、现在正在学的、将来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网络可视化,建构系统性知识体系,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通过“考—学—练”模式,AI学习系统能快速定位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书中的每个章节均有多个二维码,扫描即可获得专业教师团队的精讲视频。 考生王同学尝到过“AI知识图谱”学习的甜头。上学期,他的物理学科在15天内提高了37分。“有了AI知识图谱,就相当于请到了一位不知疲倦的好老师,我随时可学习,可请教,可测验。”王同学说。 许建琦认为,高效的学习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选择。她和她的团队希望不断完善“AI知识图谱”丛书,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高效自主学习的乐趣。

    北青网   89 阅读   2022-04-09 22:55
  • 辽宁大连分批有序恢复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教学

    8日从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综合协调组获悉,自本月11日起,大连市将分批有序恢复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教学。 通告称,根据大连全市疫情防控总体形势,按照科学精准防控和分批有序返校复学原则,恢复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教学。初定自4月11日(星期一)起,全市初中三年级、普通高中三年级恢复线下教学。自4月14日(星期四)起,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其他年级恢复线下教学,校外培训机构的高三备考班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恢复线下教学,其他校外培训机构待全市降为低风险地区后,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恢复线下教学。 通告还称,金普新区、普兰店区待全域降为低风险,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解除管控后恢复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线下教学。 4月7日0时至24时,大连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连续5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新闻网   43 阅读   2022-04-09 22:53
  • 教育部中考命题须坚决防止偏题怪题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22年将迎来“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对于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教育部2021年中考命题评估结果反馈,深入排查本地中考命题工作薄弱环节,全面加强命题工作,确保2022年中考命题质量,进一步巩固提高“双减”工作水平,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首都教育   45 阅读   2022-04-09 22:52
  • 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强化中小学生五项管理

    近日,教育部印发《2022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下称《计划》),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确保《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完成年度评议考核、近视率核定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重点任务落地。 《计划》明确了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15个成员单位2022年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合力推进近视防控,推动和督促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社会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印发近视防控相关政策文件,提升社会近视防控意识,增加体育锻炼和减轻学业负担,落实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加强评议考核和市场监管,强化机制保障等方面的重点任务77项。 同时,《计划》还明确了教育部15个相关司局2022年在推动和督促学校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强化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加强学校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校内校外学业负担,完善学校校医、医务室配备,加强近视防控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强化评议考核等方面重点任务47项。 《计划》制定过程中征求并采纳了15个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意见,明确了15个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教育部15个相关司局2022年近视防控重点任务、责任部门和完成期限。 据悉,印发《计划》是教育部作为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牵头部门,继印发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后,又一次全面部署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

    人民网   35 阅读   2022-04-09 22:44
  • 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出炉

    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国科协日前认定了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深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中国科协决定命名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Maxwell科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社地图文化馆等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此次认定的基地类型多样,包括拓展强化科普服务功能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公共场所,以及开发利用工业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的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等。 中国科协表示,希望被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因地制宜,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并围绕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需要,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宣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社   32 阅读   2022-04-09 22:31
  • 打造“第二课堂” 巩固“双减”成效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双减”,精心打造“第二课堂”,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设计了阳光体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兴趣活动、特长培养、综合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新华网   24 阅读   2022-04-07 21:00
  • 教育部:中考不得超标命题 科学设置试卷难度

    2022年将迎来“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教育部今天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目前,从对各地中考命题跟踪评估的情况看,一些地方还存在超标命题、试卷难度不合理、记忆性试题比例偏高等问题。   教育部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特别是辖区内地市命题单位存在命题管理不完善、条件保障不到位、命题人员数量不足、命题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教育部强调要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各地在中考命题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建立试题政治性审查制度,切实加强各学科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重点审查试题选材的价值导向和材料使用的严谨性,杜绝出现国旗国徽图案使用不规范、国家地图版式不完整、不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问题,确保试题正确政治方向。   教育部同时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各地要认真落实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规定要求,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此外,教育部要求各地要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各地要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对各相关学科中考试卷考试时长、容量、难度等提出规范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部还要求各地认真遴选命题人员、规范中考命题管理。要求各地认真遴选各学科命题人员,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每个学科命题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含至少2名试题审核人员)”基本要求。命题人员应以优秀学科教研员和初、高中骨干教师为主,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严禁命题人员参与考试辅导材料编写和校外培训活动。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命题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命题程序,完善闱点条件保障,强化安全保密工作,确保命题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命题人员培训,严明工作纪律,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命题工作责任。要坚持试题命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分离,加强试卷政治性、科学性、技术性、程序性审查和学科交叉审查。要认真做好阅卷工作,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试卷抽检复核制度,确保阅卷质量和公平公正。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

    央视新闻   488 阅读   2022-04-07 20:26
  • “集中代祭”“直播祭扫”亮相小学校园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他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袁爷爷离开我们快一年了,让我们向一代‘国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敬礼!”   时光流转,几将清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城北小学大礼堂庄严肃穆,袁隆平爷爷肖像前黄花锦簇,26名少先队员代表在此敬礼,表达他们对袁隆平爷爷的哀思。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该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在“双减”延时课期间开展“悠悠相思忆‘国士’暨缅怀袁隆平”清明节活动。活动通过“集中代祭+直播祭扫”的方式进行,学校推选出各年级共26名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全校3000余名师生参与此次集中代祭活动。在同一时间,学校广播、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步“直播”,确保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远程”参与。   “我们通过‘集中代祭+直播祭扫’的方式,让文明、绿色、低碳、安全深入学生心中。同时,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将美德培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该校校长廖小红表示,比起实地实物祭扫,学校更加注重精神传承。   “时至今日,我依然对袁爷爷的‘离开’表示悲伤。学校每天中午都会进行‘光盘行动’比赛,我和同学们都会暗自较劲看谁午饭吃得又快又‘光’。”少先队员曾泽洪表示,会以实际行动永远缅怀袁爷爷,并且积极向周围的同学、家长倡导“爱惜粮食、拒绝浪费”的文明餐桌礼仪。   据了解,该校在延时课期间还开展了“清明祭英烈”黑板报比赛、清明诗文朗诵比赛等清明节特色主题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中国网   22 阅读   2022-04-07 20:19
  • 教育部: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30日就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在会上说,学生群体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正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让每一位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强化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新华社   14 阅读   2022-04-07 20:15
  • 河南中考出现“新调整”,除考试时间变动外,对普高招生也有限制

    从以往考试结果来看,中考的成绩直接决定一名同学是进入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也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未来的发展。 而2022年中考的脚步也慢慢紧逼,在这种社会现状下,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多数初三生进行线上教学,因此,很多家长都担心,今年的中考是否会按常进行? 河南中考出现“新调整”,除考试时间变动外,对普高招生也有限制 如今各个地区的中考时间已经公布,其中有变动的就是河南省,河南本身就是一个中考大省,考生数量与日俱增,自然会增加竞争压力。 河南省原本定的中考时间是6月25日~27日,和2021年的中考时间相同,但是在公布2022年中考时间的时候,却意外发生了较大的变动,考试时间略有调整。 从原定的25日—27日,调整到6月22日—24日,也就是说2022年河南省中考的时间有所提前,虽然看上去只是提前两三天的样子,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却是影响比较大的,不过总分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700分。 大家都知道,线上教学和在课堂上听课,两者的效率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同学都比较期待回校上课,提高学习效率。 中考志愿填报安排 除此之外,在这次考试时间变动之外,对于相关的志愿填报工作也进行了合理化安排,各个地区将于2022年7月7日前,将本地学生的中考分数以及普通高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传到服务台。 第一批次的录取时间在7月8日,其中包括空军航空实验班、海军航空实验班。 第二批次录取时间在7月9日,其中包括宏志班、实验班、校园足球实验班和河南省体育中学。 同学们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可以填报两个批次的志愿,每个批次只限制报考一个志愿,所以还希望同学们能够提前考虑好。 不参加中考的学生,一律不能被普高录取 在中考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中考分流”政策的实施,让50%的同学无法进入普高,但是在以往情况下,很多同学都会倾向于普高,像一些小县城的高中,即便是分数不够,或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会给予经济上的支撑,也就是没考上高中,同学们可以拿钱进入高中的校门。 但是河南省在这次考试时间调整之后,还有一个新变动,那就是不参加中考的学生,一律不能被普高录取。 本身普高的招生数量就有限,所以对于录取的同学自然会要求严格一些,所以这一点还需要注意。 教育部严格规定,普通高中不能进行跨省招生 每年在各个学校招录的过程中,有些学校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学生生源,所以就会进行多招,招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可容纳的范围内,甚至有些学校还会进行跨省招生。 但是教育部针对这样的情况也下发通知,表示各个学校不允许进行跨省招生,言外之意也就是表明中考生不能跨省报考,需要在当地报考,也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公平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比较倾向普高? 在目前这种社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倾向于普高,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原因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进入普通高中之后,同学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随意选择高校,对普高的学生并没有太多的限制。 另一方面,就是家长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只有上普高才会有发展,更有利于日后就业,所以即便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将孩子送到普高。 那么职业高中真的就不值得选择吗?其实也并非如此,大家应该降低对职业高中的偏见。 首先我国教育事业需要得到均衡的发展,而且根据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多的。 而职业高中主要培养的方向就是技术型人才,这也是中考实行分流政策的重要原因,还需要同学们及家长从心底里去接受。 写在最后: 如今中考已经快要来临,同学们在目前这种社会环境下,更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便有些同学进行线上学习,也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的发展。 除此之外,考试时间发生变动的地区,同学们也要进行做出充分的准备,毕竟中考也是对同学们的一种挑战。

    网易   19 阅读   2022-04-06 23:20
  • 教育部: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   教基厅函〔202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中考命题工作,命题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从对各地中考命题跟踪评估的情况看,一些地方还存在超标命题、试卷难度不合理、记忆性试题比例偏高等问题。2022年将迎来“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对于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特别是辖区内地市命题单位存在命题管理不完善、条件保障不到位、命题人员数量不足、命题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二、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各地在中考命题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建立试题政治性审查制度,切实加强各学科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重点审查试题选材的价值导向和材料使用的严谨性,杜绝出现国旗国徽图案使用不规范、国家地图版式不完整、不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问题,确保试题正确政治方向。   三、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各地要认真落实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规定要求,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四、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各地要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对各相关学科中考试卷考试时长、容量、难度等提出规范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广告   五、认真遴选命题人员。各地要按照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要求,认真遴选各学科命题人员,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每个学科命题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含至少2名试题审核人员)”基本要求。命题人员应以优秀学科教研员和初、高中骨干教师为主,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严禁命题人员参与考试辅导材料编写和校外培训活动。   六、规范中考命题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命题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命题程序,完善闱点条件保障,强化安全保密工作,确保命题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命题人员培训,严明工作纪律,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命题工作责任。要坚持试题命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分离,加强试卷政治性、科学性、技术性、程序性审查和学科交叉审查。要认真做好阅卷工作,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试卷抽检复核制度,确保阅卷质量和公平公正。   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教育部2021年中考命题评估结果反馈,深入排查本地中考命题工作薄弱环节,全面加强命题工作,确保2022年中考命题质量,进一步巩固提高“双减”工作水平,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办公厅   2022年3月25日

    教育部办公厅   18 阅读   2022-04-06 22:35
  • 从藏书室到多元学习空间

    “双减”政策落地,学生从繁多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多余的时间可以做什么呢?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小学致力于建设书香校园,形成了一套规范、全面、具有创新性的图书馆发展模式。 馆藏优化有保证,图书推荐有方法 随着“五项管理”中读物管理工作的推进,图书馆的藏书不但要丰富,而且要健康。围绕“读物管理12条负面清单”,学校图书馆清理不适宜的图书,用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配合“双减”政策,引进更多艺术类优质图书,支援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工作。 优质的馆藏不但在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而且延伸到馆外的各个场所:大队部、心理咨询室、会议室、走廊书吧等。这些微型图书馆都是学生阅读的“辐射空间”,目的是让学生随时有书可读。 除了学生自主进馆阅读,学校还有一系列“荐书”活动。以配合德育活动为例,学校会根据每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学校还将每月、每学期的“热门好书排行榜”及时公布,向各个班级介绍,为学生选书提供更多选择。 读书时间有保障,阅读课程有体系 优质的馆藏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时间读呢?学校按照“晨诵午读暮享”的方式执行:每天早晨,学生进班就拿出经典读本大声朗读;每天中午,学生拿出课外读物开展安静自由的默读;每天晚上,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阅读收获。 有了时间保障,学校开始打造自己的阅读体系。一是制订规范化的“3+1”阅读课方案,每周1节阅读课内容各不相同,包括整本书阅读、父母进课堂、自由阅读、班级特色阅读等。教师每月初提交阅读计划,图书馆进行公示并作为评选“书香之星”“书香班级”等的参考因素。今年学校还成立了专业的阅读团队,与出版社合作开发共读资源,同时开设阅读研讨课、公开课等,引导教师进行更专业的阅读教学。 二是开设专业的图书馆课程——我的图书馆。课程分为3个模块:图书馆素养、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引导学生更好利用图书馆,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 三是成立阅读创新基金项目。为了激发教师参与阅读的热情,学校鼓励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制订阅读融合教学方案,图书馆负责配备教师需要的图书,进一步引领、推动学科阅读。 四是打造校本阅读课程。学校结合各校区的发展特色,由图书馆教师团队自主开发校本阅读课程,如冬奥会主题阅读、传统节日主题阅读、二十四节气主题阅读、篮球主题阅读、种植主题阅读等。校本阅读课程主要以校区特色、当前热点、传统文化、学校工作为主要内容,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课后服务时段,学校还会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阅读社团活动,充分体现家校社协同办学的思想。 回应方式有趣味,阅读反馈更有效 读书需要反馈,需要总结回顾,这种回顾应该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发生更加真实的思考。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讨论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火花,真正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学校还会举办一些阅读活动,以讲故事、知识竞赛、辩论赛、绘本剧展演等丰富多样的输出方式,将日常阅读的情况反馈呈现出来,这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调查和回应。“图书、阅读、回应”是阅读循环圈中重要的3个环节,需要教师、家长、志愿者、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从最初的藏书室到开放借阅的图书馆,再到现在的多元学习空间,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多维发展,帮助学校实现“用阅读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用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目标。

    中国教师报   16 阅读   2022-04-06 22:06
  • 教育部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

    为进一步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要科学合理划定片区,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鼓励逐步实行单校划片,合理稳定就学预期。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推进片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均衡。 《通知》强调,各地要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进一步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通知》明确,各地要全面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区)学生入学需求,不得跨设区的市招生。进一步压减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 《通知》要求,各地要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人监护证明。认真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政策,对回户籍地参加中考的随迁子女,妥善做好考试招生报名服务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阳光招生”,加强对主要政策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解读工作,切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畅通举报申诉受理渠道,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招生行为。各地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为更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创造条件。

    中国教师报   11 阅读   2022-04-06 22:00
  • 有道词典笔携手教育部科技司“网络扶智”项目,科技赋能智慧校园

    近日,网易有道“强校计划”携手教育部科技司“网络扶智”项目,以有道词典笔入驻学校的形式,助力贵州省10所学校的师生高效教研和学习,让教育信息化成果惠及更多省市地区,加速助推教育现代化进程,传递教育温度。   网络扶智,助力教育公平   教育部科技司“网络扶智”项目,旨在通过开展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2022年,教育部科技司将继续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并重点加强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区三州”和民族地区等地的支持。   此次,网易有道与教育部科技司“网络扶智”项目携手,将旗下“明星”产品有道词典笔入驻了关岭自治县第一中学、关岭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关岭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关岭自治县第二中学、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花江中学、紫云民族中学、紫云二中、紫云一中、紫云一小、紫云六小等贵州10所学校,获得了师生们的积极反馈。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向网易有道发来感谢信,表示有道词典笔的入驻,有效提高了当地学校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教师和学生们也争相使用词典笔,并在感谢信中分享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神奇体验:“从‘扫’查到‘点’查,真正实现了查词效率比‘快’更快!‘互动点读’功能,让英语学习更加场景化和趣味化。”   持续深耕,赋能教育信息化   网易有道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学习公司,依托智能学习硬件领域优势,坚持用科技助推智慧校园建设。   此次,教育部科技司选择与网易有道携手合作,得益于其“强校计划”开展以来获得的突出成绩以及词典笔带来的高效学习体验。   网易有道介绍,“强校计划”开展近2年来,有道词典笔已经入驻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800余所中小学及高校,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认可。   有道词典笔实现了毫秒级的超快点查,及多行扫描查词,查词准确率高达99%;内置有超大词汇库,可同时支持离线翻译、跟读、听力练习等智能功能,满足用户多场景的学习需求。   据悉,除“强校计划”外,网易有道未来还将持续输送更多优质内容和产品。如旗下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力、思考力、实践力的“有道博闻·文化美育”系列美育课程,为“网络扶智”项目贡献更多力量,通过传播文化、哲学、生活、文学方面的知识来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哲学素养、美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素养,持续助力高效学习与教育信息化建设。

    经济参考网   14 阅读   2022-04-06 20:55
  • 内蒙古中考改革方案征求公众意见,拟将美育、劳动教育等纳入中考

    4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该厅已研究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中考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记者注意到,《中考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方案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开始,到2025年全面实施;不断形成具有自治区特点,体现科学教育质量观,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根据《中考方案(征求意见稿)》,初中学生毕业须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既是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结性考试,又是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两考合一、一考多用”,考试结果是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在考试科目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所设定的国家课程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少数民族语文作为地方课程也可纳入。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纸笔和考查两种方式。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体育与健康常识、少数民族语文等科目采用纸笔考试的方式。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美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查方式。 其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包含体育与健康常识(与生物同卷)、日常参与情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该科目和美育科目考试具体办法由自治区另行规定;信息技术科目采用计算机测试的方式,劳动教育科目采用综合评定的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科目采用日常体验考查的方式,具体实施细则由盟市制定。 在分值上,语文、数学、外语各100分,其中外语含听力10分。道德与法治50分,历史50分,物理70分(纸笔考试60分+实验操作10分)、化学50分(纸笔考试40分+实验操作10分)、生物30分(卷面总分40分,另加体育健康常识10分)、地理30分,体育与健康80分(含体育与健康常识10分、日常参与情况5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七八九年级各15分共45分、专项运动技能测试20分)、少数民族语文80分,各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值为660分(参加少数民族语文考试的考生总分值为740分)。 根据规定,在校学生取得的所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到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招收录取新生,原则上考查科目全部达到C等及以上,方可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新京报   18 阅读   2022-04-06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