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我不想去学校”……如何帮助拒学青少年爱上学

    实际上,拒学孩子复学之后,会有一段反复波动期,需要更加友好和弹性的出勤制度,才能助力他们完全复学成功。否则,对于这些曾经“脱轨”的孩子而言,重启将会困难重重。    “一去学校就频繁生病请假”“学校让我感到恐惧”“我不想去学校”……近年来,中小学生主动缺勤和拒绝上学的情况日益增多。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教学不断切换,拒学现象更像水草一般浮出水面。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何丽副教授和阮琳燕博士及其团队近年来一直研究青少年拒学问题。他们发现,拒学现象呈多发趋势,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对此手足无措。孩子们为何拒绝上学?如何让他们重回正轨?记者采访了何丽。   拒学已非个案   半月谈记者:什么是拒学?拒学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何丽:拒绝上学,简称拒学,是指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因为社会心理因素不愿意(拒绝)到学校上学的一种状况。   拒学的主要特征有四个:上学严重困难,经常长时间缺课;对上学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如发脾气、痛苦或在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情况下感觉不舒服等;上学时间,孩子不去学校待在家里,父母都知晓;不存在严重的反社会障碍,如青少年犯罪、干扰性的行为和活动等。   拒学一般最初是间歇性请假,再到长期缺勤,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不适特征,最后由于长期缺勤而休学。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些孩子拒学是由厌学发展而来,但拒学不等于厌学。部分拒学的孩子在拒学之前可能学习很好,只是因为焦虑无法到学校上学。   半月谈记者:目前我国拒学问题的总体情况如何?哪个年龄比较高发?   何丽:国内学者刘亮的研究显示,在精神科门诊中,有拒绝上学行为的儿童占寻求心理咨询儿童的5%。国内学者陈玉霞等调查了广州市6369例中小学生,结果显示,这些学生的拒学行为检出率(存在拒学潜在风险)为22.5%,且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虽然潜在风险不一定最后发展为拒学,但可以肯定的是,拒学现象已不局限于极少数家庭。   我和研究生何颖鑫2021年收集了200多个孩子已完全拒学的家庭的数据,结果显示,初一、高一是青少年拒学的高发年级段。疫情对拒学是一个催化因素,恢复线下教学后不愿意去学校上学的学生人数增加较多。   大多蛰居在家   半月谈记者:拒学的孩子一般处于什么状态?这会对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何丽:不少拒学的孩子出现蛰居情况,不出门、不社交、生活作息紊乱。一些孩子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生活作息昼夜颠倒,亲子冲突频繁;一些孩子抑郁、焦虑,心理健康堪忧。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焦虑万分,陷入自责、愤怒、后悔、无助、无奈、绝望等情绪,夫妻间相互指责,家庭矛盾频发。   半月谈记者:有人认为孩子不上学是心理疾病,需要送到医院去治疗,您怎么看?   何丽:孩子拒学之后,家长的确应该去青少年精神专科门诊就诊,听取医生的评估和建议。拒学的孩子可能存在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但这不一定是拒学的原因,而可能是长期拒学在家的次生症状。   拒学的原因很复杂,我和研究生史晓宇调研后,将拒学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敏感、追求完美等性格特质;让学生倍感压力的学校环境;缺乏支持的家庭环境;网游、手机等事物的干扰与诱惑。   走访中,一个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进入尖子班后出现拒学行为,她说:“尖子班的生活快要压垮我。如果我学习成绩比别的同学差,就感觉好没面子。”类似的情况不少。现在许多学生执着于自己的“学霸”人设,为了维护自己的人设不崩塌,压力倍增。   拒学干预,须共同努力   半月谈记者:目前,似乎主要由家庭独自在面对拒学的困境。   何丽:是的,“孤立无援”是许多家长的共同感受。在我国,拒学仍被视为家庭自身的困境,学校和社会未形成有效的干预体系。许多学校和老师不太了解拒学是怎么回事,有的认为是孩子懒,逃避上学,故意不遵守学校出勤规定;有的只是简单认为孩子得了“抑郁症”,要求家庭出示医院诊断证明,以办理休学手续。   由于大部分学校心理老师数量少,学校也没有形成拒学学生心理辅导、评估、干预的工作机制,所以孩子一旦休学,学校基本上就不管了。而且,当一些孩子情况好转申请复学时,还会遭遇重重困难。学校通常这样要求:“请出示医院心理健康鉴定”“复学可以,但复学之后,必须保证出勤,不能再频繁请假了”……   实际上,拒学孩子复学之后,会有一段反复波动期,需要更加友好和弹性的出勤制度,才能助力他们完全复学成功。否则,对于这些曾经“脱轨”的孩子而言,重启将会困难重重。有的孩子在复学之后,不适应学校环境,再次拒学,这样未来干预的难度就更大了。   半月谈记者:应该怎样去帮助这些拒学的学生和家庭?   何丽:希望能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拒学干预机制,每个责任主体都不应该缺位。   一方面,家长要提升学习力,积极与教师沟通,多用心陪伴孩子,及时发现孩子不良情绪和问题征兆。另一方面,家长要保持开放心态,不要有病耻感,如果孩子出现问题,须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如及时就医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也可以加入“抱团取暖”的网络或实体社群,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另外,要强化学校责任。学校应该开展拒学的预防工作,尤其是改善学校氛围、预防校园欺凌,对于一般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有潜在风险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对于已经拒学的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系统支持方案。   日本及欧美国家已出台政策、颁布法案来防治该问题,为拒学的孩子和家庭提供帮助。目前我国拒学现象有增多趋势,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对此现象进行调研,出台适应本土情境的政策,为拒学孩子及其家庭提供一个友好和富有支持性的社会环境。

    半月谈   57 阅读   2022-08-02 13:01
  • 五部门发文: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为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日前,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强化思想认识 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通知指出,各地要强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当前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从严从实从细从快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公安、水利、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以农村地区学校、村庄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途水域为重点,对行政区域内的开放水域逐一进行摸排,摸清权属主体、水域深浅和警示标志、救援设施配置等情况,绘制危险水域地图,评估风险等级,建立工作台账,推动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逐一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开展常态化巡查 重点水域岸线设置防护设施 通知强调,各地要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水利、公安、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组织村(社区)党员干部、驻村(社区)辅警、学生家长、志愿者和水域承包人、责任人等,开展常态化巡查,重点在午后、傍晚等游泳高峰时段加强对危险水域巡逻管理,坚决制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玩耍。各级公安机关要紧盯学生涉水活动的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针对性强化动态巡查管控,加大重点水域岸线巡护力度,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演练,切实提升水上救援反应能力与施救水平。 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水利、农业农村部门要推动基层党委和政府督促水域责任单位因地制宜,在水域周边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推进落实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四个一”建设,通过“人防+技防+物防”叠加互补的方式,确保对重点水域岸线的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事故多发水域安装视频监控和警报系统,进行全天候监视防范。 开展安全警示教育 培训自救、互救技能 通知指出,各地教育、公安、民政、水利、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学校、村(社区),在主要交通路口、周边水域、人员密集场所悬挂标语,设立预防溺水宣传板报(墙报)、警示标牌等,并依托各类媒体,剖析典型事故案例,讲解预防溺水知识和救援知识,广泛开展高频次、全覆盖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线上线下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发放告知书等形式,组织全体学生和家长学习预防溺水知识,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周末和节假日期间,要采取发送短信、微信提示等方式,经常性提醒学生和家长增强安全意识,特别是暑期要实行定期提醒制度,确保覆盖到每一名学生及每一位家长或监护人。 通知还要求,各地特别是水网密集地区教育部门要结合课后服务,统筹利用社会游泳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自救方法。要通过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结合本地实际,鼓励支持村(社区)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适宜的游泳、戏水场所及相应设施,加强安全人员配备,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便利、规范的亲水环境。教育、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统筹用好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利用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设施,在周末、节假日为农村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爱心陪伴、心理抚慰等服务,满足学习休闲娱乐需要,减少私自下水现象。

    人民网   42 阅读   2022-08-01 19:49
  • 保护未成年人,暑期网络安全 天津开启投诉渠道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暑假期间的网络保护,7月27日,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通过官方平台发布称,即日起推出举报专区,围绕属地网站平台存在的十个方面问题,加强举报受理处置,并发布举报渠道。据介绍,教唆未成年人拍摄不良视频、侵犯未成年人隐私、学习版面存在色情低俗内容等行为均列其中。 这十项问题分别为:侵犯未成年人个人隐私问题,对未成年人人身攻击、侮辱谩骂等网络侵权,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导向的污言秽语、粗口黑话相关信息;让未成年人做出不雅姿势、性暗示动作吸引流量,诱导未成年人做危险动作等行为的相关信息;网站平台以未成年人为形象创作传播的色情小说、漫画内容;利用网络公开平台,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拍摄裸露视频图片、实施网络猥亵;散布虚假信息、虚构离奇故事和低俗剧情进行炒作引流、恶意营销,传播炫富拜金、奢靡享乐、扭曲审美等错误价值导向信息;学习类APP和版块存在色情低俗及其他导向不良内容;电商平台商品信息以及评论区、问答区等互动环节展示涉未成年人低俗、血腥等内容;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存在违法不良信息;网络视频平台制作、传播散布暴力血腥、教唆犯罪相关违法内容;网站平台弹窗、边栏、悬浮窗等版块推送血腥低俗广告等不良内容。 通报表示欢迎网民进行举报,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环境。举报渠道为:进入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方网站 (www.qinglangtianjin.com;www.津小卫.com),点击“清朗·2022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区;微信搜索“天津举报”微信小程序,点击“清朗·2022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区。

    新京报   70 阅读   2022-07-31 23:13
  • 五部门:加强对危险水域巡逻管理

    为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日前,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强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当前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从严从实从细从快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通知强调,各地要强化隐患排查,以农村地区学校、村庄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途水域为重点,逐一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强化巡查防控,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加强对危险水域巡逻管理,坚决制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玩耍。要强化防护设施,通过“人防+技防+物防”叠加互补的方式,确保对重点水域岸线的全覆盖。要强化宣传教育,剖析典型事故案例,讲解预防溺水知识和救援知识,广泛开展高频次、全覆盖预防溺水宣传教育。要强化关心关爱,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加强与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衔接配合,及时做好安全提醒和关爱帮扶。 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疏堵结合,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适宜的游泳、戏水场所及相应设施,在周末、节假日为农村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爱心陪伴、心理抚慰等服务,满足学习休闲娱乐需要。要强化督导考核,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新京报   67 阅读   2022-07-31 23:02
  • 北京初二学考生物、地理明起可查分

    初二“小中考”成绩即将出炉。7月26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初二学生明天中午12时起可查询生物、地理两科的初中学考成绩。 考生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页面,输入准考证号和考生报名号即可进行查询。 据了解,此次初二年级参加的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用于2023年中招录取。未参加本次考试的在校生,要在2023年参加地理、生物科目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用于毕业,不计入中招录取。 按今年政策,中招语文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数学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外语总分值为100分(卷面成绩60分,听力口语成绩40分),物理(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化学(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生物(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道德与法治(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历史(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地理(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六门科目分值都为80分。中招录取总分为660分,其中历史和地理、化学和生物分别选择分数高的一门计入。

    新京报   46 阅读   2022-07-31 22:41
  • 北京12岁中学生徒步从城区到延庆

      因为12岁的儿子小马提议想用暑假做一次徒步,从北京市区徒步到延庆姥姥家,父亲老马专门请了年假全程陪同,全方位支持。   从北京西城区的家中徒步到延庆区沈家营,全程约90公里,小马自己做了行程表。看完行程,父亲大马心里琢磨,觉得儿子这趟能走到昌平也就差不多了。   “孩子都不怕失败,我还怕什么呢?失败是最好的老师。”老马这么想着,父子俩决定在7月18日早晨出发。据老马的微博显示,截止7月19号晚,他们已经完成两天行走46公里的徒步计划。老马在微博里写到:感谢各位的祝福,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这次充满变数、未准能完成的徒步计划。“理想”决定人生的厚度,必须一直在线。但“理智”的思考与行动是“实现理想”的基石。我要和娃一起在行走中“寻找理想与理智的平衡点。   #北京12岁中学生徒步城区到延庆#这个话题在经过媒体报道后,冲上了微博北京同城热搜第三名,很多人祝福他们、嘱咐他们、祝愿他们圆满完成全程。《中国青年报》在微博中就此以#你会陪孩子徒步90公里吗#发起了投票,其中“支持。制定计划并陪伴孩子完成”以绝对票数领先,不过,“咸鱼想支持,但是自己都做不到”也占了156票。   老马表示,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关心,争取实现这个全程近90公里的“小目标”,然后把他和儿子用脚走出来的路书,提供给延庆正在征集的《来延庆的100条路》活动,为更多的孩子和家长提供借鉴。   在一条视频中,父亲老马说这次行走让他修正了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学会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今他们已经旅途过半,老马说他为儿子和自己骄傲,这趟行走也是他和儿子一起探寻成长之路的过程。

    新华网 北京12岁中学生徒步从城区到延庆   28 阅读   2022-07-31 22:24
  • “红楼梦视角看三山五园”主题夏令营举办

      暑期开启,一群学生也开启了与名著邂逅的日子。2022年7月16日、7月18日-20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与北京曹雪芹学会联合,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红楼梦视角看三山五园”主题夏令营。   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统称。在曹雪芹学会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三山五园,聆听学术讲座,熟悉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历史背景,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细嗅故园古香,在颐和园、圆明园中通过榫卯结构的建筑、凹凸有致的虎皮墙、“移步换景”的游廊设计来对应《红楼梦》中的相关描写;品“老君眉”之意,行“占花名”之令;共绎题对额,齐寻曹遗迹,透过贾府的衰败看曹雪芹家族的兴亡。   学生且行且思,对《红楼梦》中的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的思考并进行二次创作,在结营仪式中展现出别出心裁、丰富多样的学习成果,文创产品、书画作品、影像戏剧,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积淀和少年们的蓬勃力量。   据悉,本次“红楼梦视角看三山五园”主题夏令营是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无边界课堂”博物馆系列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红楼梦》的兴趣与研读能力,于“无边界课堂”中体悟“三山五园”的历史与智慧,让文字与图画承载的知识跨越时间,走出书本,走近身侧,在实地讲解里让学生形成对《红楼梦》与古建筑立体化、生活化的认知。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已被列为中学生必读书目,徜徉在红楼的世界,看世态风情,咏诗词歌赋、悟人生哲思,相信文化的濡染也会在一字一句一文的锤炼中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开花。

    新华网   28 阅读   2022-07-31 22:21
  • 福建立法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带手机进课堂

      自9月1日起,“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课堂”。这是28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作出的规定。   根据《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学校的,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未经允许带入学校的,老师应当代为保管,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进行教育。   上述规定还要求,学校应当保障学生合理的通话需求;加强宣传引导,并结合实际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手机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中国青年报 福建立法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带手机进课堂   22 阅读   2022-07-31 22:20
  • 浙江启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指导意见,要求每个设区市确定至少1个县(市、区)开展整体试点,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全省全面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意见明确,小学生综合评价内容包括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实践5个方面。改进结果评价,采用分项等级评价与写实记录客观描述学生各方面的水平与发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开展学生发展述评。加强过程评价,推进表现性评价,在改进纸笔考试的同时,探索推广实践性评价,倡导协商式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完善综合评价,体现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行为表现的典型变化,体现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和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   评价结果分等级呈现、等级比例和综合报告。等级呈现采用分项等级、客观记录或评语的方式进行,学业水平的等级有4个,其他指标的等级有3个。学校分年级或学段制定等级操作标准,避免简单地用笔试成绩或比例来划分。等级比例根据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差异和学习激励的需要来确定。学生个人的评价综合报告要全面呈现学生发展状况和努力方向,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客观清晰地呈现学生的成长。   该意见还对考试管理作出要求。各地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统考统测,一、二年级不进行期末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降低学业评价中纸笔考试的权重,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实践性评价。

    中国教育报 浙江启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30 阅读   2022-07-31 22:16
  •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

    这个暑假,青海省西宁市阳光小学五年级学生汪美龄有些惊喜。今年的暑假作业,只有薄薄的一本,全本围绕红色教育主题,30多页的内容涵盖所有学科。 数学作业是根据红军长征地点确定位置和方向,语文作业是为革命先烈制作个人名片……每一页都有设计精美的彩绘图文。汪美龄说:“现在的暑假作业轻松有趣,还能学到很多有意义的内容。” “双减”实施一年来,校内减负提质,切实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成为推动政策落实的治本之策。围绕主阵地,教育部部署指导学校聚焦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今年9月秋季开学后,北京市所有区都将开展教师交流轮岗。”不久前,北京市一则消息引起社会关注。大面积、大比例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被认为是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是密云山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也是轮岗政策的积极响应者。近年来,来校交流教师已达157人次,派出交流老师达176人次。如今,这所山区小学不仅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毫不逊色,还是全国篮球特色校,各类社团也一应俱全。 在重庆,一份涵盖12个学科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让作业管理有了指导和依据,为提升育人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重庆市谢家湾学校还建构起“小梅花课程”体系,提供517个综合实践类专题活动、200多个社团活动,让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和学习进度稍慢的孩子各有所获、各自充分发展。 “‘双减’要得到家长的真心认可和支持,学校只能用质量‘说话’,用行动和事实来说服引导。”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说。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地位愈加凸显,学校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 调研数据显示,全国21个省份出台了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学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强化了校本教研、落实了“零起点”教学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扶等制度,绝大多数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也是关系到“双减”成效的重要举措。 如果在课后延时托管时间走进湖北荆州沙市大赛巷小学,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美少年电视台”的同学正在自己撰稿、编辑、导播、录制,推出一期期精彩的电视节目;创美空间的学生正在设计打印形态各异的3D作品、进行物联控制的新奇设计、自主拼装智能车辆、控制生动有趣的机器人完成各项任务;从事木艺、纸艺的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剪、裁、雕、磨,操练各项传统技艺…… “现在,我不用为每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而发愁,孩子周末也不用辗转在各个培训班中。我们可以带孩子看电影、郊游、看书……既融洽了亲子关系,又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促进了孩子身心健康,感觉轻松多了。”大赛巷小学学生王哲一的妈妈龚天姝说。 教育部调研数据显示,一年来,课后服务项目吸引力有效性显著提升,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去年春季学期末的49.1%提高到90%以上。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作业是重要一环,它是学生理解、巩固、记忆乃至创新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评价、改进师生教与学的重要依据。 在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校,学校探索推出“七彩作业”模式。除了常规作业、课后习题,学校还增加了活动类作业,也就是体验式、游戏式、制作类、探究类作业。曾经一本本作业本、练习册,更多地变身成一张五颜六色的阅读手抄报、一张将知识点有序梳理的思维导图,或者一份精致的手工、一份创意十足的水果拼盘等。 “暑假作业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体现,背后展现的是我们评价标准的变化。原来我们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现在提倡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发挥能动性、提升综合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内外良性互动。”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校校长李文玲说。 据了解,目前已有17个省份出台了作业设计指南,学校作业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作业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

    新华社   27 阅读   2022-07-31 22:07
  • 教育部等五部门: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为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日前,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强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当前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从严从实从细从快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通知强调,各地要强化隐患排查,以农村地区学校、村庄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途水域为重点,逐一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强化巡查防控,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加强对危险水域巡逻管理,坚决制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玩耍。要强化防护设施,通过“人防+技防+物防”叠加互补的方式,确保对重点水域岸线的全覆盖。要强化宣传教育,剖析典型事故案例,讲解预防溺水知识和救援知识,广泛开展高频次、全覆盖预防溺水宣传教育。要强化关心关爱,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加强与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衔接配合,及时做好安全提醒和关爱帮扶。 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疏堵结合,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适宜的游泳、戏水场所及相应设施,在周末、节假日为农村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爱心陪伴、心理抚慰等服务,满足学习休闲娱乐需要。要强化督导考核,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教育部网站   26 阅读   2022-07-31 22:04
  • 把教育发展答卷书写在人民心上

    “孩子的未来不仅在课本上,也在生活中。”这正是西宁市城中区在探究劳动教育教学模式时老师们形成的共识。3所学校设立陶艺工作室;部分学校将信息技术与劳动课程有效结合,构建新型劳动教育模式;中药种植与研究、节气与农耕的劳动教育已初步有所成效;生态文化、河湟文化研究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课程也逐渐推广开来…… “亲子时光变多了,针锋相对的时候变少了,孩子的快乐也比以前多了。”家长赵瑛说。“双减”政策的实施,让很多被“三点一线”抹去了快乐的孩子回归了奔跑的童年,也让更多的家长深刻认识到,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不可或缺。人们发现,放学后和节假日,在小区里玩耍的孩子逐渐多了起来。 明亮的教室里,教学设施日益完备,传来琅琅读书声;宽阔漂亮的操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灿烂的笑脸是学校最美的风景;三尺讲台上,老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氛围活跃又融洽……走进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各学校,这样朝气蓬勃的景象处处可见。这也是我省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改善教育民生达到新水平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无论是在偏远山村还是繁华都市,孩子们幸福的笑脸、群众真切的获得感,都是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一个都不能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教育系统持续深化立德树人,不断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方位培养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思政教育有点有面,老师心中有责任,孩子心中有理想。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中,全省教育系统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重走长征路”“党史故事高校接力讲述”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们深化了认识,收获了成长;积极推动生态文明进校园,生态知识进教材,引导学生尊重自然规律、树立绿色理念。 全省教师队伍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和己任,言传身教,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推广行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各级教育部门优化学校课程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比例,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时,杜绝挤占现象,依法保障体育锻炼和美育训练时间。 立足全省教育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撬动双方合作杠杆,激发省内高校对外交流动力。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已与国外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密切交流合作,签订了涉及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各方面内容的友好合作协议。 加强双向人才培养。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改造,依托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平台,设立了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和青海师范大学青藏地区数据科学地方创新子项目,大力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生公派研究生、高级研究访问学者和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持续推进教师出国研修项目,2016年以来,赴国外进行长短期各类进修学习的师生达1300余人次。 直面难题 “双减”落地 回归本真的童年 “一个都不能少” 带上小帐篷,拉上烧烤炉,走进大自然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家长乔梓贺告诉记者,双减刚实施的时候,内心有些慌张,突然不补习了,就怕孩子成绩往下掉。但上学期期末考试,孩子各科考得都不错,学科类的辅导班停了,成绩反而提高了,这是自己没有想到的。现在带着孩子尽量多出去走走,孩子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家里也不再因为作业鸡飞狗跳,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父母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切都是良性循环。这一切,又何尝不是我省落实双减政策的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成为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这是一组来自全国基础教育“双减”监测平台的数据: 截至目前,全省1017所义务教育学校,已全部开足开齐了国家规定课程,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数、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学校数、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学校数均已达到100%。 成绩来之不易。 这一年,我省认真开展课后服务,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5+2”模式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省课后服务、作业及教学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认可。截至目前,我省应开展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682所,已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开展率和达标率均为100%,家长满意度96.54%,学生满意度96.32%。 这一年,我省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通过集中专项整治,全省292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中有111所转型,181所注销,在全国率先实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 这一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更规范,管理更严格。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分别归口科技、文旅、体育、市场监管部门审批管理。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出台各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审批办法和管理办法,从严审批,强化管理。 教育公平 惠及人民 分享教育改革成果 “一个都不能少” 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2.32%、97.05%、92.71%,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1%,位居全国前列。在2021年全省公共服务领域调查测评中,人民群众对教育行业满意度名列第一。 人民是阅卷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以民之所想、民之所需,作为教育改革之所急、之所向,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尺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教育深度对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全省基础教育质量迈上了新台阶;积极融入地方发展战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取得了新突破。 全省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地域全覆盖、阶段相衔接的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各级学校的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2016年起,面向六州全体学生和西宁海东贫困家庭学生实施15年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国家助学金和生源地贷款等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形成多种资助方式组合的大学生资助体系。2016年以来,共落实教育资助资金超过110亿元,每年80余万名学生受益。 实施省内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解决基层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1万名乡村教师受益,打造“走不掉”的教师队伍。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要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前行。青海教育,把发展答卷书写在人民心上的初心依旧坚定。

    青海日报   73 阅读   2022-07-30 21:37
  • 石家庄市中华大街小学学生走进市农业科技园参观学习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和学习体验,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感受我国农业科技迅猛发展成果,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近日,石家庄市中华大街小学四(3)中队开展了红领巾研学活动。 队员们在辅导员和丽静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园参观学习,体验农业科技,感受知识力量。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先后参观了农产品展览区、花卉展区、果木展区。每名队员都专心倾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队员代表还为工作人员献花,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用图文并茂的研学小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此次参观农业科技园,不仅让队员们了解了相关生态农业知识,极大地丰富了队员们的对新农业的认知和兴趣,也让同学们在参观中,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培养了同学们细心观察、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河北新闻网   23 阅读   2022-07-30 21:18
  • “双减”沃土孕育了幸福之花

    “双减”政策落地,谈到学校,人们的印象不再是简单的“学习”和“考试”,学生的书包里也不再是沉甸甸的教科书和作业本,充盈在校园里的是各色各样的校园文化。 孩子们的肩膀“轻”了,老师们的眉头“松了”。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才能逐渐凸显出来。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围绕“双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增加了创意石头画、长鼓舞、天然草木染、戏剧脸谱国粹艺术、巧手生花丝网花、乐在田园等社团课,推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发展。 “原来用一根铁丝和一条彩色丝袜就能制作出这样漂亮的丝网花,以前从没见过。”一位学生在第一节丝网花社团课上惊叹道。丝网花社团从最初的26个学员,发展到后来上百个学生报名。很多老师都调侃说社团“火了”。由于名额限制,很多学生没能进到社团学习。但后来我竟惊奇地发现很多班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丝网花,原来是学员们都变成了小老师,让这小小的丝网花,开遍了校园。“双减”减去了课业负担,却孕育了美的文化。 作为一线教师,作为“双减”政策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常听老师们说,“双减”对于教育而言是福音。对学生而言,它减去的是学生的“作业餐”,加的是艺术与体育的“精神文明餐”。对老师而言,教学生活更丰富有趣,与学生课堂之外的互动也更多了。 “通过课后活动,我跟着办公室的老师们学会了编织花篮、做丝网花和纸艺花,现在办公桌上都‘开’满了鲜花,可美了。”在大圩镇工作了三十余年的老师伍云珍老师说。“双减”之花落地生根,现已遍地繁华。

    中国教育新闻网   65 阅读   2022-07-28 12:54
  • 湖南一高校把思政课堂搬进革命老区,用彩绘为老区穿新衣

    “没想到在群山之中有这么多革命旧址,我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又加深了。”日前,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藝力量”社会实践团,将思政课堂“搬”进革命老区湘西龙山县茨岩塘镇,同行的“薪火湘承”数字媒体专业团队学生,深入走访茨岩塘镇后如是感叹。   茨岩塘镇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拥有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兵工厂等众多革命旧址群。长沙理工大学实践团一行实地探访方汉英烈士墓、智擒熊贡卿遗址、龙山县委旧址等多处革命旧址,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不易,并以此为设计灵感,运用3D建模技术,为当地量身构建“红色云上展馆”,打造数字红色地图,助力当地旅游资源走出大山,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同时,实践团立足艺术专业特点,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在十余天的实践活动中,开展了红色云上展馆搭建、墙体彩绘、红色影像记录等形式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文化艺术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用社会实践反哺思政课堂。   “同学们早上五点就起床了,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他们对于传承红色文化的执著与热情让我印象深刻。”茨岩塘镇树溪村党支部书记姚水香说,绘画过程中,同学们还邀请当地留守儿童一起手执画笔创作,并为他们讲授绘画背后所蕴含的红色故事。在大小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原本陈旧单调的村墙穿上“新衣”,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茨岩塘镇丰厚的红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万馨表示,“藝力量”社会实践团立足乡村发挥专业所长,有效整合校地特色,盘活红色资源,装扮美丽乡村,传播红色文化,用实践和才干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一堂行走在革命老区生动鲜活的红色艺术思政大课。

    人民网   59 阅读   2022-07-28 12:49
  • 跨越5000公里的“牵手” 新疆孩子有位“浙江爸爸”

    “回家还习惯吗?也不要忘了看书……”27日,顾海林通过手机屏幕,与远在新疆的孩子们视频通话。   “高职考试”顺利结束后,考生们乘坐火车回到新疆。陪伴他们三年成长的长兴职教中心老师顾海林,望着他们远行的背影,很是不舍。   自2011年担任全国首届新疆中职班班主任以来,顾海林十余年如一日,被孩子们称为“浙江爸爸”。   顾海林说,孩子们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环境,有时候会有“摩擦”,问题也接踵而来。   某天晚上,顾海林像往常一样巡查男寝,却发现有一名学生不见了,“找不到学生,我真的很着急,猜到他可能去网吧了,就一家一家找,到第五家才找到。着急也是为了他们好,是为了对他们负责。”   2021年除夕,正是阖家团圆之时,一名新疆学生在寝室内却突发急病,顾海林得到消息立刻带他去医院就诊。对此,顾海林说,“学生们的父母在新疆,他们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要承担起父母的角色。”   正因这样,顾海林陪伴学生的时间,远比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还要多。   “一个星期能回来一次都很好了,有时候说好要回来,饭都做好了又不回来了。有时候半夜就出去,这十多年来他真的很辛苦。”顾海林的岳母刘桂芹对此深有体会。   即使父亲很少陪伴自己,但顾海林的儿子顾宇轩非但没有责怪父亲,反而也想成为一名老师,“主要是受我爸爸的影响。虽然他经常放弃陪我的时间去陪伴他的学生们,但我能理解他。”   正是因为有顾海林这样的“浙江爸爸”,如今,新疆部教学质量也随之大幅跃升,越来越多从长兴职教中心毕业的新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独当一面。   据悉,这些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又怀着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建设新疆,成为推动新疆地区稳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中国新闻网   60 阅读   2022-07-28 12:47
  • 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青少年时期是树立理想、发展兴趣的关键期。科学的种子一旦播下,就可能在他们心中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我们该如何理解宇宙?自然界中的“力”到底是什么?人类的祖先是鱼吗?……前不久,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联合打造的《科学公开课》(第二季),在中小学生中引发收看热潮。一档科普节目在暑假期间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充分反映出青少年对科学的巨大热情。   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在内容选择上,《科学公开课》从人们关心的自然现象入手,将前沿科学进展娓娓道来,揭开深奥专业知识的面纱,让孩子们更好感受科学的魅力。科学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在授课方式上,《科学公开课》不仅介绍科学知识,更注重传授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让孩子们了解知识之余,也进一步懂得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青少年时期是树立理想、发展兴趣的关键期。科学的种子一旦播下,就可能在他们心中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纵观科学史,不少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在小时候便萌生对科学的热情,而引导他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往往是一段与科学不经意的相遇。古生物学家周忠和院士喜欢上古生物探秘,源于高中班主任给他订的《化石》杂志;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追梦星辰,结缘于小时候在夜空中,对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执着寻觅。青少年往往充满梦想、活力十足,他们对科学的热情一经点燃,就可能释放无穷的潜能。像《科学公开课》这样的科普节目,就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了触摸科学、爱上科学的窗口。   建设科技强国是一场长跑,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如今,在各类网络平台上,类似《科学公开课》的网络课程和短视频产品,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在各类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一场场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孩子们通过一次次身心愉悦的游览,在“润物细无声”中收获知识……我们看到,科学的种子正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心中扎根,夯实着建设科技强国的根基。   科技的根本是教育。科学的种子能不能茁壮成长,关键看有没有悉心呵护、持续培养。当前,我国在中小学开设了科学课程,但能够承担科学课程的专业老师仍较少,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和边远乡村,这一情况更为突出。让更多孩子的科学潜质得到释放,一方面,需要逐渐补齐科学师资短板,通过加强科学教师培训等方式,提升科学教育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普惠的优势,组织权威机构,制作纯公益、全开放科学教育内容,推动科学资源下沉。《科学公开课》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此外,还有必要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地区差距,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走进科学世界,实现科学梦想。   犹记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太空授课。因为这次课程,有的孩子喜欢上了航天,报考航天专业,有的甚至成了王亚平的同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种子,呵护他们在科学大道上茁壮成长,我们定能收获更加可期的美好未来。

    人民网   77 阅读   2022-07-28 12:43
  • 专家就暑期儿童“整牙热”答疑

    暑期是儿童正畸整牙的高峰时间,不少儿童口腔诊所、口腔医院一号难求。“儿童正畸千万要趁早”“不要让大门牙遮住了孩子的笑容”“早一步,让孩子颜值赢在起跑线”……在部分商业儿童口腔机构和社交平台,类似的广告语并不鲜见。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和机构刻意制造焦虑,年龄过小或者在不适当的生长发育阶段做牙齿矫正,不仅会让孩子承受较大身心负担,同时不利于口腔功能稳定,影响牙根发育导致牙齿脱落等严重问题。   早早“戴牙套”颜值赢在起跑线?   刚刚换完乳牙的小学生方依文(化名)暑假前开始了她的“牙套生活”,由于两颗门牙之间缝隙有点大,妈妈陈女士担心牙缝问题影响女儿颜值,便带她到杭州的一家商业儿童口腔机构就诊。   “接诊医生说,我女儿这种情况要佩戴牙套做正畸,把后面的牙齿往前推一推,缩小缝隙。”陈女士说,女儿刚开始很不适应,经常抱怨牙齿很痛,一度也想过要放弃,“但是每次去复诊,看到诊所里贴着‘别因为牙齿不美丽,欠孩子一个自信的笑容’,就鼓励女儿一定要坚持。”   记者在多个口腔机构看到,来正畸的孩子各个年龄段都有,有的只有三四岁。不少家长都表示,担心孩子牙齿不整齐影响颜值,进而影响自信。“班上很多孩子都戴上了牙套,家里有条件,不能让孩子因为牙的问题不敢开口笑。”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说。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这些家长的“容貌焦虑”,利用各种营销话术向家长兜售针对孩子的矫正治疗,“不要让大门牙遮住了孩子的笑容”“早一步,让孩子颜值赢在起跑线”……类似的话术让不少家长心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叶宇观察到,部分家长对于儿童早期矫正认识不足,对于一些诊断后不需要做矫正的孩子,即便向家长耐心解释了“五六岁、七八岁、甚至九岁替牙期的时候,牙齿乱是正常的,到后面就可以慢慢调整了”,但个别家长还是表示“等不及,无法接受孩子外观上‘有缺陷’”。   多位牙科专家表示,过早正畸可能给儿童牙齿健康带来风险,甚至引发医疗事故。   警惕两大套路误入过度治疗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牙科机构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让一些家长对“整牙必须提上日程”的错误观念更加笃定。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看到关于儿童正畸的种草笔记、体验心得,不少母婴博主、育儿博主宣传推广隐形牙套产品,发布使用体验和正面评价来吸引顾客。事实上,这些博主是被机构或者商家招募,发布的图文内容也并非自己真实体验,而是根据统一的宣传文案编撰。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2020年12月16日,正雅齿科与上海趣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服务订单,约定正雅齿科通过上海趣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随机招募400名流量博主在某电商平台App上宣传推广其销售的隐形牙套产品。经核查,这400名博主均不是涉事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发布内容均是虚假编撰。趣摩文化在上述宣传推广服务中获得服务费用33.92万元。最终,上述机构被相关部门罚款45万元,400位博主发布的推广图文也已被删除下架。   此外,一些口腔机构用低价吸引家长,在治疗过程中再不断增加各种费用。   目前金属托槽矫正项目一般价格为2万余元。记者在一个团购网站上看到,一牙科私人诊所的儿童金属托槽矫正项目,活动价4980元。在致电详细了解4980元是否包含全周期所有费用时,商家客服人员不置可否,再三追问下才说还包括额外费用,拍片费100元、取模型200元、复杂病例3000元、治疗费用3000元等全部需要另外支付。   多位受访专家提到,许多孩子在替牙期时会出现暂时性错颌,一些不良商业口腔机构为了谋利过度医疗,用“越早治疗花钱越少”“无复发二次矫正之忧”等说法吸引家长,不仅浪费了时间、金钱做无用功,并且过早正畸可能会直接影响乳牙的发育、恒牙的替换。儿童心理专家则表示,儿童在低龄时期过度追求“颜值”,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儿童在替牙期时盲目做矫正还存在风险:“后面的牙齿还没长完不够高,或者是整个颌骨的发育还不够宽,会显得轻度的拥挤。如果这个时候就干预牙齿,牙根都没发育好,就可能把牙齿矫正脱落了。”   “时机选好”优于“越早越好”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牙齿矫正问题,有这样的健康素养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好的。”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口腔正畸学教授徐宝华说,但矫正不是越早越好,“寻找最佳的时机,用最短的时间,这样的矫正才是最科学与人性化的。”   徐宝华介绍,错颌可分为功能性、牙性和骨性。骨性反颌的成因是上颌骨长得慢,下颌骨长得快,“上、下颌骨就像两台速度不同的车,上面慢下面快,年纪越大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即使两三岁时候解决了反颌问题,还可能复发。”   再如小下巴、面部左右发育不对称、严重的龅牙等属于骨性牙颌畸形,专家介绍需要对儿童牙颌颜面进行综合的检查,分析错颌类型、严重程度以及骨龄,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正畸,而不是越早治疗越好。对于不良习惯以及面部肌肉功能异常等影响面部骨骼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的问题,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越好,但一般还是要在4岁之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吴志芳表示,家长要避免一些误区和陷阱,需要把握一些原则性问题,例如一定要到正规的口腔机构找专业的医师面诊,而不是看到广告就自行在网络平台购买矫治器居家矫治;此外不能把其他矫治病例生搬硬套到自己孩子身上,早期正畸都是个性化的。   受访专家建议,医疗机构应该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科学治疗原则。行业协会应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厘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引导科学合理地开展儿童早期正畸。

    新华社   65 阅读   2022-07-28 12:37
  • 青海省格尔木:一名13岁孩童与家人爬山途中走失

    26日,记者从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获悉,26日17时许,一名13岁孩童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往拉萨方向132公里处,与家人爬山途中走失,家人随即报警求助。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3辆消防救援车、15名消防救援人员携带卫星通信、山岳救援等150余件设备参赶赴现场救援。   目前,搜救工作正在进行中。

    中国新闻网   44 阅读   2022-07-27 12:52
  • 全国学校围棋统编教学用书首发,注重幼儿兴趣培养

    26日,全国学校(幼儿园)围棋统编教学用书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围棋协会新闻中心举行。据了解,这套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9本,采用以激发兴趣为主的编写方针,注重学生和幼儿兴趣、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培养,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使用。   据介绍,这是 “围棋进校园”开展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全国统编的教学用书。为贯彻国家“双减政策”和“体教融合”工作部署,满足在基础教育范畴内开设围棋课程和围棋活动的迫切需求,中国围棋协会组织围棋校本课程教师、培训机构教师、职业棋手、幼儿教育专家和儿童心理专家共同编写“全国学校围棋”“全国幼儿围棋”统编教学用书。   在发布会上,编写团队代表介绍了教学用书的有关情况。此套围棋教学用书分为“全国学校围棋”和“全国幼儿围棋”两个系列。“全国学校围棋”已开发6个品种,包含教学用书和教师用书,适合小学一、二年级围棋教学(校本课程、托管课程等)使用。“全国幼儿围棋”已开发3个品种,包括教学用书2册,适合幼儿园大班使用;围棋活动指导1册,适合幼儿园围棋教师和家长使用。   据了解,教学用书基于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教学特点,采用以激发兴趣为主的编写方针,突出体现学校围棋教育重素质培养、非学科教育的特征,帮助学生和幼儿对围棋规则、术语、弈法有初步了解; 传授围棋文化、围棋礼仪的初步知识;注重学生和幼儿兴趣、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培养;首次编写了《全国学校围棋课程标准》《围棋教学参考》和《幼儿园围棋活动指导》。做到统一教学目的、统一课程设置、统一知识体系、统一教学方式和考试标准。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表示:“这套教学用书有五个特点,一是代表性,是当代进行围棋启蒙教育的代表性作品;二是适用性,充分考虑学校教育的特点,也适合围棋教学机构使用;三是示范性,是发挥引领作用的全国围棋教学用书的模板;四是趣味性,充分利用动漫、故事及各种生动示例,适合幼儿教学使用;五是时代性,充分体现人工智能与围棋相结合的鲜明时代特点。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韩震认为,围棋可以锻炼人的大局观、整体观,让人更多的从整体上、辩证地去看问题。围棋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抛开浮躁。这套教材也将对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立德树人、建立自主知识体系能起到很好作用。

    中国新闻网   42 阅读   2022-07-27 12:51
  • 北京:儿童丰富多彩活动度假期

     正值暑假,小朋友们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参加这里举办的“艺体化”夏令营,在参与综合体能训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的同时,学习书法、绘画等技艺,度过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新华社   40 阅读   2022-07-27 12:42
  • 减掉的是负担,提升的是质量

    这一年,我们减了校内学生的作业,减了课外学科培训的繁重任务,也“捡”回了学生的幸福童年,“捡”起了老师们的思考和教学的改革。学期结束,学生收获了知识的增长,也收获了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动力和期望。   向教研要方向    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着力于贯通培养。而随着“双减”的到来,幼小衔接、小初衔接的内容和形式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老师们在协同教研中,大胆发表自己的建议,分析如今小学语文课堂中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大家普遍认为,小学生要提高阅读速度,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否则,面临中高考的大阅读题量,学生无从适应。对这些心中有数后,我们的教研就着重思考如何做到课堂结构科学化,如何实现知识系统化。在智慧的火花碰撞中,小初教师协同教研显现出它独有的作用。   向课堂要质量    课后学习时间的缩减,必然要求课堂更高效。    在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中,我一改从前老师讲授为主的文言文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试读课文,感受这篇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之处。当学生读音和停顿有误,我也不轻易打断,而是在读完后让同学们进行评价和纠错。我还给出问题: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学生纷纷找到文中的依据,有的是直接从文本中提取了杨氏之子姓氏年龄特点等信息,有的则从文中推论出杨氏之子家庭条件等信息。整个初读课文的环节,几乎都是学生主动开动脑筋积极在参与。    之后,我又抛出一个大问题:默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氏之子“聪慧”?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最后学生找到的依据不仅限于文中突出的“应声答曰”“未闻”等方面,甚至还有“为设果”等细节部分。最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辨,不仅从文字中了解到古代儿童的生活,更深深感受到他们的智慧,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进一步产生文化认同和自信。一节课结束,各种形式的读,背诵,字词的理解,文章的立意,学生全部掌握到位。学生纷纷欢呼:好喜欢上语文课!优质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思维和心灵。   向作业要效果    在学校组织的科组长会议中,各位组长都提到了一点:学科和生活实际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因此,重视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让语文回到生活中,便成了我设计作业的重要标准。比如在设计基础性作业时,我会给出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在语境中认字解词;在设计拓展性作业时,我会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训练。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涉及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在进行本单元作业设计时,我会选取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如玩具店购物,地铁乘坐,美食制作等,让学生有兴趣地阅读,主动地思考,愉快地答题,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对语文兴趣变浓,深切感受到,原来语文能教会他们这么多生活的常识。如此,不但夯实了语文基础,还提升了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人民网   17 阅读   2022-07-27 12:29
  • 暑假,不妨吸引儿童重回社区

    暑假期间,“孩子去哪儿”成为讨论热点,在众多选项中却很难看到“社区”这个答案。一众教育场景中,社区常常仅被当作教育治理的末端环节,其在重塑教育新生态、推动立德树人上的意义,还远未获得学界和社会充分讨论。其实,如何吸引儿童重回社区,既是“双减”向纵深突破的一大着力点,也是开展高质量生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关键一课。   对儿童来说,社区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开展生活教育的很好场所,最宜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当前,社区在儿童课外教育中缺失,有诸多深层原因。首先,当前城市社区复杂度高、流动性高,缺乏传统共育基础;而社区中公共空间不足,也使邻里之间缺少互动,难以重建信任和认同。其次,对“优绩主义”的过度追求和互联网的渗透,使儿童的课外时间被刷题、培训或网络短视频、游戏等挤占,缺少在社区中生活的真实体验。再次,社区教育的原有定义过于狭窄,被视为正规教育之外的补充,对儿童参与关注不足,对社区资源挖掘不够。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家庭的重要延伸,更是儿童真实成长的地方。比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更重要的人际连接和社会整合的意义,而这也正是实施难点所在。社区教育无法由单一主体完成,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是儿童教育、家庭成长、社会治理的交叠之处。因此,如果说“双减”需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那么,社区教育就是这一系统的微循环末梢,需要在其中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要吸引儿童重回社区,首先要拓宽对社区教育的理解。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即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在此意义上,社区是非常适合儿童的城市公共空间,有着时刻上演的真实生活和稳定玩伴,这是学校、机构、家庭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次要探索新型社区教育方式。不同于正规教育的封闭性,社区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开放性,鼓励孩子们面对社会问题、发现和感受真实世界,这恰与当前国际前沿的“项目式学习”理念契合,以社区生活为蓝本设计创新型教育内容,蕴含着巨大潜力。社区教育的另一特点是实用性,可以针对不同儿童因材施教,涵盖从课业辅导到生活技能培训种种内容。创新和实用两个特点,能增强儿童和家庭在社区教育中的获得感,培育社区生活的“黏性”。再次是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减轻基层负担,健全教育生态。政府要变直接管控为间接引导,更多发挥资源匹配和平台整合的功能,建设开放包容的支持型环境,鼓励多样性、释放创新活力。   此外,还需看见儿童教育对于社区治理的“附加值”。当前,儿童往往是家庭的中心,亲子活动不仅能动员三代,还能触发“家”背后强大的文化认同。社区教育以社区成员为主体、在本地场景中的实施过程,能够强化儿童与社区的联系,增强社区归属感,是一种更为柔性、灵活的共识达成方式。   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面对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断档”和“脱节”问题,立足社区的课后教育是构建“育人全链条”的关键一环,这种形式不仅便利可及、成本适当,而且能与当地生活、文化紧密结合,通过实施过程中的全龄参与重塑社会认同,创造更为包容的育人环境。

    光明日报   15 阅读   2022-07-27 12:27
  • 福建三所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五批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公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遴选的第五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日前公布,我省“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打造高效课堂”“邵武市熙春小学引入‘非遗文化’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石狮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五有’措施关爱教师”等三个案例入选。据了解,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布的五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共录用我省8个案例。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通过集中业务学习、周教研活动、日常教研、“老带青” 一对一指导方式强化教学研究,坚持大单元整体备课,纵向关照学段特点,横向把握单元重点,系统考量单元教学目标,着力单元整体设计,探索结构化教学模式。坚持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前利用预学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预习为精准教学作铺垫;聚焦核心问题,构建“情境一探究一表达一运用”课堂教学新常态,着力发展学生能力和思维;巧用学习单,让学生在讲中练、练中学,学练结合,实现一课一得,打造高效课堂。   邵武市熙春小学引入“非遗文化” 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  学校积极引进陶艺非遗文化,挖掘陶艺文化资源,建设陶艺教室,打造陶艺特色课程,展示陶艺文化作品,营造陶艺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陶艺特色课程采取循序渐进方式,低年级以彩泥为铺垫,为接触陶泥搭建基本功;中年级初探陶泥,初步了解中国陶艺文化发展史,运用各种辅材开展陶泥造型创作;高年级熟练技法,制定创作步骤并有序进行创作,培育鉴赏能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学校还与江西景德、浙江龙泉等地校园陶艺工作坊建立学习共同体,特聘校外美术课程教师及当地民间艺人参与课后服务。每周四的课后服务时间,孩子们齐聚“陶淘乐”,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创造出一件件充满童趣的小作品,在做中学到知识,收获喜悦。   石狮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五有”措施关爱教师  学校推出让教师有时间、有健康、有精力、有温暖、有动力“五有” 工作机制,切实关心关爱教师。统筹安排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能;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不再坐班,减少教师轮课次数,让教师“有时间”。开设休闲茶水吧,为教师提供水果点心;修建游泳池、活动室及健身房,为教师提供体育锻炼场所;开设心理驿站,方便教师心理咨询,让教师“有健康”;规范涉及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坚决杜绝教师参与和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将每周教师例会改为两周一次,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让教师“有精力”。为有需要的教职员工及其家属提供三餐服务,解决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后顾之忧;在节假日为教师 送温暖,向生病住院教师表达人文关怀,让教师“有温暖”。把教师课后服务工作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和工作内驱力,及时发放课后服务补贴,让教师“有动力”。

    福建省教育厅   40 阅读   2022-07-26 13:32
  • 广东拟出台新规中小学每年要开展不少于8课时生态环境教育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例》)在省生态环境厅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每学年应当组织开展不少于八课时的生态环境教育。 《条例》明确,生态环境教育遵循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单位组织、全民参与的原则。并对各级部门、单位、学校、家庭等如何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进行了详细规定。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级教育、公务员主管等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建设覆盖全省城乡的生态环境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和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标准体系,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指导服务机构和人员以及课程的标准化工作,组织编制全省生态环境教育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教育、公务员主管等有关职能部门制订本地区生态环境教育年度计划,建立本地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全民生态文明素养测评。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落实本单位具体负责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机构与人员,采用生态文明教育培训、专题讲座、主题实践活动、典型宣传片等方式,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两次生态环境教育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条例》,学校、幼儿园应当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并结合受教育者的特点,采用专题教育、渗透式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每学年应当组织开展不少于八课时的生态环境教育。 企业单位应当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员工培训计划,采用绿色低碳生产知识培训、清洁生产培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讲、专题讲座等方式,结合实际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人员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并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台账。被依法处罚的环境违法企业,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具体责任人员,应当在受到处罚后六个月内接受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组织的不少于十六学时的生态环境教育。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应当制定生态环境教育年度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结合实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馆、公园、机场、火车站、公交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场所应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大洋网   68 阅读   2022-07-25 13:10
  • 推动“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

    “2016年,我家大宝在世纪星的保教费每月2800元,2019年,二宝来世纪星入园,保教费1080元。虽然费用降了,但世纪星仍然专业、优质,值得我们信赖!”2019年9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世纪星幼儿园转为普惠性民办园,保教费降低但质量还有提升,这让集颜敏女士笑逐颜开。 近年来,石家庄市始终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不断扩充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转变。该市连续7年把创建普惠性民办园列入民生实事,通过强化政策引领、不断优化扶持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创建工作,逐步提高适龄幼儿在普惠性民办园就读比例。 7年来,石家庄市教育局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迅速推进普惠性民办园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预算申报—审核抽评—复核公示—奖补提质”四阶段流程,创建过程做到“七个有”,即制定标准有依据、政策落实有保障、资金投入有力度、扶持举措有特色、弱势群体有关爱、工作流程有规范、师资素质有提升。 怎样调动民办园转普惠的积极性?石家庄市有“硬招”:明确经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可享受各级政府的扶持,包括支持资金、派驻优秀教师、进行结对帮扶、开展师资培训、评优评先奖励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硬核举措。 具体说来,有“优质办园有奖补、幼儿家庭分段补”的“双补”举措,对普惠性民办园和幼儿家庭进行补贴,市内五区普惠性民办园的每个幼儿家庭每月可获得250元至300元的保教费补贴。建立了升类及运行良好奖励机制,普惠园参加分类评定,每升一个等次,一次性予以10万元奖励,已经达到城市一类及以上等级并运行良好的,每年给予6万元奖励。对小区配套园建成为普惠性民办园并将产权移交辖区政府的,政府通过减免租金的方式予以扶持。还创新增设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幼儿的普惠性民办园资助经费制度,用于减免此类幼儿的保教费、餐费,彰显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体现教育公平。 经多举措综合精准施策,石家庄市普惠园创建工作有力提高了公益普惠覆盖率。在扶持政策推动下,该市各县(市、区)逐年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扩增了普惠资源,有效缓解了人口集聚地区幼儿入园结构性困境。 据统计,截至目前,通过园所申报、县级初审、复核抽评等工作程序,今年石家庄市新创建了105所普惠性民办园,新增普惠性学位1.9万余个,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短短7年,石家庄市就有效缓解了“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现实困境,惠及万千家庭,跑在了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该市紧扣“高质量”这一关键词,认真做好创建普惠性民办园的“加法”,通过建立普惠性民办园与优质示范园手拉手结对帮扶机制、免费培训提升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普惠性民办园办园水平。 “普惠性民办园创建工作得民心、顺民意。我们将持续发力,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快实现我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赵立芬说。

    中国教育新闻网   16 阅读   2022-07-24 21:39
  • “双减”之下,家长如何为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其目的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和挑战?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何让政策的实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政策出台一周年之际,本期专刊聚焦“双减”,带来部分专家的观点和分析,希望进一步推动政策的深入落实。 日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教育科普论坛,以“‘双减’之下,家长何为”为主题,聚焦“双减”之后的家庭教育。与会专家从家庭育德、育体、育心以及家校协同育人等角度对“双减”之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研讨。 “双减”之下, 需要“增”家庭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融于日常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性格、情绪情感以及生活习惯等,也传承着文化习俗与社会规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崔保师指出,家庭建设、家风塑造和家庭教育是家长最根本的职责,“双减”之后,家庭教育急需有适应新情况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4个“第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与会专家一致强调学习领会4个“第一”的重要性。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指出,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办好家庭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教育系统责无旁贷,理应带头落实,指导支持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 专家们认为,“双减”政策实行之后,对家庭和学校都提出了挑战。尽管近些年来家庭教育观念有所改善,家庭教养方式趋向民主,但研究发现,不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职责作用认识不全面,对“双减”政策让渡的教育空间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对怎么与孩子相处、对孩子教什么管什么、怎么教怎么管,心中没有定数,简单甚至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还普遍存在。学校作为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如何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科学合理安排家庭教育活动,实现家校协同育人,需要深入探索。 如果家长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就可能失位、缺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认为,“双减”在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某些方面“减”的同时,应该有家庭教育的“增”。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认为,家庭教育要更加注重对孩子的价值观教育。 家庭教育要“增”,源于目前家庭教育还比较薄弱。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指出,当前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情况,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实施家庭教育的意识。一些家长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把家庭作为第二所学校,把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上,增加了孩子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在“双减”的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要“减”。北京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指出:“双减”后,家长的教育焦虑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但是焦虑的内容有所变化,从原来主要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到现在焦虑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人际交往以及孩子的综合素质等。家长要减少焦虑,增强家庭教育的能力。 做好加减法,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双减”之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认为,“双减”的同时出现了“双加”,一是学生校内活动时间增加,二是学生在家庭的自主时间增加。增加的校内活动时间,学校通过延时服务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教师负担增加,对延时服务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而孩子在家庭的自主时间增加,对家长也提出了挑战。 “双减”带来了教育生态变化,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以来,教育格局和生态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孩子在家中的自由时间多了,家庭教育的空间大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与会专家认为,“双减”政策成效的进一步彰显还需要家庭教育更加“强”起来,家校协作更加“实”起来。 家庭教育的目标要有新转变。崔保师认为,在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下,家庭教育最根本最长效的育德功能被忽视,存在目标功能错位等问题。有的家庭教育异化为在家庭空间内开展的学校教育,家长异化为协助教师监督家庭作业的角色,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的各类教育活动难以排上日程。同时,家庭结构变化也正在导致家庭育人功能弱化。 家庭教育对家长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邓传淮认为,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理念,养成良好品行,时时处处为孩子做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成长。 石中英指出,家庭教育不能学校化、学科化、应试化,不能把重点放在督促孩子学习知识上,而是要充分发挥家庭的独特优势,充分认识价值观教育在孩子一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改变目前家庭在孩子的价值观教育上还比较薄弱的现状。 郑金洲认为,家长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家庭教育的新要求,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分析了浙江省三轮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他认为,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应重在唤醒孩子的责任感,以正确示范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其学习品质和学业发展。家长应该更加重视鼓励孩子劳动,劳动实践是培养责任感的良好载体。 北京师范大学高中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主任方晓义认为,家校合作已经发展出多种模式,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沟通困难、矛盾凸显、亲子冲突等,要注意化解这些矛盾。 巩固“双减”成效,需要家庭与学校相互赋能,建立伙伴式合作关系 “双减”之下,如何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邓传淮提出,教育系统应积极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资源丰富,与家庭联系紧密,要推动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学校,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要重视在教育法律法规中融入家庭教育元素,与家庭教育促进法相互衔接。要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意见,推动形成多方参与家庭教育的工作格局。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互补,把教孩子做人放到首位。苑宁宁指出,目前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健全、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这也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家庭在孩子价值观培养上发挥着奠基性的作用。石中英建议家长,一要重视价值观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极端重要性,二要做孩子价值观学习的导师,三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四要丰富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五要善用家庭生活中的价值观冲突,六要注重孩子的交友、阅读和网络生活,七要注意培养孩子坚定的价值观信念。家校合作再次得到强调。方晓义提出,“双减”之后更要强调家校合作,鼓励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去,相互信任、相互赋能、相互配合。最好的家校合作应该是伙伴关系模式,学校和家庭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培养体系等。同时,家校合作中最关键的是家师合作。 家长要学习缓解自己的教育焦虑。苏彦捷指出,家长越焦虑,亲子关系越紧张,孩子的学业投入也越少,学业成绩和情绪状态越差。无知会导致焦虑,家长必须多了解、多学习相关知识,多了解孩子成长中会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要学点儿情绪调整的方法,比如运动、倾诉、保证睡眠等。 专家们呼吁父母增加亲子陪伴时间、选择好陪伴内容,促进孩子素质和能力发展。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院长王春超通过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发现亲子陪伴能够影响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通过对留守儿童亲子陪伴的两个对比实验,王春超发现,家长与孩子哪怕每周只视频通话10分钟,也能够显著提升儿童的非认知能力。 王崧舟提出,用“亲子朗读”破解“双减”背景下的家教难题,建议家长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培养孩子的阅读素养上,用朗读和阅读来塑造孩子的品性和人格。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结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运动技能窗口期的研究,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家庭体育除了提高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合作精神及健全的人格。

    中国教育新闻网   18 阅读   2022-07-24 21:34
  • 北京初中学考5+2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录取结果7月18日开始查询

    2022年北京中招录取工作日前开启。在初中学考提前批次中报考“5+2”贯通项目的考生,可于7月18日开始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查询录取结果。 据悉,2022年北京中招录取分四阶段,将按提前招生录取、校额到校招生录取、统一招生录取和志愿征集顺序,采取网上录取方式进行。提前招生录取分为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录取和贯通项目以外其他学校提前招生录取。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录取先于其他提前招生学校进行。 今年北京市“5+2”贯通项目共安排招生计划2810人。贯通培养项目录取根据招生学校各类贯通计划,依据考生招生考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及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录取通知书将陆续由各学校寄出。 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安排 (一)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录取结果查询:7月18日8:30 (二)提前招生录取结果查询:7月20日8:30 (三)校额到校招生录取结果查询:7月23日8:30 (四)统一招生录取结果查询:7月29日12:00 (五)征集志愿录取结果查询:8月1日12:00

    央广网   49 阅读   2022-07-19 18:25
  • 当青少年“占领”网络:怎么管,管什么

    最近,一首《孤勇者》火了。这首原本定位为流行歌曲的曲子,却因小学生们的传唱,生生变成了儿歌。   来自北京的家长杨静(化名)还是在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口中才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经过仔细盘问,她才知道,女儿大概是在“姥姥手机的抖音”“课外班的网络电视”等地方,通过自己并不掌握的网络渠道学会的这首歌。   “我这才意识到,我和孩子可能不在同一个网络世界。”杨静说。“后来,我和朋友聊起来这首歌的走红,一位中学生的妈妈告诉我,这首歌在中学生当中‘被鄙视’了,因为‘这是小学生听的’。”   “原来,不仅我和孩子的网络世界不同,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网络世界也不一样。”杨静无奈地说。   根据2021年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比2019年提升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0.4%的水平。小学生在学龄前首次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达到33.7%,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可见,青少年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家长、学校、社会如何管理、引导青少年上网,都应成为社会各界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青少年正在“占领”网络   不久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线下转线上教学。每当一座城市发布与学校相关的通知时,都会引起网友们对于“返不返校”的吐槽和讨论。   当所在城市通知线下复课时,张晴(化名)忍不住在网上有感而发:“太好了,终于等到返校这一天了。”张晴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前段时间孩子在家,让张晴这个双职工家庭“增添了不少压力”,如今终于可以送回学校了。   发送完这条网络动态,张晴跟网络上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们聊了许久。突然,网络平台推送给她的消息渐渐变成了“求反转”“有没有可能不返校”“不想返校”……   “我觉得挺奇怪,哪有家长不想返校呢?”点进去一看,张晴才明白,这些不愿返校的帖子全是小学生、中学生自己发的。一听到返校消息,习惯了居家生活、担心学习和考试压力的他们纷纷在网络上抱团、吐槽。   “以前,我理所应当地认为网络上大家都是成年人,结果那天一看,原来网络中的‘朋友’‘姐妹’还有这么多是孩子。”张晴说。   另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远远高于我国总体的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互联网在娱乐、学习、社交等方面对未成年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一代青少年是网络原住民,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但是,如何面对、引导、管理、保护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了不少教育界、法律界、互联网领域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7月9日-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首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上,作为一个6岁孩子的父亲,腾讯微信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斌感慨,每当他看到孩子熟练地摆弄着手机或平板电脑,找他们想要看的线上内容时候,或是拿着父母的手机打开App,熟练地跟家人打视频电话的时候,自己都深刻感受到什么叫数字原住民。   “这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现如今孩子的生活已经跟数字化工具密不可分了,我相信以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他们未来的数字化程度应该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张斌说。   教育部原副部长、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在会上表示,对于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青少年来说,他们在享受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利好的同时,资源丰富、快速变化的数字世界也给青少年提出了诸多的挑战。“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尤其是科技创新教育,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   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认知行为能力高,印象管理能力低   作为当下网民群体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如何?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平均得分为3.56分(满分5分),略高于及格线,有待进一步提高。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维度得分最高(3.93分),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维度得分最低(3.03分)。   具体来看,女生在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几个维度的表现相对较好。男生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方面表现相对较好。随着年级升高,初中生和高中生网络素养水平分别升高,但高一学生最低。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素养随年级升高而降低,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素养随年级升高而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每天平均上网1-3小时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最高。随着每天上网时长的增加,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逐渐下降,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素养随年级升高而降低,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素养随年级升高而升高。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指出,“赋权、赋能、赋义是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赋权,是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开展网络保护;赋能,网络素养教育是一种能力构建教育,让网络真正为青少年所用;赋义,则是要在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上进行网络素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地落细落实。”   当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网络素养呢?   “当我们还在说Z时代时,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是2010年后出生的、‘α时代’的人了,在这个智能时代,孩子们一出生就在探索网络世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董艳说。   董艳认为,小学生应当从三年级起具备4个网络素养。“一是要有敏感的、敏锐的、正确的信息意识;二是计算思维,遇到问题不要先慌乱;三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四是要有信息社会的责任。”   “面对未来,每一个青少年会面临3个世界:一个世界是真实的、客观的外在环境;第二个是不断丰富的互联网世界,是虚拟符号的世界,但我希望它更代表每一个孩子通过用互联网互动构建的内在知识体系,构建的内在信念体系,构建的内在你跟别人的关系体系;第三个世界是孩子的心智世界,这是更需要大家去呵护的。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更有力、更有鉴别力、更温暖,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社会里发一分光,发一分热。” 董艳说。   青少年网络行为管理,不仅是“收手机”这么简单   如今,有一个场景已经十分常见:两三岁的小朋友就已经会对着手机、平板电脑点点拨拨找到自己想看的动画片,而孩子的爷爷奶奶却捧着智能用品无从下手。让这些天然浸润在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学会运用网络、正确认识网络,在网络中保护自己,对于老一辈的网络“移民”来说,并非易事。   中国网络安全协会副秘书长赵宏志表示,随着数字时代发展,首次触网的青少年年龄越来越小,网络空间是现实的延伸,现实中针对青少年合法权益侵害的不良行为,大量地向虚拟网络世界转移,以城市青少年人群为目标的网络不法行为,乃至犯罪行为正显示出比现实暴力更大的危害性。   “近年来,青少年遭受电信诈骗、不良信息影响、个人隐私泄漏、网络沉迷成瘾等事件时有发生。从层出不穷的典型事件来看,青少年权益被侵害已经扩大到网络空间,影响深远。”赵宏志认为,虽然我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但在青少年网络保护方面仍存在很多的空白,监管对象多针对互联网行业,对家庭、学校及社会及其他主体责任、规范不明确,互联网行业自律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是迫于媒体和公众的压力采取的危机公关行动,未能形成统一有效和长期持续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近年来,无论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还是各大网络平台开展的青少年网络账号管理、青少年模式等规范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保护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安全。   然而,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防止青少年健康成长受到侵害,不仅仅是靠“收手机”“卡时间”等技术限制那么简单。除了保护和规范,青少年还需要通过引导和教育树立全面的网络素养。对于家长、学校来说,更重要的是在纷繁的网络世界中教会孩子辨别“香花”和“毒草”。   “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可能比保护更重要。不良作风的根源是意识,解决意识问题一定要靠教育。”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李国杰说。   李国杰表示,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内容过滤技术,包括中科院计算所等机构也在研究内容过滤技术,现在越做越先进。但是内容的过滤技术再先进,也替代不了青少年区分“香花”和“毒草”的能力培养。   “质疑和批判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所以要注意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应用信息的能力,让他们逐步地养成判断信息真伪和良莠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李国杰说。

    中国青年报   72 阅读   2022-07-19 18:23
  • 山东即墨:大学生“公益课堂”添彩暑期生活

    暑假期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办起小学生暑假公益课堂,来自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山东德州学院等高等院校的12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为附近村庄的孩子们提供课程辅导、体育健身、社会实践、科普教育等公益服务,与孩子们快乐互动,共度暑期时光。

    新华社   43 阅读   2022-07-19 12:48
  • 把科考故事讲给孩子听(我在科普①)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近年来,得益于科学普及的推广,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   “人人科普、科普人人”——本报今起推出《我在科普》栏目,讲述一线科普者的精彩故事。     雪龙号出发了、蛟龙号下潜了、科考船造好了……近日,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大科考系列绘本》正式面世。从极地科考到远洋科考、深海科考,多位科考经历丰富的科普作者在画笔的帮助下,用生动的笔触讲述了科考故事和科考知识。   近年来,中国海洋科技建设突飞猛进,深海探索从太平洋推进到两极,深入到海洋最深处。中国的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神秘的海洋吸引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兴趣和关注。   如何让更多人特别是孩子们认识海洋、了解科考?两位系列绘本的作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带上女儿“坐蛟龙”   徐小龙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因为工作采访需要,他先后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科考、中国第20航次大洋科考、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等多次科考任务。   经验丰富的“老科考”徐小龙说,自己只是科考的“记录者”,“大洋科考和深海科考的科学家让人感动,我希望通过文字和画面,记录科考的过程和成果,展示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   作为自然资源部“海洋科普进校园”的科普讲师,徐小龙从2013年开始便以北京市东城区为据点,在工作之余走进中小学进行科普活动。   “一开始主要是跟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科考经历,我在PPT里放了很多图片和文字,每次讲完课自我感觉还挺良好。”他说。   然而,科普课讲了一两年之后,徐小龙忽然发现,自己讲的内容孩子们不感兴趣了。   “有一次去学校讲课,现场没有老师维持纪律,有一些孩子便自顾自地玩了起来。如果没有视频或者给力的照片,只是‘干讲’,很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次挫败的授课经历,让徐小龙开始思考:如何让科普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不久后女儿的降生,让他的科普探索有了新的和更亲密的对象。   “孩子的思考逻辑往往是以身边的事情为参考的。”徐小龙说,“要想把科学的知识装进脑袋,就得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和故事出发。”   在《这里是北极》绘本里,孩子们喜爱的北极熊角色贯穿其中——在北极科考的一年时间里,北极熊与科考队员分别经历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共处以及精彩“攻防”的?在文字和图画的讲述中,可爱的北极熊引领着小读者走进了神秘的茫茫冰原。   “出海科考的过程其实是很辛苦的,我想通过科普,让孩子们觉得这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徐小龙说。   女儿的启发,也为徐小龙的科普创作打开了新思路。   “我在写书时问女儿:‘你想看什么样的绘本?’没想到她却反问我:‘书里有我吗?’”女儿的回答让徐小龙意识到了“代入感”对于科普绘本的重要性。在《潜航员请准备》《厉害了!蛟龙号》《蛟龙号下潜了》深海科考主题的3本绘本中,小女儿宥宥跟随爸爸体验潜航员选拔培训、参观鳌山湾深海基地、乘坐蛟龙号执行任务,以孩子的视角观察深海科考的重要环节。   “绘本出版后女儿特别高兴,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我给她读。”徐小龙说,“她还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好朋友,自豪地告诉别人:这是爸爸写给我的书。”   持续近10年的科普经历,为徐小龙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这些年,他去了北京、天津、青岛等多个城市的近百所学校。讲座的内容也越来越成熟,积累了20多套不同细分主题的课件。   “有个说法叫作‘用输出逼着自己输入’,科普的过程,也是一个大量阅读、积累知识的过程。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不断学习的榜样。”他说。   走进深海看生物   “90后”吴昊昊是厦门大学海洋学博士,也是一名海洋科普“大V”。2018年,他跟随“嘉庚号”海洋调查船参与了南海深潜航次科考,并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深海直播。   从本科到博士,吴昊昊的专业一直与海洋生物息息相关。“原本以为学了这个专业得去当‘渔民’,没想到海洋生物太有意思了!”学有余力的吴昊昊经常到果壳等平台回答网友的问题,一来二去便走上了科普之路。   在科普网站担任签约作者、参与电视节目介绍海洋生物、翻译国外的优秀科普书籍……求学过程中,吴昊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深入,科普的触角也越来越广。   “做科普给我带来了知识上的提升。我算了一下,给科普网站写一篇文章,平均要阅读20篇左右的文献。与此同时,还要在写作和讲述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科考船造好了》《科考船员请就位》《出发!去科考》远洋科考主题的绘本中,为了让小读者理解科考船的建造过程,他以搭积木做比喻;对于科考船的一系列海试,则比喻为学校的考试。吴昊昊说,儿童绘本创作更多是“减”的过程,用更精简的内容,方便小朋友的理解。   丰富的科普经历,让吴昊昊有了更多的成就感,特别是来自读者的反馈,让他感受到了科普的重要性。   “有一些小朋友告诉我,自己长大后也想成为海洋生物学家;还有一些在网络上关注我的朋友说,看了我写的文章也走上了研究海洋生物的道路。”吴昊昊说,“自己的科普真正影响和鼓励到了别人,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海洋认识和兴趣的增加,在海洋生物的科普领域出现了不少“大V”,共同的兴趣和热爱把大家汇聚在了一起。   “很多人对海洋有一种浪漫的情节和原始的向往,但我觉得民众对海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海洋科普领域,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吴昊昊说。   博士毕业后,吴昊昊留在厦门大学专职从事科普工作,如今他的身份是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科普官员。2019年,学部成立了“70.8海洋媒体实验室”,组建了一支具有科普热情的科学顾问团。作为实验室的成员之一,吴昊昊和同事们创造了许多有趣易懂的科普知识产品和科普活动项目。为了让更多生活在内陆的孩子认识海洋,吴昊昊和同事们在嘉庚号科考期间举行了“山海相连”海洋大讲堂,直播连线厦门大学长期扶持的宁夏隆德支教学校,为当地的孩子开启了海洋科学教育的大门。   “科普以前是我的爱好,现在是我的职业。”吴昊昊说,未来在进行科普创作和举办科普讲座的同时,他和同事们也会尝试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海洋科普事业。

    人民日报   20 阅读   2022-07-19 12:24
  • 让更多孩子爱上足球(体坛观澜)

    进一步夯实足球运动的基础,让参与足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7月10日,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在浙江杭州启动,比赛向青少年球员敞开大门,职业俱乐部、校园足球队、社会青训机构和体校等均可组队参赛,联赛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个阶段,力争成为发现、培养、输送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平台。   缺乏高质量比赛曾是国内青少年足球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多年来,国内青少年足球赛事也办了不少,由于水平参差,没有形成合理有序的赛事体系和球员晋升通道,既不利于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足球运动,也不利于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赛事也难以形成品牌,影响力和关注度都与球迷期待存在不小的差距。   近几年,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都为发展青少年足球做出了很多努力与尝试,但也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教育部门在推广校园足球的过程中,缺少教练等专业人才,水平提升后劲不足;体育部门难以对校园中涌现的优秀球员提供专业指导,球员过早离开校园也存在后顾之忧。如今,随着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启动,社会足球资源和专业足球人才进入校园的通道将进一步通畅,校园中的好苗子也有机会通过专业培养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如何带动更多孩子踢球是国内青少年足球现阶段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从2014年底开始,校园足球得到蓬勃发展,为扩大青少年足球群体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全国已经设立了3.2万多所校园足球特色校,5000多万名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各级校园足球联赛也已经建立起来。   进一步夯实足球运动的基础,让参与足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联赛将与校园足球原有的比赛按照一体化推进、一体化设计的思路有效衔接。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抓手。与此同时,这种尝试也为其他体育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足球,走上球场,中国足球就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人民网   18 阅读   2022-07-19 12:22
  • “双奥场馆”首都体育馆对外开放

    7月16日,“双奥场馆”首都体育馆经全面修整,正式对外开放。开放首日举行了冠军讲堂、冰雪大篷车体验等活动,吸引千余人参加。

    光明日报   48 阅读   2022-07-17 20:55
  • 切实做好中小学新教师、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好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北京市教委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新教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意见》《北京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北京市中小学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任教三年以内的中小学教师。新教师通过三年递进式规范化培训,自觉遵守职业规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基本能力,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提升新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三年递进式培训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年集中开展入职通识教育课程培训(120学时),内容以教育教学基本功为重点,注重教育理论与学科专业实践相结合。针对新教师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分为思想政治、师德与教育法规、教学基本功与教学实践、学生学习与身心发展、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教育研究与生涯发展等五个模块。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增加“教育理论与教师教育”课程,完善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结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培训主要采用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方式,持续强化第一阶段通识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理解、应用。充分发挥区培训机构的组织指导、追踪评价作用,指导学校形成新教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利用本校/教育集团/学区,以及区域和培训实践基地等各方优质资源,探索新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创新途径、方式,在优质教育资源与环境浸润中提升新教师专业素养。 北京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入职一年以内的教师。在任职第一年内,教师须完成不少于120学时的新入职教师培训。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课程以保教基本功为重点,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新教师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分为思想政治、师德与职业规范、幼儿发展、幼儿保育与教育、专业发展4个模块。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增加“教育理论与教师教育”课程,完善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结构。

    央广网   34 阅读   2022-07-16 21:38
  • 激发村小活力要善用年轻教师优势

    近日有媒体报道,地处伏牛山和桐柏山交会处的一所村小——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肖庄小学,重新恢复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报道显示,肖庄小学教师队伍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这所久经困顿的村小,重新恢复了生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趋势。 一所乡村小学能逆势而为,焕发出昔日的生机与元气,这一切在研究者看来着实非比寻常。过去20年里,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一方面乡村生源总量在自然地减少,另一方面生源又会流向城镇学校。两项因素的叠加,使得乡村学校一直受到生源衰减的困扰。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中,乡村小学更是饱受生源流失之困扰。 生源减少将会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不少村庄小学被迫小校额、小班化,学校日常经费减少,教师超编现象也会随之出现,规模效益问题会困扰学校,随之便面临着撤点并校的风险。总体而言,乡村学校空间布点在减少。而肖庄小学的复兴正好给乡村小学未来发展以许多希冀与启示。 乡村小学的复兴,得益于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近十年的教育政策,一直向乡村学校倾斜,试图给予乡村教育更多的政策支持。当下,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而乡村学校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这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乡村小学的复兴,更直接受益于新教师不断补充。一代好教师可以影响一方教育几十年,教师的入口关必须把好。年轻的教师,在乡村小学振兴中至关重要。年轻的教师队伍可能会带来中国乡村学校内部生态的改变,带来一种新的教育面貌,并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可能性。年轻的教师对孩子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在孩子的眼中,年轻意味着青春与活力,意味着代际差异小。年轻的教师与孩子具有更多的共同生活经验、共同的语言方式、共享的流行文化、共享的价值理念……这些由年龄带来的社会相似性,将会给年轻教师带来一种无形的优势。 随着数字化的演进,新兴的教学技术、互动的课堂、新的教学材料、远距离的教研等都已经打破了有形的学校围墙,学校的空间边界需要向外部延展与开放,会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这样的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进步,年轻一代的教师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是数字化世界里的原住民,可以与数字时代同频共振。在这样一个新型的变化的技术世界之中,年轻的头脑可以更快速地学习与实验新的教育方式,向学生提供一种不一样的教育。 年轻的教师队伍,将会是中国乡村学校的优势资源。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面前,新一代的教师学历更高,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更加适应新兴的教学形态。师范生的生源质量在持续提升,将更有利于未来教师素质的提升,将会形成教师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良性局面。乡村与学校形成的良性循环将会激励年轻的教师留在乡村学校,扎根于乡土教育,安心从教,为乡村孩子的教育服务,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放眼看一看外面的大世界。 在未来,乡村学校外来教师的比例将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将是一种普遍性的趋势。外来教师与本地教师的比例问题,将会影响学校的家校沟通,影响学校与村庄的关系。同时,外来的乡村教师,将会给乡村学校未来的生态带来不一样的因素,基层的教育部门、学校需要未雨绸缪迎接这一变化,需要在住宿、交通、值班安全等一系列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

    中国教育报   69 阅读   2022-07-13 19:14
  • 跟着妈妈去上班(我家的难事解决了·幼有所育)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今起,本报推出“我家的难事解决了”系列融媒报道,谈谈民生保障改善,聊聊越来越好的生活。      孙娜娜内心纠结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她得知了一个消息。   4年前,家住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的孙娜娜生下女儿赵欣欣。望着怀里乖巧可爱的宝宝,她暗下决心,一定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呵护和关爱。   欣欣的爸爸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工作很忙,根本顾不上孩子。让老人带孩子的话,他们体力、精力、育儿理念等又跟不上。于是,孙娜娜只好辞去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   孩子在妈妈的关爱下,一天天健康成长。但孙娜娜发现,自己内心逐渐起了一些波澜。“我感觉自己与社会脱节了,这让我很焦虑。”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也是大学本科毕业,也想有自己的事业。”孙娜娜道出了全职妈妈们的心声。   一边想全身心带娃,另一边又想回归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孙娜娜的内心是纠结的。一转眼到了2021年,欣欣快3岁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时时刻刻离不开妈妈。与时,孙娜娜决定去找份工作。   在离家不远的海创基地,孙娜娜应聘了一家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营岗位。她将欣欣外婆从老家接到杭州,负责白天照顾欣欣。一切安排妥当,2021年6月,孙娜娜即将重回阔别3年的职场。   可上班第一天,就出了状况。早上,孙娜娜正要出家门,欣欣跑过来,哭着抱住她的腿:“妈妈不要我了吗?妈妈不要上班,不要上班!”   “那一刻,我一阵心酸。”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景时,孙娜娜眼眶湿润了。   哄得欣欣不哭了,孙娜娜终于走出了家门。随后的一个月,欣欣经常早上哭闹,不让妈妈上班。晚上睡觉前,欣欣跟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常常是:“妈妈明天能不上班吗?”   女儿的表现让孙娜娜再次纠结起来:“到底该不该出去工作?”2021年7月,工作群里弹出一条消息:海创基地里的幼儿园9月开办托育班,招收2—3岁幼儿。“欣欣刚好符合年龄要求,我可以带她一起上班呀!”孙娜娜兴奋不已。   第二天,孙娜娜带上户口本、就业合同等材料,来到了这所幼儿园——钱江湾幼儿园海创分园。迈进幼儿园大门前,她早已做足了功课:这是一所公办幼儿园,2020年10月开园,为园区企业员工的子女提供托幼一体化服务,每月收费只有约800元……   这种幼儿园有个专门的名称,叫“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杭州高新区(滨江)教育局局长来江飞向记者介绍:“嵌入式幼儿园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营商环境。让孩子跟着爸妈一起上班,解决了许多家庭的后顾之忧,可以更好地留住人才的心。”嵌入式幼儿园还根据高新企业员工的作息特点,推出晚送晚接、放学后托管、暑期托管等服务。   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有钱江湾幼儿园海创分园和海康威视幼儿园两所嵌入式幼儿园。今年秋季,大华幼儿园也将投入使用。杭州高新区(滨江)先试先行后,2020年,杭州市出台意见,推动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   钱江湾幼儿园海创分园里有100多名幼儿。2021年9月,欣欣进入这所幼儿园的“宝宝班”,每天早上跟着妈妈一起上班,傍晚再跟着妈妈一起下班。   今年7月1日早上,记者在海创基地采访时,远远望见,一辆紫色自行车驶向幼儿园门口,车上正是孙娜娜母女。   夏日的杭州,即便是清晨,阳光也已灼热。红色的遮阳帽下,孙娜娜脸上渗出汗珠。“只要不是下大暴雨,我都会骑自行车送欣欣。”她向记者说,路上这十多分钟,是宝贵的亲子互动时间。   骑行路上,母女俩总是有聊不完的话,欣欣还喜欢看路边的花草树木。发现路边开了一朵花,或是长出一颗小蘑菇,欣欣有时会喊妈妈停下车,上前仔细打量一番。   欣欣是一个有些腼腆的女孩。在明亮宽敞的“宝宝班”教室,其他小朋友又跳又闹,她则更喜欢安静地摆弄玩具。直到老师说了一句:“我们要去找欣欣妈妈喽。”欣欣一下子蹦了起来,开心地咧开嘴,原地转起圈。   “找欣欣妈妈”,就是去欣欣妈妈工作的企业参观。海创基地里有200多家企业,很多是高科技公司,研发出了不少新奇、酷炫的产品。幼儿园充分利用园区资源,定期组织小朋友参观企业、开阔视野。   7月1日上午,一群小朋友手牵手,来到孙娜娜所在的网络公司。幼儿园与这家公司同在一栋楼里,只有百米之隔。公司开发的一款识图软件,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只要用软件扫一扫石材,就能显示石材的名称、产地等信息。   一位工作人员扫描了一块灰色石材样品:“这是大理石。”一位小朋友抢话说:“这块大的是大理石,那块小的就是‘小理石’吧。”引得在场大人们忍俊不禁。   参观完后,欣欣悄悄溜向妈妈的工位。孙娜娜转身发现了女儿,一把将她抱起,眼睛笑成一条缝。   在钱江湾幼儿园海创分园采访时,记者发现,不少孩子是家里的二胎或三胎。记者问孙娜娜:“有没有考虑给欣欣添个弟弟妹妹。”她笑着说:“有这个考虑,想让孩子有个伴儿。”随后向欣欣投去宠爱的目光。      记者手记   小举措撬动大幸福   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入托难、入园难得到有效缓解。   举措贵在精准。当前,各地普遍鼓励企事业单位创办幼儿园或托管班,精准纾解员工子女的托育和学前教育痛点。杭州探索机制创新,通过创办“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有效整合政府公办教育优势与企业空间和技术资源优势,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目前,北京、江苏、四川等省份也已试水在产业园区创办幼儿园。   小举措撬动大幸福。爸妈的幸福来自缓解了带娃压力,孩子的幸福来自时刻能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在采访中,很多小朋友向记者谈起自己爸妈时会说:“我妈妈在二楼”“我爸爸在三楼”……脸上满满的幸福。   在各地各部门不懈努力下,普惠性托育服务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家庭从中受益。

    人民网   31 阅读   2022-07-13 12:57
  • 民法典呵护儿童健康成长(新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今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强调:“希望你们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广大儿童工作者,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呵护他们成长,法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未成年人是民法典重点保护的群体之一。从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到明确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再到规定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涵盖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张立体的权益保护网。可以说,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其人文价值、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   民法典为未成年人构建了“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护为补充、国家监护为兜底”的监护体系。比如,民法典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又如,民法典明确,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这些规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网络时代,如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信息安全,是一项重要课题。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对一些应用软件不当设置的隐私条款缺乏甄别能力,容易暴露个人信息,甚至一些敏感信息。一旦此类信息被非法利用,很容易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甚至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民法典在“人格权”一编中,专设“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一章,为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全体公民享有隐私权和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民法典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了解民法典、学习民法典是第一步。对家长和孩子而言,学习掌握民法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入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比如,《漫画民法典第一课》一书,选取和孩子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用一个个贴近未成年人思维习惯的问题,描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认识民法典、了解民法典。创新普法方式,拓宽普法渠道,将推动学法知法用法成为社会新风尚。   实施好民法典,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面向未来,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当越来越多人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就一定能依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更好保障全体人民合法权益。

    人民日报   30 阅读   2022-07-13 12:55
  •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举行

    近日,“诗画里的中国”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活动在中国儿童中心举行。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各地嘉宾以视频方式参与启动仪式。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蔡淑敏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蔡淑敏表示,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活动,以“诗画里的中国·文脉传承”为主题,组织内地与港澳青少年儿童,通过经典诵读、诗歌传唱、艺术创作,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艺术魅力,厚植家国情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内地与港澳青少年儿童交往交流,增进港澳青少年儿童对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的深度了解,增强港澳青少年儿童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蔡淑敏强调,中国儿童中心要坚守初心使命,继续发挥窗口作用,加强与港澳青少年儿童的交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为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儿童中心、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活动将从7月持续到12月,面向内地与港澳青少年儿童,以“诗画里的中国文脉传承”为主题,以“诗画”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公益大师课、“文脉诵中华”经典诵读诗歌会、“少年中国说”诗歌创作交流会、“笔墨生花”诗画作品展、“诗画里的中国”交流雅集等5项内容。

    人民网   30 阅读   2022-07-13 12:54
  • 河北邯郸:三年内主城区小学实现躺式午休全覆盖

    又到午休时间,轻松控制摇把将课桌的桌斗升高,再拉起课桌椅旁扶手将座椅后背缓缓放平成为一张小床,躺在上面盖上小凉被,孩子们很快进入甜美梦乡……这是日前记者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春光小学看到的一幕。“这种新型桌椅能调整高度,让孩子学习更舒适,还可以变身小床让孩子躺着午休,提高了睡眠质量。”该校校长杨新兴介绍说。 把工作做细做实,办有温度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学得好、吃得好、睡得好,一直是邯郸市各地各校的努力方向与目标。 之前,学生们午餐后大都放个抱枕趴在课桌上午休,好多孩子都感觉不太舒服,春光小学领导班子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好解决学生的午休问题。去年10月,学校发现浙江某家具厂推出一款学生折叠桌椅,但这款折叠桌椅尺寸比较大,不适合在小学班级内使用。经与该厂家反复沟通,企业根据学校需求对折叠桌椅模具进行调整,使折叠桌椅更安全、更方便、更舒适。12月,该校在全市率先购置了这种新型桌椅。学生餐后放开桌椅,即可在教室里安静休息,彻底解决了学生餐后午休难题。 餐后午休“小”举措,孩子健康成长“大”关怀。如今,这种新型折叠课桌椅已经在该市部分学校试点推广使用。学生在校午休睡眠质量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家长为此纷纷点赞。 做有温度的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近日,邯郸市教育局局长张荷红郑重向社会承诺:“3年内主城区小学实现舒适躺式午休全覆盖。”

    中国教育新闻网   52 阅读   2022-07-12 21:11
  • 文修足球之“礼” 武练足球之“力”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始建于1936年的重庆市沙坪坝区山洞小学根植师生心中的体育课程育人理念。学校以足球为媒,文修足球之“礼”,武练足球之“力”,走出一条“文武兼修”的足球课程育人之路。 竞技体育大多充满“激情与野性”,足球运动的拼抢争球近乎野蛮,但学校在足球运动中巧妙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教育,彰显了足球校本课程的“文修”功能。在足球比赛中,学校对球员和观众提出了明确的礼仪要求。赛前,球员换球衣球鞋,换下的衣服鞋袜要叠放整齐,养成良好习惯;赛时,从整齐入场、挥手致意、相互握手,到结束时双方再次握手,向对手、裁判、教练、观众致谢,无不融入了礼仪的元素,体现出足球运动独特的文明气息。 为强化这种礼仪,学校编写了足球礼仪读本,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球赛礼仪教育。观赛时,要求观众盘膝而坐,可呐喊喝彩助威,但禁止指责谩骂,赛毕垃圾自行带离。对有违比赛和观赛礼仪规定的班级,实行扣分处理,从班级联赛精神文明总分中扣除相应分值。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礼让之心,教育学生在面临比赛输赢与生命安全的抉择时,必须礼让对手,尊重生命,放弃暂时的输赢,收获永远的尊重与高尚。 足球比赛是团队作战,选手必须从大局出发,摒弃个人英雄主义。要做到为别人创造射门机会、自己甘当幕后英雄,需要有豁达的胸怀。为练就这样的胸怀,学校开展“心有灵犀”趣味足球活动,开展“最佳助攻球员”评选,让学生明确谁的射门位置最佳,就该把进球机会让给谁,这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最佳选择。 竞技体育项目饱含阳光健康的生命力及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意志力。学校通过足球运动帮助学生塑造强健体魄,磨炼坚强意志,则是“武练”的体现。 学校建立了“ABC+1+X”足球校本课程模式。“ABC”即足球课程,依照年龄段特征,设立“玩足球、练足球、赛足球”三级课程标准;“1”指每周半天的“快乐活动课程”,即足球专项课程,按足球水平层次走班上课,以有趣的足球游戏和激烈赛事,激发兴趣、提升技能、强健体魄,让每名学生都能兴趣盎然地与足球为伴;“X”是指校园里一切与足球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足球联赛、擂台赛、足球运动会等。学校通过实施足球课程,评选活力教师、活力班级、活力少年,让学生身心强健、活力四射,掌声、笑声、欢呼声,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足球活动塑造学生积极阳光的心理,锻造勇敢顽强的意志。一是抗挫。足球比赛有胜有负,但赛场没有常胜将军,在一次次失败的磨砺中,教师引导学生笑对挫折,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二是抗压。参加比赛难免有心理压力,教师组织队员进行抗压训练,利用足球操、足球游戏缓解赛前的紧张情绪。三是抗累。足球训练异常辛劳,没有赛场的激情与喝彩,有的是日晒雨淋的艰难困苦和枯燥乏味的高强度训练,唯有吃苦耐劳才能坚持到底。为帮助学生们磨炼意志,学校利用“山鹰”电视台、学校文化长廊进行本校足球小明星事迹宣传,树立奋力拼搏的榜样,让学生们从身边典型中汲取能量,明白所有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付出,通过榜样引领全体学生练就顽强意志。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足球校本课程育人功能彰显,学生既有强健勇猛之姿,又有谦谦君子之仪,小小的足球,为“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开辟了新天地。

    中国教育报   41 阅读   2022-07-12 13:20
  • 街校联办夏令营丰富“小候鸟”暑期生活

     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辖区内企业数量众多,每逢暑假就有许多“小候鸟”从家乡来到宁波与父母团聚。为帮助职工解决假期子女无人照顾的困难,从2010年起,甬江街道工会开办了爱心暑期托管班。今年,甬江街道与甬江实验学校合作,依托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将爱心暑期托管班升级为共有199名小朋友参加的“小候鸟”夏令营,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新华网   40 阅读   2022-07-12 13:08
  • 上海11万名考生参加中考 教育考试院提醒注意交通天气因素

    11日是2022年上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开考首日。全市11万名考生奔赴中考考场。 今年是上海高中阶段学校采用新的招生录取办法的第一年。上海将首次实施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各批次志愿均在考后填报。按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录取也在中考后进行。 至少提前45分钟到达考点 10日申城发布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本周本市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市教育考试院提醒,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充分考虑交通、天气等因素,尽量提前出门,至少提前45分钟到达准考证上的考点地址(另有通知的除外)。请考生凭准考证进入考点,首场考试还须出示《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安全考试承诺书》,并在进入考场时交给监考老师。 考前3天,请所有考生按规定完成2次核酸检测,其中7月10日必须有1次。考生在7月11日第一天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将在考点完成核酸采样,在7月12日考试结束后须回社区完成核酸采样。考试当天,考生在出发前往考点前须完成一次抗原检测。考生应佩戴N95/KN95口罩前往考点。在进入考点时,除查验证件环节外考生需全程佩戴口罩。常规考点普通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建议全程佩戴一次性普通医用口罩;其他考场的考生,须至少选择外科口罩全程佩戴。 道德与法治科目、历史科目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规定的教科书,教科书中不得夹带或粘贴任何材料,不能携带地图册和练习册。下午参加两场考试的考生须特别注意,两场考试期间考生不能离开考点。 综合评价在成绩发布前进行 2022年本市中招总体保持稳定。与2021年相比,考试科目没有变化,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身和综合测试(含物理、化学、跨学科案例分析、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的成绩计分,总分750分,作为录取的基本依据。因为疫情原因,今年上海中考取消初中理化实验考试、外语听说测试,相关成绩以满分计入学生中考总成绩。同时,体育与健身科目统一测试暂停,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入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 2022年本市中招录取方式由原来的5种(自荐、推荐、零志愿、名额分配和统一招生)调整为3种,包括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各批次志愿均在考后填报,自主招生录取(公办普通高中)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划定同一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招生学校现场综合评价环节安排在中考评卷完成后成绩发布前进行。与中招改革前相比,名额分配比例进一步扩大。统一招生录取,仍延续往年招录方式。学生即使在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批次未被报考学校录取,在统一招生批次仍有被心仪学校录取的机会。

    解放日报   21 阅读   2022-07-12 13:00
  • 云南安宁向中小学生发放免费公交车卡

    日前,昆明安宁市向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发放免费乘车公交IC卡,这是安宁市政府今年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据悉,安宁是云南首家向中小学生发放免费公交车卡的城市。首批已办理完成中小学生7135张。让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免费乘坐市域公交车,是安宁市落实“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具体行动。此举让学生们实现了上学、放学、出行“零开支”。   免费公交车卡是继安宁市开通“家校直通车”后推出的又一项惠民举措,2021年6月,安宁市开通“家校直通车”。截至目前,已开通16所学校共计44条线路中小学生免费“家校直通车”,日均接送学生4800余人次。

    中国青年报   50 阅读   2022-07-10 22:25
  • 中考现大面积高分,该怎么看?

     “双减”后的第一个中考落下帷幕。近日,各大城市中考陆续放榜,不少考生及家长发现一个新现象:今年中考多地出现大面积高分,其“热浪”堪比七月的天气。   不妨先感受一下各地中考分数的“火热”:7月5日,北京市中招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出炉:北京总分660,655分以上的有877人,650分及以上的有6000人左右。而多地发布的分数显示,成都总分710,600分以上超7000人,比往年多了近一倍;合肥总分750,700分以上2008人;石家庄总分640,600分以上3253人……   这种情形一定程度与中考试卷降低难度有关。比如,北京今年的中考数学卷,就被家长吐槽说是小学水平,特别是第一题,要求从4个几何体中辨别出哪个是圆锥。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要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进一步加强“双减”背景下中考命题的研究工作。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2022年中考命题的通知,有条件省市今年统一命题,最迟2024年全部实行省级统一命题。今年,统一命题省份增至四大直辖市、山西、安徽、福建等地。考虑到一个省份之内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统一到省级命题,加上“双减”的要求,降低考试难度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降低中考难度,或许正体现了多地教育部门对于“减负”与中考导向的理解。其背后逻辑是,试题难度与学生负担成正比,就需要不断降低难度。但这一逻辑成立与否,颇有争议。由于中考录取是“排位赛”,压力的负担在名次,不在题目难度。比如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曾撰文指出,考试难度并不与负担直接关联,为降低负担而降低难度的逻辑不成立。   中考录取分数线出现“高分通胀”,不少家庭五味杂陈,甚至觉得简单化的中考减负,隐藏着助推应试教育的逻辑,“减负”是否走向了初衷的反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7月5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及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如期实现国家确定的普及目标。从这里看,其实我国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已经不低,但为什么不少家长依然对中考忧心忡忡呢?一是对普职分流存有疑虑,不太愿意让孩子上职高。二是优质高中的数量有限,能进入其中的毕竟是少数学生。三是高考压力向中考的传递,高考难度与中考难度的直观对比。   中考与高考同样都有选拔性质,今年给人有两极分化的印象。高考似乎依然很难,中考则明显趋于简单。其实,无论何种难度的考试,都会有一定的区分度。任何单一的选拔考试,不管难度高低都还是“一考定盘”。所以,核心的问题不是考试的难易程度,而是考核方式应该更多元化。若只用一次考试来分辨孩子们九年义务教育的高低,并不够充分。如果实行复合多元的考核机制,相信就不会过于在意单一考试的难易程度。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进行“双减”正是为了不让孩子过于陷入无穷无尽的学业负担中,从而能获得更健全的多方面发展,从多方面去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是只有单凭一次考试成绩的高低,去上普通高中,甚至只盯住那几所顶尖高中。   中考是考察教育“双减”的一面重要镜子。在这面镜子前,我们有必要来一番认真细致的审视:如何才是更科学的“减负”?

    红星新闻   62 阅读   2022-07-10 22:23
  • 小学班主任为全班每位同学创作“诗词评语”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实验小学404班55名同学收到了班主任韦晓云为他们创作的诗词评语。她将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姓名、特点、爱好及对他们的期望浓缩成小诗。   “我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带这个班语文课和班主任,对学生比较了解,跟学生也有感情。从本学期初,我就一直在构思,想为每位学生创作一首诗。”韦晓云介绍,主要是想有别于传统的模式化评语,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同时也向学生们传播古诗词文化。   55名学生,55则评语,55首诗,带给学生惊喜和感动的背后,韦晓云倾注了心血。她介绍,本学期结束前最后一周,她每天从下班回家一直伏案写到深夜,一写就是六七个小时,“我对每个孩子情况都很了解,开始动笔后,每个孩子可爱的笑脸、平时表现都浮现在眼前。”   该班学生家长张彦城说:“看到评语,我们和孩子都很惊喜、很感动。韦老师总是力求将每件事做到尽善尽美,这些都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珍贵的回忆。”   他仔细拜读了韦老师写给每一位学生的评语,发现其引用了《易经》《尚书》《诗经》《论语》《说文解字》等传统文化名著中的经典文字。

    中青报   52 阅读   2022-07-10 22:19
  • 小学生论文答辩,离谱还是创新?

    最近,云南昆明一小学举办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在网上引发争议。有网友表示“小学有论文答辩是一件很离谱的事情”,还有人认为“展示孩子才能的途径有很多种,用论文答辩的方式过于成人化,真的大可不必”。对此,该校一名教师解释称,毕业论文答辩在学生五年级时就已经开始筹备,但和其学业成绩并不挂钩。   据媒体报道,学校举行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活动,主要是“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参与探究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从教育理念上来看,学校的做法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但不少人也指出,毕业论文答辩更适合成年人,毕竟论文写作关乎寻找选题、调查研究等诸多环节,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创造思维,同时要应对复杂的答辩流程,这对小学生而言,显然难度太大了。   在今年该校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被“抛出来”的话题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中国女性服饰变迁、秦始皇的功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AI 对居家生活的利与弊等。去年的答辩题目则包括“小学生使用手机在性别上自控力的差异研究”“昆明地区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及解决方案”等话题。虽然它们与当下生活联系密切,但专业门槛却并不低,小学生很难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因此,答辩很可能变成父母代劳的“麻烦事”。   学校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会,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样不低。孩子们根据兴趣确定的选题,如果仅停留于对现象的描述和集纳,那最后呈现出来的“论文答辩”,和课堂展示、舞台表演等活动并无实质区别。如果选题相对深刻一些,虽有研究价值,但小学生难以应对。大学生、研究生做论文设计,往往有老师在旁辅助,指导学生规范写作,学生也可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选择更有针对性的选题。但小学教师的论文指导能力,恐怕难以对付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内容。   因此,该校毕业论文答辩会的现场,会让人觉着像是场“作秀”的文艺汇报演出。比如,小孩子语速太快,像在背书,一些学生在现场展示的PPT,不见得完全出于自己之手。和人们所熟知的论文答辩相比,这场活动自然给人徒有其表的感觉,继而让人质疑论文答辩会的价值。实际上,其他地区之前也出现过类似的小学生论文答辩会,但一些“超纲”或高出学生认知天花板的论文话题,往往导致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机械学习对学生更是一种折磨,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回头看,网友质疑论文答辩的形式过于成人化,还是担忧学校热衷于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制造噱头,把以往的课堂展示、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杂糅在一起,包装成新奇的概念,最终导致揠苗助长,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学业负担,让家长跟着受累。对任何一所学校来说,如果素质教育活动只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创新,甚至走向形式主义,无疑值得教育工作者警惕和反思。   当然,这并不是说教育不可以创新,而是要更加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研究教育创新举措的现实可行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创新,真正地激发出学生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研究分析能力。

    中国青年报   52 阅读   2022-07-10 22:18
  • 广州中考放榜!分数段详情公布

    广州中考放榜!   普高最低控制分数线545分!   7月9日下午,   广州市招考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公布2022年广州中考成绩整体情况   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控制线情况。 广州中考放榜!分数段详情公布   今年,   广州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为545分,   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   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65分。 广州中考放榜!分数段详情公布   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为710分   根据梯度投档控制线设定规则,以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12%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绩710分作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普通高中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670分、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630分、第四梯度投档控制线590分、第五梯度投档控制线550分,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545分。   中职学校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545分;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中职学校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505分、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465分……依此类推。   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招生时,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非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D级及以上。自主招生考生须达到招生学校自主招生简章中公布的录取参考科目等级要求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全市平均分576分   据介绍,今年录取计分科目满分为810分,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全市平均分为576分。其中630分以上考生有46927人,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75%。考生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考生总分平均分增幅、各分数段考生数均保持在合理区间。   综合招生计划完成率、生源质量保障、区域发展均衡度等因素,今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划定为545分,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上考生数与普通高中计划数之比为1.16:1,与近五年平均值基本一致。   预计今年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分数将有所提高,生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发展。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62374个   今年考生数有较大幅度增加,2022年中考报名考生总人数为111464人,较2021年增加20920人。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62374个,比去年增加6217个。其中公办高中计划55201个,比去年增加4859个;民办计划7173个(含外市和中外合作项目),比去年增加1358个。82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含校区,下同)计划46216个,比去年增加3834个。7所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新建普通高中计划2320个,比去年增加1050个。中职学校总招生计划41636个,比去年增加742个。中职三二分段专业计划13188个,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计划4503个,中职其他计划23945个。   7月12日开始录取   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工作将于7月12日正式开始。7月12日至15日每天上午,依次进行第一批次到第四批次普通高中的投档录取。7月18日前,录取新生注册报到。7月20日,公布普通高中和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计划和补录办法。7月21日,填报补录志愿。7月22日上午,补录投档。7月24日前,补录的新生注册报到。7月25日,第四批次中职学校录取。7月30日前,被第四批次中职学校录取的新生注册报到。7月31日,公布有关中职学校的补录计划。

    光明网   76 阅读   2022-07-09 23:14
  • 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下称《通知》),引导支持体校、体育俱乐部等专业力量进入校园开展课后体育服务,促进“双减”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多方聚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整合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优势资源,支持学校全覆盖、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知》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坚持挖潜创新,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内容。各地各校要将体育类活动课程作为课后服务基本的、必备的形式之一,各地体育部门要将支持学校课后服务、帮助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要丰富拓展活动课程门类,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活动课程除了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外,还鼓励设置中国式摔跤、棋类、射艺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有条件的设置手球、橄榄球等新兴项目。同时科学规划活动课程内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等不同学段和不同水平基础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班型和相应的教育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要满足部分学生“零起点入门”需求,又要满足部分学生提高拓展需求。要切实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在现有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课后体育锻炼资源基础上,组织制作并遴选推荐一批适合学生课后服务和课余时间学习的优质体育类视频教学资源,能让学生“跟着视频学”,能让教师“跟着视频教”,有效服务教与学。各地要积极推广国家体育总局编制的近视防控操、脊柱健康操等教学视频,指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和科学健身。   二、统筹整合资源,推动专业力量参与体育课后服务。要大力加强兼职教练员队伍建设,遴选推荐一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退休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等,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由义务教育学校根据需要自主选聘为兼职教练员,积极参与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组织开展有关体育运动项目,指导学生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等,对到校参与课后服务的兼职教练员,应给予适当补助,补助经费纳入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要切实发挥体校专业引领作用,组织体校以多种形式支持和参与周边学校的课后服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要积极引进公益类体育俱乐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引进公益类体育俱乐部,依托优质体育资源,为区域内学校有相关体育特长的中小学生开展体育训练提供支持和指导。要健全第三方进校园监管机制,坚持公益性原则,由教育部门会同体育、发展改革等部门在有资质、信誉好、质量高的机构中遴选确定允许引进的机构,形成机构名单和服务项目及引进费用标准,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三、扩大场地供给,为学生课余锻炼创造良好条件。要合理规划利用社会体育场馆,各地要指导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体校、青训中心等合理规划时段,低收费或免费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课后服务等提供场地支持。要大力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共享,各地要完善学校体育设施面向青少年的开放机制,指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对体育设施进行物理隔离或灵活改造,使场馆在平日晚间及周末、节假日能有序向周边青少年免费开放。要切实加强体育场馆安全管理。   四、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建立健全体育、教育部门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将贯彻落实情况纳入体育、教育部门年度考核和“双减”工作督导检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体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教育部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专门设置中小学体育类课程教师培训项目,强化师资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区域体育教师共享中心,通过单校任教、多点执教、走教等多种方式,努力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要和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要加强经费、人员、物资等方面保障,鼓励公益基金会提供服务,正确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对体育资源薄弱地区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家校社共同支持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新华网   88 阅读   2022-07-07 12:45
  • 2022年上海中考生,考前重要提醒请查收

    7月4日,记者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获悉,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即将在7月11日—12日举行。     考前,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关注以下内容:   一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请广大考生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继续保持居家或家校两点一线。考生家长或同住人也应尽量做到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聚餐、不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疫情风险的人员和物品。请考生下载并如实填写《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安全考试承诺书》,持续做好健康监测工作。   2.考前3天,请所有考生按规定完成2次核酸检测,其中7月10日必须有一次。考生在7月11日第一天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将在考点完成核酸采样(请考生务必携带提前打印好的纸质核酸码),在7月12日考试结束后须回社区完成核酸采样。   各区设有面向考生的定点专用核酸采样点,并统一于7月8日—10日每天上午8:00—11:00提供单人单管、单独标签的核酸采样服务。考生可就近在专用采样点完成核酸采样。专用采样点信息一览表及各区招考机构也将在网站公布。   3.考生若在考前出现发热(体温≥37.3℃)(指水银体温计腋下温度,其他类型的体温计以此为标准校对,下同)、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上海市应届生同时告知所在学校,其他考生向报名所在区招考机构报告。   4.考试当天,考生在出发前往考点前须完成一次抗原检测。如有异常第一时间向所在学校或区招考机构报告。   考生应佩戴N95/KN95口罩前往考点。在进入考点时,要在考点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按防疫要求有序列队进行相关检查,除查验证件环节外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常规考点普通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建议全程佩戴一次性普通医用口罩;其他考场的考生,须至少选择外科口罩全程佩戴。   对考前有发热等症状的考生、进入考点时体温异常的考生以及核酸检测筛查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将安排在考点的备用隔离考场中参加考试。   5.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充分考虑交通、天气等因素,尽量提前出门,为进入考点前的安全检查、体温测量等环节预留充足的时间,至少提前45分钟到达准考证上的考点地址(另有通知的除外)。   6.考前,考生如属以下情况:   (1)确诊、无症状感染或复阳的;   (2)6月20日后出舱的;   (3)明确为密接或次密接的;   (4)处于上海市中高风险地区(含14天内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沪)的;   (5)7日内国内低风险地区返沪的;   (6)因突发疫情被封控或身处合围区的;   (7)其他异常情况。   上海市应届生请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学校(其他考生报告报名所在区招考机构),同时请考生和家长(法定监护人)在考前保持通信畅通,严格按照学校或区招考机构的要求进行考前准备,涉及闭环转运的提前按要求做好考试证件、防护用品及其他个人相关物品的准备。   二 做好考试准备工作   7.请考生凭准考证进入考点,首场考试还须出示《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安全考试承诺书》,并在进入考场时交给监考老师。   8.考生须注意:道德与法治科目实行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六-九年级)教科书,教科书中不得夹带或粘贴任何材料。历史科目实行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一、二、三、四册和《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世界历史》第一、二册参加考试,教科书中不得夹带或粘贴任何材料,不能携带地图册和练习册。   其余考试注意事项,请考生仔细阅读《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笔试科目考试考场规则》和《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答题注意事项》,并充分做好各项考试准备工作。   9.下午参加两场考试的考生须特别注意,两场考试期间考生不能离开考点。下午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生可在考场监考员的指引下前往考场外的考生物品临时存放点拿取下午第二场开卷考试允许携带的有关资料,请考生注意考试时间和考场所在教室,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参加考试,切勿走错考场。   应急考点考生原则上须完成当天所有科目考试后方可离开考点,相关考生请自备午餐。   三 营造良好考试氛围   10.希望广大考生自觉遵守考场规则,诚信考试。警惕网上虚假信息,保护自身利益,勿存侥幸心理,替考代考已入刑,投机取巧不可取。如果有违规、违法行为都将参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严肃处理。   11.请考生积极配合做好“手机管控”的专项治理工作。所有考生不得将手机、智能手环(手表)等移动通信设备带入考点。考点入口将设手机收纳保管处,各考点将通过考点入口核查、公告、广播提醒等多种方式,杜绝手机带入考点。   开考后一旦在考场内发现考生携带手机,无论是否开启与使用,一律按作弊处理。   四 放松心态轻松应考   12.请考生调整心态,放松心情。考前及考试期间,考生应保持正常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搭配。因个人对室温感受不同,建议考生自带一件外套参加考试。   13.考试结束,考生须听从考点指挥,按要求佩戴好口罩,带好随身物品,有序错峰离场,切勿滞留。   14.送考家长在考点周边应避免人群聚集,考试期间应确保通信畅通。   2022年上海中考即将举行,考前重要提醒请查收(附考试专用核酸采样点)

    央视新闻   67 阅读   2022-07-07 12:31
  • 教育部发布2022年暑假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

    暑假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关键期。教育部指导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在今年1月发布的2022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基础上,修订形成2022年暑假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倡导中小学生和幼儿暑假合理安排好生活、学习,科学健康护眼,度过愉快、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一、假期生活早规划,“双减”政策落实好 倡导家长转变观念,巩固“双减”成果,加强亲子交流,引导孩子合理规划暑假生活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注意避暑防晒,可每天在太阳光照不太强烈时进行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二、视力检查很重要,虚假宣传不可信 倡导家长在暑假主动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引导孩子暑假居家期间经常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自检,早发现近视。经常关注孩子眼健康,有视物模糊、眯眼、皱眉、歪头等现象,及时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建立视觉健康档案。发现近视不要慌张,不要轻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宣传广告,要尽早到医院就诊,科学矫治。 三、读写姿势要端正,防控要点请记牢 阅读书写时,桌椅高度要合适,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课桌一拳(约10厘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不要躺着、趴着看书。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要打开房间顶灯照明和台灯辅助照明,台灯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纸质阅读材料的字体不宜过小过密,保证字迹清晰,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通过远眺和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等方式,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四、电子产品要少用,视屏时间宜控制 尽量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根据环境调整亮度。看电视或投影,眼睛距离屏幕3米以上。使用电脑,眼睛距离屏幕不少于50厘米。严格控制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3岁以下儿童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中小学生视屏遵循“20—20—20”口诀,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 五、饮食营养要均衡,睡眠时间有保障 家长督促孩子暑假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碳酸饮料和油炸食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央视新闻   13 阅读   2022-07-07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