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并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的政策要求,日前,全联房地产商会召开会长座谈会。会议深刻分析当下房地产行业与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深入探索房地产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模式,并研究部署商会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工作任务。 全联房地产商会会长、富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力,全联房地产商会党委书记、中国宏泰发展创始人王建军,北京天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志坤,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上海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东渡国际董事长李海林,天津环渤海房地产商会会长、津东集团董事长徐树山等20余位商会会长、副会长出席会议。会议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由全联房地产商会党委常务副书记、秘书长赵正挺主持。 张力就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业的新要求进行传达与解读,他表示,坚持“房住不炒”仍然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主基调,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指引下,房地产行业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的同时,实现行业整体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对于房地产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持续健康发展,张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应该充分理解并发挥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树立行业长期发展的信心,保质保量保交楼,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二是建议房地产企业节支开源,一方面“节衣缩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缩减非必要开支,以稳为守、渡过难关;另一方面积极拓宽健康的融资渠道,拓展有效的销售路径和方式方法,盘活存量资产。三是建议“抱团取暖”、稳定房价,不搞恶意竞争疯狂减价销售或“贱卖”资产,形成健康的商品房市场和预期,促进行业良性循环。 张力还对商会的工作提出期许和要求,强调商会要发挥好政府和企业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积极协调企业配合好全国工商联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房地产行业与市场的调研;要强化对行业的研究和了解,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反映行业现状、反馈企业声音。同时,商会要代表行业积极正面发声,帮助企业处理好舆情事件,推动市场树立信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赵正挺向大会汇报了商会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下的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面临了严峻的市场形势。为稳定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为会员企业纾困解难,商会联合分支机构通过对行业形势、企业存在问题等方面多方调研、分析问题,先后形成3份行业建言。 同时,商会还于2021年底向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四项提案,其中《关于调整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适用范围的提案》由全国工商联以团体提案的形式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此外,针对会员企业兼并重组活动中涉税问题,商会通过全国工商联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反映企业重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限制性政策漏斗的问题。 座谈会上,与会嘉宾纷纷就房地产市场和企业的现状交流意见,并探讨了解决困难、走出困境的路径以及行业企业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王建军表示,在“房住不炒”的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渐趋于理性,传统房企应该摒弃过去“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真正扮演好城市建设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对于房企的未来发展,他建议,一是展开产业地产方向的探索,通过产业载体建设和运营推动城市的发展;二是民营企业可以探索和央国企的深入合作,积极参与到央国企的混改过程中,提高抗风险能力。 宝龙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许华芳表示,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关键一点在于恢复市场信心,提升包括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消费者等多方参与者的信心,同时媒体也应该加强对行业的正面报道,减少个别企业的舆情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企业纾困方面,许华芳建议对优质企业项目预售资金的监管应该适度放松,在保证项目按时交付的情况下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问题。 李华表示,今年以来,各地政府落实因城施策,合理利用政策“工具箱”,对房地产的调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放松,有力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信心的恢复。商会作为行业专业组织,应该配合好调控政策的落地实施,代表行业发声,从宣传、法律等方面帮扶企业,凝聚行业信心。 中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建蓉建议强化商会服务职能,形成专业化服务平台,系统性评估重点城市的营商环境,为会员企业的项目落地提供价值参考,实现企业和政府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江苏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金轮集团董事长王锦辉表示,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并没有完全消散,给房地产项目的工期、销售以及交付等多方面都带来了影响,建议政府能对受影响的企业、项目多一些扶持,也呼吁社会能对行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北京天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志坤,甘肃省城市建设商会会长、华富信息集团董事长陈启建,上海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东渡国际董事长李海林,三盛集团董事长林荣滨,今典集团联席董事长、红树林品牌创始人张宝全,国瑞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章笋,精瑞(中国)不动产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张雪舟,中梁地产集团执行总裁何剑,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贝壳研究院院长李文杰等嘉宾在座谈会上发言,从畅通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促进房企经营正常化、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合理住房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全联房地产商会会长座谈会的成功举办,在坚定宣贯“房住不炒”主基调的同时,提振行业信心,稳定企业预期,并为行业新的发展模式探索了新路径。未来,全联房地产商会将不断强化专业服务职能,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从市场信息、宣传、技术等多层面服务于会员企业,为行业发声,为会员企业纾困解难和长足发展贡献力量,进而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与进步。
中华工商时报 17 阅读 2022-04-04 22:27“买房地产股远比买楼花费少、收益大和资金流动灵活!”资深股票投资者李女士坦言。昨日,美好置业、信达地产、阳光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房地产服务板块和房地产开发板块飘红。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阶段,作为投资品而言,研究房地产市场超20年的业内人士表示:“买地产股竟比买房更‘划算’!”目前,买房产股是否优于买房投资?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地产股:前期跌幅较大,或呈现更大股价弹性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3月23日,房地产服务板块上涨了2.97%,房地产开发板块上涨2.02%。房地产服务和房地产开发板块已连续上涨6个交易日,从3月16日至3月23日,分别累计上涨20.31%和18.76%。年初至今,房地产开发板块的118只成分股中,73只个股累计涨幅为正,其中,宋都股份、天保基建的累计涨幅更是高达100%以上。 记者观察到,从市净率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在房地产开发板块的118只成分股中和房地产服务的16只成分股中,共计有55只个股的市净率低于1倍。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部分出险或潜在高压房企 2021年 9月至今区间最大跌幅普遍超过50%,3月股价低点PB不到0.5倍,或已释放大部分信用端的风险。随着政策端力度加大,更高层面关于“防风险”的持续发声及政策力度加大,该部分企业风险收益比逐步提升,或将呈现更大的股价弹性。但由于政策发力的程度及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对该类企业能否成功脱困仍存在疑虑,也必将导致更大的股价波动。 平安证券分析,本周周期将按照政策纾困与房企出现并存、政策实质改善与基本面修复、政策预期平稳与行业格局模式重塑三阶段演绎。当前行业正逐步由第一阶段步入第二阶段,政策端有望迎来更大的改善,基本面也有望逐步企稳。本阶段有望迎来板块性机会,个股主要把握两类投资机会,一类为短期受益政策放松及拿地端毛利率改善、中长期有望抢占市场份额的强运营、高信用企业;一类前期调整较大,基本面有一定支撑、政策博弈更大的弹性标的。 房地产市场: 保持基本稳定 在中央贯彻“房住不炒”的调控背景下,房产价格短期大幅上涨的预期早已被打破。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44%,处近七年最低水平,较2020年收窄1.02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2022年开年房地产业仍处于下行趋势,新房销售规模同比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7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15459亿元,下降1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2.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计算,今年前两月全国商品房累计均价为9845元/平方米,同比跌幅为10.7%。而2021年全国商品房累计均价为10139元/平方米。 “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均已大幅改变,未来房价难以再现大涨大跌,将会保持基本稳定,微涨微跌或成为常态化趋势。”业内普遍认为。 2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下一步,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保障住房的刚需,同时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努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资深研究房地产人士: 优质房企迎来扩张机遇 “买地产股竟比买房更‘划算’!”研究房地产行业超20年的独立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分析认为,对于一批没有债务问题的千亿级龙头房企而言,虽然这两年利润率大不如前,但这些大房企手上的资产价值还在。以万科为例,市净率1都不到,其余大批房企市净率甚至0.5都不到,“如果光考虑资产价值,买这些企业的股票绝对比自己买房还划算。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价格1块钱的物业,在股市上5毛上下就能拿到上。” “优质房企迎来了扩张的机遇。”邓浩志还坦言,优质企业的经营能力也是有的,市场规模也有。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优质企业反而有机会获得新一轮低成本扩张的机会。未来项目获利的机会,一定会比满大街“地王”时代来得轻松。只要市场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他们的情况肯定会比现在有很大的改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大方向看,地产股后续成长性确实不错,客观上会使得房企业绩有较好的成长空间,这也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对于地产股的长期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产股的走势逻辑不同,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求更高,需要客观全面把握房企经营的基本面。”
广州日报 16 阅读 2022-04-04 22:26“从目前看,国内城镇化率仍不算高,市场发展空间巨大。”3月30日,碧桂园集团举办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管理层人士表示,公司认为现在政策已经触底,市场信心也在逐渐恢复之中。 次日举行的万科2021年度业绩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也在发言中谈到,房地产开发依然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是万科现在和未来的主要业务,这门生意仍会“常做常有”。 “目前,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政策措施在不断出台,中央已经明确了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方针,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也在制定政策稳定市场,公司对政策环境有信心。”郁亮称。
搜狐 12 阅读 2022-04-02 09:06近期发生一系列房企债务违约事件,头部民营房企也未能幸免。3月23日,又一家排名行业前三强在香港上市的民营房企爆出债券逾期无力偿还,导致股价和相关债券暴跌且拖累股市。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2022年房地产行业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集中偿债压力大、杠杆较高、周转去化偏慢、非标风险及负面舆情频发的民营房企信用风险将加速暴露。经营稳健、债务负担较轻的国有房企流动性较为充足,信用资质较为稳健。 联合资信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021年,房企境内债券违约频发,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受到行业调控政策持续加强的影响,房企融资端收紧,销售端承压,房企持续出现流动性危机。从内部深层次因素来看,房企信用风险爆发主要由于在行业下行周期背景下,部分企业盲目激进扩张,杠杆水平高企,在政策监管趋严、融资环境大幅收紧的情况下,企业难以通过再融资对到期债务进行置换,公司偿债能力恶化,最终引发资金链断裂。
中国经济时报 17 阅读 2022-03-25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