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上博书画清凉换新,爱丁堡品味“印象”

    立秋之际,暑热依然,但不少展览却带来了清凉:8月9日,上海博物馆迎来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常设专题展览换展更新,唐薛曜《楷书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册》、北宋米芾《行书方圆庵记碑册》、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卷》等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馆藏书画精品将与观众见面。今年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逝世700周年,“松雪归来——赵孟頫书法碑拓全国巡回展”从济南开始了巡回之旅。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近日正式开馆,推出“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 在苏格兰,一年一度的“爱丁堡艺术节”正如期举办,“品味印象派:从米勒到马蒂斯的现代法国艺术”是今年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重磅展览。

    网易   65 阅读   2022-08-09 14:28
  • 西方油画中的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在艺术观念上有什么不同?

    整个19世纪,法国绘画圈非常重视圈子,一个画家能否选好适合自己发展的圈子,直接关系着个人的艺术命运。同时,一个新圈子的画家,喜欢对一个或数个旧圈子画家的优秀艺术风格进行传承和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艺术上的创新。 19世纪前期,一群年轻画家厌倦了都市生活,向往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于是,他们相约来到巴黎以南30公里处枫丹白露森林的小山村——巴比松,沐浴在大自然里清新的空气和芬芳的泥土中,用画笔虔诚地描绘这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美景,最终,形成了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主要成员有卢梭,柯罗,米勒等人。

    网易   55 阅读   2022-08-09 14:02
  • 明宣宗所绘鼠石图,既有马夏之貌又有元人逸韵

    导语:说起艺术家皇帝,论诗词有南唐后主李煜、论书画有北宋徽宗赵佶。不过这两位都是跑偏型儿的,虽有艺术才华却荒废了主业。历史上还有一位艺术家皇帝,他的人生就一直在“道儿”上。不仅有“仁宣之治”的政治成就,其书画水平同样出类拔萃。这位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

    网易   56 阅读   2022-08-08 19:10
  • 井柏然书法被字库收录,300万价格贵不贵?

    井柏然的人气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高的,除了电影之外,他的书法作品也逐渐被曝光出来。 随着网友狂热的追捧,很快引起了字库的注意,于是便联系上了井柏然,最后经过协商决定以“一字千金”的价格买下井柏然3000个字的版权,版权费为300万。 从网上找来一幅井柏然的代表作,站在书法的角度分析一下。

    网易   58 阅读   2022-08-08 19:06
  • 书中极品:《瘗鹤铭》的千年未解之谜

    1937年12月8日下午,侵华日军第13师团天谷、安达两部队,用大炮轰开镇江南门,置古城于水火。与此同时,一艘悬挂太阳旗的快艇隐身在硝烟中,直扑孤悬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的焦山岛。别看鬼子数量不多,但他们却是日本“金百合计划”专家组成员,受天皇密令,专为掠夺中国文物而来。此行目标是搜寻一块垂涎已久的书法瑰宝《瘗鹤铭》残碑。

    网易   40 阅读   2022-08-06 23:33
  • 一组色彩细腻唯美,妖娆性感的女体油画

    一组色彩细腻唯美,妖娆性感的女体油画

    搜狐   50 阅读   2022-08-05 17:30
  • 打开窗就是宇宙星空,看完她的作品让人感叹:太酷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人或者看到一些事,而觉得非常酷,比如背着包去西藏,撒把骑自行车,打扮得很朋克,或者发一些别人看不懂的朋友圈等等,这些所谓的“酷”,都是流于表面的,或者说,有些肤浅,今天小绛要介绍一位让人发自内心直呼“好酷”的艺术家,她的作品简直酷到没朋友。 她就是出生于保加利亚的90后美女艺术家卡梅利亚·施耐德,24岁的时候,为了追寻艺术理想,她搬到德国定居,并在那里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生活和工作。设计工作时常让她觉得耗费心力,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可以形容作为设计师的卡梅利亚·施耐德的感受,那就是:“上班的心情如同上坟一样沉重”。

    网易   37 阅读   2022-08-05 17:06
  • 孩子眼中的一百种蓝,上海油雕院呈现“初芒计划”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他们的美术作品总是能给人们带来许多意外惊喜。 澎湃新闻获悉,第五届“初芒计划(2022)——上海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展”近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对外展出。展品除了常规性的绘画、雕塑、陶瓷、手工、综合材料之外,还出现了视频、动画等包含摄影和数字视听的新媒体作品。展厅一楼最大的一组作品是“《一百种蓝》计划”,在色环与颜料盒之外,孩子眼中和心中的“蓝”多得超出观众的想象,这是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少儿美术教育的一项长期公益项目“初芒计划”的开始。 “‘初芒计划’在成立之初。上海油雕院就定下宗旨,最大限度地承载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形式。”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负责人说。

    腾讯   24 阅读   2022-08-05 16:50
  • 太原唐墓壁画“树下人物图”研究——以赫连简墓为中心

    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西太原一带出土了20多座唐代壁画墓,学界曾对其中的“树下人物”图像作过诸多探讨,多认为描绘的是孝子、高士故事。本文通过对赫连简墓以及与之相关的太原唐墓“树下人物图”的探讨,认为该类图像反映的是唐代道教法师参与俗人墓葬的场景。

    网易   29 阅读   2022-08-05 16:40
  • 这位国外画家,竟用画笔“砍”掉自己的脑袋,堪称是奇葩

    在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出现了一位特殊的画家,此人行事癫狂,其行径总是能出人预料,甚至狠起来连自己的头都要“砍”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网易   57 阅读   2022-08-04 19:00
  • 齐白石画牛不画脸,《放牛图》竟然连牛都没有,卖了2012万

    说到中国现代艺术,不得不提大师齐白石。齐白石的作品价格总是上百万,令人惊叹。齐白石的作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完全不影响大家对他的追求。他们都想收藏他的字画,这其实是一种商业模式。一个好的产品被收集的时间越长,它就越有价值。 齐白石,原名春之,名兰亭,后改名黄,名白石,又名白石山翁。他是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早年当过木匠,然后以卖画为生。他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刚健润泽,色彩鲜艳,造型简洁生动,意境淳朴。鱼、虾、昆虫和螃蟹都很有趣。众所周知,齐白石的虾很值钱,但也有特殊情况。看他画的牛就知道了。

    网易   34 阅读   2022-08-03 23:32
  • 在爱丁堡“品味印象派”:新发现的梵高自画像亮相

    每年8月举办的“爱丁堡艺术节”是苏格兰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除了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演出外,爱丁堡的众多美术馆也借艺术节的热潮,倾囊展出艺术作品。7月30日,苏格兰国家美术馆推出的“品味印象派:从米勒到马蒂斯的现代法国艺术”是其中最重量级的展览。

    网易   32 阅读   2022-08-03 23:29
  • 创造“莫兰迪色系”的画家是怎样的存在?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绘画大师,他让我们知道艺术家可以如此低调,但受欢迎的程度却是如此之高;“瓶瓶罐罐”的简单、重复、组合可以成为经典,艺术的“莫兰迪色系”被时尚与流行定为高级。

    网易   33 阅读   2022-08-03 23:28
  • 太敢画了,15幅讽刺性插画,让你从女性视角看待世界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看过很多很多的插画,比如小时候看的绘本、故事书中的插图,大一点看的小说、杂志里面的插图,可以说,插画是一种比较接近人们生活的艺术形式,相较于文字来说,它更直观,也更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 插画的形式也有很多,有超写实、超现实、趣味性的作品,也有极具教育意义的作品。其中,讽刺性的绘画,就是专门画给成年人看的内容,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遭受过一些挫折,才能读懂艺术家浓缩在一幅插画中,对这个世界、对待人生的珍贵感悟。

    腾讯   22 阅读   2022-08-03 23:14
  • 600年前的《锦江图》,用笔细致入微,人物富有神采

    现代人的绘画不必深究,因为内容与时代的背景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但古人的绘画不一样,绘画作品是反映了当时的整个历史与社会背景。

    腾讯   20 阅读   2022-08-02 16:53
  • 女弟子以为齐白石没画完,私自添几笔,卖价从764万变63万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晚望》 现代画坛大师徐悲鸿曾说过“近精微,致广大”,他用这样一句话来说明绘画应遵循中庸之道,若绘画要想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就必须深入到细微之处,这才是极高明的体现。画家用色彩和笔墨把现实或是自己的感知具象化,画里面有着自己的思想在其中,绝对不是空洞的呈现而已。唐代张彦远也曾说过“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绘画的艺术就在于提笔前脑海里已经构想出了意境,而落笔之后意境自然就存在于画中了,浑然一体,这才是写意写实合二为一。

    网易   71 阅读   2022-08-02 16:21
  • 不会画画的她,用没人要的老杂志做出最时髦的广告大片

    日本拼贴艺术家M!DOR!(midori) , 是一位不擅长画画的平面设计师。 但她喜欢动手, 用双手改造纸品,即使不会画画, 也能从事自己喜爱的艺术创作。 于是,别的艺术家或许会有瓶颈期, 但遇上拼贴艺术的M!DOR! , 大概就是一个「广口瓶」了。

    网易   37 阅读   2022-08-02 16:18
  • 一百年前,我们丢失了这些值得骄傲的建筑!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于1906-1909年穿越中国12个省区,对中国建筑进行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照片涉及许多省区,记录一百年前中国各地的建筑、风景。我们要感谢这位德国人给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影像资料,看看那一百多年前的建筑,雕梁画栋、木雕石雕、这些都是我国建筑的特色,而现在我们却丢失了我们这些值得骄傲的特色。

    网易   51 阅读   2022-08-01 23:55
  • 88岁爱熬夜创作的叛逆奶奶,一张速写卖6位数

    奶奶灰BOBO头、Oversize毛衣、 Nike Dunk SB滑板鞋... 不好意思,真的很难想象 这位英国绘画界的当红辣子鸡, 今年已经88岁了。

    网易   23 阅读   2022-08-01 23:53
  • 梅兰芳也是一位“跨界”的高手!书法水平可以碾压书法家

    喜欢京剧的朋友,对梅兰芳一定感兴趣,他创作的一系列经典,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京剧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实,梅兰芳先生也是一位“跨界”高手,他在书画坛,也是已经“火”出了圈了,其书法水平,不输书法家,甚至可以说碾压书法家,擅长书法诸体,诸体皆精,他的书法,也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相信,很多朋友也和笔者一样,看到他的书法作品后,也会倍感惊艳的,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他的书法作品吧。

    搜狐   84 阅读   2022-07-29 17:29
  • 40年前5元没人要的画,他买下9000张,现价值上亿

    在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都不是那么的富裕,更多的人只追求每日温饱。对于字画这一些艺术品可以说是毫无兴趣。所以当时字画的市场很不景气,现在有名的大师在过去卖的画都是按地摊的价格,每平尺高的有几元,低的有几毛。

    网易   73 阅读   2022-07-29 17:26
  • 吴冠中最深情的作品,令人动容!

    吴冠中《伴侣》 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 鲁迅、梵高和妻子。 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 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 而妻子则成全, 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 ——吴冠中

    网易   93 阅读   2022-07-29 17:13
  • 《最后的晚餐》中,13人有十四双手,是失误还是另有隐喻?

    要说到达芬奇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绚烂瑰宝,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作是以耶稣在和他的门徒告别时,共同出席的最后一顿晚餐为主题,无论是色彩运用还是线条勾勒都无一不让人感到叹服。然而就是在这样一幅精美的画作中,13个人之间却总共出现了14双手,这是为什么呢?究竟是达芬奇的失误还是暗含着其他的隐喻?

    网易   37 阅读   2022-07-28 19:35
  • 此人画了只小老虎,落款被换成唐伯虎后,被盗版了百万次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提起唐伯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世人眼里,唐伯虎应该都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形象。影视作品中的唐伯虎堪称诗画一绝的风流才子,他的才华和武功堪称当世佼佼者。 其实,真正的唐伯虎并非我们之前看到的那样全能,他并不会武功。但是,真正的唐伯虎诗词歌赋却是样样精通,尤其是画作方面的造诣,堪称明朝第一人。

    网易   36 阅读   2022-07-27 18:42
  • 世界名画赏析《历代帝王图》

    从艺术上说,《历代帝王图》不仅对人物的眉眼目光、姿态动作、肌肉须发、衣饰神采,作了细腻的刻画,并且通过每个帝王的面相、神情性格、动态,表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从帝王的精神世界可以看到有暴君与仁君、昏王与明主。画一个仁君与明主,是为了叫大家敬仰;画一个暴君与昏王,是为了要大家痛恨。

    网易   34 阅读   2022-07-27 17:29
  • 古画被“捡漏者”转手卖9072万,将画放大10倍:这是画吗?

    唐朝是我国古代文化气息最浓厚的时期,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文人,各种艺术都在唐朝蓬勃发展,绘画就是其中的代表。杜甫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更有着诗圣的称号,他对于绘画也颇为喜爱,在诗中写道“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网易   30 阅读   2022-07-26 19:51
  • 沉稳自然,充满神秘色彩的女性体

    西班牙艺术家 索莱达的绘画赞美女性之美,揭示了她自然精髓的秘密。她画作中的女性形象沉稳自然,与此同时,她们也不乏神秘色彩。艺术家的女性形象带动了她的世界声誉。

    搜狐   25 阅读   2022-07-26 19:49
  • 农民蜗居画画28年,老婆父母抬不起头,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2003年的深圳电子厂,大批员工排队等着上班。在这里,不需要才华,只要吃苦耐劳,就能获得同等价值的酬劳。 然而,总会有几个吃不了苦头的人,嚷嚷着要离职。从湖北来的熊庆华在经历了几天的摧残后,心中充满了不甘。 原来,他在流水线上的工种是给金属圈剥毛边,一个一分钱,多劳多得。在旁人都能一天一千多个的时候,他做成功一百个都费劲。

    网易   73 阅读   2022-07-26 19:26
  • 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为什么你总写不好?

    如 果问: 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 也许有人会答曰: "不就写快点嘛? ""重新临行书帖就可以了! "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相对片面。 进入正题前,要明白一个概念:楷书和行书无先后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拥有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共性的书法基础,所以本文所讲的楷书过渡到行书的思路,当然不只是速度的关系,这里面包含了楷书和行书体系间微妙的基本功、笔法架构、布局和行气等系统性问题,主要表现在8点思路。 先看个例子,我们知道,田蕴章是欧楷专家,我们对比他的行书和楷书是怎么样的?

    网易   33 阅读   2022-07-25 19:22
  • 《蒙娜丽莎》惊现上帝密码,宇宙中无处不在

    “美”和“丑”,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人或者是一件事物的美丽和丑陋呢?或许很多人会说,美丽和丑陋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就像是一粒珍珠掉落在了沙滩上,巨大的差别可以让人一眼分辨出来,就算是一堆珍珠放在一起,也可以根据大小和色泽来判断品质的优劣。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美和丑其实是有一个判断标注的,那么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是否可以找到一个通用的标准和方法,让一切都变得美丽起来?

    网易   57 阅读   2022-07-25 19:05
  • 年仅31岁,他留下200多幅讽刺画便自杀了

    在人类的艺术史上,艺术所带给人的无所谓两种,一种是祥和、宁静,慰籍人们的心灵,就像是莫扎特悠扬的音乐,亦或是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而一种则比较直白,给人一种惊悚不安,困惑人们的内心,而这一类的作品一般很难看懂,更难去透过画作了解画家的内心,于是这一类画家,多半是去世后才得以成名。

    网易   51 阅读   2022-07-25 19:04
  • 八大山人的荷,一个安放心灵的居所

    前人所云“惜墨如金”, 又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或许只有八大山人才真正作到了这点。 八大的画作, 扑面而来的是铜驼之悲、愤世之慨。 他画山水,常常残山剩水、天寒地荒; 他画树木,往往枝枯干秃,东歪西斜。 他画鱼鸟,那些鱼长着人眼,眼珠上翻, 一副“白眼向天、冷眼观世”的神情; 而他笔下的荷,离根飘零,身世孤凄。

    搜狐   102 阅读   2022-07-20 19:51
  • 河南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传了600多年,专家:建议无偿上交

    杜甫在《画鹰》中提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赞赏画家所做的那幅著作实在是太逼真了,那写实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真物一般。中国人除了会吟诗之外,还会作画。作画,也是中国人发展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绘画除了有写意之外,中国人中也出现了不少抽象派的画作,其中以给朱元璋所作的画就很闻名。

    网易   78 阅读   2022-07-20 19:25
  • 牛朝:画者要有诗心,作品才有诗意

    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笔墨生态遭到了严重地破坏,绘画中的民族主题意识不断被削弱。在经历了“中西融合”、“改造”、“变革”等一系列探索发展,直至今天全面面向市场化,中国画可谓经历多难、面目千姿。黄宾虹先生尝言:“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的标准,是“笔墨”。近百年来中国画品质的堕落正是笔墨传统精神的失缺,而今在全球化的共同语境中,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在努力回归笔墨之正脉。只要文脉未绝,气息尚存,中国画不会走向穷途末路。

    搜狐   30 阅读   2022-07-19 19:45
  • “袁大头”上“壹圆”两字,原来藏着一位章草高手!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之一,铸造跨度从1914年至1951年,发行量超过7.5亿。 那么,这“袁大头”上“壹圆”两个字是谁写的呢?

    网易   62 阅读   2022-07-19 18:32
  • 用生宣还是熟宣?困扰了几十年!

    “写了几十年,仍未有办法选择用啥纸,行,草用生宣但洇墨,半生又不太吃墨用其他纸均不理想。” 这是一位写字几十年的书友发来的留言。也反映了大家写字时对纸张选择的“难得糊涂”。

    网易   15 阅读   2022-07-19 18:30
  • 罗中立:被油画《父亲》改变的一生

      6月底的北京,36℃的高温之下,798艺术区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里走进来一位戴墨镜、身穿黑色T恤的老者,这间画廊正在举办一个大型个展“重返起点:罗中立回顾展 1965~2022”。老人看起来温和而内向,观众没有人认出他就是这个展览的主角、曾经轰动全国的油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

    中国新闻网   37 阅读   2022-07-18 16:23
  • 南京城墙上的600年小楷,谁写的?

    “灰得近乎虚无/灰色的砖,有什么颜色比灰色/更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有了这些砖,长城变得高迈/有了这些砖,长城才能跨越群山和险关/我托起一块散落在长城脚下的灰砖敲一敲,回声喑哑/掂一掂,除了泥土之重/还有岁月的承担。”——长城砖

    腾讯   63 阅读   2022-07-15 16:28
  • 探秘迁台文化瑰宝《张胜温画卷》:一段漂泊史 悠悠两岸情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幅与《清明上河图》齐名的宋代名画《张胜温画卷》。这幅展现南诏大理国礼佛盛况的画卷,随国民党南迁至台湾后再未能回到故乡,但却延续着悠悠两岸情。近日,2022云台文化寻宝活动走进大理,寻访这一文化瑰宝的前世今生。

    光明网   28 阅读   2022-07-15 10:05
  •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会喜欢他孙子的画作吗?

    今年是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诞辰百年。 澎湃新闻获悉,7月6日起,伦敦弗洛伊德博物馆以“卢西安·弗洛伊德:画家和他的家人”为题,展出其艺术作品。这也是卢西安在其祖父、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姑姑安娜·弗洛伊德“家中”举办的首个作品展,展品涉及绘画、素描、家庭照片、书籍和信件,其中一些物品首次公开展出。

    网易   40 阅读   2022-07-13 19:22
  • 著名画家刘万鸣谈荣宝斋:把传统书画艺术推向世界

    在荣宝斋35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深情寄语:“荣宝斋承载的是中国书画历史发展,人们把它当成了一个文化的符号、一个象征。” 刘万鸣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岳父,他是一个油画家,当然他也写书法,当年他和吴作人先生关系非常好。他当时到了荣宝斋,传给我们,到我们这一代留有两幅荣宝斋的木板水印中国画,一幅是吴作人先生画的金鱼,另一幅是吴作人先生画的牦牛。这两幅水印吴先生都在这个作品上题了字,其实我看吴作人先生所题跋的,他就是对荣宝斋木板水印历史,包括它的水准,包括它的工艺等的肯定。从这一点看,我想每一代书画家,每一代书画收藏家,包括每一代有建树有影响的人物,之所以关注荣宝斋,其原因就在于此。” 荣宝斋从开始到现在有几百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松竹斋一直到现在,尤其是到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中国建立50年代初期,一个是公私合营,一个完全变为国有,它整个的历程,整个的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形成了一个深深的文脉。

    潇湘晨报   38 阅读   2022-07-12 19:35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书法不输宋徽宗!

    他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也是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他的存在,让大宋王朝得以延存百年,其一生兢兢业业,倾心打理南宋,不断地为恢复大业做努力,却因世事无常,至死都没有看到北伐大业的实现。他就是宋孝宗赵昚(shèn)。

    腾讯   18 阅读   2022-07-12 18:47
  • 世界上最贵的6张照片:排第一的卖了4200万

    照片和绘画一样,可以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前往别小看简简单单的按一下快门,这轻轻的一按,需要摄影者有高超的眼光,才能找到独一无二的角度和时机,从而产出一副不可替代的照片来。比如今天说的这6张世界上最贵的照片,排名第一的卖了4200万。

    网易   36 阅读   2022-07-11 20:34
  • 神秘难解的传世名作:维纳斯和丘比特到底是什么关系?

    擅长画肖像画的艺术天才布龙齐诺画过的大量天主教题材画作中,有被艺术史学开山鼻祖瓦萨里称赞过的“一幅极其美丽的圣母像”,也有《哀悼基督》那样的不朽杰作。另外,他还画过一幅神秘难解的古典主题传世名作。如果是你,会对画中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关系做出怎样的解读呢?

    网易   54 阅读   2022-07-11 20:30
  • 张艺谋年轻时期的硬笔字迹果敢利落,干净干练

    曾经我们欣赏过张艺谋导演的书法,很多朋友对他的毛笔书法是盛赞不已,纷纷说道“他的书法是才子书法”,喜欢张艺谋导演的朋友,也非常熟悉,他所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都与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很多经典电影的题名,还有专门的“御用书法家”,可见,他对细节的把握和掌控,是十分精准的,正是这样的严谨,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深得大众的喜欢,对书法也有独到见解的他,在年轻时期,就彰显出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在硬笔字迹上,与众不同,而且书写的非常果敢利落,干净干练,同样也是充满的了才子气,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其硬笔字迹吧。

    搜狐   49 阅读   2022-07-11 16:43
  • 青山行不尽,油画家李新艺术展在宁举办

    7月10日下午,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主办,锦创艺术馆承办,新路教育协办的“青山行不尽——李新艺术展” 在南京锦创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李新先生数十幅作品,涵盖了自20世纪40年代始至90年代的创作、写生、临摹等,共分为静物、人物、民俗、时代建设、风景写生、青山行不尽等六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李新先生的艺术创作。

    腾讯   21 阅读   2022-07-11 16:09
  • 西方油画中的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艺术观念?

    整个19世纪,法国绘画圈非常重视圈子,一个画家能否选好适合自己发展的圈子,直接关系着个人的艺术命运。同时,一个新圈子的画家,喜欢对一个或数个旧圈子画家的优秀艺术风格进行传承和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艺术上的创新。 19世纪前期,一群年轻画家厌倦了都市生活,向往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于是,他们相约来到巴黎以南30公里处枫丹白露森林的小山村——巴比松,沐浴在大自然里清新的空气和芬芳的泥土中,用画笔虔诚地描绘这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美景,最终,形成了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主要成员有卢梭,柯罗,米勒等人。

    网易   60 阅读   2022-07-09 11:57
  • 字都写“糊”了,居然还可以卖4000多万!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怀素、张旭之后,在草书领域独自撑起一片天的人,他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皇帝曾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神笔”,他便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画家王铎。 王铎到底有多厉害?在那个“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年代,王铎可以凭借自己的才智,18岁中举人,20岁考中进士,21岁进入了翰林院的大学士,22岁则成为了人人羡慕的江南第一主考官。

    腾讯   58 阅读   2022-07-06 18:54
  • 匈牙利肖像画:高贵典雅,柔美优雅

    Vittorio Matteo Corcos(维托里奥·梅特奥·柯尔克斯)1859-1933,1859年10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利沃诺。1870年,就读于佛罗伦萨恩里科美术学院。1886年后,维托里奥利后经人介绍到佛罗伦萨的上流社会,他的绘画作品在文化和贵族圈子里很受欢迎。

    网易   44 阅读   2022-07-06 18:42
  • 古今80岁开始画文人山水画,这是谁?

    编者按: 旭宇81岁染翰,创作相当数量文人山水画,一下笔就境界:高古、清雅。 他何以作到这些? 缘起他著过《老子与书画》,其探究艺术深矣~ 一句话:厚积薄发!

    搜狐   46 阅读   2022-07-0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