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过后,沙漠中也会出现短暂的水洼,可能会出现奇景。 今年7月,在新疆库木库里沙漠,有摄影师用无人机记录下神奇一幕——两汪湖水,点缀在浩瀚的金色沙海之中,从高空俯瞰宛如一只沙漠之狐,样子非常惊艳,又有点儿吓人。 据了解,库木库里沙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沙漠,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横卧在祁漫塔格山与库如克皮提勒克塔格山—求拉克塔格山之间,海拔高程在3900—4700米之间,主要由高大的金字塔沙丘、复合型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组合而成。
快科技 25 阅读 2022-08-30 16:58最近一段时间,某则关于手术机器人的新闻引发热议。但到底关于手术机器人费用为何这么贵?在中国发展得怎么样?很少有人仔细探究。 事实上,国内临床普及度最广的手术机器人是达芬奇(外企),一台就接近2000万元。所以使得只有资金雄厚的大医院,抑或高端医疗比如和睦家医院才能大量引进。另外在患者端,机器人手术还没有纳入医保,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大众对其还比较陌生。
36氪 25 阅读 2022-08-29 14:46据央视新闻29日消息,当地时间8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表示,尽管发射台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遭遇雷击事件,仍计划于29日发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以执行“阿尔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的测试任务。
每日经济新闻 30 阅读 2022-08-29 14:44当地时间8月29日8点33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执行阿尔忒弥斯1号发射任务,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绕月飞行测试。这是新型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测试舱首次综合飞行。
澎湃新闻 28 阅读 2022-08-29 14:43" 怪鱼 " 一出现,鱼虾都不见。最近关于河南出现 " 怪鱼 " 的新闻备受关注。一个多月前有市民在河南汝州市中央公园的云禅湖,拍到了一条体形较大、通体花纹奇特的鱼——鳄雀鳝。 最近,云南昆明市一个小区的观景池里也出现了鳄雀鳝,而且随着它的出现,池塘里的其他鱼虾都消失了。鳄雀鳝到底从哪来?为何它一出现,别的鱼类虾类等都不见了?这种鱼对人类有没有攻击性?一起来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 阅读 2022-08-29 14:42中国石化8月29日宣布,国内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这也是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30 阅读 2022-08-29 14:41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种菜成功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情况介绍会正式举行。 据介绍,截至目前,问天实验舱各有效载荷状态良好、工作稳定,随舱发射科学实验项目在轨实验按计划开展。
快科技 25 阅读 2022-08-29 14:398月29日消息,据中央气象台,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于28日下午生成。今天凌晨,“轩岚诺”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据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介绍,后期路经的关键还是看9月初在琉球群岛附近时,环流形势的调整。
快科技 30 阅读 2022-08-29 14:388 月 26 日消息,据航天一院官方消息,今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了解到,飞行试验采用的运载器经健康检测维护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点火垂直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亚轨道飞行,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成功实现我国亚轨道运载器的首次重复使用飞行。
IT之家 44 阅读 2022-08-26 13:228月26日消息,波音公司和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波音公司计划在2023年2月首次执行搭载宇航员的“星际客机”太空舱任务,这项成本高昂且拖延已久的任务目前已接近其最后阶段。 “星际客机”航天器于2019年进行首次不载人试飞,但由于软件缺陷造成首飞失利,未进入预定轨道,因而被迫提前返回地球。2021年8月由于火箭推进系统故障,计划进行的第二次不载人试飞再被推迟。
凤凰网 16 阅读 2022-08-26 13:20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宇航局(NASA)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将于8月29日进行首次试飞。 SLS会将一个能够运载宇航员的小型太空舱送入太空。这个名为“猎户座”的太空舱将绕月球飞行——比任何为人类建造的航天器飞得都远,并在42天后返回地球。
中国科学报 39 阅读 2022-08-26 13:17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的起源和形成讲述着宇宙的过去和未来。黑洞在宇宙中占比多少?对宇宙有多大影响?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答案。 8月24日消息,据央视网新闻频道报道,来自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计算出恒星级质量黑洞在整个宇宙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快科技 43 阅读 2022-08-25 15:17Paxlovid是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冠特效药,此前美国总统、第一夫人阳性之后都服用了这个药物治疗,短时间内可以转阴,不过对年轻人来说这个药可能就没什么用了,临床研究显示其治疗效果几乎无效,神药不再。
快科技 43 阅读 2022-08-25 15:108 月 24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今日宣布,机智号(Ingenuity)火星直升机已经成功完成了在火星的第 30 次飞行。
凤凰网 25 阅读 2022-08-24 13:53炎炎夏日,空调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必备品。而空调的发明人、美国工程师威利斯·开利,也成了很多人赞扬的目标。甚至有网友戏称他为“开利大菩萨”,说自己的命“都是这个人给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威利斯·开利设计制造空调的初衷,却不是“在酷暑天气给网友以生命”。他最初设计空调,其实是给“纸”用的——
科普中国网 24 阅读 2022-08-24 13:508 月 24 日消息,今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北京三号 B 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IT之家 38 阅读 2022-08-24 13:49这“又双叒叕”是一个史上最热的夏天。 “最热夏天”一类的标题,我们在过去10年里几乎每个夏天都能看见。 今年5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则表示,过去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而我们看到下一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只是时间问题。
新周刊 26 阅读 2022-08-24 13:468月22日消息,据悉,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确定Artemis III可以登月的安全着陆点,是靠近月球南极的13个区域,此外每个区域还有多个安全着陆点。
凤凰网 33 阅读 2022-08-23 14:12根据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脑电刺激20分钟,连续四天,能够为65岁以上的人改善两种类型的记忆,效果维持至少一个月。 短期记住某些信息(如赶火车时的站台号)需要的是工作记忆,这种短期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容量有限,如果插入新的记忆活动,导致信息超出容量,或者没有一遍遍复述,信息都会很快衰退并被遗忘,而且无法恢复。而在度假结束后回忆起自己把车停在机场哪里,则是一个长时记忆的例子,从生物学上来讲,短期记忆通过巩固后,可变为长期记忆。而人们在这些不同类型记忆中的表现差异很大,且表现趋向于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科技日报 23 阅读 2022-08-23 14:09上周五的A股市场,通威股份以低5分钱的招标价格进军组件环节的消息,带崩了赛道股里信仰最强的光伏板块。 这让大多数投资者完全想不到。不像半导体板块,有消费电子周期见顶及芯片价格大跌的利空。
凤凰网 26 阅读 2022-08-23 14:078月23日10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科院创新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 25 阅读 2022-08-23 14:058 月 23 日消息,美国航天局周一(8 月 22 日)批准其阿尔忒弥斯 1 号(Artemis 1)任务在下周进行一次无人值守的绕月测试飞行。升空时间定于 8 月 29 日星期一,具体是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8 点 33 分(北京时间 20 点 33 分)开启的两小时窗口。
IT之家 29 阅读 2022-08-23 14:04据央视新闻,我国正在论证 载人登月方案 ,不远的将来,中国航天员将有望登陆月球,后续还将建造 国际月球科研站 ,而为了满足未来航天任务的需求,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火箭也正在研制当中。
每日经济新闻 44 阅读 2022-08-22 13:14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天空中最亮的小行星——灶神星将于8月23日冲日。届时,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借助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对其进行观测。此后20天内,仍可寻觅其踪迹。 除了太阳、行星、矮行星及其卫星外,太阳系还有众多的小天体,小行星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许文介绍,大多数小行星的轨道介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轨道的平均半径接近2.8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约为1.5亿千米)。
新华网 44 阅读 2022-08-22 13:10作为2022天津“品质生活节”系列活动之一,8月20日,由红星美凯龙打造的智能电器生活馆在天津全球家居1号店揭牌运营,打造天津高端电器矩阵,构建全新的家居品牌生态圈。
北方网 29 阅读 2022-08-20 23:378 月 17 日消息,微软在 2018 年为残障玩家推出了 Xbox Adaptive Controller(Xbox 无障碍控制器),该设备可与各种开关、按钮、支架和摇杆配合使用。
IT之家 27 阅读 2022-08-18 14:43英国剑桥大学一个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超薄、灵活的设备,就像“人造树叶”,其灵感来自植物将阳光转化为食物的光合作用,能生产一种可持续的汽油替代品。这种设备成本低、足够轻,可以漂浮在水上而不会占用陆地空间。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
科技日报 49 阅读 2022-08-18 14:31随着能源需求激增以及“气荒”加剧,印度政府正在研究放慢老旧燃煤电厂的淘汰速度,同时增加新的燃煤电厂。此举将使燃煤发电多年内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可能阻碍气候目标的实现。
财联社 28 阅读 2022-08-18 14:288月16日消息,非洲企鹅濒临灭绝,正被赶离南非东海岸的自然栖息地,经研究发现是受相关船舶加油的噪音影响。 据了解,阿尔戈亚湾位于南非的伊丽莎白港,近3万头瓶鼻海豚生活于此,拥有丰富的海洋和鸟类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非洲企鹅繁殖地,但是16年南非开始允许当地船只在海上加油后岛上的非洲企鹅数量急剧减少。
驱动之家 15 阅读 2022-08-17 22:46迁徙的北美候鸟从天空坠落; 考拉和袋鼠在大火中奔逃; 海平面上升侵蚀本就不大的太平洋岛国; 西伯利亚山火的烟雾笼罩北极; 美国西海岸的火光映红旧金山的夜空; 年度气候大会照常举行,而气候变化照常如旧——就像人类一边振臂高呼环保口号,一边在城市的空调房内灯红酒绿——有点抒情悲喜剧叠加的荒诞色彩。
凤凰网 17 阅读 2022-08-17 22:448月底,美国宇航局(NASA)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将进行首次试飞。这枚98米高的火箭将开始为期42天的月球往返之旅,其中将搭乘3位“宇航员”——3个装有仪器的人体模型。
中国科学报 15 阅读 2022-08-17 22:43谷歌让机器人和大型语言模型学了本事,会自学了!以后不用等命令了,想干啥,只需吩咐一句。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句对理想型贤内助的赞许,以后很可能要对谷歌的机器人说了。 自带大型语言模型,会自学的机器人,见过吗?不会做?可以学!
凤凰网 36 阅读 2022-08-17 22:41因俄乌冲突爆发,天然气供应已成为令德国政府“头疼”的一大不确定因素。此外,至7月27日起,俄罗斯通过“北溪-1”管道向欧洲的输气量下降为管道容量的20%,德国民众对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担忧越来越高。 据德国玻璃协会表示, 如果俄罗斯停止天然气供应,玻璃行业每家工厂将面临5000万欧元的损失。
每日经济新闻 14 阅读 2022-08-15 16:03阿兹夫定(FNC)原本是抗艾滋用药,为何又能用于治疗新冠,其治疗新冠效果到底如何?与其他已获批上市的新冠药物相比,阿兹夫定又有何不同? 2022年7月25日,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了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增加新冠肺炎治疗适应症注册申请,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阿兹夫定因此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小分子口服药。
科创板日报 20 阅读 2022-08-15 16:01据CNMO了解,知名“网红”,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CEO马斯克在周末重申,他仍在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殖民火星,并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马斯克在一条推文中写道:“我希望20年内火星上有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
手机中国 18 阅读 2022-08-15 15:50韦伯望远镜出新图了! 就在1个月前,为了演示这台红外太空望远镜在不同科学目标上卓越的观测性能,顺便证明这将近100亿美元花得够值,官方一下子公布了好几幅韦伯拍摄的科学图像,向人类展示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全新宇宙。
新浪 17 阅读 2022-08-15 15:48每年夏天,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久山村都会迎来一拨年轻人。在徒骇河岸边,他们通过发射火箭进行人工引雷,让雷电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以便更好地研究雷电并测试防雷技术。他们就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人工引雷团队。
新京报 24 阅读 2022-08-14 23:188月9日,SpaceX的一枚“猎鹰9号”火箭为观众提供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它从佛罗里达州的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腾空而起,然后将又一批星链(Starlink)互联网卫星送入轨道。“猎鹰9号”在夜间划破云层,就在它达到音速时,其九个Merlin 1D引擎的废气将周围的云雾炸开并形成了只能被称为蒸汽环的东西。 这次发射是该火箭迄今为止执行的第三次飞行,另外,SpaceX在当地时间周五还继续进行了另一次发射--第十次重复使用了不同的助推器,这再次证明了世界上唯一可重复使用的中等运载火箭的优良记录。
DoNews 25 阅读 2022-08-14 23:14人类为什么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会如此轻信那些明显的胡说八道呢?为什么在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会如此轻易接受那些非理性的信念呢?部分答案可能在于我们的大脑在数百万年里的进化过程,我们需要快速对可能危及生命的不确定性做出决策。
凤凰网 35 阅读 2022-08-14 23:128月8日上午,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重磅亮相。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
央视新闻 33 阅读 2022-08-13 15:368月11日电 据美国媒体11日报道,由于存在质量问题,美国新兴生物科技公司巴尔的摩工厂为强生公司生产的约1.35亿剂新冠疫苗将被销毁。 报道说,计划销毁的这些新冠疫苗于2021年8月至今年2月间出产。美国强生公司说,该工厂在此期间生产的一批新冠疫苗的质量检验结果不合格,导致与此相关的约1.35亿剂疫苗都被认定无法使用。
新华网 37 阅读 2022-08-13 15:34在全球,因角膜受损而患病甚至失明的人高达1270万,目前最普遍的方法便是移植人类捐赠的角膜,但平均每70名患者中才有一名能够进行角膜移植。 并且,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往往聚集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获得治疗的机会非常有限。
澎湃新闻 35 阅读 2022-08-13 15:288月12日讯,据报道,从南亚、东亚到欧洲大陆、英国和北美,大半个北半球都进入了“火炉”模式。而西班牙“热死人”现象持续,自2022年7月起已有2000多人死于高温天气;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在内的欧洲多国陆续遭遇严重旱情,莱茵河周五起将部分断航,且伴随灾情持续加重,各国以水资源为基础的能源利用也先后遭遇困境。此外,今年7月,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摄氏度,都可以穿短袖了。
财联社 19 阅读 2022-08-12 14:27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默克公司今(8)日宣布与美光科技合作开发用于半导体工艺、能降低全球变暖趋势的气体解决方案。 默克表示,经过一年的持续合作,美光科技目前正在测试默克研发部门提供的低GWP替代性蚀刻气体,以验证其制程性能,从而取代传统的高GWP材料,目标在半导体制程中导入全新且更具可持续性的气体解决方案。两家公司皆致力于发掘有助实现永续发展目标的新颖材料,以取代现行应用于干蚀刻与光罩清洗制程的多种高暖化潜势的蚀刻气体。
集微网 17 阅读 2022-08-09 00:12为积极践行国家“30·60”双碳战略,发挥清洁能源主力军的示范引领作用,8月7日,中广核第十届“8∙7公众开放体验日”以“绿色发展 双碳必达”为主题,在包括五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内的中广核各清洁能源基地,以及深圳、北京、苏州、沈阳等城市的各大书城同时开展。
科普中国网 24 阅读 2022-08-09 00:10电影《流浪地球》中,太阳即将毁灭,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寸草不生,全体人类不得不转移到地下,建起了一座可容纳35亿人的地下城。为了自救,科学家们试图制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逃出太阳系,寻找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恒星系。 每一座推进式行星发动机高达11公里,可以提供150万亿吨的推力,使用的燃料便是被称为“人类终极能源”的核聚变。
凤凰网 15 阅读 2022-08-09 00:098月6日讯 说出你最想要拥有的超能力或道具,有没有漫威英雄“夜行者”的瞬移?或者哆啦A梦的“任意门”?如今,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在相关技术的加持下也能触及现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近日,加拿大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国际间双向全息传送——将一个人以全息图像的形式从美国阿拉巴马州传输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团队其他人的全息图被传输到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
财联社 29 阅读 2022-08-07 15:55我看最近这老美是成心要和咱不过去,佩洛西一行闹得是沸沸扬扬,就连咱举国同庆的问天成功发射,他们也要出来一顿指手画脚。 大家可能不知道,前几天,在外网烧起了一波 “ 中国火箭残骸会‘失控’坠落地球伤人 ” 的说法。 像《 纽约时报 》就在报道里阴阳怪气写到:“ 和以前一样,这次也没人知道它 ( 火箭残骸 ) 会什么时候掉下来、掉在哪里。”
网易 33 阅读 2022-08-07 15:54水是什么?从初中接触化学开始,我们就牢牢记住水是H2O,所以这看起来真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但是化学家并不这么想。 在0℃冰就会融化,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有一种冰块在3.8℃以上才能融化,你相信吗?它并不是需要什么特殊的压强或其他环境条件,也并不是混合了什么其他的物质,就是纯纯的、地道的水,但又有一点不一样,它叫重水。
科普中国网 26 阅读 2022-08-07 15:52谷歌量子计算,曾声称能在200秒内搞定普通超算10000年完成的任务。 没想到,这个“量子优越性”现在被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人员打破了: 他们用普通CPU,在几小时内完成了原本被认为要花1万年的计算,并认为目前的量子计算机完全是可以被超越的。
搜狐 27 阅读 2022-08-06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