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半村丹青 半村烟火”,这个乡村开起了艺术市集

    以“乡村+艺术”模式火遍全国的浙江永嘉上日川箬溪村,近日又有新动作。记者获悉,以“半村丹青 半村烟火”为主题的箬溪国际艺术村2022首届艺术市集正在进行中。 该市集聚焦“丹青”和“烟火”两个关键词,将艺术植入乡村,让乡村激发艺术创作。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名家和已入驻箬溪的各艺术家工作室是艺术市集的主角,他们通过山水画、雕塑、篆刻和装置等艺术手法呈现对于乡村的体悟,汇聚成“中国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

    搜狐   40 阅读   2022-08-06 23:29
  • 薛宝钗的父亲死于谁手?黛玉死亡真相

    薛宝钗的父亲死于谁手?薛家谋害林黛玉,并非无缘无故:豪门恩怨 林黛玉进荣国府后不久,薛姨妈就拖家带口投奔贾家,从此开启了长达数年的挖林黛玉墙角的图谋。 一介孤女被薛宝钗和薛姨妈全家吊打,很多读者对薛家恨之入骨:为什么净欺负没爹没娘的孩子? 薛家全家欺负黛玉,实在让人意难平,但读者有没有想过,《红楼梦》里充斥着因果报应,薛家对黛玉的为难,仅仅只是因为薛家坏,蛇鼠一窝,才对黛玉穷追猛打吗?

    腾讯   58 阅读   2022-08-06 23:27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

    昨天,有位老人在小区退休群中问:为什么给我朋友圈点赞的人变少了? 另一位老人一阵见血:其实根本没人关心你朋友圈写的是什么。 是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做人生的减法,剔除不必要的社交。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终将懂得,没人真正在意你。 没人在意你今天穿了哪套衣服,也没人在意你究竟过得好不好,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忙活,无暇顾及你的喜怒哀乐。 有位学者问禅师:与人交往最好的态度是什么? 禅师回答:人与人交往的最好态度就是,做好自己,亲疏随缘。 在大家的世界里,不高估和任何人的关系,也不低估人性的规则,这就是人际交往的真相。

    腾讯   74 阅读   2022-08-06 23:25
  • 总有一首诗,初读只觉惊艳,再读已是人生

    在灿若星河的古诗词中,总有一些作品不会被时光磨灭,反而随着代代相传而历久弥新,摄人心魄,夺人眼目,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忧国忧民,或闲情逸致,或壮志豪情,或柔美含蓄。 总有一首诗,让你读来惊艳无比,总有一首诗,让你想起久久回味。 总有一句戳中了你的心,镌刻其中,让你感叹诗人的际遇,映射自己的内心,总也无法忘怀。 总有那么一句经典,让你读懂了诗人的思想,看透了整个人生。

    腾讯   35 阅读   2022-08-06 23:23
  • 沈睿文:千年前,“中国制造”铁器何以远销海外?

    沈睿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汉唐考古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涉及陵墓制度、丧葬习俗、宗教、美术、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以及中古城邑等领域。著有《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隋唐五代》《安禄山服散考》《中古中国祆教信仰与丧葬》等多部著作。2019年至今,主持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下草埔冶铁遗址发掘项目。

    腾讯   74 阅读   2022-08-06 23:21
  • 一组色彩细腻唯美,妖娆性感的女体油画

    一组色彩细腻唯美,妖娆性感的女体油画

    搜狐   50 阅读   2022-08-05 17:30
  • 为什么中国没有贵族?1000年前,被他杀干净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出自黄巢之手《不第后赋菊》,各位看官不陌生吧。 除了“够爷们”,我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

    腾讯   46 阅读   2022-08-05 17:24
  • 爆竹的起源是怎样的?其中有怎样的故事?

      烟花爆竹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千年,即使是现在,在民间无论婚丧嫁娶还是各种喜庆节日,人们都爱燃放烟花爆竹,所以这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习俗。由于烟花爆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很多大城市对烟花爆竹的燃放都进行限制。那么爆竹的起源是什么呢?其中有怎样的传说故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相传很久之前,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小竹村,由于靠近山岭,因此长期受到山上野狼的骚扰,村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有一年除夕,村里一位姓王的篾匠(用竹片编制用品的人)正在家中做年夜饭,发现家里柴火不够。想要上山打点柴火,可是由于天色已晚,忌惮山上的野狼,篾匠想要找人结伴去砍柴。可惜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很忙,并没有人陪他去。

    趣历史   39 阅读   2022-08-05 17:20
  • 舟舟:天生智障却被捧成“天才指挥家”,42岁现状可怜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想成为与众不同的人,可是当我们真正融入社会之后才发现,周围更多的就是像我们这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这种被自己厌恶的平凡感,却能在有的时候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其实也是源于自己的普通和平凡。

    网易   88 阅读   2022-08-05 17:18
  • 既然古代的粮食产量很低,为何还会拿出一部分来酿酒?

      酒有很多别称,如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等,甚至早在新石器晚期,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农耕技术,就已经学会酿酒了,而且达到了“酒不离餐”的程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既然古代的粮食产量很低,为什么还会拿出一部分来酿酒?   根据《管子·轻重甲》的记载可知:“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换算下来,也就是说亩产0.2钟,一钟等于十釜,而一釜则等于一石,因此0.2钟也不过是亩产2石罢了。那么既然古代的粮食产量很低,为什么还会拿出一部分来酿酒?

    趣历史   46 阅读   2022-08-05 17:16
  • “松雪归来”:济南纪念赵孟頫逝世700周年碑拓巡展

    2022年是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逝世700年。澎湃新闻获悉,8月5日,“松雪归来——赵孟頫书法碑拓全国巡回展”在济南胶济铁路博物馆对外展出。展品全部为1949年前的赵孟頫各类书法拓本70种近两百幅,其中不乏珍品。中国邮政为此活动发行一套20张的邮资纪念明信片。 这也是继2022年元月东京国立博物馆推出“没后700年 赵孟頫与他的时代 ——复古与传承”后,今年又一纪念赵孟頫的艺术特展。 赵孟頫与济南渊源颇深,他曾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中国绘画史的赫赫名迹《鹊华秋色图》即是赵孟頫描绘的济南鹊山等一带秋景。

    搜狐   39 阅读   2022-08-05 17:12
  • 打开窗就是宇宙星空,看完她的作品让人感叹:太酷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人或者看到一些事,而觉得非常酷,比如背着包去西藏,撒把骑自行车,打扮得很朋克,或者发一些别人看不懂的朋友圈等等,这些所谓的“酷”,都是流于表面的,或者说,有些肤浅,今天小绛要介绍一位让人发自内心直呼“好酷”的艺术家,她的作品简直酷到没朋友。 她就是出生于保加利亚的90后美女艺术家卡梅利亚·施耐德,24岁的时候,为了追寻艺术理想,她搬到德国定居,并在那里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生活和工作。设计工作时常让她觉得耗费心力,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可以形容作为设计师的卡梅利亚·施耐德的感受,那就是:“上班的心情如同上坟一样沉重”。

    网易   37 阅读   2022-08-05 17:06
  • 练书法练到驼背,却成了书坛奇才!

    唐驼(1871~1938),江苏武进人。原谱名成烈,又名守衡,字鹤龄、子权、孜权。因朝夕伏案,辛劳过度且二十九岁时生病,遂至驼背,毅然改名为驼,又号曲人。他题签名著《孽海花》时首用“唐驼”之名,一时成为美谈。

    网易   72 阅读   2022-08-05 17:00
  • 心闲了,人就闲了;即使忙着,也不会手忙脚乱

    闲,繁体字为“閒”,《说文解字》:“閒,隙也,从门从月。”门之间如果没有间隙,月光就透不过来;月光能透过来,说明门之间有间隙。 “从门从月”本身就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思路:夜深人静的时候,门没有完全关紧,没有风,没有雨,月光从门缝里静静地透了进来。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呢? 而且,屋子里的人已经熟睡,而门却没有关紧,没有风,没有雨,当然也没有野兽,没有盗贼,只有月光从门缝里静静地透了进来。这又是怎样一种情境呢?

    腾讯   56 阅读   2022-08-05 16:57
  • 3本高分小说,一本历史玄幻,一本体育竞技,一本模拟器流

    本期分享3本高分小说,一本历史玄幻,一本体育竞技,一本模拟器流

    腾讯   61 阅读   2022-08-05 16:53
  • 孩子眼中的一百种蓝,上海油雕院呈现“初芒计划”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他们的美术作品总是能给人们带来许多意外惊喜。 澎湃新闻获悉,第五届“初芒计划(2022)——上海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展”近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对外展出。展品除了常规性的绘画、雕塑、陶瓷、手工、综合材料之外,还出现了视频、动画等包含摄影和数字视听的新媒体作品。展厅一楼最大的一组作品是“《一百种蓝》计划”,在色环与颜料盒之外,孩子眼中和心中的“蓝”多得超出观众的想象,这是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少儿美术教育的一项长期公益项目“初芒计划”的开始。 “‘初芒计划’在成立之初。上海油雕院就定下宗旨,最大限度地承载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形式。”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负责人说。

    腾讯   24 阅读   2022-08-05 16:50
  • 《红楼梦》:贾宝玉不愿考科举,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他出身于封建贵族的大家庭,但是他却不愿按照贵族家庭的要求来走读书考科举的道路,反而他对考科举做官是非常深恶痛绝的。 那么,贾宝玉生活在这样一个官宦家庭,他所听到的见到的都是升官发财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他却不热心科举做官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搜狐   47 阅读   2022-08-05 16:48
  • 一探月关笔下的贞观盛世,原创文学《逍遥游》出版实体书

    近日,“网络文学历史小说之王”月关笔下作品、掌阅文化原创网络文学小说《逍遥游》,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实体书。同时,掌阅科技旗下阅读推广虚拟数字人“元壹梦”发布荐书视频,与广大读者一起,探究李鱼的传奇故事。

    搜狐   26 阅读   2022-08-05 16:44
  • 虫噬、酸化、已成“书砖”的古籍怎样重现生机?

    8月4日起,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为2022年国家图书馆“晒书”系列活动之一,既晒国宝又晒技艺,向大众展示珍贵的宋元古籍,更重在介绍古籍的修复技艺。

    网易   35 阅读   2022-08-05 16:41
  • 太原唐墓壁画“树下人物图”研究——以赫连简墓为中心

    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西太原一带出土了20多座唐代壁画墓,学界曾对其中的“树下人物”图像作过诸多探讨,多认为描绘的是孝子、高士故事。本文通过对赫连简墓以及与之相关的太原唐墓“树下人物图”的探讨,认为该类图像反映的是唐代道教法师参与俗人墓葬的场景。

    网易   29 阅读   2022-08-05 16:40
  • 为何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纵论天下,遥看古今!中华五千年历史,犹如无数个因果轮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王朝兴衰更迭,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千秋万代。为何?打江山千辛万苦,守江山艰难险阻。江山能马上打下来 ,却无法马上治天下。打天下只需要十数年,或几年就能就能打下来。治天下却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需要历代帝王一直励精图治下去,没有贤君良臣无法持久下去。因此,确实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腾讯   29 阅读   2022-08-05 16:37
  • 朱祁镇是史上最差劲的皇帝?如果能读懂他,你就不会这么想

    因为某平台上的一篇问答,最近明英宗朱祁镇很是小火了一把。 事情是这样的。有人提问朱祁镇是不是明朝最差的皇帝,答主让他自信点,把“明朝”这个前缀去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上总共出现过的近500位帝王中,朱祁镇就算不是最差,亦可保三争一。

    腾讯   23 阅读   2022-08-05 16:35
  • 杨丽萍五十周年数藏登录纷象 炫彩新媒世界

      7月31日,由美人香草文创公司发行,携手纷象数藏平台发布杨丽萍《从艺50周年珍藏版》视频数藏作品。这也是数字时代下,舞蹈艺术与新媒体牵手的绝美时刻,所售数藏作品限量发售,具有超高的收藏价值。   1971年,一个小女孩加入了西双版纳歌舞团,从此开启她的传奇舞蹈人生。

    新浪   34 阅读   2022-08-05 16:30
  • 11个“反重力”雕塑,仅靠一根钢塑承重,让人大呼意外

    话说某一天,牛顿坐在树下读书,一颗苹果突然砸到了他的头上,这颗苹果启发了牛顿,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都知道,这条定律只适合于地球环境,在太空中就不适用了。 物理是对这个世界是理性的认识,而艺术则是感性的表达。对于艺术家来说,定律与规则都是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然后再乐此不疲地用艺术作品去冲击这些定律和规则。

    网易   34 阅读   2022-08-04 19:20
  • 王羲之遇上唐诗,美醉了!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腾讯   32 阅读   2022-08-04 19:17
  • 这10个奇葩小众博物馆,值得一看!

    作为人类文明精神的聚合地, 美术馆被赋予了太多符号与象征, 给人感悟、体验、对话、分享, 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保存者, 提供了看世界的全新视角和感受。 本期, 给大家推荐几个小众好玩的博物馆, 快选择你最心动的那个去打卡吧!

    腾讯   41 阅读   2022-08-04 19:14
  • 晚年郭沫若,更应同情而非嘲笑!

    对于近代的文学家,许多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谈及鲁迅就说他对原配朱安如何冷淡,说到沈从文必会批判他出轨女粉丝,而被黑的最惨的莫过于郭沫若。甚至网络上还流传出了“ 铁骨铮铮郭沫若,一心为国汪兆铭”的讽刺诗句,但是郭沫若真的如此不堪么?

    搜狐   67 阅读   2022-08-04 19:11
  • 他是多尔衮十世孙,留辫子穿黄袍,为保血统纯正与近亲结婚

    “雨过风来紧,山塞花落迟。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康熙以诗寄情,大清王朝,山河犹在。 康乾盛世 ,百世流芳。晚期丧权,世人所骂。作为历史最后一朝,给予后人无限唏嘘也有无限的向往。 在康乾盛世期间,清朝国力强大,也引得许多外国人前来学习和觐见,都想与大清帝国结为盟友。而在清朝的末期,人们又会想起那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为闭关锁国,故步自封,清朝也最终走向了衰败,被列强侵略,就此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反抗压迫的斗争。但是大部分人对于清朝的认知还是在于他们的装扮之上。每个男人都编着辫子,留着当时清朝统一的发型。

    搜狐   57 阅读   2022-08-04 19:10
  • 展览推荐 | 必有人重绘爱情

    爱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中,描绘爱人是艺术家绘画中的永恒主题,这些图像凝固了瞬间,也讲述了爱人之间亲密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壬寅七夕之际,在这个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节日里,槐轩特别邀请艺术家宋步云、李骆公、王麦杆、戴泽、靳尚谊、杨飞云和葛宇路七位艺术家参展,通过同时展示传统绘画和当代艺术的形式,展示不同时代下爱意的表达。

    新浪收藏   25 阅读   2022-08-04 19:07
  • 生活在中国草原深处的神秘部落,一生丰衣足食还不用纳税

    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有这样一座白色的蒙古包式建筑,这里是所有蒙古人心目中最神圣的殿堂,据说这里埋葬着蒙古族的雄鹰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在率兵攻打西夏的途中病死,蒙古人为了纪念他,建立了八座可以方便移动的白色蒙古包,这里面供奉着收集起来的成吉思汗遗物,故蒙古包也就相当于成吉思汗的灵柩,名为八百宫,灵柩内祭奠成吉思汗的酥油灯已经燃烧了近800年不灭,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便是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神秘部落——达尔扈特人。

    腾讯   62 阅读   2022-08-04 19:05
  • 党争,它到底颠覆了我国几大王朝?

    党争,自古以来就是最伤及国家实力的一种政治陋习,毕竟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有一个团体足够团结,才能勇往直前,风卷残云。可是在政治斗争中,若是一个团体太团结,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却未必是好事,更可能造成国家危亡,引起一场大雪崩。 所谓的党争,顾名思义,为争取个人或共同的政治经济等利益而互相对异己人士或团体进行攻击,在今天的西方国家比较常见,如美国的民主和共和两党相争,如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相争。双方费尽一切心力去挖对方黑料,相互诋毁,不停地公关,可谓是丑态百出。但是现在的党争其实还好,相对比较文明,像是一场拳击比赛,比较默契和守规则。而古时候的党争,就是一场生死决斗了,党争面前无黑白对错,也没有什么底线一说,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决斗。于是就引申出了一个成语,党同伐异。

    腾讯   28 阅读   2022-08-04 19:02
  • 这位国外画家,竟用画笔“砍”掉自己的脑袋,堪称是奇葩

    在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出现了一位特殊的画家,此人行事癫狂,其行径总是能出人预料,甚至狠起来连自己的头都要“砍”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网易   57 阅读   2022-08-04 19:00
  • 七月七观天河:首秋佳夕的浪漫星会

    农历七月,夏转入秋。 《说文》释“七,阳之正也”;在《周易·复》卦爻辞中,数字“七”有“反复”、“归来”的意思:“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汉代徐整的《三五历纪》中述:“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汉书·律历志》中记:“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在初民的时间观念中,双“七”重叠,更被赋予了神秘而特殊的寓意。

    网易   29 阅读   2022-08-04 18:57
  • 冒充金庸的3本武侠小说,蹭金庸热度,骗了许多武侠迷

    金庸是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作者,是武侠界当之无愧的盟主。 想当年,金庸小说红遍大江南北,武侠迷为了看金庸小说,废寝忘食,节衣缩食,那叫一个疯狂。 很多书商看到金庸的热度,一个个都动起了歪点子,拿了其他武侠小说来冒名顶替,改了个“金庸”的笔名,就堂而皇之放在书店兜售了。 那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只知道金庸小说很好看。于是乎,很多武侠迷就这么上了当。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看武侠24年的老武侠迷,大家一定要关注我呀。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冒充金庸的3本武侠小说,蹭金庸热度,骗了许多武侠迷!也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唤醒大家脑海里的武侠情。

    搜狐   26 阅读   2022-08-04 18:53
  • 很多时候,沉默不是理亏,而是心寒后的绝望

    很多时候,沉默不是理亏,而是心寒后的绝望 文|叶衣衣 一支笔,写尽温暖的人间烟火。

    搜狐   26 阅读   2022-08-04 18:51
  • 好书之人和好读书之人是有一点点区别的

    好书之人逛街,只要看到书店就走不动动了,就想逛书店。店里图书琳琅满目,书籍装帧精美。特别是精装书,看到喜欢的就想买回去,精装本是优先考虑范畴,放到家里书架上,清一色的一排排,赏心悦目。只是一看这定价,这币平装本要贵上一倍,想想还是算了,买册平装的吧!

    搜狐   50 阅读   2022-08-04 18:49
  • 比起背叛,其实有件事,更能毁掉一段婚姻

    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里有一句台词:“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有些婚姻,是两个人凑合着一起过,乏味的生活在两点一线之间有气无力的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都说婚姻需要浪漫,需要欢乐,才能够天长地久。可是陷在冷漠的婚姻里。堪比背叛的情况更可怕。

    搜狐   26 阅读   2022-08-04 18:46
  • 009 神秘甲骨——中国现存较早的汉文字系统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记载着人类的历史,传承着人类的文明。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辗转迁徙,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但是,文字本身也有一段历史,也在不断演变、进步。 中华民族的文字源远流长,最远可以上溯到半坡人的陶器符号。

    腾讯   29 阅读   2022-08-04 18:43
  • 七夕,红楼梦仅有两次提及,与贾府两位小姐的生死紧密相连

    在古代,七夕并不是一个象征爱情的节日,在红楼梦里甚至暗藏凶险。七月初七这个特殊节日,书中仅有的两次提及,都跟十二钗中的两个女子的命运紧密相连,她们一个生于七夕,一个可能死于七夕。

    腾讯   25 阅读   2022-08-04 18:39
  • 传承文化,让城市存“物”留“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蕴含着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等鲜明特质,在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   从世界的眼光来看,重视城市文化发展已逐步形成共识。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十分重视,自1982年以来,已公布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9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对过去的、已建成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有效的抢救与保护。

    人民网   24 阅读   2022-08-04 18:37
  • 国风七夕|古人笔下的七夕有多美?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中国节日寄托先人期盼与愿景,极富文化和浪漫主义色彩,衍生了一系列诗词歌赋、千古佳句,而其中尤以七夕节为甚,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笔下的国风之美吧——

    光明网   19 阅读   2022-08-04 18:25
  • 海南陵水传承保护疍家文化:渔家风情代代传

      百年来,他们依水而居,舟楫为家,靠岸成村;他们建渔排、搭木屋,漂浮海上,靠渔为生。   他们是疍家人。   疍家人属于汉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海上,形成了区别于陆地的独特习俗,逐渐产生了水上婚嫁、疍家调等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

    光明网   16 阅读   2022-08-04 18:24
  • 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说不尽的人生百态,读不完的《三国演义》。 金庸说:“《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 鲁迅也说:“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三国气’,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三国》。” 从古至今,不管老少,人们都爱读爱谈《三国演义》,无论是武将的铁血丹心,还是谋臣的纵横捭阖,每一种人生境遇,都能在书中找到对照。

    腾讯   27 阅读   2022-08-03 23:44
  • 比太上皇还高一级的是什么?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特殊尊号

    太上皇很多人都知道。一般的,某个人当了皇帝的时候,他的爹还活着,那么一般的就给他爹上一个尊号,称为“太上皇”, 有些太上皇呢,自己没当皇帝,儿子当了皇帝,然后给他上的尊号。一些开创王朝的君王就是。比如秦始皇他爹,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在他当了皇帝后,就给他已死的爹上了一个尊号,叫做太上皇。这算是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也是唯一的一个死了后追为太上皇的。 接下来就是刘邦他爹,刘邦打下了江山,当了皇帝,他爹还活着,于是刘邦就给他爹上了一个尊号“太上皇”,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太上皇。

    腾讯   38 阅读   2022-08-03 23:42
  • 率50人活捉叛将,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晚年用一首词讽刺自己

    公元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率军南征。尽管此时已经是北宋灭亡后的第三十四年,但中国北方依然有许多仁人志士,满怀着驱逐鞑虏的雄心壮志。趁着完颜亮南征的时候,许多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在当时的山东,有一支军队非常强大,其领导者是一个叫耿京的人。他本人虽然不太出名,但他手下有一个人家喻户晓,此人名叫辛弃疾。

    腾讯   29 阅读   2022-08-03 23:40
  • 七夕的十个小知识:可以互祝节日快乐不?

      “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即将到来的七夕是个文化内涵丰富的节日,许多知识有趣又令人深思。   七夕从何而来?有哪些有趣的习俗?说啥祝福语合适?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贺少雅看来,七夕节日起源于对星辰的崇拜。自汉魏以后,七夕的时间固定在七月初七,成为一个以女性为主体、以乞巧为主要习俗的民俗节日。

    中国新闻网   55 阅读   2022-08-03 23:38
  • 为什么杭州要重谈瓷文化?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是瓷器的故乡,杭州作为东南名郡和南宋都城,是瓷器重要的生产地、消费地和集散地,在中国瓷文化史上曾具有引领地位。

    中国新闻网   65 阅读   2022-08-03 23:36
  • 齐白石画牛不画脸,《放牛图》竟然连牛都没有,卖了2012万

    说到中国现代艺术,不得不提大师齐白石。齐白石的作品价格总是上百万,令人惊叹。齐白石的作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完全不影响大家对他的追求。他们都想收藏他的字画,这其实是一种商业模式。一个好的产品被收集的时间越长,它就越有价值。 齐白石,原名春之,名兰亭,后改名黄,名白石,又名白石山翁。他是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早年当过木匠,然后以卖画为生。他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刚健润泽,色彩鲜艳,造型简洁生动,意境淳朴。鱼、虾、昆虫和螃蟹都很有趣。众所周知,齐白石的虾很值钱,但也有特殊情况。看他画的牛就知道了。

    网易   34 阅读   2022-08-03 23:32
  • 在爱丁堡“品味印象派”:新发现的梵高自画像亮相

    每年8月举办的“爱丁堡艺术节”是苏格兰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除了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演出外,爱丁堡的众多美术馆也借艺术节的热潮,倾囊展出艺术作品。7月30日,苏格兰国家美术馆推出的“品味印象派:从米勒到马蒂斯的现代法国艺术”是其中最重量级的展览。

    网易   32 阅读   2022-08-03 23:29
  • 创造“莫兰迪色系”的画家是怎样的存在?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绘画大师,他让我们知道艺术家可以如此低调,但受欢迎的程度却是如此之高;“瓶瓶罐罐”的简单、重复、组合可以成为经典,艺术的“莫兰迪色系”被时尚与流行定为高级。

    网易   33 阅读   2022-08-03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