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首个定位于国际,面向全球范围内邀约与征集的舞蹈影像艺术季,在北京郎园Vintage·虞社演艺空间盛大启幕。 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艺术季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起,首创·郎园、北京纵贯线文化有限公司,欧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已被纳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活动,这也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活动首次新设的“舞蹈影像”特色单元。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主席潘燕,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崔岩,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大满贯视后、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艺术季组委会副主席萨日娜,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导、国际舞评人欧建平,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艺术季评委主席曹诚渊,著名舞蹈演员邰丽华、曹舒慈、王亚彬等齐集一堂,著名演员张晓龙为发布会录制视频,共同为艺术季发声。
腾讯 86 阅读 2022-07-20 19:38今天,“你好啊,大艺术家”全国首展在尚嘉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独立艺术家大橘子用可爱造型来“萌化”世界级的艺术作品,让这些名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眼前。
腾讯 84 阅读 2022-07-20 19:37中国人有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毛病,一个家徒四壁的穷人家里,突然有一天冒出了一个升官发财、获大奖的人物了,他家的门槛肯定被踩塌。 莫言生在农村,从小家境贫寒,读到5年级就辍学了。后来,得知写小说可以实现一天三顿吃肥肉馅儿饺子的自由梦想,从此他便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作家。 最终,写了几十年,他终于写出了名。
搜狐 79 阅读 2022-07-20 19:35作家铁流和赵方新共同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烈火芳菲》已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深。 在日前举行的该书分享会上,专家表示,作家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挖掘,不仅讲述了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事迹,也揭秘了战场后方一群女性接过重托,养育了上千名革命后代的往事,谱写了一段胶东大地上的动人篇章。
搜狐 84 阅读 2022-07-20 19:33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处处流淌着文化的神韵 彰显着岁月的风流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悠久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 去年,江西有四项考古发现 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榜单 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五 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这些文物会开口说话 它们之间会说点啥? 下面来一起看看 它们在夏天的朋友圈是啥样子?
中国新闻网 87 阅读 2022-07-20 19:3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音乐,而音乐也更不能没有乐器。毫无疑问,乐器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让我们的世界也变得富有旋律,也许您见多太多的当代乐器,但一定没见过古人的神秘乐器。比如,陵阳河遗址出土三件乐器,其中一件还是海内外的孤品,让考古专家们都瞠目结舌……究竟是什么乐器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吧。
网易 83 阅读 2022-07-20 19:26杜甫在《画鹰》中提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赞赏画家所做的那幅著作实在是太逼真了,那写实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真物一般。中国人除了会吟诗之外,还会作画。作画,也是中国人发展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绘画除了有写意之外,中国人中也出现了不少抽象派的画作,其中以给朱元璋所作的画就很闻名。
网易 78 阅读 2022-07-20 19:25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时代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地方更加重视植被覆盖率,而很多受沙化影响的地区为了遏制沙化的势头,也纷纷开始植树造林。由于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这样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从建国开始就是植树造林的重点区域。不过,造林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趣历史 81 阅读 2022-07-20 19:23两宋时期,除了苏轼(苏东坡)这位美食大家之外,还有这样一位在诗词中写有美食的诗词大家,他就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陆游。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陆游这位南宋有名的爱国诗人,对美食究竟是什么态度? 苏轼《老饕赋》开篇有言:“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可以说陆游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美食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陆游写下了多篇赞叹美食的诗词,并且还多次亲自下厨制作美食,即便是老到牙齿都松动了,也要“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饱燔疗夜饥。”
趣历史 77 阅读 2022-07-20 19:22古代皇帝贵为一国之主,众臣和平民百姓都相当崇敬他,平时也会说一些贺词,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在古装剧里最常听见的就是「万岁万岁万万岁」,但这句话最初只是人们喝酒时讲的祝福语,究竟为何会变成皇帝专属的呢?
腾讯 19 阅读 2022-07-20 19:21在清朝历史中,孝庄文皇后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奇女子,他不仅是清世祖皇太极的贤内助,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年仅六岁的儿子谋得了皇位,之后更是为大清王朝培养出康熙这样英明的君主。
腾讯 16 阅读 2022-07-20 19:19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在狱中悲壮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诗中的“昆仑”有人认为是巍峨壮丽的昆仑山,还有人认为是体壮如牛,侠肝义胆的昆仑奴。 唐朝作家裴铏,在被金庸先生誉为中国第一部侠义小说的《昆仑奴》中,刻画了一位豪情万丈的昆仑奴形象,在后世流传极广。 盛唐时期,昆仑奴与新罗婢、菩萨蛮一道,并称为豪贵之家的“炫富三宝”。
腾讯 17 阅读 2022-07-20 19:18说起雍正,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不苟言笑,再加之影视剧中时常出现的“九龙夺嫡”桥段,雍正阴鹫狠辣形象似乎深入人心了。但就是这么个严肃的“四爷”,却也干过不少奇葩的行为,乃至让人忍俊不禁:这位雍正爷,还怪可爱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雍正那些让人觉得奇葩的操作。
腾讯 38 阅读 2022-07-19 20:00近日,中国著名导演、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李前宽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王霆钧、王乙涵合著反映李前宽、萧桂云电影传奇的长篇报告文学《画里画外》,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引人关注的是,这部作品是王霆钧在长影工作三十多年,从长春到北京,历经28年对李前宽、萧桂云导演跟踪采访完成的“跨世纪”之作。7月的一天,王霆钧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独家采访,讲述了李前宽导演的电影人生,以及银幕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李前宽先生去年在浙江宁波慈溪病逝,享年80岁。李前宽、萧桂云伉俪导演的《佩剑将军》《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为中国电影历史写下了辉煌一页,成为里程碑之作。
中国新闻网 41 阅读 2022-07-19 19:58印尼来的华侨朋友,在广东阳江参观完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后,匆忙返回家里,拿出自己多年前在印尼雅加达买到的两件海底沉船小石雕,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标明为一级文物的玉观音进行对比,发现竟然高度近似。他十分困惑,印尼海域的沉船和广东阳江沉船相距千里,为什么会有相同的文物价值极高的精美小石雕件存在?难道印尼爪哇的也有一艘宋代古沉船?
腾讯 69 阅读 2022-07-19 19:54庭院是古代城市的灵魂,庭院石器是庭院的符号。原先,古庭院石器数量极多,后来因为城市改造的加速等多种原因,庭院石器渐渐淡出了群众的生活仍有部分散落在民间,尤其是走在一些老街巷里,还能与不期而遇。
腾讯 45 阅读 2022-07-19 19:52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红——崔景哲工笔画展”18日亮相中国美术馆。 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崔景哲代表作“中国红”系列,作品以唯美、甜静的红衣服饰女性为描绘对象,画中人物背景配以中国古代经典工笔画作,配以中国多彩的民族纹饰,像双喜、蝴蝶、凤纹、牡丹等,寄托着中国人对“中国红”的情感认同和对美好与幸福的期许。
光明网 34 阅读 2022-07-19 19:48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笔墨生态遭到了严重地破坏,绘画中的民族主题意识不断被削弱。在经历了“中西融合”、“改造”、“变革”等一系列探索发展,直至今天全面面向市场化,中国画可谓经历多难、面目千姿。黄宾虹先生尝言:“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的标准,是“笔墨”。近百年来中国画品质的堕落正是笔墨传统精神的失缺,而今在全球化的共同语境中,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在努力回归笔墨之正脉。只要文脉未绝,气息尚存,中国画不会走向穷途末路。
搜狐 30 阅读 2022-07-19 19:45康熙可谓是清朝的一代明君,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一生兢兢业业,极大地巩固了我国多民族的统一。
搜狐 51 阅读 2022-07-19 18:54清宫剧最常见的剧情就是宫斗了,女人们挤破头也要留在紫禁城为妃为嫔。现代女性都不太理解,跟一群人抢一个大猪蹄子有什么意思呢?其实清朝嫔妃待遇非常不错,不只有工资,还每月发放劳保用品。进了紫禁城这些妃嫔们就算是端起了铁饭碗,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搜狐 47 阅读 2022-07-19 18:51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在我们的印象中, 诗歌总是抑扬顿挫,曲折婉转, 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或伤春悲秋、沉郁顿挫。 你可知, 中国的古人也是诙谐幽默的, 或俏皮,或调侃,或玩笑, 套路满满,情义深深,有趣极了。
腾讯 38 阅读 2022-07-19 18:47在沈阳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慈禧太后的一件绝美首饰——花叶游环花篮翡翠步摇,这件翡翠步摇首饰,不仅造型精美玲珑,更绝妙的是,它还用到了一种玉雕的绝活——活环链雕,就是用一整块翡翠,雕刻出环环相扣的套环造型,真是巧夺天工,令人拍案称奇!
腾讯 55 阅读 2022-07-19 18:44今天上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在参与“2022上海民生访谈”时以“海派城市考古”总领队的身份,向广大市民发出征集令,邀请市民和游客共同参与“海派城市考古十大新发现”征集活动。
腾讯 59 阅读 2022-07-19 18:42如何从一句谚语“聊”出一本精彩的绘本? “麻秆打狼——两头怕”,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谚语。以这句谚语为基础做出一本绘本,是不是觉得有些新奇? 画家刘娜和丈夫李书红搭档,从这句谚语中汲取灵感,用简洁的文字、精妙的画面,演绎了一部绘本,用代代传承的故事,滋养现代孩子的心灵。今天我们邀请到画家刘娜,谈谈是如何创作出这部绘本的。
搜狐 37 阅读 2022-07-19 18:40《故园春梦》改编自巴金的小说《憩园》,由夏梦、鲍方主演。 巴金小说的一个主题都是把矛头指向封建宗法制家庭的弊端。《故园春梦》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宠儿”,在长辈的溺爱下任性成长,最后荒废了学业,吃喝嫖赌,把祖父的田产、房屋全部抵押用于吸食鸦片,最后潦倒街头,悲惨死去的故事。 封建大家庭往往造成这等社会的弃儿,他们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得到祖辈的荫蔽,仿佛是“天子骄子”,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成长,享受各种人间的繁华,且一生依赖于祖辈给他们留下来的财产,眷念于故土、家园。像梭罗说的:一出生就被绑缚在土地上,实际上是土地、家园的奴隶,且他们的个体生命最终也将被这些祖荫消耗殆尽。
搜狐 31 阅读 2022-07-19 18:38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除了电影院、酒吧、KTV等热闹的娱乐消费场所,疲倦的城市人还能否寻得一处静谧的休闲之地,充分享受文化滋养?夜间开放的博物馆,或许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可遗憾的是,虽然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也尝试过延时开放,举办夜间巡游、夜宿博物馆等活动,但将“夜间营业”常态化的博物馆仍是稀缺。 在浙江杭州,“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试营业一个多月以来,前来体验的观众已超过两万,进入暑期后,人数更是持续攀升。该场馆是浙江自然博物院打造的一个300平方米的小型文化空间,营业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上午10时至午夜24时,周六、周日则全天24小时开放。这一时长上的大步突破,在国有博物馆中还是首创。以此为讯号,我们能否期待,“后来者”也许会层出不穷,让博物馆也成为城市夜生活的主场之一?
中国新闻网 36 阅读 2022-07-19 18:3518日下午,福州城市形象标识数字藏品首发暨“格物链藏”平台上线仪式在福建省福州市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举行。 活动上,“有福之州”福州城市形象标识正式上“链”,首度化身“数字藏品”,全国首个城市标识数字藏品发布。该藏品发行总量7686份,采用分期分批、公益免费的形式,持续宣介福州城市形象。首期限量发行1000份,上“链”1分钟即抢空。其余期次将择期公告。
中国新闻网 30 阅读 2022-07-19 18:34“袁大头”,是民国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之一,铸造跨度从1914年至1951年,发行量超过7.5亿。 那么,这“袁大头”上“壹圆”两个字是谁写的呢?
网易 62 阅读 2022-07-19 18:32“写了几十年,仍未有办法选择用啥纸,行,草用生宣但洇墨,半生又不太吃墨用其他纸均不理想。” 这是一位写字几十年的书友发来的留言。也反映了大家写字时对纸张选择的“难得糊涂”。
网易 15 阅读 2022-07-19 18:30对古代碎银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揭秘古时候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是砸出来的吗? 一般看电视的时候,很多观众都很好奇古代剧里人物用的碎银子是如何来的,有大有小,何来衡量它们之间的价值呢。但是不同的电视剧貌似都有不同的银子,有大有小的金元宝,有银元宝。还有银块,不同大小,有棱有角。接下来让我们好好探索古代人消费时的银子里面的学问吧。
趣历史 32 阅读 2022-07-19 18:27在古代,能够靠科举入仕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因此在中举后,从官基本是第一选择。不过,有些人最终没有通过科考,这其中的不少人都会选择从医,例如对自己考试不满意的李时珍,最终就选择走上了医学这条路,事实证明,他的选择非常正确,他在医学方面的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大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远不是哪些淹没在历史中的“状元”能比的。那么不少落榜的人为何会选择医术这条路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趣历史 24 阅读 2022-07-19 18:24《神农本草经》有云:“造黄卷法,壬癸日(指的是冬末春初之时),以井华水浸黑大豆,候芽长五寸,干之即为黄卷。用时熬过,服食所需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宋朝时期,豆芽是怎么作为一种可食用蔬菜出现于民间? 古人发明豆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最初是用作食疗(蕴含可溶性氨基酸、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物质),其次是道家养生(中医典籍中曾将黄豆芽列为益寿食物的第一名),李时珍《本草纲目》:唯此豆芽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具有“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之功。直到宋朝时期,豆芽才作为一种可食用蔬菜出现于民间。
趣历史 24 阅读 2022-07-19 18:20一说到吃荔枝,我们就会想到杨玉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奢华生活,但很少人知道,汉武帝也喜欢吃荔枝,并为吃荔枝酿下“杀百人”的血案。可是历史上骂杨玉环的多,贬汉武帝的少,这是为何?
腾讯 27 阅读 2022-07-19 18:06现在的人提起唐朝,总是念起唐朝昌盛的文化、繁荣的经济、提起长安的先进、世界性的包容等等。但是这一切的繁荣所存在的基础,是唐朝无与伦比的武德。 唐军之强大,即使千年过去,依然跃然纸上。在长安城西北,有一座城门叫做安远门,安远门外,曾经立着大书法家虞世南手写的碑文,上面提及“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这句话的的意思是从这里出发到帝国的最西境安西都护府,都是唐朝的势力范围,唐人大可安心行走于其间,无需担心任何安全问题。 总之对于盛唐来说帝国的疆域是没有边界的,历代中原王朝无不依赖长城戍边,而唐朝不修长城,巅峰时期唐朝有多达70万匹战马,对于唐朝来说进攻一切游牧民族就是最好的防御。
腾讯 21 阅读 2022-07-19 18:04岳飞之子岳霖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刚接任浙东提刑,他就要审问一个妓女。 她叫严蕊,乃台州官妓“行首”(花魁),色艺双绝,作得一手好词。 此前,严蕊被巡行台州的朱熹投入监牢,遭遇刑讯逼供,只为查清她与台州知州唐仲友是否存在不正当关系。 岳霖到台州后,严蕊向他诉说冤屈,满怀悲情,吟唱了一阕词: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尽管这首《卜算子》的作者尚有争议,但当岳霖听到这个柔弱女子的陈诉时,他似乎心有所动,随后鉴于证据不足,将严蕊无罪释放。 岳霖放下案牍,如释重负,他也许会想起当年父亲蒙冤后一家人的飘零无依,又或者会为朱熹与唐仲友这两名官员的是非恩怨长叹一声。 但岳霖万万想不到,这桩台州公案,将在此后800多年间争论不休,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腾讯 21 阅读 2022-07-19 18:02眼前的画慢慢展开,很近,我却看到了一种距离一种远——那种看起来不宏大辽阔,但是淡淡的文雅气息却让人眼前一亮,肯定又稳定的线条在画面里不张扬,很古典,好像很远的宋画意象,书卷气息从画面弥漫开来,缓缓传达给观者,让人追溯前贤,遥想经典。
新浪 27 阅读 2022-07-19 18:00民国有四大美女: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和周璇。风情万种、风华绝代的她们在民国那个复杂的舞台上曾留下倩影,到如今仍旧有人怀念不已。 四美之一的陆小曼,因为出生富贵之家和本身多才多艺,更被称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名媛,令无数才子趋之若鹜。 一个名媛的形成,家庭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陆小曼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勺来到世上,父母也为她安排了最好的老师对她进行教育。
搜狐 40 阅读 2022-07-18 16:46二十多年前,一部古装剧横空出世,斩获了多项大奖,并且在豆瓣上有着9.2的高分,被很多人视为神剧,这就是由二月河的小说改编的《雍正王朝》,至今仍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在《雍正王朝》当中,多数人记得最清楚的人物除了主角雍正以外,就是年羹尧,但对年羹尧的死充满唏嘘。 事实上年羹尧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并且他死的可一点都不冤,甚至在 年羹尧死后在被抄家时,年羹尧家一本账册中的7个大字气的雍正吐血,那么历史上的年羹尧到底是个什么人?又是什么气的雍正恼火吐血呢?
搜狐 46 阅读 2022-07-18 16:45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可以说,这一部著作是从各个角度来展现出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百态。 故事情节之中,伏笔的潜藏更是十分多样,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有一定的象征物品,像是其中的金陵十二衩便有着不同的判词,揭示的便是这十二个女子一生的命运。 贾元春便是金陵十二钗当中的一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贾元春在《红楼梦》当中的出场可谓是少之又少,但是她的地位又是十分尊贵的,贾府的繁荣与贾元春更脱不了关系。
搜狐 45 阅读 2022-07-18 16:42金庸先生的小说可谓是一代人的回忆,还记得当初拿着手电筒藏在被窝里,看小说的日子,慢慢的都是回忆,犹记得当时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火遍两岸三天,特别是拍成了电视剧,黄日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憨厚的侠义形象。还记得在上学的路上,练习降龙十八掌的情形。这部小说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突破了武侠小说的范畴。 侠士不再是打打杀杀,而是将侠义精神灌注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神雕中),这是对郭靖最后的诠释,这直接将江湖的打打杀杀升华到国家民资的角度。这也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魅力所在,其实金庸现先生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都选取历史上的一些原型,比如大侠国家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也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郭靖姓名的来源。
搜狐 51 阅读 2022-07-18 16:411952年的10月19日,就在这个时候,黄继光所在的6连已连续同597.9高地的美军激战了4个昼夜,而黄继光刚刚在8天前被指名调往了营部通信班。上甘岭一战中,美军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集中了6万人的兵力,并配备了190万发炮弹以及5000枚航弹向我志愿军发起疯狂进攻。
腾讯 44 阅读 2022-07-18 16:38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没多久,“万元户”就已经让人非常羡慕了,可是北京一位扫地的老大妈,却因为到日本打官司,一下子赢了30多亿! 更神奇的是,这位老大妈的支援团队里都是大人物,廖承志是团长,溥仪的三妹是证人,老大妈走到哪里,都簇拥着成群结队的日本记者,日本的电视台也追踪报道…… 那么,这位老大妈究竟是什么神秘人物?她又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
腾讯 47 阅读 2022-07-18 16:36还不知道:古代后宫妃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后宫妃嫔等级、称号、排名是如何划分的?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许多人在读到这句诗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白居易必定是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因为三千人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光是记住三千张面孔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事实上,在古代许多时期,皇帝后宫佳丽还远不止三千人,因为后宫佳丽不仅仅包括了那些妃嫔,同时也包括了众多宫女。不过在三千后宫佳丽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有幸得到皇帝垂青,并获得某种名分。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后宫妃嫔等级、称号、排名的划分。
趣历史 38 阅读 2022-07-18 16:34自古皇帝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唯独有个人是例外,坚持一夫一妻制,他就是明朝皇帝朱佑樘,导致他这一行为的背后原因竟是他凄惨的童年,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说说他的童年生活。 就人品而言,朱佑樘绝对是一个好人,一个合格的皇帝。他不贪恋美色,只爱他的第一任妻子张皇后。他谦虚可谏,与人为善,尊重朝臣,忠君仁政,是个不错的皇帝。 事实上,朱佑樘的良好品行源于他悲惨的童年。朱佑樘的父亲是明宪宗朱见深,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恋母癖皇帝。在历史上,朱见深最出名的是对大他17岁的奶妈万贞儿的终生迷恋。从专情角度来看,朱佑樘与他的父亲朱见深颇为相似。他甚至比他的父亲朱见深更深情。
趣历史 52 阅读 2022-07-18 16:32自19世纪末,因地价昂贵且用地不足,美国芝加哥首先出现了摩天大楼,使其成为世界上摩天大楼规划最完整的城市。 而中国上海则是摩天大楼建设最快的城市,自金茂大厦出现后,环球金融中心、世贸国际广场等拔地而起,装点着绚烂的魔都。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则是上海最高的建筑——上海中心大厦,耗资近150亿,却只有50年的寿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网易 48 阅读 2022-07-18 16:27宁芬堡是一座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巴洛克式宫殿,是巴伐利亚历代王侯的夏宫。1716年,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受到了中国风装饰艺术的洗礼,聘请宫廷建筑家在宁芬堡公园兴建了一处中国行宫。 从13世纪至19世纪,中国风持续刮到欧洲并产生了种种涟漪。《中国风:13世纪到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日前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经授权刊发书中介绍“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与德意志”的章节。
网易 48 阅读 2022-07-18 16:266月底的北京,36℃的高温之下,798艺术区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里走进来一位戴墨镜、身穿黑色T恤的老者,这间画廊正在举办一个大型个展“重返起点:罗中立回顾展 1965~2022”。老人看起来温和而内向,观众没有人认出他就是这个展览的主角、曾经轰动全国的油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
中国新闻网 37 阅读 2022-07-18 16:23说起我国的四大名著,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其中每一部都让人耳熟能详,代表着古典小说的巅峰。 吴承恩的《西游记》被誉为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更是被誉为“古典神魔小说”的巅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这句话就足够证明一切。
搜狐 41 阅读 2022-07-18 16:19读书要选版本,译作更要挑对译本。 为什么读这本《从一到无穷大》? 看看网友怎么说: 这才是应该给孩子看的经典。 应当在高中读的,晚了十年。 读到得有点晚,将来小孩子读不晚。 传给孩子读了。
搜狐 37 阅读 2022-07-18 16:16对文物和艺术品进行数字化保护存档,是目前文物和艺术品保护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大部分文物艺术品的损坏,一个是自然腐蚀,还有一个就是人为损坏。 兵马俑从发现到现在才挖了3个坑,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科技水平不足,无法保护出土的文物。刚出土的兵马俑颜色非常鲜艳,但它们在空气中很快就会氧化,很快就会褪色,因此许多考古人员已经放弃了挖掘工作。
腾讯 48 阅读 2022-07-18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