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农业农村部第三期农业外派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月22日,农业农村部第三期农业外派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南京农业大学开班,来自农业农村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和10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及科研机构的35名学员参加培训。 培训班将围绕外语能力、世情农情、外交礼宾、文化心理等课程开展,聚焦提高外派干部“七种能力”,切实增强三农外事人才走向国际合作一线、参与全球粮农事务的本领和信心。 据悉,前两期培训班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举办,共有75名学员顺利结业,已有7名学员作为农业外交官派出,3名学员被国际组织顺利录用。

    腾讯   6 阅读   2022-09-26 21:23
  • 安徽霍山: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筑堰、挖井、抽水……连续数十天的抗旱保苗,霍山县下符桥镇庙岗村终于迎来了成熟的新秋。喜看稻菽千重浪,一片片稻田灿若金辉,一方方虾池碧波如镜,一畦畦桑园柔条纷冉......温拂微风如画笔,将秋日的庙岗集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百业兴旺的丰收图卷。 庙岗集村地处横排头枢纽工程上游,总面积12.13平方千米,拥有稻田6570亩、旱地3000余亩,辖32个村民组,901户3700余人。该村曾是霍山县原43个贫困村之一,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近年来,庙岗集村依托土地、水面资源富集的优势,以“一村一品”建设为突破口,激发村民居家创业热情,进一步带动水稻种植、龙虾(罗氏沼虾)养殖和桑蚕等产业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走上了一条生态种养、农旅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航拍庙岗集村。 航拍庙岗集村。雷威摄 特色种养 “一稻两虾”多增收 秋风送爽,庙岗集村霍山海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罗氏沼虾示范基地里,几位虾农踩在水齐腰深的虾塘中,正在用长网合力捕虾。随着虾网的不断收拢,越来越多银白色的沼虾在网中欢快跳跃。“我们这里是六安地区养殖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罗氏沼虾特种水产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魏军言语中很是自豪。 这一块靠近水库的230亩洼地地势低凹常年积水,难以耕作,一直是庙岗集村干部们的一块心病。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深入推进,村支书赵东带领村“两委”四处观摩学习,通过不断探索,利用此地的优良水质,因地制宜引进高附加值的罗氏虾养殖产业,进一步拓宽了当地村民的致富之路。 罗氏沼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分好、养殖周期短等优点,素有淡水虾王之称。 “罗氏虾的养殖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锅炉苗’,罗氏虾幼苗时期需要恒定的水温,这就需要我们人工给它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养虾三年,魏军已经变成了一位水产养殖“土专家”,对于前来学习的养殖户,魏军总是倾囊相授。 罗氏沼虾示范基地的建立为庙岗集村的村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每逢收虾高峰期,每天都有40多位村民在此务工,村民翁先友也在其中。“以前我们只能出去打打零工,养虾基地建立以后,我们在家门口就近务工,还能顺便学习养殖经验,现在我自己也养了10亩‘一稻两虾’,收入比以前好多了。”“一稻二虾”共养是魏军和村民们探索出来的养殖新模式,是在稻田先养殖小龙虾,5月份小龙虾收获后,利用优质的稻田环境,继续养殖利润更高的罗氏沼虾,实现一年三收,进一步增加稻田的综合收入。 近年来,霍山县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开始返乡创业,在农村这块广袤土地上热火朝天地搞起了科学种植、特色养殖。 庙岗集村现有种养殖大户20户,其中水稻种植大户6户(1500亩),养蚕大户4户(1000亩),水产养殖5户(1000亩)。谈起庙岗集村这些年的变化,赵东很是骄傲,“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发展产业都大力支持,每年不但举行各种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还经常带着我们出去观摩,学习先进经验。这些年我们村涌现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现在村里不仅有养虾的,还有养鸡、养蚕、养鱼的……”在赵东看来,在市场千变万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家一户农民单打独斗已经很难适应,村“两委”只有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和先锋示范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发展。 产业延伸 桑菊并茂添财源 霍山县拥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下符桥镇与相邻的与儿街、但家庙三个乡镇都是全县有名的蚕桑大镇。下符桥镇现有优质桑园1100亩,仅庙岗集村就有950余亩。 “我们下符桥镇素有栽桑养蚕的传统,养蚕季节我们需要大量的桑叶,但是在蚕结茧后桑园进入空窗期,蚕户手里大量富余的桑叶不知如何处理只能任其荒废,现在我们就利用本地丰富的桑林资源开发桑叶茶。”2020年,庙岗集村利用闲置的小学旧址招商引资成立了飞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中,公司负责人杨楷抓起一把刚刚杀青出炉的桑叶茶介绍着。 “《本草纲目》中称桑叶为‘神仙草’,又有人称之为‘长寿茶’,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和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特别对于‘三高’人群是极好的保健茶。”谈起自己的桑叶茶,这位27岁的年轻人头头是道。 “我们新鲜桑叶收购价是0.5元一斤,大部分村民一天就能采摘300斤以上。凭此一项,一位村民每天就可以增加近200元收入。公司年生产桑叶茶30吨,荷叶茶15吨。产品大部分都是提供给下游的花茶企业做深加工,销路不用愁。”杨楷介绍说。 今年,飞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庙岗集村流转了60亩桑树种植基地,每年可以为庙岗集村提供30余个工作岗位,解决养蚕户富余桑叶约40万斤,增加村民收入16万元。 “把酒话桑茶”“采菊东篱下”。今年庙岗集村新种植的50亩金丝皇菊也长势喜人。站在村里一望无垠的菊花基地边,赵东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下个月,这片基地的菊花就可以采收了。预计亩产80—120斤干花,每斤市场价格在50至6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15万左右。通过这几年村‘两委’的带头发展,老百姓都尝到了科学种田、抱团发展的甜头。”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庙岗集村整合分散耕地和闲置土地,积极引导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加入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改变农民“单兵作战”,减少农民个体经营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现在的庙岗集已经成为全县有名的鱼米之乡、果蔬基地和生态文明村。2012年,庙岗集村老百姓收入只在3千元左右。2021年,该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也已经突破50万元。 农旅融合 绿色发展新格局 走进庙岗集村安徽顺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火龙果种植大棚,一颗颗成熟的玫红色果实悬挂在长满尖刺的碧绿枝条上,让人垂涎欲滴,前来体验生态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我们2018年引进的新品种‘软枝大红’,果实颜色特别鲜艳,果肉密实甜糯。火龙果是最受欢迎的热带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各种微量元素。这种低糖水果对防止血管硬化、排毒护胃、美白减肥、预防贫血都有很好的功用。”基地负责人沈守伍热情地切开几个艳红的火龙果请大家品尝。 目前,庙岗集村共有火龙果基地86亩,正常成熟挂果后,从5月到春节期间,一年可多茬采摘。火龙果产业给乡村经济带来了发展生机,更给当地农户带来了致富希望。 “我们火龙果是有机农业,不施化肥,也不用农药,但是需要大量劳动力。基地成立之初,我们就在庙岗集村签约帮扶了24个贫困户,如今他们都成功脱贫了,每户年增收8千到4万元不等。2020年一年,我们仅务工村民工资就发了72万元。”对于采摘园的未来,沈守伍自有一番打算,“下符桥镇正在打造瓜果小镇,这种原产于热带的火龙果能在我们皖中栽培成功,肯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采摘体验。” 红红火火丰收季,满枝尽挂致富果。葡萄园、蓝莓园刚刚进入采摘尾声,火龙果基地又接来游客高潮;镶金嵌玉的稻田正在抢收,村里的休闲垂钓农庄门庭若市。庙岗集村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走科技兴农、产业兴农、集约兴农之路,也为山区农村迈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新路子。 “我们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利用好下符桥丰富的水、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着力打造花果小镇,加快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开发下符桥独特的红色文化、古色文化和绿色文化,发挥乡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老百姓年年增收,共同致富。”下符桥镇党委书记程业清对小镇未来充满了憧憬。

    人民网   16 阅读   2022-09-26 21:20
  •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智慧农业助农丰产增收

    金秋时节,在江苏南通通州区的智慧农业基地内,一批生菜和油麦菜迎来了收获。   它们不需要土壤,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控制生长,打破了传统“靠天吃饭”的种植模式,进一步助农增产增收。   走进干净整洁的人工光种植区,一棵棵鲜嫩的生菜在LED灯的照射下长势正旺,成熟后的生菜通过冷链物流直接运输到当地12家大型超市。   在这个植物工厂中,智能温室达4500多平方米,管理人员通过电脑和手机可以随时远程操控温度、湿度、光照等数值。不仅减少了劳动力,而且这种无土栽培的蔬菜洁净度、整齐度非常高,损耗较一般种植降低40%。整个植物工厂年产蔬菜达到120吨,是普通蔬菜种植效益的8到20倍。

    光明网   10 阅读   2022-09-26 21:12
  • 淄博市公布161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9月25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及申报工作要求,经企业申报、区县审核、现场监测、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最终认定公布山东百食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161家企业为2021年度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为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11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九条措施》,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此次公布的16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中,130家为2020年度公布企业,31家为2021年度新晋企业。 此次认定的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抓住我市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的机遇,加大数字化改造提升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引领标准化生产,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立足优势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凤凰网   15 阅读   2022-09-26 21:11
  • 推进变革重塑,浙江召开首次农业农村“3+2”专项改革会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首次农业农村“3+2”专项改革工作例会,专题研究部署农业农村“3+2”专项改革工作。会议强调,农业农村“3+2”专项改革是推进变革重塑的重要内容,要强化合力攻坚、创新突破,以非常状态、非常机制和非常举措,主动担当作为,争取有利政策,制定目标、任务、时间和责任“四张清单”,聚力推进“3+2”专项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实效。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主持会议并讲话。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伟峰,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冬寿、沈素芹、蔡元杰,厅党组成员、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主任陈良伟参加会议。 据悉,农业农村“3+2”专项改革,即涉农资金整合、“三农”重大项目单列跑道集合、耕地套合和海上渔业安全数字化、“菜篮子”保供数字化等改革。会议听取了厅相关工作组关于“3+2”专项改革推进情况的汇报。会议明确,力争到今年底,财政支持“大三农”政策体系变革重塑初步完成,农业重大产业项目单设跑道、单列标准并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任务基本完成,“浙渔安”“浙里菜篮子”数字化应用上线应用,1万艘大型渔船智能设备全覆盖,15个智慧口门建成落地,“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能力进一步提升。 会议指出,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推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争出经验、创模式;要加快健全农业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单列标准、单设跑道,力争今年落实农业重大产业项目用地1000亩,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耕地套合,做实做细规划,制定务实工作方案,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努力实现“永农”“高标田”“粮功区”层层套合的金字塔型结构;要坚持实战实效、争先创优,不断迭代升级“浙渔安”应用,持续优化防碰撞、防台指挥、敏感水域管理、应急救援、打击“三无”船舶等多模块功能,不断提升“浙渔安”的推广力度和品牌影响力;要坚持多跨协同、上下贯通,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浙里菜篮子”数字化应用开发;要进一步健全机制,突出赛马争先,强化督查督办,做到每日有行动、每周有盘点、每半月有例会、每月有晾晒评先激励,持续推进农业农村“3+2”专项改革做深做实做细。

    央广网   18 阅读   2022-09-26 21:10
  • 强化底线思维稳住农业基本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社会稳定、国计民生。“三农”向好是应对多重困难多种挑战、争取全局主动的基础。当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更要强化底线思维、压实政治责任,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助力提供健康的经济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长期以来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既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对全国也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贯彻稳经济和“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克服旱灾、疫情、地震等超预期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冲击,粮食总产量和“菜篮子”产品供应有望保持稳定,生猪等畜禽生产形势较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米袋子”“菜篮子”充裕,也有利于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可以说,越是遭遇风险,越要以最高优先级保障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 但也要看到,当前农业生产也面临种种挑战。完成农业生产既定目标任务,一些农民改种补种意识不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也还有不少短板要补上。全省各级各部门需要更加齐心协力,以高度政治责任感,优化农业生产环节、切实保障秋粮丰收,确保农业多贡献。 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粮食是核心,生猪是关键,特色产业是支撑。当前最重要的是突出一个“抢”字,抓住重点产业以丰补歉。大春损失晚秋补,尽快减少夏季极端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晚秋粮食生产是最后一道防线。农时不等人,要以秋粮为主角,因地制宜,尽快改扩种生育期短、产量高、易管理的晚秋作物,加强再生稻、夏大豆和红薯等在田作物的管理,全力推进秋洋芋抢种。充分利用今年水稻收获普遍提前和眼下降水降温、旱情缓解有利时机,在小春生产前增种一季叶菜,深挖蔬菜增产潜力。农业多贡献,生猪是关键,九月后生猪消费进入旺季,且价格有回暖趋势,要抓住时间节点,科学组织引导养殖主体适当加快出栏节奏,做好仔猪补栏填圈。 今年夏季长时间高温干旱,也对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敲响了警钟,稳住农业基本盘还要夯实长远之基。要看到,正是因为近年来我省整治撂荒地、蓄留再生稻等措施不断推进,才让我们能较为从容地应对今年的极端考验。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要继续“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项目化”推进农村灌溉设施设备的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设施有效衔接,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以高标准基础设施更好应对极端气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完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农民的积极性事关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要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为农民农业生产托底,该拿的钱一定要拿,加大对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及时开展保险理赔,呵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组织力量下沉一线包村包田科学指导,提高农民生产的科学性。此外,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也要协同作战,精准预报、蓄水补库,做好对水源的科学调度管理。

    四川日报   7 阅读   2022-09-26 21:09
  • 湖北天门:抢占发展新赛道,农业产业谱新篇

    9月25日,人民网推出《走进县城看“鄂”的发展》系列报道,访县城、谈规划、看发展、析经验,讲述荆楚大地分外精彩的“小城故事”。开篇刊发了我市围绕“蔬菜”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因地制宜,抢占发展新赛道,强链补链,高质量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报道。现将全文转载。 9月,驱车行驶在湖北省天门市乡镇小路上,道路旁的农田开阔平整,温室大棚错落有致,田边沟渠四通八达,远处的电力风车徐徐转动,乡野景色美不胜收。 天门市位于富饶的江汉平原,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境内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市。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天门正围绕“蔬菜”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因地制宜,抢占发展新赛道,强链补链,高质量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在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将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产业,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天门市委书记易先荣说。 种植模式转型 变身“菜篮子” 来到天门市多宝镇,路口的萝卜雕塑引人注目——中央一棵巨大“萝卜”拔地而起,周围一圈小“萝卜”破土而出。 “提起天门,大家以前想到的是‘棉花之乡’。现在天门有‘萝卜小镇’,仅我们多宝镇的萝卜种植面积就达10万亩。”天门市多宝镇镇长程利平介绍。 “我们这里土壤多为富硒油沙质良田,种出来的萝卜脆甜无渣。”程利平笑道,“很多外地朋友都认准我们多宝萝卜呢!” 不止萝卜,天门的花椰菜、甘蓝、白菜、马铃薯、豆角、毛豆、冬瓜等露地蔬菜能够满足一年生产一季的要求。水生蔬菜莲藕、水芋、慈姑、茭白等也广受市民青睐。 烈日当空,在多宝镇的蔬菜育苗基地,今年60岁的大众新村村民曾令英头戴草帽、肩上搭着毛巾,与同伴们一起蹲在田里培育大白菜苗、甘蓝苗,忙得不亦乐乎。2017年,曾令英将家中的10亩地以每亩900元的价格流转给红伙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则在铭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做工,帮忙打理田地。 “以前自己在家种地,风调雨顺时一年也就赚9000块。现在光土地流转出去就有9000块了,再算上做工的工钱,我一年能挣四五万呢!”说起现在的收入,曾令英脸上乐开了花。 如今,蔬菜产业不仅成为天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特色产业,更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2021年,天门市蔬菜累计播种面积46.16万亩,总产量160.25万吨,产值30.53亿元,销往全国各地及各大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全市涌现出万亩以上的蔬菜乡镇10个,千亩以上的蔬菜专业村50多个,50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130余家。 推进农业产业化 走出新路子 蔬菜种得好,销量怎么样?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搞订单农业。比如长豆角需求大,我们就种得多。”红伙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汉平介绍,“农户只需要采摘,订单不愁销路。” 目前,天门市成立了298个蔬菜种植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订单农业、以销定产等形式,解决了分散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集中需求的矛盾,消除了农民“会种不会卖”的市场风险,走出一条“农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  走进湖北天门高新技术产业园,红日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酱菜香味扑鼻而来。智能化生产线让蔬菜从配料、搅拌、灌装到包装变成一箱箱成品酱菜。叉车来回穿梭,将一箱箱酱菜运上货车,再销往全国各地。 “每天从这里发出去的酱菜达300多吨,在飞机上也能吃到我们生产的酸豆角、酱萝卜。”红日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邱又新介绍,该公司推行“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市场”模式,推广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和优化模式技术。去年基地种植面积达5.2万亩,订单农户5000户,亩平均收入是传统种植方式的3到4倍。“2020年我们为合作社成员代购代销豆角、白萝卜、雪菜、黄瓜等鲜菜10万余吨,初加工腌制品近5万吨。农民稳赚不赔,我们也有优质原材料。”邱又新说。 位于蒋湖农场的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人正在有序施工。“你们看这个‘手枪形’的园区鸟瞰图,规划有农产品加工区、农贸交易区、冷鲜仓储物流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展示区、污水处理厂等。”在项目部活动板房内,蒋湖农场党委副书记单志刚指着规划图介绍,“中间这一块就是红日子公司征的300亩地,用于扩规生产,现在已经动工了。” 近年来,天门紧盯产业发展短板,打造蔬菜全产业链引领升级,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科技园三园合一的功能定位,建成以纵向育种、种植、加工、物流、研发等产业链为核心,以横向旅游产业为延伸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后可实现总产值100亿元。 农旅融合发展 增强新动力 灰瓦青墙勾勒出一幅“水墨画”,明媚的阳光下稻苗轻摆,各种应季水果琳琅满目,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天门市黄潭镇七屋岭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旅生态游正悄然兴起。 “三月的草莓,四月的千禧果,五月的桑葚,六月的精品西瓜、樱桃,七月的万场甜瓜,八月的葡萄,九月的火龙果、无花果,十月的猕猴桃,十一月的菊花……一年四季都有采摘、赏花等不同的乐趣体验。”说到特色采摘,天门市黄潭镇党委书记周勇如数家珍。 农家乐、采摘业蓬勃发展让黄潭镇七屋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在原知青点上建设起的知青农场,更是唤起一代人的记忆。 “早就听说天门有个出名的知青农场,趁着假期带父母来玩玩,让他们重温知青岁月。”前不久的中秋节小长假,来自武汉的张先生带着家人驱车两小时,前来“品黄潭米粉、拾元春文化、赏三军菊花、忆知青岁月”。 在深圳创业的姚蓉看中了乡村游的发展前景,2016年回到家乡黄潭镇七屋岭村建起了“知青农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短途游,这为乡旅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农旅融合也可弥补传统农业投资大、收效慢这一短板,实现持续增收。”姚蓉对记者说。 目前,七屋岭村有1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种植面积500多亩,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余人次。特色农旅产业带来的流量,不仅提升了村里的名气,而且有效带动了村级服务业的发展,旅游循环线贯通后,为村级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 黄潭镇旅游循环线只是天门推进农旅产业融合、打造旅游循环圈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天门各地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农业观光采摘等产业,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产业布局,在发展特色产业、加速农文旅融合等方面发力,赋能乡村振兴。 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如今的天门,公路穿插田间,风景更美了,路更好走了,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13 阅读   2022-09-26 21:08
  • 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加速传统农业数字化变革

    近日,2022中国—东盟卫星应用产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会上,围绕“时空技术赋能数字贸易”这一主题,民生电商副总裁兼首席风险官吴远志与其他嘉宾一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他表示,数字技术与时空技术的应用,将加速传统农业供应链体系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变革。 “时空技术赋能数字贸易”主题高端对话(左二为吴远志)   吴远志表示,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全面兴起,其应用已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并逐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交易达成的信任逻辑发生变化,形成由基于交易主体的信用到交易标的本身信任的转变。   同时,他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不同层次的交易对手可以在同一平台达成交易,尤其是时空技术的赋能进一步丰富了供应链的业务场景,向上、下延伸供应链条,可以让农产品(5.24 -4.03%,诊股)产业上真正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订单农业,最终加速实现传统农业的数字化变革。   基于此,民生电商曾推出国内首个专注粮食行业的供应链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民农云仓,其已与东方集团(2.57 -3.75%,诊股)、新希望(13.58 -3.96%,诊股)六和、中粮贸、通粮等数十家粮食产业核心企业开展合作,达成服务协议的粮食资产超过300万吨,并获得建设银行(5.54 -1.42%,诊股)、浦发银行(7.06 -1.40%,诊股)、九江银行等10多家银行的约70亿元授信。   “今年年初,民生电商与中仓协共同制定的《全国玉米电子可流转仓单》正式发布,让非标的农产品实物资产变成了标准的孪生的数字资产,让交易、融资、风险控制、溯源管理等轻松实现。”吴远志称,自国内首份玉米可流转数字仓单标准实施以来,民农云仓已经生成超过50笔可流转数字仓单,对应玉米资产超过10万吨。   他最后表示,供应链体系中的节点都是一个个交易的达成,这个交易通常是以货币为媒介对实物或服务进行对价,因此产生了供应链金融的场景与金融需求。而民生电商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在数字技术、时空技术方面检验了以上变化的可行性与便捷性,并将逐步扩大在该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完成。

    南早网   17 阅读   2022-09-26 20:52
  • 庆丰收迎盛会,成都祭出农业独角兽

     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在成都新津隆重开幕。在全国数百家知名参展商众多优质特色农产品展览中,来自成都的科道农业以其“空中”系列如“空中蜜桔”、“空中秋葵油”等有机农产品受到了热切关注。据其工作人员介绍,“与其他农产品在平面大田里种植完全不同的是,我们的产品均是在立体墙上种植的,所以谓之‘空中’有机农产品,这也只是我们公司‘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的产出之一。”   “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   记者驱车来到了科道公司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新安社区六组的“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科研示范区。该公司董事长助理曾兵介绍了企业历经20年研发成功的“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该系统包括生态建筑、有机农业、环境治理、绿化产业化价值4个子系统。   少许步行后,一栋披着“绿色外衣”的建筑跃然而出,其形状似楼又似树,近看发现“绿色外衣”均为郁郁葱葱的各种蔬菜和水果。“这是我们刚建成的项目样板楼,6层楼高住12户居民。”曾兵说道。   进入楼内,记者近距离见到了科道公司“空中菜园”实物。只见该菜园围绕居民家外墙延展,墙体的内外两侧均种有各种果蔬,并配有补光和滴灌等智能系统。记者看到,辣椒、香葱、韭菜、小白菜、莲花白等10多种蔬菜长势喜人。“这里的农业生产是立体多层式的,与传统平面大田模式相比,将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利用做到了极致。这栋楼每户建筑面积106平米,我们为每户制造耕地150平米,如全国推广,将能制造优质永久耕地4.5亿亩。”曾兵继续说道。   踏入室内,“我们在建筑上使用了自主研发的绿色墙材,这种墙材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隔热等功能,加上外墙的大面积绿色作物覆盖,共同调节室内外温差5—6℃,所以你感觉凉爽。”曾兵说,“这种绿色墙材仅为5公分厚,超薄超轻,与传统建筑相比,不但能降低约20%的建安成本和减少60%的建渣,更能增加15%的套内使用面积……”,曾兵指着面前的墙板继续说道。   接下来,曾兵又向记者介绍了项目的生活污染治理系统:楼房里面安装灰水黑水源头分离系统,居民生活产生的大小便和厨余垃圾进入地埋沼气系统,就地就近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农作物提供沼渣沼液有机肥资源,沼气为大楼全部居民提供生活燃气;居民洗菜洗脸水经过中水回用系统就地处理并集合雨水回用技术,为农作物提供浇灌用水资源;通过现代设施农业系统,自动、智能地完成施肥、滴灌等工作。居民仅需向专业农业生产服务部门支付少许种苗费用和小额托管费用,即可全年四季、一日三餐拥有自家的专属的空中有机菜园。   最后,曾兵总结道,“项目能在几乎零成本的模式下,既实现碳中和又完美解决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既彻底实现厕所革命又高效利用城乡所有有机废弃物,既是公园城市也是无废城市还是海绵城市,更是数亿亩永久优质耕地制造、三生融合、产城一体、乡村振兴、双循环......实现生态、绿色、可循环、可持续发展。”   系统超前 院士级专家建议复制推广   成都一直以来在城乡绿色发展领域和双碳领域创新不断并为全国瞩目。科道公司的“智慧碳中和价值系统”将果蔬种上楼房,努力让城市高楼变成“棵棵大树”,全面促进城市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绿色生态价值化转变,走出了一条在农业领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路径。据悉,“智慧碳中和价值系统”被第15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授予“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在城市的空间营造农业场景,都可以打造这种在垂直立体空间上,拓展耕地空间,向空间要土地,在城市里面可以自己生产一些食物,至少短期里能解决一些食物的一些难题。”   “开展立体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从根本上解决了项目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顾虑。”7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原院长唐华俊在参观考察科道农业的基地后,充分肯定了“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认为这个系统绿色低碳环保,符合未来发展的方向,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建议进行复制推广。   据悉,“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目前已获得天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陈勇等农业、建筑、环保生态领域的院士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人民日报   19 阅读   2022-09-26 20:51
  • 山东省惠民县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省惠民县近年来着力打造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网   16 阅读   2022-09-26 20:50
  • 我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超6.3万个

    截至8月底,全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总数超过6.3万个,较2012年底增长了320%,“十三五”以来产品数量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每年向社会提供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中宏网   20 阅读   2022-09-26 20:48
  • 文山德厚镇: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德厚镇发挥土地、水利资源优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培育了“三个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及辣椒、烤烟、万寿菊、马铃薯、果蔬、油桐、优质水稻等“七个万亩”农业产业,建成了全州最大的生猪交易中心和两个规模化养殖场。   农业产业化稳中有进,惠及全镇14个村委会6000多户农民,帮助超13万人次解决就业问题,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在田间地头创业。   迈入“十四五”,德厚镇积极落实文山州委“推进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的要求,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或合作社“落户”德厚,并集中投入力量做好土地流转和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环节服务,努力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的装备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标准化、设施现代化、操作机械化、环境生态化”。   德厚镇党委书记曹尹辰介绍,将进一步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抓好农业引资落地,带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云南网   20 阅读   2022-09-26 20:44
  •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举办

    为促进中国—东盟农业深化合作,助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构建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以下简称东博会农业展)9月25日—27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东博会农业展优化升级,设置了全国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展区、果蔬展区、茶叶展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展区、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展区、数智农业及设备展区等亮点展区,并同期举办中国—东盟预制菜产业博览会。据了解,本届东博会农业总展览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近500家,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等境外企业参展。   在东博会农业展现场,各类特色优质产品悉数亮相。柳州螺蛳粉、广西农家腊肠、越南咖啡、马来西亚榴莲等特色产品尤其受到观众青睐。   同期举办的中国—东盟预制菜产业博览会涵盖了预制菜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产品,现场主要设置了广西展区、预制菜领军企业展区、八大菜系展区、东盟风味展区,展位超过500个,为区内外企业搭建沟通桥梁。   此外,本次东博会农业展在云上东博会上新设农业展专题,为客商提供线上展示、洽谈、会议和直播推广等功能。中外企业可以通过东博会农业展期间举办的一系列线上经贸活动,享受农业投资交流合作常态化服务,进一步开拓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中国新闻网   17 阅读   2022-09-26 20:41
  • 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让农业更繁荣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

    环山而建的民居、溪水潺潺上的鸾峰桥、游人如织的街道,夜幕下的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恍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这一切美好皆因发达的农村公路而起。 借助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养在深闺待人识”的生态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福建省宁德市下党乡党委书记项忠红介绍:“路通了,产业就活了,游客也来了。下党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名声越来越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条条农村公路修到了村头,通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状况成为历史,千百年来困扰农村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农村公路串联起城市和乡村,展现了“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美丽画卷,成为农民向着美好生活阔步前进的幸福路。 农村公路带动脱贫地区走上致富路 我国的公路发展于2013年掀开新篇章。2013年,《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获国务院批准,总规模约40万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公路网不断补“断头”、填“空白”、畅“动脉”,原“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国省干线公路连接了全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 俯瞰祖国大地,528.07万公里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其中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是农村公路。446.6万公里农村公路串街联乡、通山入林,让农业更繁荣、农村更美丽,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便利。 如今,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四好农村路”带动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十年来,农村公路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747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3.77万亿元,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53万公里,解决了104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难题。农村公路总里程从2011年的356.4万公里增加到2021年年底的446.6万公里,十年期间净增了90多万公里。十年时间,全国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超6.17万座,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9.3万公里,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公路设施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 十年来,全国新增了5万多个建制村通客车,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了客车,农民“抬脚上客车”已经从愿景变为现实,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水平也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了“运有所达”。2021年8月9日,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农村客运体系,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思路及实施路径更加明晰。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盘活了农村地区的特色资源,“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城乡双向运输进一步打通,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好农村路”已经成为农村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重要载体。 农村公路有效盘活农村地区资源 九月的武夷山百里飘香、硕果累累,位于山脉最南端的龙岩市武平县龙洲物流园区车来车往,百香果、蜂蜜、茶叶等农产品将通过畅达的路网走出深山,发往全国各地。 修好一条路,带活一大片。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有效盘活了农村地区的资源,为广大群众铺就了致富通道。 十年时间,发展“农村公路+”模式,成为各地拓展农村公路附加值的有利抓手。结合乡村产业布局和特色村镇建设,一大批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涌现,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让脱贫攻坚质量更高,让乡村振兴动能更足。一时间,发展“路衍经济”成为热词。 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屏南县、福安市农村交通运输环境提升带动古镇文化、传统村落文创产业、红色旅游等产业发展;霞浦县通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打通全域旅游神经末梢,拉动摄影基地和旅游度假产业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闽宁镇,闽甘公路沿村布线,与闽宁镇至扶贫产业园区公路、福宁路、闽许路等道路相连通,构成永宁县西部交通主干网络,周边永宁瀛海建材工业园、永宁县畜草基地、设施温棚园分布,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放眼整个西海固地区,9个县(区、市)已有123万人走出山区,依托便利路网,移民群众开启新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全长6公里的余村大道,坐落于天目山大竹海的碧波之中。余村通过打造农村公路精品观光带,推动了乡村休闲游和白茶产业发展。据统计,2021年余村共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1万元,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了产业链条。 走在乡间的道路上,置身希望的田野上,传递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逐渐成型,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大道越走越宽广”的新希望。 农村公路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一路通则百业兴,一花开来百花开。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大大激发了各地“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热情。截至目前,各地已累计创建了35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41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示范创建工作提质扩面,并将由典型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发展转变。 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民生工程,让群众参与,由群众监督,让群众受益,一直是农村公路建设重要要求。 十年来,全国各地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通过推广以工代赈、一事一议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农村公路公益性岗位,拓宽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以甘肃省为例,当地将护路员作为村级公益性设施管护“八大员”之一,稳定吸纳群众就业,省市县为每个建制村每年各投入1万元,配备4至6名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补贴不少于500元,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今年8月9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部署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拓展农民就业渠道。 截至目前,全国设置农村公路就业岗位73.28万个,其中公益性岗位36.87万个,吸收脱贫户36.47万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十年来,“四好农村路”引发了乡村巨变,让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美,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人民网   19 阅读   2022-09-26 20:40
  • 河北乐亭: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乐亭县坚持把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分工协作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提升的必由之路。河北省乐亭县素有“燕东天府”“冀东粮仓”之称,农业基础雄厚,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坚持把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先后荣获中国果菜十强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202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5.5亿元,一产增加值达到93.48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7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41元。 多元化托管 推动农户和现代农业“联姻” 乐亭县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指导服务组织根据小农户和农业生产个性化需求,因地制宜定制单环节、多环节、套餐式、全程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农户可根据自身兼业状况和劳动力状况,选择将全部或部分农活托管给服务组织,实现了劳动力在“打工”和“种地”之间优化组合,并按标准缴纳服务费,经营主体向农户提供耕地统一管护、保底产量、统一销售服务,通过企业和农户签订订单,实行保姆式托管、合作式信贷、订单式销售,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成一体,有效降低了农业物资成本和生产作业成本,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比如,乐亭镇韩坨村与唐山绿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联姻”,建成县城周边最大、最先进的果蔬育苗基地及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受益农户每亩增收近千元。截至目前,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1429家,托管面积52.2万亩,其中小麦12.2万亩,玉米32万亩,水稻8万亩。 数字化平台 提速农产品流通 乐亭县依托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村民提供综合服务,将生产服务从农资供应向农业产业链服务方向延伸,服务方式从坐等服务向统一配送、上门服务推进,实现了农民群众“办事不出门”“有事零跑腿”。 积极谋划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建设数字乡村项目,充分利用胡家坨镇大黑坨村、乐亭镇韩坨村的“数字宝盒”,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经纪人等市场主体采取微信、预售、直播等平台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 实施“互联网+”工程,搭建“三农”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100个示范点,全县搭建益农信息社493个。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电商100余家,从业人员达1200余人,线上线下高峰期日交易量5000吨以上,交易品种近百种,年交易量达150余万吨,交易额近15亿元,真正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物流基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积极引导现有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种苗、农资、技术、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的“六统一”,联农带农成效凸显,有效破解小农家庭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专业技术弱等难题。比如,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投运后,入驻果菜经纪组织90多个,带动周边10多万农户近30万农民从事果菜产业,交易品种近百种,充分发挥了建一方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龙头带动作用。 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小农户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链中分享收益,更是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活力。截至目前,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0余家,经营额达到120亿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73家,合作社成员发展到2.5万人,年交易额36.2亿元,年助农增收6.5亿元。 金融保障 解决涉农急难愁盼问题 乐亭县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项目,并建立无缝隙责任体系。近年来,全县争取农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145个,涉及164个村,获得上级财政资金支持1.08亿元。在资金使用方面,采取整合、打捆绑定、集中建设,例如毛庄镇整合16个村的扶持集体经济项目资金800万元,流转土地165亩,集中建设高标准大樱桃温室32座,成功打造出“樱桃小镇”,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同时,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服务数据间的共享对接,积极推广建行“集体云贷”、农行“集体e贷”等产品,解决涉农中小企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 尤其是创新政府财政资金支农服务方式,建立起由县政府、县农业担保公司、合作银行按比例承担贷款损失的风险分担机制,涉及粮食种植贷、粮食收储贷、蔬菜种植贷、畜禽养殖贷、普惠贷和渔船贷六大方面,今年以来,共为21户发放农业担保贷款1392万元;累计为126户发放农业担保贷款7895万元,“农保贷”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澎湃新闻   23 阅读   2022-09-26 20:37
  • 2023年贵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创建评审结果公示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创建申请,市(州)级农业农村部门初审推荐,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评审。根据相关要求,现将评审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9月26日至9月30日。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情况有异议,请以来电、来信、来访等形式向省农业农村厅园区农垦管理处反映。 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9月26日

    腾讯   16 阅读   2022-09-26 20:36
  • 从种玉米到磨豆浆,中国技术改变非洲农业

    夏季刚过,非洲坦桑尼亚中部,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52岁的法图玛·穆卡姆巴开始盘点今年的收成。 和往年不同,法图玛今年采用了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团队指导的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在玉米地中套种了大豆。尽管今年经历了罕见且漫长的干旱,但她仍获得了比往年更多的收入,平均每英亩180万坦桑尼亚先令,合人民币5400多元,比没有干旱的去年,高出近1000元。而在另外一个干旱稍轻的村庄,祖玛一家人,每英亩的收入则超过了2万元,比一年前高出4000多元。 从2011年开始,李小云和他的团队开始在坦桑尼亚进行中非农业合作,将中国旱作农业的技术和经验,推广到当地。十多年来,法图玛、祖玛他们学习玉米高产技术、玉米大豆套种技术等,收入比原来增加了三到四倍。 中国专家走进异域村庄 佩雅佩雅村乃至周边的非洲乡村里,村民们见过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援助团队和专家。在法图玛的眼里,那些专家离自己很远,他们对一切都保持着好奇心,却又从来不深入这里的生活,浮光掠影一般地走过村落,留下一些村民们不了解的项目。 直到第一次见到中国专家,法图玛从没想过,这些专家会在这里停留10年,他们和村民们一起下地,手把手地教会村民们怎样用最简单的技术增收,还帮助村民们改造村庄,教他们盖房子,教孩子们读书…… 对法图玛来说,中国专家是不一样的。而对李小云他们来说,这些东非的村庄,陌生中却有些熟悉。 上世纪九十年代,李小云在欧洲学习时,从欧洲到东非的坦桑尼亚进行了调研。李小云觉得,非洲干旱的天气,和中国的大西北有点像。十多年后,2008年,李小云再一次去坦桑,再一次深入调研,他发现,许多在中国特别普通的事情,在那里却很难实现。“比如玉米,在华北平原,亩产800斤、1000斤,甚至超过1000斤,都是很普遍的事情。农民在玉米中套种大豆等作物,也都司空见惯。但是在非洲,我们在不同的省调研发现,当地的玉米产量非常低,亩产只有150斤左右,高一点儿的,也就200斤。” 佩雅佩雅村所在的莫罗戈罗省,土壤并不贫瘠,而且那里气候复杂,有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也有热带山地气候。同时,还会受到东部海洋季风的影响,如果善于利用,或许可以获得更好的收成。“我们发现,产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植密度不够,1亩地普遍只种1000株左右,属于典型的广种薄收形态。在中国,密植的玉米,1亩地起码要种4000株。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坦桑尼亚,没有农民懂得。” 在非洲推广中国农技 2011年,李小云团队在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考察,并在村里开启了第一个农业合作项目。 李小云团队成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武晋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们大多是家庭生产的模式,男人在地里刨出一个小坑,女人跟在后面点种,一亩地也就种1000株左右,特别稀疏。” 怎样帮助村民们增收?事实上,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援助团队,为当地提供了很多方案,但这些方案大多难以推广。 “我们发现,此前的一些援助团队,往往会提供一些超越非洲发展情况的方案,比如灌溉农业、机械化农场等。这些方案并非没有道理,以坦桑尼亚为例,当地地广人稀,从道理上来说,发展替代劳动模式,确实是一条技术路径。问题在于,当地同样严重缺乏资本,也就是说,极少有人买得起拖拉机。就算能买得起,也用不起,承担不了高昂的能源、维护等成本,还有道路条件不足造成的损耗。” 在确定第一个项目之后,李小云团队提出了一个“平行经验”的概念,也就是说,用适合当地发展水平的技术,去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的状态。 事实上,这些技术中国并不缺乏,李小云解释,中国当前的农业现代化,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但在过去,却长期处于和非洲国家类似的阶段。尤其是在机械化普及之前,农业生产劳动密集的时代,中国人发明了合理密植、有机肥、间作、轮作等许多技术,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为此,团队专家为当地农民设计了完整的技术方案,通过绳索厘定行距、株距等,农业专业毕业的农民维罗妮卡·卢加诺告诉记者,这些技术非常具体且完整,“首先,播种之前要深耕。其次,选择更适应干旱环境的品种,再次,播种时,每个孔播两粒种子,孔之间的株距、行距也有非常具体的要求……” 在当地,从来没有人想过,种地还可以有这么精细的流程,“在过去,人们把种子随意地撒到地里就不管了,非常稀疏,如果碰到干旱,发芽率不高,长成的就更少了。”维罗妮卡·卢加诺说。 用事实让当地人接受 这套和以往的种植经验完全不同的技术,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新技术难以推广的第一个原因,和当地的发展水平有关,位于东非的坦桑尼亚,并没有进入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农村,时间的流速是缓慢的,一个村民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去,村里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改变,老一辈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传到下一代依旧在使用。 新技术难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不了解。 2011年,中国政府在佩雅佩雅的村庄建立了中坦农业减贫学习中心,李小云团队是当时的技术指导团队,负责筛选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技术,并进行推广。今年41岁的阿德里安·巴尔塔萨·鲁维耶马穆就是第一批参与者,很快,他就被这些新技术打动。阿德里安·巴尔塔萨·鲁维耶马穆的家,是一个4口之家,家里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农业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不仅为一家4口提供了食物,卖出去的粮食,也换来了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对我们来说,增产,就意味着家庭境况的改善。” 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年,整个佩雅佩雅村只有一个技术员按照约定使用了新技术。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从来没见过那样种玉米的,太复杂,也太辛苦了。”法图玛·穆卡姆巴说,“和以前的种植方式相比,新的方法,投入的劳动要多出很多,但收益如何尚未可知,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主要原因。” 不仅农民如此,当地农业官员也是如此,莫罗戈罗省经济与生产处副常务秘书罗莎丽娅·韦格斯拉告诉记者,“最开始的时候,技术合作,只在一两个村推广,我并不确定是否能真的有效,是不是真的能够推广开来。” 但很快,事实就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这些来自中国的旱作农业技术,在同样干旱的非洲效果显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丰收。 李小云团队成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徐秀丽告诉记者,在采用新技术之前,当地玉米产量在每英亩三百到五百公斤,亩产合五十到八十公斤。采用新技术后,亩产可以达到三到四倍。 被改变的农田和村庄 2018年,李小云团队的新技术方案,已经推广到十个村子,成百上千用上新的种植方式,收获更多的粮食。 在当地的农田里,时常可以看到鲜明的对比,采用新技术的农田,玉米整齐而高大,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结着饱满的穗子,而紧邻的玉米地里却长满野草,甚至遮住了稀稀拉拉的玉米。 在十个村庄中,改变的并不只有农业,也包括村庄本身。在此之前,李小云和他的团队在中国从事了多年的扶贫工作,这些经验也被推广到非洲。 “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实验,改变村庄的面貌,发展村庄的新业态,其中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通过政府带动,让村民主动参与其中,尽可能避免资本的进入。在非洲,我们也是这么做的。”李小云说。 除了开展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李小云团队的专家们,还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帮助各个村庄修整道路、重修房子、整理村庄。 在瓦辛巴村,75岁的奥马里,生活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新的技术让他的收入大幅度提升,他盖了新的房子,装了自来水,还建了羊圈,养羊的技术,也来自中国专家。 收入的提升,也让这些非洲村庄里的人们,有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法图玛·穆卡姆巴表示,在以前,一场疾病,或许就会让一个家庭崩塌。“前几年,我丈夫生了一场大病,住院很长时间。如果在以前,我们这个家庭几乎不可能承担这些费用,但现在,疾病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债务。” 增收之后更需改善营养 除了深翻、密植、使用农家肥等传统的旱作技术之外,更多适应当地的技术、小型设备,在不断的交流中进入当地。而中国专家们,也在不断成熟和成长。 从2011年开始,每年夏季,李小云团队的专家们,都要去坦桑尼亚待一段时间,在村里、田间现场指导。 新冠疫情发生后,去往非洲实地指导的行程暂停,但每隔一段时间,团队专家们仍会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和当地农业官员、农民交流,了解村庄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情况。 2021年,李小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在当地示范玉米大豆套种技术。 中国技术帮助非洲村民增产,但增产的同时,地力的消耗也变得更快。怎样才能恢复和维持地力?李小云最先想到的是大豆,这种原产自中国的豆子,既有经济价值,还有固氮、肥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营养丰富,能弥补当地人长期以玉米为主食导致的营养缺失。 在李小云看来,改善营养和改善收入几乎同样重要。在坦桑尼亚的大部分农村,当地人习惯种植一种白玉米,这也是他们的主食,但只食用玉米,会缺乏一些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比如色氨酸和赖氨酸。 尽管村民们会卖出剩余的粮食,或者打点儿零工,但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很难通过更丰富的食物,获得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大豆,或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契机。 中国的专家们想到,“大豆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就蛋白质含量而言,可以媲美牛奶。大豆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中国人用大豆制作各种豆制品,在中国人心里,许多豆制品是可以和肉类相比的。那是否可以在非洲推广大豆,在保持地力、提升收入的同时,还能改善当地人的营养状况呢?”坦桑尼亚气候适宜,尽管处在热带,但全年平均气温只有20℃,主要分为雨季和旱季,大部分地方都适合农业生产。团队在初步的勘查之后发现,在整个莫罗戈罗省,大约有五个区域适合大豆种植,在这些区域中,他们选择了四个村作为最初的试点。 被大豆改变的人们 确定试点后,李小云团队制定了一份玉米大豆套种的技术方案。实际上,团队所推广的人工套种技术在中国北方曾被广泛使用。 玉米大豆套种的优势,在于套种之后,每一行玉米几乎都可以看作是边行,可以享受更多的通风和光照,这也被称为“边行效应”。因此,套种之后,尽管玉米种植数量变少了,但实际上的产量并没有降低。同时还增加了大豆的收益。而大豆,又具有改善地力的效果。 在坦桑尼亚,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们,将中国方案进行整理,细化为品种选择、种植处理、播种期、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等一系列完整的耕种管收的技术,并教给了一百个农民家庭。 2022年2月,坦桑尼亚播种季,柯泰特村里,61岁的农民亚当,在自己的一英亩玉米地里套种了大豆。亚当是一个六口之家的主人,家里还有他的妻子和四个孩子。这个非洲农家的主要收入,都来自12英亩、约合70多亩地里的产出。他种植玉米,也种植芝麻、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玉米是这个家庭主要的食物,而经济作物每年可以给他带来大约900美元、约合6000元人民币的收入。 对亚当来说,种大豆是全新的种植体验,吸引他的,是项目推广者在村民大会上讲述的前景,“他们介绍了大豆在营养健康和增收方面的好处,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2022年4月前后,莫罗戈罗省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干旱,而且,恰好出现在大豆和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干旱降低了农民对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预期,但也让他们有了新的发现,相比玉米,大豆的耐旱能力可能更强。到6月,亚当收获了大约400斤大豆,他判断,如果雨水充沛,产量可以达到1000斤。 把大豆变成中国豆浆 在李小云团队推广大豆之前,莫罗戈罗省只有极少部分人种植大豆,更多人不了解这种陌生的作物,也不了解它们该如何食用。 为此,在夏收之后,李小云团队还设计了一套新的技术指导方案,通过当地农业官员等技术人员,指导当地农民做豆浆等豆制品。 2022年6月24日,当地技术团队在亚当所在的柯泰特村,为第一次收获大豆的人们,现场示范制作豆制品。 亚当的院子里生起了柴火,架上大盆,将碾碎的大豆煮熟、过滤、再次煮沸,一锅豆浆很快就煮好了。锅里腾起的热气和柴火的烟气混在一起,锅的周围,则围着许多村民,等待豆浆出锅。 这些豆制品受到了村民的欢迎。亚当告诉记者,他和家人们都喜欢豆浆,也有村民觉得,豆浆的味道,有点儿像牛奶粉。而种植大豆的村民们,不仅可以改善家人的营养状况,也有了提升收入的新途径。 得到提升的不只有非洲的农民,对李小云和他的团队来说,十年援非同样收获巨大。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我们帮助非洲是单向的,其实这些合作项目和活动,给我们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从全球视角、非洲视角去重新看待自己。非洲人是我们全球化的老师,在相互交流中,我们会接受不同的意见反馈。”李小云说,“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些收获,恰恰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重新构建与世界的关系,重新构建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一个缩影。我们不再是一个被动加入到地球村的成员,而是开始主动与世界融合,并在全球范围内,分享我们的经验,承担自己的责任。”

    新浪   39 阅读   2022-09-26 20:35
  • 青海农业示范创建硕果累累

    今年以来,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围绕“转作风勇争先”作风建设行动,通过融合发展、示范建设、绿色发展等具体措施,扎实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创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省示范创建硕果累累。   立足资源禀赋、区域优势,我省精准定位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科技、信息等现代要素向产业园聚集。培育创建都兰枸杞、泽库牦牛、门源青稞油菜、共和藏羊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牦牛、藏羊、油菜3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15个,投资6.2亿元,初步形成政府引导、梯次推进、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示范引领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格局。   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重点,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021年互助、河南两县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2022年海晏县、湟中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引导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投向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新金融支农模式,形成示范引领,推进现代农业各类园区向示范区集中,引导主导产业规模化、多元化经营,合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   与此同时,围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资源集约利用,积极探索符合青海省情实际的绿色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农业绿色发展。刚察、湟源、循化三县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100万元支持刚察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建设湟源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长期固定观测点,通过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新闻网   13 阅读   2022-09-26 20:34
  • 多地积极理赔减轻农户损失,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数据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保险同比增长超30%,特别是6月该险种保费收入大增,单月保费达318亿元,使得其上半年累计保费超过了责任保险,年内首次进入财产险公司保费前三位。此外,5—6月我国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农险作为风险分散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很多省份5、6月成为农险集中投保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庹国柱表示:“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动农险扩容提速,年内农险保费有望超过1100亿元。”   政策   财政部2019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收入保险成为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500元/人。   7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水位持续走低,旱情发展迅速,对农业及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面对旱情,多地开启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减轻农户损失,为我国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   多地推进农业保险理赔工作   今年旱情严重时,长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积达到6632万亩,有499万人、92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受旱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强化财力物力支持。此外,面对旱情,多地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减少农户损失。   中国商报记者从南京市财政局获悉,今年入汛以来,南京市经历了两轮持续高温天气,创下了自1961年有记录以来高温日数最高值,水稻、玉米、苗木、茶叶以及水产养殖等受到较大影响。截至8月末,   南京市共有52万亩农作物、水产报损,涉及农户1.5万户,预计赔款超1亿元。其中,水稻赔款2700万元,内塘螃蟹赔款4500万元,苗木赔款3000万元。目前,南京市财政局正加强农业保险查勘理赔指导,督促保险机构加快查勘理赔进度,建立理赔绿色通道,全力帮助农户挽回损失、恢复生产。   此外,四川和重庆等地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8月23日,四川银保监局联合四川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农业保险重大旱灾应急响应和理赔处置工作的通知》,启动农业保险重大旱灾应急响应,扎实推进大灾农业保险理赔工作,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理赔时效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作用,助力稳产保供。通知要求,严格落实24小时查勘制,加快灾后理赔工作,严格理赔工作管理,协作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重庆市财政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加大主粮作物保障力度,在产粮大县全面推行稻谷、玉米、马铃薯等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将保险金额分别提高至1100元/亩、1100元/亩、1240元/亩。   保险公司开启绿色赔付通道   面对旱情,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开启绿色赔付通道,加快理赔工作。   为应对干旱灾害,中华财险重庆分公司启动重大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开启绿色赔付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把做好因旱致灾的理赔作为头等大事,组成34个查勘定损小组,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实现快速高效查勘定损认定工作。8月以来,该公司农业保险查勘人员进行灾害事故现场查勘超过300次,完成潼南、永川、巫溪等农作物保险损失金额超过500万元,现已开始进入赔付流程,确保尽早将赔款支付给受灾农户,让广大农户感受到参加农业保险这一惠农惠民政策的好处。   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也是如此。为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用保险赔款让农民群众直接感受到党中央支农惠农的温暖,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各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多渠道受理农户报案;进一步简化旱灾理赔流程和单证;对于贫困户和具备快处快赔条件的全损农户,从速核定损失,优先加急赔付;对于资金困难的种植大户,提供预付赔款通道。   截至记者发稿时,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本年度已在33个区县开办农业保险产品71个,涵盖种、养、林三大产业37个主要品种,提供风险保障161.43亿元。同时,在40个区县开办巨灾保险,为2654万人提供了52.46亿元风险保障。   在四川,平安产险也参与到抗旱救灾工作中。8月11日,四川省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四川首次启动该级别应急响应。据平安产险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此次旱情,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紧急动员,启动大旱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召开抗旱保生产专题研讨会,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并组织数百名一线查勘人员奔赴田间地头,以最快速度对受灾农作物进行查勘定损,确保理赔款及时足额发放,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截至记者发稿时,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已接到报案222起,支付已决赔款超过47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农业保险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   政策助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高温、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国家减灾委员会今年7月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还存在短板和不足。规划中提到,要建立健全巨灾保险体系,推进并完善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商业财产保险、火灾公众责任险等制度,充分发挥保险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体系。   在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看来,推动巨灾保险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在相关法律制度中明确巨灾保险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从而有效推动巨灾保险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之中。   此外,规划还指出,要利用保险行业资源优势,依托保险机构、保险研究机构、行业社会组织等,挂牌建立防灾减灾保险研究基地和大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搭建多方参与的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平台,开发适用于应对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保险产品。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等联合编制的《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预计,我国农险保费规模于2025年将超过1600亿元,有望超越责任险成为财险公司居前三位的大险种。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主任杨汭华表示,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与农业农村、保险监管、林草等有关单位以及承保机构的协同,推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与其他农村金融和支农惠农政策有机整合,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农业农村部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668号提案时表示,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保险产品,推动农业保险持续“扩面、增品、提标”,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不仅如此,银保监会也在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今年9月1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1年12月印发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规则Ⅱ)为农业保险赋予了多项支持政策,有效促进保险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规则Ⅱ允许保险公司按90%的比例计量农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今年二季度末,该项政策节约保险业最低资本约27亿元,支持保险公司为“三农”多提供风险保障约4200亿元。   “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更加重视灾害预防和灾前预警,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服务优势。”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商报   15 阅读   2022-09-26 20:33
  • 奏响三亚农业复工复产“协奏曲”

    受今年8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三亚冬季瓜菜产销工作被迫按下暂停键,此时三亚已进入冬季瓜菜种植季节,三亚市紧急颁布《三亚市关于加快恢复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九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三亚市将投入1.2亿元支持冬季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民增收。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立刻做出响应,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在确保疫情防控同时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为鼓励农户种植冬季瓜菜,自2022年8月底之后三亚市将给在三亚开展冬季瓜菜种植的农户发放助农补贴,第一茬按200元/亩给予补贴,第二茬按300元/亩给予补贴,用来支持农户撂荒地复耕复垦;农户若将抛荒撂荒地(撂荒两年以上)复耕后,用于种植冬季瓜菜的将给予一次性400元/亩的补贴,并兑现冬季瓜菜价格指数保险。 为实现冬季瓜菜增产增收,三亚市优化助力农业发展,在了解自身产业种植优势的基础上,持续进行品种优化,三亚市将引进其它新品种瓜菜进行种植,新品品类包括黄秋葵、特色小南瓜、特色冬瓜、四棱豆等,这项举措不仅突出三亚种植产业的优势,还提升了三亚冬季瓜菜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三亚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含复种),预计总产量达47万吨,出岛量约43万吨,瓜菜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为保证冬季瓜菜的销量,三亚市推出多种模式助力销售,一是鼓励发展订单生产、签约合作,二是鼓励结合线上线下等多种销售模式进行分销,三是鼓励利用好“自家”各类平台积极与各地客商加强联系,主动推介三亚冬季瓜菜的优质品质,为三亚农户种植增收拓展更多渠道。 三亚市颁布的这些利好策补贴,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也激发了农户们的种植积极性。在三亚经历了一个多月的临时静态管理解除后,农户们有条不紊的开始复工复产,确保今年三亚冬季瓜菜种植产量实现稳步增收。

    中国日报   20 阅读   2022-09-26 20:32
  • “中国西部农业硅谷”来了!

    如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9月23日,在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上,成都市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签订《共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创新链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其具体规划中,不仅重点提到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团、创新产业生态链,更点名要打造“中国西部农业硅谷”。 什么是农业硅谷?这将为成都带来什么? ▲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 陶轲 摄 “农业硅谷”: 超大城市的科技、资金、政策、产业聚集能力 按照《协议》,成都将与三家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共同招引一批头部企业、知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和高端科技企业入驻中心,构建起“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创新产业生态链。其目标是:加快打造成“中国西部农业硅谷”。 为何是“农业硅谷”? 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对标的是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区“美国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硅谷是链接技术与产业的代表。 此前,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先后布局了五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正是为破解现代农业领域中经济、科技“两张皮”等问题。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曾提到,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6-8年的时间,这需要稳定的机制、稳定的团队、稳定的经费支持,还需要科研院所和企业长期坚持联合育种。解决种业“卡脖子”风险,应注重产学研结合,防止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切实保障种业政策和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目前,西部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在成都,被赋予“中国西部农业硅谷”的期待。类似的是,农业硅谷也可以整合当地产业资源和机制,并汇集最好的科学家和企业家。 “之所以取名‘硅谷’,是希望发挥成都超大城市的科技、资金、政策、产业聚集能力。”上述科研人员表示,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在蓉在川农业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可以聚集服务成都乃至西南现代农业的各方力量。 按照《协议》,本次合作将围绕成都市“4+6”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创新需求,协同突破“卡脖子”问题和短板技术,提升成都农业产业科技支撑水平,实施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提升产业整体发展实力。 眼下,一批在成都农业实验室里诞生的新技术得到了市场认可,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其长带领团队研发的超级育种加速器,能够让稻谷“逃”过节气的约束,自由生长,有着广阔的推广前景。 到2025年,成都科创中心预计聚集超千名人才 《协议》中另一个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也是在成都备受关注的业态。 都市现代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在“联城带乡”的成都,发展这一业态,可以说有着天然的资源禀赋。 比如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的落地,上述科研人员提到,之所以选址成都,是基于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天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一方面,“天府之国”自然环境优越,十分适合都市农业发展;而成都旺盛的消费能力和安逸闲适的消费态度,也对发展都市农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截至2021年,成都市粮食播种面积572.8万亩、产量230.6万吨,连续3年稳步提升;建成现代农业园区93个,其中国家级3个;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1501元提高至2021年的2912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094个、保护修复利用川西林盘1005个,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 上述科研人员还提到,都市现代农业是大城市周边的现代农业,兼具“生产、生态、生活”多种功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与城市发展、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各类社会问题有关。也就是说,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还需要加快释放“人”的活力、激活“地”的潜力、激发“产”的动力、彰显“乡”的魅力。 “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都市现代农业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被探索和发现”,他注意到,“人”的活力正在涌向成都,目前已有22支国家级科研团队在科创中心开展工作。 按照规划,到2025年,成都科创中心预计聚集超过1000名的科研人员、创业青年、金融人才和在读研究生。 可以预见的是,围绕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创新赋能的“中国西部农业硅谷”,必将为成都超大城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上游新闻   15 阅读   2022-09-26 20:30
  • 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秋种应种尽种!

    9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秋农业生产推进视频会。会后,山西省立即召开全省三秋农业生产推进视频会议,贯彻全国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全省三秋生产工作。会议强调,全省秋收秋种已渐次展开,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秋种应种尽种,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用心用力抓好秋收会战。要根据作物成熟情况,科学确定收获时间。备足机具,打通影响农机跨区转运、农机及配件调运等堵点卡点。重点加强大豆采收机手培训,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全面开展带状复合田测产,遴选最佳模式、适宜大豆品种和栽培管理方式,指导明年生产。高度关注风雨霜雪,提前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准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秋粮收购工作,防止卖粮难。 种足种满,扩种冬麦油菜。要落实责任、落实面积,将小麦播种面积落实到县到乡、到村到田,确保只增不减。鼓励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种植主体、服务主体、托管主体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多种小麦。畅通农资运输渠道,确保农户用上优质种子、化肥、农膜等放心农资。紧盯关键农时农事,针对性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技人员要深入一线指导生产、解决问题。科学整地、选用优种,适当晚播、精量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增效增收抓好菜篮子保供。及时采收在田蔬菜,生产主体合理安排茬口,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能力。加快设施项目建设,尽早投入使用。守牢55万头能繁母猪和3900个规模场(户)底线,建设381个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扩大禽蛋、生鲜乳和牛羊肉的生产能力。全方位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落实落细农业生产安全措施,做好预案、压实责任,坚决有效防范处置农业农村领域各类风险隐患,严管严控农产品质量,有力有序推进土壤“三普”工作。坚决完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项目建设任务,坚决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用心用情做好三队包联服务,落实落细三秋生产技术要点。

    澎湃新闻   10 阅读   2022-09-26 20:29
  • 长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城,乡村振兴画卷扑面来

    乡村振兴,国之大计、民之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落实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六城联动”,建设现代农业城,推进乡村振兴是重要一环,举足轻重,意义重大。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重要节点,9月20日,2022长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召开。会议以“现场考察+集中开会”的形式开展,当天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榆树市、德惠市部分乡村振兴典型。 与会人员深深感受到,长春市上下正站在“两个大局”“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部署,以建设现代农业城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力度大,办法新,举措实,效果好。 长春大地,气象万千。 双阳区国信现代农业项目积极探索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 农业生产更加高质高效 “4号棚温度不够,开启草帘,多进些阳光!”9月14日中午,九台区卡伦镇乡情采摘园负责人周萍通过手机查看园区实时农情信息,及时做好调整,园区工作人员仅按了一个按钮,大棚上的草帘就齐刷刷地打开,灿烂的阳光顿时洒满整个大棚。“这个棚里种植的是油桃,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多亏园区通了农业物联网专线,棚里的传感器、环控系统等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周萍说道。 就在几年前,园区里手机通话都没有信号,更别提农业物联网了。据了解,由于个别乡村位置较偏,光纤宽带建设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田间地头,温室大棚要实现专线入户阻力重重。2020年,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在九台区、双阳区规划建设了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光纤宽带开始进入田间地头。如今,全市已设有43处农田四情监测站,其中,水稻20处、玉米23处。此外,还有5处农业园区100栋温室智能监测点,20处畜牧养殖场60栋棚舍监测点。网络铺就的“信息高速路”,给乡村带来了实惠。一方面,对农作物生长过程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实现远程诊断、精准管理;另一方面,园区可以利用流畅的网络进行直播带货、产品追溯等。 无独有偶。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农安生态无人农场探索打造高效能、低成本的智慧农业新模式;榆树农业科技示范园集中推广品种繁育、化肥减量、复合种植等新型技术,把园区做成了高新农业科研及科普示范中心、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年接待参观农民5万人以上。各地通过发展数字化、绿色化、智慧化农业,加快农业代化步伐。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享受着互联网释放的数字红利。将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延伸至县、乡、村,拓展系统在安防、社会治理、智慧交通、民生服务、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正在建设中的“农安长安”工程计划投资1.69亿元,新建大数据中心和县、乡、村三级指挥中心,接入摄像头10000个以上,打造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智能的无人农场、数字的植物工厂……一项项智慧农业“黑科技”朝此云集,未来,长春将是高科技的农业现代化“梦幻城”,长春将昂首迈向新时代。 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公主岭香葱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 强村富民探索有效路径 全产业链发展形成模式 榆树北沟村过去是贫困村,这些年发展蔬菜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公主岭三里堡村“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香葱产业发展到2000亩,市场份额占全省一半以上,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组织各类经营主体、小农户参与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 …… 近年来,长春市各区域不断探索强村富民有效路径,通过推动“产加销”贯通、“农文旅”一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效增强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金秋九月,正当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还在生长时,长春市广阔的田野里有一大批园艺特产迎来丰收,成为秋日里一道别样风景。从过去的春种秋收,到现在一年四季收获不断,长春市先后培育出一批特色种植区。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持续推进,各地更加注重融合发展,不断延长的产业化链条,绘就一幅强村富民的“钱”坤图。 位于农安县小城子乡胡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萝卜基地里,秋日的暖阳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我们在这儿种了30多公顷白萝卜,每公顷产量达到6万公斤!”合作社负责人胡忠德笑着说,别看萝卜种得多,但他们不愁销路,头茬走市场,二茬进冷库,精准把握农时,巧打时间差,每公顷萝卜的收益超过10万元。 今年以来,长春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目标,进一步做大“蔬菜、花卉苗木、瓜果、食用菌、特色经济作物”五大园艺特产主导产业,做强“六带一区”,即长双、长九、长九榆、长德榆、长农、长怀特色农业产业带和长春环城特色农业示范区,做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园艺特色乡镇,推进特色农业向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质量无害化、产品品牌化、管理组织化方向发展。 - 农安县全新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提升。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三产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长春以打造现代农业城作为践行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再次奏响现代农业发展最强音。 今年,长春市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57.39万亩,超过任务指标40.69万亩,比上年增加103.71万亩。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一声号令,一辆辆满载农资的运输车开进村口;一队队返乡农民回归田园;一项项长春市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接续出台,一笔笔种粮补贴及时下发。乡、村两级干部与农户结对包保,“一户一策”帮扶政策温暖民心,合作社、农机大户“代耕代种”与小农户实现互动。 在公主岭市,总投资4亿元的鸿翔种业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建设紧锣密鼓。4条果穗烘干线国际领先,两座全数控种子加工厂,年加工种子可达5000万公斤以上。全国最大、最先进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拔地而起。 “我们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抗大斑病cr基因,已成功导入早熟品种,比常规玉米品种增产10%至20%,计划明年在吉林省大面积推广。”鸿翔种业法人代表贺伟说。 种业是粮食之基。长春市以公主岭种子产业为基础,以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为核心,建设国内高水平的百万亩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加快推进中国农科院、先正达、隆平高科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落地,先后建立种子研发中心、科研实验站等育种基地,打造中国玉米种业硅谷,挺起中国种业的脊梁。 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特优玉米生产基地、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及技术推广基地,打造国家粮食生产高效提质先导区……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任重道远。目前,这里围绕“十大产业链”新建在建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51个。 2022年,长春市加大推动“秸秆变肉”工程力度,向“肉牛养殖规模达到145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目标发起冲刺。逐步打造种质资源“芯片”,做好平原类群中国西门塔尔牛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全市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达到64万头,规模以上牛场达到1000家,千头牛场超过15家,全年出栏有望达到65万头。抓好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育4个特色小镇、20个肉牛强镇、300个养殖大村、3000户养殖大户,长春畜牧业再出大手笔。以加工业作为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认定龙头企业10户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保持在1户以上,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两户、超亿元企业6户。 龙头带动,产业聚集。投资33亿元的九翔农业有限公司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在上河湾镇落地,3座套种鸡场已经达产,20余户规模养殖户签订了养殖协议。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肉鸡养殖,将推动农户由分散饲养向现代规模化饲养转变。 目前,长春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1家、省级龙头企业14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31家,手持彩练当空舞,产业腾飞正当时。 擦亮“长字号”品牌,长春信心满满。长春大米、皓月牛肉、正大肉鸡、双阳梅花鹿……品牌云集,名满天下,农业品牌在长春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路高歌猛进。 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三产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的268公顷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稻正茁壮成长。“合十农业”的大米订单纷至沓来。以农业种植、加工为基础,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协同发展的三产融合示范园区正在形成,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效益“三生共赢”。 位于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的氿遇山居民宿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美丽乡村建设各具特色 农民生活得到新提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近年来,长春市以农村垃圾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公路改造为主攻方向,强管理、夯基础、树典型、搭载体、补短板,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极大改观。 平坦笔直的村路通向家家户户,道路两旁栽植着绿树红花,波光粼粼的池塘水清景美……走进榆树市弓棚镇十三号村,仿佛置身一座整洁美丽的公园。“几乎所有来过我们村的人,都夸村里漂亮,引得城里人专程来参观。”作为人居环境千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十三号村的新面貌让村民侯耀辉为之自豪。 十三号村是如何实现“旧貌换新颜”的?“以创建示范镇为契机,我们高起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弓棚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党建+美丽弓棚”建设行动,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全镇先后评选出引领户9户、示范户21户、标准户3119户,以点带面开启美丽乡村建设。 像十三号村这样的“公园式”乡村在长春市还有不少。统一标准的围墙、设施齐备的文化活动广场、造型美观的路灯……成为越来越多村镇的标配。今年,长春市深入实施示范创建工程,建设示范村202个,打造示范镇30个,创建示范带13条,评选“干净人家”3.3万户。通过广泛实施垃圾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标准化治理、街道庭院整治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生态宜居水平。 不仅环境美了,长春市更是促产业兴旺,农民的钱袋也变鼓了。 上个周末,马鞍山村游客不断。“这里空气清新,很适合休闲旅游。”刚刚徒步完的市民赵岩走进了村里的“羊村饭店”,准备吃上一顿地道的山野菜。 “羊村饭店”是马鞍山村第一家农家乐,得益于村里的乡村旅游产业,带火了这家小饭店。店主关连影说,“现在每天客流不断,一年能收入30多万元。”产业兴则乡村活,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来,马鞍山村把旅游资源整体“打包”,通过政策优势吸引氿遇山居田园综合体等文旅产业项目落地。 积极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由“环境美”向“产业美”发展,近年来,长春市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利用省、市乡村振兴现场会等契机,打造了净月高新区友好村、双阳区小石村、公主岭市三里堡村等一批美丽乡村,还有农安红星村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街院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德惠永生村立足“四美”村庄,打造“江南水乡”徽派特色建筑,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各美其美……形成了多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截至目前,长春市已累计打造宜居宜业示范村225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56个。两年累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672户3468人,全市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41.3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万元。 农民富、乡村美。 长春正以“奋斗有我、就在吉林”的昂扬姿态,扛起“一主”担当,融入构建“六双”格局,闯新路,开新局,做表率。

    澎湃新闻   12 阅读   2022-09-26 20:28
  • 朱赟德:推广农业科技,精耕大国良田

    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水稻长势,在田间管理上用上了大数据分析。新农人朱赟德,扎根田间近十年,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见证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巨大变化。 这位皮肤黝黑的小伙就是朱赟德,今年32岁的他,除了管理着自家承包的3200亩稻田,还服务着周边农户的4000多亩地。眼下正是水稻收获季,他正和周边农户挨个沟通,安排收割计划。 别看现在很轻松,2013年朱赟德大学毕业回村时,当地都还是传统作业。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朱赟德说服父亲,陆续引入了插秧机、喷洒农药无人机等设备。如今,他家承包的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000多亩扩大到了3000多亩。朱赟德还运用大学所学的土壤改善等专业知识,改善深层土壤缺肥僵硬的状态,并引入新品种,提高水稻品质。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是这十年广大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变。这十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而今,朱赟德引入了全套智能化设备和加工生产线,为周边农户提供种、管、收、加工全流程服务,带动农户从传统的卖稻谷转为销售优质大米,每年为周边农户增收约300万元。

    央视网   8 阅读   2022-09-26 20:27
  • 陕西省加快推进现代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推进现代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陕西省“十四五”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蔬菜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十三五”以来,我省大力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和千亿级设施农业工程,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全省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规划》指出,我省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障市场供给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调结构、优设施、提质量、增效益”的总体思路,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补短板、延链条,提质量、增效益,扎实推动全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我省将按照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区域和重点片区,打造产业集群,形成适度规模效应;以科技进步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创新高效农业,加快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和存量改造提升,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树立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理念,推行良种良法、药肥减量化、绿色防控;立足全产业链和综合效益提升,推动产加销均衡完善配套,补齐突出短板,构建新型三产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蔬菜规模达770万亩,总产1900万吨,实现产值780亿元;设施农业总面积达370万亩,总产130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200亿元。

    陕西日报   39 阅读   2022-09-26 20:26
  • 农业农村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市县级平台1.0版本正式上线

    9月23日,在庆祝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农业农村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以下简称“平台基座”)市县级平台1.0版本上线仪式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该平台的上线将与已经落地的省级“平台基座”实现联通,更好地促进数据资源纵横贯通,提升农业农村部门数字化治理能力。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韩旭对“平台基座”成员单位和全体研发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各部门和地方正在加快构建大数据体系,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数据开发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决策和监管对大数据支撑的需求越来越多,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对数据发挥生产要素作用的依赖越来越强。 韩旭表示,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持续做好“平台基座”的升级完善和落地实施等工作,以“平台基座”赋能智慧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发展生态圈。 据了解,“平台基座”由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人民数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五家单位共同研发。“平台基座”立足农业农村业务工作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需求,旨在打破数据分割和系统孤岛壁垒,提供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农业农村数据共享交换枢纽,可实现国家与各地、地方与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并为实现与其他部门的涉农数据交换共享设置了接口。市县级“平台基座”继承了省级“1+8+N”架构,可实现轻量化数据资源中心,具有灵活定制扩展、数据响应迅速、便捷化数据分析、省部级数据互联互通、本地化数据落地等优势。 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潘健,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韩巍、王松出席会议。中国电信农业农村事业部总裁白云东,人民网·人民数据总经理郑光魁,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飞,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勇参会并作发言。联合实验室成员单位代表,以及“平台基座”研发工作人员参会。

    腾讯   10 阅读   2022-09-26 20:26
  • 农业农村部:全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三秋农业生产推进会,强调毫不放松抓好秋管秋收秋种,全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努力稳定冬小麦、扩种冬油菜,夯实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基础,为稳住经济大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指出,要持续抓好秋粮后期田管,东北地区防好北上台风和倒伏,黄淮海地区推行玉米适当晚收,增加灌浆时间、促进产量提升,南方稻区落实好“一喷多促”等措施,努力增粒重、稳产量。搞好机具调度,适时抢打抢收,推广机收减损关键技术,做好疫情影响机收的应对准备,确保颗粒归仓。指导农民做好粮食晾晒,支持社会化组织和收储企业提供烘干和存储服务,鼓励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尽快实现丰收入库。   会议强调,要抓好秋冬种,确保冬小麦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紧盯关键环节提高播种质量,动员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及时整好地,细化适合当地的冬小麦播种技术方案,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努力做到适墒适期播种。指导农民强化小麦冬季田间管理,合理运筹肥水,适时适量浇好越冬水,促进及时出苗、苗齐苗壮。针对可能发生的华西秋汛、长江中下游局部伏秋连旱,分类施策防好气象灾害和重大病虫害。   同时,各地要把扩种冬油菜作为今年秋冬种的重中之重,用好产油大县奖励、社会化服务等政策,采取系统性综合性措施,千方百计完成好扩种任务。逐项破解油菜生产难题,组织推广一批高油“双低”品种和适合稻稻油模式的早熟品种,加快油菜毯状育苗、机械栽插移栽等适用农机推广应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主体更多承担油菜扩种任务。

    经济参考报   12 阅读   2022-09-26 20:25
  • 燕谷坊集团先行,低碳绿色农业发展亮相2022服贸会

    9月4日至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全球绿色发展与碳中和主题会议开幕式”。会议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牵头,由燕谷坊集团承办,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共同主办。燕谷坊集团坚持低碳绿色农业发展亮相2022服贸会,燕谷坊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均国先生参加活动并进行绿色、低碳发展等主题演讲。 燕谷坊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均国作《全谷物食品科技护航低碳绿色发展》主题报告分享。 燕谷坊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燕谷坊集团积极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时代使命。深入围绕“低碳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减碳。产业上游推进农业碳汇,从“育种技术创新,推广绿色有机栽培技术,燕麦治沙,推广50万亩燕麦种植面积,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协同实现碳减排”;产业中游以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引领,深度开发燕麦全谷物加工链,不浪费燕麦的一点一滴 ,实现从良田到餐桌的食品减损,共同耕耘“无形良田”,打造数智化全谷物加工生产线,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产业下游精心打造健康好吃的绿色食品,多款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推动绿色消费,发展绿色经济。 秉承一手农民、一手市民的企业使命,燕谷坊勇做乡村振兴排头兵。打造“武川模式”样板 ,全面推动低碳绿色农业发展。科技研发下进行农产品价值再造,一二三产融合构建产业数字经济平台,助力武川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深耕行业十余年,打造燕麦样板,以全谷物科技助力小杂粮提质增效,助力粮食安全,应对碳排放增量可能带来的全球粮食产量下降问题。 要实现整个行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就必须与合作伙伴全面协同。燕谷坊联合燕麦全谷物品牌共同发起“东方麦谷”行业公用品牌建设,以民族产业的崛起,带动民族品牌出海,肩负全球绿色发展和碳中和的使命!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理念先行。燕谷坊集团将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融入产业链运转中,倡导和推崇一种减碳绿色新风尚,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注重经济效益、绿色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兼顾。

    千龙网   14 阅读   2022-09-26 20:22
  • 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今年6月下旬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长江流域一些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   经济日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主持人: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取得哪些成效?   梅旭荣(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我国地处东亚典型季风气候区,虽有雨热同季、生产潜力高的优势,但也存在气候变率大、灾害性天气频发问题。特定气候类型和复杂地理条件,决定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是我国农业生产面对的常态问题,只是灾害发生的种类、区域、为害作物和致灾强度等有所差别。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切实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基本摆脱了几千年来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作物受灾率和成灾率显著降低,近10年(2011年至2020年)平均农作物受灾率和成灾率分别为20%和10%,较近40年(1981年至2020年)平均分别下降16%和8%。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工程防灾能力稳步提高。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农田灌排设施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高了农田工程防灾能力。2004年以来,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依据年初计划,2022年将建成土地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10亿亩,稳定保障1万亿斤粮食产能。目前,全国拥有排灌动力机具、农用水泵约5000万台、节水灌溉类机具近300万台(套),农机抗洪排涝能力超过2000万亩/年,抗旱抽水浇灌能力超过1亿亩次/年。   二是生物抗灾和技术减灾能力持续增强。一大批抗逆丰产优质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充分发挥了农作物自身抗逆性能,提高了抗御灾害能力,降低了灾害损失。针对水资源缺乏、旱灾常发现状,推广节水抗旱作物品种和覆盖、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旱作节水技术,截至2021年,全国高效节水面积达3.78亿亩。   三是结构避灾能力不断巩固优化。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农业气候资源与灾害风险区划为主要手段,于2015年完成“中国农业气候资源数字化图集”,绘制了全国主要农作物光温水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数字地图,为主动防灾避灾提供依据。   四是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稳固发展。在完善部—省—市—县四级灾情调度系统基础上,建设了一批田间定点监测点和国家级墒情监测站,持续建设完善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中心,实现灾情数据实时监测、分析和预判,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健全。“十三五”期间,建设完成针对大宗粮食作物和特色林果等农业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支持平台,实现了从灾害识别到技术支撑,从决策服务到灾后补救的全链条服务。   五是制度救灾能力快速提升。农业保险救灾制度不断完善。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试点以来,逐渐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承保面积不断扩大、险种不断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近19.8%,为1.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4.7万亿元。天气指数农业保险技术创新降低了制度救灾成本。2007年以来,大宗粮食、特色果蔬、水产养殖、畜牧等天气指数农业保险产品,陆续在全国农业保险市场推广应用,形成了一整套产品研发技术方法和业务应用模式,实现“即损即赔”,保守估算可降低农业保险核灾成本50%以上。救灾物资资金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央财政支持下,陆续设立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贴等专项资金,用于受灾地区化肥、农膜、柴油、药械、种子、种苗等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购买,支持受灾地区农业防灾减灾和生产恢复。今年8月,财政部紧急安排100亿元用于水利抗旱和保障秋粮生产,支持秋粮减灾稳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机制逐步健全,建立多部门会商制度,组建抗灾减灾专家指导组,密切关注气象灾害监测动态,综合研判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制定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并开展实地技术指导,推进减灾保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 大灾保险发挥独特作用   主持人:大灾保险在农业减灾救灾中有何积极作用?我国农业大灾保险建设情况如何?   庹国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农业大灾有不同定义。按照风险事故,干旱、洪涝、台风、地震等都属于农业大灾。不少国家专门为洪水、地震等大灾保险立法。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再保险的法律法规,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涵盖了几乎所有农业大灾风险,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就是我国低水平的农业大灾保险制度。部分省份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建立既包括农、林、牧、渔业风险责任,又包括人身意外伤害责任、农房损坏等责任的农业大灾保险制度,提高了农业灾害风险的保障水平。   农业大灾保险是防灾减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防灾减灾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工程,既需要通过兴修水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等工程措施,进行事先防灾安排,也需要在灾害事故发生后进行救灾,包括调水灌溉或者组织排涝、治理病虫害等。在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条件下,灾害特别是大灾造成的损失后果比自然经济下的小农经营更加难以承受。这就需要建立农业大灾保险制度,在采取各种防救措施之后发生的农业损失,由农业大灾保险这种损失补偿制度来补偿。因此,“防、救、补”是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这个制度越完善、配合越好、效率越高,越能保证农业再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农业大灾保险为迅速恢复生产、稳定和增加农户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大灾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重大影响。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171.8万公顷。其中,干旱受灾面积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29%。2021年包含大灾风险责任的农业保险,为投保农户提供780亿元补偿款,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214.2亿元的24.3%,是当年应急管理部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3.4亿元的58倍。实践证明,农业大灾保险对于灾后迅速恢复生产以及减少农户农业生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粮食产量能长期稳定在6亿吨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6272.4元增加到2021年18931元,增长2倍,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是一个独特贡献。随着以增品、扩面、提标为标志的农业保险快速、高质量发展,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   现有农业保险,虽然也承保农业大灾风险责任,但是保险金额普遍较低,保险标的覆盖面较窄,对很多农户农业收入有重要意义的蔬菜、水果、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以及农房、渔船、农业设施等农业财产,尚未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这众多标的的保险,仅依靠地方政府补贴非常有限,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的发展难以满足农户巨大的风险保障需求。湖南省从2015年起在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由省级财政出资,建立农业大灾保险制度,不仅提升了农林牧渔业的风险保障和水平,也将农村(包括外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农房、农业设施等人身和涉农财产纳入农业大灾保险的保障范围,大大提高了农业大灾保险保障水平,受到农村居民普遍欢迎。   完善我国农业大灾保险制度,有两条路径。一是强化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中央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目录,将农林牧渔主要产品生产项目和涉农财产、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项目纳入目录,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可根据农民需求和支付能力,对不同生产项目、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项目进行差异化补贴。二是在现有农业保险制度基础上,另外建立农业大灾保险制度,主要由省县筹措资金,为农业保险提供补充保障。农业保险和农业大灾保险两种制度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强化认知补齐短板筑牢防线   主持人: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还存在哪些短板?应如何补齐短板?   龙文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建立牢固的防灾减灾体系。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已取得一些突出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农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不平衡、不充分。连续多年不出现灾害或者灾害损失少的地方,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当地农民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放松。地方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不尽相同,灾害发生频率高,重视程度就高,财政预算就多,反之预算就少。部分农民也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在防灾上多投入。二是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不健全。我国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微型水利项目建设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一大批农田水利项目后,大大提升了农田灌溉排水体系,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但农田水利设施仍存在管护机制不完善、相关参与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等问题,影响长期稳定发挥效益。三是农业灾害应急能力不强。灾害预警由监测—评估—警报—响应等环节组成,涉及农业、水利、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信息汇总和协调等工作,灾前预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难以及时响应。灾中物资储备和人员力量不足,由于基层农业应急救灾物资没有统一储备标准,很多储备物资难以应对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灾害。同时,基层普遍存在人员不足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连一般的灾害都很难应对。四是农业保险作用发挥不充分。农业保险虽有些险种在防灾减灾等环节发挥作用,例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防寒保暖投入,但更多仍体现在灾后赔付上。农业保险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要求在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有效保障方面发挥作用,还远远不够。即使是在赔付环节上,也存在定损到户难度大,整体赔付水平低,赔付不及时等问题。   为此,提出如下几个建议。   强化防灾减灾认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总结灾害发生以后相关处置经验,不断提升灾害处置水平。地方财政要提高防灾减灾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利用“防灾减灾日”为广大农民开展各类农业灾害基本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培训,增强群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宣传活动,营造防灾减灾浓厚活动氛围,帮助农户了解投保、索赔、防灾、防损等知识。   加强水利设施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防御体系建设。周期性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及时修复水毁灾损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沟渠疏浚以及水库、泵站建设和管护,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度汛隐患。依托水管理平台和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各地有效探索基础上,推广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明确权属关系,建立农田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机制。   提高灾害应急能力,提高防救质量。在农业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统一指挥下,建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信息,及时快速对各类灾害事故生成、演进情况进行迭代分析,重点保障灾害事故多发易发区域的监测预警,依靠现代媒体宣传普及,不断提升农业灾害预警信息在全社会的可接收和可接受程度。加强应急救灾储备物资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工作,提高物资使用率。在救灾过程中尤其要强化救灾工作的统一有效应对,避免“打乱仗”。   发挥农业保险作用,提高赔付标准。加大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开发力度,将农业保险贯穿农业防灾、减灾、灾后赔付全过程。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提高保障标准,增强保险吸引力。灾害发生后,以最快速度开展定损理赔,帮助农民减少灾害损失,及时恢复再生产。加强农村基层保险站点的建设,拓展防灾减灾功能,建立农村灾害信息员队伍,打通保险和减灾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灾害出现后及时帮助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新浪   10 阅读   2022-09-26 20:21
  • 打造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

    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位于陕西省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称“杨凌示范区”)又迎来创新的丰收年:发现小麦中条锈菌感染的原因,开辟抗病小麦育种新途径;西农172、西农598、西农625、西农198、西农920、西农863等6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今年是杨凌示范区成立25年。25年来,杨凌农业科技创新不断迸发出新活力:审定通过农作物新品种达768个、苹果新品种12个,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19项,建设中国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的脚步扎实有力。   围绕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形成突破性示范性引领性创新成果   今年7月,国际顶级期刊《细胞》在线刊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的研究成果,成为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代表。这项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找到了小麦中条锈菌感染的原因,从而开辟了小麦抗病育种培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这一发现打破目前小麦主要利用抗病基因育种的传统思路,实现了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领域的重大突破,提升了我国种业原始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生物育种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说。   植物免疫团队成员王晓杰说,康振生院士抓到了小麦中条锈菌传播的关键因素——野生小檗。康振生的导师李振岐院士,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和植物免疫学领域的主要奠基者,他此前率先锁定条锈病的“病原地”。   小麦育种是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的专长,从这里先后走出了我国小麦育种领域的专家赵洪璋教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等一大批著名的小麦育种科学家。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围绕攻克农业生产“卡脖子”技术,推动形成了一批突破性示范性引领性创新成果,尤其是在种业创新方面,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科技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1000多位小麦育种工作者扎根杨凌,在我国黄淮麦区6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中,出自杨凌的小麦品种主导了其中4次。   从水土保持到植树造林,从生态保护到富农兴产,助推黄土高原披上“绿装”   紧紧围绕耕地和种子,杨凌示范区搭建创新平台。今年7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共同组建,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试验基地建成投用,将致力于破解耕地可持续发展科技瓶颈。   由杨凌示范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粮农集团共同建设的秦创原农业板块,突出杨凌特色和优势,主攻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创企业孵化。今年6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主持选育的国审大穗大粒小麦新品种“武农981”“武农988”品种权,通过杨凌示范区秦创原农业板块创新驱动平台转让,一年的经营许可协议期限签约金额达100万元。   去年6月,新成立的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发布了2021年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一经发布,就收到8份项目意向书。经组织专家评审、会议研究,遴选出了“优质高产抗病耐旱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小麦种质资源发掘利用的分子基础与技术开发”“玉米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育种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和“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与重大品种选育”等4个项目的主持人和实施单位,项目正有序推进。   这两天,在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山地果园,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晓东来查看节水技术系统运行情况,解决当地山地果园缺水的发展难题。   在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纸坊沟村,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二级调研员白应飞告诉记者:“经过长期治理,纸坊沟实现了从森林几乎绝迹到森林覆盖率80%以上的转变,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8000元。纸坊沟生态治理模式也为延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科研院所已在省内外建立了10个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从水土保持到植树造林,从生态保护到富农兴产……来自杨凌的科技力量助推黄土高原披上“绿装”,打造出一个个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的样板。   把科技创新作为立区之本,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9年5月28日,占地1000亩、一期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项目落户杨凌。   先正达北京创新中心总裁张蓓告诉记者,之所以落户杨凌,旨在将先正达的全球优势资源和技术在杨凌集成和提升,着力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助力中国种业发展。   走进先正达杨凌育种技术中心的实验基地,看到不同性状的玉米种苗正在茁壮成长。“我们在温室当中一年可以种植四到五代,相比室外条件,快了将近一倍。”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性状快速整合中心经理杨炳鹏介绍。   2021年2月3日,全国农业特色综合保税区——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杨凌综保区一期在2022年5月27日通过国家正式验收,8月24日封关运行。目前,已在生物科技、大宗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跨境电商等方面储备20余个项目。   走进杨凌的国家肉牛改良中心良繁场,几百头经过选型的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种公牛、基础母牛和良种犊牛毛色发亮、体型健壮。这些选育出的肉用新品系,跟传统牛相比较,生长速度快。   2006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教授的科研团队,经过15年的科研攻关,研发出首个中国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打破了国外垄断。昝林森表示,芯片的问世提升了中国黄牛肉用选育工作的效率及精准性。   在杨凌,通过实现从种植到酿造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从40%提高到60%,一杯杯“葡萄酒”里,映出了科技创新的“杨凌印记”。   杨凌示范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立区之本,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创造水平大幅攀升。仅2021年,杨凌示范区共获授权专利1123件,比上年增长29.8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163件。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说,“十三五”以来,杨凌共审定小麦品种112个,其中国审品种22个。这些品种有望成为黄淮麦区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着眼“十四五”,杨凌示范区将再接再厉,推进在更高层面履行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人民网   9 阅读   2022-09-26 20:20
  • 毫不放松抓好秋管秋收,全力以赴稳小麦扩油菜

    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三秋农业生产推进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有力推进三秋生产,毫不放松抓好秋管秋收秋种,全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努力稳定冬小麦、扩种冬油菜,夯实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基础,为稳住经济大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指出,当前北方大部分秋粮已进入完熟期,南方双季晚稻正在抽穗扬花,防灾稳产、技术增产还有一定空间和时间。要持续抓好秋粮后期田管,东北地区防好北上台风和倒伏,黄淮海地区推行玉米适当晚收,增加灌浆时间、促进产量提升,南方稻区落实好“一喷多促”等措施,努力增粒重、稳产量。搞好机具调度,适时抢打抢收,推广机收减损关键技术,做好疫情影响机收的应对准备,确保颗粒归仓。指导农民做好粮食晾晒,支持社会化组织和收储企业提供烘干和存储服务,鼓励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尽快实现丰收入库。   会议强调,要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压实责任,抓好秋冬种,确保冬小麦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紧盯关键环节提高播种质量,动员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及时整好地,制定细化适合当地的冬小麦播种技术方案,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努力做到适墒适期播种。指导农民强化小麦冬季田间管理,合理运筹肥水,适时适量浇好越冬水,促进及时出苗、苗齐苗壮。针对可能发生的华西秋汛、长江中下游局部伏秋连旱,分类施策防好气象灾害和重大病虫害。   会议强调,各地要把扩种冬油菜作为今年秋冬种的重中之重,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用好产油大县奖励、社会化服务等政策,采取系统性综合性措施,千方百计完成好扩种任务。逐项破解油菜生产难题,组织推广一批高油“双低”品种和适合稻稻油模式的早熟品种,加快油菜毯状育苗、机械栽插移栽等适用农机推广应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主体更多承担油菜扩种任务。精细落实“三沟”连通、密植增产等关键技术,打造一批油菜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建设片,示范带动油菜稳产增产。   会议要求,要多措并举稳定“菜篮子”产品生产,分级落实生猪产能调控责任,促进稳定供应。抓紧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抓住秋收后、秋冬种前的采样窗口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采样及化验任务。加快盐碱地普查进度,把试点地区盐碱地的类型、分布、程度、成因和全国盐碱荒草地的开发潜力摸清楚。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日常监测监管,聚焦重点农产品及易超标参数,加密监督抽查频次,加大整治打击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上海证券报   9 阅读   2022-09-26 20:19
  • 城乡融合,南京农业展现新“丰”貌

    9月23日,我国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南京,希望的田野上,水稻已经抽穗,一个月后,全市各涉农区将会在收割机的轰鸣里,掀起丰收的浪潮。记者从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继今年夏粮丰收之后,南京市秋粮种植面积同比增加,长势总体平稳,有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南京是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一产增加值占比不足2%,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南京市始终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绘就一幅幅美好“丰”景,扛稳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立足城乡融合发展,发挥独特优势,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粮食丰收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战略问题。南京虽然是粮食主销区,但落实“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要求须臾不放松。    今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引起了全国不少区域干旱的发生,南京也不例外。“如果发生在传统农业时代,这么严重的大旱,不少地方的粮食肯定会颗粒无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南京市把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牢牢压实粮食生产的政治责任,下达专项资金补贴,持续加大翻水引水力度,想方设法稳住粮食产量,扭转局面,力夺秋粮丰收。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近年来,南京市落实最“硬核”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有土地,更要充分挖掘释放耕地潜能。南京市地形地貌“六山一水三分田”,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为此,南京市建立完善“硬核”的基础设施,加大“吨良田”建设,每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到“十四五”末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70%,让更多农田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业基础保障越来越完善,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    另一方面,南京市大力践行“藏粮于技”,完成“南粳46”水稻品种在南京的扩区工作,积极开展“宁香粳9号”的示范推介,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机器换人”,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97%,以技术迭代、装备升级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   农业“丰”景  休闲农业遍地开花   在南京,丰收的锣鼓是从9月中旬开始敲响的。9月16日起,南京市陆续开启了“农业嘉年华时间”。丰收节前后,全市各涉农区大约有十场活动,文艺演出、民俗体验、体育比赛、农产品展销……一系列丰富的节庆活动掀起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热潮,吸引市民走进乡村。    这是南京这座特大城市的农业独特“丰”景。作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节庆品牌,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兴起离不开南京市休闲农业起步早、增速快、后劲足的发展优势,把庞大的城市居民需求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31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5.8亿元,在南京市形成以休闲农业领跑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新趋势。    而早期的快速发展中,粗放式发展模式的传统休闲农业囿于“吃饭、打牌、钓鱼”,经营项目同质化成为发展瓶颈。南京市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形成了一批“休闲农业+”模式,在加法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休闲农业+教育”方面,南京市自2017年开始,率先打造青少年学农基地,培育了30家学农基地,编制发布全国首个学农基地地方标准。    “休闲农业+体育”方面,开展南京市乡村特色体育基地建设,认定10家乡村特色体育基地,将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引入乡村,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集聚人气。    “休闲农业+都市农园”方面,引导相关主体推出了都市农园项目,招募市民在近郊农园认领土地耕种,融合发展生态农业、参观体验、学农教育等,拓展休闲农业多元功能,提升综合效益。目前项目运行仅4个多月时间已吸纳会员近200人,实现综合收入约150万元。    农村“丰”彩  全域美丽乡村展现新画卷   美好“丰”景还在美丽乡村蔓延。作为丰收节期间的主要活动,今年南京农业嘉年华举办地从栖霞八卦洲转移到了江宁湖熟。记者获悉,未来还将根据需要定期更换举办场地,以品牌活动撬动更大范围休闲农业发展。而这个底气,正是来自南京市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全省第一的良好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美丽乡村1800多个,成功创建5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南京获得“首批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优秀城市”称号,20多个村获得“中国最美乡村”等称号。通过点线面结合、差异化打造,使美丽乡村变“盆景”为“百花园”,从“一处美”到“处处靓”。    不仅要“外在美”,还要“内在美”。在美丽乡村,乡村民宿发展势头强劲。从城里回乡的龙尚村村民耿学梅,在自己家里做起了民宿。“村里变美了,外地人还跑来开酒店开民宿,也让我们对老家的未来有了信心。”   据初步统计,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乡村民宿308家,共开展12个民宿村提档升级。据南京智慧民宿服务平台数据,今年1—8月份,全市乡村民宿共计接待17万余人,实现总营收8433万元。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中,南京农村已经日益成为现代农业新高地、美丽乡愁承载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农民幸福乐居地,展现乡村新“丰”貌。

    南京日报   7 阅读   2022-09-26 20:13
  • 是“祸”不是“福”! 农业农村部织密防控网络围剿福寿螺

    近年来,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福寿螺在我国多数水域均有不同程度涉及,不少粉色卵块附着在河岸边的草丛、石块、水生植物茎秆上,且危害着农业生产、破坏水域生态环境。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防控现场会,部署推进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工作。   福寿螺,听似吉祥美好的名字背后,却隐藏着对生态安全、农业生产安全的严重威胁。   资料显示,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上世纪80年代,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但由于口味不佳,市场销量惨淡,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扩散到农田和天然湿地。   据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专家介绍,福寿螺对水稻、蔬菜等作物均有危害,尤其对水稻的危害最为严重。“它几乎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幼螺和成螺会咬食水稻叶及分蘖,使水稻因为分蘖降低而减少了有效穗进而造成减产。福寿螺对农业生态系统来说,可谓是‘祸’不是‘福’。”   农业农村部在近日召开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防控现场会上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紧盯关键环节,加大防控治理力度。聚焦福寿螺、红火蚁、豚草等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物种,组织实施系列灭除活动,因地制宜探索防治新模式新方法,推进有效阻截治理。   在加快实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方面,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物种监测预警,尽快掌握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发生状况。通过加强部门联合会商和协同联动,织密联防联控网络,强化外来物种引进、释放、丢弃等关键环节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   “由于福寿螺携带寄生虫多,建议不要食用。”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杂草与外来入侵生物研究室副主任褚世海表示,当食用没有煮熟的福寿螺时,会造成人体感染而致广州管圆线虫病。这个病潜伏期多在1周到2周,线虫可能会钻到大脑,破坏神经系统。“有些不法商贩可能把它混成田螺、海螺,喜欢在街头‘撸串’的市民一定要小心。”他说。

    人民网   10 阅读   2022-09-26 20:13
  • 农业农村部召开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生猪生产和供应形势持续向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水平,生猪存栏量连续5个月增长,规模猪场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后期上市肥猪充足、市场供应有保障。会议要求,今年第四季度节假日多、重大活动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生猪稳产保供重点工作。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和信息预警,盯住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出栏等关键指标,加大信息发布频次,有效引导生产。精准开展综合调控,从生产、市场和进口等多环节协同施策。进一步落实好养殖用地、环保和贷款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养殖预期。毫不放松抓好非洲猪瘟防控,落实好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平稳不反弹。

    央视网   9 阅读   2022-09-26 20:12
  • “撂荒地”变身“致富田”

      仲秋时节,站在布尔塘山放眼望去,一朵朵白云绕山间,黄澄澄的玉米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眼下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田地里,忙着采收的村民和满载玉米的拖拉机,同满目琳琅的各色果蔬汇聚成了一幅和谐的乡村丰收图景。   布尔塘山位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大庄村西南3公里处,几年前这里还是长满杂草、无人耕种的荒地。查汗都斯乡党委以撂荒地整治为契机,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共创”的发展思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让撂荒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实现华丽转身,沉睡的土地资源重新“活”了起来。   说起布尔塘山这片撂荒地的变身,离不开大庄村党支部的积极协调。两年前,大庄村党支部通过微信交流群、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引导,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以“党支部+企业+农户”共管模式,推广“委托代耕”模式,将布尔塘山800多亩(1亩≈0.067公顷)闲置土地流转给村致富能人、种植大户马舍乙四承包经营,带头整治撂荒地并成立循化县布尔塘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现代农牧业的产业开发和田园综合体开发利用,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当地生态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现在年轻人都去外出创业了,很多撂荒地没人种,土地是农民的根,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得到大家信任,就要引导更多村民发展。今年正巧碰上了整治撂荒地的政策,我想着通过辛勤劳动,迎来丰收,就会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乡村发展的成果。”马舍乙四说道。   “布尔塘山被开发后,我就来这里干活了,离家近,一个月还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布尔塘山种植的农作物多、面积大,需要很多劳动力。来干活的都是周边的村民,家门口挣工资,大家心里可高兴了。”今年41岁的马成军家就在大庄村,自布尔塘山开发后,他就在这里打工。   截至目前,布尔塘山撂荒地复耕750余亩,规模化种植线辣椒、大豆、西红柿、紫薯、花生等农作物600余亩,栽种杨树、柳树、榆树等30000余株,种植花椒树等经济林300株。带动村民就近就业20余人,累计创收达50余万元。昔日的荒山变成百姓的“致富田”,为农民致富增收拓宽渠道。   “我们通过撂荒地整治,重点发展了线辣椒、马铃薯、玉米、大豆等产业,盘活了荒置的土地,带动了附近的村民就业,使大家增加了收入。”大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建锋介绍说,2022年春季查汗都斯乡党委还在布尔塘山组织全乡党员群众开展春季国土绿化暨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造林面积达到3万多株,为这片撂荒的土地披上了希望的绿装。   昔日的撂荒地结出累累硕果,布尔塘山也被规划出更多希望。未来,布尔塘山按照田园化、生态化、民俗化、精品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理念,高标准建设循化县田园综合体生态农牧业旅游观光园,重点实施乡村绿化、产业发展、林木管护提升工程,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查汗都斯乡党委将把布尔塘山相关产业项目作为桥板工程进一步发展壮大,持续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保证示范基地功能齐全,坚持把乡村旅游建设与群众增收致富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查汗都斯乡党委书记韩文华信心满满。

    青海日报   32 阅读   2022-09-25 21:50
  • 海东市民和青贮玉米丰产增收

      9月15日,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凉坪种植专业合作社门口,装满青贮玉米的拖拉机排起了长队,青贮饲料铡草机正在不停运转,青贮玉米进入收获销售高峰期。   据了解,今年西沟乡种植青贮玉米1333.33公顷,预计可收贮全株玉米青贮饲料20000吨。连日来,西沟乡积极组织动员全乡农户和青贮饲料收购商抓住当前有利天气时机,加快采收、销售,实现青贮玉米丰产丰收。

    青海日报   25 阅读   2022-09-25 21:47
  • “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今日启动

      9月23日,以“庆丰收 迎盛会”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将启动。活动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导、农民主体”模式,聚焦产业、突出特色、注重内涵、传承文化,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系列节会活动,将本届丰收节办成农民的盛会、丰收的盛会。   此次丰收节将举办“云庆丰收直播间”全网连线直播主题活动、“赞丰收”海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展、“展丰收”市县热带特色高效农产品金秋消费季活动、社会化服务展、“品丰收”市县特产美食展、全省区域公用品牌成果展、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仪式等系列活动。   此外还将全面展示全省区域公用品牌成果,包括三亚芒果、东方火龙果、文昌鸡、五指山红茶、保亭红毛丹、琼中绿橙、海口火山荔枝、澄迈桥头地瓜、东方蜜瓜、海口火山石斛等10个2022年海南省市县农产品公用品牌;以及15个2022年海南省农业企业品牌。

    海南日报   29 阅读   2022-09-25 21:45
  • 潭门渔港迎丰收“鱼来鱼往”交易忙

      9月22日上午9时,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码头鱼货交易繁忙。渔民们正分拣鱼货,按渔获大小、种类定出价格。岸上,收购商、代理商和食客则抢购挑选,价格谈妥后将选好的海产品倒入自带的鱼篓里,满载而归。   自8月27日正式开渔后,琼海611艘渔船先后扬帆起航耕海牧渔。近日,捕捞作业的渔船也陆续返港,收成喜人。   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渔获代理商李钦表示,今年渔获量基本跟往年持平,受省外部分地区疫情影响,渔获主要销往省内市场。   琼海市渔政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岳周表示,目前已经有2艘渔船从中远海作业返港,还有8艘在返港路上。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渔船返港后,船上所有人员及渔获均将进行核酸检测,船上所有人员落实五天四检的核酸检测后才能再次出海。

    海南日报   27 阅读   2022-09-25 21:42
  • 龙江大地果实累累,已收获农作物逾千万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黑龙江省各地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黑土地上硕果累累,一些农户已组织抢收。农情调度显示,截至9月21日,全省农作物已收获102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已收获712.5万亩。   黑河市爱辉区古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了4千亩大豆,负责人闫化军告诉记者:“大豆长势非常不错,眼瞅着快要‘收秋’了。合作社4台大型机械联合收割机已经整修完毕,‘十一’前后就开始收啦,也就五六天就能完活。”说到收成,他笑着说:“去年我们收了6百多吨,今年风调雨顺,加上我们这大半年更为精细的管理,初步估算能收7百多吨。”     在哈尔滨东官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玉米秆又壮又密,玉米棒子沉甸甸的。合作社负责人付海维介绍,今年合作社种植玉米面积2.7万亩,初步预测每亩平均产量在2千斤左右,“妥妥的丰收年!我们准备10月5日开始收获,16台收割机半个月就能收完。”丰收节这天,合作社要组织社员到地里观摩,学习科学种田方法和如何使用大型农机设备,过个充实的丰收节!    在绥化市安达市红旗泡水库附近一片金黄的稻田里,黑龙江宏宇宏图米业有限公司的刘宏亮显得有些兴奋,“如果不看田埂,你能看出我这水稻是种在盐碱地里吗?今年我种了2000亩,看这长势丰收稳了,过几天就要开镰收割了。”他进一步解释道,“这块地pH值达到9.0,我今年种的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选育的耐盐碱水稻‘龙稻21’,现在看这个品种真像他们说的一样,耐盐碱、抗倒伏、分蘖能力强。”   “‘龙稻21’作为具有很强食味性的优质粳稻品种,在盐碱地种植展现出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和丰产性,从目前长势来看每穗粒数能达到120粒,预计亩产将达到500公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来永才信心满满。   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各地农机检修与培训接近尾声,为机械化秋收、秋整地做好了准备。丰收节前,全省已检修大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等秋收机具共计201.70万台,培训农机管理和农机驾驶操作等农机使用和技术人员12.4万人次。全省大中型联合收获机19.5万台已检修完毕,待收获期适宜,即可投入作业。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农机调度指挥平台及各类媒体作用,及时发布农机供求信息,搞好农机作业调配,确保有机可调,有机可用。   省农业农村厅要求,要按照“以机为主、人机结合”的收获方式,坚持先大豆后水稻再玉米、先早熟作物后晚熟作物、先经济作物后大田作物、先早熟品种后晚熟品种、先种子田后一般作物、先岗川地后低洼地的原则全力抢收快收,确保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黑龙江日报   31 阅读   2022-09-25 21:41
  • 定了!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北要这样办!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北省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将于9月23日开幕,   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全面展示河北农业新成效、农村新变化、农民新面貌。   据了解,本次庆祝活动从9月上旬持续至10月底,总体按照“1+10+N”的架构,即1个省级主会场活动,10个市级分会场,N个由各农业县(市、区)和有关省直部门,其他社团、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组织同期开展的系列庆祝活动。省级主会场活动设在正定县塔元庄村滹沱河沿岸南广场,9月23日当天将在农民频道及线上媒体播放主会场庆祝活动。10个市级分会场也将同期举办专题庆祝活动。   活动期间,各市、各农业县(市、区)和省直相关部门也将广泛发动、下沉基层,结合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特色等,开展农产品展销、农产品采摘、休闲农业观光、品牌评选、村歌大赛、民俗文化节等一系列主题特色鲜明、形式生动活泼的节庆活动,展现优秀农耕文化、农民风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农村消费,让广大农民群众尽情享受自己的节日,营造热烈社会氛围,共庆丰收、共享喜悦,以丰收的硕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河北日报   34 阅读   2022-09-25 21:40
  • 安徽省油菜种植如何增加收益

      为推动安徽省2022年油菜扩种任务的圆满完成,在今年安徽省“夏秋连旱”的复杂背景条件下,安徽省油料作物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相关专家综合分析今年油菜秋种生产形势,针对性提出技术指导意见。   针对选择什么样的品种种植,安徽省油料作物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周可金说,农户要因地制宜,选用多抗高产优质新品种。沿淮、江淮丘陵茬口宽松的一季中籼稻、早熟粳稻以及旱作地区,可选择中晚熟、产量潜力大、抗寒性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沿江及江南等茬口较晚的中晚粳稻地区,可选择早熟或早中熟、产量潜力较高、抗病、耐渍、耐迟播的双低油菜品种。   近几年,水稻秸秆还田与油菜播种出苗矛盾较突出。对于秸秆全量还田的地区,要根据机具配备、天气条件、土壤质地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旋耕或耕翻深埋等方式,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和耕整地质量。水稻收获机械要配套切碎、匀铺装置,碎草长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   周可金告诉记者,近年来,油菜苗期病虫害发生率有所增加、加上今年秋种的气候因素复杂,应该积极采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防控油菜根腐病、霜霉病和菜青虫、蚜虫等苗期病虫害,提高油菜成苗质量和抗逆性、抗病性。安徽省油菜适播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在茬口允许的情况下要应早尽早,抢墒播种。   建议广大种植户要拓展多种功能,提高综合效益。结合各地实际,发挥好油菜菜用、花用、蜜用、肥用等多种用途,在保障油用基础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油菜种植的综合效益。   菜油兼用。选用冬前发棵快、再生能力强的优质高产偏早熟品种,早播早栽,合理密植。薹高30~40厘米为最佳采摘时期,摘取主茎顶端15~20厘米的菜薹作蔬菜。摘薹前2~3天每亩施尿素3~5公斤,促进分枝生长。摘薹后视油菜长势,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和2公斤钾肥,促进恢复生长。   观花用油菜。在城郊及旅游资源丰富地区,通过种植不同花色品种、设计景观图案、延长花期等方式,发展观光旅游,带动菜籽油、油菜薹、油菜蜂蜜、油菜花粉等产业的发展,深入挖掘油菜增收潜力,带动农民增收。   绿肥用油菜。油菜作绿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释放,降低病虫害基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下茬作物生长发育,发挥油菜养地功能。可以在双季稻和再生稻等因茬口紧张难以实现油菜收籽的产区,适度推广绿肥油菜种植,选用抗病性好、茎叶产量较高的品种。根据土壤温湿度及气候条件,在后茬作物播栽前10~15天、最迟不晚于油菜终花期前,及时将油菜粉碎翻压还田。

    安徽日报农村版   31 阅读   2022-09-25 21:37
  • 三位来华留学生:学好中文成就职业之路

    我从事中文和中国文化教学工作近10年,教学对象是来华留学生。他们有的来中国学习语言,有的接受学历教育,攻读学位。在教学过程中,我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来华留学对青年成长、成才起到的助推作用,认识到了学会中文对其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李筱晨是2018年毕业的一位泰国留学生,对自己到北京学习和生活有着清晰的规划。她先修读汉语课程,1年后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HSK)4级,进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商务方向)学习。在汉语班时,我是她的主课教师,后来又担任了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师生间的接触和了解逐渐增多。在来华留学前,李筱晨有过工作经历,曾在泰国当地一家酒店担任健身房经理,正是这段工作经历使她接触到不少来自中国的游客,进而决定到中国学习中文,为日后职业发展储能。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李筱晨先在北京开了一家瑜伽馆,后来回到泰国,从事房地产业。最近她告诉我,已经从“打工人”变身“创业者”。她说,正是凭借流利的中文和学到的商务知识,她才能有效维护重要的中国客户资源。   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始终是老师的牵挂。另一位在毕业后一直和我保持密切联系的是位孟加拉国小伙艾比亚。最初吸引我注意的是他那字正腔圆的汉语发音,他在首都师范大学接受了1年预科学习,中文水平提升很快,从而顺利进入了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在日常接触中,我能够感受到他对自己学业的高要求,例如在我的科技汉语课上从不迟到,听课认真,能够用汉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2020年夏天,艾比亚如期毕业,应聘一家中国企业驻孟加拉国研发中心并被录用,成为了一名网络工程师。在最近一次联系中,小伙子提到他最新的职业发展规划,打算重回校园,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提高学历水平。他说,工作经验是加分项,但是还想给自己“充充电”,让职业发展更上层楼。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华留学。以我供职的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因以工科专业见长,近年到我校学习热门专业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他们学成回国后成为当地既懂中文又有专业背景的人才。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叫阿布的塔吉克斯坦小伙。他先从汉语课程开始学起,满足入系条件后被录取为本科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在校园里,我经常能看到他和中国学生一起扛着器材、举着标尺参加专业实践课。毕业季时,还看到他手里攥着简历和中国同学一起去参加校园招聘会。他曾说,自己觉得土木工程专业没有实习和工作经验的话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后来获得一个到一家中国企业实习3个月的机会,回国后入职一家单位,其施工项目很多是跟中国公司合作的,因此他“中文+专业”的优势得到了极大发挥。   从这3位来华留学毕业生身上能看到,世界各国青年来华留学,从早期主要学习中文到以中文为桥梁学习专业、掌握技能,逐渐成长为“中文+”复合型人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回到自己的国家,都能凭借在华留学获得的中文能力和专业知识施展才华,中文也成为职业发展的加分项。

    人民日报   45 阅读   2022-09-25 21:37
  • 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的国际中文教学

    对一线国际中文教师来说,如何激发并保持海外中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实现该教学目标,他们各显神通,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让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   日前,在佛得角大学,中文学员参加了“中国航天知多少”活动。学员爱德森对中国空间站产生了浓厚兴趣,动手制作了一个空间站模型;兰心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充满好奇,用塑料瓶和纸张做出了一个火箭模型。“这次活动让我们对中国航天事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激发了我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兴趣。”学员们如是说。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佛得角大学拓展中文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包括知识讲解、互动讨论、手工制作3个环节。在活动中,老师结合视频播放介绍了中国航天发展历史,并带着学生做了一些小实验。在观看中国航天员做实验的视频时,学生们直呼“太有趣了”。   在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任教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王质纯是个喜欢运动的姑娘,从网上非常流行的“刘畊宏毽子操”中找到了教学灵感,不仅为学生介绍毽子操,还引导学生在跳毽子操的过程中使用中文打拍子。“跳毽子操时,既要保证动作标准,又要跟上音乐节奏,还要用中文进行介绍,很有挑战,也很有趣。”学生何马可说。   王质纯表示,踢毽子是中国很受欢迎的传统体育活动,毽子操以踢毽子的动作为基础,以流行音乐为背景,是传统与流行的结合。“我想告诉学生中国年轻人喜欢的健身方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也激发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   文化教学辅助语言教学   文化教学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其和语言教学相辅相成,让学生爱上中文,国际中文教师进行了多样探索。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为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开展系列文化工作坊,为中文学员开启了多场中国文化体验之旅。活动共分三期。在第一期中,老师向学员介绍了十二生肖的中文名称和不同生肖的个性特点,并讲述了十二生肖的传说;在第二期和第三期活动中,老师根据学生兴趣,对个别生肖进行了专题介绍,同时结合舞龙表演、《西游记》等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学名著拓展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自己的生肖手工作品。   学生们表示,通过十二生肖文化课程,不仅收获了相关中文和文化知识,加强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创作出生肖作品并将其背后的故事介绍给了家人。   在韩国任教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鲍开妍以中国传统服饰为文化教学切入口,用一周的中国特色服饰穿搭,让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   选择用服装展示和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介绍中国的传统服饰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来源于鲍开妍在中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她发现,学生对沉浸式教学的兴趣浓厚,参与度很高,于是就想到给学生讲述中国的服饰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变迁。教学实践证明,此次文化教学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激发了他们的中文学习兴趣。   结识语伴创造语境   对海外中文学习者来说,沉浸在中文语境中学习中文,是快速提升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中文语境,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的国际中文教师采取的是为学生找中文语伴的办法——帮助该校30余名中文学员及中文爱好者与远在厦门大学的中国学生结成了一对一语伴。   结成“语伴”之后,双方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或短信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员的中文交际能力,还让双方对彼此的校园生活有了了解并建立起友谊,同时加深了双方对两国文化的了解。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中文的机会。通过和中国朋友聊天,我了解到一些新的中文词语和有趣的文化知识。如今,我使用中文交流时更自信了。”波兰学生欧澄枫说。   “时差导致我们多通过留言的方式交流,但波兰同学热情友好,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充满好奇。”中文语伴黄惠鸿表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和未来的国际中文教师,他感动于波兰语伴对中文学习的热情,也认识到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意义,“我希望自己也能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外国朋友爱上中文,了解中国。”

    人民网   49 阅读   2022-09-25 21:36
  • 副中心7.8万亩复耕复垦地变“丰收田”

      大豆、花生、玉米……城市副中心对7.8万亩农田进行复耕复垦,其中永乐店镇、漷县镇、于家务乡种植面积均超过1万亩。目前,这些地块上种植的玉米、大豆、花生和土豆等保粮稳菜主栽品种已陆续迎来丰收。   四个月前,永乐店镇马合店村一处占地8亩的复耕复垦土地通过验收后,种上了花生、红薯等农作物,变身粮田。“这儿以前是林地,复耕复垦后我们一点功夫也没敢耽误,收拾完地,就种上了花生、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农民夏师傅介绍道。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劳作,地里的农作物陆续迎来了丰收,“玉米、花生都收完了,收成还不错,就剩红薯了。”   漷县镇吴营村的一片农田里,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这里原本种植了5亩苗木,随着漷县镇复耕复垦工作的开展,吴营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村民,退林还耕,将这里全部改种为优质玉米,目前已完成收割。不远处的马头村,复耕复垦的粮田上也是一片生机。结合村中土地利用情况,马头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解决了土地碎片化及土地荒废等问题,让耕地恢复粮食种植,播种玉米、水稻、小米等粮食作物800亩,进一步扩大了粮食生产面积。   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按照工作计划继续推进复耕复垦工作,并做好现有土地的整合和养护,让更多村民成为土地流转和复耕复垦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共绘美丽乡村发展新蓝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33 阅读   2022-09-25 21:35
  • 以所学知识回报农业,让我更有成就感

     我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一名科研人员,2020年11月,经过个人申请和单位遴选,我来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漕运镇“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成为一名专职科技特派员。   从业30多年,我做过科研,也干过销售、当过企业老总,摸准了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脉搏”;还做过科研试验基地管理工作,也为许多地方编写农业发展规划……   但是,自从我来到漕运镇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后,吃住在乡村,用专业技术指导农民发展新型种养模式,看着农民兄弟的龙虾多了、鸭子肥了、稻谷丰收了,我打心底里高兴,用所学知识回报农业、服务农民让我更有成就感。   与农民交朋友,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漕运镇坐落在风光旖旎的白马湖边,这里水系发达、水产丰富,做水文章吃水产饭成为当地的必然选择。   2020年,漕运镇布局发展稻田养虾,建设了3000亩稻虾共作标准田,但是由于缺少持续的技术指导,农民遇到技术难题不知该如何是好,导致种养户中十有八九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积极性严重受挫。   我来漕运后,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召集种养农户开会培训,但是农民并没有立即接纳我。我没有气馁,而是改进工作方法,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去田边查看小龙虾是否缺氧、水体质量达不达标,看完一家再去下一家;傍晚六点多,我又打着手电筒,去看看小龙虾活力如何,如果农民兄弟不忙了,我就跟他们拉拉家常聊聊天。   就这样,我很快找出当地农民亏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虾沟没种水草、饲料投喂不精准、水体质量不达标三个方面。   通过与农民交朋友,也让农民相信我是真正来帮他们解决问题的。在我的指导下,农户在虾沟里种上伊乐草、水葫芦,小龙虾有了天然的港湾,既可以躲过天敌,也能避开高温,还能在里面安心地脱壳生长。同时,农户也学会了定时定点定量投喂,小龙虾不再因为食物不足而打架死亡。夏季气温高,水体缺氧、亚硝酸盐超标、pH值过低或过高等问题时有发生,我就赶紧让农民投放微生物制剂抑制水体富营养化,或者引入活水改善水环境。   一年来,我制订了“淮安区稻虾共作生产技术规程”“小龙虾疾病防控方案”等2个生产应用技术规范,建立2个规模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对接服务稻虾种养户17户,涉及种养面积达3000亩以上。通过技术帮扶指导,带动种养户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   不改乡情,从农村中来到农业里去   来到漕运镇后,我就住在南闸农友养殖专业合作联社,白天人来人往热热闹闹,晚上人去楼空冷冷清清,但我也从没感觉到孤单和无聊。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工作后又回归了乡村。当我脚踩泥土地时,心中奔涌的依然是浓得化不开的乡   愁和乡情。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看着他们过上好日子,成为驱动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在稻田养虾日渐成熟稳定后,2022年初,我又帮助当地建立3000亩稻田养鸭,这种模式每亩地可以养10—20只麻鸭,鸭子放养在稻田里吃掉害虫和杂草,一亩水稻可以节省肥料农药投入200元,增加卖鸭收入600元。   中秋节前,新河头村农户赵长顺家的第一批400只鸭子上市一售而空。他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在合作联社的帮助下,贷款搞起了稻田养虾和稻田养鸭。鸭子上市前,他特地跑来告诉我,通过这几年养殖小龙虾和麻鸭,欠下的外债基本还清了,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眼下正是水稻抽穗的时节,籽粒饱满的稻谷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户种植的是我们省农科院培育的南粳9108,每亩可产出800—1000斤有机大米,市场售价达到4—8元/斤。   每天清晨,我还是会开着自己的汽车,穿上胶鞋,戴好草帽,拿着pH试纸和水质检测仪,挨家挨户地走访查看……今年我已经57岁,但是科技兴农增收致富的事却越干越有劲。

    科技日报   47 阅读   2022-09-25 21:34
  • 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看见田野里的新希望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特殊的节点,让每一分辛劳都有金黄的收获,是我们真诚的祝福,也是广大农民真切的期待。   期待,代表着希望,是比金子更珍贵的东西。巴渝乡野里的故事,我们看了很多,讲了很多,最能打动人心的,仍然是那些“忙碌后的满足、丰收后的笑脸”。这个节日,农民是主角,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衡量丰收节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丰收节再次提醒我们,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系着老百姓的生计。口粮守住了,饭碗端稳了,老百姓才能真正体会到丰收带来的安全感。今年夏天,重庆遭遇了晴热高温,为了守好“米袋子”“菜篮子”,重庆组建11个产业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在往年基础上扩种秋季马铃薯50万亩,新发展秋季速生叶菜50万亩。粮稳天下安,粮丰人民宁。这一切举措,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今年丰收节的原则是“务实、简约、喜庆、共享”。其中,务实排在第一位。惠农为农,不仅需要敲锣打鼓,更要出实招见实效。近来,重庆举办了许多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活动。比如,开展金秋城乡消费帮扶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农产品进机关、进社区、进园区;邀请“网红”达人和“乡土网红”直播带货,等等。巧借节日契机,做大渠道、做强品牌,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活跃城乡消费市场,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方能实现既丰收又增收。   一年又一年,巴渝大地上的丰收节活动特色愈加鲜明、乡土气息愈加浓厚、文化韵味愈加浓郁,成为了“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重要载体,传递出“新时代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鲜活体现。   农村是座“富矿”,处处都是“宝贝”。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市大,农村更大,乡村振兴是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让丰收节成风化俗、深入人心,成为农民自己的节日,成为农耕文明的符号,成为产业发展的载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展示巴渝大地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让广大农民看见田野里的新希望,定能持续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氛围、凝聚力量。

    重庆日报   26 阅读   2022-09-25 21:28
  • 重庆的“江津花椒”小花椒变身大品牌的启示

      近日,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2022中国品牌价值榜”。其中,重庆的“江津花椒”上榜。小小花椒,“麻”力四射,关键在于找准了方向、突出了特色。   放眼全国,几乎每一个县域,都存在小而美的产业,甚至可以说,一地一特色,一片一产业。一个地方往往有很多适合种植的农产品,在规划的时候,因地制宜,聚焦优势,优中选优,下足“绣花”功夫,拿出叫得响的拳头产品,把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就有机会实现突破,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如果朝三暮四、反复“翻烧饼”,每样农产品都号称有特点,反而淡化了特色。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必须明确重点抓什么。近年来,江津始终把花椒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发展至今,花椒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相关数据显示,江津全区现有较大花椒加工企业30余家,种椒农户22万户。不贪多求全,不搞“撒胡椒面”,江津花椒一骑绝尘,漂洋过海,声名远播,品牌价值达59.35亿元。   从“小”到“大”,是产业发展的逻辑。鲜花椒如不能在第一时间卖出去,极易发霉、变色、腐烂。为此,当地在全国首创“花椒银行”,新增冷藏仓储4.5万立方米,实现花椒产品旺储淡销。与此同时,采取餐饮连锁品牌终端直供模式,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调整产业结构,将产业链条延伸到医药、化工、保健、美容等高附加值产品上,加速花椒产业提质增效。   从“大”到“新”,是品牌建设的路径。江津花椒现有6个项目获国家专利,填补了同类产品的空白。正是因为持续打造高新技术农产品,小小花椒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响当当的品牌。如今的消费市场属于买方市场,把货卖出去,打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焦虑,就是要运用创新思维,搭建一批产业平台,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将优质产品推介到消费者面前。   小花椒成大品牌的过程启示我们,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产业,才是富有旺盛生命力和持久竞争力的高质量产业。只有不断激发产业潜能,提升产业效益,才能迈出新步伐、登上大舞台、闯出大市场。

    重庆日报   26 阅读   2022-09-25 21:26
  • 无人机作业助力科技农业驶入“快车道”

      眼下正是植保的关键时期,延庆镇大力推广无人机助力病虫害防治,让植保无人机“飞”到田间地头当好“植保员”,确保将病害遏制在萌发状态。   日前,在位于延庆镇广积屯村的北京茂源广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上空,一架大疆T20植保无人机在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操作下,雾状的农药随着气流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叶面上,不一会儿,一大片农田就喷洒完成。“无人机喷药技术效率就是高,十几分钟就把工人一天的活都干完了,省了不少人工费和农药钱,真是我们合作社的好帮手。”茂源广发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韩永茂说。   自2020年起,合作社开始在生菜、甘蓝等农田运用无人机喷药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现已推广使用三年,农田防治面积逐年增加。相比传统的人工打药方式,该技术具有灵活性强、精准度高、受天气因素影响小、无人接触等优势,是现代化农业提质增产的重要方向,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合作社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助力。   如今,北京茂源广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无人机4台、专业技术人员8人。今年推广使用的农田面积达1000余亩,比去年增加约50%,每亩增产约20%,节省农药约70%,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农田无人机作业100%全覆盖,显著降低了合作社的人力物力成本,有效解决了农田病虫害防治难题,切实提高了田间管理质量。   不仅如此,经过三年多的发展,该合作社的无人机作业技术已由单一的病虫害防治拓展到农田勘探、护林防火等多个领域,并已推广至张山营镇、大榆树镇等5个乡镇的1万余亩农田,带动区域农业实现机械化、便捷化、高效化。   “下一步,延庆镇将继续推广使用茂源广发种植专业合作社无人机作业技术,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效。”延庆镇党委宣传委员胡亚娟说。

    延庆报   31 阅读   2022-09-25 21:25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举办农牧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班

      为进一步加强农牧领域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9月21日,自治区农牧厅举办农牧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班,厅机关及厅属各单位处级以上干部70余人参加培训,农牧厅副厅长赵玉生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此次培训邀请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贾效明就《关于压实行业应急管理工作责任的几点思考》进行了精彩讲授,分别从应急管理是什么、干什么、抓什么三个维度进行讲解。他讲到,应急管理工作要从法制、体制、机制、事制四个视角来理解把握,要压实属地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个人的直接责任,关键在于抓队伍、抓技术、抓制度、抓行动。   赵玉生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农牧系统领导干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持续提升农牧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压实责任,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抓好落实,加强巡查防守、检查管护、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排查隐患,全力以赴防风险、遏事故、保稳定、守底线,确保农牧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29 阅读   2022-09-25 21:23
  • 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吉庆村,田间林间直通车间

      9月的高原,寒意渐浓。天刚亮,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吉庆村村民知青吃完早饭就拿起干粮朝山上赶。“最后一轮了,再不来捡点松茸就只能等到明年了。”10年来,每到松茸季,知青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一家三口齐上阵。“估计今年捡松茸可以卖到6万多元。”知青满脸笑容。2014年,知青花了70多万元,其中贷款20万元,建起新房,“按照现在的收入,很快就能还完了。”知青信心满满。   行走在吉庆村,一栋栋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宽阔的进村公路干净整洁,这得益于香格里拉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做特“绿色食品牌”为抓手,按照“一强多精”产业发展思路,抓实“一县一业”,在原有产业发展基础上,提升规模、提高质量、创建品牌,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口袋里的“金山银山”。   “以前新鲜松茸每年可以销售150吨,最近几年维持在100吨左右,市场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迪庆州对外经济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忠认真研判后,决定做深做细虫草、菌类、天麻、当归等中药材加工,涵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方面,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延链强链,田间林间连车间。“开发的松茸酱、野生菌汤包去年投产,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今年销售额预计达600万元,加上其他农特产品,全年销售额将突破3000万元。”张学忠说。   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聚焦产业培育、产业转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9%、11.6%、6.9%。高原特色农业健康发展,巩固和新建特色基地136万亩,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19个、培育龙头企业7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13个,家庭农场361家,“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21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9.61亿元,同比增长6.2%。

    云南日报   20 阅读   2022-09-25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