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

     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海运通达全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有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疫情期间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新华社   11 阅读   2022-06-14 22:33
  • 我国物价持续保持温和运行态势 为稳经济提供有利环境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未来物价走势如何?输入性通胀压力有多大?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空间?业内人士认为,猪肉价格逐渐步入回升周期,对CPI涨幅的压制作用趋于弱化,未来CPI同比涨幅大概率上行但空间有限。在海外通胀高烧不退的背景下,我国物价持续保持温和运行态势,将为宏观政策聚力稳经济提供有利环境。

    中国证券报   429 阅读   2022-06-14 22:25
  • 综述:海外人士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今年以来,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疫情反复等因素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风险和冲击。但随着近期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海外人士纷纷表示,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的基本面没有变,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长期增长潜力对海外企业和投资者仍有巨大吸引力。

    新华社   55 阅读   2022-06-14 22:19
  • 中央企业快速行动 多举措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主要围绕支付账款、减免房租、降低成本、优化供给、融通资金、融通创新、协同发展等7方面提出27条举措,解中小企业“燃眉之急”,推动央企与中小企业共同“做大蛋糕”。

    国资委网站   10 阅读   2022-06-14 22:14
  • 增强市场吸引力 对外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近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第五届进博会正按照原定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此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透露,第五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如期线下举办。   专家表示,第五届进博会如期线下举办,表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态度没有改变。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将持续释放开放红利,增强中国市场吸引力,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多互利共赢的机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8 阅读   2022-06-14 22:11
  • 稳订单 拓市场 我国外贸保稳提质基础稳固

     5月份,在国内生产供给有序恢复、稳外贸政策持续加力的支持下,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积极求变,稳订单、拓市场,外贸保稳提质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308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9%,比4月份3.9%的出口增速回升了13个百分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断增多,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57.2%。其中,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7.6%。

    央视网   39 阅读   2022-06-13 13:06
  • 剪刀差大幅收窄 5月CPI同比上涨2.1%!专家这样看

     统计局10日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2.1%,与上月持平,环比转降,PPI涨幅继续回落。   具体而言,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与上月相同。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P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植信投资研究院秘书长邓志超表示,CPI同比持平,PPI同比大幅下行,使得PPI与CPI剪刀差迅速由4月的5.9%收窄为5月的4.3%。

    上海证券报   437 阅读   2022-06-12 15:36
  • 保市场 稳经济 各地各部门加速落地纾困政策

     为应对新冠疫情以及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持续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推出助企纾困政策。行至年中,本轮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入恢复重振期,狠抓政策落实成为各方关注重点。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稳定经济大盘,各地区各部门执行纾困政策的颗粒度是否精细?政策落实落小实绩实效如何?人民网记者在各地进行了走访调查。

    人民网   26 阅读   2022-06-12 15:33
  • 重大项目开工热 投资“马车”动力强

     6月6日,广西河池市天峨龙滩特大桥主桥拱桁实现合龙。天峨龙滩特大桥横跨红水河,全长2488.55米,是南天高速公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天峨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是我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真实写照。1至4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100亿元,同比增长5.7%。

    光明日报   25 阅读   2022-06-12 15:31
  • 连续25个月在3.1万亿美元之上——外汇储备规模持续稳定

     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81亿美元,升幅为0.26%。这也是外汇储备连续第25个月保持在3.1万亿美元之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5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下跌,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增加,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经济日报   27 阅读   2022-06-12 15:20
  • 如何确保实现外贸保稳提质目标?三部门回应热点关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出口保稳提质的预期目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相关政策推进落实情况如何?怎样确保外贸实现保稳提质目标?在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作出回应。

    新华社   22 阅读   2022-06-12 15:18
  • 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海关总署6月9日公布,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同比增长4.7%。

    央视网   26 阅读   2022-06-12 15:15
  • 加大支持!国务院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举措

      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稳外贸稳外资事关经济全局、就业大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落实已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大支持。   保障外贸外资企业生产流通稳定是当前稳外贸稳外资工作重中之重。会议提出,充分发挥各级稳外贸稳外资、物流保通保畅等机制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外贸外资企业复工达产、项目建设等方面困难。指导地方创新稳外贸稳外资措施。

    新华社   21 阅读   2022-06-12 15:13
  • 积极扩增量稳投资 已有地方放眼明年项目谋划

     截至6月8日,全国至少有18个省(区、市)在全省稳经济政策实施方案或稳投资若干措施中明确将强化投资关键支撑,并部署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有关工作。记者注意到,各地不仅进一步加速推进已有的项目建设进度,还积极谋划新增量,在资金支持上不仅涵盖财政金融端的支持,还加大了对民间投资、社会资本的引入力度。

    证券时报   19 阅读   2022-06-12 15:09
  • 换挡提质 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开启

     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仍处于发展机遇期。进入新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任务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应如何展开?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明确主要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并下发至地方。这是继2014年我国出台首个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后,面向2035年的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

    经济参考报   21 阅读   2022-06-12 14:50
  • 政策“组合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了支持外贸保稳定、促提质的多项政策措施。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开局平稳,但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商务部等27个部门针对当前外贸发展的困难问题采取一些具体举措,以保主体、保订单、保市场、保信心。6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解答了相关问题。

    光明日报   39 阅读   2022-06-10 23:05
  • 全力稳大盘 财政货币“四两拨千斤”

     进入6月,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财政、货币多项增量新政悉数亮相,包括留抵退税、新增专项债、延期还本付息等举措都将在本月集中发力。业内指出,财政货币政策加力升级,纾困市场主体、提振投资和消费等成为重要发力方向。财政货币政策“四两拨千斤”的稳经济效应将愈加显现。

    经济参考报   34 阅读   2022-06-08 13:08
  • 通关提速、成本减负、享惠增效——服务外资外贸企业出实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等13条政策措施。   此前,海关总署出台了十项举措,从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等方面,部署做好稳外贸工作。

    经济日报   33 阅读   2022-06-08 13:07
  • 消费复苏蕴藏“新”力量 推动市场加速回暖

      万元以上高端家电销售同比增长78%,智能家电销售同比增长64%,绿色节能商品走俏,“云健身”带动周边商品持续热销,亲子、露营产品受青睐……端午叠加618促销活动,平台数据折射消费市场新亮点。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新需求持续迸发,凸显出消费复苏蕴藏“新”力量,也成为接下来促消费重点和推动市场回暖的有利因素。

    经济参考报   34 阅读   2022-06-08 12:51
  • 国资国企全力奋战稳增长 筑牢国民经济“压舱石”

    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向全面投产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   莆炎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横跨闽赣湘三省;

    国资委网站   29 阅读   2022-06-08 12:49
  • 5月部分经济指标回暖 稳经济政策有望继续加码

     受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项经济指标下滑。5月以来,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实施,部分经济指标显露回温的苗头,出现积极信号。   多位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并确保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未来仍需要储备并择机推出进一步的增量政策。

    上海证券报   17 阅读   2022-06-08 12:46
  • 推动24项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六个方面33项措施,其中有24项直接涉及财政职能,涵盖税收、专项债券、政府采购、支出政策、民生社保等。在财政部日前举行的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迅速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人民日报   22 阅读   2022-06-08 12:45
  • 上市国企重大重组事件倍速增长 资源密集向优势企业集中

     今年以来,包括股权转让、吸收合并、资产置换等多种形式的资产整合重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密集推进。   以触发的重大重组为例,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记者发稿,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披露重大重组事件77起,其中中央控股上市公司31起,地方控股上市公司46起,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2%和254%。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很大一部分借助旗下上市公司进行,推动企业内部或跨企业的专业化整合,有利于减少同业竞争,将资源向主业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参考报   16 阅读   2022-06-08 12:43
  • 服务3亿新市民金融需求 监管细化政策加速落地

     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各地监管部门正在加速落地相关细化措施。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0地落地细则。这些细则,着眼解决新市民金融诉求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因地制宜“出实招”,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今年3月初,央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着力解决3亿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改善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找准了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朝弟表示。

    上海证券报   16 阅读   2022-06-08 12:41
  • 各部门积极落实中央部署 稳经济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部署实施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发布,要求切实把二季度经济稳住,努力使下半年发展有好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经济日报   16 阅读   2022-06-08 12:37
  • 多地打出政策组合拳 畅通经济“筋骨血脉”

     端午节前后,云南、北京、福建等多地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各地因地制宜,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打出稳经济政策组合拳。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疫情缓解,以及一系列疏通物流、保障供应链的政策措施落地,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汽车、金属制品业、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改善更为明显。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明显反弹。

    中国证券报   16 阅读   2022-06-08 12:34
  • 货币财政齐发力 流动性料保持合理充裕

     进入6月,中国人民银行上缴结存利润或进入收尾阶段,市场关心近期资金面宽松的状况能否持续。业内人士表示,地方债加快发行及半年考核等因素,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性扰动,但预计不会改变流动性持续充裕的格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继续协同发力,资金面仍会保持总体稳定偏松态势。

    中国证券报   14 阅读   2022-06-08 12:32
  •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企纾困成效显现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落实,助企纾困成效正在显现。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已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超2万亿元。其中,4月1日起实施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为市场主体注入了资金活水。像这家主营生鲜销售和配送业务的微型企业,两个月以来收到了2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

    央视网   17 阅读   2022-06-08 12:25
  • 加快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落地 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

    近日,国务院推出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货币金融政策。这些金融政策如何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又怎样落到实处?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2日进行了解读。   强化政策引导 聚焦市场主体   由于疫情多点散发,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部分行业和群体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对政策支持需求迫切。国务院近日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六个方面33项措施。

    新华社   454 阅读   2022-06-08 12:23
  • 各地密集出台政策促消费 更多扩内需措施有望落地

     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但在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各地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稳增长措施逐渐落地见效等因素的拉动下,消费市场有望回暖。专家表示,扩大内需期待更多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优质商品供给、优化需求结构等措施的落地实施。

    上海证券报   14 阅读   2022-06-08 12:20
  • 外贸中小企业勇闯国际大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挖掘外贸增长潜力,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成千上万的外贸经营主体勇毅笃行,在新征程上全力奔跑、勇闯国际大市场。

    人民日报   15 阅读   2022-06-08 12:16
  • 一系列新举措全面助企扩大投资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经济

      留抵退税新增1400多亿元、专项债券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国务院近日出台的6方面33项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有24项直接涉及财政职能。目前,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财政政策措施正在落地生效,支持稳定经济大盘,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不断加快退税实施进度,强化退税资金保障,确保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及时享受退税政策红利,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负纾困。”6月2日,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

    经济日报   14 阅读   2022-06-08 12:14
  • 从消费券到数字人民币 各地密集“发钱”让你买买买

      买车,给你“钱”;买房,给你“钱”;买家电,给你“钱”……近期,从中央到地方推出的一揽子促消费政策,只为让你走出家门去消费。   中央、地方密集出台措施促消费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今年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4%,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同时,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中等收入群体人口超4亿,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中国新闻网   430 阅读   2022-06-08 12:12
  • 加帮扶、减负担、 “加减乘除”组合拳直击企业痛点

     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各类政策举措20余个,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国务院日前发布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共有14条24处支持中小微企业。   如何让纾困政策加快落地、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早日渡过难关?《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账款难收、融资困难、物流不畅等突出痛点,有关部门和地方综合施策,着力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算好企业发展“综合账”。

    经济参考报   69 阅读   2022-06-04 12:44
  • 确保“铃响交卷” 各地国资改革加速攻坚

     近日,天津、甘肃、福建、云南等地国资委召开深化国企改革推介会,汇报国企改革最新进展,并对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进行安排部署。   围绕“铃响交卷”这一整体目标任务,各地纷纷改出冲刺攻坚的加速度,多地整体任务完成率已在95%左右,其中云南以97%暂时领先。围绕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各地也将创新摆到突出位置,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思维创新中寻求新突破,在创新驱动中行稳致远。

    上海证券报   69 阅读   2022-06-04 12:42
  • 全力稳大盘 投资如何多方开源

     加快推进一批工程项目、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近两天,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政策措施密集落地,投资多方开源,加力稳住经济大盘。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启动编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PPP模式将成为重要抓手。

    经济参考报   66 阅读   2022-06-04 12:40
  • 信贷投放加码 银行“活水”保障企业融资需求

     “近期工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着力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融资难问题。”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西城区某支行普惠金融业务负责人6月1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随着稳增长重磅政策密集出炉,各银行迅速落实相关政策要求,明确将加大信贷投放作为当前及全年经营工作重中之重。多家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减费让利,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障企业融资需求。

    中国证券报   63 阅读   2022-06-04 12:38
  • 尽快落地见效 及时落实到位——聚焦国务院稳经济政策措施

    国务院近日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六个方面33项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推动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确保及时落实到位,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   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对一揽子政策措施作出解读。   做好复杂形势下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越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抓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新华社   68 阅读   2022-06-04 12:36
  • 稳经济政策密集出台 五部委详解“扩投资、促消费”

      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负责人就扩大投资、促消费、纾困中小微企业等问题予以详解。

    证券日报   18 阅读   2022-06-02 12:43
  • 护航二季度经济 稳增长重磅政策密集出炉

    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7项财政政策和5项货币金融政策。专家认为,一系列稳增长重磅政策密集落地,将助力二季度经济企稳回升。在力度更大、节奏更快、目标更明确的政策作用下,将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微观主体积极性和活力将逐步被激发出来。

    产经网   17 阅读   2022-06-02 12:41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在深化改革中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目前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完成进度超过90%。2021年,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83.7万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5.4万亿元、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7.4%,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人民日报   17 阅读   2022-06-02 12:39
  • 5月PMI有所回升 制造业景气面呈现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2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时表示,5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制造业PMI在4月份较低基数水平上回升至49.6%。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由上月的9个增加至12个,制造业景气面呈现积极变化。

    中证网   12 阅读   2022-06-02 12:35
  • 筑牢实体经济“压舱石”——看制造业如何“领跑”全部投资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批批重大项目早投产早开工;升级生产线、搭建云平台,一个个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快落地频上新……近段时间,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靠前发力,制造业投资持续升温、彰显韧性。今年1-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2%,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经济参考报   17 阅读   2022-06-02 12:34
  • 促消费稳就业多点发力 各地打出稳经济政策组合拳

     近日,多地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致力于推动经济运行恢复至正常轨道。从各地政策内容来看,全方位、组合式措施是共同特点,政策服务对象涵盖从产业到个体的多层次市场主体,涉及产业、民生、区域等不同面向。   发展产业经济是地方政府稳经济的利器,各省打出了不同的地方特色。个体层面,发放补贴和稳定就业都成为促消费、保民生的有力举措;市场主体层面,中小微企业的困境得到关注,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此外,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的重点城市以保障物流、促进贸易等方式恢复区域经济活力。

    证券时报网   430 阅读   2022-06-02 12:31
  • 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下称《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   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把二季度经济稳住,努力使下半年发展有好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海证券报   13 阅读   2022-06-02 12:26
  • “V”型反弹!5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6%

      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同步回升,分别为49.6%、47.8%和48.4%,分别高于上月2.2、5.9和5.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这表明近期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有所改善。

    上海证券报   13 阅读   2022-06-02 12:24
  • 乡村建设顶层设计绘就振兴图谱

      从人居、生产环境改善,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近日出炉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为乡村绘就了宜居宜业的振兴图谱。财政、金融等一揽子支持措施也相继落地,为乡村建设提供支撑。与此同时,围绕农村道路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养老等公共服务改善,吉林、青海等多地近来也频频部署,敲定具体任务目标,推动乡村建设落地见效。业内表示,随着相关措施推进,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将徐徐展开。

    经济参考报   11 阅读   2022-06-02 12:22
  • 深化改革 东北国企打造发展新引擎

      日前,大连市召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旨在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系统性重构,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收官。记者了解到,国有经济在东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三省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积极转变思想,调整思路,以战略谋划、长远视野、巨大耐心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摆脱长期以来对政策等路径的依赖,打造发展新引擎,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6 阅读   2022-06-02 12:21
  • 多地出台一揽子稳经济举措 促企业上市鼓励发行科创债

      在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吉林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多地火速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举措,多项政策涉及资本市场,包括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发挥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作用、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更多存量基础设施项目发行REITs等。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央明确了政策发力稳增长的大方向,并在货币、基建、房地产、消费和外贸等多方面作出政策部署。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各地将加紧出台具体政策,力求尽快实现经济企稳回升。

    证券日报   11 阅读   2022-06-02 12:19
  • 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扩大专项债支持范围

     财政部消息,5月3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视频会议明确,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专家表示,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的积极效应将持续释放,经济运行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中国证券报   9 阅读   2022-06-02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