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百姓“钱袋子”密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收入总是备受关注。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统计,5月份个税收入为1045亿元,同比下降约5.7%。这也是3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个税收入出现下滑,不过,5月份降幅较4月(-9.5%)有所缩窄。
第一财经 11 阅读 2022-06-21 14:00财政部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1%。 从财政收入端看,4-5月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1.34万亿元,对财政收入扰动较大。往后看,随着留抵退税接近尾声,经济进一步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财政的平衡性将有所改善。从支出方面看,随着专项债发行加快,交通运输等基建相关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新华财经 13 阅读 2022-06-21 13:59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优化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当前,一系列金融政策加速落地,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保订单、稳预期。 稳外贸事关经济全局。在持续出台稳外贸政策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接下来,将继续强化对外贸外资的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是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要多措并举,助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经济日报 12 阅读 2022-06-21 13:575月份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已陆续公布,金融数据超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边际改善。由此,市场对6月份以及下半年经济形势也有了更多期待。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物流持续畅通,稳增长的系列举措逐步落地显效,6月份宏观经济指标将会继续改善,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逐季回升。
证券日报 12 阅读 2022-06-21 13:55“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一共完成了26组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并且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新组建、接收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等9家中央企业。”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证券日报 14 阅读 2022-06-21 13:426月16日,财政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59亿元,增长5.9%,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经济日报 9 阅读 2022-06-21 13:38下一步稳投资重点有哪些?国家发改委6月16日召开的6月份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在稳投资促消费方面,重在“两加快、两促进”,包括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大宗消费。
中国证券报 9 阅读 2022-06-21 13:34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态势。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销售情况来看,前5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了23.6%和31.5%,降幅比1-4月份扩大了2.7和2个百分点。从建设情况来看,前5个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了30.6%,降幅扩大4.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4%,降幅比1-4月份扩大了1.3个百分点。从资金情况来看,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了25.8%,降幅扩大了2.2个百分点。
新华财经 22 阅读 2022-06-19 13:446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 对此,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落实好国常会要求,落实好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民间投资政策环境,有利于更好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2 阅读 2022-06-19 13:42“大规模留抵退税新政策实施,企业能够申请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相较原来政策,我们公司可以增加退税4000万元。”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刘波说,最终公司获得一次性留抵退税近亿元,这笔钱从账上的数字变成了用得上的资金“活水”。
中国证券报 21 阅读 2022-06-19 13:40为稳住经济大盘,近期山西、云南、江西等超20个省份相继出台一揽子财政政策,聚焦减负纾困、兜底民生等急迫问题,“真金白银”让市场主体得实惠、添动力,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企纾困 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特殊困难行业,多地实施了力度空前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企业减压,提振发展信心。
上海证券报 437 阅读 2022-06-19 13:38在新一轮振兴征程中,东北三省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稳固,工业增长日益提速,开放水平不断增强。 大粮仓让“中国饭碗”更稳 三江平原,一场透雨过后,一块块水田倒映着蓝天白云,生机勃勃。
新华社 22 阅读 2022-06-19 13:36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表示,自2012年有民间投资统计口径以来,中国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始终保持在55%以上,“可以说是投资的主力军”。 孟玮当天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5月民间投资占中国整体投资的比重为56.9%,在整体投资中仍占大头。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8.9%,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1%,民间投资质量进一步改善。但受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影响,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整体投资。
中国新闻网 22 阅读 2022-06-19 13:34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8亿美元,比4月末增加81亿美元,增幅为0.26%,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回落的走势。
国际商报 17 阅读 2022-06-19 13: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上月的-2.9%提升至0.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9.5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经济数据。
人民日报 456 阅读 2022-06-19 13:31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发布会上表示,5月以来,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不畅逐步缓解,各项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经过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和广大外贸企业共同努力,5月进出口增速回升至9.6%,外贸领域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
产经网 12 阅读 2022-06-19 13:29“十年来,我国综合交通服务能力大幅提高,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6月1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去年更创下了全年完成投资3.6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在服务稳定经济大盘、做好 “六稳” “六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工业报 17 阅读 2022-06-19 13:28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特别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粮食、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广泛关注。在15日国新办发布会上,针对粮食、能源保供稳价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作出回应。
经济参考报 430 阅读 2022-06-19 13:26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证券时报网 13 阅读 2022-06-19 13:24工业生产由降转升,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市场销售有所恢复,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增长加快,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数据显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实现由受到疫情冲击因素出现下滑到逐步恢复的转变。
经济日报 16 阅读 2022-06-19 13:22“5月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有所增多,主要指标多数改善,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经济出现反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6月15日表示,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6月经济运行有望进一步改善,二季度经济料实现合理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加力。在政策护航下,二季度将是全年经济底部,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反弹。
中国证券报 21 阅读 2022-06-19 13:2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起关注!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 5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
中国政府网 18 阅读 2022-06-19 13:18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此前有所放缓的中国工业生产呈现积极变化。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5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扭转了上月下降2.9%的势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当天在发布会上介绍,5月份,多数行业和地区工业生产回升。41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速比上月回升,占80.5%;31个省(区、市)中,22个地区工业增速回升,占71%,其中上海和吉林工业生产降幅收窄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
中国新闻网 14 阅读 2022-06-19 13:16省以下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的组成部分。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释放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重要信号。 这一改革事关国家治理,也关系百姓民生。改革意义何在?有何看点?如何落地?记者采访了权威人士和专家。
新华社 37 阅读 2022-06-16 23:31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6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47 阅读 2022-06-16 23:3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14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如是说。
经济参考报 38 阅读 2022-06-16 23:28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举行“落实留抵退税政策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留抵退税相关政策的最新进展。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已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万亿元。
人民日报 45 阅读 2022-06-16 23:26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5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多项宏观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呈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实现由降转升,服务业生产指数下行势头减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收窄等。
上海证券报 40 阅读 2022-06-16 23:236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问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5月份经济运行表现?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5月份,经济运行确实出现了积极变化。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有所增多,主要指标多数出现改善,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经济出现了反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澎湃新闻 463 阅读 2022-06-16 23:22第五届进博会又传喜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热情不减,签约数量已超过250家;江苏举行外资项目云签约、外资总部企业“云授牌”等活动,千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频频亮相……《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外资企业进一步加快了在华投资的脚步,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消息不断。
产经网 39 阅读 2022-06-16 23:2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发布的数据,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
经济参考报 39 阅读 2022-06-16 23:17“目前,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我们正在加快川藏铁路及公路配套工程,出疆入藏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宁波舟山港航设施及综合交通枢纽等一大批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为稳投资、扩内需、带就业、保民生,筑牢国民经济宏观大盘提供支撑保障。”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经济参考报 37 阅读 2022-06-16 23:16今年前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其中,5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分别增长9.6%、9.2%,累计增速和月度增速均较上月有所回升。 外贸产业供应链长,生产、流通、结算,环环相扣。今年以来,全球疫情肆虐,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内生产、国际物流堵点增加,外贸主体两头承压,困难挑战不小。及时了解外贸主体急难愁盼、精准服务助企纾困,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探索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目前,外贸主体感受如何?记者深入一线进行了调查。
人民日报 29 阅读 2022-06-16 23:135月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
产经网 28 阅读 2022-06-15 23:04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14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正在全力达产。随着各项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工业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上海证券报 31 阅读 2022-06-15 23:012012年至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不断攀上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实现整体跃升,有力夯实了经济发展的根基。
新华社 28 阅读 2022-06-15 23:00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退税减税进展如何?谁最受益?有何成效?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召开的“落实留抵退税政策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几组最新数据:
经济参考网 31 阅读 2022-06-15 22:58在中短期内,中国出口主要与全球经济形势有关,竞争力与韧性依然很强;从长远看,还需尽快提升制造业技术与品牌竞争力,向制造业的中高端迈进。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增长4.7%。其中,5月份出口增长15.3%,较4月的1.9%提高13.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787.6亿美元,同比增长82%。
21世纪经济报道 442 阅读 2022-06-15 22:57随着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地方正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热潮。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仅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集中开工的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都在数千亿元级别。从各地开工项目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涵盖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领域。
上海证券报 439 阅读 2022-06-15 22:556月14日上午,第八场“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称,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核心增长引擎。笔者认为,稳住经济大盘,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工业责无旁贷。中国工业的这场 “实力秀”释放了三重信号,工业发展有能力、有动力、有潜力确保实现经济稳增长。
证券日报 6 阅读 2022-06-15 22:53“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14日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指出,十年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3%,远高于全球水平。 辛国斌说,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网 423 阅读 2022-06-15 22:525月金融数据有所回暖,但仍需进一步改善结构。6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已是三连升,并创下2020年7月以来新高。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6%,较上月有所回落。社融存量为32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是信贷和政府债券支撑。值得一提的是,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11 阅读 2022-06-15 22:51上海芯片重要制造企业产能达到正常产能的90%以上;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已实现100%满负荷生产;吉林省重点监测的50家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近段时间,全国多个受到疫情冲击的区域复工复产率不断攀升,企业正抢抓工时,推进生产恢复和重振。
经济参考报 9 阅读 2022-06-15 22:495月份,在国内生产供给有序恢复、稳外贸政策持续加力的支持下,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积极求变,稳订单、拓市场,外贸保稳提质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308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9%,比4月份3.9%的出口增速回升了13个百分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断增多,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57.2%。其中,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7.6%。
央视网 9 阅读 2022-06-15 22:46多项高频数据、先行指标显示,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落地实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改善,6月经济开局平稳。对于即将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业内人士普遍预期,主要经济指标环比将回升,二季度或形成全年经济底部,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夯实经济复苏基础。
中国证券报 26 阅读 2022-06-14 22:43虽然近期受到疫情影响,但中国吸引外资磁力不减。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在走访中发现,包括迅销、西门子医疗、欧莱雅等在内的外企龙头近期动作频频,新开店铺、投资加码、新项目落地……外资纷纷用行动展示对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窗口和纽带,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按原定计划稳步推进,将于11月在上海线下举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企业商业展签约面积已达到规划面积的75%以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50家。
上海证券报 14 阅读 2022-06-14 22:42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国家邮政局副局长戴应军介绍新时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展与成效。徐成光表示,这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迎来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人民日报 19 阅读 2022-06-14 22:404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项经济数据放缓。5月各项经济指标是否筑底企稳,成为判断二季度及下半年经济走势的关键。 国家统计局将于15日召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并对外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业内预计,随着部分受疫情影响的地区逐渐复工复产、供应链逐步畅通,5月中国经济将反弹,工业、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降幅或收窄。而从已经发布的社融信贷、进出口等数据来看,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第一财经 17 阅读 2022-06-14 22:39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
经济日报 15 阅读 2022-06-14 22:37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开局平稳。1月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16.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与此同时,受一些因素影响,外贸企业也遇到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外贸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为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商务部等多个部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稳外贸政策“组合拳”,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进外贸创新发展。
经济日报 442 阅读 2022-06-14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