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3座大运河畔的博物馆的馆长们,同时出现在江苏书展上,一道讲述博物馆的因“运”而生,以及博物馆如何立足中国,沟通“东西”。
光明网 38 阅读 2022-07-04 16:13北京画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吴洪亮先生谈到:版画好像很传统,对于苏州人来说更是这样。但其基因中的能量又很强悍,乃至渗入到你每时不忍离身的手机。当代艺术好像很先锋,但也不是从天而降,如何演化而来,版画思维恐怕起到了某些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浪 78 阅读 2022-07-02 12:03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长足发展,蓬勃葳蕤。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设立专门机构,开一时风气之先。 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也已走过百余年春秋。7月2日,“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用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展示了百余年来国博考古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腾讯 75 阅读 2022-07-02 11:49最近几天,贵阳市南明区解放路猫猫坡社区施工时发现清代古墓的一则消息引起了贵阳市民广泛关注。7月1日,经过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联合对古墓内清代棺木进行了考古清理和样本提取,初步判断墓主为清代女性。
腾讯 74 阅读 2022-07-02 11:47菊花图案的一元、荷花图案的五角、兰花图案的一角硬币,收藏界统称为新三花。 那么这枚荷花5角硬币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腾讯 41 阅读 2022-07-01 16:26“境由心生——沈阳故宫院藏明清文人书画展”6月30日在沈阳故宫师善斋、协中斋开展,通过戴进、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家作品共同展现与诗词共生的文人画。
光明网 28 阅读 2022-07-01 14:477月1日起,中国航海博物馆将恢复开馆。精品文物重新亮相,还有南越航海大展,更有崭新的大航海之旅,都要与参观者相见。 据馆方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实行“错峰、预约、限流”管理,日接待观众按照不超过50%最大承载量的标准进行管理,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观众可通过“中国航海博物馆”官方微信以及携程、大众点评(美团)等渠道在线实名预约购票。入馆检票时需核验本人身份证。
腾讯 55 阅读 2022-06-30 16:30赵涌在线《37周年庆金银币精品特场》于6月27日晚圆满收官,本场共成交藏品343项,成交率90%,成交总金额达到了436.63万元,创近期新高! 本次专场为各位藏友征集到一批目前市场中最热门的珍稀品种及大众精品,而其表现也是不负众望。老精稀品种本就存世稀少,再加上高分以及满分评级,买家争抢空前激烈。新人的涌入,对老精稀版别以及发行量的探讨研究也推动了整个板块的前进,价格屡创新高。
新浪 39 阅读 2022-06-29 11:28翡翠之美在于晶莹剔透中的灵秀,在设计时应当考虑以提升翡翠的种、色为前提,充分发掘翡翠的材质美感、结合其特有的纹理和雕刻,以及丰富的文化寓意,将外形和工艺设计做到新颖、雅致,佩戴舒适且具有艺术气质。
腾讯 22 阅读 2022-06-29 10:26在全球文化背景下,近年来,各大博物馆极力打造“最后一个展厅”,点亮博物馆文化,讲好文创故事,深受大众喜爱和关注。博物馆文创产品被誉为“带回家的博物馆”,它是我们观展的延续,也是一份属于观展的记忆。如今,文创不再是一个纪念而已,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文创产品真的可以使用、可以把玩、可以收藏,特别是博物馆文创,在具备历史、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又在逐步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联,体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审美价值。
新浪 53 阅读 2022-06-27 17:006月26日晚的中国嘉德2022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举槌, 83件拍品成交总额为3.8065亿元,疫情叠加经济因素,导致这个成交额并不算高。 但该专场天价成交的书画作品中,有多件是以往在拍场上高额成交过,甚至是当时的明星拍品,都说优秀的书画作品抗跌、保值甚至能大幅升值,拉开时间的维度,在购藏多年以后,书画名作的升值空间到底如何?在这个专场上,也许能找到答案。
腾讯 50 阅读 2022-06-27 15:40翡翠加工成饰品后,日常佩戴时间长了,往往会觉得翡翠越发黯淡,光彩渐弱。但是,也有人发现自己的翡翠饰品越戴越绿,越戴越水润通透。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要清楚,翡翠的形成条件非常严苛,需要经过亿万年的时间。翡翠的内部结构非常稳定,“铬”的含量也已经固定,如果翡翠经过火烧酸洗染色等人为加工处理,纯天然的翡翠一般都会发生变化。
腾讯 71 阅读 2022-06-24 17:29传统文化中的五大瑞兽,作为常见的祥瑞题材,被广泛应用到了翡翠雕刻中,这五大瑞兽,你最喜欢哪一款呢? 一、貔貅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传说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之所以被视为招财和守财的祥瑞之兽,是因为貔貅喜食金银财宝的习性,和特殊的生理构造:有嘴无肛,只进不出。 从外形上来说,貔貅身形似狮,有角肚圆。也分雌雄,一般从雕刻上来看,头向左为雄,主招财;头向右为雌,主守财。
腾讯 86 阅读 2022-06-24 17:28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香港最新文化艺术地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6月22日下午举行开幕典礼。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分九个展厅,将展示九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此外,香港多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也向开幕展览出借超过百件文物,十三件珍贵藏品也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远渡重洋来到香港。
腾讯 59 阅读 2022-06-24 17:26《明瑞像》《追欢得禄图》《杜甫采药图》《萧翼赚兰亭图》《兰亭雅集图》《历代文苑像传》……在国家博物馆南九展厅,名士文人的生活、闺秀女眷的风姿等在五十余件(套)明清肖像画作中跃然纸上,让观众与诸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打了个“照面”。 盛夏时分,暑气袭人,到博物馆里“打卡”“充电”成为社会新风尚。多家博物馆在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展陈形式,推出精彩纷呈的特色展览和丰富多元的主题活动,让大众在这一文化空间里有了更丰富的收获和更美好的体验。
人民网 58 阅读 2022-06-24 15:572022年6月21日至26日(周二至周日),2022西泠春拍征集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征集为“预约征集”,地点在西泠拍卖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四头条七号,地铁5号线、6号线“东四站”B口出左转)。西泠印社2022年春季拍卖会拍品征集活动将于6月底截稿,欢迎广大藏家前往公司杭州总部及北京、上海办事处交流品鉴,秉承百年西泠印社文脉,西泠拍卖邀您共享艺术生活之美!
新浪 44 阅读 2022-06-23 22:51今年年初,改编自九鹭非香小说《驭鲛记》,由华策克顿旗下梦见森林工作室出品,迪丽热巴和任嘉伦主演的电视剧《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全网上线并引发巨大收视热潮,成为2022年“现象级”爆款古装剧之一。 6月24日,该剧出品方华策克顿与知名数字藏品平台薄盒Mints合作,推出电视剧主题可穿戴数字藏品,通过将剧中那些精美的武器道具和服装完美复刻至元宇宙空间中,带领观众重回万花谷与北境的奇幻世界,重温东方童话中的极致浪漫爱情。 本次发售数字藏品包含7款武器“纪云禾-长剑”、“纪云禾-匕首”、“长意-鲛王权杖”、“长意-长剑”、“林昊青-长剑”、“雪三月-长剑”、“广物集”,每款1000枚,以及1款服饰数字藏品“纪云禾-御灵师制服(粉)”500枚,总计7500枚,其中每款藏品的1~50号为预留赠送使用,其余均用于公开发售。所有藏品均为华策克顿官方授权正版发行。
新浪 44 阅读 2022-06-23 22:49昨天,中国嘉德2022春季拍卖会在嘉德艺术中心启幕,拉开了北京春拍季序幕。预展现场,观众近距离观赏藏品,感受佳作风采。当天,5000余件艺术珍品亮相预展,涵盖中国书画、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等各门类。
网易 51 阅读 2022-06-23 22:33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写道:“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累家。”其中,香、茶、花无不与瓷息息相关。“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作为宋代名瓷,定窑生产的茶碗、盘盏、执壶、花器、珍玩、瓷枕等品类,皆成为诸般雅事中不可或缺的用具。 澎湃新闻获悉,6月21日,“发现定窑”在南越王博物院对外开展,展览共展出来自河北多家文博单位和南越王博物院院藏的定窑各时期瓷器、窑具、标本29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2件/套。 展览结合精美文物,分为“誉出定州”“尘外千年”“贡纳宫廷”“雅事几何”“天下大白”和“千年之约”六个主题,通过定窑的历史、装饰、工艺、文化、交流等内容,集中呈现各时期定窑产品面貌、文化内涵及当代定瓷的发展情况,让公众得以近距离发现宋瓷之美。
网易 48 阅读 2022-06-23 22:32中国有着悠久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诞生过许多艺术品,这些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沉淀价值也不断升华,早在宋代之前,收藏古代文物就成了一门热门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实行“藏宝于民”,允许文物在民间合法流通,为古玩收藏的新兴开辟了道路,收藏艺术品成了风雅人士的一种娱乐消遣活动,也成为投资者的一大升值门路。喜欢收藏艺术品的名人数不胜数,王中军就是其中一位。
搜狐 80 阅读 2022-06-23 21:32申城正在陆续复工复产,仍在闭馆中的美术馆也不例外,悄悄在幕后蓄力,只为能给大众带来丰富、充实的审美体验。最近由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带来的“云端探秘,宫中寻宝——中华艺术宫海派精品导赏”,线上近距离“剧透”不少馆藏珍品及其背后的门道,抢先为艺术爱好者们解了馋。这些珍品将在今后的展览中陆续“晒”出,与观众见面。 中华艺术宫又名上海美术馆,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美术馆之一。馆内总共拥有两万件藏品,其中近现代海派艺术代表作,中西结合、探索中国艺术如何接轨世界的艺术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新锐艺术家的代表作,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捐赠等等,形成了鲜明的收藏特色。
腾讯 34 阅读 2022-06-23 21:23不同阶层的人对不同的资产兴趣差别很大。在普通人拼命努力买房的时候,富豪却在疯狂买各种艺术品。近年来,艺术品的价格越来越高,“艺术”与“金钱”结合得更加紧密,艺术金融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富豪有能力收藏书画,收藏书画也会让你不知不觉成为富翁。家喻户晓的洛克菲勒家族,是世界第一的艺术品收藏世家,艺术品收藏体量更是富可敌国,达千亿级别。 早在1994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以约合人民币1.2亿的天价拍下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72张草稿纸,该手稿中的内容颇为繁杂,涉及水利学、解剖学、天文学、岩石和化石等。
腾讯 28 阅读 2022-06-22 16:186月18日,首届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召开。据研讨会透露,盐源老龙头遗址再次清理出商代晚期至西汉初年的墓葬1100余座,出土各类遗物5000余件(套),向世人展示出四川继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之后的又一处独特“青铜王国”。
中国新闻网 46 阅读 2022-06-20 13:45随着北京市疫情逐渐稳定,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流量开始逐日增加。故宫博物院严格执行限流开放、预约购票、佩戴口罩、游客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配合测温和健康宝查验。
人民网 35 阅读 2022-06-20 13:146月17日的钦江畔,广西钦州市的窑工师傅们打开钦江古龙窑的窑门,近万件经过柴火烧制的钦州坭兴陶作品陆续出窑,这是中国坭兴陶之都——钦州市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中国新闻网 50 阅读 2022-06-17 18:38马未都,娱乐圈和收藏界的名人,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搜狐 60 阅读 2022-06-17 18:31三星堆新出土的13000件文物中,除了青铜器,金器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在1986年的考古发掘中,一件金器的出现拉开了这次“一醒惊世人”的世界级考古发现,这件金器就是著名的黄金权杖。
光明网 48 阅读 2022-06-17 18:14继BiBi元宇宙推出旅美艺术家刘隼的《夜半无人私语时》数字艺术藏品受到市场追捧之后,6月17日,BiBi元宇宙将再度携手刘隼,在BiBiNFT网站、BiBi元宇宙公众号及APP渠道,面向全球公开发售他的第二幅数字藏品——《印度人现代艺术作品》,欢迎业内专业及爱好者,届时关注。 刘隼,旅美艺术家,美国油画协会会员。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多维媒体设计师编辑、史考特证券(ScottradeInc。)亚太部视觉创意设计师,2018年成立了SUN’sARTSTUDIO。刘隼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美展,在德国和美国曾举办数十次个展,作品被多个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
新浪 42 阅读 2022-06-16 17:32五月,随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杭城,夏季的暑热将至,西泠网拍 · 艺是五月大拍亦随之拉下了帷幕。2400余件拍品,36大专场,全门类上拍,感谢每一位藏家的每一次点击,总成交额6353万,总成交率95%的佳绩,离不开你们的信任与支持。 2022年5月大拍不负众望,成为西泠网拍有史以来成交总额之最,参与人数之最,信息触达人次之最,艺是的点滴进步,感谢您的支持,愿之后的每一场拍卖,都有您的参与!
新浪 45 阅读 2022-06-16 17:31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近日宣布,将于2022年7月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门票已于6月14日公开发售。 香港故宫开幕是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亮点之作,同时也是送给公众的一份大礼。为庆祝开幕,从开幕日起的12个月内,每逢周三游客可通过网上预约免费入场参观(特别展览和活动除外)。
网易 45 阅读 2022-06-16 17:171991年9月的一天,四川遂宁金鱼村,一个农民在菜地里干活,一锄头下去,露出一只瓷炉的耳。 随后,在这块地方,挖掘出数百件精美南宋瓷器。 这次考古发现,轰动了中国田野考古界及古陶瓷研究领域。至今,金鱼村窖藏仍是国内出土宋瓷数量最多、最精美的南宋窖藏,有许多出土的瓷器都十分罕见甚至唯一。
腾讯 25 阅读 2022-06-16 16:57三星堆再爆出重磅消息:8号坑出土的“倒立顶尊人像”与1986年2号坑出土的一件“鸟脚人像”实现了拼合! 新一轮考古发掘中,8号坑发现了一件奇特的铜人像。其人首蛇身,采用倒立姿态,双手将身体撑于带盖圆罍之上,头顶一件觚形尊。细节上,人像似乎戴着面具,圆眼纵目,额边长角,头发呈绺状。因此,暂时被考古队员称为“顶尊蛇身铜人像”。
腾讯 29 阅读 2022-06-16 16:53正在展出的“容曜丹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是从馆藏精品中遴选出明清肖像画佳作五十余件(套),旨在持续展示明清时期中国肖像画的艺术成就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览由三个单元构成,所选画作题材涵盖王室、名臣、名士、文会、闺阁、女容等多个方面,对于画作功能意义的阐释系统、多元、深入。
中国新闻网 51 阅读 2022-06-15 16:07在中国古代,鼎被视为礼器、传国重器。国内不少博物馆都收藏有鼎,其中知晓度较高的,当属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后母戊方鼎(曾被称作司母戊方鼎),其他还有分藏于国博、上海博物馆的大盂鼎、大克鼎等。今天我们不妨登录广东省博物馆云平台,于“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认识另一件青铜鼎重器——秦公鼎。
中国新闻网 45 阅读 2022-06-15 16:036月15日,“国有祥瑞 生生不息——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展”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展。展览以“护佑苍生”“寓礼于服”“镇守殿宇”“祈福吉祥”四个单元,阐释沈阳故宫院藏清代宫廷动物造型文物和图案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腾讯 38 阅读 2022-06-15 15:48西安博物院是由博物馆、荐福寺古建筑群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组成,是一个集文物收藏保护和展示利用的综合性文博单位,于2007年5月18日建成开放,2010年3月31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其中,文物藏品库4000平方米,文物藏品约10万余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万件。
腾讯 39 阅读 2022-06-15 15:476月13日,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公布。目前三星堆3、4号“祭祀坑”已结束野外发掘,5、6号“祭祀坑”正在开展埋藏文物的室内清理。此次公布的文物主要集中在7、8号“祭祀坑”。
人民网 27 阅读 2022-06-15 15:40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临湖北,西接陕西,地处南(阳)襄(阳)盆地核心。自旧石器时代始,人类先祖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不息。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40余处旧石器遗址和距今四五十万年的“南召人”化石、1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数以千计的两周及秦汉古墓。层垒的文化遗存,录写着南阳古地悠久的历史,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历史长河中,南阳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这一地理单元中的黄山遗址,更是其中一朵耀目的浪花。
光明网 24 阅读 2022-06-15 15:062022年6月11日,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正式开馆。 该馆系全国唯一一座以楚文化冠名的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230件(套)、三级以上文物2200余件(套),馆藏可移动文物和标本10000余件(套),较好展示了安徽楚文化和寿县历史文化。
光明网 28 阅读 2022-06-15 15:02赵涌在线《名邮四海-新中国版式特场(58期)》于6月13-15日与大家如期而约。 此次特场带来新中国精品版式邮票500余项,包含众多近期热门品种,大多无底价起拍,欢迎关注竞买!点击“阅读原文”一键直达专场 35+年诚信品牌,专业、保真,为您的收藏保驾护航!
新浪 43 阅读 2022-06-14 16:51赵涌在线《百钞集萃-6月历代纸钞精品专场》今天开拍!本场带来700余项藏品与大家分享,集新中国、明、清、民国、解放区纸钞精品于一场,精彩纷呈! 本场为延时拍专场,结标时间6月15日,欢迎藏家踊跃参与!
新浪 43 阅读 2022-06-14 16:49清代陶瓷史上有4位著名的督陶官,他们是开窑先锋臧应选、科技达人年希尧、全能冠军唐英和低调网红郎廷极。 臧先生有花神杯,年先生有胭脂水,唐先生有洋彩,而郎先生呢?那自然是他的郎窑红啊! 2017年在上海明轩出尽风头的一件小花觚和一件小券缸,让郎先生和他的红再一次刷遍了朋友圈。 从不被人识的无款民窑,仅用了几年的功夫,就变成了如今的清瓷圈内的时尚话题。
搜狐 58 阅读 2022-06-14 16:306月9日,香港,记者探访位于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据悉,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将于7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中亮相。
光明网 60 阅读 2022-06-14 15:46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心地段,不同于街头巷尾常见的东方巴洛克风格建筑,一座三进式仿清院落巍然矗立,朱墙金瓦,格外醒目。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文庙——哈尔滨文庙,也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所在地。 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以文庙为馆舍,1988年对外开放,是全国首家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
光明网 36 阅读 2022-06-14 15:42正在展期内的“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共展出195件/组文物,包括青铜、陶瓷、书法、绘画、印章、雕塑、钱币、玉器、甲骨、漆器、家具、竹木牙角器、手稿、织绣等,几乎涵盖上海博物馆藏品的所有门类。其中一些门类,比如甲骨、砚与纸等,可能并不像青铜、陶瓷、书画这样的收藏大类为人熟知,但也有它们独特的文物价值和艺术魅力。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国传统文人喜欢的文物——印章(上篇)。
文汇报 38 阅读 2022-06-13 19:31中医与武术、京剧、书法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近年来,随着中医在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国家对中医文化的愈加重视和保护,中医文化出现了明显复兴的势头,我国的中医文化传承也迎来了更多的利好消息。大连近期对外正式开放的一所中医博物馆,恰逢其时,一开放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腾讯 38 阅读 2022-06-13 19:236月11日是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颐和园获悉,当日颐和园将开展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公众文化活动,其中包括“绝艺交辉——英国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与颐和园博物馆艺术精品展”及该展览的线上全景展览、“世界遗产在北京”文化沙龙直播等。
中国新闻网 55 阅读 2022-06-11 13:31“跟我一块玩古董的人,不是下了大狱,就是家破人亡,京城没剩下一个……”亿万大亨马未都如是说。可在收藏界,对他的评价天差地别:小学没毕业懂个锤子,坑蒙拐骗起家,无非运气好……
腾讯 65 阅读 2022-06-11 13:136月9日上午,嵊州市苔苔山上,省考古研究所与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正在保护性发掘1800多年前的一座东汉墓葬。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张馨月表示,此次发掘缘于国道527二期建设工程,属于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 嵊州527国道甘霖至长乐段工程项目位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长乐江北侧。路线全长19.3公里,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米。2021年4月至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部分路段进行了考古勘探,在下方山、苔苔山、郯城、白塔湾等4个地块发现了墓葬、窑址和红烧土堆积等遗迹,其中下方山、郯城地块均发现有相对密集的墓葬群。
腾讯 43 阅读 2022-06-10 14:59千百年来,传统手艺集结民间智慧,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抖音电商在平台内举办了“非遗购物节”活动,于618期间推出“守艺非遗”社会价值专区,携手非遗传承人及传统手艺人,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助力非遗技艺传承和非遗商品售卖,让非遗好物走进大众生活。
腾讯 24 阅读 2022-06-10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