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尼,全名为哈立德•阿纳尼。埃及当代雕塑艺术家,埃及文物部部长,1964年出生的他在雕塑和考古、考古修复方面都有建树。 他的雕塑作品风趣幽默,就有抽象和活力,具象的生动情感。在他的认识中:“雕塑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有筋骨、有力量。”他的雕塑作品,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愿望,展现出饱满的力量感,同时兼具幽默的风格。
网易 45 阅读 2022-08-25 16:19提起京剧艺术,人们总会想起梅兰芳老先生。作为一代大师,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作用非常人可比。在梅兰芳去世后,他的儿子梅葆玖接过父亲衣钵,成为“梅派”艺术的二代大师。 有趣的是,这位大师虽然起初并不愿意学习京剧,在梨园的岁月让他理解父亲的伟大,这份传承与执着,或许是他不愿意理解李玉刚的原因。
搜狐 61 阅读 2022-08-24 12:09宝石的微观世界、珠宝艺术史与顶级宝石收藏都是侯杰的兴趣所在。 交谈时,他能用最简单的逻辑阐释阳光直射下宝石内部的物理变化;也能将方寸之间的美发散⾄不同地域文明、经济环境、宗教文化与艺术风格领域。这样的信息量,绝不亚于平行镜面中的无底空间。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还能见到他全球罕见的私人藏品。
新浪 52 阅读 2022-08-24 12:02在过去的20年中,科技得到了很大发展。每天,人们都想出一些新东西。而人工智能绝对是最迷人的技术之一。
网易 56 阅读 2022-08-24 11:51最近,这样一类主题的展览值得关注——关乎生活空间与当代艺术、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亮相上海AD CASA的“冶园·永续My Casa”、登陆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华园”,以及前两年在苏州著名古典园林可园与沧浪亭举办的“无语看波澜:新园林故事”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它们提示着当代艺术走入生活空间的另一种方式。
搜狐 35 阅读 2022-08-24 11:37日前,济宁市微山县一位大四男生因在老家自建柴窑烧制陶瓷收获众多网友点赞。引发众人关注的不只是他自己动手建造了一座小型陶窑,而且他还自己制作陶瓷,并成功用自建柴窑烧制了十几个风格各异的杯盏。这位名叫王兴涵的“00后”男生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他第一次用200斤木材烧了6个小时以失败告终,第二次用400斤木材烧了17个小时“大功告成”。作为一名工艺美术专业陶瓷方向的大学生,他表示,毕业后希望继续从事陶瓷事业。
腾讯 30 阅读 2022-08-24 11:28近日,记者走进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芽小七手创”绣房,一件件龙头图案的手袋、纯手工的虎头帽,艺术家系列的手工刺绣背包……这些鲜明大胆的配色与传统绣工巧妙融合的手工新国潮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畅销海内外,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腾讯 23 阅读 2022-08-24 11:15如此美妙的摄影作品来自俄罗斯摄影师亚历山大 · 雅克雷夫,他专注于舞蹈、动态和观念摄影,并且拥有一个由专业舞蹈演员和宽大场景构成的团队。他的舞蹈摄影作品结合了舞蹈表演与人体艺术两者的精华,不单是拍摄表演中的舞蹈,更注重透过舞蹈摄影展示人体美学。他捕捉到舞者的曲线动态美,并且将柔美和力量相结合,碰撞出刚柔并济的艺术美感。
网易 57 阅读 2022-08-21 01:27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让非遗“融入”生活,8月17日下午,一场囊括了玉雕与粤剧文化的《粤韵风华展美玉》——非遗文化翡翠凤冠手工制作活动在广州玉雕艺术文化馆举办。活动现场,来自华林街道辖内的妇女街坊们一同跟随玉雕老师,制作着属于自己的“翡翠凤冠”。
搜狐 66 阅读 2022-08-21 01:25说起斜塔,人们自然会想到意大利那座著名的比萨斜塔。这座始建于1174年,并于1178年就开始倾斜的钟楼的确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其大胆的圆形设计极具独创性。对于国人来说,这座斜塔还有着超脱建筑学、历史遗迹之外的意义——伽利略伟大的自由落体实验就是在这里发生。“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是几代青少年学习物理的启蒙课。
网易 65 阅读 2022-08-19 17:03今年是“2022联合国国际玻璃年”。值此,由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主办,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承办的“天地之心——孟舒当代玻璃艺术展” 将于2022年8月28日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7日。这是澳门艺术家孟舒博士在中国内地举办的一次大型玻璃艺术个人展览。1500平米的专业性艺术展陈空间集中展出孟舒博士近7年潜心创作的7大主题系列的当代玻璃艺术精品及大型玻璃艺术装置共计40件/组。
新浪 23 阅读 2022-08-19 15:442022年8月16日,嘉德·宥爱艺术中心新展“塞尚·四季”在苏州举行开幕式,8月18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作为开馆后的第二个艺术展,嘉德·宥爱艺术中心选择与希帕中国(Sipa China)联合出品规模盛大的沉浸式光影展,以“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的四季人生为主题,通过数字技术尝试还原19世纪的南法普罗旺斯风情。
新浪 32 阅读 2022-08-18 18:12一人一案、一块木板、一把刻刀,甘肃手艺人徐晋林端坐在案前,手抵刻刀在木板划过,随着“哧”的一声,敦煌壁画中菩萨的眉眼便跃然于木板之上。多年来,他沉迷于雕版敦煌壁画,用刻刀勾勒出佛国世界。 徐晋林创作、还原的敦煌题材版画已逾百幅,耗时最长的是《千手观音》,用了3个月时间。“观音的手只有米粒大小,手掌中还雕刻了眼睛,线条之间的距离仅半毫米。”他说。 面对如此精细的手工活,徐晋林自称从来不用放大镜,敦煌壁画的每一笔都在他脑海中,现在哪怕持续雕刻几个月,也不会出现一个错误,没有雕坏过一幅版画。“一刀刻错,版画就毁了,所以要静下心来,慢慢打磨。”
中国新闻网 28 阅读 2022-08-18 17:51灯光渐暗、音乐响起,被灯光照得泛黄的幕布上,人物、走兽、房屋等皮影道具依次登场,神奇的光影世界在观众眼前渐渐展现。紧张热烈的锣鼓声中,皮影道具上天入地。近日,一场精彩的四川皮影表演在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上演。 四川皮影历史悠久,既受到陕西皮影等皮影文化影响,又带有蜀锦、蜀绣及民间剪纸等地方色彩,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年来,随着四川加大对皮影收集保护力度,加快培养皮影制作、表演非遗传承人,推动皮影文物活化,一度式微的皮影艺术逐渐焕发往日光彩。
中国新闻网 62 阅读 2022-08-17 17:21盛夏一日,笔者慕名走进四川省芦山县根雕文化产业园,千姿百态的根雕艺术品,令人感叹天然的树木根须在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后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在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毅恒工作室,一件即将完工的根雕作品引人注目:身着壮族服饰的少女,脸上带着甜美的微笑,双手击鼓,灵动可爱。刘毅恒手持刻刀,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和打磨。近年来,他尝试用根雕艺术表现时代主题,这件作品是“中国梦”系列作品之一,反映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喜悦。
搜狐 43 阅读 2022-08-16 18:07当地时间2022年8月15日,加沙地带北部Beit Lahia地区,民众在当地最古老的陶器作坊制作、晾晒陶器。陶艺是加沙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工艺,当地的作坊通常生产碗、水壶、花盆和花瓶等产品,其中包括一个被称为“al-Qedra”的黑色大陶罐,用来烹饪一种由大米、肉、大蒜和洋葱制成的传统加沙餐。
网易 71 阅读 2022-08-16 18:00针对于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很多时候是难以估计的,而且有一些作品在一些人看来价值连城,但在另一些人来看却并不怎么吸引人。不管怎么说,这一类艺术品往往会得到非常严密的保护,以确保没有人可以破坏它们。可是,在世界范围内,却有不少艺术品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原本价值连城,但却被人为破坏得面目全非的6个艺术品。
网易 66 阅读 2022-08-16 17:40昨天,中国美术馆一层大厅,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精彩表演,“艺汇丝路”艺术展拉开了序幕。展览汇集了来自五大洲112国艺术家的193件作品,以异彩纷呈的艺术语言诠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网易 23 阅读 2022-08-16 17:03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正在呈现的展览“刘毅:从外面,走到里面,又看向外面”很是特别。这是由手机绘画生发出的一个有趣场域,也是上海艺术家刘毅个人的首场美术馆个展。 刘毅,既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名公共艺术领域的教育者、实践者。展览源于刘毅开始于2015年的一项持续性创作,他轻松地称其为“手机绘画”。与众多创造力事件最初的迹象一致,它开始于一次不经意的尝试:一部手机、一款APP,于某日一次不经意的尝试,却就此开启了一个不断发展的新系列。一幅幅诞生于方寸触屏之上的小小画作,先是经年累月,汇集成数量可观的“个人图库”,再经由他的好奇心与巧思,一再转换、衍生出新的表现形态。
搜狐 32 阅读 2022-08-15 19:402019年10月27日对于中国、对于北京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的对外开放,对于外国人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政策 。这标志着我国走向国际化又迈向了重要的一步。 大兴机场的整体设计方案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总共占地面积达到78万平方米。总共有223个机位,四条跑道。到2025年可以满足一年起降飞机65万次左右的航空需要,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网易 60 阅读 2022-08-15 19:21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到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世界其它主要产瓷区的手工陶瓷技艺都已式微,唯独景德镇还保留一整套技艺和工匠,让全球的陶瓷艺术家们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作灵感,继续自己的艺术之梦。
腾讯 21 阅读 2022-08-15 17:56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10时,2022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中国内地总票房达75亿元(人民币,下同),已超过2021年暑期档的总票房(73.81亿元),提前实现同比增长。 据统计,2022年暑期档总场次已突破2431.9万,总出票1.93亿张。暂列中国内地暑期档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独行月球》(23.10亿元)《人生大事》(16.86亿元)《侏罗纪世界3》(10.60亿元)《神探大战》(7.02亿元)《明日战记》(3.07亿元)。
人民网 29 阅读 2022-08-15 17:49对于美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定义,在正常情况下,绚丽明亮的事物,会让人产生安全感,阴暗腐烂的事物,则会让人产生恐惧,这些情绪也会影响我们对于美丑的判断。 假设将这两种截然不同事物融二为一,会产生什么效果呢?雕塑艺术家凯思琳·赖安,就在自己的作品里,将极致的美和让人厌恶的丑,巧妙地结合起来。
网易 60 阅读 2022-08-12 17:33“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 用石头雕出一朵朵花,雕出精致生动的动物植物,是一种传承已久,始终都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网易 38 阅读 2022-08-12 17:21很高、更高、最高:人类似乎想要越来越接近云端。你看看我们地球上的建筑物,它们已经变得越来越高——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也不再罕见,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建筑奇迹吧。
网易 33 阅读 2022-08-12 17:19有很多奇葩的建筑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形奇特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各式各样的建筑也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建筑风格,在上海就有一个奇葩建筑,这个建筑让人在夜晚中有了遍体生寒的感觉,因为在夜间的时候这一栋奇葩的建筑物就像一片又一片林立的墓碑。
网易 43 阅读 2022-08-12 17:10溯源:无纸亦可剪 《滨州志•风俗篇》记载:“夕贴春联彩胜,易门神桃符。” 滨州的民间剪纸历史由来已久。虽然纸在西汉时期才被发明,但剪纸所用的“雕、镂、剔、刻、剪”一系列手法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古人擅长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等到了造纸术发明,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才算得上百花齐放,由于地域文化各有不同,因此各地方的剪纸派系也不一而足,大体可分为南方派、江浙派与北方派。
腾讯 18 阅读 2022-08-12 17:00入伏后,江南夜晚暑气仍旧蒸腾。暮色四合,浙江海宁一处乡镇中心广场却人头攒动,一场皮影戏正在上演。 锣鼓齐奏,丝竹高鸣,三尺绢布后艺人指间方寸拨动,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探头探脑的乌龟背上,“哒哒”啄了两下龟壳。台下众人静待乌龟动作,屏气凝神顾不得摇扇。
光明网 18 阅读 2022-08-12 16:09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精魂,城市不断发展,生活其间的人们也同样对身边的一应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怀旧、想念、留恋、迷失……每一种情愫都不是无意义的存在,如浩瀚宇宙中的点点星辰,闪耀在不同时空。 但相比起普通人的情感表达,独立艺术家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当仁不让地彰显出与众不同,他们借助自己的强项,用艺术再现的手法“倾诉”着内心对一座城的某种情感独白,勾画出他们心中独一无二的“哈尔的移动城堡”。
网易 29 阅读 2022-08-11 23:28爱吃是每个人的天性,对于吃,每个地方的人爱好也不同,住在海边的人爱吃海鲜,住在中原的人喜欢面食,而“菇勇者”的云南人,则对野生菌近乎痴迷。那个“躺板板”的科普儿歌,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有网友调侃:云南人吃菌有“三熟”,第一菌要熟,第二要炒熟,第三去医院的路要熟。 这个玩笑,从侧面证实了云南人对野生菌的爱。野生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蘑菇,是真菌的一种,云南人对于它的爱,源自于吃,而接下来小绛要介绍给大家的手工艺人,是一位爱“采蘑菇”的小姑娘,只不过她采蘑菇的方式有一点点特别。
腾讯 43 阅读 2022-08-11 23:10全球著名“烂尾楼”,修建135年还未完工,今却被列入世界遗产。 人类的建筑能力最强,很多不可思议的建筑都可以完美建造,很多人都成为了心目中的度假胜地,但是这些建筑都是成品外观,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来看看世界上最著名的非公寓和建筑,建了135年没有完成了,不过现在人要上卡了,一起来看看吧!
网易 26 阅读 2022-08-11 21:12“你奶奶不是你奶奶,你奶奶是你爷爷,你爷爷是个太监!”“你撒什么东西啊!”很多人都是从几个搞笑名场面入坑芒果TV季风剧场《张卫国的夏天》的。 这次,黄磊变成了一位胡同里的“废柴中年”,短短一个夏天,中年危机一个接一个迎面砸来,从坐拥四合院变成负债累累,又经历了一系列鸡飞狗跳…… 人到中年的黄磊演绎人到中年的张卫国,他会怎么看待这些危机呢?演过这么多的中年角色,会担心重复吗?
中国新闻网 31 阅读 2022-08-10 22:57现如今我们出去旅游 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为了大自然的景观而去 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一杯好喝的奶茶 为了一栋能拍出网红照片的建筑 而动身旅行
网易 32 阅读 2022-08-10 22:50一位好友问我,他发现好像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还有曝光补偿这几个东西之间,都有一定的联动关系,他想问这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某些场景下,这些调节是否可以互相替代呢?
网易 64 阅读 2022-08-09 14:29崔彤偏爱“在宣纸上产生的特殊的粗粝墨色”,在这种粗粝之上,他的作品描绘着一首首干净、沉潜的诗。日常的每个细节都是他艺术创作的来源。当儿子走入他的生活,陪伴成了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提笔描摹,自然而然地描绘出了一系列关于父与子的故事。
网易 20 阅读 2022-08-09 13:59“每一处店铺、每一块店招、每一位店员……我可能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只要按下快门,一个动作、一个神态,稍纵即逝的瞬间就这样被固定下来。”3年多来,包文青已经记不清在福海路上拍摄了多少张照片。22点,环卫车准时出现,沿街收运垃圾;23点后,路上行人逐渐减少,社区保安依旧在岗;身穿工作服的外卖员,三三两两停在路边闲聊,享受一天忙碌后的小歇……在包文青的镜头中,这些人物是他“收藏”的主角。
搜狐 23 阅读 2022-08-08 18:567月31日,2022“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幕,新疆美术馆“多彩非遗——指尖非遗”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新疆网推出《指尖·非遗》主题专栏系列报道,带您走进绚丽多彩的指尖非遗项目,感受指尖非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石榴花开红胜火,一个直径40厘米,高50厘米,重达20多公斤的“琉璃石榴”《和合共生》,在2022“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格外引人注目。
腾讯 26 阅读 2022-08-08 18:49五华县木偶剧团于1951年12月成立。1977年4月,12岁的李新贤加入剧团,从此开始了和提线木偶长达40多年的不解之缘。他经历了木偶剧团举步维艰的发展时期,也见证了从2006年开始,五华提线木偶申报“非遗”,到重新发扬光大的历程。他始终与木偶剧团共进退,更是为了扭转剧团人员流失的局面积极创新传统节目,苦练木偶书法,并响应国家号召,多年耕耘于传承事业一线,将五华提线木偶带进校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培养更多年轻一代传承非遗。
搜狐 39 阅读 2022-08-06 23:30以“乡村+艺术”模式火遍全国的浙江永嘉上日川箬溪村,近日又有新动作。记者获悉,以“半村丹青 半村烟火”为主题的箬溪国际艺术村2022首届艺术市集正在进行中。 该市集聚焦“丹青”和“烟火”两个关键词,将艺术植入乡村,让乡村激发艺术创作。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名家和已入驻箬溪的各艺术家工作室是艺术市集的主角,他们通过山水画、雕塑、篆刻和装置等艺术手法呈现对于乡村的体悟,汇聚成“中国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
搜狐 40 阅读 2022-08-06 23:292022年是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逝世700年。澎湃新闻获悉,8月5日,“松雪归来——赵孟頫书法碑拓全国巡回展”在济南胶济铁路博物馆对外展出。展品全部为1949年前的赵孟頫各类书法拓本70种近两百幅,其中不乏珍品。中国邮政为此活动发行一套20张的邮资纪念明信片。 这也是继2022年元月东京国立博物馆推出“没后700年 赵孟頫与他的时代 ——复古与传承”后,今年又一纪念赵孟頫的艺术特展。 赵孟頫与济南渊源颇深,他曾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中国绘画史的赫赫名迹《鹊华秋色图》即是赵孟頫描绘的济南鹊山等一带秋景。
搜狐 39 阅读 2022-08-05 17:12话说某一天,牛顿坐在树下读书,一颗苹果突然砸到了他的头上,这颗苹果启发了牛顿,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都知道,这条定律只适合于地球环境,在太空中就不适用了。 物理是对这个世界是理性的认识,而艺术则是感性的表达。对于艺术家来说,定律与规则都是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然后再乐此不疲地用艺术作品去冲击这些定律和规则。
网易 34 阅读 2022-08-04 19:20人人都能感受到风的存在、风的力量和风的影响。自古以来,人们认为风有净化、清洁的能力。风作为西方文学经常呈现的一个对象,常被当作歌颂自然的力量、活力的象征性符号。也由此赋予了风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风作为一种文学对象,不断为创作者提供灵感。
搜狐 60 阅读 2022-08-03 23:23持续不断的疫情将人与人隔离在网络的此端和彼端,从人的认知模式、生产生活方式全面革新到人的精神心理,无论是在人类社会科学领域,还是在自然科技方面均发生巨大动荡,以至于对全球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那么,作为基本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在疫情时代乃至于后疫情时代可以承担哪些责任以及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从艺术的形式美出发,由表及里深入艺术创作的情感中,带你领略艺术世界的五彩斑斓。
腾讯 55 阅读 2022-08-03 23:18历经30年,上海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终于在今年盛夏时节收官。而下月,一部讲述上海旧改搬迁、弄堂百姓生活的原创舞台剧作品都市喜剧《宝兴里》也将登上兰心大戏院的舞台。历经两年多筹划,这部剧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上海滑稽剧团联合打造,集合了滑稽戏、脱口秀、话剧等多种喜剧形态,由钱程、豆豆、小翁双杰等喜剧明星主演,滑稽戏名家王汝刚也被特邀出演剧中角色。8月1日,都市喜剧《宝兴里》开始了线下排练的第一天,该剧主创也集结一堂,一起讲述了该剧创作前后的故事。
网易 33 阅读 2022-08-02 17:10从浮梁到樵山,当我们从历史的痕迹中辗转游历,自然会懂得中国的乡村大抵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古老故事,或是奇人轶事也或者浪漫传说,在漫长的时间里化作袅袅炊烟,落在大地上结出了果实,便长出了艺术。 而大地艺术,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丽而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当代中国乡村的风貌。从浮梁到樵山 继“艺术在浮梁”之后,2022“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迎来了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的发布会,宣布艺术节将于今年11月18日正式开幕。 如同浮梁这个古意盎然,承载悠久历史的名字一般,林深苔厚的樵山也藏在深厚的历史脉络中,等待着被更多的人看见。
腾讯 77 阅读 2022-08-02 17:01孩童双目炯炯有神,两臂交叉环抱,头枕臂上,两只脚叠压着微微翘起……这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年间的白釉孩儿枕,自7月初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后,受到广泛关注。 这尊孩儿枕,由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烧造。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起源于河北曲阳,曲阳古时属定州辖区,故名“定瓷”。2008年,定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腾讯 27 阅读 2022-08-02 16:588月1日下午,2022第十四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首届“山东手造”精品展圆满落幕。在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共有近千名工艺美术从业者参展,吸引近5万人次到访,意向成交额突破千万元。
网易 42 阅读 2022-08-02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