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240GW!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再创新高

    回顾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受海外疫情的影响及光伏产业链价格较高的情况下,装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在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以及欧洲能源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分析,随着硅料扩产产能的释放及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回落,预计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同比增长41.18%,达到240GW,比之前预测的220GW,上调9%左右。

    集邦新能源网   12 阅读   2022-06-16 22:39
  • 广东省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成功

     6月3日,随着中国能建广东火电“能建广火001”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将7号风机叶片轮毂与机舱在百米高空精准对接,由中国能建广东院EPC总承包建设的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同时该项目11兆瓦风机首桩也完成了沉桩作业,为冲刺年底全容量并网打下坚实基础。

    国资委网站   38 阅读   2022-06-15 23:15
  • 新能源汽车新政利好稀土产业

     近期,与稀土产业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新一轮政策倾斜——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纷纷发力刺激汽车消费,国内多地密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刺激政策,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5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通知显示,上述四部门将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实施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本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在山西、吉林、江苏等11省启动,能够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影响力,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起到更好的带动和宣传作用。

    中国有色网   35 阅读   2022-06-14 23:35
  • 中国大型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进行时

     日前,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多处风电光伏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正开足马力推进,这是中国近期开工建设的首期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一部分,这批项目的加速推进将为中国西部建设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支撑。

    新华社   34 阅读   2022-06-14 23:09
  • 中国石油打造“低碳能源生态圈”

     6月9日,记者从中国石油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获悉,中国石油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锚定“力争2025 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的目标承诺,打造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2021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在油气产量当量占比达到51.6%,建成投产39个新能源项目,推动中国石油从油气供应商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从油气服务商向“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经济参考网   33 阅读   2022-06-14 23:06
  • 增资80亿!武汉首个大型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项目迎来三期

    上月底,武汉首个大型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项目——中创新航武汉项目二期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今天,项目再传来好消息,投资80亿元的三期项目正式启动。 今天启动的三期项目,预计2024年初建成投产,规划产能为20亿瓦时。而在此前,一期二期项目已于去年5月签约、7月开工。今年,中创新航决定增资扩产,拿出120亿元建设三、四期项目。

    新能源网   72 阅读   2022-06-13 12:17
  • 内蒙古打造绿色光伏产业链

     6月12日,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忙碌。据了解,该公司40GW单晶硅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160单晶炉以及切片机,实现“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

    内蒙古日报   46 阅读   2022-06-13 12:16
  • 内蒙古扎赉特旗:废弃秸秆“链”出低碳产业

    说起农作物秸秆,真是亦喜亦忧,欲说还休。秸秆多了,说明粮食多了,牲畜饲料也多了,但秸秆剩余量过多,却成了农家的负担,牲畜吃不完,在田里直接焚烧还影响环保和安全。但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讨人嫌”的废弃秸秆,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更打造出了生物质热电的低碳产业。

    新华社   47 阅读   2022-06-13 12:14
  • 兴安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建设快马加鞭

    夏日,位于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兴安盟金风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随处可见技术工人紧张忙碌的身影。   “投资4亿元的金风6万千瓦风电绿电微网项目,将建设6兆瓦风力发电机组10台、220千伏变电站1座及场内集电线路,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9亿度,可实现开发区40%用电企业绿电替代,与燃煤火电相比每年可减少能耗2.4万吨标准煤,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兴安盟金风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猛说,项目年底前建成投运,逐步实现兴安盟工业园区绿电替代。

    内蒙古日报   40 阅读   2022-06-13 12:12
  • 四川生物质能技术发展之路该如何突破困境

    生物质能是指由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在生物质中贮存的能量,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作为唯一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可通过发电、供热、供气等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生活等多个行业,因其具备分布广、供应稳定、效益可观的显著优势,被认为是加速能源系统革命、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环境报   40 阅读   2022-06-13 12:10
  • 北汽新能源5月销量2276辆 本年累计销量仅13413辆

    北汽蓝谷发布5月产销数据,5月产量1261辆,本年累计生产4184辆,去年1-5月累计生产1839辆,累计同比增长127.51%。5月销量2276辆,本年累计销量13413辆,去年1-5月累计销量5374辆,累计同比增长149.59%。

    第一电动网   39 阅读   2022-06-13 12:08
  • 法国重申能源转型计划 力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重申了政府的能源转型计划,表示将继续推动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确保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分析指出,在电力市场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将助力法国实现能源转型。

    人民网   37 阅读   2022-06-13 12:07
  • 印度德里电动汽车停车场突发大火

      6月8日,印度德里Jamia Nagar地铁站的一个电动汽车停车场发生大规模火灾,造成多辆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损毁。   德里消防局官员说,虽然没有人员伤亡报告,但总共有10辆汽车、一辆摩托车、两辆小型摩托车、30辆新三轮车和50辆旧三轮车起火。

    新能源网   29 阅读   2022-06-13 12:05
  • 美国能源部投5亿美元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储氢盐穴

     美国能源部(DOE)贷款项目办公室向犹他州世界上最大的绿色氢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十年来的第一笔贷款。   Advanced Clean Energy Storage I,LLC将在犹他州中部开发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绿色氢设施。该中心将利用犹他州独特的地质构造,通过两个巨大的盐穴储存绿色氢,每个盐穴能够存储150GWh的能量。   盐穴的长时间储能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并降低成本,通过捕获过剩的可再生能源,在需要时调度回电网。

    新能源网   30 阅读   2022-06-13 12:04
  • 被冷落的“氢能”,为何掀起了热浪?

    被冷落的“氢能”,为何掀起了热浪? 沈帅波 ·2022-06-09 20:41 关注 氢能产业第四波浪潮 氢能,不温不火 去年国庆期间,我去了一趟成都,除了感慨于当地的夜市文化外,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便是氢能汽车的普及。 去青城山景点之前,我们在当地打车平台上,叫了一辆氢能轿车,没有发动机的轰鸣,也不是电动车的蜂鸣声,隐约能听到压缩机工作的声音,但行驶和启动、加速体验,与电动车类似,因为氢能车的基础原理是“氢燃料电池”,即通过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氢能车行驶,排放的是纯净水。

    36氪   45 阅读   2022-06-13 12:02
  •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再获5项新型实用专利授权

    近日,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申报的“一种氢气生产装置”“一种氢气制造装置”等5项技术成果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是中国石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首家氢能生产基地。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一期项目投产以来,已安全稳定运行一年半时间。装置人员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生产技术,持续优化设备运行,助力实现高纯氢量效齐升,截至5月底,已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高纯氢430吨。

    中化新网   13 阅读   2022-06-13 11:59
  • 上汽红岩与北疆绿氢城有个“零碳”之约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氢能发展已成为支撑能源可再生和实现高耗能领域减排的关键。在鄂尔多斯极具规模的氢能应用场景,为这个 “煤都”打上了 “北疆绿氢城”的新标签。在此落地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也在蓬勃发展中集聚了动力电池与储能、电动重卡、电池材料、绿色制氢等上下游集成产业链,成为上汽红岩领跑氢能赛道的 “源点”。

    中国工业报   16 阅读   2022-06-13 11:51
  • 首次中英产业合作对话共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合作

     6月9日,首次中英产业合作对话以视频形式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国务大臣夸西·夸腾与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副大臣菲尔普出席会议。   肖亚庆指出,去年10月和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两次同约翰逊首相通电话,为推进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中英产业合作互利共赢,取得了不少成果。中方愿与英方深化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绿色制造等领域政策协调、标准融合、技术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打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夯实两国产业合作基础。

    工信微报   23 阅读   2022-06-13 11:47
  • 总投资15亿元 汉和能源在仁化县建共享储能电站

    6月8日上午,仁化县政府与浙江汉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举行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县委书记、县长陈夏广见证签约仪式并讲话。县领导刘拥军、邹汉明参加签约仪式。

    新能源网   25 阅读   2022-06-13 11:46
  • 我国首批两台商品化HXN6型内电混合动力机车下线

    6月9日,我国首批两台商品化HXN6型内电混合动力机车在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资阳公司)成功下线。该车动力源采用“动力电池组+柴油发电机组”共同组成,并优先采用动力电池组提供动力,能有效替换传统内燃机车。

    科技日报   14 阅读   2022-06-13 11:42
  • 包头稀土高新区:以“五度”服务助企业发展上台阶

     近日, 科技日报记者从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获悉,该区创新管理方式,提供全区统一的“好差评”页面,将各有关部门事项统一纳入自治区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完整采集、实时报送评价数据。该管理方式可让办事人员发挥“啄木鸟”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品质,增强企业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科技日报   15 阅读   2022-06-13 11:40
  • 徐州市积极探索秸秆收储运用全环节综合利用

    又到夏收时节,广袤田野一片金黄,全市529.9万亩小麦收割过半。为进一步做好农作物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工作,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徐州市南四湖区域和国省考断面沿线秸秆离田收储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市全面杜绝秸秆露天焚烧和随意弃置,基本实现区域秸秆资源化全量利用目标任务,积极探索秸秆收、储、运、用全环节综合利用模式,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徐州日报   19 阅读   2022-06-13 11:38
  • 量与质并重 加氢站管理迎“大考”

    目前,我国加氢站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氢能产业发展正进入快车道。但记者注意到,由于氢能产业链涉及环节众多,各环节管理部门职责分工尚未明确,虽然近期部分地区陆续出台了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但更多地区仍在探索相关标准法规与政策体系建设中,加氢站管理明显跟不上发展的速度。

    网易   13 阅读   2022-06-13 11:36
  •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约达10亿吨标煤

    6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8%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太阳能热利用、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新能源网   18 阅读   2022-06-13 11:33
  • 强化顶层设计 守护风电安全“生命线”

    当前,我国风电产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风电运维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与增容。随着风电产业从三北高风速地区向中东南部及海上延伸,风电塔筒也随之增高,由早期常见的90米、100米,逐步攀升至120米、140米甚至160米。越来越高的塔筒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风电技术的创新升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

    中国能源报   17 阅读   2022-06-13 11:28
  • 宁德时代回应电池提价:目前价格动态调整比较顺利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宁德时代提问称,市场传闻公司与客户提价未落地,对二季度影响大,具体情况怎样? 宁德时代回应称,公司与客户友好协商共同应对供应链压力,目前电池价格动态调整比较顺利,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集微网   64 阅读   2022-06-09 12:13
  • 世界环境日“双碳”再度成热词

     “我们要统筹做好‘双碳’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6月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如是说。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积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彰显。

    中国新闻网   76 阅读   2022-06-08 23:15
  • 中国石油牵头制定我国页岩气领域首个国际标准

     记者近日从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上游领域分委会(ISO/TC193/SC3)秘书处获悉,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牵头起草的我国页岩气领域首个国际标准“天然气—上游领域—滑溜水降阻性能测试方法”顺利通过立项投票,列入ISO国际标准制订计划,正式启动制定工作。这是我国在页岩气国际标准领域取得的首次突破,为我国页岩技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迈出了关键一步。

    中国石油报   77 阅读   2022-06-08 13:32
  • 稳存量挖潜能 今年我国油气产量稳中有升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石油石化企业加大勘探力度,通过稳存量、挖潜能,积极统筹资源,多管齐下保供应。1到4月份,我国陆上主要油气产地油气产量稳中有升。   我国最大的油气田——长庆油田持续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建设进度,加速储量向产能、产量的转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近日顺利完成了亚洲陆上最长水平井储层压裂改造,目前,长庆油田日均生产天然气超1.3亿立方米。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开发的世界最大致密砾岩油田——玛湖油田目前原油日产达8200吨,累产突破千万吨大关,预计今年产量将首次突破300万吨。

    央视网   106 阅读   2022-06-08 13:30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主要发展目标明确

      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任务要求,提出了“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证券日报网   72 阅读   2022-06-08 13:28
  • 需求激增 储量保障度不足 国际钴资源供需或进一步失衡

     国际钴业协会日前发布的《钴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钴的总需求为17.5万吨,而已开采的供应量为16万吨。2024年到2026年,钴的供应量每年将平均增长8%,而由于锂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其需求量年平均增长将超过12%。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钴已经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并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大。

    中国能源报   61 阅读   2022-06-08 13:26
  • 动力电池行业格局生变 去库存或成为主基调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发布的4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国内动力电池产量共计29吉瓦时,同比增长124.1%,环比下降26.1%;装车量方面,动力电池装车量13.3吉瓦时,同比增长58.1%,环比下降38.0%。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比亚迪携手拿下了约七成市场份额,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份额大幅提升,进一步缩小了与宁德时代之间的差距。

    中国能源报   56 阅读   2022-06-08 13:20
  • 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0亿吨标准煤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近日对外发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8%左右。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呈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新特征,将进一步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发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导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主力支撑。

    新华社   65 阅读   2022-06-08 13:11
  • 新能源的“最后一块拼图”

    人类发展史是与能源的利用螺旋嵌套在一起的历史。历史上,火、煤、石油等的利用是人类进步的基石。而每次能源变革的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为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投资机遇,并尽可能全方位的了解新能源,锦缎研究院坚持跟踪关注并深入研究。我们的研究报告,迄今从新能源的发电端——风电、光伏、氢能,到输电端——电网、特高压、储能,再到用电端——电动汽车,基本做到了全域覆盖,新能源的轮廓至此已经相对清晰。

    凤凰网   33 阅读   2022-06-07 23:23
  • 舟山首座加氢站开业 舟山六横“海上能源岛”建设再提速

    6月1日上午,六横中国石化加氢站开业暨氢能船、环卫车交付仪式在六横氢能产业园举行,管委会副主任吕辉及中国石化舟山石油分公司、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国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氢(舟山六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创量云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共同为加氢站揭牌。

    新能源网   65 阅读   2022-06-04 12:33
  • 投资120亿元!阳江市广核汇宁绿色储能电站项目落户阳西

    6月1日,阳西县人民政府与广州汇宁时代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电力销售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阳西县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的新举措,也是阳西县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标志着阳西县在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阳西微报   68 阅读   2022-06-04 12:30
  • 张家口市加快推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工作

    5月初夏, 张家口怀来县大黄庄镇一派绿意盎然, 镇政府相邻的一处厂房屋顶上, 一排排湛蓝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一个个忙碌身影活跃在光伏板安装一线……我市第一批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火热进行中。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充分利用公共建筑、 企业厂房和群众住宅等闲置屋顶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 分布式光伏电站按照‘自发自用、 余电上网’ 原则使用,实现了就地消纳, 既有助于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 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市能源局副局长刘峰表示。

    张家口新闻网   68 阅读   2022-06-04 12:29
  • 辽宁法库整县域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

    2022年华润法库整县域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白鹤大剧院北广场举行。法库县委书记刘阳春、县长徐强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 今年5月,华润电力沈阳公司与法库县政府深度合作,签订400MW集中式光伏项目,共同打造风、光、储大基地项目。项目启动后,华润电力将引领新能源业务发展,助力政府产业落地,全力打造法库新能源示范县。

    中国县域经济报   65 阅读   2022-06-04 12:26
  • 高邮秸秆加工进入高峰期 4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眼下正值夏收之际,位于高邮临泽镇泰山社区的高邮市浩源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进入了一年一度的秸秆加工高峰期。作为专门从事秸秆收集、加工、销售的企业,从5月13日起,该企业陆续收购当地村民运送过来的油菜秸秆,通过集粉碎、打包为一体的打捆机进行二次加工,加工后的油菜秸秆可卖给高邮境内的生物发电厂用于发电。

    扬州日报-扬州网   55 阅读   2022-06-04 12:24
  • 中国石化西部区域天然气管道与国家管网实现互联互通

    6月1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集气总站——轮南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投产,首日输气量150万方,标志着中国石化西部区域天然气管道与国家管网实现互联互通。项目投产后,中国石化西北地区天然气资源可以通过管道输送至我国内陆地区,将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天然气管网布局,推进油气管道“全国一张网”建设,对提升市场保供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网   34 阅读   2022-06-04 12:21
  • 力源科技加码布局氢燃料电池业务

     5月28日,力源科技(688565.SH)发布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3亿元,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6年。根据预案显示,力源科技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年产5000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证券日报网   29 阅读   2022-06-04 12:19
  • 国内首辆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预计7月通车实验

    随着一阵风声,一列红白相间的磁浮空轨列车在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上一闪而过,当人反应过来时列车早已远去。这列神秘的“空中列车”就是国内首辆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 据悉,该列车由江西理工大学与中铁科工集团联合研制,目前已进入车辆调试的关键阶段,车辆调试完成后,预计将于2022年7月份正式进入通车实验阶段。

    科技日报   55 阅读   2022-06-04 12:10
  • 打造长治市全产业链氢能发展新格局

    5月26日,走进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潞宝生态工业园区,长申氢能燃料电池汽车能源保障基地及加氢站项目现场一尘不染,现代化、智能化的加氢设备随处可见。项目已初具规模,正加速推进。 该项目由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山西潞宝集团合作开发建设,占地面积13888.3平方米,总投资5350万元,年产燃料电池高纯度氢气近2万吨。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项目一期制氢规模6吨/天,主要建设一套撬装式PSA尾氢提纯装置,以及配套氢气管道、工艺辅助设施。项目二期制氢规模18吨/天,主要建设三套撬装式PSA尾氢提纯装置,以及配套工艺辅助设施。氢气通过管道输送至潞宝加氢母站,氢气经充装后通过长管拖车外运至加氢站或终端用户。

    长治日报   20 阅读   2022-06-04 12:08
  • 大湾区首个氢能电动自行车场景试验落地深圳

    110克氢量可跑120公里,每万公里减排二氧化碳225公斤。近日,大湾区首个氢能电动自行车场景试验在龙华区顺利开展,氢能源在未来城市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从梦想照进现实。 在位于龙华区大浪街道的场景试验点,一辆辆黄黑配色、外形轻巧的氢能电动自行车排放整齐,蓄势待发。“别看外观小巧,动力输出却源源不断,操作起来特别容易上手,真想马上就拥有一辆。”在试验点的场地内,一名受邀而来的外卖小哥正在试驾。骑行一圈后,他对这辆氢能电动自行车爱不释手,对车辆的动力和配置更是赞不绝口。

    深圳商报   24 阅读   2022-06-04 12:05
  • 武汉首个大型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项目二期封顶

    5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武汉基地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个建设项目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实现了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封顶的重大跨越,比计划工期提前了半个月。

    长江日报   29 阅读   2022-06-04 12:03
  • 吉林建设厌氧发酵制沼气工程 用于发电上网、保障冬季取暖

     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全域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   能源化利用模式。指以专业生产沼气、生物质天然气、燃料棒(块)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目的,建设厌氧发酵制沼气工程、脱水挤压制粒,沼气用于发电上网或保障冬季取暖和日常生活、提纯生物天然气,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进行农田利用,沼液进行农田利用或深度处理达标排放,燃料棒(块)作为环保清洁燃料代替燃煤。此模式适用于大型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密集区。

    吉林省人民政府   28 阅读   2022-06-04 12:00
  • 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团队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项目参加了2022年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并获金奖。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2005年起开始从事大规模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原创性地提出“超临界空气储能”等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20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论文总被引1.8万余次,压缩空气储能方向的专利数、SCI论文数和引用数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科学报   27 阅读   2022-06-04 11:57
  • 四大动能构建生物质发电“核心引擎”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消息:随着广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开展,2022年广西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发电能力持续提升。今年1-4月,广西全区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232.3万千瓦,生物质电量达28.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8.8%。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绿色账本”、乡村振兴、畅通渠道、大数据四大动能,成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新华财经   27 阅读   2022-06-04 11:52
  • 盛秋平: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 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

     31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答记者问时提到,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汽车消费社零占比高,增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07亿辆,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汽车销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到10%。

    国家发展改革委   30 阅读   2022-06-04 11:50
  • 肇庆“万亩千亿”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在大旺启航

    5月30日,肇庆市举行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仪式和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奠基仪式。这是肇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产业招商落地专项行动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肇庆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迈出坚实步伐,开启“万亩千亿”新征程,为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提供产业支撑。省、市、区有关领导参加活动。

    新能源网   21 阅读   2022-06-04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