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卫星的眼睛能看到什么?大学教授在线科普获两千小学生点赞

    最近,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杭州的孩子和家长们有些措手不及,为了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用科学带给大家力量,国科大杭高院亓洪兴教授,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为杭州的小学生们带来一场题为《中国航天光电遥感技术发展》的直播课。 1个小时的直播课,收获了近两千人的收看和15万多的点赞。就让我们跟随亓教授,从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电视机、红外测温仪等例子,了解一下航天科技中非常重要的光电遥感技术,以及它在中国的发展。

    浙江卫视   51 阅读   2022-04-30 18:01
  • 合肥高新区:牢记嘱托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这里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拥有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大高新校区、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墨子号实验卫星、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关键研发环节在这里完成,世界首台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司南”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诞生于此…… 这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开路先锋”。三十多年来,一批批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这里创办了科大讯飞、国盾量子等众多高科技企业,引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在此开花结果。如今,这里又在建设“未来科技城”,布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

    中国日报网   115 阅读   2022-04-28 12:35
  • 电影里才会出现的行星防御系统 中国竟然在做了

    简单来说呢,就是为了 保护地球家园和太空里的航天器,我国 要 建设小行星监测和防御系统。 听到这个新闻,可能不少人都会觉得科幻。 咱们人类科技才到哪一步,就搞得跟星球大战一样,太早了吧? 嗨,咱看看近几年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就知道现在还真不早。 2013 年,有个和房子差不多大,近 7000 吨重的小行星在俄罗斯 里雅宾斯克空中一路猛冲。

    凤凰网   180 阅读   2022-04-27 20:52
  • 探月工程四期2022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

    4月24日讯,据新华社报道,4月24日上午10时,2022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线上举办。 据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中国航天依旧“繁忙”——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在轨建造任务;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重大任务正式启动工程研制,中国航天行星际探测不断拓展新征程。

    品玩   50 阅读   2022-04-24 23:54
  • 高光谱碳监测商业星座:33颗卫星组成 首发星2023年发射

    4月24日,北京未来宇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牛旼在中国航天日Online-商业航天企业集中签约活动上发布全球首个基于高光谱碳监测的商业卫星星座“未来碳星计划”。该计划由未来宇航联合高校院所、国有企业及商业航天企业共同发起,为政府、企业和大众提供实时碳监测服务。“未来碳星计划”总投资20亿元,由33颗卫星组成,包括一颗全球星和部署在8个轨道面的每轨4颗卫星,卫星工作在500公里轨道。每颗卫星将搭载高光谱相机和星间激光通信荷载,可实现全球范围快速监测和重点目标小时级观测能力。首发星计划2023年完成研制并发射,2025年底前将完成星座发射。

    澎湃新闻   54 阅读   2022-04-24 23:52
  • 基因测序 帮助观察癌症发展可能性

    癌症的发生离不开基因的突变。 在细胞分裂时,突变可能偶然发生,而当细胞产生突变时,这表示人的身体当中的一些健康细胞不再接受身体的指令,并且很有可能已经失控了。突变赋予了突变细胞相对于邻近细胞的某些选择性优势,当其出现在一组基因中时(称为“癌症驱动基因”),其突变形式会影响一系列细胞关键功能的稳态发育。

    第一财经   53 阅读   2022-04-24 23:45
  • 中国航天日将至!看这些中国“星”闪耀太空

    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我国将“中国航天日”定在了每年的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就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 7年前,中国科学院第一颗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进入全面探索阶段。随后,“慧眼”“羲和号”“张衡一号”等多颗科学卫星陆续发射升空。

    华声在线   108 阅读   2022-04-22 23:59
  • 打造新一代计算平台,STEPVR将在2022开启元宇宙“大门”

    元宇宙是虚拟的现实世界,也是新一代互联网。这是继PC、移动端带来的二维互联网体验之后,人们将通过元宇宙“大门”——新的计算硬件终端,进入元宇宙三维互联网获得前所未有的五感交互体验,开启颠覆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元宇宙将在“元”的实现前提下真正被打开。 成立于2013年的STEPVR(北京国承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VR市场已经沉淀9年,正用一种极具挑战的方式实现“元”,通过成功自研大空间激光定位技术和动捕技术、力反馈技术、万象跑步机技术,还原VR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前庭感觉)体验,从而实现人们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体验元宇宙的整机硬件设备——VRGate。

    大众网   40 阅读   2022-04-22 22:54
  • 两年内有望实现“数字人自由”,成本有望从百万级降到万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技巨头进军元宇宙,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已经从概念级转向产业级应用。2021年10月,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将虚拟数字人推向了更多普通用户;就在几天前,百度旗下AI数字人“希加加”成为麦当劳首位虚拟代言人,再次引发行业和用户讨论。 近日,互联网周刊发布《2021虚拟数字人企业排名TOP50》榜单,百度凭借央视虚拟主播、冬奥手语数字人主播,排名中国数字人产业综合实力第一位。

    钱江晚报   199 阅读   2022-04-22 22:44
  • 非洲一湖泊从蓝色变成血红色!1746人窒息而亡

    喀麦隆是位于非洲中部的国家,在其境内有几个湖泊,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尼奥斯湖和莫诺恩湖。 在非洲也不例外,人们喜欢围着湖泊建立村庄和部落,因为湖泊可以提供一些便捷的生存资源。

    凤凰网   158 阅读   2022-04-20 22:39
  • 在元宇宙,我们用眼睛操控万物?

    你是否畅想过,用眼睛就能控制万物,让物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移动? 遗憾的是,这个酷炫,如同科幻片的场景,在以前只能出现在小说和电影中,如同“特异功能”或者“魔法”。在现实中,这种场景似乎是无法存在的。

    凤凰网   265 阅读   2022-04-20 21:47
  • 宇航员在太空半年都吃什么?好吃么?

    两天前,神舟13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落地。三位在太空生活了半年的宇航员生活引发了风味人间粉丝群的讨论。

    搜狐   42 阅读   2022-04-19 21:37
  • 璀璨星河 青春闪耀——铜法青年致敬“太空出差三人组”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出差”太空半年的航天英雄胜利凯旋。承载着中国梦的神舟号飞船远赴宇宙183天,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航天的力量。

    百度   25 阅读   2022-04-19 21:34
  • 寿光:菜博会十号馆现太空美景

    菜博会的十号馆,一直都是“蔬菜前沿技术集成展示馆”,而今年的十号馆新增了一大亮点。 在十号馆记者看到太空模型内种植了花卉、西红柿、观赏椒等多个品种。采用了人工补光,无土栽培,环境调控等多项农业技术。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展示区不仅模仿宇宙空间站外形,内部作物所处条件也极高还原了太空环境。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   29 阅读   2022-04-19 21:30
  • 今年我国将完成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4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据介绍,这6次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10月发射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之后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随后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在轨驻留6个月。

    中华工商网   36 阅读   2022-04-19 19:11
  • 揭秘神舟十三号快速返回:“速度”控制恰到好处

    阔别地球半年之久,3名航天员终于回家了。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安全返回地面,这是神舟载人飞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

    中国青年报   57 阅读   2022-04-18 18:54
  • 神十三收官!中国空间站将“马力全开”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之后,4月16日9时56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以快速返回模式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随着3名航天员平安回家,神舟十三号已圆满完成本次飞行任务预定的各项要求。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收官,在接下来的八个月中,中国空间站工程将“马力全开”进入全面组装建造阶段。

    环球时报   28 阅读   2022-04-18 18:21
  • “长寿明星”为啥能活得久?16种动物提供抗癌与衰老新线索

    自然界的动物物种丰富多样,各有特色,有些动物以寿命超长而为人所知。比如,裸鼹鼠。体型和我们常见的小鼠差不多,其貌不扬,但裸鼹鼠的寿命却是小鼠的十几倍。动物界有这样一个“规律”:往往体型越大的物种,寿命越长。但像裸鼹鼠这样的异类,就打破了这个规律。裸鼹鼠的成年个体只有长颈鹿的23000分之一,但它们都可以活二十几年!

    学术经纬   46 阅读   2022-04-17 16:42
  • 南非望远镜探测到50亿光年外强烈微波

    南非射电望远镜捕捉到宇宙深空一道强烈的微波,距离地球50亿光年。天文学称它为巨脉泽。 脉泽,即“受激辐射的微波放大”,可以理解为宇宙空间微波波段的激光现象。激光全称是“受激辐射的光放大”,而光的波长小于微波。

    新华社   168 阅读   2022-04-17 16:39
  • 波音Starliner宇宙飞船拟5月第二次不载人前往国际空间站

    4 月 17 日消息,NASA 官方宣布,波音公司计划于 5 月 19 日对无人 CST-100 Starliner 宇宙飞船进行第二次试飞。

    IT之家   36 阅读   2022-04-17 16:37
  • 四月,这些星空“美景”别错过

      进入4月,我们已迎来温暖的春天。大家白天郊游踏青,夜晚还可以抬头仰望一下星空,观赏一下夜空美景。4月的天象剧场,值得关注的“节目”还真不少,有些难得一见的天象奇观,错过这一次,可能就要等上几十年了。

    科技日报   75 阅读   2022-04-15 23:29
  • 灭绝动物复活技术能圆侏罗纪公园之梦吗?

     上个月,发表于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当代生物学》的一篇论文显示,古遗传学家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圣诞岛虎头鼠,他们的发现也揭示了“复活”技术的局限性。   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科学家于近日表示,他们用数年时间首次对300多年前灭绝的渡渡鸟进行了完整的基因组测序,这使得科学家有可能采用克隆技术使这种已经灭绝的鸟类重新复活。

    科技日报   87 阅读   2022-04-15 23:27
  • 嫦娥四号最新研究成果:着陆区附近月壤内聚力较大

      2022年初,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题为“A 2-year locomotive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icinvestigation of the lunar farside by the Yutu-2 rover(“玉兔二号”月球车2周年的月球背面移动与科学探索)”的封面论文。

    央视新闻   88 阅读   2022-04-15 23:23
  • “植物大熊猫”华盖木引种39年后首次开花

    日,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树木园,一株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珍稀濒危植物华盖木引种39年后首次开花。这标志着华盖木在昆明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   华盖木起源于1.4亿年前,因树干挺直、树冠高大形如华盖而得名,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华盖木在野外仅分布于云南西畴、马关、屏边、河口、金平等少数地区。2010年,云南将其列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并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定植等拯救保护措施。

    新华网   168 阅读   2022-04-15 23:22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6D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5日20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D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为我国领土、领海范围内用户及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安全的广电传输及通信服务。

    央视新闻   74 阅读   2022-04-15 23:20
  • 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不断落地 科技点亮杭州亚运

     记者日前从省科技厅了解到,浙江以“智能赛会”为需求导向,聚焦数字应用、场馆建设、安全办赛、体育科技等重点领域,设立了“2022年亚运会智能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等4个专项,部署实施重大攻关项目14项,投入省财政经费1.2亿余元,为杭州亚运筹办提供科技保障。

    科技日报   67 阅读   2022-04-15 23:16
  • 元宇宙销售抽成高达近50%?Meta是这么解释的

    北京时间4月14日消息,对于在其虚拟现实平台Horizon Worlds上的数字资产和体验销售,Facebook母公司Meta将向开发者收取高达约47.5%的抽成,比苹果、谷歌最高30%抽成还要高出不少。 Meta发言人周三对此表示,公司收取的总费用中包括通过Meta Quest商店销售所产生的30%硬件平台费用,另外17.5%属于Horizon平台费用。Meta通过Meta Quest商店为其虚拟现实头戴设备销售应用和游戏。

    凤凰网   58 阅读   2022-04-14 11:53
  • 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丨看看太空“出差三人组”在干啥

    准备“回家” 当然要收拾需要带走的“行李” 各类物品分门别类整理好 有的需要放入轨道舱 随轨道舱坠入大气层 有的物品 航天员则会带回地球

    百度   190 阅读   2022-04-12 23:04
  • 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运抵发射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天舟四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今天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为中国航天加油!

    贵阳网   25 阅读   2022-04-11 21:49
  • 航空热带火太空黑科技——冻干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关注也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未来太空领域的探索,如何将这些高科技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已经成为了各大公司的研究重点。实际上,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很多每天都在被使用的物品,其背后都拥有航天科技领域的技术精华。令人熟知的就包括:我国领先欧盟的北斗导航系统、儿童纸尿裤以及便捷蔬菜包等等。

    金台资讯   27 阅读   2022-04-11 21:42
  •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接近骨组织的超弹性合金

    俄罗斯科教部网站报道,俄罗斯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莫斯科钢铁合金学院(MISiS)材料学科研人员利用钛、锆和铌研发出一种新的生物相容性合金,其物理力学性能与天然骨组织接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金属》上。

    化工机械设备网   154 阅读   2022-04-11 18:18
  • 太空回信!北京四中学子与航天员们聊了个天!

    北京四中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坚持全面育人,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寻找学科教学与德育引领的契合点,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热爱科学。本学期,在与对话航天英雄的活动中,四中学子收到一封来自太空的回信。

    北京新闻   53 阅读   2022-04-10 13:24
  • 居家隔离也能看病,牛津大学推出VR疗法帮助心理患者就医

    疫情还远未散去。 4月6日,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3月1日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新冠肺炎感染者176455例,波及29个省份,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表示,总体上呈现出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的特点。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本身有过心理病史的患者很容易会复发,而贸然出门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项。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40 阅读   2022-04-10 12:53
  • 突破重要拐点,VR进入爆发期!今年出货量超2000万台?

    随着多款VR产品的迭代,2022年行业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80%至2000万台。 IDC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其中VR头显出货量达1095万台,突破年出货量1000万台的行业重要拐点。IDC预计2022年将达到1573万台,同比增长43.6%。

    券商中国   612 阅读   2022-04-10 12:50
  • 《宇宙》:太空美学与究天人之际

    《宇宙》是系列纪录片,近日被引进到中国视频平台播放。本片的主角是宇宙,讲述了宇宙的起源、发展,预测了宇宙的未来。它的影像制作过程很独特,不仅仅利用了CG技术,还利用了天文望远镜所捕捉的画面,因此具有非凡的视觉力量。而它使用地球上的自然景观来模拟外太空中的某些物理事件,或是引起某种联想,或是作为一种隐喻,这一点也是很特别的视觉策略。作为一部科普纪录片,如何将类似于霍金《时间简史》中的文字内容进行视觉转化,如何营造其太空美学,其实是难度极大的问题,做起来很不容易。

    北晚在线   282 阅读   2022-04-08 22:55
  • 俄罗斯将发射“月球-25”号月球探测器

    俄罗斯将于今年8月22日发射“月球-25”号月球探测器。据俄新社当地时间4月8日报道,发射地点将为位于俄远东地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这也是俄罗斯近46年来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器。

    央视新闻   79 阅读   2022-04-08 22:17
  • 1秒钟生产1支芦荟胶!数字新技术为企业装上“数字大脑”

    进管、灌装,喷码,自动扫码、自动包膜、装箱……3月30日,在完美华南基地智能制造车间,记者看到,平均不到1秒钟就有1支芦荟胶走下生产线。每天都有近7万支芦荟胶从这里被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何让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一支芦荟胶的智造过程,正是完美数字化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中国经济周刊   68 阅读   2022-04-08 22:14
  • 远望6号船护送高分三号03星成功入轨

    4月7日清晨,搭载高分三号03星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平稳飞行一段时间后,被位于印度洋预定海域待命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6号船精准捕获。随后,该船为火箭入轨、卫星定轨等关键动作提供了可靠测控支持。 远望6号船副船长徐荣介绍:“本航次海上测控任务衔接紧,全体船员克服航程远、海况差、任务重等现实困难,通过扎实准备,实现了任务接连成功。后续我船将立即转入任务准备中,紧前开展设备维护,确保后续各项既定计划顺利圆满。”

    环球时报   27 阅读   2022-04-07 12:40
  • 销售侵权“奥林匹克标志”口罩 广州太空引力生物科技被罚14.5万元

    因大量销售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的口罩,广州太空引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空引力公司)近日被罚款14.5万元。 2021年9月16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线索,称太空引力公司涉嫌销售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口罩,该局进行立案调查,同时根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对该公司销售涉嫌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口罩22050个进行扣押。 执法人员发现,2021年7月底,太空引力公司通过网站向湖北省仙桃市一家未经授权生产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口罩的厂家购进含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口罩1万个,另从别处购进奥林匹克标志口罩127550个,随后在电商平台开设的贝汐太空引力专卖店对外销售。当天,该公司被查获,贝汐太空引力专卖店被电商平台封停。

    中国网科技   24 阅读   2022-04-07 12:22
  • 刚刚,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可靠、稳定的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我国海洋开发、 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提供业务化应用数据支撑。

    央视新闻   713 阅读   2022-04-07 12:03
  • “如果中国提议空间站合作,我们加入!”

    俄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对于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表示出积极态度:“如果中国提议,我们愿意加入。” 当地时间3月30日,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与另一名美国宇航员乘坐俄罗斯“联盟”飞船如期返回地球。 据CGTN记者团4日报道,近日两名俄罗斯宇航员接受采访,被问及近期也将返航的中国“神舟十三号”。对此,俄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Anton Shkaplerov)称赞中国航天项目“又快又好”。对于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他也表示出积极态度,“如果中国提议,我们愿意加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此前消息,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经过160余天的太空飞行,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等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以及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等,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状态良好,正在紧张进行返回地面的各项准备,计划于4月中旬踏上归途。

    环球时报   26 阅读   2022-04-07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