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美最高法院外,17名众议员被捕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7月20日报道,17名美国民主党籍众议员此前一天因在最高法院外抗议堕胎禁令而被捕。被捕人员中,相对有名的是纽约州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OC)和明尼苏达州议员伊尔汉·奥马尔(Ilhan Omar)。 警方在多次警告后,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为由,逮捕了示威人群。但预计他们会在缴纳罚款后释放。 点击查看大图 科尔特斯被捕瞬间 推特图 NBC报道称,包括民主党众议员在内,示威人群19日当天从国会大厦出发,向最高法院游行,途中高呼“我们不会倒退”,以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选择”等口号。游行至国会大厦外的第一大街东北侧时,人群开始静坐,并封锁了道路。 最高法院的工作人员向示威人群喊话说,他们在参加“非法示威活动”,并建议那些不想被捕的人离开,但这引发了抗议者们的歌唱和呼喊。 随后,国会警察在三次警告后,开始逮捕示威人群。ABC称,现场没有人看到警察使用了手铐。警察收集了被捕者的身份证件并拍照,还给他们拿水喝。 点击查看大图 被捕的明尼苏达州议员奥马尔 推特图 最终,警方通报称,现场一共逮捕了35人,其中有17名民主党籍众议员,大多为女性。 不少被捕议员公开表达了不满。纽约州议员卡罗琳·马罗尼(Carolyn Maloney)被捕后说:“如果女性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决定自己的健康,包括生殖健康,那就没有民主。” 另一名被捕的密苏里州议员科里·布什(Cori Bush)称,“极端的共和党”让美国“回到过去”,剥夺了民众的权利,因此自己拒绝“袖手旁观”。“他们可以逮捕我,但我们不会允许他们逮捕自由。” 有意思的是,科尔特斯被捕的一幕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小的争议。很多人夸赞她勇敢,愿意为女性发声。但也有不少网民质疑警察并未使用手铐,但科尔特斯把手背在后面,“佯装自己被拷”。 点击查看大图 推特网民制作的对比图:“媒体”与“现实” 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罗诉韦德案”的历史性判决,自此正式取缔对女性堕胎权的宪法保障,交由各州的法律自行决定。 自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后,全美已有多州“触发”反堕胎法,尽管有部分州的堕胎禁令被州法院暂时叫停,但也有州已经开始严格限制州内居民使用堕胎药物。 美国总统拜登本月初在同民主党州长举行的一场会议中预测,一些州在实施堕胎禁令后,将试图逮捕越州堕胎的女性,“我认为人们不相信这会发生,但这是会发生的”。

    观察者网   26 阅读   2022-07-20 19:38
  • 美国得州山火烧毁至少12栋建筑 气象部门发出“红旗警告”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官员称,当地时间19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的山火在高温和干旱的条件下继续蔓延,至少12栋建筑被烧毁。 得州林业部门表示,这场山火于18日下午燃起,截至19日下午,过火面积已经达到2400公顷,目前只有10%的火势得到了控制,工作人员正在用推土机挖控制线,大量消防车和飞机正在现场灭火。这场山火已烧毁了得州北部一个湖泊周围的至少12座建筑物,其中5座是房屋。美国森林服务局发言人亚当·特纳说:“我们正在经历过去10年从未见过的干旱状况,现在任何火花都会引发火灾。” 美国国家气象局19日向得州北部和中部以及俄克拉荷马州西部和东部发出山火“红旗警告”。“红旗警告”是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布的预报警告,表示天气条件很可能引发极端山火并导致森林失火。

    环球网   13 阅读   2022-07-20 14:39
  • 美财长耶伦访韩推销“友岸外包” 鼓吹重塑供应链

    据韩联社首尔7月19日报道,正在韩国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19日声称,需要集中力量复苏经济并恢复供应链,在盟友和伙伴国之间实行“友岸外包”战略,为经济增长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报道称,耶伦当天上午来到首尔市江西区麻谷洞的LG科技园,与LG化学副会长辛学喆座谈后发表演讲。耶伦称,在座各位的创新努力为韩国经济注入活力,各位对创意和基础科学的重视将促进韩国实现具有建设性的经济模式。韩国在芯片、动力电池领域的对美投资不断增长,这样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将推动世界经济更加强劲、健康地发展。 据报道,耶伦对供应链危机和通货膨胀表示担忧,并强调合作预防供应不畅、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对于解决世界经济问题非常重要。她说,韩国在芯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韩美两国应分担痛苦,携手解决供应链瓶颈。 耶伦指出,友岸外包意味着更紧密的关系和多元化供应,要借此保护韩美两国的家庭免受高物价冲击,管控地缘、经济风险,使工业生产平稳运行。重塑供应链韧性需要巩固与主要友邦的经贸合作,韩国也在此列,要更加重视需要重点发展关系的核心国家,美国没有“开倒车”的计划。

    参考消息网   12 阅读   2022-07-20 14:02
  • 美国发现多种食品有毒重金属超标 婴儿食品污染最严重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18日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管理局(FDA)在一份报告中说,FDA的监测发现美国食品的有毒重金属含量很高,婴儿食品是砷和铅污染最严重的食品之一。   FDA发现,15%的食品样品中含有铅,43%含有砷,61%含有镉。FDA还发现,在收集的384份婴儿食品样品中,51%的样品可检测到金属砷。砷含量最高的食品包括婴儿麦片、长牙饼干和膨化零食等。此外,在受检测的婴儿食品中,65%的样本含有镉,21%的样本含有铅,3%的样本含有汞。   美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婴儿光明未来”的负责人夏洛特·布罗迪表示,婴儿食品中的污染物水平令人担忧,“在所有接受检测的食品中,婴儿食品是无机砷污染最严重的食品之一,也是所有食品中铅污染最严重的食品之一。任何食物都不应该含有铅、砷或镉。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

    央视网   22 阅读   2022-07-19 20:43
  • 美星条旗报:DARPA从陆战队卡车上发射高超声速导弹

    据美国《星条旗报》(Stars and Strips)7月1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成功从美海军陆战队卡车上“发射高超声速导弹”,报道中称,这一试射标志着美国军方在一项增强在机动中打击远距目标能力的计划上取得了突破。DARPA在上周四(14日)发布了此次在新墨西哥州进行发射测试的视频,视频中显示导弹发射装置被安放在一辆海军陆战队的LVSR(替换型后勤车辆系统) MKR18型卡车上。 点击查看大图 试验现场照片 图片来源:星条旗报 DARPA于14日发布的在新墨西哥州发射试验的视频 点击查看大图 报道照片和视频中的车辆即为豪士科(Oshkosh)LVSR MKR18型卡车 报道中称,该测试是美国“作战火力”(Operational Fires, OpFires)导弹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整合技术,以便可以“从海军陆战队平时驾驶的卡车上发射复杂的导弹”。OpFires是美国多个高超声速导弹计划其中之一,官方声称该导弹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据DARPA官方网站上的描述称,OpFires项目的目标是开发和演示一种新型地面发射系统,以“使高超声速助推滑翔武器能够穿透现代防空系统并打击时敏目标”,描述中还写道,OpFires项目寻求开发的是一种先进的助推器,能够在各种范围内搭载各种有效载荷,以及兼容各类地面移动发射平台,以集成美军现有的地面部队及基础设施进行快速部署和重新部署,其较为明显的特点是模块化的“托盘”发射装置,可以被快速放置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陆军相应尺寸的战术卡车上,如海军陆战队的LVSR系列卡车和陆军的HEMTT或PLS卡车。 DARPA官网上的OpFires发射车示意图,用相对不同的颜色表示出了“托盘”式发射单元部分 DARPA官员表示,这是向着从灵活的后勤卡车中发射中程导弹这一按需能力“迈出了有希望的一步”,类似的这些这些卡车都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现役装备。DARPA表示,试验中该系统实现了所有测试目标,包括从对后勤车辆的使用到发射中程导弹,再到整合进陆军现有的火炮指挥控制系统。DARPA还称,由于与现有的指挥控制系统、车辆和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操作环境的兼容性确保了OpFires导弹具备较高的机动性和快速部署的能力。

    观察者网   8 阅读   2022-07-19 20:21
  • 外媒:美国宣布成功试射雷神公司高超音速武器

    据俄罗斯卫星社7月19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称,美国军方成功进行了一次高超音速武器试验。 该局在发布的声明中称,在高超音速吸气式武器概念(HAWC)框架内进行了成功试飞。声明指出,所试验的运载工具由美国国防承包商雷神技术公司制造。 美国高超音速武器概念图(视觉中国) 报道称,该公司自己发布的消息说,所有主要和次要任务都在试验期间完成,包括展示战术射程能力。

    参考消息网   34 阅读   2022-07-19 18:03
  • 美国加州海滩现一巨型座头鲸尸体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8日,美国加州圣马特奥县帕西菲卡,一只死去的座头鲸被冲上当地海滩,据当地媒体报道,其死因暂时不明。

    环球网   17 阅读   2022-07-19 18:00
  • 美国务院发言人:美国仍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1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在当天的简报会上回答台湾相关问题时表示,美国仍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国接触。

    澎湃网   23 阅读   2022-07-19 10:59
  • 美国土安全部无授权下追踪国内外民众手机定位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公民自由联盟18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披露,自2017年以来,美国国土安全部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从两家公司购买手机定位数据,以追踪国内外民众在美国境内、边境及境外的行动,为此花费数百万美元。 报告曝光的大量合同显示,美国国土安全部下辖的海关及边境保护局、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等各部门,曾向Venntel及Babel Street两家科技公司购买国内外民众的定位数据。Venntel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公司“每日自动编译、处理和验证来自2.5亿多部移动设备的150多亿个定位信号。”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数据是否被用于针对个人的特定逮捕行动。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项目副主任韦斯勒表示,执法部门很容易根据一个人的定位数据来确定他的身份。“报告中的记录让我们更加了解美国执法和移民机构如何利用境内数百万美国人的敏感位置历史。美国法律缺乏强有力的隐私保护,让我们所有人都容易受到某些政府雇员‘一时兴起’的跟踪。”

    海外网   24 阅读   2022-07-19 10:48
  • 丈夫斥巨资买股票被质疑内幕交易 佩洛西的回应网友不买账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丈夫保罗·佩洛西斥巨资买芯片股票引发质疑一事持续发酵。据福克斯商业频道报道,佩洛西办公室于当地时间18日回应了此事,称其事先并不知情,也没参与交易。美国网友对此评论并不买账。 “议长没有任何股票,她事先并不知情,也没有参与任何交易。”佩洛西办公室在发给福克斯商业频道的回复文件中说,“需要明确的是,内幕交易是严重违反联邦刑事和民事法律的行为,议长支持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强力执行相关法律。她已要求众议院行政委员会主席佐伊·洛夫格伦审查议员不遵守《股票法》的行为。” 对于佩洛西办公室这一回应,美国网友并不买账。有网友讽刺道,“佩洛西从来没有为她在国会的任何违规行为负责,因为所有的过错都是别人的。”也有人说,“佩洛西夫妇利用政治影响力在市场上获利,应该被关起来。” 《纽约邮报》日前刊文称,佩洛西本月14日公布的个人财务状况报告显示,其丈夫保罗于6月17日购入2万股英伟达公司股票,总市值可高达500万美元。凑巧的是,美国国会众议院今年2月刚刚通过一项竞争法案,拟对美国国内半导体行业提供高达520亿美元补贴。6月,包括英伟达在内的美国多家高科技企业敦促国会尽快落实补贴措施。根据日程安排,国会参议院最早将在本月19日对该项法案进行投票,整个事情的进展令佩洛西的投资时机显得格外“恰到好处”,也让美国国会议员的“内幕交易”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海外网   22 阅读   2022-07-19 10:47
  • 美国媒体人:枪击悲剧不断循环 正在终结我的美国梦

    7月18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表文章《对枪支暴力的恐惧,正在终结我的美国梦》。经历过无数次枪击案的报道后,身为CNN制片人的作者坦言自己的无力感。他说,每次枪击案都是震惊和悲伤的循环,然而控枪法案无法阻止暴力,只能盼望悲剧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 作者写道,他来自英国,在美国定居将近10年,两个孩子都是在此出生。5月24日,美国得州尤瓦尔迪市一所小学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1名师生遇难后,他收到了英国老朋友的一条消息,“我为你担心,回家吧。” 作者称,与别人谈论得州小学枪击案时,“移民”成了一个频频出现的话题。一位朋友直言不讳说,自己甚至查询了如何移民加拿大。还有一位CNN的老同事告诉他,美国已陷入两极分化和暴力的困境,“你离开的话,不疯狂。我们留下,那才是疯了。” 作者说,作为制片人,他带领CNN的团队,做过无数次枪击案的报道,其流程如出一辙:先是收到新闻采编部的邮件,然后发布突发新闻,接着记者赶赴现场,报道新闻发布会、案件细节、幸存者和遇难者的故事以及修改控枪法律的尝试等等,每一次都是震惊和悲伤的循环。 文章写道,虽然在得州小学枪击案之后,美国两党在控枪立法方面取得了“真正的突破”,但现实却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手机不会响起枪击案的警报,也许是今天,也许是下星期,也许是下个月。“可悲的是,你能做的,就是希望它不是发生在你的城市、你的周边和你的孩子身上。”

    海外网   10 阅读   2022-07-18 18:11
  • 美国猴痘新增病例增多 猴痘疫苗供不应求

    美国政府卫生部门计划18日起再在全国范围分发13万剂猴痘疫苗,但仍无法缓解猴痘疫苗供不应求的情况。   据美国《纽约时报》援引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数据报道,目前全美已分发15.6万剂猴痘疫苗,自18日起将再分发13万剂。然而,由于美国近来猴痘新增病例增多,疫苗供不应求。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萝谢尔·沃伦斯基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目前到货疫苗数量低于预期。 7月14日,人们在美国纽约一处疫苗接种点等待接种猴痘疫苗。新华社发(郭克摄)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助理部长唐·奥康奈尔15日说,自出现猴痘疫情以来,美国订购了近700万剂疫苗,但目前只到货37.2万剂,数百万剂疫苗预计明年才能到货。该部15日加订了250万剂疫苗,也得明年才能到货。   截至14日,全美已报告近1500例猴痘病例,其中以男同性恋患者居多。一些专家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因为美国目前相关检测滞后。据美国《政治报》报道,截至今年6月10日,全美仅报告45例猴痘确诊病例。   目前,纽约市的猴痘疫情较严重,截至15日报告461例确诊病例。本周早些时候,数千人试图在线预约猴痘疫苗接种,导致纽约市政府一个预约网站崩溃。目前,该市尚未恢复疫苗接种预约。

    新华网   19 阅读   2022-07-18 14:48
  • 美国印第安纳州一购物中心发生枪击事件致4人死亡

    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南部一家购物中心17日发生枪击事件,包括枪手在内4人死亡,另有2人受伤。   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天18时左右,一名成年男子携带一支步枪和数发子弹进入格林伍德公园购物中心美食广场并开始射击,3人死亡、2人受伤。警方说,枪手被现场一名合法携枪男子击毙。警方正在调查这起事件。   格林伍德公园购物中心是印第安纳州第二大室内购物中心。   美国枪击事件频发。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最新数据,美国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3万人因枪支暴力失去生命,发生至少4人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331起。

    央视网   8 阅读   2022-07-18 14:28
  • 美国两架小型飞机相撞 数人死亡

    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内华达州,工作人员在北拉斯维加斯机场的坠机现场调查飞机残骸。当局表示,两架小型飞机在北拉斯维加斯机场相撞,造成数人死亡。

    环球网   8 阅读   2022-07-18 13:57
  • 美得州校园枪击案:近400执法人员没能阻止枪手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校园枪击案导致21人丧生,当地时间17日出炉的调查报告显示,事发时有近400名执法人员赶到现场,但“糟糕的决策”及“体制性失灵”造成混乱局面,执法人员在一小时之后才击毙枪手。 这份报告近80页,由得州众议会调查委员会撰写,报告首次对联邦政府及得州执法部门进行了批评。“我们发现了体制性失灵和极为糟糕的决策,”报告称,事发时有376名执法人员赶到该小学,但并没有人担任行动指挥官。 报告称,在事发小学,执法人员没能“把拯救受害者生命置于自身安危之上”。枪手在学校大楼内发射了大约142发子弹,其中至少有100枪是在警员闯进教室之前发射的。 报告已经向枪击案的受害者家属公布,内容引发家属们的愤怒。一名家属痛斥,“这就是个笑话,他们没有资格佩戴警徽。”17日,尤瓦尔迪警察局代理局长马里亚诺·帕尔加斯已被暂时停职。 当地时间5月24日,美国得州罗布小学发生大规模枪击案,致19名学生和2名教师身亡。事后,警方在处理枪击事件时的做法饱受质疑。

    海外网   12 阅读   2022-07-18 13:45
  • 尸检显示美国黑人男子被警察射中46弹身亡

    美国25岁非洲裔男子杰兰·沃克上月被警察开枪射杀,由于伤口太多,当时难以确定他究竟中了多少弹。美国媒体16日援引最新公布的尸检结果报道,沃克身中46弹。   这起震惊全美的警察枪杀黑人事件6月27日发生在俄亥俄州萨米特县阿克伦市。沃克因涉嫌交通违规被警方追逐,几分钟后减速驾驶并跳车逃跑。8名警察下车追赶沃克至一处停车场,接着响起枪声。由于执法记录仪画面模糊,无法看清停车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年6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附近,一名女孩参加集会游行期间与墙上的标语“黑人的命也是命”合影。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据美国媒体报道,法医在事发后检查发现,沃克身上有60多处枪伤。不过,由于一枚子弹可能贯穿人体并造成多处伤口,具体中弹数量需要尸检才能确定。   萨米特县法医莉萨·科勒15日公布尸检结果,沃克被射中46弹,因严重内伤流血过多而身亡。其中,他的上身中了15弹,造成心、肺、肝、脾、左肾、肠、肋骨等多处损伤;面部中了1弹,造成下巴碎裂;骨盆及大腿中了17弹,造成一条大动脉、膀胱、股骨等多处受伤;小腿、膝盖和脚中了5弹;胳膊及手中了8弹。   尸检还显示,沃克体内没有酒精或毒品迹象。   警察声称沃克开过一枪,但事后调查显示沃克逃跑时并未携带武器,只是在他的车里发现一把手枪和部分子弹,且手枪没有装子弹。   2020年6月8日,一名示威者在美国华盛顿白宫附近高举“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标语。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沃克的家人经由律师发声说,警方当时根本没有必要射杀沃克。根据执法记录仪画面,警察开枪时,沃克背对他们;沃克倒地后,警察继续朝他开火。   这起警察枪杀黑人事件激起美国公众愤怒,当地几乎每天都有抗议活动。当地官员15日夜间不得不宣布宵禁。   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14日向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请愿,要求对此事启动联邦调查,彻底追究涉案警察的责任。不过,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说法,美国警察因枪杀他人获罪的几率“仍然很低”。眼下,这8名警察已被要求带薪休假。   据美国“警察暴力地图”网站统计,2021年美国至少1124人死于警方暴力执法,其中黑人占比超过20%。黑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3%。

    新华网   10 阅读   2022-07-18 13:35
  • 博尔顿“自曝”对他国搞政变 拉美专家痛斥美国“无耻”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几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曝”曾协助策划他国政变,日前又接受媒体采访为这段言论辩护,称“为了美国最大利益,这就是该做的”。   2022年7月12日,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参加CNN新闻访谈节目。视频截图   网页截图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博尔顿在任期间曾拿着写有“向哥伦比亚派遣5000名士兵”的记事本参加新闻发布会。当时外界只是猜测美国可能会对委内瑞拉动武。   如今博尔顿的表态可谓直白,说起策划政变时毫无遮掩。显然,“策划政变”对这名美国知名鹰派人物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   博尔顿自2018年4月起担任特朗普政府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2019年9月,特朗普宣布博尔顿已在他要求下辞职。   2019年1月,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誓连任就职。委内瑞拉国内反对派不承认选举结果,宣布议会主席胡安·瓜伊多担任“临时总统”,美国等西方国家表示支持。马杜罗谴责反对派在美国的支持下试图发动政变,并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   委内瑞拉国际问题专家玛丽亚·费尔南达·巴雷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博尔顿供认的所作所为“极度无耻”,而美国政府并未出面否认,仿佛是在对外界表明一个态度——“我们确实做过,我们还会继续这样做”。   厄瓜多尔国际政治分析人士德西奥·马查多近日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件事足以证明特朗普政府当时有多无耻,他的顾问公开承认参与了拉丁美洲国家的政变阴谋,我相信这种事绝不止发生在委内瑞拉。”   马查多还列举了美国干涉拉美国家内政的种种“罪状”:1954年支持危地马拉政变;1973年在智利支持政权更迭;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1989年入侵巴拿马……   受政治风波影响被迫辞职的玻利维亚前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痛斥:“约翰·博尔顿以美国极右翼厚颜无耻的面目承认曾在他国‘协助策划政变’。显然,美国是民主和人民最坏的敌人。”   事实上,博尔顿并不是第一个提及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企图的美国前政要。时任特朗普政府国防部长的马克·埃斯珀在今年5月出版的回忆录《神圣的誓言》中披露,美国政府曾计划入侵委内瑞拉。美国中情局前高官杜安·克拉里奇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只要我们认为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符合我们国家的安全利益,我们就会这么做。如果你不喜欢,就忍着。”   2021年9月19日,在墨西哥科阿韦拉州阿库尼亚城,非法移民走过美墨边境的里奥格兰德河,进入墨西哥一侧购买食物和生活必需品。(新华社发)   100多年来,美国抱持“门罗主义”疯狂插手拉美国家内政,攫取拉美国家利益,一边标榜“民主”,一边将讨论地区事务的美洲峰会搞成排他性的“美国峰会”;一边吹嘘“人权”,一边犯下种族歧视罪行。   尼加拉瓜外交部长蒙卡达认为,美国侵略性行径的本质是霸权主义,其目的是转移人们对美国国内问题的注意力。“美国把自身塑造为所谓人权、民主和自由的捍卫者,但现实情况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权破坏者。面对美国抹黑和诋毁,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揭露美国的罪行和谎言,努力捍卫真理、独立、国家主权和人民尊严。”蒙卡达说。

    新华社   9 阅读   2022-07-18 13:33
  • 墨西哥大毒枭逍遥法外多年再落网 美国将寻求立即引渡

    墨西哥军方15号通报,当天在西北部锡那罗亚州抓获毒枭拉斐尔·卡罗·金特罗。作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犯之一,美方随后表示,将寻求立即引渡金特罗。  根据墨西哥军方15号公布的视频,金特罗当天在锡那罗亚州圣西蒙山区的一处灌木林中被发现,落网时被全副武装的军人包围。 美国司法部长加兰随后在一份声明中对墨西哥抓住金特罗“深表感谢”,称美方将寻求立即引渡他。  金特罗现年69岁,年轻时创立了臭名昭著的瓜达拉哈拉贩毒集团,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犯之一,悬赏金额为创纪录的2000万美元。1985年,金特罗以残忍手段杀死美国毒品管制局特工卡马雷纳,被判40年监禁。2013年,墨西哥一家法院裁定当年司法程序有问题,金特罗被提前获释,随后返回锡那罗亚州“重操旧业”。美墨打击贩毒的合作也因他获释再次受到冲击。 据多家媒体报道,尽管金特罗现在已不再被视为国际上最主要的大毒枭,但抓捕他的意义依然重要。  同一天,墨西哥一架“黑鹰”军用直升机在锡那罗亚州坠毁,造成机上14人遇难,唯一幸存者已被送往医院。据法新社报道,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当天称,这架直升机出事前参与了抓捕金特罗的行动。不过,墨西哥军方在一份声明中称,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尚无任何信息表明与抓捕金特罗的任务有关。 

    东方网   9 阅读   2022-07-17 09:58
  • 奥密克戎新亚型BA.5传播加速,全美超半数人口处高风险区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新亚型BA.5传播加速。目前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接近9000万例。 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相较前一周的疫情数据,截至7月16日一周全美的疫情迅速恶化。目前,全美共有1143个县被美疾控中心列为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区,这一数字比前一周暴增了71%,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口都处于高风险地区。 医院压力陡增,洛杉矶县或重启口罩令 在被列为高风险区的洛杉矶县,当地公共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超过6400例确诊病例,住院和死亡病例数不断升高,7月前两周的每周因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人数就比6月份的这一数据高出两倍。新一波疫情下,当地很多家医院压力陡增。当地一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 瓦德加:过去几天,我们不得不安排新冠病人先在急诊室里待上12到24小时,直到我们有了空的病床后才会把他们转过去。如果这个情况再持续一两周,我们就不得不恢复之前实施的医疗资源定量配给方案。 洛杉矶县公共卫生局局长费雷尔在近日警告,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洛杉矶县就会在7月29日强制恢复执行“室内口罩令”,直到美疾控中心把洛杉矶县降级为“中风险”区,才会相对放松这一措施。 实际确诊病例数恐远高于官方数据 由于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新亚型BA.5加速传播,美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以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超过10万。对此,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菲尔丁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沙菲尔表示,由于目前很多美国人都在家自行检测新冠病毒或者干脆不做,实际的确诊病例数很可能远高于目前美国官方机构统计的数据。 措施松懈,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新亚型BA.5的快速传播为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全美目前的防控措施仍较为松懈,防疫局面堪忧。

    澎湃网   8 阅读   2022-07-17 09:44
  • 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遭遇炸弹威胁 群众被迫疏散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5日,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遭遇炸弹威胁,群众被迫疏散,当局发现了一个燃烧装置。

    环球网   37 阅读   2022-07-17 09:42
  • 拜登称希望说服伊朗恢复履行伊核协议

    正在以色列访问的美国总统拜登14日表示,希望说服伊朗恢复履行伊核协议,外交是实现伊朗无核武器目标的最佳方式。   拜登是在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作上述表示的。双方在当天的会谈中就伊核问题、巴以问题、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此外,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拉皮德在会谈中提出就恢复履行伊核协议谈判为伊朗设立最后期限,但拜登表示拒绝。   拜登13日抵达以色列,开始其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对中东地区的首次访问。拜登将于15日访问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核协议相关方2021年4月开始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谈判,讨论美伊两国恢复履约问题,美国间接参与谈判。今年3月1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宣布,谈判由于“外部因素”暂停。6月28日至29日,在欧盟协调下,伊朗和美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间接谈判,未取得明显进展。

    央视网   33 阅读   2022-07-15 22:29
  • 评论:美国的“人权”灯塔为什么总是“灯下黑”?

    美墨边境最近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移民惨案。6月2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郊外一辆被遗弃的拖挂式卡车中,发现大量移民遗体。卡车被发现时当地气温高达38度,在无水、无空调的情况下,高温致死超过50人,其中的场景可谓“人间炼狱”。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美国发生这种“人道灾难”,对大多数偷渡客来说,“美国梦”终究是子虚乌有,等待他们的只有噩梦。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美国的“人权”灯塔总是“灯下黑”?   侵犯人权,熟视无睹   得州移民卡车悲剧直指美国泛滥的人口贩卖和强迫劳动。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蛇头集团,从2015年至今就在全美贩卖了约7万名拉美移民。贩运集团视移民为待售的商品,将他们哄骗、偷运到美国,强迫其从事家政服务、农业生产、工厂加工等苦力。被解救移民口中的繁重劳动、超长工时、动辄毒打令人闻之胆寒,被贩卖的移民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现代奴隶”。   面对分食“人血馒头”的庞大地下产业,美国长期执法不力、司法缺位,对猖獗的人口贩运睁一眼、闭一眼,致使“移民卡车”悲剧频发。仅2021年美南部边境地区就有557名非法移民死亡,创历史新高,其中大多数为热衰竭死亡。美墨边境的格兰德河每年也吞噬掉上百条偷渡移民的生命。   人道灾难,美国制造   移民在前往美国的“不归路”上,自然环境严酷,但美国针对移民的“苛政”更是吃人的猛虎!美国边境执法人员罔顾人权,粗暴对待移民的情况屡见不鲜。2021年边境执法部门逮捕了约170万名非法移民,包括14.5万名儿童。今年5月被捕的非法移民数量近24万,创单月历史新高。随着美国羁押的移民数量显著上升,暴力执法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去年9月甚至发生过边境警察骑马挥鞭粗暴驱赶海地移民的恶劣事件,野蛮行径令人发指。据统计,近6年至少有2600名拉美裔移民死于美国警方暴力执法。   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批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联合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是世界上拘留未成年人最多的国家,特朗普政府时期强制实施的骨肉分离政策导致超过2800多名移民儿童被迫与双亲分离,很多父母至今仍在寻找孩子的下落。近几年,在美国被羁押的26.6万名移民儿童中,2.5万人的羁押时间超过100天。疫情最严重时期,十几万无人陪伴的儿童被长期关押在人满为患的临时设施中,无人看护,缺衣少食。拜登总统承诺进行移民改革,向该国1100万无证移民和“儿童入境暂缓遣返”政策受益人授予合法身份,但该法案至今仍搁置在国会。拉美移民在美国的现实处境无疑告诉世人,“我们只欢迎富人,穷人不配拥有美国梦”。   党争不息,应对乏术   长期研究美国移民政策的萨尔瓦多移民专家塞萨尔·里奥斯认为,“白宫现任主人依然延续着前任们的移民政策”。得州货车惨案折射出拜登政府在处理移民问题上的无力,其宣扬的“移民新政”就实际结果而言是换汤不换药。面对频频发生的移民惨案,两党尖锐对立、相互甩锅。拜登上台后提出的一揽子移民体制改革方案因共和党反对未能通过,拜登提名的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局长因共和党反对而不得不更换人选。两党在边境州就移民问题相互攻讦,将非法移民问题当做拉选票的筹码,政策朝令夕改,始终没能拿出有力举措真正解决问题。“可怜得州车中骨,尤是美国梦里人”,移民成了美国两党拉锯的牺牲品。   面对巨大的边境移民压力,在6月举行的第九届美洲峰会上,美国同拉美和加勒比19国签署了《洛杉矶移民和保护宣言》,但其实质是利用邻国分担责任,而非真正着眼于地区国家的发展关切,从根本上解决移民问题。如果美国少一点“以邻为壑”,多一点责任担当,真心实意谋求区域国家共同发展,使得各国国泰民安,谁又愿意登上“人间炼狱”般的卡车,踏上吉凶未卜的北上不归路呢?

    中国新闻网   19 阅读   2022-07-15 20:28
  • 美国多州出现可致婴儿死亡病毒 暂无治疗方法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4日表示,自5月以来,美国多个州的卫生工作人员报告出现了副肠孤病毒感染病例,该病毒可致3个月以下新生儿和婴儿出现癫痫、脑膜炎和其它严重疾病。康涅狄格州至少有一名新生儿感染后死亡。   由于没有系统的病毒监测,目前尚不清楚病例数量与往年的比较情况。美国卫生专家们检查了重症幼儿的脊髓液后发现,白细胞已经消失或几乎消失。目前还没有治疗这种病毒的方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让感染的婴儿住院治疗,以避免病毒传播到托儿所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这种病毒一般在夏季和秋季传播,通过打喷嚏、咳嗽、唾液和粪便传播,6个月以上幼儿感染病毒会出现较轻的疾病,症状包括皮疹、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烧。

    中国新闻网   38 阅读   2022-07-15 20:25
  • 美国3名保姆残忍虐童:6岁男童被打火机烧伤

    据美国《新闻周刊》新闻网站报道,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日前曝光一起残忍虐童案件。警方称,三名保姆曾对两名男孩实施殴打、刀刺等暴力行为,甚至用打火机烧伤一名男童的脸部。三名嫌犯已被逮捕。 当地时间13日,盐湖城警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嫌犯为32岁的劳里·哈克特(Laurie Hackett)、31岁的兰迪·库恩(Laurie Hackett),以及52岁的克里·帕夫利卡(Kerri Pavlica)。在将近四个星期的照护期间,他们对两名分别为17岁和6岁的男孩进行虐待。 17岁男孩告诉警方,三名嫌犯曾将他压在地面,用刀刺伤他,并用烟斗进行殴打。其中一名嫌犯库恩则承认用打火机烧伤男孩,如果受害男孩无法保持仰卧起坐姿势,就会用剪刀对其惩罚。 两名男孩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口。17岁男孩的头皮肿胀,脸部有多处淤伤,背部有两处刺伤,脊椎骨折;6岁男童面部被烧伤,肾脏和肝脏被撕裂,椎骨和肋骨等多处受伤。警方称,三名嫌犯是孩子家长的熟人,事后曾想过逃跑,目前作案动机尚不明,调查仍在进行中。在犹他州,实施虐童最高或被判处1.9万美元罚款和15年监禁。

    海外网   15 阅读   2022-07-15 14:12
  • 美联储多位官员支持7月加息75个基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多位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官员14日表示,在知悉美国劳工部发布的通胀数据后,他们倾向于支持在7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加息75个基点,而非100个基点。   当天,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在爱达荷州举行的年度落基山经济峰会上致辞说,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到9.1%,为40年来最高水平;核心CPI同比涨幅虽略有下降,但今年平均值也超过6%。无论怎样看,“通胀都太高了”。   沃勒说,美联储的目标是要将通胀降到2%的水平。手握最新CPI数据,展望7月26日至27日的货币政策例会,“我支持美联储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他表示,上调75个基点后的利率将接近中性利率水平,既不会刺激经济也不会限制需求。   对于市场关注的美联储是否会在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问题,沃勒回答称,加息75个基点已是很大的幅度,不要因为没加100个基点,就说美联储没有尽职。他指出,“市场在押注加息100个基点方面可能有点超前”,人们不会真的希望美联储过度加息。   同日,美国圣路易斯联储银行行长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布拉德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社专访时说,“我觉得加息75个基点有很多好处,可以使利率大致升至决策者认为的中性水平。目前来看,我主张在下次货币政策例会上加息75个基点。”   《华尔街日报》说,最近几周,大多数美联储官员都表示支持7月加息75个基点。对于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虽有官员指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切皆有可能”,但没有人明确表示支持。自上世纪90年代初,美联储还未有过单次加息100个基点的举动。   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加息三次。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处于1.5%至1.75%的水平。7月26日至27日,美联储将召开新的货币政策例会。从16日起,美联储官员将进入会前静默期。

    央视网   14 阅读   2022-07-15 13:24
  • 美财政部批准与俄罗斯进行化肥、农产品交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财政部14日发布声明表示,美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已颁发通用许可证,批准与俄罗斯进行农产品、化肥、种子材料、药品和医疗设备相关交易。 美财政部解释说,俄罗斯农业和医疗领域不是美国的制裁目标,并列举涉及的交易,包括人类和动物食品、矿物和有机肥料、用于播种的种子、药品和医疗设备。 美国彭博社表示,俄罗斯是全球化肥主要供应国之一。近期俄乌冲突以及对俄制裁导致俄罗斯化肥出口量骤降和全球食品价格飙升。美政府一直暗中鼓励本国农业和运输企业增加对俄罗斯化肥的采购和运输,寻找促进化肥贸易的办法。 自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国联合欧盟不断加码对俄制裁,涉及能源、金融、航空等诸多领域。俄外交部警告称,西方国家将遭制裁措施反噬,扰乱全球供应链,导致粮食危机。

    海外网   38 阅读   2022-07-15 13:00
  • 美国会大厦换上一座黑人雕像 南方邦联将军雕像曾被移除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消息,当地时间13日,美国国会大厦换上可一座黑人雕像,以取代之前被移除的南方邦联将军埃德蒙·柯比·史密斯(Edmund Kirby Smith)的雕像。 这座黑人雕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黑人女教育家玛莉·麦克里欧德·贝颂(Mary McLeod Bethune)。她于1875年出生在南卡罗莱纳州一个奴隶家庭,19世纪末开始在美国南方从事黑人的教育事业,为提高美国黑人地位做出过贡献。13日当天,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少数党领袖麦卡锡等人出席了雕像的揭幕仪式。 美国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中摆放着很多美国不同时期的人物雕像。近一两年来,美国各地要求移除南方邦联旗帜、雕像、代表人物雕像的呼声越来越高。2021年6月,美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旨在移除美国国会大厦中南北战争时期维护奴隶制的南方邦联领导人雕像。南方邦联将军史密斯的雕像随后被撤下。

    央视网   27 阅读   2022-07-14 20:42
  • 外媒:美以将签联合声明,承诺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

    据路透社耶路撒冷消息,美国总统乔·拜登和以色列总理亚伊尔·拉皮德14日将签署一项联合声明,承诺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 报道称,正在耶路撒冷访问的拜登13日说,他愿意接受将对伊朗动用武力作为“最后手段”——此举显然是为了满足拉皮德的需求。拉皮德呼吁美国对以色列头号敌人构成“可信的军事威胁”。 报道指出,多年来,美国和以色列分别对伊朗发出过这种含蓄的威胁。正式阐述这些言论可以增强威慑感,加强对共同行动的承诺。 据悉,拜登15日将赴沙特阿拉伯,继续其访问之行。而以色列和美国展示的这种决心可能对其有助益。利雅得也对伊朗感到担忧,拜登希望利用这一点,在美国的支持下,实现以色列与沙特的和解。

    参考消息网   26 阅读   2022-07-14 20:24
  • 惊动拜登的“10岁女孩堕胎被拒案”,强奸犯被起诉

    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后,俄亥俄州第一时间宣布禁止对怀孕6周及以上的孕妇进行堕胎,这也导致该州一名刚满10岁的女孩不得不前往相邻的印第安纳州求助。这起“跨州堕胎”事件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美国乃至世界的关注,美国总统拜登也于近日公开提及此事。 据俄亥俄州当地媒体《哥伦布邮讯报》和路透社报道,这名10岁女孩此前曾遭受过强奸。当地时间7月13日,一名27岁的男子被捕并接受当地法院传讯,被控犯有强奸罪。 在该男子被传讯之前,俄亥俄州总检察长曾认为10岁女孩“跨州堕胎”一事可能是“捏造的”。 点击查看大图 《哥伦布邮讯报》报道截图 《哥伦布邮讯报》援引当地警方消息,27岁男子格尔森·富恩特斯(Gerson Fuentes)于当地时间7月12日在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的一间公寓中被捕,于13日出现在当地法院接受传讯。 一名警方调查员在听证会上作证说,富恩特斯承认至少两次强奸了这名10岁女孩。随后,富恩特斯被控犯有强奸罪,这在俄亥俄州是一级重罪。若罪名成立,他有可能面临终身监禁。 当地法院法官表示,此案不保证富恩特斯不被保释。但由于富恩特斯所涉案件关乎儿童安全,保释需要高额保证金,达200万美元。 点击查看大图 被指控犯有强奸罪的富恩特斯,图自社交媒体 6月27日,印第安纳州妇产科医生凯特琳·伯纳德接到了一通求助电话,电话来自俄亥俄州的一名负责处理受虐儿童的儿科医生。电话里,伯纳德被请求帮助一名10岁的小女孩进行堕胎,她已经怀孕了6周零3天。 而就在当天稍早时候,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俄亥俄州随即禁止对怀孕6周及以上的孕妇进行堕胎。这意味着,这名女孩不得不前往相邻的印第安纳州寻求堕胎。 在7月12日的听证会上,当地警方证实,这名10岁女孩已于6月30日接受了堕胎手术。目前,警方正对富恩特斯和流产胎儿的DNA样本进行对比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在富恩特斯被捕前,俄亥俄州共和党籍总检察长戴夫·约斯特一直质疑这起“跨州堕胎”事件的真实性。7月12日,约斯特接受节目采访时称,这起事件“没有一丝证据”,很可能是“捏造的”(more likely than not a fabrication)。 在富恩特斯13日被传讯后,约斯特发表了一则简短的声明:“我为这个年幼的孩子所遭受的痛苦感到心痛。我非常感谢哥伦布警察局的辛勤工作,他们让一名强奸犯招供并将其绳之以法……如果被定罪,富恩特斯应该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点击查看大图 俄亥俄州总检察长推文截图 当地时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罗诉韦德案”的历史性判决,自此正式取缔对女性堕胎权的宪法保障,交由各州的法律自行决定。决定甫一公布,立刻引发了堕胎支持者的强烈不满, 而俄亥俄州10岁女孩“跨州堕胎”一事成为美国最高法院裁决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最新案例之一,一经公布便引发热议。随着中期选举临近,白宫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7月8日,拜登签署行政命令,以保护美国女性享有堕胎服务,承诺对寻求堕胎女性的隐私进行保护,甚至提出要保护州边境开设“流动诊所”,以近乎“打游击”的方式为美国女性争取更多堕胎机会。他还指责动用“纯粹政治权力”的最高法“已经失控”、“做事草率”、“不实事求是”…… 在讲话中,拜登提到了这名10岁女孩的遭遇,借此为中期选举拉票。他说:“这是最高法给美国女性以及男性提出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出去,投票。看在上帝的份上,11月有场选举(指中期选举)。投票、投票、投票、投票。最高法,我们接受你的挑战。” 不过,美国女性仍认为拜登未用全力,数千人在7月9日冒雨在白宫前抗议。此外包括民主党国会议员在内的堕胎支持者要求拜登政府尽快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保护女性的堕胎权。但有白宫官员向路透社透露,为了中期选举,白宫不太可能采取过于大胆的措施。

    观察者网   24 阅读   2022-07-14 20:02
  • 声声枪响击碎美式人权幻想,美国社会为何枪患难除?

    近期,发生在美国“独立日”假期的枪支暴力事件再次引发外界对美枪患问题的关注。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数据,仅是今年以来,美国已有约2.1万人因枪支暴力失去生命,已发生279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   枪支暴力已然成为笼罩在美国民众心头的阴影,对生命权构成威胁。美国枪支暴力案件频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控枪为什么如此困难?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国际问题专家。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加州奥兰治县(Orange County)警察局称,当地一所教堂发生枪击事件,有多人被枪击中。图为执法人员到达枪击事件现场。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看来,作为世界上枪支暴力最严重的国家,美国枪支问题既与其历史文化和价值理念相关,又是诸多社会矛盾长期激化的结果。在众多因素中,美国政治极化尤为凸显。   从历史上看,美国控枪问题经历了复杂的演变。1791年,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通过,赋予的公民持枪权已延续200多年。自1927年第一部有关枪支管制的联邦立法——《枪支邮寄法》通过以来,有关控枪的争论从未停止。   枪支管控是美国两党争斗的代表性政治议题之一,伴随美国政治极化不断加剧,民主与共和两党选民对枪支的态度日益对立,共和党内76%选民捍卫持枪权,民主党内81%选民认为管控枪支更重要。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的一所医院发生枪击,警方证实包括枪手在内共5人死亡,这已经是美国2022年发生的第233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图为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市圣弗朗西斯医院,救援人员和警察抵达现场。   由于两党严重对立,美国二十多年来没有任何重大控枪立法获得通过。近10年来,民主党国会议员每年都就枪支暴力、枪支管控等提出议案,但在共和党成员的阻挠下,能成功进入参院或众院全会审议辩论环节的屈指可数。   刁大明认为,这样的局面离不开利益集团与政客的瓜葛。曾有观察人士分析称,一旦控枪,最直接损害的是美国军工集团利益。因此,全国步枪协会(NRA)、美国射击运动基金会(NSSF)等枪支协会作为军工集团代言人,不遗余力地通过游说、政治献金等方式左右立法、影响选举。   据“公开的秘密”网站统计,1998年至今,枪支协会累计花费1.9亿美元进行游说。2021年,枪支协会游说费用达到1580万美元的历史新高。而有数据显示,枪支协会提供的政治献金中99%流向了共和党人。   “在控枪这一复杂议题上,美国两党既有非黑即白的对立,也有难以妥协折中的拉扯。”刁大明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的政治极化无疑会使控枪议题被各方力量反复撕扯,即使出现了一些法案,但大概率如拜登政府近期提出的枪支管控法案一样,只是隔靴搔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就大概率意味着枪声不会停止,美国民众将继续面临死亡与伤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国际人权法研究室主任戴瑞君说,捍卫民众的生命权,是所有致力于保障人权的政府的首要目标。美国对枪支问题的放任对公共安全和个人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甚至还会助长枪支暴力犯罪造成的大规模人权侵犯。   更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生命权受到严重威胁,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美国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当下,枪支暴力成了种族仇恨等问题的“宣泄出口”,正折射出种族裂痕扩大等一系列制度性弊端。戴瑞君说,这已然不是某些个人违反法律的结果,而是制度安排与现行法律或政策运行的结果,充分表明人权在美国正遭受系统性侵犯。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5月26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的一个市场上,人们看到报纸头版是黑色的,上面显示了该州一所小学枪击案发生的日期。尤瓦尔迪市一所小学5月24日发生枪击案,造成21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儿童。   然而,面对着自身巨大的人权赤字,美国的政客们竟忙于更新所谓国别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人权状况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其实,美国完全不关心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就将‘人权’与外交政策挂钩,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戴瑞君指出,人权已完全成为美国对内转移注意力,对外实现政治目的、对他国进行政治打压的工具。   但无论如何掩饰与转移话题,都遮盖不住美国枪患难解的现实。一声声枪响击碎了美国所谓“人人得享不可剥夺的自由”的幻象,也把美式人权之殇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新闻网   38 阅读   2022-07-14 17:29
  • 特朗普和马斯克嘴炮战开启

    马斯克近期涉足美国政治,频发饱受争议的推特,被美媒称为“新的特朗普”。然而,特朗普本尊不可能一直容忍一个“冒牌货”到处出风头;可不,这周他们两“干上了”。 当地时间7月9日,在阿拉斯加的政治集会中,特朗普对马斯克开炮:“马斯克前几天说'我从来没有投过共和党的票',我一脸懵,因为他以前告诉我他投票给过我。看来他是个扯淡专家。”马斯克不甘示弱,7月12日在推特上称自己虽然不恨特朗普,但认为特朗普应金盆洗手,安度晚年。同时,马斯克还表示,民主党应停止对特朗普的政治攻击,允许他安心的离开政坛,而非被迫还击。 马斯克推特截图,希望特朗普退休 马斯克此前长期将自己标榜为政治上的中立分子,曾捐赠共和党的小布什和民主党的奥巴马的总统竞选(两人均顺利当选)。不过,据他自己的说法,今年以前从未投票给过任何共和党政客。6月15日,在他的得克萨斯州新家,他宣布自己在6月14日的特别选举中人生第一次投给了共和党。 马斯克推特截图,表示自己第一次投共和党 对此,马斯克曾于5月19日做出解释:“过去我投票给民主党,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善良的代言人。然而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分裂和仇恨的代言人,所以我不能再支持他们,未来将投票给共和党。”他还忍不住挑衅了一下民主党支持者。 马斯克推特截图,与民主党决裂 不过,特朗普显然不满足于新获一名共和党支持者,而希望借机翻开旧账。他声称马斯克曾当面告诉自己,在2016年投票给他。马斯克对此发推予以否认。 特朗普还对马斯克未能收购推特做出评价。他说,马斯克签了一个“很烂”的收购协议,并暗示自己曾预见马斯克收购推特最终将以失败告终。确实,特朗普5月13日在“Truth Social”平台上发声,认为马斯克不可能以如此高价收购推特,尤其考虑到该平台上泛滥着假账号。他还推销了一下 Truth Social。 特朗普Truth Social截图,质疑马斯克收购推特计划 Truth Social 是特朗普在2021年主导发起的一个社群平台,定义其目标为“鼓励公开、自由和诚实的全球对话,反对政治意识形态偏见”。自特朗普在2021年1月6日冲击国会山事件两天后被推特永久封号以来,特朗普就一直在尝试创造一个推特的竞争对手,以继续发声;“Truth Social”就是他的回应。 马斯克曾声称,虽然他认为2024大选应该换成没那么拉仇恨的候选人,但是特朗普仍应被恢复发推权限。这在当时引起了左翼媒体和声音的强烈反对,以及他们对马斯克的攻击。特朗普对马斯克或恢复自己的发推权限曾表达感激,但是仍称自己将留在自己的Truth Social。 马斯克推特截图,支持恢复特朗普发推权限 马斯克宣布不再尝试购买推特后,Truth Social 的股份7月11日涨了17%。 马斯克心目中“没那么拉仇恨的候选人”是德桑蒂斯。他此前就对德桑蒂斯潜在角逐2024大选表示支持。就这周自己与特朗普“不愉快”事件,他在7月12日发推指出,如若特朗普2024年当选,“任期结束时将是82岁,这年纪担任任何事物的首席执行官来说都太老了,更不用说美利坚合众国了。如果德桑蒂斯在2024年与拜登竞选,那么德桑蒂斯将轻松获胜,甚至不需要竞选。” 马斯克推特截图,认为德桑蒂斯2024年能轻松获胜 除了特朗普,拜登也因高龄而饱受质疑。纽约时报7月1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64%的民主党选民不希望再次提名拜登作为自己党派的总统候选人,其中三分之一归咎于其高龄。拜登今年已79岁,而特朗普也已76岁。拜登面临的党内质疑,特朗普也在面对;马斯克对43岁的德桑蒂斯的支持,刚好戳到特朗普的痛处,因为此刻德桑蒂斯在共和党内风头正盛,有取代特朗普的势头。 特朗普肯定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当地时间12日晚,他再次攻击马斯克,在 Truth Social 上辱骂马斯克和他的企业:“马斯克曾来白宫,请求我帮助他那些靠补贴维持的项目,无论是开不远的电动汽车,还是频发车祸的无人驾驶汽车,或者是没有去处的火箭飞船,如果没有这些补贴,马斯克将一文不值。他当时告诉我,他是特朗普的忠实粉丝和一名共和党人,当时我完全可以让他给我跪下,他就会跪下了。” 特朗普 Truth Social截图,挑衅马斯克 “我完全可以让他给我跪下,他就会跪下了。”是特朗普的金句,2016年角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时用来攻击党内政敌,201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Mitt Romney)。 马斯克在推特上看到这则截图,做出诙谐回复,发了一则讽刺特朗普为“对着云乱骂的老头(old man yells at cloud)”的动图。 马斯克推特截图,讽刺特朗普高龄 马斯克评论区大部分都是共和党支持者,要么支持马斯克对特朗普的批评并支持德桑蒂斯2024参选,要么支持特朗普2024参选并骂马斯克。有少许民主党支持者在此看热闹,乐见共和党内部纷争,并表示不论换谁当共和党候选人都同样糟糕。 看来这两人的爱恨相杀,还远未未结束。

    观察者网   37 阅读   2022-07-14 14:40
  • 4小时内5起枪击案!纽约市经历暴力一夜 5人死亡

      4小时内5起致命枪击案!纽约市经历暴力一夜 5人被枪杀   海外网7月14日电 美国纽约市经历了又一个暴力之夜,枪声接连在布朗士区和布鲁克林区响起。综合美国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报道,从当地时间12日晚9时13分到13日凌晨1时10分的短短4个小时内,发生5起独立枪击事件,致5人死亡。   第一起枪击事件发生在12日晚9时13分,警方在布鲁克林区的纽约市住房管理局(NYCHA)外发现一名26岁男子胸部中枪,他在医院被宣布死亡。当晚10时46分,警方又在布朗士一街区发现一名31岁男子身中致命枪伤,他同样在医院被宣布死亡。   几分钟后,在布鲁克林街区,警方发现一名29岁男子腿部中弹,他随后在医院不治身亡。13日凌晨0时30分左右,警方在布鲁克林林肯大道200号发现一名24岁男子身体中枪,随后在医院死亡。   13日凌晨1时刚过不久,布朗士街区又发生一起枪击事件。34岁的库珀(Melquan Cooper)被枪击中身体,之后死在医院。警方称,在这起枪击事件中,多名嫌犯骑着两辆越野摩托车逃走。警方尚未逮捕任何嫌疑人。   报道称,尽管今年早些时候新当选的纽约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发起了一项旨在遏制枪支暴力的计划,但该市枪支暴力事件仍频发,过去四个星期,纽约市重大犯罪事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其中凶杀案上升16%。

    中国新闻网   12 阅读   2022-07-14 13:51
  • 泰国上议院通过法案,性犯罪者或可接受化学阉割获减刑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1日,泰国上议院通过一项法案,根据该法案,性犯罪者可以自主选择接受“化学阉割”以获得减刑。 根据法案,被认为有再次犯罪风险的性犯罪者可以选择通过药物控制睾酮水平来抑制性冲动,这一申请须经两名专业医生批准,接受注射的罪犯可获得相应减刑。被“化学阉割”的罪犯出狱后将接受为期10年的监控,并佩戴电子镣铐。 英国《镜报》指出,这一法案旨在减少性犯罪。据泰国惩教署数据,在2013年至2020年间,16413名被释放的性犯罪者中,有4848人再次犯罪。 该法案之前已在泰国下议院通过,此次在上议院以145票赞同、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目前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投票,然后获得皇室的批准。 如能获批,泰国将与包括波兰、韩国、俄罗斯、爱沙尼亚及美国(部分州)在内的部分国家一样接受化学阉割。

    澎湃网   14 阅读   2022-07-14 13:36
  • 美联储发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称消费者需求放缓迹象增加

    据当地时间7月13日,美联储发布的经济状况褐皮书显示,自5月中旬以来,美国的经济活动总体上以温和的速度扩张,但是部分地区报告称,消费者需求放缓的迹象越来越大,其中5个地区担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 与上一份报告类似,12家地区储备银行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预期大多为负面,报告指出预计未来6至12个月消费者需求将进一步减弱。 根据报告,美国12个联储地区中大部分地区由于食品和汽油价格上涨减少了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消费者支出有所放缓。在各地区的不同行业销售报告中,大部分地区汽车销售因库存紧张仍然低迷,房地产销售及贷款水平明显减弱,制造业和能源产品因劳动力不足和供应链紧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均受到限制。 劳动力市场方面,整体就业情况仍然紧张,大部分地区就业水平以适度至温和的速度增长。另外,几乎所有12个联储地区都报告了就业市场对工人需求减弱,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建筑业。 根据报告,所有地区所有消费阶段的价格均大幅上涨,但其中四分之三的地区注意到木材和钢铁等建筑材料的价格有所下降。食品、商品和能源(特别是燃料)成本的增加仍然显著,尽管有部分报告称,与最近几个月相比,这些类别的价格通胀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历史高位。虽然几个地区指出了对未来消费需求降温的担忧,但总的来说,定价能力是稳定的。多数业内人士预计,价格压力至少会持续到今年年底。 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通过地区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

    澎湃网   12 阅读   2022-07-14 13:27
  • CPI刷新40年纪录,美国陷入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综合报道,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1%,再次刷新40年来的最高纪录。美国总统拜登回应称,这一数据虽然“高得不可接受”,但已“过时”。   但分析普遍认为,这一数据将进一步挤压美国家庭,并对拜登政府造成重创。6月CPI将致美联储再度大幅加息,进而引发市场不安。媒体分析指出,美国陷入经济衰退风险加剧,“高烧不退”的通胀数据,致使美国民众对经济的担忧升温,并在中期选举中,给拜登政府和国会民主党人带来重大政治风险。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美联储或再度大幅加息 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多家媒体指出,如此高的通胀水平将使美联储极有可能在7月底的会议上再次大幅加息。   美联社称,通货膨胀的持续已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其他官员感到不安,他们正采取自1980年代末以来最快的一系列加息措施,以遏制通货膨胀。鲍威尔强调,美国央行希望看到通胀正在放缓的“令人信服的证据”,然后才会停止加息。他说,这样的证据需要是“一系列月度通胀数据下降”。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愿望可能会导致它过快加息,美国陷入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3月6日,车辆经过美国加州圣马特奥县一处加油站。   渣打银行预测,未来12个月美国衰退的概率为40%-50%。不少声音认为,在高通胀背景下,美联储更激进的货币政策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只是时间问题。而鲍威尔6月下旬出席国会听证会时也承认,美国经济存在衰退可能性,实现软着陆将非常具有挑战性。   分析认为,如果美联储的加息步伐继续以如此激进的速度推进,那么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将遭遇重大挑战。英国《卫报》称,在美国通胀率超过预期达到9.1%后,美元指数大幅上涨,欧元兑美元跌至平价以下。市场认为,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的一系列激进加息举措,加上经济增长放缓,将继续给欧元带来压力,同时促使投资者转向美元避险。   民众担忧升温 拜登中期选举面临挑战   尽管拜登在声明中说,当天公布的整体通胀数据“高得不可接受,但它已过时。今天的数据并没有反映近30天油价下跌的全部影响。”但这并未影响美国民众对经济的担忧。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近期数据显示,美国个人消费已经走弱。渣打银行策略师史蒂夫·英格兰德表示,消费者信心疲弱、利率上升和通胀侵蚀消费能力,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打压消费者需求。   通胀对许多家庭财务状况造成残酷影响,许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飙升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速。物价上涨已导致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急剧下降,并拉低了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还将在中期选举时,对国会民主党人带来重大政治风险。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4月28日,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一家餐厅,顾客正在用餐。   6月的民调显示,40%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应对通胀应该是政府今年的首要任务。而美国《新闻周刊》指出,近期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人不满拜登在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人们普遍担忧现有经济状况,这也凸显出拜登很难让大多数美国人相信自己的财务状况在他的领导下比前任时期有所改善。   据纽约联储发布的2022年6月《消费者预期调查》,更多的美国人对未来一年家庭财务状况恶化表示担忧。受访者中预计未来一年家庭财务状况会“显著变糟”或“些许变糟”的比例达到51%,为有记录以来首次超过半数。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说:“美国经济依然脆弱,人们的悲观情绪是我见过最严重的。”

    中国新闻网   13 阅读   2022-07-14 12:43
  • 美国6月CPI同比增长9.1%,创40多年最大增幅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4日,美国华盛顿,市民在超市购物。 视觉中国 图 美国劳工部7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同比增长9.1%,创1981年11月以来新高。这一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8.8%,也超过了前值8.6%。数据表明,美国通胀高企仍未出现放缓迹象。通胀阴霾挥之不去,加之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依然强劲,且失业率已恢复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金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剑指通胀高企,本月或将激进加息75个基点,并预计到明年3月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3.5%的水平。同时,市场人士也普遍担忧,美联储在美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之际保持激进加息路径,将加剧美国经济坠入衰退的风险。

    澎湃网   27 阅读   2022-07-13 21:51
  • 拜登大谈中东稳定 伊朗批“请正视现实”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出访中东地区前在媒体发文,称上任以来中东“更加稳定和安全”,这次访问将延续“那些有希望的趋势”。伊朗外交部12日回应,拜登文章是对美国中东政策“片面和与实际不符的描述”。   拜登定于13日至16日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这将是他就任总统一年半来首访中东。白宫方面称,拜登将在访问期间同以色列和阿拉伯盟国讨论应对“来自伊朗的威胁”以及加强防空领域合作等议题。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12日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要想让中东更加稳定和安全,美国就必须停止分化地区国家、停止向这一地区输出武器、尊重地区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停止制造“伊朗恐惧症”。   卡纳尼警告,如果不能“纠正这些错误以及引发危机的政策”,美方将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主要责任方”。   卡纳尼说,如果美国政客真的想要一个更加稳定和安全的中东地区以及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安全的世界,他们最好了解世界的新现实,不要试图把美国的价值观和单边主义强加给别人,让地区国家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利益和现实行事,在区域合作框架内确保各国安全和集体利益。   对于拜登在文中扬言将联合盟友“孤立”伊朗,通过外交和经济压力迫使伊朗恢复履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卡纳尼批评,拜登政府口口声声要重返伊核协议以弥补前任共和党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错误,却在实践上延续相同的做法。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核协议相关方去年4月开始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谈判,讨论美伊恢复履约问题。美国间接参与谈判。第八轮谈判于12月27日启动,今年3月11日暂停。在欧洲联盟协调下,伊朗和美国6月底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就恢复履行伊核协议举行为期两天的间接谈判,依旧没有取得突破。   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在社交媒体上对拜登隔空喊话:“不能通过指责和制裁来强加美国的片面观点,外交不是一条单行道。”

    中国新闻网   12 阅读   2022-07-13 21:30
  • 针对少数族裔暴力执法频发 美国种族主义痼疾难除

    美国一名非洲裔男子近日在俄亥俄州阿克伦市因涉嫌交通违规,遭数名警察追捕,最终身中60余枪死亡。这起事件成为非洲裔等少数族裔在美国恶劣处境与悲惨遭遇的又一铁证,在美引发抗议示威和舆论批评。   分析人士指出,弗洛伊德事件两年后,美国少数族裔仍然因为愈演愈烈的系统性、普遍性的种族歧视而深受暴力执法之痛。种族主义痼疾难除,让自诩“民主灯塔”的美国难言公平与正义。   5月25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弗洛伊德的家人参加哀悼活动,纪念弗洛伊德遇害两周年。(新华社发,本·布鲁尔摄)   “沃克之死”震惊美国社会   阿克伦市警方通报,警察于6月27日凌晨进行例行车辆检查时发现涉嫌交通违规的非洲裔男子杰兰·沃克,据称沃克车里传出枪声。7月3日公布的执法记录仪视频显示,沃克下车逃跑,数名警察追捕并开枪。尸检报告显示,沃克身中60多枪。   沃克家人强烈质疑警察对其使用“致命武力”。代理律师博比·迪塞略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证实沃克向警察开枪。沃克逃跑时身上也没有武器。   这起惨剧在当地引发抗议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的游行示威。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主席德里克·约翰逊发表声明说,沃克之死“是谋杀”。他呼吁为沃克伸张正义。他说,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美国白人身上。   阿克伦警察局局长史蒂夫·迈利特说,涉案的8名警察已被停职。美国总统拜登6日表示,美国政府部门正审查此事。如证据显示有涉嫌违反联邦刑事法规的行为,美国司法部将采取行动。   5月1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市,非裔社区代表参加反对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集会活动。(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种族主义之癌”深入骨髓   拜登曾表示,弗洛伊德之死让全世界看到系统性种族主义是美国“灵魂上的污点”。事实证明,美国这个根深蒂固的“污点”很难消除。在2020年5月弗洛伊德事件引发全美抗议和反思浪潮后,美国警察针对少数族裔暴力执法的事件依然层出不穷。据统计,2020年至今,美国警察执法致死人数为2563人,其中非洲裔死亡人数达565人,占比超过22%。   2020年12月,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发生两起警察枪杀黑人男子事件;2021年3月,13岁拉美裔少年亚当·托莱多在芝加哥被一名警察开枪射杀;今年4月,非洲裔男子帕特里克·利奥亚在密歇根州警方执法过程中被枪杀……   凡此种种,反映出美国种族主义的历史和现实。从昔日罪恶的奴隶贸易、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到今天非洲裔等少数族裔的恶劣处境和悲惨遭遇,美国“白人至上”“种族替代论”甚嚣尘上,系统性、普遍性的种族歧视愈演愈烈。种族主义也是美国的结构性问题。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压榨、迫害等体现在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种族主义之癌”已经深入骨髓。   西班牙《国家报》刊文指出,美国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是种族主义的历史,种族主义“将美国国旗的条纹变成裂痕,将星星变成坑洼”。   2019年8月4日,人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参加守夜悼念活动。该市一家超市前一天发生枪击事件,致22人死亡,白人枪手的行凶动机是对拉美裔的种族仇恨。(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黑暗力量”长期野蛮生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纪念大会上指出,种族主义是威胁民主、稳定与和平价值观的“黑暗力量”。   然而,美国政府却任凭这股黑暗力量长期野蛮生长,始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顽瘴痼疾。   在有着蓄奴黑历史的美国,种族主义有深厚的生存土壤,民主、共和两党对解决此问题均不热心。对美国政客来说,少数族裔群体的命运从来不在他们真正关心的事项之列,他们所做的大多是表面文章,充满了政治算计:民主党只在选举时需要少数族裔的选票,其他时候并不正视和解决这一群体的诉求;共和党持续表现出的“白人至上”倾向,对歧视少数族裔群体的行为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当有毒的“白人特权”无人约束,甚至被政客和权贵鼓励,结果就是美国现在的样子,“结构性种族歧视已成为美国的脓疮”。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认为,种族主义思想在美国一些政客和电视节目的推动下,正日益成为一种主流思想。《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今的美国,白人至上主义在肥沃的土壤中滋生,不仅得到种族主义者滋养,还得到自称主流的政界人士和其他机会主义者滋养。   从“弗洛伊德们”到“沃克们”,少数族裔的鲜血和生命未能唤醒美国的公平正义。若美国政府和政客们依旧对此放任不管,甚至推波助澜,美国少数族裔恐将继续被根深蒂固的系统性种族主义压得“无法呼吸”。

    新华网   25 阅读   2022-07-13 16:10
  • 美国两名12岁男孩持上膛手枪瞄准路人 开多枪后被捕

    据美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两名12岁男孩近日在公共场合玩弄一把上膛真枪并多次开枪射击,目前两人已被警方逮捕。   佛罗里达州沃卢西亚县警长办公室称,当地时间11日上午,警长办公室接到报案,称两名小男孩在一块空地上玩弄一把上膛的枪,“报警的人表示,他们听到了一声枪响后上前查看是否有人受伤,其中一名玩枪的男孩随即用枪指着他们的车。”一位匿名女性向警方透露,两名男孩当时站在屋外,“当我们开车经过时,他们用枪指着我们的车。”   当时在场的一名警察也表示,她看到两名男孩开了好几枪后,随即命令男孩们举起双手走出空地。其中一个男孩说:“这是一把真枪,有人说我们可以在这里开枪。”   两名男孩随后被逮捕,被控16岁以下未成年人非法持有枪支等罪名,并已被移交给青少年司法部。目前尚不清楚他们所用手枪的获取途径,案件仍在调查中。

    中国新闻网   20 阅读   2022-07-13 14:45
  • 近千例猴痘确诊病例 纽约疫苗预约网站因需求过大瘫痪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2日报道,全美已出现近千例猴痘确诊病例。在纽约市,由于民众的需求量巨大,当地的疫苗预约网站在几分钟内还出现了瘫痪的情况。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数十州已发现929例猴痘确诊病例。为应对不断增加的猴痘病例,美国政府近日已加大疫苗分发力度,但疫苗在一些地方仍然有很大需求。纽约市卫生官员称,该市12日又得到了一批针对猴痘的疫苗,但由于民众需求量巨大,疫苗预约网站在几分钟内就瘫痪了。自6月23日以来,纽约市已提供了近7000剂疫苗。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既可以从动物传播给人,也可以人际传播。人感染猴痘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的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美国《纽约时报》7月8日曾发文,批评美国政府应对猴痘疫情不力,致病例迅速扩散,称美国应对新冠大流行初期时的糟糕表现正在重演。

    环球网   40 阅读   2022-07-13 14:30
  • 拜登任内首访中东:找油,会友

    美国总统拜登最终还是向高油价“低头”,亲赴中东找油。7月13日至16日,拜登开启任内首次中东行,出访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   俄乌冲突叠加能源危机,拜登能否说服沙特等海湾产油国大幅增产?美国原本急于从中东抽身,如今又回头频频“示好”试图拉拢盟友,打造“中东版北约”遏制伊朗和俄罗斯等国,中东国家又是否会“买账”?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拜登中东行路线图   就在出访前几天,拜登曾在美媒高调撰文,声称将在中东大力展开外交攻势。他希望,此次中东行开启更加充满希望的“新篇章”。   首站:以色列   根据白宫公布的日程,拜登首站选择了传统盟友以色列,预计将访问当地导弹防御设施,以此象征美方对以方的保护承诺。   第二站:约旦河西岸   拜登届时将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晤。白宫高级别官员表示,拜登期待在会晤中重申对巴以问题“两国方案”的承诺。   第三站:沙特   之后,拜登将飞往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两国是否会由此“破冰”令外界尤为关注。此前,美沙关系以“石油换安全”为基础,但近年来因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等事件趋冷,拜登本人在美国大选期间也多次批评沙特的人权记录。而今,拜登声称要重新校准美沙两国关系,据称还会和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面。   此外,拜登还将出席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及伊拉克、约旦、埃及(GCC+3)首脑会议,讨论一系列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   近年来持续从中东“战略收缩”的美国,为何转变态度,吃起了“回头草”?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21年10月27日消息,沙特正将该国一个石油钻井平台打造成主题乐园。此举旨在使沙特阿拉伯成为顶级国际旅游目的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找油:拜登向高油价“低头”   找油,无疑是拜登此次中东行的主要任务之一。   数月来,美国国内油价飙升,通货膨胀高企。拜登一直试图稳定油价,甚至多次释放石油储备,但收效甚微。而俄乌危机爆发后,美西方对俄能源禁运更是造成巨大供应缺口。“漂浮在石油上”的中东,由此成为重要“变量”。   早在3月,白宫曾试图安排拜登与重要产油国沙特及阿联酋领导人通话,商讨遏制油价。未料吃尽“闭门羹”,无论是沙特王储还是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都拒接拜登的通话。   而今,拜登亲赴中东,计划当面阐述欧佩克国家增加石油产量的理由。这次,又有多少海湾产油国会给面子?   彭博社对此并不看好,认为拜登可能只会获得“象征性”石油增产,对降低美国国内油价没有多大帮助。美联社则认为,包括沙特在内的欧佩克+面对美国的要求可能会保持谨慎。   毕竟,美国此前已多次施压欧佩克+,但后者最终仅同意小幅增产。摩根大通油气行业研究主管马利克还指出,沙特自身对快速增产较为谨慎,认为需要足够的储备才能应对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   另一方面,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国家也一直试图避免在美俄之间“选边站”。路透社称,没有迹象表明沙特准备牺牲与俄罗斯的长期关系,以换取回应拜登石油要求所获得的短期外交利益。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20年1月28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所谓推动解决巴勒斯坦与以色列问题的“世纪协议”。巴勒斯坦方面此前已表示,该协议违反国际法,呼吁国际社会予以拒绝。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会友:试图打造“中东版北约”   除了找油,拜登的另一层意图也昭然若揭——试图拉拢盟友,打造一个军事联盟——“中东版北约”,以对抗伊朗和俄罗斯等国。   德媒介绍称,该军事联盟最有可能包括已与以色列建立某种关系的国家,比如《亚伯拉罕协议》签署国阿联酋、巴林、苏丹和摩洛哥。约旦、埃及、沙特、阿曼,卡塔尔和科威特也可能在联盟中发挥作用。   事实上,组建军事联盟的风声,已在中东流传多时。自特朗普时期以来,美国被指一直在施压,促使以色列与阿拉伯海湾国家间实现“军事关系正常化”。今年3月,美国召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高级军事官员秘密开会。以色列6月又透露正在建立由美国资助的“中东防空联盟”(MEAD)。此后不久,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明确提及并表示支持“中东版北约”概念。   那么,距离“中东版北约”成为现实还要多久?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认为,该联盟在结构形式上面临诸多可行性阻碍,各方缺乏共识。以伊朗问题为例,不少海湾阿拉伯国家认为,与伊朗对话才是解决安全关切的最安全方式。   就连彭博社也给拜登“泼冷水”——“中东版北约?不可能发生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彭博社报道截图。   拜登政府渴望对中东地区重新洗牌,但其很多政策在美媒看来,与特朗普时期不无差别。面对继承了“美国优先”的拜登政府,又有多少中东国家会“买账”?答案不言而喻。(完)

    中国新闻网   35 阅读   2022-07-13 14:04
  • 将拉美裔比作“早餐炸玉米饼” 美国总统夫人道歉

    美国总统夫人吉尔·拜登11日称赞拉美裔就像“早餐炸玉米饼”般独一无二,引发拉美裔记者协会、共和党议员等多方批评。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吉尔为此事道歉。 图源:海外网 吉尔的发言人迈克尔·拉罗萨12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称,“第一夫人因演讲时没有表达好对拉美裔社区的欣赏和爱意而道歉。” 吉尔11日在圣安东尼奥举行的UnidosUS组织(前身为拉美裔全国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发表讲话,她在试图赞扬领导该组织30年的劳尔·伊扎吉雷时说,拉美裔就像“早餐炸玉米饼”般独一无二。这一言论随即引发争议。“我们不是炸玉米饼,作为拉美裔,我们的传统是由各种侨民、文化和饮食传统塑造的,不应该被简化为刻板印象。”全美拉美裔记者协会在一份声明中回应称。有共和党众议员则嘲讽说,“难怪拉丁美洲人正在逃离民主党”。

    东方网   48 阅读   2022-07-13 10:13
  • 美国2020年超6500人走路时遭车辆冲撞致死

    据美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美国的街道对行人来说越来越致命。仅在2020年就有超过6500人在走路时遭车辆冲撞致死。其中,非裔及美国土著居民遇害的可能性要高于白人。 这份由美国全国完整街道联盟(National Complete Streets Coalition)及“美国智能发展”组织(Smart Growth America)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美2020年超过6500人在走路时遭车辆撞死,平均每天18人,比2019年增长了4.5%。报告还估计,2021年会有约7485人在走路时被撞死,这将是美国40年来的最高数字。 对于非裔、土著以及低收入人群来说,在美国行走时面临的风险更高。研究发现,非裔行人在美国走路时被车辆撞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两倍,而土著居民被撞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三倍多。在分析原因时,报告称全美各地的高速公路通常都会穿越或是靠近有色人种或低收入人群社区,这使得这些社区难以居住、居民被迫搬家,对行人也造成了风险。

    海外网   23 阅读   2022-07-13 10:03
  • 美国前参议员:美式民主正处于自杀边缘

    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曾说过:“记住,民主永远不会长久。民主很快会滥用、耗尽并自我谋杀!从来没有一个民主国家不曾自杀。” 美国国会山网站当地时间7月8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的民主处在自杀边缘吗?》的文章, 作者美国前参议员汤姆•达施勒(Tom Daschle)表示, 6月最高法院关于妇女堕胎权的判决让他想起了约翰•亚当斯的预言。他直言不讳地说,美国一直在滥用和耗尽宝贵的民主。现在,民主正处于自杀的边缘。 国会山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指出,新世纪开始后,谎言无处不在,政府欺骗行为持续存在。美国政府高层官员告诉国会和美国民众,伊拉克已经研制出针对美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像越南战争一样,政府对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进展对民众进行大规模欺骗。这些军事行动笨拙地持续了20年。最后,美国驻阿富汗的军队像当年在越南经历的一样,尴尬且不光彩地撤离。 达施勒认为,过去20年来,在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的民主正在加速走向死亡。 美国各州立法机构和国会之间的党派之争愈演愈烈。妥协本应是民主的氧气,却越来越被视作投降。美国国会现在运转不良,几乎无法解决包括气候变化、移民、贸易、技术等在内的所有重大问题。即使是为政府提供资金这个最基本的职责,国会都难以履行,只能采用应急措施或者延期来敷衍了事。 20年内,技术的变革也对政治和政府造成一定的影响。受意识形态驱使的有线新闻频道加剧了无处不在且日益严重的政治两极化。而这种两极分化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社交媒体上的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对民主最大的威胁之一。如今,真相只是一种选择。随着各家社交媒体对算法的积极使用,谎言的传播速度比野火还快。网络安全的缺乏成为美国民主的主要威胁。 文章认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关于2020年大选结果的“弥天大谎”让美国民众对选举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看法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超过40%的美国人不相信拜登赢得了选举。特朗普常常违反法律法规,肆意亵渎总统的职位。相对与美国内战以来发生的其他事情,这更能加速将美国带到民主自杀的悬崖边。 除此之外,种族问题、收入不平等、通货膨胀、新冠疫情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促使美国的民主走向自杀的边缘。 除了对枪支和气候问题的裁决,最高法院于6月取消了女性享有的一项支配自己身体的宪法权利(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支持的一项宪法权利)。这可能难以构成最后一击,但是这绝对又是一个令人深感不安的迹象,表明美国的民主体制濒临死亡。 堕胎权支持者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游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堕胎权支持者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游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日报网   49 阅读   2022-07-12 20:55
  • 美6月通胀数据即将公布 白宫新闻秘书:数据将“维持高位”

    美国劳工部将在当地时间13日公布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11日表示,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将继续“维持高位”。 而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和美国广播公司则预计,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很可能将“再创新高”。   美国劳工部6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6%,创1981年12月以来最大值。

    中国新闻网   26 阅读   2022-07-12 20:48
  • 美国特警突袭民宅致黑人男孩死亡 当地民众上街抗议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1日报道,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警方10日发表声明称,特警小组在突袭一座房屋期间,房中的一名黑人男孩因吸入烟雾死亡。 警方称,嫌疑人凯利因持械劫车而被通缉,当特警队到达凯利的住所时,凯利把自己和15岁的罗森诺反锁在了房中。特警队向房内投放了装有催泪瓦斯和火药的发射器,房内随后起火并冒出滚滚浓烟,特警进屋后发现罗森诺已经死亡,凯利被送往医院接受烧伤治疗。 警方在声明中称,尸检的初步结果显示,罗森诺的死因为吸入烟雾,将很快发布毒理学报告。这一事件引起了住在该房屋和当地社区的人们的愤怒,他们指责警方引发了大火,导致男孩死亡,并称特警队的行为是“过度杀戮”。人们走上街头抗议,举着写有“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标语。

    海外网   23 阅读   2022-07-12 20:47
  • 特写:尴尬的白宫“庆功会”

      11日临近中午,美国首都华盛顿烈日炎炎,白宫南草坪上座无虚席,等待总统拜登登台讲话,共同“庆祝”他上月签署的一项旨在应对美国枪支暴力问题的法案。   拜登在音乐声中登上讲台。他感谢促成这一法案的美国国会议员以及长期倡议控枪的活动人士,并阐述他签署法案的意义及影响。   就在拜登准备进一步展开讲话内容时,一名男性抗议者从观众席座椅上站起来向他喊话:“我们必须做得更多!我已经试着跟你们说了好多年了!”   不少在场的人为抗议者鼓掌……   “坐下,听我把话说完。”拜登回应说。不过,抗议者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场面顿时显得十分尴尬……   这名打断白宫“庆功会”的抗议者名叫曼努埃尔·奥利弗,他是一名叫华金的枪击事件受害者的父亲。2018年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一所高中遭枪手袭击,17人遇害,包括14名在校生,华金是其中之一。奥利弗悲痛欲绝,并投身美国控枪运动。   枪支暴力是美国固有顽疾。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最新数据,美国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3万人因枪支暴力失去生命,发生至少4人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331起。仅7月4日美国“独立日”在内的长周末,美国几乎所有州都通报了枪击事件,累计造成至少220人死亡、近570人受伤。   特别是在今年5月24日,在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一名枪手闯入当地一所小学,杀害19名儿童和两名教师,震惊美国上下。美国各地随后出现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枪支暴力问题以及政客长期不作为。   舆论压力之下,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就枪支安全改革立法展开磋商并达成妥协性方案。然而,这一法案既没有规定禁售攻击性武器和高容量弹匣,也没有要求普遍加强购枪者背景审查,更没有触及美国民间枪支泛滥问题。法案仅要求加强对18岁至21岁购枪者背景审查;将枪支走私和代买定性为联邦罪行;为枪支暴力预防性项目及心理健康治疗项目拨款,等等。在美国枪支暴力问题研究者和反枪支暴力活动人士眼里,该法案根本无法解决枪支暴力问题。   “没什么可庆祝的。”奥利弗在离开白宫后接受佛罗里达州一家媒体电话采访时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一些人以为有了解决枪支暴力的办法,但实际上并没有。”   奥利弗认为,拜登签署的法案远不足以化解美国枪支暴力,本应该纳入一些更严格的枪支监管措施。奥利弗的观点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共鸣,许多人称赞他敢于说出真相。   在11日白宫活动上,拜登承认美国解决枪支暴力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重申了对攻击性武器销售禁令、普遍加强购枪背景审查等立法倡议的支持。然而,在美国国会政治格局以及中期选举日益临近的背景下,这些倡议转化成具体法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央视网   7 阅读   2022-07-12 20:31
  • 美同意加移交“北溪1号”涡轮机,乌克兰:不可接受

    当地时间7月11日,“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如期开始每年的检修维护,俄罗斯向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供气将暂停10天。但这是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该管道首次检修,因此引起了几个欧洲天然气进口国的担忧。 此前加拿大以制裁俄罗斯为由,拒将西门子公司送修来的“北溪1号”燃气轮机送还俄罗斯,导致俄方锐减其欧洲天然气供应。3天前,德国与加拿大达成协议,将该燃气轮机送还德国,再由德国交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虽然泽连斯基公开反对,称这个决定“不可接受”,是向俄方“示弱”,还表示已经为此召见了加拿大大使,但美国国务院发声支持加拿大的决定。 据《华尔街日报》7月11日报道称,这次“北溪1号”检修,考验的是“欧洲摆脱俄罗斯丰富燃料供应的决心”。毕竟这和常规的维护不同,“北溪1号”管道的主要拥有者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6月以“燃气轮机维修延迟”为由,将通向德国的天然气输送量削减了60%,进一步推高了能源价格。此举迫使德国将其天然气紧急警报级别提高到三级中的第二级。(如果达到第三级,政府将被允许实施天然气配给,并通过法律救助公用事业公司。) 德国政府官员担心,Gazprom可能会利用例行检修机会完全切断供应,不让德国在11月之前做足该国天然气储备以增加冬季供应。 目前,全德国各地的储气设施已满63%,但如果俄罗斯在10天维护期之后仍然不恢复供应,则该目标很可能无法实现。 能源不仅关于民生,还是对德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工业领域的“血液”。另外,奥地利、意大利、捷克等欧盟国家也仰仗“北溪1号”供气。 点击查看大图 与北溪1号所需相同类型与规格的燃气轮机,Euractiv引自社交媒体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周一(7月11日)对德意志广播电台(DLF)表示,“这是我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情况……老实说,我们必须永远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7月1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召集了德国大企业负责人,共同讨论乌克兰局势和制裁俄罗斯对企业的影响。一些巨头面临着高昂的能源价格和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疫情业务暂停和供应链混乱。经济学家预测,如果俄方全面切断天然气供应,可能会使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陷入衰退。布鲁塞尔智库Bruegel的分析师预测,如果俄方永久切断天然气供应,德国将需要将其天然气消耗量减少29%,才能不让天然气储备枯竭。 6日,哈贝克喊话加拿大政府,希望加方交还德国西门子公司送修的“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部件。 该管道此前被西门子公司送往蒙特利尔进行维修,本应送返俄罗斯,但因加拿大因制裁俄罗斯而拒绝送还。Gazprom认为,燃气轮机受制裁牵连是被迫减少管道天然气供应的原因。 对于加拿大制裁俄罗斯的措施,哈贝克给了一个替代方案:不需要把燃气轮机交还俄方,而是给德国。 而据路透社援引政府相关人士的消息称,德国会在这之后将把它交付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这一方案得到加方积极回应。 9日,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乔纳森·威尔金森发表声明称,加拿大已同意将俄罗斯“北溪-1”天然气管道的一台燃气轮机交给德国。同日,威尔金森发推特表示,归还涡轮机的决定是在与德国政府和其他欧洲盟友协商后做出的。 点击查看大图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威尔金森 资料图 乌克兰则反对加拿大将燃气轮机送回德国。据乌克兰“欧洲真理网”7日报道称,乌克兰能源部6月就曾试图劝加拿大不要将燃气轮机送回俄罗斯,这会破坏对俄罗斯的制裁,开创一个“危险的例外”。 7月11日,在加拿大与德国就“北溪1号”管道所需的燃气轮机达成协议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继续发声,反对加拿大方面的决定。他表示加拿大方的这个决定“绝对不可接受”,是向俄方“示弱”。 泽连斯基在当天晚间发表演讲时称,“如果一个恐怖主义国家可以在制裁中制造这样的例外,那么它明天或后天还想制造什么例外?这个问题非常危险。这不仅对乌克兰很危险,对所有民主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泽连斯基称,乌克兰已经召见加拿大驻乌大使,抗议加拿大政府的决定。 威尔金森则为此决定进行辩护,他表示,为了保障欧洲立即能接受到“可靠、价格合理”的能源,这是“必要的”,德国人的生计正处于危险之中。 威尔金森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乌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时局变化表明欧洲在能源方面是多么脆弱,公民的基本生活也受到了根本威胁。 据加通社(CP)7月12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同样发声支持加拿大将修理过的“北溪1号”燃气轮机送还德国。 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表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这能够让欧洲在短期内增强天然气储备。”普赖斯还补充道,此举还能帮助德国等国家提升能源安全,抗衡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主导地位。 7月21日,对“北溪1号”的检修将结束。“到时会发生什么,目前没有人能说清楚,”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注:德国的能源监管部门)负责人克劳斯·穆勒对路透社表示,“(俄方会不会恢复供气)我们只有当天才能知道。”

    观察者网   17 阅读   2022-07-12 16:27
  • 纽约市应急管理部发应对“核武袭击”公告:拢共分三步

    当地时间7月11日,纽约市应急管理部门发布了一份新的公共服务公告,回答了这一问题。这份公告是一段90秒的视频,介绍了核武器袭击来临时,市民应该采取的行动:躲进建筑物、即刻清理身上的放射性残留物、密切关注媒体和政府发布的信息。 这条视频引发美国网民讨论,有人吐槽这些避难建议没什么用,也有人开始担忧纽约市是不是已不再安全。纽约市应急管理部发言人回应称,纽约被核武器袭击的可能性非常低,发这个视频是“鼓励纽约人在发生此类事件时采取关键、简单的措施。” 视频来源:纽约市应急管理部门 视频开头,是空无一人的城市街道,远处警报声响个不停,气氛紧张。 “核武器攻击发生了,不要问我是怎么发生的或者为什么发生。你只要知道它就是发生了,好吗?所以我们该怎么办?”一位讲解员走入画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接着,这名讲解员介绍了居民需要采取的三大行动。 第一步,尽快躲进室内。“呆在车里不是一个好选择,你要进入一栋大楼,远离窗户。”讲解员说道。 第二步,呆在建筑物内,关上所有门窗。如果有地下室的话,就躲进去;没有的话,那就尽可能地呆在建筑物的中间。这名讲解员说道:“如果核爆发生后你在室外,立即清理干净,脱掉并打包处理你所有的外部衣物,让具有放射性的尘埃或灰烬远离你的身体。” 第三步,密切关注媒体和政府动态,获取更多信息。“不要去室外,直至官方宣布已经安全。”这名讲解员说道。最后,她鼓励道:“好了吗?你能搞定这个。” 点击查看大图 视频截图 这条视频发布后迅速在美国社交媒体引发讨论。 有人吐槽道:“纽约市发布了一份新的公共服务公告,内容是如果该市遭到核武器袭击该如何应对。这个建议并没有错,只是……没什么用。” 点击查看大图 “我是一名核武器技术员……万一发生核攻击,你最好希望自己被蒸发掉……” 点击查看大图 还有人担忧纽约市的安全:“我必须得说,纽约市防范核攻击的公共服务公告带来的疑问比答案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伙计们,纽约市发布了防范核攻击视频,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吗?” 点击查看大图 “这说明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上一次纽约市发布这样的公共服务公告还是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点击查看大图 纽约市应急管理部门没有说明是什么特别的因素促使他们发布了这条防范核攻击的视频,不过该部门负责人扎克·伊斯科尔(Zach Iscol)在一份声明中称,“纽约市应急管理部门为纽约市民准备了大量免费资源,以应对紧急情况,包括无预警事件。”“随着威胁形势的不断演变,我们正在为任何迫在眉睫的威胁做准备,并为市民提供保持安全和知情所需要的资源。” 纽约市应急管理部门第一副部长克里斯蒂娜·法雷尔(Christina Farrell)则表示,虽然纽约遭遇核攻击的“概率很低” ,但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纽约市希望市民能做好准备保持信心。“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很好的时机来发布一个核防范公共服务公告,但这非常重要,我们希望纽约人做好准备——所以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法雷尔说道。 当被问及这条防范核打击的视频是否会给纽约市民带来焦虑时,法雷尔回答道:“我们知道纽约人是有韧性的。纽约人喜欢直截了当地获取信息。”法雷尔强调道,纽约市“目前还没有具体威胁”。 点击查看大图 视频截图 纽约市应急管理部门一位发言人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表示,他们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教育居民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在纽约市附近发生核武器攻击事件的可能性非常低。然而,重要的是纽约人要知道保持安全的步骤。”这位发言人说道,“新的公共服务公告鼓励纽约市民在发生此类事件时采取关键、简单的措施。”

    观察者网   11 阅读   2022-07-12 14:42
  • 夕阳日落美到窒息!美国纽约再现“曼哈顿悬日”景观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1日,美国纽约曼哈顿,由于曼哈顿街道大多呈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5月和7月里的一天,日落时阳光将洒满曼哈顿的所有的东西向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时间长达15分钟。

    环球网   9 阅读   2022-07-12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