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当地时间28日提议2023财年国防支出总额为85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当地时间5月7日,一些民众在国会门前草坪散步。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当地时间5月7日,一些民众在国会门前草坪散步。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报道称,国防支出的大部分资金将来自拟议的“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将为国防部拨款7921亿美元,比2022财年颁布的金额高出636亿美元。 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利希(Patrick Leahy)在一份声明中说,该提案“使我们的武装力量现代化,以应对21世纪不断变化的威胁”。 他还称,“它包括额外的资金来帮助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后果,通货膨胀已经影响到政府各个层面的项目,包括国防和非国防项目。”
中国新闻网 13 阅读 2022-07-29 13:41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官方声明指出,有关当局27日以117项罪名起诉发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海兰帕克市的“独立日”枪击案的犯罪嫌疑人克里莫三世,其中包括21项一级谋杀罪。 报道援引法新社和路透社消息称,根据检方声明,克里莫三世27日被控犯下21项一级谋杀罪,以及多项谋杀未遂及加重暴力行为罪。 报道称,克里莫三世8月3日将出庭受审,届时将正式向他宣读检方的所有起诉罪名。 伊利诺伊州检察官莱因哈特说,假如克里莫三世的谋杀罪名成立,他将面临强制性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参考消息网 37 阅读 2022-07-28 14:39五角大楼在长时间渲染“中国海军的规模已经全球第一”之后,美国海军终于推出了野心勃勃的扩军计划。美国海军学会网站26日称,根据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迪的规划,美国在2045年将拥有由373艘有人战舰和150艘无人大型作战舰艇组成的超级舰队。而这份规划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针对中国的意味。 舰艇总数超过500艘 报道称,美国海军这份“2045规划”明确提出,“在 21世纪40年代以后,我们设想(美国)这支混合舰队需要超过350艘有人战舰、150艘大型无人水面和水下平台以及约3000架飞机。”美国“海军情报”网站称,这将极大改变美国海军规模持续萎缩的现状,当前美国海军仅有不到290艘作战舰艇。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规划不但包含的舰艇数量多,而且还涉及一系列性能先进的战舰。其中包括12艘“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12艘航母、66艘攻击核潜艇、96艘大型水面战舰(包括“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研制中的下一代DDG(X)驱逐舰)、56艘“星座”级导弹护卫舰、31艘大型两栖舰艇、18艘轻型两栖战舰、82艘后勤和辅助舰艇、150艘大型水面无人舰艇和水下无人艇,它们将充当前沿部署的传感平台和有人舰队的武器装载平台。此外,美国海军还规划获得1300架第五代舰载战斗机、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和无人机,900架直升机、巡逻机和侦察机组成的反潜/反舰空中平台,还有750架各型支援飞机。 吉尔迪表示,美国海军这份规划突出了对无人作战平台的重视。“我希望在21世纪20年代中后期,就能让大型无人水面舰艇跟随航母打击群一起部署。”按照他的设想,这些大型无人舰艇可以充当移动导弹发射平台,以增强航母打击群的攻击火力。但报道承认,目前美国海军还没有明确这些无人舰艇的具体性能。正在进行的“环太平洋2022”多国联合演习中,美国海军就出动了现役全部4艘大型无人水面舰艇,尝试与其他有人驾驶的导弹驱逐舰协同作战。 极力渲染“中国威胁” 吉尔迪宣称,“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既是当前的挑战,也是长期的挑战。将我们的舰队设计重点放在2045年,将为海军在未来关键十年中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和投资提供依据。” 海军学会网站透露,美国海军此前已经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机密的部队结构评估,其中考虑了作战指挥官的要求和更详细的威胁评估——尤其是在西太平洋方向。美国海军将最新的“综合威慑”国防战略理念融入其中,强调五角大楼与其他美国政府机构的合作,“以便与中国展开竞争并保持对俄罗斯的军事优势,同时推进能在冲突中将各军种联系在一起的新兴联合作战概念”。 匿名中国军事专家表示,美国海军这份“2045规划”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针对中国的意味。从特朗普政府时代开始,五角大楼就开始鼓吹“中国海军在规模上已经超过美国”,全然不顾美国海军在航母、核潜艇、两栖攻击舰等大型舰艇方面的明显优势。为了“重新从中国手中夺回海军优势”,美国海军在2020年提出由400艘有人舰艇(包括8-11艘超级航母、6艘轻型航母、20艘护卫舰/小型战舰、10-20艘驱逐舰以及数十艘潜艇)和140-240艘无人舰艇组成的超级舰队,但该计划并没有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专家表示,如今吉尔迪提出的“2045规划”,其实是此前那份计划的细化,目的仍是与中国海军展开竞争。 该规划还包含大量专门为中国海军量身打造的细节。例如美国海军陆战队近年提出,需要能快速运输小规模部队在辽阔的太平洋与中国展开岛屿争夺战,“2045规划”中的18艘轻型两栖战舰就是专门为此打造的。五角大楼大力发展的无人作战舰艇,则是为应对中国在西太平洋海域的“区域拒止”战略,通过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避免解放军将打击对象聚焦于航母等少数高价值目标。 面临诸多内部阻力 然而就连吉尔迪自己也承认,之所以要将美国海军的扩充计划时间表定在2045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前美国海军面临诸多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难题。特别是近年美国造船业的持续衰落,导致美国海军舰艇的生产和维护费用飞涨、进度严重滞后。吉尔迪在2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就当前情况而言,这样的规划是现实的。我认为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生产出最终需要的混合舰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业基地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造出这么多舰艇,将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交付它们。” 美国“海军情报”网站称,吉尔迪还公开呼吁退役“无法在有争议的海域保持威慑能力的平台”。他指的是美国海军关于全部退役“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和老式“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提议。美国国会担心此举将导致美国海军的规模大幅缩水而极力反对。但吉尔迪主张将这些“不合时宜”的舰艇从海军现役清单中剔除,然后将节约的资金用于新的高端作战平台。他警告说,想要实现“2045规划”的代价是昂贵的。“如果国会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我们将优先考虑现代化而不是保留现有舰队的规模。” 报道还提到,人员素质明显下降,也影响了美国海军未来的作战能力。2017年以来美国海军已发生3起重大伤亡事故,包括“麦凯恩”号和“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的两次撞船事故,全都是人为失误造成的,造成10亿美元的总损失。
海外网 37 阅读 2022-07-28 14:33近日,伊朗总统莱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谈,并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表示,反对美国持续非法掠夺叙利亚石油等资源,反对美国非法攫取和转移本应属于叙利亚的石油收入。 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美国在叙利亚东北部哈塞克省的非法驻军近期使用包括油罐车和卡车在内的40辆汽车,在装甲车护送下将其盗采的当地石油运送至伊拉克北部地区。这是7月以来发生的第三起美军盗采当地石油事件。从2015年以“反恐”为名驻军叙利亚开始,美军就没有中止过非法掠夺叙利亚油气资源的行动。 据报道,美军目前控制着叙利亚东北部90%的原油资源。美军将从叙利亚盗采的石油运至伊拉克境内销赃牟利,并将其中的部分美元用以支持叙利亚的库尔德武装,帮助他们采购武器装备以对抗政府军,最终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日前发表声明称,美国在叙利亚东北部大肆盗采石油,每月盗采量高达300万桶,并在黑市进行交易,其中约1/3的被盗石油通过中介卖到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据统计,2021年,叙利亚石油日产量约为8.59万桶,其中7万桶被美国及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掠夺,仅有不到1.6万桶用于供给叙国内市场。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该国石油行业的经济损失达1005亿美元。 眼下,叙利亚国内“油荒”不断加剧,大马士革街头等待加油的车辆时常排起长队,车主通常要在烈日下等待数个小时才能加到限量供应的30升汽油,黑市油价则涨到了每升8000叙镑(1美元约合2510叙镑),加剧了民众的生活困难。 叙利亚政府多次谴责美军在叙利亚的盗采行为,称其“令人不齿”。叙利亚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长巴萨姆·图马义愤填膺地批评,美国及其盟友“像海盗一样”窃取叙利亚石油。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表示,美国在叙利亚大肆掠夺资源,加剧了当地人道主义危机,“美国的所作所为阻碍叙利亚重建进程”。 叙利亚有识之士批评说,美国为利益而来,没利益就走。美国占据叙利亚东北部大片土地,这种非法存在就是霸权主义的体现。尼加拉瓜外长蒙卡达日前批评美国的国际罪行和谎话连篇,指出美国对叙利亚等国的不公正战争是帝国主义、干涉主义的明显例子,其目的是为自身利益而对其他地区国家进行地缘政治控制,并攫取资源。
中国新闻网 13 阅读 2022-07-28 14:147月26日,人们在古巴西恩富戈斯参加纪念“7·26国家起义日”庆典。新华社发(华金·埃尔南德斯摄) 新华社古巴西恩富戈斯7月27日电(记者林朝晖)近万名古巴群众26日聚集在古巴海滨城市西恩富戈斯,他们手持国旗和横幅,高呼支持政府的爱国口号,纪念“7·26国家起义日”。古巴革命领袖劳尔·卡斯特罗、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和政府总理马雷罗参加了庆典。 7月26日,在古巴西恩富戈斯,古巴革命领袖劳尔·卡斯特罗(前排左四)、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前排左三)和政府总理马雷罗(前排左五)参加纪念“7·26国家起义日”庆典。新华社发(华金·埃尔南德斯摄) 迪亚斯-卡内尔发表了20多分钟的讲话。他说,尽管过去几年美国加强了对古巴的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但在全球暴发大规模新冠疫情的情况下,40余个国家向古巴提供了卫生、食品等物资。 7月26日,在古巴西恩富戈斯,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在纪念“7·26国家起义日”庆典上讲话。新华社发(华金·埃尔南德斯摄) 他说,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团结和国际主义一直指导着古巴的外交政策。 迪亚斯-卡内尔呼吁古巴人民发愤图强,将国家建设得更好。他说:“历史推动我们并鼓励我们,让我们自己把古巴建设成一个更美好的国家。” 7月26日,人们在古巴西恩富戈斯参加纪念“7·26国家起义日”庆典。新华社发(华金·埃尔南德斯摄) 69年前,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100余名青年,向当时的古巴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第二大军事要塞——蒙卡达兵营进发,打响了推翻亲美独裁政权的古巴革命第一枪。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古巴人民已被唤醒。“7·26国家起义日”因此成为古巴最重要的纪念日之一。
新华网 42 阅读 2022-07-28 13:35六月末,美国俄亥俄州一女孩因遭强奸怀孕,但该州禁止堕胎,这名年仅10岁的强奸案受害者,只能去目前还允许强奸案受害者堕胎的印第安纳州进行堕胎。印第安纳州妇产科医生凯特琳·伯纳德帮助女孩完成手术,强奸女孩的男子也被逮捕。 本以为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但伯纳德的律师称,因伯纳德帮助这位女孩堕胎,印第安纳州共和党籍的总检察长正在对其进行调查。 医生凯特琳·伯纳德。图自美联社 为10岁女孩堕胎,总检察长:程序不当、违反隐私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7月27日报道,伯纳德的律师凯瑟琳·德莱尼(Kathleen DeLaney)表示,印第安纳州共和党籍总检察长托德·罗基塔(Todd Rokita)对伯纳德进行调查的通知于当地时间26日送达。 德莱尼说:“我们正在审查这些信息。我们不清楚调查的性质是什么,以及他有什么权力这样做。” 《印第安纳波利斯星报》此前报道称,6月27日,伯纳德接到了一通求助电话,电话来自俄亥俄州的一名负责处理受虐儿童的儿科医生。伯纳德被请求帮助一名10岁的小女孩进行堕胎,她已经怀孕了6周零3天。 而就在几天前,美国最高法院6月24日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俄亥俄州随即禁止对怀孕6周及以上的孕妇进行堕胎。 CNN报道称,伯纳德帮助了这个女孩,在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后的一周内,这个女孩在印第安纳州接受了手术。 印第安纳州共和党籍总检察长托德·罗基塔。图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谁知罗基塔和部分共和党人士却将矛头对准了伯纳德,公开质疑后者存在程序不当、违反隐私法等问题。 罗基塔当地时间7月1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正在调查帮助俄亥俄州10岁女孩堕胎的妇产科医生伯纳德。 次日,罗基塔办公室发布一则声明,重申了上述言论,进一步质疑伯纳德曾向媒体透露了堕胎手术的信息,违反了健康隐私法。 而在罗基塔受访的前一天,一名27岁的男子在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被捕,并在听证会上承认至少两次强奸了这名10岁女孩,被控犯有强奸罪,可能面临终身监禁。 根据印第安纳州法律,帮助16岁以下的人堕胎必须在堕胎后三天向该州卫生部和儿童服务部报告。 CNN报道显示,根据获得的机构文件,按照要求,伯纳德已于当地时间7月2日(堕胎实施两天后)向印第安纳州报告了堕胎程序。 伯纳德所在的印第安纳大学健康部在7月15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校在伯纳德“充分合作”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审查,确定其“遵守了健康隐私法”。 《华盛顿邮报》称,尽管记录显示伯纳德已经报告了堕胎情况,尽管伤害那名10岁女孩的男子已经被指控强奸,但罗基塔仍然对伯纳德提出质疑。 伯纳德:“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后,情况很快会越来越糟糕 伯纳德当地时间26日接受采访时称,自从她分享了10岁强奸受害者堕胎的故事以来,她一直感受到威胁,“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政治人物、印第安纳州的著名人物,会揪着帮助病人的医生不放”。 她还表示,一些人开始意识到反堕胎法的影响“实际上不是他们想要的”,因为孕妇正被置于危险境地,她们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 当被问及“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伯纳德说:“我们听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人们遇到的糟糕情况,有人出现妊娠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致人死亡。她们需要堕胎,但无法获得。” 她补充说,情况很快会越来越糟糕。 罗基塔此前曾公开称伯纳德为“冒充医生的堕胎活动家”。对此,伯纳德26日回应称,“我是一名医生,我一生都在为了这个身份努力。”她还否认违反任何隐私法或没有报告堕胎。 上周,伯纳德的律师向罗基塔及其办公室发送侵权索赔通知,伯纳德方可能针对罗基塔对其发表的评论进行诽谤罪诉讼,发送通知是第一步,该通知要求“对安全成本、法律费用、名誉损害以及精神伤害进行赔偿”。 据印第安纳州地方媒体“FOX59”当地时间19日报道,罗基塔办公室回应称,总检察长罗基塔和总检察长办公室是反堕胎运动的领导者。罗基塔的工作是为了进一步使印第安纳州成为未出生生命和女性的保护者。 罗基塔办公室称,伯纳德的侵权索赔通知是为了分散办公室的注意力,“我们将对毫无根据的指控进行辩护”。 《华盛顿邮报》称,虽然目前在印第安纳州六周后进行堕胎仍然是合法的,但共和党控制的立法机构正在考虑进一步设限以禁止几乎所有堕胎,除非是在例如强奸、乱伦或孕妇生命受到威胁等特殊情况下。
观察者网 19 阅读 2022-07-28 13:25近期,欧美多地出现极端天气,持续对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美国的高温天气已蔓延到平日里相对气候宜人的美国西北部。美国国家气象局称,美国西北地区预计本周内都将持续受到高温天气影响。其中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近期多次出现37.8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该州已在当地时间26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紧急状态将持续至7月31日。 而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26日起则出现暴雨天气,降水量打破了当地自1915年以来的纪录,局部地区的降水量高达300毫米,多个区域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截至当地时间27日中午,已有至少一人在暴雨引发的洪水中死亡。天气预报称当地在本周内可能还将遭受多场暴雨袭击。 阿尔卑斯冰川加速融化 滑雪胜地暂停营业 另外在欧洲,高温天气也影响到了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脉。气象专家表示,阿尔卑斯山脉冰川正在经历60年来最为严重的融化。7月,瑞士南部山区出现近30摄氏度的高温。当前该地区的冰点海拔约在5184米,远高于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约4800米的高度,而往年冰点则位于海拔3000至3500米附近。受此影响,瑞士滑雪胜地马特洪峰将自7月29日起暂停夏季滑雪活动。 持续热浪席卷希腊 民众酷暑难耐 自当地时间25日开始,希腊大部分地区迎来高温酷暑天气,希腊约1100万常住人口中的790万人面临37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其中约30万人面临超过39摄氏度的酷暑天气。
东方网 11 阅读 2022-07-28 13:18当地时间7月27日,数十名美国前共和党和民主党官员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第三党,以吸引他们认为对美国运行失调的两党制度感到失望的数百万选民。杨安泽。 澎湃影像 资料图 杨安泽。 澎湃影像 资料图 据路透社报道,这个名为“前进党”(Forward)的新政党最初将由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杨安泽(Andrew Yang)和新泽西州前共和党州长克里斯汀·托德·惠特曼(Christine Todd Whitman)共同领导。创始成员告诉路透社,他们希望该党成为主导美国政坛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之外的一个可行选择。 报道指出,这个新政党是由三个政治团体合并而成的,主要针对近年来美国日益两极化和陷入僵局的政治体系。杨安泽与惠特曼援引盖洛普去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目前有创纪录的三分之二美国人认为需要“第三个选择”。 据了解,这个新政党纲领的两大支柱是“重振一个公平、繁荣的经济”和“在选举中给美国人更多的选择,对一个运作良好的政府更有信心,对我们的未来有更多的发言权”。 但这个中间派政党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据路透社了解,就如何解决美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该党将在28日的发布会上称“不左。不右。前进。(Not Left. Not Right. Forward. 也可以理解为,不靠民主党与共和党,靠前进党)” 今年秋天,该党将在美国20多个城市举行一系列活动,以推出党纲并吸引民众支持。9月24日,“前进党”将在休斯顿举行正式的启动仪式,并于明年夏天在美国的一个主要城市举行首次全国代表大会。 “前进党”的目标是到2023年底在美国30个州实现政党登记和投票,赶在2024年总统和国会选举之前,在所有50个州实现投票。该党目标是让候选人参加地方竞选,如学校董事会和市议会、州议会、美国国会,直至总统职位。 报道指出,从历史上看,在美国的两党制中,第三党均未能发展壮大,他们只是偶尔会影响总统选举。一些政治分析人士对该党能否成功表示怀疑。许多民主党人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们担心这个新政党会从民主党那里抢走更多选票,最终在一场本来“势均力敌”的竞选中帮助共和党。 杨安泽在最近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表示,该党现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澎湃网 10 阅读 2022-07-28 13:16随着美国通货膨胀达到高位,美联储再次激进加息。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1.50%-1.75%上调至2.25%-2.5%,并预计持续上调目标区间将是合适的。美联储在此次的决议声明中重申,坚定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这一目标。 这是美联储自今年3月以来第四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截至目前,美联储累计加息幅度达225个基点,此前3次加息分别在3月、5月、6月,分别加息25、50、75个基点。 6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6%,较此前公布的修正数据下调了0.1个百分点。这是自2020年4月新冠疫情初期以来,美国经济最疲软的一个季度。 7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9.1%,同比涨幅创下自1981年11月以来的新高,前值为8.6%。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增长5.9%,前值为6%。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时,他否认相关观点,虽然美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但他认为美国就业市场依然强劲,美国并未进入经济衰退。 鲍威尔承认,美联储避免引发衰退、实现“软着陆”的路径已经变窄,且有可能变得更窄。 他表示,美联储仍致力于遏制长期的高通胀,美联储官员已意识到通货膨胀给美国家庭,尤其是那些低收入家庭带来的困难,他们不会放松努力,除非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通货膨胀正在下降。 他同时指出,美联储可能很快就会放慢加息步伐,转而小幅加息,让物价上涨步伐回归正常。他认为,在美联储9月的议息会议上,再次出现“异常大幅”的利率上调可能是“合适的”,但加息决议将取决于现在和随后即将出炉的经济数据。
观察者网 20 阅读 2022-07-28 09:27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7月27日报道,美国司法部正在围绕去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对前总统特朗普展开调查。 据报道,联邦检察官正在调查特朗普与其连任竞选活动关系密切者的通信。联邦大陪审团传唤的证人包括当时的副总统迈克·彭斯的两名顾问。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本人是否为调查目标,但检察官正在询问与特朗普及其助手有关的问题。
海外网 57 阅读 2022-07-28 09:12美国白宫总统医生凯文·奥康纳27日表示,总统拜登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已转阴,将结束隔离。 (国际疫情)(1)白宫医生说拜登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已转阴 7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活动。新华社发(亚伦摄) 奥康纳在一份致白宫的备忘录中写道,拜登已经完成了5天的治疗和隔离,症状持续改善、几乎完全消失,他26日晚和27日上午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来10天,拜登需在身边有人时戴口罩,并将继续接受检测。 7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活动。新华社发(亚伦摄) 白宫21日上午通报说,拜登当天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症状轻微。
新华网 47 阅读 2022-07-28 09:05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夏威夷男子萨缪勒(Samuela Tuikolongahau Jr)涉嫌使用价值120万美元(人民币约合811.9万元)的假支票试图保释三名囚犯,于25日被执法部门逮捕,不得保释。 美国特勤局在一份证词中称,萨缪勒于2020年12月向夏威夷当地法院提交了三张面额分别为76万美元(人民币约合514万元)、40万美元(人民币约合270万元)和5万美元(人民币约合33.8万元)的银行支票,被告知这些支票需要核实后,他离开了法院。法院随后鉴定这些支票系伪造。 同年8月,萨缪勒还冒充他人身份,试图用伪造的支票从二手车市场购买车辆。他还使用其他人身份证明开设线上账户,试图将伪造的支票存入开设的账户。
参考消息网 39 阅读 2022-07-27 21:30据当地媒体26日报道,受干旱影响,美国最大水库内华达州米德湖水位快速下降,目前已至历史低位。水位的下降使湖内浮现多具人体遗骸。 报道称,工作人员25日下午发现了一具人体遗骸,这至少是近三个月内在该地区发现的第三具遗骸。相关部门正在确定死者死因,案件正在调查中。 此前,工作人员在5月发现了一具被藏匿在油桶中的尸体,警方称死者死于20世纪70至80年代,死因是头部中枪。当地警方曾表示,随着水位下降,可能会发现更多尸体。 米德湖目前水位较1983年下降了52米,蓄水量仅为最高蓄水量的30%。
东方网 19 阅读 2022-07-27 10:40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表示,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新亚型BA.5约占美国新增新冠病例确诊数的八成。 据路透社7月26日报道,CDC表示,截至7月23日的那一周,BA.5约占美国新增新冠病例确诊数的82%,高于此前一周的75.9%。此外,数据显示,另一亚型BA.4约占全美新增新冠病例确诊数的12.9%。 报道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要求新冠疫苗制造商针对这两种新亚型研发新款加强针,并可能会在今年秋季投入接种。美国卫生官员还敦促50岁及以上的民众接种疫苗加强针,称接种加强针不会妨碍民众在今年晚些时候接种另一款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 报道称,BA.5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新冠病例确诊数的激增,该亚型易于逃避因疫苗接种或先前感染带来的免疫保护。 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数据,截至美东时间7月26日17时20分(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5时20分),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90723363例,累计死亡病例1027846例。两项数据与24小时前数据相比,新增确诊病例172730例,新增死亡病例538例。
澎湃网 15 阅读 2022-07-27 09:17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6月有数千头牛死于高温,主要养牛公司将牛尸体运往垃圾填埋场,由装载机碾平,与垃圾混合在一起填埋。 美国堪萨斯州尤利西斯市的一处牧牛场的牛在围栏里向外张望。 资料图:美国堪萨斯州尤利西斯市的一处牧牛场的牛在围栏里向外张望。 报道称,这不是处理尸体的典型方法。但是,如此多的牛死于异常的高温,以至于通常将尸体转化为宠物食品和化肥产品的设施不堪负荷,迫使州政府和养牛者采取紧急措施。 垃圾填埋场的负责人说,他们现在正在考虑其他替代方案,以减少异味以及如果牛死亡数量增多时出现的其他问题。 报道称,据预测,堪萨斯州今夏将会出现更多的高温天气,这可能会给牲畜带来压力,并可能导致牲畜死亡。
中国新闻网 31 阅读 2022-07-27 08:38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平飙升源于美国的某些政策决定,其中紧邻美国的拉美国家受影响尤其严重。上世纪80年代前后,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叠加美国经济衰退,导致拉美陷入“失去的十年”。与当时的情形相比,拉美国家已大幅降低对美国的依赖,同中国等新兴国家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但一些国家内部固有矛盾难以破解,在动荡环境下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胀仍挑战重重。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乌俄冲突未见缓和,美国对中国发起单边制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在这一系列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剧。 西方分析人士在研究了今年5月出炉的G20国家年化通胀率之后认为,本轮通胀带来的影响并不广泛,但即便如此,通胀问题仍不容小觑。G20成员中,土耳其、阿根廷和俄罗斯的通胀率已分别高达73.5%、60.7%和17.1%,远超G20平均水平。 其余17个国家的平均通胀率为6.3%。巴西、英国、荷兰、西班牙和美国的通胀率高于这个平均水平,而印尼、瑞士、日本、沙特和中国则远低于这一水平。其中,中国的通胀率最低,为2.1%,仅相当于17国平均通胀率的三分之一。 哪怕是将石油、小麦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上涨考虑在内,通胀也绝非全球性问题,而取决于各国的政策选择。鉴于美元主导地位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我们必须特别关注美国的政策。今年5月,美国的通胀率高达8.6%,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通胀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的某些政策决定,比如采取人为措施应对疫情后的需求下滑,对进口工业产品(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产品)任意加征关税,限制半导体的生产销售,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等等。这一系列举措推高了生产成本,让原本高度一体化的生产链陷入瘫痪,从而出现大量商品短缺的现象。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制裁也直接导致了能源价格上涨。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6月15日,美联储将短期利率上调了7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单次最大幅度的加息。美联储官员预测,到2022年底,联邦债券的利率将位于3.25%至3.5%之间,到2023年则将达到4%。 美国调整利率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此举加大了借贷成本,导致美元升值,减少了国际金融流动性,这可能使得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出现经济衰退,并将波及全球。 美联储加息具有系统性的影响,位于美国近邻的拉美国家面临的形势尤为棘手,因为该地区不仅依赖外部资本流动为收支平衡和公债展期融资,而出口的则主要是农产品、能源和矿产等初级产品。 由美国利率政策“急转弯”引发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1970年-1980年,美国遭遇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美联储采用了超预期的加息政策: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从1979年8月的10.94%上升至1981年6月的19.1%。随着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元大幅升值,扭转了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结束以来,美元持续贬值的趋势。1981年至1985年间的巨额贸易逆差为流入国际收支资本账户的一笔雄厚资金所抵消。按不变价值计算,石油价格从1980年的每桶近120美元跌至1989年的每桶不足40美元。 从拉美国家的经济来看,利率突涨导致了整个上世纪80年代持续的债务危机,人们称这一阶段为拉美经济“失去的十年”。美国经济衰退加剧了这一局面,因为拉美国家对美出口下降,导致其财政收入减少,无法承担高额利率、偿还巨额债务。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暂停偿还债务;同年11月,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债务国——巴西也宣布暂停还债。 只有以史为鉴,才能更好理解当前局势的严峻性,但目前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又与上世纪80年代初有很大不同。自“失去的十年”后,拉美国家已大幅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对拉美食品和原材料有进口需求的国家多集中在亚洲,中国是其中主要的进口国。现在,中国是巴西、智利、阿根廷和秘鲁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不再是拉美国家生产性投资的唯一来源。中国通过直接投资或贷款,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拉美地区开展了重要合作。同样,拉美国家也没有陷入冷战之中,因为它们正在努力与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非洲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然而,尽管当前国际环境比过去更为乐观,但拉美国家自身的局限性仍难以破解。例如,巴西在处于大规模失业、投资率低迷和GDP增长停滞的情况下,仍将利率提高到了13.5%。这种应对措施只寻求遏制公共债务扩张,而不设法相应地提高GDP,只会为国家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新自由主义“别无选择”逻辑、华盛顿共识,以及英美评级机构对拉美的评估,都不再被拉美国家所乐于接受。拉美地区要克服惯性模式,学习其他国家如何在国际动荡环境下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胀。它们也有必要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创新,并探索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 “别无选择”的新自由主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西方统治精英声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精英主导的资本主义民主将永远持续,美国及其盟友将确保全球永久秩序与和平,以“自由市场”和“小政府”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将为所有人带来好处,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虽然这些改变极为困难,但拉美地区不应重蹈覆辙,陷入另一个“失去的十年”。
中国新闻网 57 阅读 2022-07-26 14:48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如今美国的平均汽油价格几乎是拜登就任总统时的两倍,然而,他却在当地时间25日发布的推特上吹嘘自己让油价从最高峰时期有了小幅下跌,这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对他的又一次嘲讽。而且有社交媒体用户发现,拜登的这一推文配图中还有错字。 拜登推特截图 据报道,拜登25日在推特上写道:“对于寻求更多喘息空间的美国家庭来说,这些省下来的钱很重要。”这条推文配了一张示意图,上面写着:“与汽油价格的最高水平时期相比,按照目前的价格,每位司机能在每个月的人均汽油费上少支付35美元,或者有两辆车的家庭每月能少花70美元。” 报道称,拜登的这条推文遭到嘲讽,一方面是因为示意图将“人(person)”错拼成“peson”,另一方面是,拜登试图将油价下跌归功于自己的这一行为引发不满。 《华盛顿观察家报》和《每日信号》撰稿人拉塞尔写道:“但我以为你和油价没有什么关系吧?” 《华盛顿观察家报》和《每日信号》撰稿人拉塞尔推特截图 路易斯安那州参议员比尔·卡西迪称:“换句话说,与拜登上任时相比,美国人一个月的人均加油费增加了100多美元。”福克斯新闻网称,拜登上任时,美国平均汽油价格为2.39美元/加仑;本周一,美国平均油价为4.36美元/加仑。 “与一年前的价格做做对比吧,骗人的推销员。”保守派媒体人卡斯·迪伦发推说。 保守派媒体人卡斯·迪伦推特截图 福克斯新闻网说,现在仍有很多美国人面临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油价。而拜登此前称,高油价和通货膨胀严重都是由于俄乌军事冲突导致,是“普京涨价”。对此有网友表示:“既然你把涨价归咎于普京,我们是不是应该把降价归功于他?”↓ “既然你把涨价归咎于普京,我们是不是应该把降价归功于他?”
央视网 23 阅读 2022-07-26 14:42今年以来,美国前首富比尔·盖茨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农田私人所有者,但其大举购买农田的动机最近却遭遇质疑。 近日,美国南达科他州国会议员达斯迪·约翰逊(Dusty Johnson)要求比尔·盖茨作出解释,为什么其在美国购买大量农田,同时告诉美国人不要吃肉。 现年45岁的达斯迪·约翰逊是美国众议院农业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on Agriculture)的成员,南达科他州共和党人,被认为是美国农村、农业、牲畜和福利改革相关问题的领袖。约翰逊告诉美国福克斯新闻,比尔·盖茨大举购买农田,目的是人为地抬高红肉的价格。盖茨的目标是使牛肉价格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从而迫使人们在不久的将来食用人造肉。 目前,盖茨已在美国拥有约268984英亩的农田,超过了整个纽约市的面积。这些农田分布在19个州,面积前五位分别是路易斯安那州(69071英亩),阿肯色州(47927英亩),亚利桑那州(25750英亩),內布拉斯加州(20588英亩),密西西比州(16963英亩),农田价值约6.9亿美元。 最近一次购买是在北达科他州。尽管遭到当地居民的抗议,盖茨最终仍被允许在该州购买了2100英亩土地。盖茨承诺在收购完成后将土地重新租给农民,从而规避了该州1932年出台的一项反对农场所有权企业化的法案。 约翰逊在写给美国众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大卫·斯科特(David Scott)的信中写道:“我认为,农业委员会不应该忽视盖茨先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持有农田股份这个事实。” 他还在推特上指出了盖茨购买大量农田与其建议美国人不要吃肉之间的矛盾。“比尔·盖茨是美国最大的农田所有者,同时他也认为,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人们应该‘不吃红肉’所以,盖茨购买土地与他的使命有什么关系?” 约翰逊还要求知道盖茨对这些农田有什么计划。“农田所有权非常重要,”约翰逊说,“没有人比盖茨购买土地的速度更快”。 据了解,近年来,盖茨一直在推动“人造肉”产业的发展,投资了例如Impossible Food 、Beyond Meat 、Upside Foods在内的多个人造肉(包括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公司。2021年,盖茨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采访时表示,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所有发达国家的公民应该食用100%合成牛肉。” 美国农业网站www.climatesciencenews.com推测,盖茨收购的农田将大部分用于种植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作物,这些作物将成为人造肉等合成食品的基础原料。 农田:一项稳定的金融投资 2022年4月,根据《福布斯》杂志排名,作为一名国际慈善家、商业巨头和投资者,比尔·盖茨净资产约为1250亿美元,财富位居全球第四。 盖茨布局农业从十多年前开始,其购买农田的相关投资几乎都通过其投资公司Cascade Investments, LLC完成。该公司由盖茨与迈克尔·拉尔森(Michael Larson)在1994年成立,现由后者管理。 2018年,Cascade主导的影子公司就花了1.7亿美金在华盛顿州买下了14500英亩(相当于上海徐汇区的面积)的土豆农场。该农场是麦当劳薯条的供应商之一。 而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盖茨是购买农田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进行金融投资,对冲股市风险。 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USDA, 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2020年的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有超过2百万的个体农场,面积近9亿英亩,农场的平均面积约为444英亩。大约97%的美国农场为小型和中型的家庭所有并经营,企业拥有其余3%。一个典型的家庭农场每年的利润约为6.9万美元。 多位投资专家此前接受雅虎网站采访时就表示,盖茨购买土地是其增加私人资产的一种可靠方式。近年来,美国农田回报率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目前在美国获得廉价土地的机会很多,未来20年,多达3.7亿英亩的土地可能会被出售——年长的农民希望退出这一行业,而他们的子孙对继续留在这一行业不感兴趣。 美国农业网站farmlandriches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在美国,拥有农田是目前最谨慎的金融投资之一。首先,农田波动性较低。其次,农田也被称为“另类资产”,对大量投资股市的人而言,另类资产能够分散其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如果股市崩盘,这尤其有用。 不同于其他资产,农田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在经济情况糟糕时,其价值不会失去,反而会增加。例如当通货膨胀呈上升趋势时,传统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通常会遭受损失,而固有农田却倾向于提供更稳定的回报。 不仅如此,在美国,土地可以抵抗折旧,土地所有权还能提供一些坚实的税收优惠。“你投资的不是一栋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衰败的建筑,而是肥沃的农田本身。”文章说。 当然,投资农业仍然有其固有风险。农田可能面临劳动力的空缺;天气和自然灾害是农田的最大风险;美国农田生产大量出口产品,投资者面临政治风险;农田也是流动性最低的资产之一,投资者不能在一天之内卖掉全部投资组合。 由于气候变化、国际政治紧张局势、关税冲突和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变化,近年来,美国家庭经营的农场盈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预计, 2021年美国农民的收入超过39%的部分来自政府补贴。 盖茨将用这些农田做什么? 除了金融投资,美国另一农业网站landincome的一篇文章推测,比尔盖茨购买农田的目的还包括进行科技农业生产。其关注的重点包括种业和可持续的生物燃料。 种子科技是盖茨农业投资的主要领域之一。自2006年以来,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已花费超过50亿美元用于非洲农业转型,其旗舰计划“非洲绿色革命联盟”(Alliance for a Green Revolution in Africa)致力于将传统农业转变为高投入的工业化农业,并扩大商业种子和农用化学品的市场。盖茨说,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产量,使农民摆脱贫困。 而在美国本土,通常而言,美国农民在每英亩土地上可种植7.5万至25万粒种子,但气候变化、低效的耕作方式、植物疾病,使得农场很多时候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种子的产量潜力。 盖茨宣称,未来会进一步把最新的种子技术将推广到美国农场。具体而言,其将利用新的技术、新的耕作方法和转基因种子来提高产量,从而使得成本效益最大化。 在盖茨看来,“正确剂量的转基因种子和化学除草剂,而不是土地密集型有机农业,不仅对提高产量,遏制碳排放也至关重要。” 另一个方向则是生物燃料。与非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不同,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燃料,由动物和植物的生物质产生。例如,玉米、大麦或高粱能够制成乙醇,用作汽油的替代品。沼气可以从动物粪便或藻类中提取,替代天然气。未来生物燃料的发展不仅能缓解化石燃料消耗殆尽而引发的能源危机,也会使农业更加可持续、更环保、更高效。 盖茨一直是生物燃料技术的主要支持者,认为它是实现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的关键之一。早在2016年,盖茨就联合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向美国生物燃料公司Renmatix投资1400万美元。该公司开发了一种将植物废料和生物质转化为糖的工艺,而糖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生物燃料。 盖茨在解释这一投资时说,为了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生物燃料成本、使其具有竞争力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Renmatix提供了创新的方法,这令人兴奋。 因此,文章指出,购买土地来种植用作生物燃料的作物,将符合盖茨的价值目标,即减少汽油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海外网 25 阅读 2022-07-26 14:38“如果我在2020年知道(疫情会变得如此严重),我们会采取很多不同的措施。那时我们对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直到现在才醒悟,”7月25日,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在一档节目中懊悔称,在疫情初期,美国本应采取包括佩戴口罩在内的更多防疫措施来对抗病毒传播。 上周,81岁的福奇对媒体表示,他计划在拜登2025年1月任期结束前卸任(退休),称等不到新冠清零的那一天了。“如果我要等到新冠消失再退休,那么到时候我将就会是105岁。” 他说。 点击查看大图 福奇7月25日参加《国会山报》的一档连线节目。截图自美国福克斯新闻网 “我认为戴口罩非常关键”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7月25日报道,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7月25日在《国会山报》的一档连线节目中表示,在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美国本应采取包括佩戴口罩在内的“更严格”的限制措施来对抗病毒传播。 报道称,7月26日,福奇在节目中,原本是在讨论对冠状病毒BA.5亚型的治疗方法,但谈话很快转向了过去对2019年冠状病毒病的治疗方法,以及他是否会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我在2020年知道(疫情会变得如此严重),我们会采取很多不同的措施。那时我们对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直到现在才醒悟,”福奇说。 “疫情传播了两年多后,我们才知道,50%到60%的新冠病毒传播来自无症状感染者”。福奇懊悔地表示,如果他在2020年就知道这些,他们会从一开始就建议采取更严格、更多的防疫措施。“美国本应在新冠病毒隐秘传播的时候就应该引起更多的警惕,鼓励民众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等,”他说。 早期曾发表“反口罩言论”的福奇25日承认,数据已经证明戴口罩可以防止新冠病毒传播,“我认为戴口罩非常关键,(美国在疫情初期)本来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首先,我们没有完全意识到一个合适的K95或NK95口罩比布口罩好得多。从数据可以发现,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和传播。”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6月3日报道,2021年6月初,多家美媒根据美国《信息自由法》,向联邦政府申请公开福奇邮件中的内容,让福奇深陷“邮件门”风波。这些邮件披露了福奇从2020年1月到6月与美国社会各界的通信内容,其中引起争议的是“口罩无用论”。 2020年2月5日,他在给美国前任卫生与人力服务部部长西尔维娅·伯维尔的回信中表示,戴口罩是为了防止感染者把病毒传给未感染者,但并不能保护未感染者。福奇还补充说,商店购买的口罩“无法真正有效地阻挡病毒,因为病毒小到可以穿过口罩缝隙”。他建议伯维尔不用戴口罩,“特别是当你要去的地方属于低风险区域时”。 2020年11月,在疫情不断严重后,福奇一改此前看法,态度大变提出建议,呼吁政府在全国推行“强制口罩令”。于是,福奇早期的“反口罩言论”遭公开和质疑。 在7月25日的节目中,福奇介绍道,目前美国关于戴口罩的要求可能会因地区而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强制要求任何东西,他们所做的只是提出建议。每个城市每个州的情况可能会不一样,所以疾控中心要对当地情况进行分析再提出建议。这个由地方政府自己决定。” 点击查看大图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对新冠源头,福奇重申:持“开放态度” 针对外界对他和美疾控中心“疫情防控不力”的批评,福奇反驳称“这不公平”,他认为“科学家根据数据的变化来优化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很正常。 “因为如果你有一个稳定、静态的目标,那么你就可以开始谈论你的方法、你的建议是对还是错。但是当这个目标随着新的(病毒)变异体的出现而不断变化,且(先前因感染产生的)自身抗体和疫苗均无法抵御这些变异体时,那么你必须向前看。你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心态来应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抗疫是非常难达到的目标。”福奇说。 据美国《政客》报道,今年81岁的福奇上周(7月18日)表示,他计划在拜登2025年1月任期结束前卸任,具体的退休日期还没决定。就为何不等到美国新冠疫情控制住再退休,他解释说:“如果我要等到新冠消失再退休,那么到时候我将就会是105岁。” 福奇补充道,退休的决定与政治压力无关。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称,福奇在节目中还重申了他对2019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病“来自实验室”而不是“自然理论”,保持“开放态度”。 据BBC稍早前的报道,2021年的“福奇邮件门”披露,福奇曾坚定地支持“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的观点。2020年4月,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福奇任所长)的主管机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给福奇发了一封邮件,提及“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泄漏”的相关报道。柯林斯这份邮件的标题是,“阴谋论获得了动力”。同月,美国“生态健康联盟”主席彼得·达扎克也给福奇发了一封邮件,感谢福奇公开驳斥“实验室泄漏说”,称赞福奇“勇气可嘉”。 2021年5月,美政客炒作称,NIH与中国政府合作,向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提供资金,随后该实验室“制造”出了一种“可以感染人类细胞的超级病毒”。当时,福奇立即反驳了该政客的谬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泄漏的假设毫无根据。 不过,自2021年5月开始,福奇突然一反常态地表示,不排除“实验室泄漏的可能”。他在接受CNN采访时又说,他还是认为最大的可能是病毒从动物传给人类的,“纵观人类历史,历次瘟疫的源头大多都是动物”,但他同时又表示对“实验室泄漏说”持开放态度。 针对西方炒作“新冠病毒最有可能的来源是武汉实验室泄漏事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上个月(6月22日)回应称,关于“实验室泄漏”假设问题,中方已多次阐述有关立场。“实验室泄漏”完全是反华势力出于政治目的炮制的谎言,毫无科学可言。中方已经邀请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赴武汉相关实验室考察,联合研究报告也明确得出了“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的结论。有关媒体以匿名放风的形式翻炒“实验室泄漏”,罔顾事实,用心险恶,也再次证明“实验室泄漏”完全是有关方面企图抹黑中国、阻碍科学溯源、破坏国际抗疫合作大局的政治操弄。 点击查看大图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网站截图 美国是全球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长期高居全球之首。截至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20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感染病例达到90556780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1027328例。在过去约24小时内,美国新增感染病例146394例,新增死亡病例377例。 全球医疗技术领先、医疗资源丰富的美国,为何会沦为最大抗疫失败国? 7月18日,美国《每月评论》发表美籍记者和编辑黛博拉·韦内齐亚尔的文章《美国为何抗疫失败:无能、阶级暴力、欺骗和谎言》,作者指出,新冠对美国社会的实际损害被大大低估了,资本找到了卑鄙但合法的方式来“抛弃”这些剩余人口,疾病大流行是其中的方式之一。而中国的社会主义仁政、科学管理和从这次流行病中学习的能力、以及中国人民的纪律和牺牲精神,在保护人民的生命和为未来做准备方面显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观察者网 20 阅读 2022-07-26 14:07今年5月以来,猴痘疫情突现欧美多国并向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2年7月14日,人们在美国纽约一处疫苗接种点等待接种猴痘疫苗。新华社发(郭克摄) 事实上,猴痘已在非洲流行至少数十载。有公共卫生专家指出,世界正为没有对非洲地区猴痘疫情及时做出充分反应而“付出代价”。更重要的是,不只是猴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医疗卫生鸿沟正日益凸显。 多年漠视的“突发事件” 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长期以来,非洲科研人员不断警告猴痘病毒可能以新的方式传播,具有更广泛传播的潜在风险,却一直被西方国家所忽视。 当前全球暴发的猴痘疫情,让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家阿德索拉·因卡-奥贡莱耶感到似曾相识。在2017年尼日利亚暴发大规模猴痘疫情前,这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几乎仅出现在农村地区,一些与动物接触的猎人是主要感染者。2017年后,因卡-奥贡莱耶与其他流行病学家发出警告:猴痘病毒开始以一种不熟悉的方式传播,已出现在城市,有些感染者生殖器会出现症状,这表明病毒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猴痘病毒如今似乎正通过与性伴侣密切接触等方式在全球扩散,因卡-奥贡莱耶认为,世界正为此前没有对非洲猴痘疫情暴发“做出充分反应而付出代价”。 今年5月初,英国报告出现猴痘确诊病例,随后更多欧美国家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卫组织2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向该组织报告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其中5例死亡病例。死亡病例均来自非洲。 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成员、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大学医学教授迪米·奥戈伊纳指出,由于检测和监测能力有限,非洲地区的猴痘死亡病例数很可能被低估。 差异巨大的疫情应对 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都属于正痘病毒属。自世卫组织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猴痘的病毒学家贾森·默瑟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抗击猴痘疫情方面表现出巨大不平等。 英国疫情暴发之初就开始订购对猴痘病毒也有一定效用的天花疫苗,6月初开始将猴痘列为法定应报告的传染病。美国、欧盟也纷纷订购疫苗以预防猴痘,阻断病毒传播。 “但多年来,部分中非和西非地区一直在暴发猴痘疫情。在那些感染疾病人数最多的地方,却无法提供这种(疫苗)资源,这让那里的非洲科研人员感到沮丧。”《自然》杂志在上述文章中评论说。 不少非洲研究人员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猴痘病例多年来不断上升,部分原因是消灭天花后,各国停止了天花疫苗接种,但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在储备天花疫苗,而这些疫苗本可帮助非洲应对猴痘疫情。 还有专家担心,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加剧疫苗之争,再次出现富裕国家大量囤积疫苗,导致全球医疗不平等问题更加严峻。 “很明显,就像应对新冠疫情时一样,应对猴痘疫情时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疫苗不平等现象再次出现。”默瑟说。 日益凸显的医疗卫生鸿沟 对于西方国家基本忽视非洲疫情的现状,奥戈伊纳感到沮丧,并担心当前疫情仍不会改善非洲的情况。与发达国家出现关联性行为和亲密接触的猴痘病例不同,非洲猴痘病例的感染路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 “仅控制欧洲和美国出现的(猴痘)疫情没有道理,因为还面临(动物)来源引发的在非洲蔓延的疫情。”他说,如果非洲疫情“仍无法引起世界关注,许多解决方案仍只能解决欧洲的问题,而不是非洲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不只是猴痘。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玛奇迪索·穆蒂7月14日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的线上记者会上说,2012年至2022年间,非洲地区人畜共患疾病暴发的数量与2001年至2011年相比上升了63%。 英国“医疗助贫行动”组织致力于改善全球医疗卫生领域极端不平等问题。该组织首席执行官马丁·德鲁里对新华社记者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显而易见,多年来,猴痘和埃博拉等病毒在非洲流行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这些病毒对世界上拥有更多资源和财富的国家构成威胁时,资源就被立即调动起来以应对疫情蔓延。 在非洲地区暴发疫情时,“我们确实通常倾向于坐下来等待,非常保守……而一旦(疫情)进入欧洲国家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传播时,我们会倾向于采取行动。”默瑟说,“从本质上讲,我们在疫苗分发和应对疾病方面是自私的。”
新华网 31 阅读 2022-07-25 19:47对全球实施网络攻击的美国正对本国民众布下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进行全方位监控,美国国内组织发布的一篇报告对此进行了真实揭露,并曝光了此前不为大众所注意的幕后机构: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专业人士认为,类似ICE这样公然越权滥用公民个人隐私数据的“隐形”政府机构到底还有多少也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报告《美国的天罗地网:21世纪数据驱动下的驱逐》由美国乔治敦大学隐私与技术法律中心在5月份发布。经过两年的调查,该中心发现ICE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成功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监控网络,斥巨资拉网式搜集大多数美国居民的隐私数据,此举远远超出移民执法的授权范围,使得ICE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国内监视机构。 ICE恶劣行径被曝光,证明除了美国家安全局(NSA)、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或警察局等“常规”执法部门,美国还有更多对普通民众无限使用数据监控权力的其它“隐形”政府部门。 ICE天网笼罩全美约3/4人口 “9.11”袭击事件后创建的ICE,被赋予打击恐怖主义和执行移民法的广泛权力。虽然ICE一直将自己定位为针对“犯罪外国人”的执法机构。但事实却是,以反恐为由,ICE跨越法律和道德界限收集人们的个人信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范围和想方设法的遁身,编织起庞大的监控系统。 资料图 除了利用各州和地方警察的资源,ICE开始着手建立来自执法部门之外的数据库,并大力投资于追踪大量普通人群的项目。报告显示,2008年至2021年间,ICE花费约28亿美元进行新的监控、数据收集和数据共享计划,在监控项目上的年度支出在此期间增长了五倍以上,从每年约7100万美元飙升至约3.88亿美元。此外,在地理定位提供商上花费了超过13亿美元,在面部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上也花费了大约9600万美元,还有2.52亿美元用于访问国际公共安全和司法网络(Nlets)等关键政府数据库。 报告称,目前已知ICE掌握的权限可以访问高达74%美国人的驾照数据,跟踪城市中七成汽车的移动情况,且已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搜索了32%的美国成年人的驾照照片。当74%的美国人在自己的新家中连接天然气、电力、电话或互联网时,ICE能够第一时间自动获取他们的新地址。 通过从每个可用来源获取数据,ICE的监视计划如一张天网将大多数美国人笼罩。而这一切跟踪和监视行动全都无需理由,在不为大多数美国人所知的静默中顺利进行。 ICE“可以在议员们的眼皮子底下”追踪几乎任何人 乔治敦大学隐私与技术法律中心政策助理、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尼娜·王(音)表示:“ICE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监控基础设施,能够随时追踪几乎任何人。该机构加强了几乎完全保密和不受惩罚的监控能力,避开了限制,可以在议员们的眼皮子底下行事。” 资料图 报告揭发ICE种种越线监控行为后,多个美国媒体也加入曝光行列。美国技术新闻网站《边缘》(TheVerge)呼吁相关私营企业停止和ICE的合作,要求政府加强对此类合作的监管。美国独立新闻组织网站《水井新闻》(TheWellNews)则证实一起发生于2020年的无证移民在申请驾照后被带走的事件,批评ICE在滥用移民对美国的信任。美国《国会山报》(TheHill)在一篇报道中指出,疫情期间ICE开发了一款名为Smartlink的GPS手机软件用于追踪移民,并声称只是为了确保他们出席移民法庭的听证会,但该软件已经被用于大量没有犯罪记录和没有被拘留的移民身上,是否有其他隐蔽用途尚未可知。 多年以来,美国国内隐私法专家、民权活动家和律师一直指责ICE针对移民的监视策略过度扩张,已经影响到大多数普通美国公民,然而ICE的官员却对相关报道视若无睹,依旧我行我素。而导致ICE长期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编造监视天网的根源,正是美国法律系统的不健全。 三大渠道公然窃密,美国法律监督体系失效 报告显示,正如美国的情报机构可以以“偶然”为由在大规模监视境内外电话和互联网使用时获取普通美国公民的信息数据,ICE利用了联邦和州隐私法的弱点,从三大渠道公然窃密,而美国联邦和州法律完全无力阻挡。 第一大渠道是直接要求美国各州车管局等州和地方官僚机构提供数据。有证据表明ICE每年向美国各地的车管所提出数百或数千个请求。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保护驾驶员记录信息的联邦法律DPPA未能考虑到联邦移民执法部门会主动侵犯司机们的隐私,以至ICE能顺利地从车管所获取驾驶员数据。州一级的法律屏障则更为薄弱,根据乔治敦大学隐私与技术法律中心的调查,在有授予驾驶执照资格的17个司法管辖区中,分别有6个州对“直接请求数据”、7个州对“访问政府数据库”、6个州对“数据代理”方式的限制较弱,另外有5个州对“人脸识别搜索”没有任何有意义的限制手段。 第二大渠道是通过政府数据库访问相关信息,同时购买人脸识别等服务协助分析相关数据。ICE部署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收集程序,直接通过美国各州车管局等州和地方官僚机构的数据系统获取几乎每个美国人的数据信息。当ICE拥有的关于某人的唯一可靠信息是照片时,它们准备已久的人脸识别技术就派上了用场,在美国很少有法规限制执法部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此同时,当ICE绕过城市和州颁布的庇护政策,从国际公共安全和司法网络(Nlets)等政府数据库继续获取个人信息后,没有机构声称能对接下来的数据跟踪行为负责。提供驾驶者信息的爱达华州交通部员工表示“我们只是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州警察”,州警察部门却很少保留ICE的Nlets数据库查询记录,这导致ICE的无下限查询行为显得尤为公开而隐秘。 第三大渠道是从不受监管的数据代理人渠道收集公民的公共设施使用记录及购买私营公司数据库。在针对公共设施使用记录数据的保护上,联邦隐私法和许多州的法律缺陷巨大。 报告显示,联邦现有的隐私法仅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等有限情况下保护消费者的信息,而绝大多数州未能采取有意义的隐私保护措施来限制向执法部门发布公用事业客户信息。例如,加利福尼亚州虽然立法禁止相关公司销售客户数据,但它并不能防止这些公司出于信用评估和其他目的向全国性的电信与公共事业信息交换中心(NCTUE)等公司免费共享客户信息。一旦信用检查结束,NCTUE就有权将其客户信息转售给如ICE等第三方。就此,ICE成功绕过“获取特定个人公共设施使用记录需要向水、电等公司发送传票”的限制,无所顾忌地追踪所有“可疑目标”。ICE向私营公司数据库购买了记录美国50个最大城市地区司机日常活动的大量车牌照片,用于“协助调查”。 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问题:美类似隐形机构还有多少? 报告中研究人员呼吁国会、国土安全部及各州立法者对ICE加强监管和限制。 一直从事网络安全行业专业人士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政府是名副其实的‘黑客帝国’‘窃密帝国’,它不但无差别对全球实施网络攻击获取情报,而且对本国民众也同样实施全方位的监控措施。” 美国国会大厦 资料图 这位人士表示,美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无视规则、突破底线的“双标”霸权行径非一日之功,在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这两大驱动力之下,ICE已经构建成型的庞大监控网络何时能被有效控制还未可知,类似ICE这样公然越权滥用公民个人隐私数据的“隐形”政府机构到底还有多少也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对内虎视眈眈,长期以非手段监控美国公民,对外长臂管辖,辅以多方窃密和网络攻击,美政府编造的‘国家安全’种种说辞正一个接着一个被世人识破,成为美国谋求霸权最显著的政治注脚。”
央视网 28 阅读 2022-07-25 19:44近日,美国一桩20多年前的冤案“平反”了。 由于证据不足,纽约布鲁克林高等法院撤销了对三名少数族裔被告的谋杀定罪。 1995年11月26日,纽约市地铁发生一起纵火案,导致一名工作人员死亡。随后警方逮捕了三名少数族裔男子,最终这三人被判谋杀罪名成立。 虽然这三人一直强调自己被胁迫作了伪证,但无人理睬。 直到此案涉及的一名警探后来多次被指控逼供且陷害嫌疑人,问题才逐渐暴露。 布鲁克林地方检察官称,三人的供述与现场证据相互矛盾,证人的身份也问题百出。 三名男子之一、现年44岁的文森特·埃勒布在获释后对媒体说,警方的目的只是定罪,至于被定罪的是谁,他们并不在乎。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永远无法挽回,不管多少钱都无法弥补。知道我女儿为什么恨我吗?因为我缺席了她的成长。”埃勒布悲愤地控诉道。 埃勒布的律师指出,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暴露了美国的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 这话并非危言耸听。 “黑白分明”的美国司法体系 美国非党派组织“刑事司法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州立监狱在押的非洲裔和白人服刑人员中,其量刑的轻重和服刑时长差距正在扩大。 报告显示,在2005年至2019年期间,被判进入州立监狱服刑10年以上的非洲裔美国人比例从13%增加到19%,而白人的这一比例只从12%增加到15%。 这意味着美国司法体系中的种族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 美国国家冤案平反登记中心去年11月的数据显示,自1989年有统计以来,共有2891人被误判,其中白人占35.7%,非洲裔则占到49.6%。 此外,该中心对部分案例的分析显示,非洲裔在性侵案中被误判的可能性是白人的3.5倍,在谋杀案中被误判的可能性是白人的7倍,在毒品案中被误判的可能性更是高达白人的12倍。 “如果你是贫穷的非洲裔,那么在大多数案件中,无论你是轻罪还是重罪,都不能在美国司法体系中获得公正的对待。”马里兰大学非洲裔学者杰森·尼科尔斯说。 高温天气对他们更“致命” 事实上在美国,除了司法不公,就业、住房、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种族歧视更加常态化,给少数族裔带来的伤害也更为广泛和持久。 今年入夏以来,极端高温天气席卷全球。而美国的持续酷暑也成了少数族裔人权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又一佐证。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在美国几乎每个主要城市,少数族裔都比白人暴露在更极端的城市高温下,因为他们的聚居区因城市规划问题,往往缺少绿地,导致更加严重的热岛效应。 研究显示,美国非洲裔和拉丁裔居民在夏季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最大。 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少数族裔建筑工人在纽约伦诺克斯大道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作。 另外,美国少数族裔从事农业和建筑业等户外工作的比例更大,也因此更频繁地暴露在极端高温下。 很多少数族裔低收入家庭,尤其是非洲裔、拉丁裔或原住民社区的家庭,因能源费用高昂而无力使用空调,更容易发生中暑;而他们因饮食营养状况不佳,往往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在高温下更易受到生命威胁。 统计数据显示,在2005至2015年的十年间,非洲裔美国人因受高温伤害被送进急诊室的比例增加了67%,拉丁裔增加了63%;而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白人仅增加了27%。 “我们的制度就是这样设计的” 即便如此,能在极端天气之下有个容身之所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但并非人人都能这样幸运。 随着创纪录通胀带动食品、燃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上涨,美国的房屋租金也在水涨船高。 今年5月,美国房屋月租金中位数超过2000美元,比去年增加了260多美元。这让很多交不起房租的美国人居无定所,其中最受伤的还是少数族裔。 美国《国会山报》近日发表文章,对美国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提出严厉批评。 文章援引的数据显示,占美国0.1%的最富有群体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占美国90%最底层家庭拥有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多达1.35亿美国人属于穷人或低收入者。 甚至在疫情暴发前,就有四分之一的非洲裔家庭资产净值为0。 文章警告,经济不平等与暴力事件频发、政治极化加剧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已使美国空气中充满火药味,如同已造好的“土炸弹”(IED)一样随时会引爆。 无论是司法不公,还是其他灾难来袭,美国少数族裔受到的冲击都比白人更加严重。而这种不平等,折射出的是美国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和偏见。 就像美国前著名篮球运动员查尔斯·巴克利所说:“政客们把我们分而治之,让白人和非洲裔不喜欢彼此,让富人和穷人不喜欢彼此,让中产阶级支离破碎。”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设计的”。
中国新闻网 23 阅读 2022-07-25 17:22据美联社洛杉矶消息,美国洛杉矶一个公园24日发生枪击事件,已造成2人死亡,另有至少5人受伤。事发时该公园正在举行一场车展。 洛杉矶警察局说,此次枪击事件于当地时间24日下午3时50分左右发生在该市圣佩德罗地区一个公园内。 洛杉矶警察局警监凯利·穆尼兹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些伤亡发生在一个棒球场内。警方尚未确认受害者身份。 穆尼兹还说:“我们并不确切知道自己现在面对多少名持枪歹徒。” 据报道,警方尚未提供有关作案动机的信息,目前尚无人被逮捕。
参考消息网 15 阅读 2022-07-25 17:11据美国“大全新闻网”24日消息,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23日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一次演讲活动中说,如果美国政府仍在他的领导下,不仅不会发生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的事,而且美国纳税人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拜登用600亿美元为乌克兰提供的武器正在被俄罗斯“销毁”。 特朗普感慨地说道:“在我的政府里,乌克兰目前这种状况永远也不会发生,俄罗斯也不会‘进攻’乌克兰。而且我当总统的时候,俄罗斯也的确没这样做过。” 特朗普还抱怨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出钱太少。他说:“我们被欧洲利用了,你看迄今美国已经提供了600亿美元,而受影响最大的欧洲只拿出了一点儿钱。要是我,就会对欧洲人说:听着,你们必须拿出和美国一样多,或更多的钱!”
参考消息网 14 阅读 2022-07-25 17:10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等美媒24日报道,自当地时间7月22日晚以来,美国芝加哥再次经历“血腥周末”,枪支暴力案件不断,截至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55人受伤。 芝加哥警方对媒体表示,第一起致命枪击案发生在23日凌晨,一名34岁的男子在参加一场聚会时遭枪击身亡。24日凌晨,一群男子在给一辆汽车换轮胎时,突然有人从车内向他们开枪,导致一名30岁男子面部中弹,当场宣布死亡。10分钟后,在一场家庭纠纷中,又有一名39岁男子头部中枪死亡。24日晚6时左右,一名16岁的男孩腹部中枪死亡。
海外网 54 阅读 2022-07-25 14:40据美国福克斯商业新闻电视台报道,酷热和干旱给美国农业和畜牧业带来压力,威胁到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以及牛群等牲畜。气象学界指出,美国本月高温仍将持续,全球粮荒恐难缓解。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马里波萨县,当地山火持续肆虐,浓烟遮天蔽日,火光冲天。 报道称,最近的高温对正在经历干旱的州来说尤其困难,比如俄克拉荷马州。干旱导致当地牧场草地长势欠佳,再加上天气炎热,牧场主在饲料、化肥、燃料等费用上支出暴增,只能提早将小牛卖掉。 当地养牛人斯旺森说,当前每吨饲料成本比一年前上涨约100美元,他因此将80头牛卖给得州的牛肉加工厂。 分析称,如果高温持续,今年的玉米产量将受到冲击,这可能会进一步推高牲畜生产商的饲料成本。 据报道,当前正值美国中西部种植的玉米等作物的授粉期,这是植物需要最多水的时期。美国普渡大学农学家奎因说,玉米授粉期间的严重干旱和高温导致每天约9%的产量损失。美国干旱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近30%的玉米和26%的大豆位于干旱地区。 此外,高温还给农场动物的健康带来风险。今年6月,堪萨斯州有数千头牛死于高温。在家禽养殖方面,东南部高温令养殖者必须不断地给畜棚通风降温,他们担心会出现轮流停电或限电。 粮食和农业官员警告说,全球粮食供应仍然面临风险,特别是恶劣天气也给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带来不确定性。
中国新闻网 25 阅读 2022-07-25 14:35综合报道,近日,路透社、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多家外媒曝光了一起美国当地的汽车工厂雇佣童工的事件。数十名只有10多岁的孩子们从事着金属处理的高危工作,有些甚至为了轮班而辍学。 在美国,至少有50万名童工从事农业劳作,很多童工还不到10岁,每周工作时长达72小时。 为了缓解“用工荒”,多州还批准法案放宽未成年人工作时间。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22年7月14日,SMART亚拉巴马有限责任公司汽车零部件工厂和现代汽车子公司附近,一个招聘广告。 “她不能在任何工厂工作” 美国童工状况触目惊心 路透社指出,涉事的工厂位于美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附近,为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的装配线供应零部件。这家工厂多次因违反健康和安全条例遭到处罚。 当地警方透露,该工厂一直存在使用童工的现象,许多未成年人甚至为了长时间轮班而辍学,一些童工年龄仅有12岁,却从事金属处理的高危工作。 这起童工事件的曝光,源于2月一名未满14岁的危地马拉移民少女短暂失踪后,被发现其于该工厂工作。她12岁和15岁的兄弟也在这个工厂打工,而且没有上学。据员工透露,至少50名未成年员工在该工厂工作。 员工莫尔特称,她曾和一名“看起来11或12岁”的移民女孩一起上班,“她的年纪实在太小了,她不能在那家工厂工作,也不能在任何工厂工作。” 美国童工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矿井、种植园和烟草农场、纺织工厂就开始雇佣童工。 美国非营利组织统计指出,美国至少有50万名童工从事农业劳作,除了顶着炎炎烈日,还要长期暴露在农药等化学品的危险之中,因农药致癌风险是成年人的3倍。当中很多童工还不到10岁,每周工作时间更是长达72小时。 《华盛顿邮报》曾报道指出,仅2003到2016年间,美国就有452名儿童因工伤死亡,其中237名童工死于农业事故,占比超过一半。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此外,美国多个州存在烟草农场大量雇佣儿童从事收割和晾晒烟叶等情况,很多儿童出现尼古丁中毒现象,甚至被发现肺部受到感染,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简直荒谬!” 美现用工荒,未成年人工时延长 受新冠疫情和供应链危机影响,美国多地出现“用工荒”现象,多州批准新法案延长未成年人工作时间。 2021年10月,美国威斯康星州通过一项修改未成年人工作时长的法案,14岁至15岁人群的工作时间可到深夜11点。此法案随即引发争议。威斯康星州女性选民联盟执行董事克罗米勒表示,“通过允许延长未成年人工作时间来解决经济动荡的想法,简直荒谬!” 2022年7月,新泽西州州长签署新法案,扩大了青少年工作时间,允许16岁至17岁一周工作50个小时,轮班当值时间可达10小时,而14岁至15岁可工作时间,升至一周40小时。 密歇根州推出的新法律,则允许青少年从事供应酒精类饮品的工作,以方便餐饮娱乐行业招聘。 专家表示,在美国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尤其是非法移民,最终进入对他们来说危险且非法的工作场所的风险大大增加。
中国新闻网 27 阅读 2022-07-25 14:25当地时间2022年7月23日,美国加州马里波萨附近,当地发生山林大火。从周五下午开始,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外快速蔓延的大火已经迫使居民疏散,超过4500英亩的土地被烧焦,并摧毁了几座房屋。
环球网 20 阅读 2022-07-25 14:08美国又发生一起警察针对非裔暴力执法事件。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美国田纳西州奥克兰数名警察日前在执法时,对非裔男子布兰登·卡洛维进行殴打、锁肩、踩头、电击,致其满脸是血。 事发于当地时间16日,起因是25岁的卡洛维在限速20英里(约32公里)的区域超速驾车,且没有在有停车标志的路口停车观察。警察随后对其亮起警灯,并一路追着他进入一户民宅。 2.png 警察扣住卡洛维的双肩,掐他脖子、电击他。(视频截图) 根据NBC曝光的现场视频,数名警察追着卡洛维进入民宅后,有警察挥着警棍,有警察则举着枪,他们在屋内暴力殴打卡洛维。视频中几个镜头显示,卡洛维从额头到嘴唇处都是血,但警员仍扣住他的双肩,并掐他脖子电击他,还将其按在地上,踩压其头部。 3.png 警察将卡洛维按压在地,踩压其头部。(视频截图) 报道称,警方指控卡洛维拒捕、行为不检、未按规定停车和超速等多项罪名。卡洛维的律师则表示,他的当事人不知道警察打算把他叫住,因为警察最初没有拉响警笛。针对这起事件,田纳西州调查局已展开调查。截至7月24日,涉事警员中一人已按规定被行政停职。
海外网 17 阅读 2022-07-25 11:41当地时间7月22日,经美国联邦陪审团裁定,特朗普的前政治顾问史蒂夫·班农因无视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对其发出的传票,其藐视国会罪名成立。 班农于2021年11月因藐视国会罪名受到起诉。起诉书写道,班农“拒绝按传票要求现身作证”。美国司法部称,班农所涉罪行有两项,一是拒绝就国会山骚乱调查出面作证,二是拒绝按传票要求提供文件。每项罪行对应的刑罚均为30天至1年监禁和罚款。
中国新闻网 41 阅读 2022-07-23 16:09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称,美疾控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中一名儿童是加利福尼亚州居民,另一名儿童非美国居民,确诊时正在华盛顿特区过境。 声明表示,这两例病例没有关联,很可能是家庭传播的结果。目前这两名儿童健康状况良好,正在接受治疗。 据报道,目前美国猴痘病例已超2800例。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材料(例如床上用品)密切接触传染。
中国新闻网 46 阅读 2022-07-23 16:06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举行视频会议,与经济团队讨论油价问题。随后拜登在社交平台上公布了会议的部分画面。正在上传... image.png 拜登咳嗽后去拿止咳药(视频截图) 报道称,画面显示,感染新冠病毒的拜登声音有些沙哑,咳嗽后伸手去拿桌子上的止咳药。当记者问及感觉如何时,拜登面露微笑,还竖起大拇指。 7月22日,美国白宫医生在一份备忘录中表示,拜登的症状已经有所缓解,21日晚他发烧至99.4华氏度(37.4摄氏度),服用退烧药后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流鼻涕、疲劳及偶发咳嗽的症状。白宫发言人则表示,拜登将继续接受隔离,直至检测结果恢复阴性。
海外网 44 阅读 2022-07-23 16:03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22日下午,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一台风力发电机遭到雷击,致使旋转的叶片起火。消防员表示,无法将这类火灾扑灭,只能任其自行熄灭。 根据目击者和消防员提供的视频,这台风力涡轮发电机被雷击中后,叶片边旋转边燃烧,被烧焦后掉落,现场浓烟滚滚。 222.gif 风电机起火现场视频截图 当地消防队员接警后赶赴现场,消防队长佩里·肖表示:“我们无法处理这类火灾,没人能在安全情况下靠近火源,我们只能让火自行燃烧。” 据估计,这台风电机的变速箱内有超过3000升专用油液,地面上的变压器中存有约5000升矿物油,这些燃料导致天空中的烟雾呈现黑色。受灾发电厂表示,无人员伤亡,只有一台风电机受影响。
海外网 40 阅读 2022-07-23 16:01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前警察托马斯·莱恩(Thomas Lane),作为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被杀一案的四名涉事警员之一,被判处两年半监禁。根据弗洛伊德被害时的现场视频,莱恩在其前同事肖万用膝盖跪在弗洛伊德颈后时,抱住了弗洛伊德的腿帮助禁锢其行动。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检察官此前要求美国地区法官保罗·马格努森(Paul Magnuson)判处莱恩5年半至6年半的监禁。根据莱恩对其指控的认罪协议,明尼苏达州总检察长基思·埃里森(Keith Ellison)同意驳回对其协助和教唆二级过失杀人罪的最高指控。 作为弗洛伊德案主犯的肖万被判处21年有期徒刑,另外两位涉事前警员陶·邵(Tou Thao)和亚历山大·金(Alexander Kueng)的判决日期还尚未确定。
海外网 24 阅读 2022-07-22 22:418f42579571a37260cd6741b04ed80b2.png 列车被大火和浓烟吞没(社交平台) 220721152930-ma-train-fire-orig-1.jpg 现场画面 海外网7月22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21日上午,一列火车途径美国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时突然起火,200多名乘客被疏散。当地交通部门称,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e5bcddd75177715580ced99ddb60f8e.png 有乘客跳窗逃生 马萨诸塞州交通局官员表示,火灾由火车底部一块金属松动导致,事发火车已有43年的历史。在工作人员帮助下,200多名乘客得以疏散。部分乘客从第一节车厢的窗口疏散,还有一人跳河逃生,该乘客最终获救,但拒绝接受治疗。 353924b75c46989012ff27e88c2e255.png 有乘客从起火的列车跳入河中 一位乘客表示,她坐在第一车厢,当火车驶近一座桥时,突然传出爆炸声,随后火车停了下来。车厢内烟雾弥漫,尖叫声不断,许多人跳窗逃生,还有乘客径直跳入河中。事发后,马萨诸塞州总检察长表示,民众需要安全、可靠的公共交通系统,交通局必须迅速解决安全问题。
中华网 26 阅读 2022-07-22 22:13当地时间7月21日,白宫发言人证实美国总统拜登确诊新冠肺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援引医学专家的说法称,拜登处于感染的早期阶段,需监测是否出现肺炎症状。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传染病专家斯科特·罗伯茨认为,考虑到拜登星期二(7月19日)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因此他可能是在上个星期天被感染,目前还处于感染的早期阶段。拜登今年79岁,由于新冠病毒对老年人而言健康风险更大,医生需要每天多次监测拜登的血氧水平,以观察是否有肺炎的症状。 美国范德堡大学传染病专家威廉·沙夫纳说,奥密克戎毒株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所以拜登最近几天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但确保拜登肺部不出现严重疾病仍然至关重要。
海外网 29 阅读 2022-07-22 22:08VCG41N517799185_副本.jpg 资料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天然气发电厂。 海外网7月22日电 英国《卫报》网站21日刊发题为《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通胀下降希望被抑制》的文章,表示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增加许多其它产品成本,令美国政府“通胀会很快结束”的希望破灭。 文章表示,数百万美国人在夏季热浪中打开空调,由于消费者使用大量电力,老化的电网面临巨大压力。热浪预计将持续到八月,期间电力负荷或再次推高天然气和煤炭价格,这可能会令通胀很快结束的希望破灭。过去一个月,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了近一半。天然气期货价格本月也上涨48%,仅在20日就上涨10%。 文章援引《华尔街日报》21日的报道称,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化肥、钢铁、水泥、塑料和玻璃等制品价格上涨,以及电力生产成本的直接上涨。由于美国西部的干旱,一些州的水力发电量估计将减半,用电压力将再次推高电价。一些美国电力公司警告称,今年夏季电价可能比去年高出25%。
海外网 49 阅读 2022-07-22 22:061658454560548.png 威胁要枪杀佩洛西的美国女子(自拍视频) 海外网7月22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一名59岁的美国女子在参与2021年国会山骚乱事件时,曾威胁要枪杀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她因此遭到逮捕,并在7月21日获刑60天。 6979762696506687527.jpg 佩洛西(资料图) 美国司法部表示,嫌犯被判处60天监禁,缓刑三年,她还必须完成100小时的社区服务,并支付500美元的赔偿费。此前,嫌犯承认了在国会大厦进行示威抗议的轻罪指控。 cd79f04eb49c428f8c1dcb2b6ed7bf39.jpeg 美国国会山骚乱现场画面(资料图)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指控,嫌犯曾在国会大厦逗留20-30秒。她在自拍的一段视频里说,“正在国会大厦寻找佩洛西,并打算向她的头部开枪,但没找到她”。 新华社此前报道称,在2021年1月初的骚乱中,一批支持时任总统特朗普、意图推翻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的示威者强行闯入美国国会大厦,导致当时正在认证选举结果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被迫中断。这一事件造成包括1名国会警察在内的5人死亡、约140名执法人员受伤,令全球震惊。
海外网 9 阅读 2022-07-22 21:45综合美媒《犯罪报告》及《卫报》网站21日报道,根据美国非党派组织刑事司法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司法判决及执行方面美国种族不平等加剧,关在州监狱里的美国黑人和白人服刑人员,其被判刑及服刑时长差距正在扩大。 根据这份最新报告,在2005年至2019年期间,被判入州监狱服刑10年以上的美国黑人比例从13%增长到19%,而美国白人的同一比例则只从12%增长到15%。报告称,美国黑人比白人更有可能因谋杀、强奸和性侵犯等暴力犯罪,以及抢劫和入室盗窃而被判长期监禁。 报告研究组的一名成员表示,有色人种正因同样的罪行受到更严厉的刑罚。这名研究人员说:“无论如何,如果你不考虑种族主义,你就不明白真正发生了什么。”
央视网 9 阅读 2022-07-22 21:31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1日报道,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名白人警察局长自称在执行任务时开枪打死过13人,并称曾开119枪将一名黑人射杀。在引发轩然大波后,这名警察局长已于20日被罢免。 涉事警察局长是密西西比州莱克星顿镇(Lexington)的萨姆·多宾斯(Sam Dobbins)。在今年4月与另一名警官的16分钟对话录音中,多宾斯自称曾在职业生涯中“以正当理由杀死了13人”,并描述他为了从一所学校里救出67名孩子“而向一名非裔开了超过100枪”。“我开枪打了那名黑人119枪,他当场死亡”,多宾斯在录音中这样表示,并使用了种族主义语言。
海外网 8 阅读 2022-07-22 21:24综合美通社和“今日俄罗斯”20日报道,美国员工协会当日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大约58%的美国工薪族担心所挣薪水不足以养活自己及家人。对于西班牙裔工人(69%)和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的父母(66%),这一数字甚至更高。 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美国工薪阶层正在寻求改变自身薪资状况。民调显示,28%的已就业美国成年人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寻找新工作,27%的人计划开始打两份工以增加收入,20%的人计划要求雇主加薪。21%的就业美国人表示,如果想要一份新工作,他们将寻求人事代理机构帮助。 报道称,在全美食品成本上涨、近乎创纪录的高油价和巨大的房地产泡沫的多重打击之下,美国人发现他们的财务状况已经到了临界点。甚至在新冠疫情之前,就有近2/3的美国居民没有足够积蓄来支付500美元开支。美国民众普遍认为,美政府当前经济政策应当对眼下创纪录的高通胀和随时将到来的惩罚性衰退负责。
央视网 6 阅读 2022-07-22 21:19据美国《商业内幕》新闻网站21日报道,美国丹佛市警方日前在追捕嫌犯时朝人群开火,致6人受伤。 这起大规模枪击案发生于当地时间17日凌晨1时35分左右,案发前,21岁的嫌犯乔丹·瓦迪(Jordan Waddy)在一家酒吧外发生打斗。警方在一份声明稿中称,双方碰面时,嫌犯曾用枪指着他们,接着三名警员选择开枪。 然而一名目击者表示,嫌犯从未拔出枪支,警方在开枪时并未受到任何威胁。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说,听到现场传出6、7声枪响,看到一个女孩大腿被击中。 此次枪击事件让警方“过度使用武力”的问题再度引起热议。丹佛警方表示,调查仍在进行中,将尽快公布案件细节。
海外网 7 阅读 2022-07-22 21:16美军正在考虑追加采购“海马斯”火箭炮,数量最多可达480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22日报道,美国政府官网公布的联邦采购信息,美国可能会采购120-480门“海马斯”火箭炮。采购信息显示,本次采购包括各种型号的“海马斯”火箭炮。 美国目前正在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火箭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此前表示,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超过20门“海马斯”火箭炮,其中12门火箭炮已经移交给了基辅方面。 在美国本周公布的最新一揽子对乌军援当中包括4门“海马斯”火箭炮。据俄罗斯国防部消息,已经交付的12门“海马斯”火箭炮当中目前仅剩9门,2门火箭炮在乌克兰小塔拉诺夫卡地区被摧毁,1门在红军镇附近被炸毁。 “海马斯”是一种轮式自行火箭炮,配备了6个发射管,可发射射程80千米的GPS制导火箭弹,在不使用火箭弹的时候可发射“陆军战术导弹”,射程超过300千米,但美国向乌克兰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未配备这种导弹。
海外网 11 阅读 2022-07-22 20:43最近,白宫新闻官员疲于奔命。一天前,拜登刚刚“嘴瓢”称自己得了癌症,白宫紧急澄清“那是以前”。第二天,拜登又被曝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白宫官员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证明他们2个月后就满80岁的领导人,可以继续工作同时还能战胜病毒。 据美联社7月22日报道,目前拜登症状轻微,他将在白宫隔离5天。当天上午,拜登在白宫阳台上录制了一段视频,他身穿海军西装外套和牛津衬衫,轻松愉快地说“我没事”。 网络视频截图 他在视频中说:“我已经完成两剂疫苗的接种,且打过两次加强针,目前症状轻微,谢谢大家关心,我很好。” 他称,这个国家应该保持冷静并继续前进。他承认这场流行病是一场全国性的创伤,已经造成超过100万美国人死亡,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拜登还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自己在白宫办公室的照片,证明自己仍在工作。 拜登(图片来源:拜登推特) 白宫官员称“总统忙得没时间吃早餐” 与拜登的云淡风轻不同,白宫官员显然已经乱作一团。 新闻秘书、新冠事务协调员、拜登的医生等人纷纷发表讲话,意图告诉大家,总统现在很好,身体依然很棒。 据报道,拜登的预后很好,因为他接种两次原始疫苗和两次加强剂。同时,他还在接受 Paxlovid治疗,这是一种新冠口服药,用于预防更严重症状的抗病毒药物。 白宫新冠事务协调员吉哈博士对记者们说,他与拜登通过电话,“总统听起来很棒”。 为了证明他是对的,吉哈还提供了更多细节,“他整个上午都在工作,甚至没时间吃早餐,因为他很忙,但我鼓励他一定要吃完早餐。” 拜登的医生凯文·奥康纳博士则说,拜登的症状是从前一天晚上开始的,包括流鼻涕和疲劳,偶尔干咳。奥康纳博士认为,Paxlovid会对拜登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将拜登的症状描述为“非常轻微”,并表示拜登一直通过电话与工作人员联系。 白宫办公厅主任罗恩·克莱恩表示,拜登所有的密切接触者都将进行病毒检测。副总统哈里斯、第一夫人和幕僚长克莱恩都被视为拜登的密切接触者。 第一夫人吉尔目前检测结果为阴性。 感染途径,疑与中东之行有关 当被问及拜登可能在哪里感染了病毒时,让-皮埃尔回避说:“我认为这并不重要。” 美媒分析称,拜登刚结束中东之旅,到访过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 此前,白宫官员曾表示,拜登在旅途中尽量减少接触,但媒体都拍到了他与人碰拳、握手,甚至拥抱的照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新冠病毒症状可能潜伏2到14天。 据悉,从沙特回来后,拜登的日程安排很轻松:上周日参加了教堂活动,周二接见乌克兰第一夫人。周三前往马萨诸塞州作气候变化的演讲——正是在这次演讲中,拜登称自己得了癌症…… 拜登演讲时“自曝”得了癌症(图片来源:拜登推特) 其实,白宫对拜登的感染该早有准备,毕竟在他感染前,新冠病毒已经席卷了华盛顿的政治阶层,从副总统哈里斯、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到内阁成员、前白宫新闻秘书和相关工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拜登不仅恢复举办大型室内活动,还取消了强制病毒检测。 拜登远不是第一个新冠阳性的世界领导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此前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全球十多名其他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都已经被感染。 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在美国超过100万人死亡之后,新冠病毒日均死亡人数仍有353人。根据卫生机构的数据,未接种疫苗的人面临的风险要大得多,检测呈阳性的可能性是那些至少接种过一次疫苗的人的两倍多,死于病毒的可能性是九倍多。 目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体是美国的主要毒株,BA.5亚株现在占美国病例的65%以上。科学家表示,对于那些及时接种疫苗的人来说,患严重疾病的风险仍然较低。 美联社报道称,拜登目前使用的口服药物Paxlovid,由辉瑞生产,一般在出现症状后五天内用药,已被证明可以将最有可能患上严重疾病的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90%。
腾讯网 15 阅读 2022-07-22 20:34综合美国《纽约邮报》、“今日俄罗斯”(RT)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周三(20日)到访马萨诸塞州萨默塞特,就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问题发表讲话,然而讲话期间他似乎承认自己“正身患癌症”,这言论让不少媒体和网友诧异:是又说错了话吗? 报道称,拜登在讲话中谈及他家乡特拉华州的污染导致许多人患病。“你必须用雨刮器,才能真正清除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浮油”,拜登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还有和我一起长大的这么多人都患有癌症的原因,(也是)为什么特拉华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全国患癌率最高的州的原因”。 《纽约邮报》注意到,拜登此番表态用了“现在时态”——“I have cancer”,意思是“我(现在)患有癌症”,对此该媒体称,并不清楚拜登为何这样说。不过报道均提到,拜登此前确实身患“非黑素瘤皮肤癌”,但在2021年初就任美国总统前已经进行了切除治疗。 据报道,白宫方面随后对拜登这一言论进行澄清。白宫副新闻秘书安德鲁•贝茨20日晚些时候在推特上转发了“拜登已切除非黑素瘤皮肤癌”的消息,称此前患过这一疾病“才是(美国)总统这话的意思。”↓ 白宫记者海因里希也在推特上进行了类似澄清:“更新:白宫官员告诉我美国总统先前在马萨诸塞州的讲话,指的是过去切除皮肤癌(肿瘤的经历)。拜登错误地(用现在时态)说他得了癌症。”↓ 尽管如此解释,不少网友仍表示不太理解。 有网友称:“我对他今天的演讲很困惑... 乔•拜登是患了癌症还是痴呆症?”↓ 有网友则表示:“好吧,(但)看起来乔并没有从癌症中治愈过来…….”↓ 还有网友嘲讽道:“(要为拜登言论)解释这么多,真的很有趣,因为没人明白他要尝试说什么。”↓
海外网 25 阅读 2022-07-21 14:30据路透社华盛顿报道,美国参议院一个两党集团当地时间20日提出两项改革选举法的议案,设法防止特朗普推翻败选结果的失败尝试重演。 报道称,议案明确提出,副总统在确认选举结果时只是礼仪性角色。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山,企图迫使当时的副总统彭斯推翻选举结果。 小组由7名民主党人和9名共和党人组成。他们提出的这两项法案还包括一系列问题,从选举结果的处理、总统交接到邮寄选票、选举记录安全和对选举工作人员的威胁。 报道指出,众议院委员会对冲击国会山事件的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特朗普传播选举被操纵的虚假信息,试图转败为胜。
参考消息网 11 阅读 2022-07-21 14:09据美国“政客”新闻网等媒体报道,针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计划窜访台湾的相关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0日作出回应表示,“军方认为这不是个好主意”。 报道称,拜登当天在马萨诸塞州发表应对气候变化的演说,返程时对随行记者表示,军方认为现在访问台湾,不是一个好主意,不过不清楚具体状况。 针对佩洛西或将率团窜访台湾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不得安排佩洛西众议长访台。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必须完全由美方负责。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敦促美国国会一些人认清台湾问题的重要敏感性,认清“台独”分裂行径的严重危害性,停止在台湾问题上打牌、挑衅,停止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停止任何玩火行径。
海外网 52 阅读 2022-07-21 13:30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Quinnipiac University)当地时间20日公布的一份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民众都不希望看到美国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继续竞选总统。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020年11月7日,人们聚集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据报道,与近期发布的多项民调类似,这项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沉入谷底,只有31%,另有60%的受访者不认可他的工作。 另外,71%的美国民众表示不想看到拜登竞选连任。民主党人中,这一比例为54%,超过了半数;独立选民中比例更是高达77%。 而另一方面,不愿看到特朗普再次竞选总统的人同样多达64%. 但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待遇比拜登要好得多,只有27%的共和党人不赞成特朗普参加2024年总统大选,而不希望特朗普竞选的独立选民则占到68%。 昆尼皮亚克大学的民调分析师马洛伊(Tim Malloy)指出:“民众对特朗普再次出山或者拜登竞选连任缺乏兴趣。但特朗普仍然能守住基本盘,拜登在自己党内的支持率则不容乐观。” 近来,关于现年76岁的特朗普是否参选的消息层出不穷。据此前报道,特朗普近期频繁与现任和前任顾问开会,探讨宣布再次竞选总统。在《纽约》杂志14日发表的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会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时,特朗普表示,自己已经就此做出了决定。 现年79岁的拜登曾多次表示,如果2024总统大选是和特朗普的“重赛”,他有信心获胜。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上月曾表示,拜登会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竞选连任。
中国新闻网 16 阅读 2022-07-21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