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为什么你会选择阅读这本书?

    在我们的数据后台搜了搜,2021年,整个出版行业在售新书品种就有9.81万之多,而每到年底数数今年读过的书,超过100本就已经是很厉害的一年(其中还有很多不是当年新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在浩瀚无垠的书籍宇宙中,这百分之零点一被我们选择的书形成了自己的一个个阅读小宇宙。也许是不得不读,也许是像Joey和Rachel那样觉得自己读的书更好看,互相不服气因此交换着读, 为什么是它?为什么你会选择阅读这本书?我问了问身边的同事们。

    搜狐   54 阅读   2022-04-18 18:57
  •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读书吗?

      人间四月天,最美读书时。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推出《问卷·第三季》,希望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人们不要放弃纸质阅读;在电子化的趋势下,依然保有对于纸质书的热爱。

    光明网   14 阅读   2022-04-18 17:21
  • 莫言东野圭吾新作都来了!超1500种纸书上线喜马拉雅听书节

    日前,2022年喜马拉雅423听书节全面开启。此次喜马拉雅除了上线系列精品专辑,还携30多家出版机构,上线涵盖财经、文学、国学、财经、心理等方方面面超1500种纸书,带来听看一体的全方位内容服务。其中,莫言新书《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东野圭吾最新推理力作《透明的螺旋》、麦家《人生海海》和《两宋诗词简史》(专辑名《戴建业诗词课》)等多本精品书籍的纸书和有声专辑此次更是同步上线。

    腾讯   100 阅读   2022-04-16 16:34
  • 川端康成:“在这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了”

    没有读过川端康成的《雪国》并不是件遗憾的事情,就像春日里没有抓住掠过眼前的飞絮,或是冬日里没有留住落在掌心的白雪一样。它们分明存在于这世上,却又倏然而逝,仿佛它们的现身只是为证明自己是这世上的存在一样,并不是为了长久地留在世间。

    搜狐   85 阅读   2022-04-16 16:27
  • 《边城》:每一个看过的人都很难不被打动!

    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有两座有着深远意义的“城”。 一座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座便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在1996年,《亚洲周刊》评选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其中排名第二的就是《边城》。 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很难不被打动。

    搜狐   708 阅读   2022-04-15 19:17
  • 张帆:读苗勇长篇纪实文学《历史不会忘记》

    由于工作关系,我很留心国内外有关工会方面的书籍和史料,却很遗憾,看到有关反映红军时期工会的东西不多,系统介绍的更少。近日,读到由著名作家、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苗勇撰写,大众文艺社出版发行,反映红军时期工会斗争史的长篇纪实文学《历史不会忘记——川陕苏区工会活动纪实》,备感高兴。

    搜狐   314 阅读   2022-04-15 19:16
  • 3本特别冷门的武侠小说,看过的人寥寥无几

    武侠小说当年大红大紫,如今已成昨日黄花,再也无法引起波澜。 但是武侠迷对金庸、古龙、梁羽生、陈青云、卧龙生、温瑞安、黄易等人的武侠江湖,还是念念不忘。 其实,还有许多偏冷门的武侠小说,也值得一看。毕竟看腻了金庸古龙,看一些冷门的武侠小说也是一种享受。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看武侠23年的老武侠迷。喜欢武侠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朋友们聊聊3本特别冷门的武侠小说,看过的人寥寥无几,武侠迷不妨重温。

    腾讯   164 阅读   2022-04-14 20:43
  • 晚春春水鸳鸯美诗六首:春江沉沉春水满,鸳鸯睡美不畏人

    先秦时代即有鸳鸯的文字记录,诗经有”鸳鸯于飞”,这是周朝祝福爱情的诗章,证明周朝时,人们就把鸳鸯当作吉祥的鸟儿,而不是食品。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能够允许鸳鸯栖息在房梁上,看鸳鸯偎依并且将嘴巴伸入对方的翅膀下,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环境。通常鸳鸯胆小怯人。鸳鸯的定位,是人们从上古时就愿意保护欣赏而不是捕杀的特殊鸟类,因为它们不仅华美,而且恩爱,击中了人们最柔软的心底。

    腾讯   38 阅读   2022-04-14 20:41
  • 梁晓声推新长篇《中文桃李》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在央视热播爆火之后,作家梁晓声又推出最新现实主义长篇新作《中文桃李》。作品将目光对准“80后”大学生群体,以梁晓声在大学执教过程中与学生接触的所见所闻为基础,讲述了他们的理想和奋斗,也倾诉了他们的苦闷与困惑。

    搜狐   23 阅读   2022-04-14 20:32
  • 浅谈“大家小书”的阅读分层

    “大家小书”自2002年第一辑10种首次面世以来,于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推出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每辑10种。此后五六年时间一直进行新的形态探索,未推出新品种,2013年年中推出七种,年末又推出三种,这样“大家小书”完成了50种。之后这套丛书四面开花,2016年“大家小书”实现了百种计划。为凸显其意义,精装版开始上市。考虑到读者心理,长期以来大部分作品,精平并行,因为编辑思路不同,精平的推出次序先后不一。

    光明网   17 阅读   2022-04-14 20:28
  • 让古老中华故事从古籍中款款走来

    斗转星移,此去经年,那泛黄的古籍,是前人厚重思想文化的物质承载,是五千年中华历史底蕴的文字见证。据统计,我国汉文典籍加上少数民族文字典籍,总量达到50万种,仅《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三套大型丛书,就收录经、史、子、集等古代典籍文献1.5万多种。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存世典籍的基本家底,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一纸千年”的中华古籍吸引着一代代学者悉心呵护、苦心钻研,却也一度面临保护不力等现实问题。

    光明网   20 阅读   2022-04-14 20:26
  • 红楼梦写人有多绝?曹雪芹一字评一人,堪称“一字师”

    元春省亲一回,想考宝玉才学,于是命其作诗,其中有一句“绿玉春犹卷”被宝钗看见,提醒他元春不喜欢“香”“玉”等字眼,建议其改为“绿蜡春犹卷”,宝玉便笑说她是“一字师”。 这“一字师”也是有典故的,晚唐著名诗僧齐己,曾写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向友人郑谷请教,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因此,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搜狐   716 阅读   2022-04-13 20:02
  • 适合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跟博物馆有关的书单

    博物馆是记载历史的地方,是记录时代变迁的场所。近几年,随着博物馆的增多,参观博物馆已成为家长溜娃标配。我每次带恬恬去其他城市玩,都会带她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去体会当地的文化传统,感受历史的脉搏。

    腾讯   186 阅读   2022-04-13 15:38
  • 喻言新诗集出版:诗歌是一种刚需,不提倡所谓“金句”

    日前,诗人喻言的新诗集《我曾为世界彻夜不眠》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歌圈很多人开始好奇,自2014年回归诗歌后,喻言这一次大动作,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搜狐   174 阅读   2022-04-13 15:33
  • 今日书单:三本历史著作,带你领略历史奥义

    今天给大家推荐三本历史著作,从明朝到抗美援朝战争,从太平洋到中国,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带你领略历史的奥义。

    搜狐   43 阅读   2022-04-12 18:25
  • 敦煌作家方健荣最新诗集《敦煌时间》出版

    近日,敦煌作家方健荣最新诗集《敦煌时间》一书由敦煌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是作者近年来发表部分诗作的选集,全书分5个小卷,共收诗歌151首。由诗人林莽、人邻分别作序,并于书后附著名作家曹建川写的后记《文学敦煌的守望者》。

    搜狐   149 阅读   2022-04-12 16:37
  • 白龙马改写了它的结局,再也回不到“西游记”风光日子?

    《西游记》,86版,伴随一代人长大, 这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的童年记忆 几乎每年寒暑假,我都看着四个师徒去西天取经。 其实应该有五个师徒。唐僧的第四个徒弟是白龙马 他也是西海龙王的第三位王子,因违反天条而被贬为白马。 作为唐僧,山,我们去西方学习圣经。 在《西游记》年,白龙马,中,只有两三次变成人形, 他们被迫去中救师兄和唐僧 在其他时候,白龙马基本上由猪八戒,领导 骑在唐僧,身上没有台词,没有情节, 最后他出名了,被封为广利菩萨,能够恢复原来的身体。

    搜狐   670 阅读   2022-04-12 16:36
  • 《匆匆》诞生地浙江临海设立“朱自清文学奖”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1922年,散文名家、诗人、学者朱自清于浙江台州临海写下《匆匆》,感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春,时年24岁的朱自清应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校长郑鹤春的聘请,只身来到临海,任教于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现台州初级中学)。在临海期间,朱自清创作了散文名篇《匆匆》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

    光明网   36 阅读   2022-04-12 16:27
  • 闫红:《红楼梦》中的恒常与无常

    “中年之后读红楼,像是在雪后看风景,更乐于欣赏的,是枯索处的各种滋味。” 4月16日晚8:00-9:30,作为“南都读书月”活动第二场,著名作家闫红将携新书《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做客南都读书俱乐部,为群内书友带来线上讲座“《红楼梦》中的恒常与无常”。

    搜狐   110 阅读   2022-04-11 17:21
  • 雅趣说“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苏轼的诗词水准公认非常之高,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子美、子瞻者。”苏轼被王国维列为与庄子、陶渊明、杜甫同列的“一线”诗人。不过今天翻苏轼诗词,精彩的篇章固然比比皆是,但似乎写作并不费力,很少给人一种苦心孤诣的感觉。

    腾讯   41 阅读   2022-04-11 17:16
  • 俗语说“笑贫不笑娼”,它的下半句更经典,说尽处世智慧

    俗语是民间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俗语往往简单、朗朗上口,其中蕴含的古老智慧,一直都没有过时,从古至今,人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都常常引用俗语,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只不过,很多俗语在流传过程中,都会让人误解或者只记住一半。

    搜狐   92 阅读   2022-04-09 14:02
  • 一座丰富的纸上博物馆:《国家宝藏》同名系列图书出版

    3月28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71岁生日,也是中央广播电台总台《国家宝藏》第一季研讨会成功举办四周年的日子,两大文化机构特意选择在这一天为图书《国家宝藏》举办发布会。

    新浪   81 阅读   2022-04-09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