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详细页面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五会村亿鑫和育种基地

    联系:双经理

    手机:

    电话:

    Q Q:2642972904

    邮箱:2642972904@qq.com

    微信:

    小程序

    红鸡苗养殖日常管理防控的注意事项

            2025-10-16 07:57:50        111次浏览

    红鸡苗日常管理防控的核心是 “精细化环境控制 + 科学饲喂 + 严格生物”,需围绕温湿度、通风、密度、饮食、卫生等关键环节,减少应激和病原接触,保障鸡苗健康生长。

    一、环境控制:打造适宜生长的 “小气候”

    环境是影响红鸡苗成活率的首要因素,需根据日龄动态调整,重点关注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平衡。

    控温:红鸡苗绒毛稀疏、体温调节能力差,必须严格把控温度。

    1-3 日龄:保持 34-35℃,可用保温灯或地暖加热,确保鸡苗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不扎堆、不远离。

    4-7 日龄:每日降 0.5-1℃,最终维持在 32-33℃。

    1 周后:每周降 2-3℃,直至 21 日龄左右稳定在 24-26℃,之后保持常温即可。

    注意事项:避免温度骤升骤降,可在鸡舍不同位置放置温度计,确保温差不超过 2℃。

    合理控湿:湿度过高易滋生,过低则导致鸡苗脱水、呼吸道干燥。

    1-10 日龄:湿度保持 60%-70%,可在地面洒水或放置水盆(避免鸡苗溺水),防止雏鸡脱水。

    10 日龄后:湿度降至 50%-60%,及时清理潮湿垫料,避免粪便堆积发酵导致湿度升高。

    科学通风:通风的核心是 “排有害气体、进新鲜空气”,同时避免冷风直吹鸡苗。

    1-3 日龄:若温度能维持,可每天中午开窗通风 10-15 分钟,减少氨气积累。

    4 日龄后:逐渐延长通风时间,每日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根据外界温度调整)。

    注意事项:通风时关闭保温灯,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鸡苗,可在窗口加装挡风板;若鸡舍内有明显异味(如氨气味),需立即增加通风次数。

    二、密度管理:避免拥挤引发应激与疾病

    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鸡苗抢食、抢水,增加啄癖(啄羽、啄肛)和疾病传播风险,需根据日龄和品种(蛋用或肉用)合理调整。

    1-2 周龄(雏鸡期):每平方米饲养 30-40 只,确保每只鸡苗有足够空间活动和采食。

    3-4 周龄(中鸡期):每平方米降至 20-25 只,此时鸡苗生长加快,需扩大活动范围。

    5 周龄后(大鸡期):肉用红鸡苗每平方米 10-15 只,蛋用红鸡苗每平方米 12-18 只,避免密度过高影响生长速度或产蛋性能。

    注意事项:分群时按鸡苗大小、强弱分开饲养,弱小鸡苗单独给予优质饲料和温暖环境,提高整体成活率。

    三、饮食管理:保障营养均衡与饮食

    红鸡苗生长快、代谢旺盛,需提供清洁饮水和营养的饲料,同时避免饮食污染引发疾病。

    饮水管理:“先饮水、后开食”,确保鸡苗及时补充水分,减少脱水风险。

    饮水时机:鸡苗到场后 1-2 小时内,立即提供 30℃左右的温开水,可在水中添加 5% 葡萄糖或多维电解质,帮助缓解运输应激。

    水质清洁:每日更换 2-3 次饮水,饮水器每次换水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 0.01%)清洗,避免滋生;防止饮水器漏水,避免地面潮湿。

    饮水位置:饮水器需均匀分布在鸡舍内,确保每只鸡苗步行不超过 1 米就能喝到水,避免弱鸡喝不到水。

    饲喂管理:根据红鸡苗品种(蛋用或肉用)选择专用饲料,遵循 “少量多次” 原则。

    开食时间:鸡苗饮水后 1-2 小时开食,首次饲喂雏鸡专用开口料(颗粒细小、易消化),可用浅盘盛放,方便鸡苗啄食。

    饲喂频率:1-2 周龄每天饲喂 6-8 次,3-4 周龄每天 5-6 次,5 周龄后每天 3-4 次,避免饲料堆积变质。

    饲料选择:肉用红鸡苗(如九斤红)需选择高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 20%-22%),促进肌肉生长;蛋用红鸡苗(如罗德岛红)后期可适当降低蛋白含量,增加钙磷比例,为产蛋做准备。

    注意事项: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每次添料前清理食槽内的残留饲料,避免黄曲霉素中毒。

    四、卫生与生物: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日常卫生是防控疾病的基础,需通过定期清洁、和人员管理,减少病原接触机会。

    日常清洁: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残留饲料和潮湿垫料,避免病原滋生。

    1-2 周龄:每周更换 1 次垫料(可用稻壳、锯末等干燥垫料),清理粪便 1-2 次。

    3 周龄后:每 2-3 天清理 1 次粪便,垫料潮湿或污染时立即更换,保持鸡舍干燥清洁。

    工具清洁:食槽、饮水器每周用高压水枪冲洗 1 次,再用剂(如次氯酸钠)浸泡,晾干后使用。

    严格生物:防止外来病原进入鸡舍,是防控传染病的关键。

    人员管理:养殖人员进入鸡舍前必须换专用工作服、工作鞋,并用液洗手或脚踩池(液每周更换 1 次);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鸡舍,若需进入需按同样流程。

    物品管理:鸡舍内的工具(如清扫工具、饲喂工具)禁止带出,外部物品(如饲料袋、药品)需后再带入。

    周边环境:每周对鸡舍外环境(如门口、过道) 1 次,清理杂草和垃圾,避免老鼠、蚊虫滋生(老鼠、蚊虫会传播禽流感、新城疫等疾病)。

    五、观察与应激管理:及时发现异常并干预

    日常需密切观察鸡苗状态,提前发现疾病或应激信号,避免问题扩大。

    状态观察:每天早晚各观察 1 次鸡苗的精神、采食、饮水和粪便情况。

    正常状态:鸡苗精神活泼,采食饮水积极,粪便呈成型的棕褐色(略带白色尿酸盐)。

    异常信号:若出现鸡苗精神萎靡、闭眼缩颈、不采食、粪便呈水样或带血(如白色稀便可能是白痢,红色带血便可能是球虫病),需立即隔离观察,及时排查原因。

    减少应激:红鸡苗对环境变化敏感,应激会降低,需尽量减少外界干扰。

    避免频繁更换饲养人员、饲料品牌,若需更换饲料,需按 “旧料 70%+ 新料 30%” 的比例逐步过渡,3-5 天完成更换。

    养殖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大声喧哗、突然强光照射,防止鸡苗受惊扎堆(扎堆易导致压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无评论,沙发等着你!
    被浏览过 8864298 次     店铺编号:8418341     网店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支持:壹百业     李春琳    

    1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