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瑞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主营:广东企业网上开店,公司主要生产AC-DC,DC-DC电源模块

免费店铺在线升级

联系方式
  • 公司: 广东瑞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云创街3号T1栋8楼
  • 联系: 张先生
  • 手机: 13928907111
  • 一键开店

DC-DC 常见故障分析

2025-08-22 11:21:58  64 次浏览

随着电子设备向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DC-DC电源模块作为电子系统的"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为了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电源模块应用中的各类问题,我们特写本文。

本文基于丰富的工程实践案例和专业技术积累,我们梳理了DC-DC电源模块常见的八大类故障现象及其解决方案。

一、模块启动异常

1、模块无法正常启动

产生原因:

A、输出外接容性负载过重;

B、输入电源功率不足;

C、输出负载超载或启动瞬间电流过大瞬间电流过大;

D、未按手册要求外接电容。

采取措施:

A、建议模块外接电容容值不超过技术手册规定的值;

B、增大输入电源功率(建议≥1.5倍需求);

C、改用更大功率的电源模块或者减轻负载;

D、参照技术手册参数要求外接电容。

2、模块启动瞬间失效

产生原因:

A、启动浪涌电流过大;

B、输出的负载过重或者启动电流过大;

C、输入电压过高。

采取措施:

A、建议客户按技术手册上推荐模块前端加浪涌抑制电路;

B、改用更大功率的电源模块或者减轻输出负载;

C、降低输入电压至规格范围内。

二、输出电压异常

1、输出电压偏低

产生原因:

A、输入电源功率不足;

B、输出负载(容性/感性)过重;

C、引线阻抗损耗大。

采取措施:

A、增加输入电源功率;

B、改用更大功率模块或者减轻负载;

C、降低输出端引线阻抗。

2、正负电压输出不平衡

场景1:三路模块中±电压严重偏低

原因:正电压输出端空载或负载过轻;

措施:1、正电压端加假负载;

2、改用±双路输出AC-DC或单路+DC-DC组合。

场景2:正电压偏低、负电压偏高

原因:正负负载不平衡(大于2倍差异);

措施:1、轻载端加假负载平衡;

2、改用单路DC-DC+±双路DC-DC组合。

三、纹波与噪声问题

1、输出纹波噪声较大

产生原因:

A、外接滤波措施不合理;

B、示波器未接地或带宽不匹配(建议选择20MHz);

C、系统干扰。

采取措施:

A、按技术手册推荐滤波电路及参数;

B、检查示波器接地和带宽设置;

C、单独测试模块确认是否为系统干扰。

四、模块过热或损坏

1、 模块表面烫手

产生原因:

A、超过额定负载(大于80%);

B、环境温度过高(≥85℃);

采取措施:

A、降低负载至额定80%以内;

B、改善散热或者按照降额曲线操作;

2、工作一段时间后损坏

产生原因:

A、输出短路或者保险丝熔断;

B、输入电压超范围;

C、触发过温保护;

采取措施:

A、检查引脚的焊接、保险丝的规格;

B、确保输入电压在规格范围以内;

C、改善散热条件。

五、EMC与干扰问题

1、系统受干扰(例如对讲机)

产生原因:

A、辐射强度超规格(如距离小于10cm);

采取措施:

A、模块远离干扰源(距离≥10cm)。

2、模块与系统不兼容

产生原因:

A、敏感器件距离过近;

B、未能按照技术手册接EMC电路。

采取措施:

A、调整距离并加屏蔽;

B、外接技术手册推荐的EMC防护电路。

六、其他异常

1、模块上电异响

产生原因:

A、轻载跳频进入人耳可闻的范围;

B、负载阻抗不匹配。

采取措施:

A、外接≥10%负载或者按照技术手册调整;

B、后端外接电容调试。

2、系统无法工作但模块正常

产生原因:

A、系统时序与模块上电时间不匹配。

采取措施:

A、优化系统软件程序。

七、总结

电源模块的稳定运行是电子系统可靠工作的基础保障,本文通过对DC-DC电源模块常见故障的系统梳理,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的问题诊断思路以及实用的解决方案。

关键要点:

1、预防为主:多数故障可通过合理选型、规范安装和正确使用来避免;

2、系统思维:电源问题往往需要从输入、输出、环境等多维度综合分析;

3、规范操作:严格遵循技术手册要求是确保模块可靠工作的基本前提。

后续建议:

1、持续学习:建议定期关注电源技术发展动态和新型解决方案;

2、经验积累:建立本单位电源故障案例库,形成内部知识沉淀;

3、技术支持:遇到特殊或复杂故障时,及时联系电源模块供应商获取专业支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无评论,沙发等着你!
百业店铺 更多 >

特别提醒: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均由用户自行发布。
购买相关产品时务必先行确认商家资质、产品质量以及比较产品价格,慎重作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谨防欺诈行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