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调不制冷 / 制冷差(夏天常见)
先从简单原因入手,排除 “非故障问题”:
模式或温度调错:确认遥控器设的是 “制冷” 模式(别设成 “送风”“除湿”),温度调得比室温低(比如室温 30℃,调 26℃),风速别设 “自动”(可先开 “高风”)。
✅ 解决:重新调模式、温度和风速。
滤网太脏:滤网堵塞会导致进风量少,制冷差(摸出风口,风小且不冷)。空调内机回风口(通常在面板下方或顶部)有滤网,拆下来看,若布满灰尘、毛发,就是脏了。
✅ 解决:断电后拆滤网(多数用手抠开面板就能取,别硬掰),用清水冲洗(别用洗洁精,冲净即可),晾干后装回,再开空调试。
外机散热差:夏天外机(室外机)若被杂物挡着(比如靠墙太近、被花盆 / 纸箱围了),或冷凝器(外机散热片)沾满灰尘、柳絮,会导致散热慢,压缩机 “罢工”(制冷时外机风扇转,但压缩机不启动,或启动几分钟就停)。
✅ 解决:清理外机周围杂物,保证前后左右至少留 1 米空间;若冷凝器脏,断电后用高压水枪(调小水压)从外向内冲(别对着电路部分冲),冲掉灰尘即可。
缺制冷剂(氟利昂):若滤网干净、外机散热正常,空调运行时内机有风但不冷(出风口温度和室温差不多),外机压缩机能启动但声音小,可能是制冷剂泄漏(用了 3-5 年的空调易出现,新空调很少缺)。
✅ 解决:需找师傅检测(用压力表测压力),找到漏点补漏后再加制冷剂(别自己加,型号不对或加太多会损坏压缩机)。
2. 空调不制热(冬天常见)
模式或辅助加热没开:先确认遥控器设 “制热” 模式,温度调比室温高(比如室温 15℃,调 22℃);部分空调有 “电辅热”(冬天制热时开,能快速升温),按遥控器 “电辅热” 键,灯亮即可。
✅ 解决:调对模式,打开电辅热(若有)。
外机结霜 / 化霜:冬天制热时,外机蒸发器会结霜(正常现象),空调会自动 “化霜”(此时内机停风,外机风扇停、压缩机运行,可能会有 “水流声” 或 “咔嚓声”,屏幕显示 “化霜” 或 “H1”),化霜完成后会自动恢复制热(通常 5-10 分钟)。
✅ 解决:别断电,等化霜完成即可(若 1 小时以上还没恢复,可能是化霜传感器坏了,需找师傅修)。
滤网 / 外机问题:和制冷时类似,滤网脏、外机被挡也会导致制热差,按 “制冷差” 的方法清理滤网和外机即可。
3. 空调漏水(内机滴水到地面)
接水盘 / 排水管堵了:内机产生的冷凝水会流到接水盘,再通过排水管排到室外。若排水管被灰尘、霉菌堵了(尤其长期没开的空调),或接水盘里有杂物(比如树叶、虫子),水排不出去就会从内机底部漏出来。
✅ 解决:先断电,拆内机面板(看滤网时顺便看),若接水盘有杂物,用棉签清理;若排水管堵,可找细铁丝(头部弯成小钩)捅排水管口(内机排水管通常在右侧底部),或请师傅用高压气泵疏通。
安装倾斜:若空调刚装就漏水,可能是内机安装时没挂平(向左或向右倾斜),导致接水盘里的水往低的一侧流,没流进排水管。
✅ 解决:找安装师傅调整内机角度(需拆挂板重新固定)。
4. 空调噪音大(内机 / 外机异响)
内机噪音:若有 “嗡嗡” 声,可能是风扇叶片沾了灰尘(不平衡,转起来震动),拆滤网后看风扇,脏了就用湿布擦叶片;若有 “摩擦声”,可能是风扇轴承缺油(老空调常见),需师傅加润滑油。
外机噪音:若有 “哐当” 声,可能是外机固定螺丝松动(风吹或震动导致),断电后检查外机底座螺丝,拧紧即可;若有 “尖锐声”,可能是压缩机轴承坏了(需换压缩机,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