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装置必须进行定期维护。装置是保障架体升降和使用的核心部件,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磨损、环境影响、机械疲劳等因素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定期维护能及时发现隐患、修复问题,确保装置始终处于可靠状态。以下是具体原因、维护周期及核心内容:
一、必须定期维护的原因
部件自然损耗:
防坠落装置的制动片、弹簧,防倾覆装置的导向轮,同步装置的传感器等部件,在反复使用中会发生磨损、老化或变形,导致功能减弱(如制动灵敏度下降、导向间隙过大)。
环境因素影响:
施工现场多暴露在风吹、雨淋、日晒环境中,装置易受锈蚀、灰尘堆积影响(如电气元件受潮短路、机械部件卡滞)。
人为操作影响:
升降过程中的冲击、误操作或维护不当,可能导致装置连接松动、线缆破损,若未及时处理会引发风险。
规范强制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技术规范》(JGJ202)等标准,装置必须定期检查、维护和校验,否则禁止使用。
二、定期维护的周期要求
不同装置的维护周期因功能重要性和损耗速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装置类型 日常检查周期 定期维护 / 校验周期 备注
防坠落装置 每次升降前 不超过 1 年 需专业机构或厂家校验
防倾覆装置 每次升降前 每月一次 重点检查连接与导向部件
同步升降控制装置 每次升降前 每 3 个月一次 含传感器校准、程序调试
超载保护装置 每次升降前 每 6 个月一次 荷载传感器需校准
紧急停止装置 每次升降前 每月一次 测试按钮有效性
电气装置(漏电保护器、接地等) 每周一次 每 3 个月一次 漏电保护器需每月按试验按钮测试
注:遇恶劣天气(如暴雨、台风)或架体发生异常情况后,需立即增加一次检查维护。
三、定期维护的核心内容
1. 防坠落装置维护
清洁与润滑:清除制动元件(楔块、刹车片)表面的油污、灰尘,对活动销轴、弹簧等部件涂抹专用润滑脂,避免卡滞。
部件检查:检查制动片磨损量(若磨损超过原厚度的 1/3 需更换)、弹簧弹性(无断裂、变形)、触发机构灵活性(拉动触发绳无卡顿)。
功能校验:由专业人员进行模拟坠落试验,验证制动可靠性,记录制动距离和锁死效果,确保符合出厂标准。
标识更新:校验合格后张贴校验标签,注明下次校验日期。
2. 防倾覆装置维护
连接紧固:检查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螺栓是否松动,扭矩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采用扭矩扳手复检),更换损坏的螺栓或防松部件。
导向部件保养:清理导轨和导向轮上的杂物,检查轮轴磨损情况,添加润滑油;若导向轮磨损导致间隙超标(大于 5mm),需更换轮组。
结构检查:检查导轨、导向架有无变形、裂纹,焊接部位无脱焊,若有损伤需修复或更换。
3. 同步升降与超载装置维护
传感器校准:对位移传感器、荷载传感器进行校准,通过标准荷载或位移量验证测量精度,确保误差在 ±5% 以内。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控制柜内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线缆有无老化破损,清理柜内灰尘;测试同步控制程序,确保高差超标时自动停机。
报警功能测试:模拟超载、同步异常等工况,验证声光报警是否及时触发,停机功能是否可靠。
4. 通用电气与应急装置维护
漏电保护器测试:每月按动试验按钮,检查是否立即跳闸,复位后是否正常供电。
接地电阻测量:每 3 个月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确保接地电阻≤4Ω。
紧急停止按钮检查:测试按钮是否灵敏,按下后能否切断所有动力电源,复位后功能是否恢复。
四、维护记录与责任
记录存档:每次维护需详细记录检查项目、发现问题、处理措施及责任人,形成《装置维护台账》,存档备查。
责任划分:维护工作需由持证专业人员或厂家授权人员进行,禁止非专业人员擅自拆卸或调整装置。
问题处置:若发现装置失效或无法修复,需立即停用架体,更换合格装置并重新验收后,方可恢复使用。
定期维护是确保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装置 “不失灵、不失效” 的关键措施,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生命和工程进度。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杜绝 “重使用、轻维护” 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