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装置是保障其升降和使用的核心,需通过外观检查、功能测试、联动验证、数据核对等方式综合判断其有效性。以下是具体判断方法:
一、核心装置的有效性判断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装置主要包括防坠落装置、防倾覆装置、同步升降控制装置、超载保护装置等,需逐一验证:
1. 防坠落装置(关键装置)
防坠落装置用于脚手架意外坠落时紧急制动,常见类型有楔块式、偏心轮式、棘轮式等,判断方法如下:
外观检查:
装置主体无变形、裂纹、锈蚀,连接螺栓紧固无松动,销轴、弹簧等部件完整无缺失。
制动元件(如楔块、刹车片)无过度磨损,表面无油污(油污会降低制动效果)。
功能测试:
手动触发试验:通过专用工具模拟坠落工况(如拉动触发绳),装置应能快速动作并锁死在导轨或附着支座上,制动后无滑移。
复位检查:制动后需能顺利复位,复位过程无卡滞,且复位后装置处于正常待触发状态。
标识与记录:装置应有出厂合格证、定期校验记录,校验周期需符合规范(通常不超过 1 年)。
2. 防倾覆装置
防倾覆装置用于限制脚手架在水平方向的位移,防止整体倾覆,判断方法:
外观检查:
导向轮、导轨(或导向杆)无变形、损坏,轮轴润滑良好,无卡顿。
连接螺栓(如与建筑结构的附着螺栓)无松动、断裂,螺栓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且有防松措施(如双螺母、弹簧垫圈)。
导轨与导向轮的间隙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不大于 5mm),无过度磨损导致的间隙过大。
功能测试:
升降过程中观察:脚手架升降时,防倾覆装置应随架体平稳移动,无卡阻、异响,导向轮与导轨接触均匀。
静态检查:架体静止时,防倾覆装置应能可靠约束架体,手动推架体水平方向无明显晃动,装置无变形。
3. 同步升降控制装置
同步装置用于保证各提升点升降速度一致,避免因高差过大导致架体受力不均,判断方法:
外观与连接检查:
传感器(如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安装牢固,线缆连接无松动、破损。
控制柜面板显示正常,按钮、指示灯功能完好,无故障报警提示。
功能测试:
空载试升降:启动升降后,观察控制柜显示的各提升点高度差,应符合规范要求(通常不超过 30mm)。
同步停机试验:人为造成某一提升点速度异常(如模拟传感器故障),装置应能在高差超标时自动停机,并发出报警信号。
数据记录检查:控制柜应能记录升降过程中的同步数据,数据完整可追溯。
4. 超载保护装置
超载装置用于防止单个提升点或整体架体超载,避免提升设备损坏或架体结构破坏,判断方法:
外观检查:
荷载传感器(如拉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正确,无变形、损坏,线缆连接可靠。
报警装置(声光报警器)完好,无遮挡。
功能测试:
超载模拟试验:通过加载装置(如沙袋)对单个提升点或整体架体逐步加载,当荷载达到额定荷载的 1.1 倍时,装置应能立即报警并切断升降动力,停止作业。
复位检查:超载报警后,卸载至额定荷载以下,装置应能复位,报警解除,升降功能恢复正常。
校准记录:传感器需有定期校准记录,校准数据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通常不超过 ±5%)。
二、通用装置的补充检查
除核心装置外,以下辅助装置也需验证有效性:
紧急停止装置:架体各操作层、控制柜应设置紧急停止按钮,按下后所有升降动作应立即停止,且按钮需有明显标识(红色),按下后需手动复位才能重新启动。
限位装置:上下限位开关安装牢固,当架体升降至或限位时,开关应能触发停机,防止超程运行。
电气装置: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测试按钮按下后应立即跳闸),接地电阻符合要求(不大于 4Ω),线缆无破损、老化,防水、防碾压措施到位。
三、综合验证与记录
联动测试:在架体升降前进行联动试验,模拟正常升降、超载、同步异常、坠落等工况,验证各装置是否按设计逻辑联动动作(如超载时同时触发停机和报警,防坠落装置与升降动力联动切断)。
资料核查:检查装置的出厂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安装验收记录、定期检查维护记录,确保装置在有效期内,且维护符合规范。
现场实操观察:在架体实际升降过程中,全程观察各装置的运行状态,无异常声响、振动或报警,升降结束后再次检查装置是否复位正常。
注意事项
装置的有效性判断需由专业技术人员(如持证员、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禁止非专业人员擅自测试。
若发现任何装置失效(如制动失灵、报警不动作),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整改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日常检查中需重点关注易损部件(如弹簧、传感器、制动片)的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部件。
通过以上步骤,可判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装置的有效性,确保其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