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机械性能、结构稳定性及装置有效性的关键,需贯穿于使用、闲置及换季等全周期。以下是按系统分类的详细维护保养要点,需严格遵循《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技术规范》(JGJ202)及设备说明书要求:
一、提升动力系统:核心机械部件的保养
提升动力系统(电动葫芦、液压千斤顶、链条 / 钢丝绳等)是升降作业的 “动力源”,需重点关注传动精度和承载性。
1. 电动葫芦 / 液压千斤顶维护
日常检查(每日作业前):
检查电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响、过热(外壳温度≤60℃);电缆线有无破损、老化,插头插座连接是否牢固,接地保护是否有效(接地电阻≤4Ω)。
液压千斤顶需检查油管有无渗漏,液压油液位是否在刻度线内(不足时补充同型号液压油),油缸伸缩是否顺畅,无卡阻或漏油。
定期保养(每月 / 每 30 次升降后):
电动葫芦:打开机壳,清理内部灰尘,对齿轮、轴承等传动部件加注锂基润滑脂(型号按说明书),检查制动片磨损情况(厚度≤1mm 时更换),确保制动灵敏(空转时制动距离≤80mm)。
液压系统:更换液压油滤芯,检查油箱内油液是否变质(若浑浊、乳化需全部更换),紧固油管接头,防止松动漏油。
2. 链条 / 钢丝绳与吊钩维护
链条(用于链条式葫芦):
每日检查链条有无断链、裂纹、变形,链节间是否灵活,有无卡阻;定期(每周)用煤油清洗链条,干燥后涂抹链条专用润滑油,禁止用黄油替代(易吸附灰尘导致卡链)。
发现链条伸长量超过原长度的 3%、链环磨损达直径的 10%,或有裂纹时,立即报废更换。
钢丝绳(用于钢丝绳式葫芦):
每日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单股断丝数超过 5% 或局部集中断丝)、锈蚀、扭曲、打结,绳端固定是否牢固(绳卡数量≥3 个,间距≥6 倍绳径)。
每周对钢丝绳涂抹专用润滑脂(如石墨润滑脂),重点润滑绳股间隙;避免钢丝绳与架体金属锐角直接接触,需加装保护套。
吊钩:检查吊钩有无裂纹、变形,钩口张开度是否超过原尺寸的 10%,吊钩保险装置(防脱舌片)是否完好,确保重物不会脱钩。
二、附着支撑与防坠系统:结构的核心保障
附着支撑系统(附着支座、导轨)和防坠装置是防止架体倾覆、坠落的关键,需重点检查连接强度和锁止可靠性。
1. 附着支座与导轨维护
附着支座:
每日检查支座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螺栓(预埋或后置)是否松动(用扭矩扳手检测,扭矩符合设计要求,通常≥40N・m),支座钢板有无变形、裂纹。
每周清理支座内的混凝土残渣、灰尘,检查支座与导轨的配合间隙(应≤5mm),确保导轨能顺畅滑动。
导轨:
每日检查导轨垂直度(偏差≤3‰导轨高度),有无弯曲、变形或局部凹陷;导轨上的防坠齿(或卡槽)是否完好,无磨损、断裂。
每周对导轨表面涂抹防锈漆(若出现锈蚀),清理导轨与防坠装置接触部位的杂物,确保防坠锁能正常啮合。
2. 防坠装置(防坠锁、制动块等)维护
日常检查:每日手动测试防坠锁灵敏度 —— 将架体轻微提升后突然释放,观察防坠锁是否立即锁止(锁止时间≤0.1s),锁止后架体无下滑。
定期保养(每月):
清理防坠锁内的灰尘、油污,对活动部件(如锁舌、弹簧)加注石墨润滑脂,确保动作灵活。
检查制动块磨损情况(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 50% 时更换),锁体有无裂纹,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防坠装置需每半年由厂家或专业机构进行一次性能检测,出具合格报告后方可继续使用。
三、架体结构与防护系统:整体稳定性维护
架体结构(立杆、横杆、脚手板)和防护设施(网、挡脚板)需确保承载均匀、防护严密,防止变形或坠落风险。
1. 架体结构维护
立杆与横杆:
每日检查立杆垂直度(全高偏差≤100mm),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是否紧固(扭矩≥40N・m 且≤65N・m),有无松动、缺失。
每周检查架体有无局部变形(如立杆弯曲、横杆挠度),焊接节点有无裂纹、脱焊,发现问题立即加固或更换构配件。
脚手板与挡脚板:
每日检查脚手板是否满铺、固定牢固(用铁丝或卡扣固定),无探头板(超出支撑点长度≤150mm),板面有无破损、变形。
挡脚板需连续设置,高度≥180mm,固定牢固,无缺失或松动。
2. 防护系统维护
网:每日检查外立网是否封闭完整,网片有无破损、脱落,绑扎点(每 10cm 一个)是否牢固,严禁随意拆除。
防护栏杆:检查立杆间距(≤2m)、横杆高度(上杆 1.2m,中杆 0.6m)是否符合要求,栏杆与架体连接是否牢固,无晃动。
架体与建筑间隙:检查架体与墙面间隙(通常≤150mm)是否用脚手板或平网封闭,防止物料坠落。
四、电气与控制系统:同步与的 “神经中枢”
电气控制系统(同步控制台、限位开关、电缆线)需确保信号稳定、动作同步,防止因控制失灵导致升降偏差。
1. 同步控制台维护
每日检查控制台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各提升点高度、荷载数据,按钮、旋钮是否灵敏,有无卡顿。
每周清理控制台内部灰尘,检查接线端子有无松动、氧化(用砂纸打磨氧化部位),连接导线有无老化、破损。
每月测试同步控制功能:模拟升降时各提升点速度差异,观察控制台是否能自动调整(或报警),确保同步误差≤50mm。
2. 限位开关与电缆维护
限位开关(上限位、下限位):每日检查开关位置是否准确,触发是否灵敏(手动触发时能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防止架体超程升降。
电缆线:每周检查电缆有无拖地磨损、碾压,户外部分需穿保护管,接头处用防水胶带包裹,避免雨水渗入导致短路。
五、闲置与换季保养: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当爬架停用超过 1 个月(如工程间歇、冬季停工)或换季时,需进行针对性保养:
清洁与防锈:彻底清理架体上的混凝土、灰尘、油污,对金属构配件(立杆、横杆、附着支座)涂刷防锈漆(锈蚀严重部位需先除锈)。
动力系统封存:电动葫芦、液压千斤顶需空载运行 3-5 分钟,排出内部水分;链条 / 钢丝绳清洗后涂抹防锈油,盘绕整齐并悬挂存放,避免挤压变形。
电气设备保护:断开总电源,拆除电缆线并卷绕存放于干燥处;控制台、限位开关用塑料布覆盖,防止受潮。
构配件分类存放:脚手板、网、扣件等分类堆放于平整场地,避免日晒雨淋;易损件(制动片、防坠锁弹簧)单独存放并标注更换周期。
六、维护记录与责任追溯
建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维护保养台账》,详细记录以下内容:
每日检查项目(如螺栓扭矩、防坠锁灵敏度、电机运行状态)及检查人签字;
定期保养日期、内容(如润滑部位、更换部件型号)、执行人及验收人;
设备故障处理记录(故障现象、原因、维修措施及效果);
防坠装置、动力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检测报告(每半年一次)。
台账需由项目员归档保存,作为设备状态评估和责任追溯的依据。
总结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维护保养核心是 **“预防为主、重点管控”**:对动力系统侧重传动灵活性和制动可靠性,对附着防坠系统侧重连接强度和锁止有效性,对架体结构侧重整体稳定性和防护完整性。通过日常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定期保养延长设备寿命,闲置封存减少损耗,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爬架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