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塑板(XPS)的防火等级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划分,该标准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 级(不燃)、B1 级(难燃)、B2 级(可燃)、B3 级(易燃) 四个等级。挤塑板的防火等级需通过专业检测确定,具体如下:
1. A 级(不燃材料)
特点:几乎不燃烧,明火下不产生明火或持续燃烧,烟气毒性极低。
挤塑板中的 A 级:纯挤塑板(聚苯乙烯材质)本身为有机材料,无法达到 A 级不燃标准。但通过特殊工艺(如掺入大量无机防火材料、表面复合防火涂层等)制成的改性挤塑板,可能通过检测达到 A 级。不过这类产品成本较高,应用相对较少,更多用于对防火要求的特殊场景(如高层建筑核心筒、重要机房等)。
2. B1 级(难燃材料)
核心要求:
点燃后火焰传播速度慢,离开火源后能较快自行熄灭;
不产生轰燃,烟气毒性较低;
满足 “难燃性” 和 “产烟毒性” 双重指标。
挤塑板中的 B1 级: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足量阻燃剂(如溴系、磷系阻燃剂),并优化生产工艺,使挤塑板达到 B1 级。这类挤塑板在建筑中应用较广,适用于对防火有一定要求的场景,如中高层建筑的墙体保温、屋面保温等。
检测标准:需通过 “垂直燃烧试验”“氧指数试验”“烟密度试验” 等,例如氧指数(OI)通常≥32%。
3. B2 级(可燃材料)
核心要求:
具有一定的阻燃能力,点燃后会燃烧,但燃烧速度相对较慢,无明显轰燃现象;
离开火源后可能继续燃烧,但火势不会急剧扩大。
挤塑板中的 B2 级:是市场上常见的挤塑板防火等级。生产时添加少量阻燃剂,或仅通过基础工艺控制,使板材达到 “可燃但不易快速蔓延” 的标准。适用于低层建筑、非人员密集场所的保温(如普通民用建筑外墙、地暖保温层等)。
检测标准:氧指数(OI)通常在 26%-32% 之间,燃烧性能优于 B3 级,但低于 B1 级。
4. B3 级(易燃材料)
特点:极易燃烧,点燃后火势蔓延迅速,离开火源后仍持续燃烧,烟气毒性较高。
挤塑板中的 B3 级:未添加任何阻燃剂的普通挤塑板,属于 B3 级。这类板材防火性能差,仅适用于对防火无要求的临时建筑或非承重保温场景,严禁在民用建筑主体保温工程中使用,存在极大火灾隐患。
补充说明:
地域差异与政策要求:不同地区对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有强制规定,例如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医院、学校、商场等)通常要求外墙保温材料不低于 B1 级,部分城市甚至强制要求 A 级(如超高层建筑)。
检测报告的重要性:挤塑板的防火等级需以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燃烧性能检测报告》为准,不可仅凭外观或商家宣传判断。
阻燃剂的影响:B1 级和 B2 级挤塑板的防火性能主要依赖阻燃剂,但长期使用中需注意阻燃剂是否稳定(如高温、潮湿环境可能导致阻燃效果下降)。
选择挤塑板时,需结合建筑类型、当地消防规范及使用场景,优先选用符合防火等级要求的产品,以降低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