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双方关系亲疏,都应通过书面形式明确核心信息,避免 “口头约定” 的模糊性:
基本信息
借款人和出借人姓名(需与身份证一致)、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借款金额(大小写必须一致,例如:“人民币 10 万元整(¥100,000.00)”);
借款用途(明确用途可避免借款人将资金用于违法活动,如赌博、贩毒等,若用途违法,借贷关系可能不受法律保护)。
利息约定
若约定利息,需明确年化利率(避免用 “月息几分” 等模糊表述,需换算成年化利率);
法律红线: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 4 倍(2024 年 5 月一年期 LPR 为 3.45%,4 倍即 13.8%),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若不约定利息,需在协议中写明 “本借款为无息借款”,避免后续争议。
还款方式与期限
明确还款时间(具体到年月日)、还款方式(一次性还清 / 分期还款,分期需注明每期金额和时间);
若分期,建议约定 “先息后本”“等额本息” 等具体方式,避免歧义。
逾期责任
约定逾期违约金或逾期利息(需合理,总和不得超过上述利率红线);
明确逾期后出借人维权的费用(如诉讼费、律师费等)由借款人承担,降低后续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