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卷帘门耐火极限测试不合格时,需根据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确保其性能达标后才能投入使用。以下是分阶段的处理办法:
一、测试不合格后的原因排查
分析测试报告
重点查看测试中暴露的问题:是完整性失效(火焰穿透、缝隙超标)、隔热性不达标(背火面温升过高),还是结构稳定性不足(变形、坍塌)。
结合测试过程记录(如升温曲线、失效时间点、损坏部位),定位问题环节(材料、设计、安装或产品本身)。
针对性溯源检查
材料问题:核查帘面、配件(导轨、卷轴、密封件)的材质证明、出厂检测报告,对比测试中损坏部件的理化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设计问题:重新核算卷帘尺寸、结构强度、防烟密封设计是否满足规范,尤其是大跨度卷帘的受力合理性。
安装问题:现场检查安装精度(如导轨垂直度、帘面与导轨间隙、固定强度),是否存在施工偏差导致的密封失效。
二、根据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1. 材料或产品本身不合格
更换核心材料:
若帘面耐火纤维层数不足或钢质板材厚度不够,需更换符合标准的材料(如增加无机纤维毯层数、采用加厚耐热钢板)。
对耐火性能不足的配件(如密封胶条、电机线路),替换为防火认证产品(如耐温≥1000℃的硅橡胶密封条、阻燃电缆)。
整批产品返工:若同一批次产品存在一致性问题(如工艺缺陷),需退回厂家重新生产,并要求提供第三方复检报告。
2. 设计缺陷导致的不合格
优化结构设计:
对尺寸超标的卷帘,拆分单元或增加加强筋,避免高温下变形;对隔热性不足的,增加隔热层厚度或采用复合结构(如钢质 + 无机纤维组合)。
完善密封设计:在导轨侧边加装防火膨胀条,底部增设自动下落式防火门坎,填补缝隙。
调整控制系统:若因关闭延迟或不完全导致失效,需重新编程联动逻辑,更换更灵敏的温控释放装置(如调整熔断温度至 68℃±5℃)。
3. 安装不规范的整改
重新校准安装精度:
调整导轨垂直度(偏差≤3mm/m),确保帘面与导轨贴合紧密(间隙≤2mm);加固卷轴固定支架,采用防火螺栓连接,避免高温下松动。
封堵与建筑结构的连接缝隙:用防火密封胶或防火岩棉填充卷帘与墙体、楼板的间隙,厚度≥50mm,确保无烟气窜漏。
4. 测试流程或方法问题
若怀疑测试过程不符合标准(如升温曲线偏差、检测设备故障),可申请第三方复检,选用资质齐全的实验室重新测试,以验证结果准确性。
三、整改后的验证与验收
二次测试
对整改后的卷帘重新进行耐火极限测试,重点验证不合格项是否改善(如完整性测试中无火焰穿透时间达标,隔热性测试背火面温升≤140℃)。
测试合格后,需获取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报告,作为验收依据。
现场验收确认
检查整改后的安装质量(如密封缝隙、固定强度)、材料替换证明(新配件的防火认证文件)、控制系统联动功能(手动 / 自动关闭是否顺畅)。
对批量产品,随机抽样进行破坏性检测(如截取帘面试样测试耐火性能),确保一致性达标。
四、后续管理措施
记录存档:将测试报告、整改方案、复检结果等文件整理存档,作为产品质量追溯依据。
强化生产 / 施工管控:对厂家或施工单位提出整改要求,明确质量责任(如签订质保协议,约定耐火性能质保期)。
纳入日常维护清单:对通过验收的卷帘,制定定期检查计划(每季度测试关闭功能、每年检查密封件老化情况),避免后期性能衰减。
总之,处理核心是 “溯源 — 靶向整改 — 验证达标”,确保防火卷帘门终满足设计的耐火极限要求,杜绝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