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高科致力于培养非标机械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每年为智能制造行业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开设:非标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有限元分析、工业机器人、PLC控制、电气自动化、维修电工、模具设计、等智能制造行业课程。以“非标机械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为核心,打造“智能制造实训车间、智慧工厂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涵盖高端四大家族工业机器人(ABB,KUKA,FANUC,安川),具备企业完整科研项目、研发案例、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设备具有物料识别、自动检测、传送、搬运、码垛、包装、焊接、计数等功能,能够实现物料自动上下料、传送和储存等工序的自动化,实训基地完全按照生产型企业智能化水线打造。中研高科长期致力于培养机械工程师、电器工程师、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PLC自动化工程师等技能型人才。在广泛调研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后,中研高科开发出企业独特的订制化培训新模式,即结合企业行业特点和工艺需求,培养定制化专才,并直接输送企业就业。
机械制图是工程师的“书面沟通工具”,核心在于规范性与清晰度。国家标准(GB/T17452-1998)明确规定了线型、尺寸标注、公差符号的使用,比如粗实线表示可见轮廓,细虚线代表不可见轮廓,尺寸标注需包...
电气自动化是让机械系统“自主运行”的核心,本质是通过电气控制实现动作化、流程自动化。基础构成包括“控制器(PLC/单片机)、执行元件(电机/气缸)、传感器(光电/接近开关)、人机界面(触摸屏)”四大模...
工业机器人是电气自动化的“高端载体”,凭借高精度、高稳定性、高柔性,广泛应用于焊接、搬运、装配等场景。常见类型包括关节机器人(6轴居多,适合复杂动作)、SCARA机器人(4轴,适合平面装配)、Delt...
机械设计不仅要“能工作”,更要“长期稳定工作”,失效分析是提前发现设计缺陷、避免故障的关键。常见失效形式包括疲劳断裂(如轴类零件长期受力产生裂纹)、磨损(如齿轮啮合面过度损耗)、变形(如支架受力超过屈...
公差与配合是机械制图的“灵魂”,直接决定零部件能否顺利装配、能否实现功能。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如Φ20±0.02)、形位公差(如平面度0.01mm、同轴度Φ0.03mm),配合分为间隙配合(如轴Φ19....
非标设备因“定制化”特点,易出现成本超支,成本控制需贯穿设计、采购、加工全流程。设计阶段可通过“模块化选型”降低成本,比如选用标准气缸代替定制气缸,采购周期缩短50%,成本降低30%;采用型材框架(如...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电气自动化的“大脑”,编程的核心是将工艺要求转化为逻辑指令。常用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直观易懂,适合开关量控制)、功能块图(适合复杂逻辑,如PID调节)、结构化文本(类似高级...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从传统制造业向新能源、医疗、物流等领域延伸。在新能源领域,机器人用于锂电池极片切割、电芯堆叠,精度可达±0.01mm,保障电池性能;在医疗领域,协作机器人辅助医生完成手术,通过力反馈...
现代工业设备已不是“机械与电气分离”的状态,而是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深度融合的一体化系统。例如智能分拣机器人,机械部分(机械臂、传送带)需满足运动精度要求,电气部分(PLC、传感器、机器人控制器)需实现...
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为非标机械带来新的应用场景。某光伏组件生产线定制的翻转机构,可实现180度平稳翻转,玻璃破损率从2.5%降至0.3%,年节省成本超50万元。锂电池制造对非标设备精度要求严苛,某...
视图投影规律是机械设计制图准确表达物体形状和结构的核心依据。在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是三视图,即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这三个视图分别从不同方向对物体进行投影,从而展示物体的形状和尺寸。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
安全用电在电气自动化领域是重中之重,关乎人员生命安全与设备稳定运行。安全间距是保障安全的基础要求之一。在不同环境下,安全间距有着不同标准。例如,在一般室内环境中,电气设备与周围物体、人员活动区域需保持...
机械设计制图中,图纸幅面与格式有着严格且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是确保图纸规范性、通用性和可读性的关键。图纸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5种,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A0幅面尺寸,其大小为841m...
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电压等级分类是极为基础且关键的知识点。不同的用电设备和电力系统环节,适用的电压等级各不相同。常见的电压等级可大致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220V电压,属于低压范畴...
机械设备运转时,异常现象往往是故障的信号,及时判断并处理能避免故障扩大。常见的异常有异响、振动、温度异常等,需结合设备结构特点分析原因。若设备运转时出现“咔嚓”的间断性异响,多是传动齿轮存在断齿或齿面...
机械设备运行时,动力损耗、摩擦等都会产生热量,若热量积累过多会导致部件升温变形,因此热平衡控制是设计中的重要细节。热平衡设计需通过散热与产热的平衡,将设备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对于高速运转的电机,可在电...
润滑管理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能减少部件间的摩擦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不同的运动副需选用对应的润滑剂,且要控制好润滑量和润滑频率。滑动轴承与轴颈的接触面积大,适合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可通过油...
机械设备设计中,安全是必须优先考虑的注意事项,需从防护、操作、应急三个层面构建安全保障体系。防护层面要避免运动部件外露。比如带传动机构的皮带、齿轮传动的齿轮组,必须加装防护罩,防护罩需采用3mm以上的...
连接件虽小,却是机械设备设计中不能忽视的细节,其选型直接影响设备的装配精度和运行稳定性。常见的连接件有螺栓、销钉、键等,需根据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拆装需求来选择。螺栓连接多用于需要拆卸的部位,选型时要...
机械设备设计的核心原理之一是功能匹配,即让设备的结构、性能与预期的工作任务契合。这需要从任务需求出发,倒推设备的动力、传动、执行等关键系统的参数设定。比如设计一款小型物料输送机,首先要明确输送物料的重...
特别提醒: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均由用户自行发布。
购买相关产品时务必先行确认商家资质、产品质量以及比较产品价格,慎重作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