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如翡翠、玛瑙等):玉石材质通透温润,具有独特的天然纹理和色泽(如绿色、红色、白色等),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视觉辨识度。由于玉石硬度适中,刻制时能保留精细的字体细节,盖章后印记清晰,且玉石章的质感和光泽在视觉上极具独特性,容易与其他材质的印章区分。
准备材料:
企业、个体工商户: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原件(验原件),法人(负责人)、经办人的身份证件(中国内地居民二代身份证等,如法人本人申办,无需提交经办人身份证),刻章申请书或委托书(由法人签名)。若刻制合同专用章,还需提供开户许可证。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需提供省、市(区)编制委员会、政府文件、批文或本部门上一级主管单位的有关文件、有效凭证,单位负责人身份证件,业务经办人身份证件及单位负责人授权委托书(非单位负责人办理业务时提供)。
强化风险防控,防范滥用与伪造
定期核查与盘点:
每月或每季度对合同章进行盘点,确保实物与登记记录一致,核对使用台账与实际合同是否匹配,发现异常及时排查;
若发现合同章遗失、被盗,需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发布声明(如登报或通过企业官网公告),声明该印章失效,避免他人冒用。
技术防伪措施:
选择正规刻章机构,使用带有防伪编码、防伪图案(如隐形纹、微缩文字)或芯片的合同章,提高伪造难度;
部分地区支持印章备案查询,可在公安机关官网或政务平台查询印章的备案信息,验证真伪。
禁止 “空白用印”:严禁在空白合同、空白纸张上加盖合同章,避免被他人擅自填写内容后引发法律纠纷。
明确责任与追责,加强人员管理
签订保管责任书:保管人与企业签订《印章保管责任书》,明确保管不当、违规用印的责任(如赔偿损失、纪律处分等),增强保管人的责任意识。
定期培训与监督:对保管人、审批人、经办人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明确合同章使用的法律风险(如擅自用印可能导致企业承担合同义务);同时,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或法务部门定期检查合同章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发现漏洞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