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航天软件为以自主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作为主营业务,致力于为中国航天提供软件和信息化服务,积极践行发展民族软件产业使命。目前航天软件于2023年5月24日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航天软件主营业务在整体市场占有率较低,部分主营业务过于集中,但其研发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在航天以及党政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具有独特优势。
√航天软件营业收入规模稳步增长,但相比于可比上市公司差距较大。航天软件的毛利率水平相比可比公司均值较低。
作者 | 李蕙汝
编审 | 李昕
排版 | 陈雅丽
导语
一、公司概况
(一)公司介绍
(二)股东结构:实控人为国资委
(三)募集资金用途
二、财务状况
(一)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稳步上升
(二)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断变化
(三)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
(四)研发投入比发生猛降
(五)重要客户
(六)行业参与者情况
三、科技战略与定位
(一)发展民族软件,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二)聚力攻坚突破核心技术,深耕自主研发软件产品
(三)积极实现产业化推广,多领域发展
四、产品与业务
(一)自主软件产品
1.基础软件产品
2.工业软件
(二)信息技术服务
1.审计信息化服务
2.商密网云服务
3.信息化运维服务
(三)信息系统集成
五、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行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2.政策推动国产企业发展,致力提高产业国产化
3.技术层面处于水平,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挑战
1.市场占有率竞争激烈,部分主营业务过于集中
2.审计信息化相关业务未来无法持续增长
3.工业软件及商密网云服务对控股股东存在依赖
一、公司概况
(一)公司介绍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软件,688562.SH),成立于2000年12月12日。2022年6月2日,公司正式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IPO申请。2023年5月24日,公司于上交所科创板正式上市,发行股份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2.68亿元,发行当天收盘价28.6元/股,上市首日上涨125.55%。
在支撑航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司构建了自主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三大主营业务,具备完整的软件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是我国航天及党政军领域的软件和信息化服务重要企业。公司是全国早参与信创项目技术攻关的信息化厂商之一,属于信创工程领域的国家队。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5月17日,公司共独立或牵头承担了18项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共拥有发明专利64项、重要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23项,曾三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是中国载人航天攸关软件联合技术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软件工程和数字化技术发展与管理中心、中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批理事单位及会员单位之一,公司也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认定的国家信创电子公文项目批备选总集成单位、国家信创联合攻关十大骨干企业和国家信创十大集成商,是我国航天及党政军领域的软件和信息化服务之一。
(二)股东结构:实控人为国资委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5月25日,中国航天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0.33%,并分别通过航天投资、航天电子、上海航天、火箭研究院等8位股东间接控制发行人1.96%股份,合计控制航天软件32.29%股份,为公司的大股东。需要说明的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其持有航天科技集团的股份。
表1:公司占比不少于5%的股东列表
数据来源:企查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三)募集资金用途
航天软件将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计划投入产品研制协同软件研发升级建设项目1.8亿元,神通数据库系列产品研发升级建设项目1.52亿元,航天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仿真(CAE)平台研发项目4079万元,ASP+平台研发项目1.11亿元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项目6739万元。同时航天软件将面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的“面向协同创新的集团企业研发设计资源集成共享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供应链驱动的网络协同制造集成平台研发”“固体发动机与弹体智能生产线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产品实现技术升级,积极进行新产品线的拓展。
表2:公司募集资金明细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二、财务状况
(一)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稳步上升
2020年至2022年,航天软件营业收入分别为9.5亿元、15.02亿元、18.95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29万元、4498.04万元、5983.65万元。2023年季度,航天软件营业收入达3.3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达-60.87万元。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得益于审计信息化服务进入项目验收期和商密网云数据中心投入使用,2022年航天软件的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验收的主要工业软件项目和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增加较多。而2021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的显著增高主要是主要系2022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有所减少及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基数较小所致。
航天软件的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公司净利润于2021年扭亏为盈,虽然2023年季度为负数,但航天软件营业收入呈现季节性特征,下半年确认收入比例较高,而各项费用在年内相对均匀地发生。根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5月17日,公司在手订单充裕,预期各类业务未来均可持续增长。
图1:2020年-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以及归母公司净利润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Wind
(二)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断变化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自主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信息系统集成。2020年至2022年,航天软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据其营业收入99.77%、99.85%和99.9%。
在三大主营业务中,信息系统集成一直是航天软件的主营营业收入的主要构成。2020年、2021年、2022年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主营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70.68%、48.77%、53.72%,保持超50%的比例。信息技术服务主营营业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9.19%增加至2022年31.37%,也变成了支撑航天软件持续经营的重点收入项目,而软件开发项目的创收一直只占据航天软件收入的一小部分,其2020年至2022年主营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0.14%、13.34%、14.91%。
根据招股书,虽然各主营业务的创收占比近年变化较大,但各主营业务收入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图2:2020年-2022年公司各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三)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
航天软件2020年至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润分别为1.79亿元、2.78亿元以及3.6亿元,总体保持稳步上升。2020年至2022年,航天软件的毛利率分别为19%、18.62%、19.11%,近年来保持稳定,没有较大波动。而其各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化相对较大。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2年自主软件产品毛利率从55.73%下滑至45.78%,主要系2022年完成的基础软件部分重大项目迁移和适配环节发生的成本较高以及工业软件的“资产管理系统”项目及“设计协同平台项目”合同金额较大,且交付周期较短、所需投入资源要素的强度较高所致。2020年至2022年信息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为27.13%、16.45%、23.68%,2021年金审工程三期于完成验收,该项目投入力度较大,是造成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波动的主要原因。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从10.02%下降至8.92%,主要系2022年开展了较多战略性业务,由此公司报价会偏低。
图3:公司毛利率以及业务毛利率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自主软件产品的毛利贡献率在2020年达到53.62%,而其后毛利贡献率比例逐年下降,2022年达到35.85%,但仍然是航天软件毛利的主要来源,主要原因是自主软件产品中的基础软件标准化程度较高,前期研发投入已经全部费用化,只剩下一些销售成本,因此对自主软件产品的毛利贡献极大。而3年内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的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毛利贡献率始终,分别占比33.18%、26.34%、25.15%。
图4:公司各主营业务毛利贡献情况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四)研发投入比降幅较大
2020年航天软件研发投入占比为20.5%,显著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神舟通用“核高基基础软件集群平台研制应用”项目在2020年投入较大所致。2021年及2022年研发费用比例降低,2021年达到7.75%,2022年达到7.5%,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大幅度提高,摊薄了研发费用。
根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2年,航天软件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占比分别为41.93%、72.9%、74.26%。航天软件在不断提高对研发人员的投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98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2.34%,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3.36%。
2020至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来源于政府补助资金的占比分别为46.56%、16.35%和18.85%。航天软件研发费用对政府补助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图5: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五)重要客户:集中在政企
航天软件的主要客户集中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域。根据招股说明书,2020年到2022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4.18%、55.67%和36.07%,其中向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28.04%、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