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性:覆盖标准所有条款
避免遗漏 “隐性要求”,如:
“4.1.5f)” 要求实验室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外部支持服务进行评估,需在《服务供应商选择程序》中规定评估指标(如资质、服务质量、价格);
“5.5.7” 要求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需在《标准物质管理 SOP》中明确核查方法(如比对试验)和频次(如每 3 个月)。
常见误区规避
重形式轻实质:避免文件仅为 “应付认证”,如《纠正措施程序》需明确 “根因分析方法”(如 5Why 法),而非仅记录整改动作。
层级混淆:质量手册不涉及具体操作步骤(如 “天平校准” 应在 SOP 中规定,而非手册)。
记录冗余:避免重复填写信息(如检测原始记录可自动生成编号,无需手动填写)。
通过以上步骤,实验室可构建 “自上而下可指导、自下而上可追溯” 的管理体系文件,为 17025 认证奠定基础。建议在文件试运行期间(至少 3 个月),通过内部审核和模拟评审验证文件的有效性,及时修订漏洞。
ISO 17025认证要求: ISO 17025认证是一项国际通用的实验室认可标准,要求实验室建立完善的体系,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个认证的要求包括:1. 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力,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2. 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检测方法、程序和结果都被准确记录和保存;3. 实验室必须配备合格的设备和试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4. 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样品管理程序,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5. 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和管理程序,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6. 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和申诉。通过满足这些要求,实验室可以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客户对实验室的信任度,增强实验室的市场竞争力。
CMA认证(计量认证)标准检测流程 对检测机构的认证是严格按照省或国家计量认证工作程序规定进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向省或国家计量认证办公室提交计量认证申请资料(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2、 省或国家计量认证办公室对申请资料进行书面审查; 3、 通过书面审查,依据计量认证的评审准则,由省或国家计量认证办安排委托技术评审组进行现场核查性评审; 4、 通过现场评审,符合准则要求的检测机构,由省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发计量认证证书、计量认证机构印章,并上互联网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