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材料
填写完整的职称申报表。
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
学历证书,提供成人高考高升专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事业单位人员提供个人聘用合同或聘岗文件、聘用花名册;企业单位人员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劳动合同复印件(大专学历需 3 年以上,社保缴费申报系统自动比对)。
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明(部分情况需要)。
《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登记表》复印件。
专业工作总结,或本人参与并撰写的工程项目报告。
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项目业绩资料。
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具体申报要求可在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查询相关专业的申报评审条件。
申报流程
单位账号创建:国有企事业单位按单位隶属关系分级创建,非公组织机构按属地原则创建。
个人账号创建:用人单位账号通过审核后,单位管理员为申报人创建个人账号。
个人申报:申报人登录指定的职称申报系统,录入个人基本信息、业绩成果等资料,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的扫描件。申报人需在规定的申报截止时间前提交评审材料。
单位审核:用人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一致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上级部门审核: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经用人单位审核后,逐级上报至相应的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或其委托的机构进行审核。
专家评审: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通过审核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专家根据评审标准和程序,对申报人的品德、能力、业绩等进行综合评议,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投票表决。
结果公示: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结果确认与备案:经公示无异议的评审通过人员,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确认;具有职称评审权的用人单位,其评审通过人员应当向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部门备案。
武汉中级职称申报的业绩成果证明材料一般如下:
工程类
合同材料: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协议书、设计合同、造价合同、监理合同等,证明业绩的真实性以及申报人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责任。
过程资料:
工程施工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图纸。
工程管理类: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方案。
工程设计类:设计图纸。
工程造价类:预决算审计表格、造价咨询报告书。
工程监理类:监理细则和规划、监理例会纪要。
测量测绘类:测绘方案。
机械电气类:安装方案、检测方案、软件开发方案等。
环保类:环评报告书、检测方案等。
各类工程都可能涉及的:工程项目例会纪要、开工报告,且有申报人的签名,以显示其在工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验收证明: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验收单等,体现业绩的完成性。
其他材料:个人岗位任命书,明确申报人在工程中担任的职务;工程获奖证明,如奖项、证书、奖状等;如果有专利,相关专利证明材料也可作为业绩成果。
高级职称是职称体系中的高层次等级,通常分为副高级和正高级(部分系列仅设副高级),不同行业、专业的评审标准和流程存在差异。以下从申报条件、业绩成果要求、材料准备、评审流程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供参考:
一、申报基本条件(以多数行业为例)
学历与资历要求
副高级职称:
硕士学历,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5 年;
本科学历,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5-7 年(不同行业要求不同,如工程类一般需满 5 年,教育类可能需满 7 年);
部分地区或行业允许专科毕业且业绩突出者申报,但需额外满足更多条件(如年限更长、成果更突出)。
正高级职称:
一般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副高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5 年以上。
社保要求
通常需在申报地缴纳社保满一定期限(如 6 个月以上),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继续教育要求
需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时(如每年 90 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 60 学时),部分行业(如教师、医护人员)要求更严格。
论文 / 著作要求
副高级职称:一般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1-2 篇,或省级期刊论文 3-5 篇;部分行业要求出版专著(合著即可)。
正高级职称:通常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3 篇以上,或独立出版专著 1 部(字数不少于 10 万字)。
业绩成果要求
需具备显著的专业成果,如:
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重大工程 / 技术项目;
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教学成果奖、行业表彰等奖项;
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制定行业标准或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等(具体见下文详细说明)。
其他要求
部分行业需通过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近年多地已放宽或取消);
需提交年度考核材料(近 5 年考核合格以上,其中至少 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