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流程
个人网上申报:登录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申报,按要求填写个人全部职称申报信息并提交单位审核。
单位审核、公示、推荐:申报人所在社保单位审核申报信息,经单位内部公示无异议后,填写推荐意见,提交至评审服务机构审核。
评审机构网上审核:评审服务机构按申报条件审核申报材料,将审核通过的申报人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申报材料不完整的,评审服务机构应一次性告知申报人补正内容,申报人逾期未补正视为放弃申报。
个人缴费:申报人审核通过后,根据评审机构短信通知在规定时间内缴费,逾期未缴费视为放弃申报。
答辩评审:中、高级职称评审前需进行现场答辩(初级只评审不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及地点由评审机构短信通知申报人员。
评审结果公示:评审及通过验收后将进行公示,公示工作将根据全省统一安排进行。
颁发电子证书:公示无异议后,评审通过人员从网上自行打印职称电子证书使用。
申报材料
填写完整的职称申报表。
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
学历证书,提供成人高考高升专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事业单位人员提供个人聘用合同或聘岗文件、聘用花名册;企业单位人员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劳动合同复印件(大专学历需 3 年以上,社保缴费申报系统自动比对)。
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明(部分情况需要)。
《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登记表》复印件。
专业工作总结,或本人参与并撰写的工程项目报告。
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项目业绩资料。
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具体申报要求可在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查询相关专业的申报评审条件。
申报流程(以中级为例)
前期准备(1-8 月):整理身份证、学历证书、工作证明、业绩成果(项目报告、论文等)等材料,并扫描成 PDF 格式。参加水平能力测试,一般 4-5 月报名,6 月考试。
系统填报(8 月底前):登录相应的职称申报系统入口,按步骤填写个人信息、上传材料。工作经历和业绩描述要具体,提交前需仔细检查。
初审与复审(9 月):先由区级进行初审,资料提交至公司纳税所在区的职称服务点。通过初审后,再由武汉市人事考试院进行市级复审。
专家评审与公示(次年 1 月):复审通过后进入专家评审环节,公示期通常 5-15 天,可在人社局官网查询结果。
领证(2-3 月):公示无异议后,登录 “湖北政务网” 下载电子证书,纸质证书可邮寄或现场领取。
申报中级职称时,业绩成果证明材料一般有以下格式要求:
整体要求
真实性和完整性: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内容完整,不能有虚假成分,所有业绩材料都应有明确的时间节点、项目名称、个人贡献等详细信息,必要时还需提供相应的支撑文件或证明材料。
清晰可辨:无论是复印件还是扫描件,都要保证清晰,以便评审人员查看。
分类整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分类,例如可按获奖材料、科研成果、专利材料、论文论著材料、其他业绩成果材料等分类。
突出重点:可以通过加粗、下划线等方式突出重点内容,让评审人员能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具体格式
标题:明确标注 “职称评定业绩证明” 或 “工作业绩证明” 等,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材料的性质。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位、工作单位、职称申报级别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能明确指向申报人。
工作概述:简要描述工作职责和范围,突出与职称相关的核心内容,为后续业绩描述提供背景。
业绩描述:详细列出主要工作成果,重点突出对组织或项目的贡献,要具体、有针对性,避免模糊笼统的表述。
量化数据:尽可能用具体数据支撑业绩描述,如完成的项目数量、提升的业绩百分比、创造的经济效益等,使业绩成果更具说服力。
体现个人贡献:明确个人在团队或项目中的具体作用,如主持、参与、负责某个关键环节等,避免将团队成果全部归为个人,也不能忽视个人的重要贡献。
此外,不同行业、专业的中级职称业绩成果证明材料在具体格式和内容要求上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工程类可能更注重项目相关的合同、验收报告等;教育类可能强调教学成果、科研论文等;卫生类则侧重于医疗病例、科研项目等。同时,有些地区或评审机构可能还会对材料的装订、纸张规格、字体字号等有具体要求,申报人应仔细阅读当年的评审通知,按照要求准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