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比其它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它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它白酒完全不同。
茅台酒工艺的季节性生产指茅台酒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茅台酒生产投料要求按照农历九月重阳节期进行,这完全不同于其它白酒随时投料随时生产的特点。采用九月重阳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节;二是顺应茅台当地气候特点;三是避开高营养高温生产时节,便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微生物体系,选择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阳是中国的老人节,象征天长地久,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此期间,要经历重阳下沙、端午踩曲、长期贮存等工艺环节的淬炼,制酒生产一年一个生产周期,顺应季节变换,历经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酿制而成的基酒还需在陶坛中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后,采用酒勾酒的方式将一百余种不同酒龄、不同香型、不同轮次、不同酒度等各有特色的基酒进行组合,形成了茅台酒的典型风格。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飞天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飞天茅台酒的蒸馏馏酒温度高达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主要目的一是分离飞天茅台酒经发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或不利物质或低沸点物质,是飞天茅台酒饮用不口干、不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记载,国营茅台酒厂成立之后,为了防止酒瓶磨损,就开始使用棉纸来包裹酒瓶。 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部分外销的茅台酒开始使用更美观的纸盒包装,但是大多数内外销的茅台酒还是使用棉纸包裹。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销和外销茅台酒开始卸掉棉纸,使用纸盒包装,从此,棉纸包裹的茅台酒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构皮纸的古老工艺,贵州的造纸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地盛产的竹子、麻杆、构皮等是上等的造纸原料。包裹在茅台酒瓶上的纸我们常见的棉纸,其实它的学名叫构皮纸,是中国古法造纸的一种。 包裹用的构皮纸,柔软耐用。在放大镜下看,组织纤维丰富,有很多像白丝发的纤维排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