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曹昂做了什么?为什么曹操临终前觉得自己对不起他?

      曹操作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虽然没在有生之年登上帝位,但也曾位极人臣,是十足的掌权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其一生风光无限。据史料记载,曹操的一生共有25位儿子,最终继承曹操霸业的是曹丕。但曹丕还有兄弟,此人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他很有可能击败曹丕,继承魏王职位,他就是曹昂。   曹昂,字子脩,生母是曹操的妾室刘夫人,他本应是曹操的庶长子,但由于刘夫人早逝,因此他自幼与同母弟曹铄、妹妹清河长公主被曹操交由正室丁夫人抚养。丁夫人虽然是曹操的原配妻子,但一直没有生养,因此将这三个孩子当做亲生子女看待,尤其对曹昂十分疼爱,曹昂称得上是曹操的嫡长子了。

    趣历史   54 阅读   2022-08-26 17:15
  • 被废太子之子弘皙,才是康熙最疼爱的孙子

    晚年康熙最牵挂的皇孙,非乾隆弘历,乃废太子胤礽的嫡次子弘皙。 弘皙,因胤礽嫡长子早逝,所以未被废时,他就是康熙朝名副其实的嫡长孙,其地位是超然与世外的。 康熙对弘皙的宠爱,是流露于心的。弘皙很小的时候,就被祖父康熙接往宫中居住,由康熙亲自教导。要知道,终康熙一朝,九十位皇孙中,只有弘皙、弘历两位皇孙被接到皇宫中,由康熙亲自教导。而弘历是在康熙皇帝驾崩的前一年才被接进宫中,与康熙皇帝朝夕相处的时间也仅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弘皙却是自幼就被接到宫中,与康熙朝夕相处二十余年。因此,论在宫中的时间和受重视的程度,弘历是无法同弘皙相比的。

    搜狐   72 阅读   2022-08-26 17:11
  •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间的粮食贸易战是怎么回事?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诸侯争霸的战争迭起,不仅诞生了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还分划出了如赵国、魏国、韩国、秦国、齐国、楚国、燕国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间的粮食贸易战是怎么回事?

    趣历史   59 阅读   2022-08-26 17:07
  • 郭解,西汉中最后名的侠士,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纵观历史,从先秦到民国两千余年,有关侠客的传闻不绝,这些故事无一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郭解,西汉武帝时代之人。他的外祖母许负,是秦汉之交的著名相士,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了一篇《游侠列传》,根据记载,郭解是西汉中最后名的侠士,能够在《史记》里留下一笔足见必有过人之处或者说具有代表性。

    趣历史   37 阅读   2022-08-26 17:04
  •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完900多字的“说明书”,回三个字

    巧克力大家都吃过,也知道它是海外传到中国的,但是你知道我国第一个吃巧克力的人是谁吗?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康熙皇帝。 其实很难想象作为皇帝,康熙竟然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咱康熙爷也是很惜命的,在吃巧克力之前竟然看了900多字的说明书,但看完了说明书,康熙皇帝却仅仅说了三个字。

    搜狐   41 阅读   2022-08-26 16:54
  • 5个清朝历史冷知识,神奇又有趣,学会了拿去吹嘘!

    一、八旗子弟今何在?和珅后人在黑龙江种地 统治中国276年之久的清王朝,在欧美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攻击下轰然倒塌。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地,有很多异于汉族王朝的特有制度,除了金钱鼠尾辫、花盆底和旗头,八旗制度应该算是其中一项最特别的存在。

    腾讯   25 阅读   2022-08-26 16:36
  • 中国历史的几场大火,有的心痛不已,有的把国都烧没了

    1. 公元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十一月,项羽率师西进,十二月入关,,火烧阿房宫。秦国付出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是国力的阿房宫化为废墟!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据说项羽烧杀掳掠,焚毁宫殿是因为他不想在咸阳当皇帝,好嘛,我不要,别人也别想要!

    腾讯   16 阅读   2022-08-26 16:34
  • 溥仪逊位时,大清王朝的12名铁帽子王,都是什么态度?

    铁帽子王,是指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它的形成十分曲折,自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八旗旗主便由其嫡出子代善、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和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济尔哈郎担当,而随着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数朝的发展以及各个宗室的起伏定立,乾隆时期才确立了八大宗室王爵世袭罔替的制度。而在清朝末期时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也因为在稳固江山之中立下战功被擢升为铁帽子王。至此有清一朝,便存在着12位铁帽子王。而他们也都在朝堂之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搜狐   32 阅读   2022-08-25 17:08
  • 为什么千古一帝只能是秦始皇?

    "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后人称之为祖龙。毛主席有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可谓万古不出的天才,但千古一帝却只能是秦始皇。汉武、唐宗、宋祖远不能及。 秦始皇的「武功」与「文治」前无古人,他为了打造一个万世一系的大秦帝国,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制度与政策。虽然他的帝国只维系了 14 年,但他的这些制度却成为后世所有帝王将相参照模仿的对象,影响古代中国政治长达 2000 年。

    腾讯   24 阅读   2022-08-25 16:59
  •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少有的女性掌权者之一,她享受着权力捏在手中的快感,却为中国留下了屈辱的历史慈禧作为一名传奇女性,身上有着许多的传奇故事,比如在慈禧去世的最后一天,早上还在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腾讯   36 阅读   2022-08-25 16:56
  • 曹操赤壁之战败北仅仅因为火攻之故吗?

    陶渊明讲: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对于不明就里的历史故事,多曹操赤壁之战败北仅仅因为火攻之故吗?了解一点,就多一份快乐。最近在读《三国志》,发现里面火烧赤壁这件事各个段子里讲的还是有点出入的。

    腾讯   44 阅读   2022-08-25 16:54
  • 葛婴是什么人?下场很惨却造就了一个传奇家族

    说起三国,很多人都会想到诸葛亮这个人。诸葛家族算是三国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家族,诸葛亮在蜀汉身居丞相之位,是刘备的托孤重臣;诸葛瑾在东吴也很有权势,其子诸葛恪甚至一度把控朝政;诸葛诞在曹魏也是一员大将。不过,很多人对诸葛家族的起源应该不是很了解,那就要聊一聊我们今天的主角葛婴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趣历史   36 阅读   2022-08-25 16:15
  • 在春秋战国时期,朝廷官员为何如此重视小麦的种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只因古人一直遵循着重农抑商的政策。一开始,人们主要种植的是粟,那时候又被称为“稷”,可见有多重要。但随着农业生产的慢慢发展,小麦、水稻等主食开始走上餐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春秋战国时期,朝廷官员为什么如此重视小麦的种植?

    趣历史   35 阅读   2022-08-25 16:12
  • 民国才女丁玲:被囚禁狱中,与嫌疑犯生下一名女婴

    茫茫浮沉,多少痴情人为一"情"字,落寞跌宕于尘世间。或悲,或喜,可怜众多痴情人儿,迷失在这星河中,盼望着,期望着,苦苦寻觅着,那微弱的光亮。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内心向往着爱,那这便如滔滔江水一般,永流不止。这爱是深沉的,这爱是无悔的,这爱是无价的。 在那个文纵横交错的民国时代,思想自由,文化多样,有着很多的文人学士,他们将自己的才学诗赋迸发在这个年代。丁玲便是其中的一位,她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

    搜狐   27 阅读   2022-08-25 16:03
  • 孔融才高,曹操爱才,为什么曹操会设计害他?

    公元208年,一向富有才名的孔融被处死,暗中派人给孔融捏造一连串罪名的正是曹操。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他从小就异常聪明,为人正直有担当,曹操一向求贤若渴,当时很多人才都能够被他所用,为什么他偏偏就容不下一个孔融呢? 《后汉书》中评价孔融用了八个字,足以说明其命运的真相。

    腾讯   44 阅读   2022-08-24 14:31
  • 盘点我国历史上踏足过新疆的大一统王朝皇帝

    或许很多人不曾想到,以我国古代迟缓的交通和新疆所处地理位置,古人来一趟新疆谈何容易。更不要说是九五至尊、日理万机的皇帝(本文所述大一统王朝是指秦代、两汉、西晋、隋代、唐代、北宋、元代、明代、清代)。

    腾讯   41 阅读   2022-08-24 14:29
  • 李莲英之墓重见天日,除了金银珠宝,还缺了样东西

    李莲英是清末赫赫有名的太监,慈禧太后的宠臣,同治光绪两朝的太监大总管。“小李子是也”,那么他的结局如何呢?

    腾讯   44 阅读   2022-08-24 12:19
  • 二战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干嘛?

    摇摆中的西班牙。风生波澜起,在场的哪位不是兀自动也不动,只有西班牙,随风摇摆,尽管二战时期的西班牙是一个法西斯政权的国家,但在真正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它比意大利倒的还快,只因西班牙当时的领导者是佛朗哥。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长枪党党魁,西班牙军队领袖,1936年发动西班牙内战,1939年在德国、意大利登封法西斯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成为西班牙国家元首,1939年3月,西班牙在佛朗哥的带领下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随后与德国秘密签订友好协约,成为法西斯轴心国一员。

    腾讯   49 阅读   2022-08-24 12:16
  • 史上最强盔甲——铁浮屠和步人甲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龙波,也是安西军第八团旗手,萧规。 旗手萧规,怒吼不退 旧历十七年,孤军困守大石堡城,面对吐蕃的多次强攻和袭扰,萧规发出了了“不退”的怒吼。临死在长安之时,面对圣人的军队,萧规做出了同样的举动。 其实今天要说的是,剧中这套甲胄,除了头上的负羽外,与宋金时期的步人甲,铁浮屠,极为相似,或是一脉相承而来。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上图依然是《长安十二时辰》剧照。甲胄,特别是顿项的细节更为清晰。 宋步卒大战铁浮屠 上图是对宋步卒大战铁浮屠场景的还原,“官军以标枪去其兜鍪,大斧断其臂,碎其首。” 从此图可以看出,无论是金国铁浮屠,还是史上最强宋步人甲,皆是扎甲形制,具备披膊,甲身,腿裙,兜鍪帘叶等。兜鍪处的顿项皆披下,闲时可掀上去,战时垂下,保护脖颈和面部。 针对最明显的兜鍪和顿项特征,《宋史》、《辽史》皆有明确记载:“鍪极坚,止露两目,枪箭所不能入”;“兀术披白袍,乘甲马,以三千牙兵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屠’”;“(铁浮屠)被(披)两重铁兜鍪,周匝皆缀长檐”。 同时代的兵器和盔甲,往往会有趋同的模式。他们面对的是相似的追求最大限度破甲和护体的需求。何况,有人怀疑,铁浮屠盔甲可能来自入侵北宋时,从东京开封府掠夺的北宋甲胄。 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步人甲来描述当时的甲制。按《宋史.兵志》:“甲叶千八百二十五...内披膊叶五百四...甲身叶三百三十二...腿裙叶六百七十九...并兜鍪一...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两。如重轻差殊,即弃之不用。”相对于宋朝兵器的杂乱无章,步人甲难得的保持了标准的形制。这也来自于宋朝历代皇帝对于甲胄的重视,甚至躬亲御批甲胄的设计和制作。 宋代一斤相当于现在1.28斤,宋制全甲达到了惊人的63斤,如果加上弓弩,刀枪,盾牌甚至是旁牌,一名士兵负重可能达到80斤或者以上。 如果按史书描述,铁浮屠身披两重铠甲,则气势更为惊人。

    腾讯   62 阅读   2022-08-24 12:14
  •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曹操用这3个创举拯救百姓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那是一个各方英雄施展才华的年代,也是一个民不聊生的年代,曹操,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有3个创举,切切实实的改善了当时的民生环境。

    趣历史   44 阅读   2022-08-24 11:59
  • 唐朝长安城拥有百万人口,他们是如何处理垃圾污水的呢?

      我们都知道唐朝曾经繁盛一时,巅峰时期的长安城是古代历史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鼎盛时期,长安城不仅占地面积达到了80多平方公里,更是拥有百万人口,这在古代是非常恐怖的数字。古代没有优秀的垃圾处理系统,作为一个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长安城是如何处理城内的各种垃圾和污水的呢?   从两汉历经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长安城曾多次成为王朝的首都,虽然规模不如唐朝的长安城,但也是同时期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例如汉朝时期,长安就拥有几十万人口,这么多的人口,城市里自然也会出现很多的建筑、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等等,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是一个难题。不过当时人的做法往往是随意掩埋,甚至堆积在住宅的旁边,各种污水则通过废井、废坑重新渗入地下。由于大量的地下垃圾,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内居民修建房屋时就已经出现地基不稳的情况,同时井水的水质和口感也明显出现了下降。

    趣历史   46 阅读   2022-08-24 11:56
  • 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家养的六畜外还有哪些肉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云:“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另有魏晋经学家杜预为其注曰:“为六畜:马、牛、羊、鸡、犬、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家养的六畜外还有哪些肉食?   根据《诗经》的记载可知,虫、鱼、鸟、兽,几乎多到数不胜数,并且能被当做肉食的也主要集中在鱼、熊、虎、鹿、兔等众多野味当中。比如鱼:“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不仅如此,专诸刺吴王僚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虽说有专诸不怕死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吴王僚爱吃鱼这样一个习惯,给到了专诸刺杀的机会。《东周列国志》:“专诸遂往太湖学炙鱼。凡三月,尝其炙者,皆以为美。”

    趣历史   39 阅读   2022-08-24 11:54
  • 历史上真正的锦衣卫权势滔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想必各位都通过电视剧或者是电影,对锦衣卫或多或少的了解过。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特务机构,最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 我们知道锦衣卫的前身,并不是我们说的特务机构。它的前身是朱元璋的卫队,也叫“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腾讯   56 阅读   2022-08-22 17:28
  • 武则天为什么大半时间住在东都洛阳?

    当初,高宗的皇后王皇后没有生儿子,萧淑妃在皇上面前受宠,王皇后忌恨她,于是暗中让在感业寺的武氏蓄发,劝皇上接纳到后宫,想用她来离间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武氏机敏聪慧,善施权术,刚进宫时,侍奉皇后十分谦恭有礼;皇后十分喜欢她,多次在高宗面前称赞她。不久武氏得到宠幸,拜为昭仪,皇后与萧妃均失宠,二人又一同诬告武氏,高宗均不予采纳。

    腾讯   58 阅读   2022-08-22 17:26
  • 少年溥仪在养心殿玩耍,发现一道密旨,意外揭开百年疑案

    如今的社会,已经沐浴过新思想的洗礼,四处都洋溢着和和美美的气息。 但是,那些互不相让的明争暗斗还是有的,它们在职场中,在每一个权势漩涡处。 而将镜头转向几百年前的古代,我们会发现那时候的皇位之争、后妃之斗,比想象之中更加猛烈。

    搜狐   66 阅读   2022-08-22 17:21
  • 古代皇帝吃完饭,剩下的饭菜是如何处理的?

    我们的印象当中,皇帝一直是奢侈的代名词。皇帝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当中,拥有数不胜数的财富,全天下的所有权力都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他一句话就能决定别人的生死。权力必然会带来金钱,因此皇帝的财富数量是我们普通人想都不敢想象的地步。这是因为有钱,所以皇帝的生活条件是十分优越的,吃穿住行都是要讲究很多方面的。 就单单说吃饭这件事情吧,皇帝吃饭可不像我们普通人的一日三餐一样,随茶便饭就可以。皇帝吃饭,那是要讲究排场的。史书上曾经记载过,一个皇帝的一顿饭,大约会有五六百道主菜。这些菜都是真真实实的菜肴,并不是小菜凉菜。那么真实的清朝历史上,皇帝的饮食真的有这么铺张浪费吗?

    搜狐   51 阅读   2022-08-22 17:19
  • 魏晋贵族斗富到了什么程度?十几个婢女伺候主人上厕所

      众所周知魏晋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穷人遍地饿死,有钱人争相斗富,那么魏晋贵族斗富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就连上厕所,贵族们都需要专门的婢女伺候。   汉魏以前,无论是穷人还是贵族,家里的厕所都很简陋。汉朝之后,有钱人开始注意装饰厕所。到了两晋时期,有钱人家里厕所的豪华程度更是让人吃惊。

    趣历史   52 阅读   2022-08-22 17:15
  • 粟姬是汉景帝刘启最宠爱的妃子,为何最终会郁郁而死?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本来拥有特别大的优势,能够很好的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完成一个任务。结果因为方法不对或者措施不得力而得不到很好的结果。   栗姬,生卒年、家世及名讳皆不详,齐国人,汉景帝刘启的妃妾。在刘启还是太子时,栗姬就很是得宠,之后相继生下了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于。

    趣历史   64 阅读   2022-08-22 17:06
  • 明代皇帝如何当甲方?嘉靖的洞明与万历的精明

    “大臣说您得上朝,万历说两宫三殿还没有修好我不上朝。三殿他又不修,以三殿为由收钱,拿采木收来的资源用于他喜欢的项目。” 李纬文讲到这里,不少观众被万历的这一逻辑逗笑了。

    中国新闻网   37 阅读   2022-08-22 16:51
  • 林则徐:不为人知的用谍高手

    林则徐接到钦差大臣的任命后,立刻干了一件人们想不到的大事,安排密谍,前往广州潜伏打探。两个月后,林则徐到广州开始禁烟时,他又建立了一套公开的情报系统。这一明一暗两套情报系统,牢牢地网住国际鸦片贩子。为林则徐广州禁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能不感叹,真是想不到,林则徐还是一个用谍高手。 用谍高手林则徐,如何布局广州禁烟情报战的?今天就听兰州老王王文元给大家讲讲这段故事。

    腾讯   29 阅读   2022-08-22 16:42
  • 震惊!日本甲级战犯竟被“无罪”释放?

    中国有句话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它代表着中国人弘扬正义的一贯立场,而当南京政府判冈村宁次无罪释放时,似乎对这句老话开了个巨大的玩笑。正义未得伸张,邪恶逃之夭夭。在冈村宁次的同僚受到法律严惩的时候,他却活着回到了日本。

    腾讯   36 阅读   2022-08-22 16:09
  • 汉朝第一位国母是怎么将吕氏带向深渊的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乐宫病死,同年,他的儿子刘盈即位,即为汉惠帝。刘盈即位时,只有17岁,加上生性仁弱,对母后的残忍和骄横极为不满,但又无力反抗,加上朝中大权都被太后吕雉把持了(吕太后成为中国第一位掌权的女人),最终忧郁成病,公元前188年,年仅23岁的刘盈病死。 于是刘盈的母亲吕后立少帝,并由吕后临朝称制。四年后,少帝被废,吕后开始立恒山王刘弘为帝。

    腾讯   56 阅读   2022-08-21 01:28
  • 列强租借99年的地方,不仅有香港澳门,还有一个是哪里?

    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对大清朝进行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从此开始,我国进入了百年的屈辱时期。而清朝的统治者打不过列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当中,陆续的把祖国的大量领土“租借”出去。其中,香港已经在1997年回归,澳门也在1999年回归。但其实还有一块地方,当初也被清朝租借出去99年,是哪里呢?

    腾讯   38 阅读   2022-08-21 01:22
  • 1936年日本人来蓉设领事馆, 结果2死1重伤1轻伤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这里物阜民丰,生活安逸,因此养成了川人乐天、诙谐的个性。由于身处盆地,“天高皇帝远”,所以又养成了川人“目无王法”,好斗的一面。 因此《蜀乱》有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是向全国战场输送士兵最多的一个省份。

    腾讯   37 阅读   2022-08-21 01:21
  • 武则天梦到下棋,却怎么也下不赢,狄仁杰解梦:该赦免太子

    狄仁杰,字怀英,大唐纯臣。当武则天篡夺李唐,建立武周后,狄仁杰一直致力于恢复唐朝,让武则天还政于她的儿子——李显。 武则天称帝时,已经年过六旬。因此她一直在犹豫,到底是传位于自己的侄子武三思,还是把皇位还给已经贬为庐陵王的李显。 为了阻止武则天收回成命,狄仁杰可谓是煞费苦心,磨破了嘴皮,一开始,狄仁杰走了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路子。张易之凭美貌得幸于武则天,朝臣们对他既不屑,又厌恶。张易之明白,只要武则天一死,自己人头就将不保。因此,张易之向狄仁杰请求,希望他能告知保命的方法。对此,狄仁杰回答: “唯劝迎庐陵王可以免祸!”

    腾讯   42 阅读   2022-08-21 01:19
  • 清朝九大总督有哪些,谁的权力最大?

    总督一职,自明朝时就开始设立。明正统六年(1441年),云南少数民族反叛,明英宗决定派兵征讨,命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最初,总督只是中央派出的负责某一具体事务的临时官员,而且主要负责军事方面,与地方上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并无隶属关系。如“宣大总督”负责宣府、大同的军务,“蓟辽总督”负责蓟州、辽东等地的军务。后期虽常设,但终非地方的正式军政长官。 清朝承袭明制,将总督制地方化,常规化,不仅负责军务,还兼管行政。且基本都是正二品以上的文官担任,而巡抚仅为从二品,所以总督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位高权重,地位十分尊崇。 清初时候,总督的数量和辖区并不固定,乾隆以后正式确立了八大总督制,分别为: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再加上清末设立的东三省总督,九大总督正式形成。

    腾讯   59 阅读   2022-08-19 17:07
  • 溥仪最硬气的8天,东京审判和日本人对骂

    溥仪是末代皇帝,同时也有多个身份,比如普通公民,俘虏,囚犯,傀儡等等。除了这些身份之外,最引起争议的还是俘虏的证人身份。

    腾讯   54 阅读   2022-08-19 17:05
  • 明朝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 古人为什么如此开心

      从三品降到正四品,为何官员不仅不沮丧,还兴高采烈去“谢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古代官员升官时,古人肯定是无比开心的,明朝时期,官员三品降到正四品,古人为何不悲反喜?甚至是还想高调的骑着马跑去“谢恩”。

    趣历史   52 阅读   2022-08-19 16:56
  • 在“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下,汉朝的饮食文化如何发展?

      《老子》有言:“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或“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自白登之围事件结束之后,汉朝初期已经没有了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之下,汉朝的饮食文化如何发展?   汉惠帝刘盈即位后,虽然大权都掌握在皇太后吕雉手中,但吕后也算是尊刘邦遗嘱任命曹参为丞相,继续沿用汉高祖时期的黄老政策,以达到“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那么在这种“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之下,汉朝的饮食文化又是如何发展的?

    趣历史   55 阅读   2022-08-19 16:52
  • 古代契丹族,如今演变成了达斡尔族?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民族发展壮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对当时的大宋王朝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个民族就是“契丹族”。 在我们如今的民族中,已经没有了契丹族的身影,他们也快逐渐被人们遗忘,再次想起时,可能还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那个契丹民族,而对这个在真正历史上存在的契丹民族是比较陌生的。 所以古代令人头疼的契丹族,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了呢?

    搜狐   42 阅读   2022-08-19 16:47
  • 赵括“纸上谈兵”有争议,长平战败并非赵括无能

    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投入兵力超过一百万,此战开启了中国古代大兵团作战的先河,也是秦赵赌国运之战。长平之战最后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赵国统帅赵括成了纸上谈兵的始祖,被后人骂了两千多年。长平之战的失败被算到了赵括身上,但我觉得赵括是替赵国背了黑锅,赵括纸上谈兵是有争议的。接下来我们客观分析下当时的具体形势。

    腾讯   20 阅读   2022-08-19 15:50
  • 史上30个亡国之君,竟有8人得到善终

    秦朝建立后 嬴政自称始皇帝 宣布后继者代代相承 以至万世 但是 秦朝只存在了15年 此后 朝代更迭,周而复始 产生了大大小小60多个王朝/政权 每一个王朝/政权 有开国之主 就有亡国之君 那么,自秦以来 有哪些著名的末代君主呢?

    腾讯   27 阅读   2022-08-19 15:47
  • 抗日胜利中国放弃1200亿赔偿,50年后直呼:上当了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不得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需赔偿日军军费白银2亿两,换算成人民币大约1000亿,这是近代中国的百年耻辱。抗日胜利,中国人民一雪前耻,日本理应赔偿中国1200亿,可是中国主动放弃了,日本50年后才恍然大悟:上当了!

    腾讯   44 阅读   2022-08-18 18:22
  • 古人再被判灭九族的时候 家里的亲属为什么不直接逃跑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靖难成功后,朱棣打算在奉天殿继承皇位,遂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还以周成王的典故嘲讽朱棣,惹得朱棣龙颜大怒,不顾道衍和尚的劝阻,下旨诛方孝孺十族。

    趣历史   32 阅读   2022-08-18 18:10
  • 自三国赤壁之战发生之后,赤壁为何有了文武之分?

    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这一战让曹操短暂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可能性,也是古代少有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自三国赤壁之战发生之后,赤壁为何有了文武之分?

    趣历史   35 阅读   2022-08-18 18:06
  • 一代女官上官婉儿权倾朝野,为何最后被李隆基斩首?

    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官,从名门闺秀到掖庭罪奴,再由宫廷女官到巾帼宰相,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坎坷,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如今任何的宫斗剧。在尔虞我诈的唐宫中,她努力为自己争得了一片天空。历经三朝的巾帼宰相为什么会被扣上淫乱弄权的帽子? 她深受武则天的信任,却被唐玄宗当场诛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一生。

    腾讯   12 阅读   2022-08-18 17:35
  • 明成祖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就此下落不明,他究竟去哪了?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不久,燕王朱棣便起兵造反;攻陷南京之后,却发现建文帝失去了踪影,那么,建文帝究竟去哪了呢? 根据史料记载,以及个人的判断,总结了以下的三种说法 民间流传的说法是,在朱棣攻破南京后,建文帝惊慌失措,不想成为朱棣的监下囚,想要放火自焚,却被一个大臣拦住了,手底下的大臣就提醒建文帝说“当初,太祖皇帝给你留下一个秘丸,让你时刻留在身边,遇到紧要之时,方可打开” 建文帝拿出秘丸,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难不成明太祖朱元璋早就料到,他的孙子早晚有这一天。毕竟人家是开国皇帝,高瞻远瞩,毕竟有备无患嘛。

    腾讯   18 阅读   2022-08-18 17:30
  • 中国历史上的几种最强弓弩,第一实至名归?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种兵器,看起来花里胡哨,其实很多数在军队作战时都不实用,军中作战最常见的莫过于各种矛、各种刀,还有就是各种弓弩。矛和刀基本都是近战所用,而古代在科技不发达的时期,特别是冷兵器时代,远程作战其实可用的武器并不多,也就投石机等武器,最常见的就是弓弩。

    腾讯   32 阅读   2022-08-17 17:47
  • 古代坑杀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活埋有什么不同

    刑罚是用来打击震慑犯罪分子的手段,中国古代的刑罚最晚都在舜禹时期就有了,最典型的就是五刑制度:墨、劓、剕、宫、大辟。提到“坑杀”,很多人脑子里第一想到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趣历史   38 阅读   2022-08-17 17:45
  • 秦汉时“筵席”采用分餐制

      《秦汉的飨宴: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以回溯的眼光,聚集秦汉盛世时的美食时代,借助文献资料和考古珍藏,为大众多维度地绘制出一幅精妙的中华美食图。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光时代,不仅国力强盛,还以盛产美食著称。彼时,已初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体系,它在饮食结构、饮食文化交流、饮食制度、烹饪技法、宴集礼俗等诸多方面,一举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基本饮食格局。在秦汉时代,以粟、麦、稻等粮食为主食,以蔬菜和一定的肉类为辅食的大众饮食,已然成了国人餐桌上的标配。约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就从健康养生的角度,对此有过系统的解析,充分肯定了这种以谷物为主、菜蔬果肉为辅的饮食结构,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基于这一共识,这一传统的饮食习惯,一直流传至今,造福于一代代国人。

    光明网   38 阅读   2022-08-17 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