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美国对中国下套,布林肯给暗示,危险逼近亚洲

    持续混乱的缅甸,让外界看到了,政治上的斗争,到底有多么地残酷。在去年二月一日的清晨,缅甸的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军政府夺取政权,总统温敏和一些高级官员被逮捕,原因是军方认为他们在选举过程中有“欺诈”行为。

    西陆网   34 阅读   2022-07-26 16:11
  • 俄外交部警告乌当局:不要挑衅扎波罗热核电站

    据俄罗斯卫星社消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5日称,俄罗斯外交部警告乌克兰当局,不要对欧洲最大的扎波罗热核电站进行挑衅:这会导致核事故,其后果可能不会仅影响乌克兰。 俄罗斯外交部援引扎哈罗娃的话称:“我们警告泽连斯基政权,不要继续挑衅欧洲最大的核电站,其严重后果可能不会仅影响乌克兰。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保持警惕,并谴责基辅当局的行动。”

    中华网   33 阅读   2022-07-26 15:51
  • 找中国渔民麻烦,拜登搞事,中国海警双舰齐发,赴北太平洋

    美国又出恶招,要联合盟友找中国渔民的麻烦了。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在美国挑事之际,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出动,要到美国“家门口”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米尔网   28 阅读   2022-07-26 15:33
  •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成功阻止乌方劫持俄军机行动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当地时间25日披露,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在北约特工部门的指导下策划劫持俄罗斯空军作战飞机,这一行动被俄方破坏。 俄联邦安全局公告称乌克兰军事情报官员试图招募俄军飞行员,以获得现金奖励和在某个欧盟国家的公民身份为保证,劝说他们驾驶战机并在乌克兰武装部队控制的机场降落。

    凤凰网   26 阅读   2022-07-26 15:14
  • 2名美雇佣兵在乌克兰被炸死,所属部队遭俄军重炮轰炸2小时

    综合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等外媒7月24日报道,上周有两名美国籍、一名加拿大籍和一名瑞典籍雇佣兵在俄乌冲突中遭俄军坦克炮火攻击后丧生。 这些外国雇佣兵的指挥官鲁斯兰·米罗什尼琴科表示,死亡的两名美国人是卢克·卢西辛和布莱恩·杨,他们与加拿大人罗伊-西罗伊斯和瑞典的帕特里尼亚尼一起,于7月18日在顿涅茨克东部地区的战斗中死亡。

    腾讯网   28 阅读   2022-07-26 15:09
  • 为与中国争夺影响力 美副国务卿将率团访问所罗门群岛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网站25日报道称,美国副国务卿温迪·舍曼和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卡罗琳·肯尼迪计划下月访问所罗门群岛,美国现在正与中国争夺在那里的影响力。   报道援引一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的话说,舍曼及其代表团将在8月6日至8日访问期间纪念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80周年,与一些高级官员会面,“以强调美国与所罗门群岛之间的持久关系”,并在所首都霍尼亚拉开设美国大使馆。

    参考消息   31 阅读   2022-07-26 14:58
  • 美媒:中国以实力赢得东南亚认可,证明大国形象

    最近几天我国周边海域局势可以说相当有意思,美国海军的里根号航母开始年度部署之后,第七舰队就开始兴风作浪,驱逐舰闯领海穿海峡,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展开演习,很是展现了一下美国海军的所谓力量。 但是搞力量展示的美国却在力量展示的过程中吃了个瘪,原本按照计划,里根号航母应当穿越南海之后前往越南岘港进行访问,但就在航母已经进入南海,正前往岘港的路上被越南人通知,不用过来了,我们不欢迎。

    西陆网   26 阅读   2022-07-26 13:08
  • 把运输机变成“炸弹卡车”,美军此举难掩实战缺陷

    “快速龙”(Rapid Dragon)托盘化弹药项目,是美国空军为应对大规模战争、提升远程打击能力和弥补轰炸机数量不足,而启动的重点发展项目。 该项目从概念提出到正式启动再到试验测试,发展很快,目前已完成多种机型、多型导弹(试验弹)、多种作战管理系统的试验测试。

    中华网   30 阅读   2022-07-26 11:27
  • 托尼·布莱尔:西方失去主导权时,对华要清醒而不恐慌

    就像1945年或1980年一样,西方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 1945年,面对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西方不得不创建新的国际治理、防务机构和欧洲合作机构。 1980年,在多年的核扩散压力之后,我们推动苏联的最终解体和自由民主价值观的胜利。 在每一个案例中,西方外交政策的目标都和国内政策的目标相联系。

    搜狐   49 阅读   2022-07-26 10:57
  • 加拿大外交部证实:1名雇佣兵在乌克兰东部死亡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7月24日报道,加拿大外交部当日表示,一名在乌克兰参战的加拿大公民最近在乌东部顿巴斯地区死亡,已联系死者家属,并向其提供领事协助。出于隐私考虑,加外交部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美国国务院23日曾公布,2名在乌克兰参战的美公民最近在乌克兰死亡。路透社报道表示,这名加拿大公民与上述2名美国公民是一起死亡的。加外交部与美国务院均未提供他们的死亡时间和具体情况。

    荔枝网   37 阅读   2022-07-26 10:20
  • 美国核指挥系统的防御能力如此不堪?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月23日引述十来个匿名人士的消息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发现了“最令人震惊的事情之一”:安装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手机信号塔上的华为设备,能够捕获和扰乱五角大楼的高度限制性通信,包括美国战略司令部用于监督核武库的通信。据称所谓匿名人士都是美国现任或前任国家安全官员,其中一名前FBI官员说,“这将影响我们对核三位一体的基本指挥和控制能力”。

    环球时报   31 阅读   2022-07-26 10:14
  • 伊朗正式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拟从德空运现钞,事情新变化

    伊朗中央银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的近四个月内,该国非石油出口带来的外汇收入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2%以上。 紧接着,伊朗石化行业消息人士称,无论与世界大国是否达成协议,伊朗的石油收入都会上涨,美国近二周以来对该国能源公司实施的一些新禁令不会打击伊朗日益增长的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出口,更不会产生实际影响。

    米尔网   39 阅读   2022-07-26 09:11
  • 日媒:日本试射高超音速武器所用发动机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4日在鹿儿岛县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成功发射了观测火箭S-520-RD1号机,为开发力争达到五六倍音速以上的高超音速武器所用发动机进行试验。 报道称,火箭全长9.15米,直径0.52米,重2.6吨。上部搭载的发动机模拟装置在分离后的降落速度可能达到5.5马赫(约合时速6500公里)。此前的传统火箭发动机需要装载燃料用于燃烧,而正在开发中的新型发动机可以直接从大气中吸取氧气燃烧(因为是超燃冲压发动机)。

    中华网   40 阅读   2022-07-25 17:11
  • 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合作桥梁变对抗孤岛?

    6月17日,立陶宛铁路运输部门通知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立从18日起停止为俄向该州运输被欧盟列入制裁目录的商品提供过境服务。此项禁令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打击。对此,俄罗斯方面予以强硬回击。俄外交部立即召见立驻俄临时代办,要求立方撤销相关禁令,并表示将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国家利益的权利。在俄乌冲突及由此引发的制裁大战将俄欧关系推至崩溃边缘的背景下,立陶宛此举无疑使地区紧张局势再度升级。

    新浪   35 阅读   2022-07-25 17:02
  • 伊朗海军成立无人机师 夯实在海湾地区的战略影响力

    7月中旬,伊朗海军在伊朗南部海域举行仪式,宣布成立首个海军无人机师。该师隶属伊朗海军南方舰队,装备侦察和战斗多型无人机,配备可搭载无人机的各型舰艇。伊朗成立无人机师,在军事和战略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无人机部队的大规模应用,也是伊朗增强海湾地区话语权,反制美国的重要途径。

    中国国防报   47 阅读   2022-07-25 16:31
  • 德资深政客盯上法国核武库:德国应出资建立联合核威慑

    当地时间23日,德国资深政客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接受采访时提议,随着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发生潜在核战争的威胁笼罩欧洲,德国应该为法国维持其核武库提供资金。 沃尔夫冈宣称俄罗斯方面“每天都在威胁进行核打击”,通过德国《星期日世界报》的采访提出,“我很清楚一件事:我们也需要欧洲层面的核威慑”。他说,法国拥有这样的武器,“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德国人必须为法国的核力量做出财政贡献,以换取联合核威慑。”

    腾讯网   49 阅读   2022-07-25 16:27
  • 改造本国武装力量,澳防长拿中国做借口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宣布,澳大利亚正在对本国武装力量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将在中国军力增强的背景下加强其战斗力。 报道称,马尔斯在澳大利亚天空新闻台节目中指出:“我们应当走升级武装力量的道路,并使军队尽可能具备战斗力。我们看到,中国正在进行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斗力提升,作战实力不断增强,这一事实不容回避。在这种情况下,令澳大利亚保持推动本国利益的能力非常重要。我们的澳英美联盟伙伴关系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消息   42 阅读   2022-07-25 16:24
  • 美国试图从三个方向,扼住中国,基辛格严厉警告拜登政府

    美国作为一个世界第一强国,心里肯定是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国家对他的地位造成威胁,这是一种对美国威严的挑战。然而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遏制和围追堵截中,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就让美国的心里越发不安,中国对美国霸权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便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头号敌人。所以美国在遏制中国崛起的行动上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几乎是进行了全面围堵,致力于将中国的发展狠狠地遏制住!

    搜狐   39 阅读   2022-07-25 14:16
  • 韩国武器近五年出口环比增176%,跻身全球前十武器出口国

    韩国武器近五年出口环比增约176%,报告预测,今年韩国武器出口额有望达100亿美元。 据韩联社7月24日报道,韩国进出口银行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韩国武器出口环比(2012年至2016年)增加176.8%,韩国产武器的国际军火市场占有率为2.8%,位居全球第八。 具体来看,韩产武器出口增幅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等全球十大武器出口国中最大。韩产武器市占率从2012年至2016年的1%增至2017年至2021年的2.8%。

    澎湃新闻   38 阅读   2022-07-25 14:05
  • 外媒继续关注我新型舰载机:光洁的令人难以置信

    航母“福建舰”下水,外媒也开始关注我军下一代配套舰载机。美国The Drive网站“战区”栏目7月23日关注了我新型舰载机首张“高清照片”。   该网站表示,新型舰载机涂装了战术灰色涂装、低可视度军徽和类似于歼-15舰载机的“飞鲨”图案,证明该机将是配套我国下一代航母的舰载机。“战区”栏目还分析称,这架战机采用了一系列隐身化设计,包括采用了WS-21型具备低可探测设计的新型发动机。

    观察者   33 阅读   2022-07-25 13:50
  • 斯里兰卡因中国项目陷债务危机?斯驻华大使回应

    自2009年内战结束以来,斯里兰卡的经济不断发展,一度被列为南亚中高收入国家,但今年却陷入债务危机,累计外债约500亿美元,以“破产国家”身份寻求援助,斯里兰卡民众也面临缺油缺粮缺药等难题,不得不上街乃至冲进总统与总理府邸抗议。   民众多次抗议活动一度导致斯里兰卡政局混乱。时任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于7月15日正式辞职,时任斯里兰卡总理维克拉马辛哈先是宣布辞去总理一职后担任代理总统,而后在7月20日的总统选举投票中以过半数选票当选斯里兰卡新总统。

    新京报   36 阅读   2022-07-25 12:38
  • 俄乌战争关键时刻!普京换上了这位虎将

    近日,鲁斯塔姆·穆拉多夫中将被任命为俄军乌克兰“东部”集群司令。之前《共青团真理报》报道过,在顿巴斯展开行动的俄军“中部”和“南部”集群分别由拉宾上将和苏罗维金大将指挥。 不久前他们解放了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 这位新任“东部”集群司令穆拉多夫中将这样深得普京的器重,究竟是个怎样的将领呢?

    中华网   31 阅读   2022-07-25 12:29
  • 乌军用M109自行火炮让俄军吃大亏,俄军将面临极大挑战

    乌军炮兵用美制M109自行火炮,让俄军炮兵吃了不小的亏。这让人有点奇怪,炮兵是俄军对乌军优势最大的兵种,怎么会打不过乌军还会吃亏呢? M109系列火炮的最初研制可以上溯到20世纪的50年代,主要任务是在欧洲战场上支援北约地面部队,火力压制苏军。后来,M109系列进行了多次改进,炮管越来越长,射程越来越远,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M109的最新改进型是身管长度58倍口径,射程超过70千米。挪威援助给乌克兰的M109A3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品,技术算不上先进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挪威才舍得把它送给乌克兰.但就是这么一款老旧火炮,却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战果。

    搜狐   36 阅读   2022-07-25 12:25
  • 美媒:乌国际军团士气下降 “能否活下去完全看运气”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赴乌克兰作战的外籍雇佣兵人数越来越少,士气也不断下降。乌克兰“国际军团”发言人称,面临新兵短缺问题,正在探索扩大招募的途径。一些雇佣兵表示,俄罗斯持续不断的轰炸令他们感到恐惧,“能否活下来完全看运气”。

    凤凰网   27 阅读   2022-07-25 12:17
  • 俄军打击敖德萨等地的乌军事目标 乌称俄军从多个方向炮击

    24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军对敖德萨、顿涅茨克地区等地的军事目标进行了打击。乌克兰方面表示,俄军在多个方向进行了炮击。 俄军打击敖德萨等地的乌军事目标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24日通报称,俄军使用高精度远程海基和空基武器打击了基洛沃格勒一座机场内的乌克兰空军装备。俄军还打击了敖德萨港内的一艘乌克兰军舰,和一处存放了美国提供的“鱼叉”反舰导弹的仓库,打击中还摧毁了对乌克兰海军舰艇进行维修和改造的生产设施。俄军还使用高精度武器打击了尼古拉耶夫市的乌克兰武装部队和弹药库。此外,俄防空部队还在哈尔科夫地区等地击落多架乌克兰无人机,还在顿涅茨克地区等地拦截了多枚飓风和“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的火箭弹。俄军还对顿涅茨克地区等地的乌克兰指挥所、弹药库、燃料库等军事目标进行了打击。

    环球网   37 阅读   2022-07-25 12:09
  • 以军称在加沙附近海域拦截一艘走私武器的船只

    以色列军方表示,当地时间24日凌晨,以海军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附近海域拦截了一艘走私武器的渔船。 根据以军发布的声明,该渔船从埃及西奈半岛出发,违反以色列安全指示,进入加沙地带南部以色列划定的禁渔区捕鱼。以色列海军在警告无效后向该渔船开火,船上人员跳入海中并游至加沙地带海滩。以军称,在该船只上发现了走私的军事设备。

    央视网   33 阅读   2022-07-25 11:29
  • 美官员证实向乌追加2.7亿美元军援 含4套“海马斯”火箭炮

    据美国《军队时报》网站7月23日报道,官员们周五证实,作为帮助乌克兰打击俄罗斯的最新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白宫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另外2.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580架“凤凰幽灵”无人机和4套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

    参考消息   32 阅读   2022-07-25 10:25
  • 俄媒披露:美在乌研制“选择性生物武器”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发表题为《美国人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里制造针对斯拉夫人和亚洲人的选择性生物武器》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俄媒披露:美在乌研制“选择性生物武器” 俄罗斯知名专家、微生物学家伊戈尔·尼库林说,美国正在竭尽所能转移人们对其在乌克兰制造的生物威胁的注意力。目前乌克兰有30多个美国生物实验室,并被多次记录到新的、早前未知的疾病暴发。尼库林指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使用核生化武器的国家。我认为,他们最好看看自己正在乌克兰做什么。”

    中华网   28 阅读   2022-07-25 10:06
  • 为上印度航母做准备,“超级大黄蜂”在印展示滑跃起飞

    据英国海军技术网站7月21日报道,美国波音公司的F/A-18“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已成功完成作战演示测试,证明其能够从印度海军的航母上起飞执行任务。 报道称,这次展示在印度果阿的汉萨海军航空基地进行。在测试中,美国海军的两架F/A-18E战机完成了数次滑跃起飞和阻拦着舰,以满足印度海军的测试要求。此外,战机还在空对空和空对地等配置下以多种重量进行了性能飞行试验。

    参考消息   31 阅读   2022-07-25 09:22
  • 英军上将:绝不能低估中国!军费是俄罗斯4倍

    鲍里斯·约翰逊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一直主张对华强硬,前不久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约翰逊竟然还扬言“英国不会放弃香港”。事实证明,在很多英国保守派的脑子里,仍然保留着根深蒂固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他们似乎看不到自己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

    西陆网   50 阅读   2022-07-23 13:17
  • 俄罗斯表彰多名“特别军事行动”表现出色军人

    据俄新社21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对在特别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的俄军人说,他们的成就具有历史性。 报道称,军工企业金刚石-安泰公司负责人扬·诺维科夫与多名表现英勇的俄军人当天获颁最高国家奖章。 绍伊古在颁授仪式上说:“希望你们能继续自信、可靠地保卫我们的国家、它的独立、它的公民。你们所做的一切——这已经是历史了。所以请继续书写这段历史,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国家的历史。”

    参考消息   44 阅读   2022-07-23 13:12
  • 俄罗斯跟英国展开海上对抗!核潜艇,军舰都上来

    俄乌打得难解难分之际,战斗民族跟英国也硬扛上了!7月23日,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披露,一艘英国军舰正在北海跟两艘俄罗斯潜艇展开激烈角逐,这是莫斯科与西方国家在乌克兰以外地区的最新一次对抗。 英国《独立报》周五称,两艘俄军潜艇出现在位于挪威卑尔根地区西北部的北海,一艘是配备弹道导弹的"北德文斯克"号,另一艘是核潜艇“阿库拉”型,也被称为“飓风”和“鲨鱼”。英国海军派出号称“潜艇猎手”的“波特兰号”军舰前往北海追踪两艘俄罗斯潜艇。

    搜狐   55 阅读   2022-07-23 13:00
  • 日本正式批准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外交部:坚决反对

    7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今天举行临时会议,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制定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表示,自去年4月日本政府作出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错误决定以来,国际社会以及日本国内民众的质疑和反对一直没有停止。各方普遍关切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可能给太平洋沿岸国家造成的海洋环境、公众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并就核污染水排海方案的正当性、日本数据的可靠性、净化装置的有效性、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疑问。

    观察者   55 阅读   2022-07-23 12:38
  • 大量展示证人证词,“国会山骚乱”听证会剑指特朗普!

    在花了近一年时间,进行了1000多次面谈,审阅了袭击当天的14万份文件后,美国负责调查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21日晚举行听证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2日称,听证会所展示的证据表明,时任总统的特朗普没有在暴力事件发生时的187分钟里采取行动。2021年1月6日,数以千计的特朗普支持者冲入美国国会大厦,试图阻止国会证实拜登当选美国总统。

    海外网   52 阅读   2022-07-23 12:31
  • 俄媒:可用多梯次配置的防空系统应对“海马斯”火箭炮威胁

    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专家认为,发电站、供水站、工厂、配电网和变电站可能遭受美国“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系统使用的新战术导弹打击。俄罗斯的领土也可能遭到攻击。不过,俄罗斯专家认为,俄多梯次配置的防空系统能有效应对这一威胁。 报道称,负责独联体国家联合防空系统事务的俄前空军副总司令艾捷奇·比热夫断言:“配备射程达300公里导弹的‘海马斯’系统已在乌克兰出现了一段时间,而且乌军已经在用这些系统开火。”但比热夫对基辅威胁用美国导弹打击克里米亚目标、尤其是刻赤海峡大桥的真实性表示质疑。他说:“为使用这些装备对克里米亚大桥实施可能的打击,乌军首先必须缩短必要的距离。但整个地区已在俄罗斯的控制之下。因此,乌军没有对这一战略目标实施打击的桥头堡。”

    新华网   50 阅读   2022-07-23 12:27
  • 印媒曝新总统月薪和安保配置:月薪50万卢比

    当地时间7月21日,印度民主联盟推选的候选人莫尔穆战胜对手,当选印度第15任总统。莫尔穆由此成为印度第二位女总统,也是第一位出身部落地区的总统。

    澎湃新闻   52 阅读   2022-07-23 12:03
  • 尹锡悦嘱咐韩外长要向中方事先说明这些问题消除误解

    韩国总统尹锡悦21日在听取外交部工作汇报时要求外交部积极开展对华外交,不让中方在供应链问题上对韩方产生误解。   报道称,韩国总统办公室发言人姜仁仙当天在记者会上介绍外交部的工作汇报情况。尹锡悦向外长朴振表示,就韩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外交部应向中方事先说明情况,以防中方产生误解。若已产生误解,外交部应积极开展外交消除有关误解。

    参考消息   27 阅读   2022-07-23 11:32
  • 美军将测试超大型无人潜航器 作战方式很“狡猾”

    虎鲸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性情凶猛,善于进攻。在美军的武器装备中,也有一头“虎鲸”。美军将在今年对“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进行测试,主要测试其有效载荷和携带水雷的情况。 与动物虎鲸相同,“虎鲸”无人潜航器不仅凭借其80吨的体重,成为了无人潜航器家族中的“大块头”,还兼具“狡猾”的作战方式。动物虎鲸在捕杀猎物时,会先让自己肺部充满空气,之后将肚皮朝上安静地躺在海面上,待悄悄接近猎物后,再突然翻身捕捉他们。“虎鲸”无人潜航器凭借特殊的“心脏”,能在靠近海面附近时安静运行,再加上“尾鳍”上的保护罩,能有效降低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噪音,使其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再用“大肚子”里搭载的装备达成作战目的。也就是说,“虎鲸”虽然体形庞大,却能较好地利用其低噪音性执行监视、侦察等任务,也可潜入港口外进行布雷。

    新华网   31 阅读   2022-07-23 11:17
  • 谴责美英澳核扩散行径 向国际社会发出正义声音

    《危险的合谋:美英澳核潜艇合作的核扩散风险》报告7月20日在京发布。这份由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与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联合发布的专题报告,表达了中国智库和学者对于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带来核扩散风险的关注,传递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正义声音。针对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秘书长李驰江。

    解放军报   38 阅读   2022-07-22 18:01
  • 乌克兰卫星制导远火:弹体上密布火箭喷口

    乌克兰R-624桤木制导火箭弹,弹体前部一圈90个微型脉冲火箭喷口,用于修正飞行弹道。 ​​​桤木以现有的70公里射程和250公斤战斗部的9M55火箭弹为基础,升级后的火箭弹(现在称为R624)增加了一个新的固体燃料发动机、GPS辅助的惯性制导和90个微小的制导推进器,将火箭的圆周误差概率(CEP)大幅降低到约10米。

    网易   32 阅读   2022-07-22 17:46
  • 美频频在太平洋地区刷存在感 战斗机群在东亚联演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频频在太平洋地区刷存在感——出动先进战斗机与日本、韩国举行联合军演;调集隐形轰炸机在澳大利亚部署,高调展示实力;承诺每年给予太平洋岛国6000万美元的投资与援助资金,并新设两个大使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的种种举动,目的是进一步扩大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将给地区稳定带来安全挑战。

    新华网   40 阅读   2022-07-22 17:43
  • 美国空军参谋长“强烈暗示”:可能对乌军援西方战机

    “美国空军司令暗示西方战机可能前往乌克兰”。美国“防务一号”网站以此为题报道称,美国空军参谋长小查尔斯·布朗20日在一场会议上说,乌克兰可能会获得西方战机,其飞行员也有可能获得相关培训,以对抗俄罗斯。不过同一天,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回答类似问题时称,在培训乌克兰飞行员方面,美方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但正考虑多种选择。

    凤凰网   37 阅读   2022-07-22 17:29
  • 法国扩大对欧军售阻碍重重 阵风战机屡次败给F35

    英国媒体日前刊文指出,长期以来,法国制造的战斗机、护卫舰、导弹系统受到国际军火市场青睐,法国也把军售视为其核心利益之一,不仅能赚取外汇、促进国内军工技术发展,还能配合外交政策实施。不过近年来,法国制造的武器在欧洲市场表现不佳,还经常被美国抢走订单,法国政府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但面临诸多阻碍。

    中国国防报   37 阅读   2022-07-22 17:25
  • 英国无人机群已做好准备,将抢占未来空中优势

    我们都知道,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在各国的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各国对于无人机的研制,这也使无人机在各国的军事运用中,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此外,随着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这就加快了各国对于无人机实战化的发展,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本国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实战中,以此用最低的成本,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战力,并能够达到最好的作战效果。

    搜狐   39 阅读   2022-07-22 17:21
  • 外媒:意大利总统解散议会 将于9月提前举行选举

    据俄罗斯卫星社21日报道,意大利总统办公室当天发布消息称,该国总统马塔雷拉解散议会。 消息说:“总统马塔雷拉在听取两院议长的建议后,根据宪法第88条签署法令解散参议院和众议院。”

    http://news.haiwainet.cn/n/2022/0722/c3541083-3246   30 阅读   2022-07-22 17:17
  • 印度唯一现役航母发生火灾 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7月20日,印度海军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在海上试航时发生火灾。火势已得到控制,没有人员伤亡报告。印度海军下令对事故展开调查。“维克拉玛蒂亚”号是印度唯一现役航母,也被译作“超日王”号,此前发生过多起火灾,在2019年4月的火灾中,一名海军军官丧生。

    凤凰网   33 阅读   2022-07-22 17:06
  • 使不惯!美媒:西方军援正变成乌军“后勤噩梦”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0日报道称,西方的武器眼下正在乌克兰的战斗中发挥作用,但在前线把它们投入使用让乌克兰军队很头疼。 伦敦的防务和安全智库——皇家三军研究所本月早些时候说:“目前每个国家零敲碎打地捐赠一批枪支的做法正在迅速变成乌军的一场后勤噩梦,每一批武器都需要单独的培训、维护和后勤渠道。”

    参考消息   33 阅读   2022-07-22 17:01
  • 惊险!美国政客演说时被退伍老兵偷袭 两人激烈搏斗

    当地时间7月21日晚间,美国纽约州州长候选人、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李·泽尔丁发表竞选演说时遇袭,并与嫌犯发生激烈搏斗,最终嫌犯被逮捕。

    新浪   30 阅读   2022-07-22 16:58
  • 日本民众冒雨抗议政府为安倍举行国葬:请倾听民意

    日本政府当地时间22日上午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日本市民团体当天冒雨聚集在首相官邸前,抗议政府的这一决定。 22日上午,东京降下阵雨,近200人站在首相官邸附近的人行道上,反复高喊口号“反对内阁会议的决定”“不要美化安倍政治”“请倾听民意”等。有日本民众称,国葬应该在国会上好好讨论后再进行,“这实际上是强制民众吊唁,违反了宪法。”日本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也表示,为安倍举行国葬的决定“没有法律依据”。

    海外网   23 阅读   2022-07-22 16:55
  • 美军C17运输机为战略核潜艇空投补给物资

    来自第7空运中队的 C-17 Globemaster III 机组人员和亨利·M·杰克逊号战略核潜艇的水手最近在太平洋进行了垂直补给。

    网易   22 阅读   2022-07-22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