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大核电站,也是欧洲最大核电站之一——扎波罗热核电站,正陷入一场严重的安全危机。 如得不到妥善处理,这座核电站有可能成为欧洲人21世纪的噩梦,一场切尔诺贝利式的人间悲剧。 为阻止悲剧重演,当地时间8月23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开会,商讨对策。 【这是座怎样的核电站?】 扎波罗热核电站为何足以惊动联合国? 乌克兰东南部的扎波罗热核电站。 乌克兰东南部的扎波罗热核电站。 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资料: 启动时间:1977年 地点: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东南部埃涅尔戈达尔市附近 规模:装机容量6000兆瓦、6个发电机组 作用:发电量占乌克兰总量1/4 地位:欧洲地区机组最多、功率最大核电站、乌最大核电站 运营:目前由乌国家核电公司管理 显然,这座核电站是乌克兰电力系统“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国电力供应来说,不可或缺。 【核电站现状如何?】 3月初,俄军入乌后,占据了扎波罗热核电站。7月中旬以来,埃涅尔戈达尔市成为乌俄军事争夺的前沿,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也多次遭军事打击。 目前,该核电站氮氧装置、辐射检测设备、高压电线等先后受损,一座反应炉停止运转。核电站的露天干式储存设施被火箭弹击中,该设施含174个存有乏燃料的容器。 扎波罗热州军民政府主要委员会成员罗戈夫表示,连接核电站与乌当局控制区4条输电线中的3条,已经损毁。如轰炸继续,最后一条输电线损毁,将导致核电站与乌电网的联通“完全中断”。 罗戈夫指出,该核电站目前仅占原产能的17%至20%。“核电站停堆不是问题,用5至10秒就可做到”,他提醒,“但以后需两年来冷却,要几百万立方米的水”,换言之,重启反应堆非常不易。 而这,将使乌克兰遭遇一场能源危机。 【核电站被攻,为何危险?】 乌国家核电公司警告,扎波罗热核电站被攻击,“存在氢气泄漏和放射性粒子扩散的风险”,“发生火灾的风险高”。乌总统泽连斯基则称,如灾难发生,将“威胁整个欧洲”,“一切取决于风的方向和速度”。 当地时间5月1日,乌克兰东南部,一名俄军人守卫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一个区域。 当地时间5月1日,乌克兰东南部,一名俄军人守卫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一个区域。 如核电站继续被攻击,俄专家们认为,当年切尔诺贝利、福岛核电站的悲剧,或再度上演: 第一,影响人类健康。 据预测,一旦该核电站发生事故,放射性物质将随风向和云扩散,可能波及波兰、德国、斯洛伐克、土耳其、格鲁吉亚等国,甚至更远。 放射性物质或导致欧洲居民急性辐射中毒。即使是当时暴露在较低辐射水平下,未来几十年,受污染人群患癌率也会升高。 第二,形成生态污染。 放射性物质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储存在核电站内的放射性废弃物如保管不当,流向外界,危险性同样不容小觑。 第三,冲击安全秩序。 核灾害一旦难以控制,就可能在乌克兰引发大规模移民潮,难民流向欧洲各国,将冲击欧洲本就脆弱的安全秩序。何况一些欧洲国家,至今还未能从切尔诺贝利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 【俄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面对潜在危机,俄乌互相指控对方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 扎波罗热核电站一角。 扎波罗热核电站一角。 8月18日,俄放射性、化学与生物防御部队司令基里洛夫表示,乌军一个月内12次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落弹50多枚,还发动了5次巡飞导弹攻击。 俄驻美大使馆也指责乌武装部队“蓄意”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在有辐射危险设施的区域“发起挑衅”,“对欧洲核安全构成威胁”。 乌克兰则指称,是俄军用火箭弹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并将那里作为“可能进行攻击和储存武器的基地”。乌方认为,该核电站有约500名俄士兵和50辆装甲车守卫。 乌总统泽连斯基多次公开批评俄以核电站为“要挟”,呼吁国际社会对俄核工业实施制裁。他还要求,所有俄军立即无条件地从核电站和邻近地区撤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俄外交部强调,从防止核材料和放射性材料泄漏的角度来看,俄军人“有理由保卫该核电站”。按罗戈夫的说法,“只有俄防空系统、俄士兵才能保护核电站免受破坏”。 此外,俄军正计划暂停该核电站运行,并寻找燃料供应商,计划在核动力装置停运后,用柴油发电机为核燃料冷却系统供电。 【美欧帮腔“撒谎”?普京表态】 美欧近来在国际上持续与俄针锋相对。8月初,美国务卿布林肯指责莫斯科将扎波罗热核电站用作袭击乌军的“核盾牌”,比利用“人肉盾牌”更恶劣。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批评俄方“严重与不负责任地违反”核安全规定,给其扣上一顶“无视国际准则”的帽子。 俄方称欧盟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上“公然撒谎”。图片来源:今日俄罗斯报道截图 俄方称欧盟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上“公然撒谎”。图片来源:今日俄罗斯报道截图 然而,俄外交部和俄驻美大使馆发声驳斥称,美国、欧洲在扎波罗热问题上“公然撒谎”,“肆无忌惮地诋毁”俄罗斯。 俄使馆指出,基辅政权系统性、周期性地打击该核电站,目的是建立一个30公里的隔离区,引入国际力量并指责俄开展“核恐怖主义”。华盛顿这样做只会鼓励基辅“有罪不罚”,而欧洲可能不得不用几十年来消除灾难性后果。 20日,埃涅尔戈达尔市政府透露关键信息——乌军从第聂伯河相反方向炮轰扎波罗热核电站,使用的是“西方提供的远程武器”。这似乎佐证了俄使馆的声明。 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总统普京深知情势危急。近日,普京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时指出,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是乌军所为。他强调俄方愿为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提供必要援助,到核电站实地评估。 【停止“自杀”!联合国紧急呼吁】 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攻击,是“自杀行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警告。他建议把该核电站划定为“非军事区”,军事设备和人员撤离,以免引发核灾难。 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已就此事召开紧急会议,当地时间23日,安理会又应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申请,开会应对局势。 会上,俄方代表否认俄在核电站区域部署任何武器,称乌方持续攻击核电站,导致设施和建筑被破坏;乌方代表则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必须按乌要求在核电站内检查,重申乌对核电站拥有主权。 会议中,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呼吁有关当事方保持最大克制,把相关核电站意外风险降到最低,不能让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的悲剧重演。 【检查团将至,各方作何反应?】 面对危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此前警告,此事“凸显了核灾难发生的真实风险”。他计划于9月亲率原子能机构专家团前往当地,确保相关设施的物理和核安全得到保障。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 乌方之前以这会赋予俄军对核电站的“控制正当性”为由,多次拒绝这一提议。 不过,18日,乌总统泽连斯基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会晤时,就启动检查任务的概况达成一致。乌总统办公厅称,“联合国人员须通过未被占领土合法执行任务”。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称,联合国有能力在后勤和安全层面,支持原子能机构人员到核电站检查。但俄官员认为,让原子能机构人员经由基辅战场前线到达核电站,“有很大风险”。(完)
中国新闻网 34 阅读 2022-08-25 09:0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一段音频片段,声音是根据2亿光年外的英仙座黑洞的压力波而合成的。据报道,这段音波来自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8月2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太空中没有声音的误解源于大多数空间是真空,无法让声波传播。”但天文学家发现,事实上,星系团存在大量气体,黑洞发出的压力波能在星团中引起涟漪,因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取到了英仙座星系团中黑洞释放出的压力波。 天文学家表示,黑洞中的声音大约在中央C以下57个八度音阶,人耳无法听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音频技术提升波形频率,从而使人们能够听到黑洞的声音。 此外,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阿尔忒弥斯一号”将于8月29日登月。
东方网 40 阅读 2022-08-24 18:11当地时间2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出访加拿大,寻求扩大两国在能源、矿产、汽车等方面的合作。 22日当天,正在加拿大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会谈。 朔尔茨在会谈中表示,为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德国正在加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天然气等能源的进口。朔尔茨还表示,在能源转型期间,德国需要更多液化天然气和绿色氢能,而加拿大可以成为德国这两种能源的重要合作伙伴。 德国总理 朔尔茨:我们正在努力实现在天然气供应方面的独立性,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进行大量的投资。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拿大正在探索向欧洲直接出口液化天然气的可行性。 加拿大总理 特鲁多:眼下我们正尽我们所能地为全球增加能源供应,我们要尽快提高产能,同时探索是否能出口液化天然气,看看加拿大能否直接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以前有没有过先例。 不过,加拿大东海岸目前没有液化天然气运输终端,因此德国无法立即从加拿大获得大量液化天然气。同时,当地的环保人士和组织也一直在抗议加拿大扩大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德国一些能源专家则警告,两国的相关协议对于解决欧洲能源危机而言只能起到微小的作用,且代价高昂。 目前,高昂的能源价格和天然气短缺已迫使德国民众削减消费,同时严重影响金属、化肥等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正常生产。德国央行22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德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胀率将持续走高,今年秋季很可能将达到两位数。
东方网 34 阅读 2022-08-24 13:41据荷兰BNO新闻网23日报道,意大利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该国一名男子同时检出感染了猴痘病毒、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这是全球首例已知病例。 这名36岁的意大利男子曾前往西班牙旅行5天,他在回国约9天后出现了发烧、喉咙痛、疲劳、头痛和腹股沟发炎等症状。根据发表在一本传染病医学杂志上的病例报告,这名男子在出现症状3天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后,他前往医院进行一系列检查,发现猴痘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也呈阳性。该患者在住院近一星期后已经出院。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称,由于这是目前唯一报告的猴痘病毒、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合并感染的病例,因此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同时感染多种病毒是否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澎湃网 30 阅读 2022-08-24 13:37俄乌冲突爆发已有半年,迄今仍无停火迹象。不过,这场被称为“二战以来欧洲最大地缘政治危机”已经彻底改变了世界局势:多国经济尚未走出疫情带来的阴影,又面临着通胀、供应链中断及能源危机;西方与俄罗斯势同水火,撕裂了本就脆弱的国际安全格局。 纷争不止。外界普遍认为,这次原计划的“闪电突袭”行动很大可能持续数年。即将到来的冬季可能会成为冲突的“关键节点”,这其中,有五大变量恐将影响未来走势。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1日,乌克兰基辅电视塔附近发生两次爆炸。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门表示,爆炸造成5人死亡。乌克兰内务部表示,乌克兰24电视频道和1+1电视频道的播出将会受到影响。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1日,乌克兰基辅电视塔附近发生两次爆炸。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门表示,爆炸造成5人死亡。乌克兰内务部表示,乌克兰24电视频道和1+1电视频道的播出将会受到影响。 绵延半年 俄乌冲突是否进入新阶段 8月以来,炮弹不断落在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引发多方对于核灾难风险的担忧。早在今年3月,俄军就宣称已控制扎波罗热核电站,但数月以来,炮火仍未止息,仿佛是看不到停火曙光的缩影。 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3月底,俄罗斯宣称第一阶段军事行动基本完成,将专注“解放”乌东顿巴斯地区。随着俄军步步推进,7月,俄方已完全控制乌东卢甘斯克,乌方承认失守。 与寻求“稳扎稳打”的俄军不同,乌克兰军队近期则把进攻重点转向南部战线,并多次发布消息称正在酝酿大举反攻。 克里米亚军事基地及弹药库发生多起袭击,乌方未正式承认责任,但泽连斯基表明战争“从克里米亚开始,要在克里米亚结束”。 英国国防部预测,俄乌冲突很快将进入“新阶段”,形成一条从扎波罗热附近延伸至赫尔松的长达约350公里的战线。 而随着俄乌冲突持续,五大变量或将对俄乌局势产生影响。 当地时间4月21日,乌克兰别列齐夫卡村附近乌克兰士兵检查俄罗斯军队在最近战斗后撤退时遗弃的弹药。 资料图:乌克兰别列齐夫卡村附近乌克兰士兵检查俄罗斯军队在最近战斗后撤退时遗弃的弹药。 变量一:凌冬将至 气候,预计将很快成为关键变量之一。 近来,乌克兰已多次“放风”,希望在冬季前至少取得一场战术胜利。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还指,乌克兰必须在冬季前取得实质性进展,否则俄军将有更多时间稳固战场形势,乌军反击将变得更加困难。 毕竟,莫斯科曾在“冬将军”的助威下,打败了拿破仑与希特勒的军队,如今,又有能源武器在手,多次“挟天然气”以令欧洲诸国。 尽管欧洲跟随美国对俄能源制裁,但目前来看,更多的是遭到制裁“反噬”。多国能源账单飙升,民众为冬季供暖忧心忡忡。 而麻烦缠身的欧洲国家,又还剩多少精力支持乌克兰? 彭博社对此直言,“无论使用什么指标(衡量),普京都正在赢得能源战。” 当地时间8月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艘乌克兰运粮船已进入土耳其领海。据报道,当地时间2日晚,首艘乌克兰运粮船抵达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入海口,目前已在指定锚地停泊。此船装载超过2.6万吨玉米,1日离开敖德萨港,接受检查后将驶往黎巴嫩。 当地时间8月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艘乌克兰运粮船已进入土耳其领海。此船装载超过2.6万吨玉米,1日离开敖德萨港,接受检查后将驶往黎巴嫩。 变量二:通胀考验 持续的俄乌冲突也在加剧全球通胀风险,为未来局势变动埋下“隐患”。 国际粮食价格和原油价格在8月出现下跌,但大宗商品市场的逐渐冷却,并没有很快反映在民众生活成本上,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率仍不断刷新数十年来新高。 欧盟统计局8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9国7月通胀率为8.9%,再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全球粮食供应面临不确定性。尽管俄乌罕见达成粮食运输协议,载有数十万吨乌克兰农产品的船只从黑海运出,但要想解全球之“饥”,显然还不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目前,俄化肥和农业出口仍面临“障碍”。 分析指出,俄乌冲突爆发重创尚未走出新冠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加之相关制裁措施推高欧美各国物价,通货膨胀对居民购买力的压力,正在考验各国对乌克兰的支持。 2022年6月18日,乌军士兵使用美国提供的M777榴弹炮向俄军阵地开火。 2022年6月18日,乌军士兵使用美国提供的M777榴弹炮向俄军阵地开火。 变量三:西方军援 重重压力下,美西方还能对乌拿出多少实际援助? 西方媒体对此不太肯定,因为原本抱团的西方阵营如今出现了“分裂”。 一方面,美国仍在带头“拱火”,包括累计向乌提供约100亿美元军事支持。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也继续主张全力支持乌克兰。 相较之下,欧洲多国有些“后劲不足”。特别是法德两国,似乎更渴望通过谈判快速达成解决方案。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旗下的“援乌追踪”数据库还显示,近几个月来,欧洲六国对乌援助直线下跌,其中在7月,未向乌提供任何新的双边军事援助承诺。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俄罗斯研究项目主任科夫曼认为,欧洲的援助或已达极限,这将迫使乌方进行“弹药节食”。 资料图:一名俄罗斯士兵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守卫。 资料图:一名俄罗斯士兵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守卫。 变量四:核灾难风险 从切尔诺贝利到扎波罗热核电站,阴影从未消散。近来,围绕着核灾难的关注度再次升温,英、法、德、美等国领导人敦促各方,保持军事克制。 这座欧洲最大核电站长期处于俄方控制,乌技术人员负责运行。但双方对于核电站的攻防,从真枪实炮到“信息战”,一直在反复拉扯。 按照乌克兰的统计,俄军曾定期炮击核电站地区,且由于俄方袭击,核电站乏燃料储存设施周围多个辐射监测传感器受损。泽连斯基还特地添了“一把火”,称倘若发生核灾难,受影响的将是整个欧洲。 俄军则发表声明,声称乌军多次使用大炮等对核电站地区进行攻击,并质疑乌方将其当作寻求西方支援的筹码。因为一些外交官曾暗示,核袭击被西方国家视为俄乌局势的“红线”之一,“除非越过红线,否则(西方)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意愿”。 那么,会发生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更可怕的灾难吗? 目前来看,防止事态升级,仍是冲突各方的首要选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赴乌斡旋磋商。法总统马克龙也就此与普京通话,后者同意法方有关派遣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团进入核电站的建议。 当地时间3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新一轮面对面谈判。图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谈判前讲话。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新一轮面对面谈判。图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谈判前讲话。 变量五:民心向背 在一些外媒看来,接下来最大的“变量”,或许在于西方国家民众的态度。 原本支持乌克兰的部分民众,如今已对冲突产生“疲劳”。其中,对10个欧洲国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的受访者认为,相对于自身麻烦,政府对乌克兰关注得太多。 与之相伴,有外交官和观察家注意到,一些西方国家因担心得到民众“冷淡的支持”,而回避对乌具体举措,甚至越来越不愿意公开反对俄罗斯。 不过,舆论降温并不意味着冲突结束。分析认为,鉴于各方立场非常矛盾,俄乌冲突目前仍没有解决方案。莫斯科政治分析员卡拉乔夫指出,由于双方似乎都未考虑停火,“战事可能会持续数年”。而与此相伴的大国博弈将会带来怎样的此消彼长,仍有待观察。
中国新闻网 24 阅读 2022-08-24 13:2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22日说,严重干旱影响非洲之角至少1000万儿童,这一数字在两个月内增加约40%。 儿基会说,2月至4月间,非洲之角受干旱影响面临严重饥饿、营养不良和干渴等问题的儿童数量由725万增至至少1000万。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现阶段有超过170万名儿童因“严重急性营养不良”需要紧急治疗。如果当地今后数周没有降雨,这个数字将升至200万。 儿基会先前呼吁筹集1.19亿美元应急。如今面对旱情加剧,儿基会将筹款金额增至近2.5亿美元,但迄今仅筹集到20%资金。 儿基会分管东部和南部非洲地区事务的官员穆罕默德·福尔说:“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数周内就会有大量儿童死亡。饥荒即将来临。” 依据儿基会说法,非洲之角正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由于连续四年雨季缺雨,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牲畜死亡,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营养不良和疾病风险上升。儿基会警告,这些人极度依赖人道主义援助。 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部,包括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苏丹和乌干达八个国家。这片地区呈犀牛角状,向东伸入阿拉伯海,因此得名非洲之角。这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常年遭受地区冲突和周期性大旱灾困扰。
中国新闻网 31 阅读 2022-08-23 17:55当地时间2022年7月23日,乌克兰尼古拉耶夫,一名乌克兰士兵在一条狗的陪伴下,在米科勒夫地区的前线坚守阵地。人民视觉 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22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表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有近9000名乌克兰士兵牺牲。 据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在一次退伍军人活动中,扎卢日内说,乌克兰的孩子们需要特别关注,“因为他们的父亲上过前线,可能是牺牲的近9000名英雄之一”。法国24小时电视台(France24)指出,乌方上一次公布乌士兵阵亡情况还是4月份。 据美联社报道,乌方公布的乌克兰军人阵亡人数与俄方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军方最后一次更新是在 3 月 25 日,当时称有 1351 名俄罗斯士兵在第一个月的战斗中丧生。美国军方官员两周前估计,俄罗斯已有70000 至 80000 名士兵在冲突中阵亡或受伤。 另据联合国消息,2月24日冲突爆发以来,共造成5587名平民死亡,7890人受伤,这一估计数字可能比实际情况更低。联合国儿童机构8月22日表示,2月底以来,至少有972名乌克兰儿童因冲突死亡或受伤。
澎湃网 142 阅读 2022-08-23 13:508月22日,2022年女排亚洲杯小组赛第二轮,中国女排3:2战胜越南女排,获得亚洲杯两连胜。 本届亚洲杯,中国女排并未派遣一线队员出战,更多年轻小将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前两局,中国女排快速进入状态,以25:12、25:6大比分取胜。 第三局,越南女排通过人员调整给中国女排带来不小冲击,中国女排在拦网方面出现波动,虽然顽强挽救5个局点,但仍以29:31被对手扳回一局。第四局,气势正盛的越南女排以25:21再扳一局,将比赛拖入决胜局。第五局,双方比分交替上升,中国女排顶住压力,以15:12击败对手。 胜利固然可喜,但年轻队员通过大赛历练收获成长更为珍贵。23日19时,中国女排将对阵小组赛第三个对手菲律宾队,姑娘们继续加油!
海外网 28 阅读 2022-08-22 17:48以色列政府考虑向居住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开放埃拉特附近的拉蒙机场,这一消息近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巴勒斯坦政府方面说,以方未与巴方沟通,敦促同胞警惕这一“别有用心”的举措。 以方开放机场? 多家媒体8月早些时候报道,以色列政府考虑允许居住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从拉蒙机场搭乘两家土耳其航空运营商的航班离开巴以地区。 这是2021年1月24日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拍摄的以色列航空公司班机。新华社发(吉尔·科恩·马根摄) 以色列机场管理局随后证实上述报道并发布了航班信息:飞马航空公司前往土耳其安塔利亚,阿特拉斯环球航空公司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上述两个目的地每周均有两趟航班,首趟航班定于22日执飞。 不过,以色列机场管理局21日说,原先安排将推迟执行,没有提及原因。 目前,绝大多数巴勒斯坦人离开巴以地区的通道为约旦河西岸地区与约旦之间的艾伦比桥陆路口岸。 由于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连接外部的陆路口岸均由以色列实际控制,加之以军早在20多年前就把加沙国际机场炸成废墟,巴勒斯坦地区尚无机场可用,许多巴勒斯坦人难以离开。 这是2021年12月7日拍摄的以色列沿加沙地带“智能”隔离墙。新华社发(以色列国防部供图) 舆论认为,以方向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开放拉蒙机场的安排充满不确定性。《以色列时报》指出,从约旦河西岸到拉蒙机场最近距离也有近3小时车程。 以色列民航领域战略顾问阿米尔·阿西说,只有持巴勒斯坦护照的巴勒斯坦人在获得以方特别许可证后才被允许登机。许可证在登机前3至7天内签发,未获许可证的巴勒斯坦人仍无法前往拉蒙机场。 按照阿西说法,获得许可证的巴勒斯坦人将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以南的以方检查站接受检查,然后改乘专车前往机场。 阿西说,安塔利亚、伊斯坦布尔是深受巴勒斯坦人欢迎的旅行目的地,以方还考虑今后向巴勒斯坦人开放前往塞浦路斯、埃及红海度假地沙姆沙伊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航班。 2021年12月22日,巴勒斯坦工人在加沙城一港口维修渔船。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巴方警惕圈套 巴勒斯坦方面对以色列政府“示好”姿态并不买账,认为这将令巴勒斯坦人拥有独立机场的希望更渺茫。 巴勒斯坦交通部发言人穆萨·拉哈勒对媒体说,以方从未与巴勒斯坦政府沟通协调开放拉蒙机场安排,他呼吁巴勒斯坦人不要“落入圈套”,称以方仅仅是想获得经济收益,而且“侵犯了巴勒斯坦主权和拥有机场的权利”。 拉哈勒说:“如果以色列想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为什么禁止我们使用(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的)本-古里安机场?那里要比拉蒙机场更靠近约旦河西岸。” 这是2021年1月24日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拍摄的以色列航空公司班机。新华社发(吉尔·科恩·马根摄) 巴勒斯坦方面一直呼吁获得耶路撒冷北部卡兰迪亚机场的运营权。卡兰迪亚机场由英国修建,是巴以地区首座机场。1967年,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约旦河西岸,取得这座机场控制权。 以色列政府2000年关闭卡兰迪亚机场,近几年在机场附近开始建犹太人定居点,引发巴方强烈不满。 就以方向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开放拉蒙机场的动机,当地媒体分析,这对以方来说有利可图,大多数以色列人会选择从本-古里安机场离境,只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从拉蒙机场离境;加之受新冠疫情冲击,这座斥巨资建成的机场2019年启用以来客流量一直惨淡。
新华网 29 阅读 2022-08-22 17:47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自8月11日以来,美国已动用398辆油罐车将从叙利亚偷盗的石油运往伊拉克美军基地,将其强盗本性暴露无遗。 根据叙利亚石油和矿产资源部日前发表的声明,今年上半年叙石油日均产量8.03万桶。而美军每天从叙东北部地区盗采的石油多达6.6万桶,约等于叙利亚每天石油产量的83%。 资料图:2020年8月27日,叙利亚东北部哈塞卡省马利基耶(Al-Malikiyah),美军士兵聚集在一辆军车前。 资料图:2020年8月27日,叙利亚东北部哈塞卡省马利基耶(Al-Malikiyah),美军士兵聚集在一辆军车前。 美国偷盗叙利亚石油资源,给叙利亚石油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来自叙利亚石油与矿产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因美国偷油,叙利亚石油业从战争开始到今年年中已经遭受了近1050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一直将叙利亚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并以“反恐”为名占领了叙利亚东北部大片土地,却在叙利亚大肆掠夺油气资源,使得原本作为石油出口国的叙利亚现在反而要依赖石油进口,加剧了叙利亚的能源危机,严重阻碍了叙利亚战后重建进程。 事实上,美国觊觎中东地区石油已久,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公开表示,美军之所以会留在叙利亚,就是为了控制石油。 除了石油,美国还从叙利亚掠夺粮食。叙东北部哈塞克省是该国重要的粮食产地,美军曾多次在这里走私或烧毁叙利亚小麦。 叙利亚曾经是粮食出口国,如今却面临粮荒,三分之二人口依赖人道援助维持生计,过半人口无法得到粮食保障,进一步加剧了叙利亚的人道主义灾难。 美国一方面疯狂掠夺叙利亚资源,一方面对叙利亚实施严格制裁,导致叙利亚货币大幅贬值、物价飙升、物资紧缺,民众生活举步维艰。 多年来,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先后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发动战争。事实证明,所谓的“反恐”只是服务美国利益的工具。如果有利可图,美国不惜成为恐怖分子。 无数事实证明,美国所到之处,没有带来和平与繁荣,只有无尽的战争和灾难。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为一己私利,侵犯他国主权、掠夺资源、伤害平民,将其宣扬的“民主”和“人权”价值观抛诸脑后,所谓的“世界警察”正在成为真正的强盗国家。 Plundering oil and food in Syria makes U.S. a world robber (ECNS) -- U.S. forces have stolen 398 tankers of Syrian oil since Aug. 11 and sent them to bases in Iraq, the Syrian state news agency SANA reported on Tuesday. On Aug. 8, the Ministr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Syria said that the average daily output of Syrian oil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2 was 80,300 barrels, while U.S. occupying forces and their "mercenaries" are grabbing an average of 66,000 barrels a day, accounting for over 83 percent of Syria's oil output. The ministry said that total losses in the oil sector amounted to about $105 billion by the end of the first half of 2022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on Syria, causing significant losses to the country's oil industry. The U.S. has listed Syria as a "state supporting terrorism" and occupied a large area of northeast Syria in the name of "anti-terrorism." But what it has actually done is plundering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country. Syria, which used to be an oil exporter, is now an oil importer, aggravating its energy crisis and hindering its reconstruction. The U.S. has long coveted oil in the Middle East. Former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admitted in public that U.S. troops were left in Syria “only for the oil.” Apart from oil, the U.S.-led military coalition has also smuggled and burned Syrian wheat many times in Al-Hasakah governorate, northeastern Syria. Once a food exporter, Syria now faces an acute food shortage. Two-thirds of the Syrian population relies on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and over half are food insecure, further exacerbating the humanitarian disaster in the country. Meanwhile, the U.S. has imposed strict sanctions on Syria, resulting in a sharp depreciation of the Syrian pound, soaring commodity prices, shortage of materials, and additional misery. On the pretext of "anti-terrorism", the U.S. has waged a series of wars in Afghanistan, Iraq, Syria, and other countries, which has proven that "anti-terrorism" is nothing but an excuse. It will not hesitate to take risks if there are profits to gain. Fac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U.S. has brought no peace to places it has invaded. It violates the sovereignty of other countries, plunders resources, and harms civilians for its global hegemony. It cares nothing about the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it has long advocated, and is becoming a world robber rather than the “world policeman.”
中国新闻网 41 阅读 2022-08-19 22:35世界卫生组织17日说,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已报告逾3.5万例猴痘病例,其中包括12例死亡病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报告了上述情况。他说,上周新增近7500例猴痘病例,比之前一周增加20%,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欧洲和美洲,感染者主要为男男性行为者。 8月14日,人们在英国曼彻斯特一处猴痘疫苗接种点外排队等待接种疫苗。新华社发(乔恩·休珀摄) 据法新社报道,针对法国一只宠物犬疑似被主人传染猴痘病毒的情况,两名世卫组织官员呼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毒被传给动物,发生变异。 世卫组织猴痘问题技术负责人罗莎蒙德·刘易斯说,这是人类传染给动物猴痘病毒的第一例报告病例,“相信这是犬类感染(猴痘)的第一例病例”。 刘易斯说,公共卫生专家一直认为理论上存在猴痘病毒从人传给动物的风险,公共卫生机构一直建议感染者与宠物隔离。她提醒,要小心处理感染者的废弃物,以免传染家庭以外的动物,如啮齿动物。一旦猴痘病毒传染给动物群体,在“不同环境下”传播,就可能发生变异。 8月3日,一名男子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家诊所内接种猴痘疫苗。新华社发(伊斯梅尔·佩拉科拉摄) 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认为,家养宠物感染猴痘病毒问题不大,更危险的情况是病毒传播至密集栖息的哺乳动物,“在一只动物传染给其他一只又一只的过程中,病毒会快速演变”。 据英国《柳叶刀》杂志日前刊发的一篇论文,法国两名男子出现猴痘病毒感染症状后,与他们共同居住的宠物犬也感染了猴痘病毒。 世卫组织说,多种动物会感染猴痘病毒,包括一些鼠类和多个种类的猴子。猴痘病毒的天然宿主尚未确定,但啮齿动物可能性最大。 科学家1958年在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体内首次发现这种病毒,当时这些猴子出现“痘状”传染病,猴痘病毒因此得名。1970年刚果(金)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之后病毒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流行。今年5月以来,不少非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海外网 44 阅读 2022-08-18 19:30综合报道,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首次报道了第一例人类向狗传播猴痘的病例后,世界卫生组织(WHO)猴痘问题技术负责人刘易斯当地时间17日表示,这是报告的第一例人传动物的病例。 资料图为猴痘病毒阳性标本。 资料图为猴痘病毒阳性标本。 报道称,刘易斯表示,“这是报告的第一例人传动物的病例,我们认为这是首例犬类感染病例。” 据报道,该病例出现在法国巴黎,两名男子和他们的狗一起生活。感染猴痘的男性开始出现症状12天后,发现狗也出现症状。分析表明,狗体内的病毒与男性的感染的猴痘病毒完全相同。 此外,WHO还呼吁猴痘患者避免让动物接触此病毒。 有专家指出,暂时没有证据表明狗会将这种疾病传染给其他狗或人。
中国新闻网 33 阅读 2022-08-18 15:38随着猴痘疫情在全球蔓延,疫苗开始供不应求。作为唯一一家获得批准的猴痘疫苗生产公司,丹麦疫苗制造商Bavarian Nordic在8月17日表示,随着全球病例的不断增加,该公司不再确定疫苗生产是否能满足需求,因此正在探索将部分生产外包的可能性。 点击查看大图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彭博社报道,Bavarian Nordic公司副总裁索伦森(Rolf Sass Sorensen)17日称,“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市场形势”,全球对于猴痘疫苗的需求不断上升,“即使升级我们在丹麦的现有生产基地,也无法继续满足所面临的需求增加”。 索伦森表示,为增加产能,该公司正在探索将部分生产外包的可能性,包括将技术转让给一家美国合同制造商。他补充说,目前该公司没有同大宗生产商进行任何具体谈判,但正在调查和研究有哪些选择。 此外,Bavarian Nordic公司首席执行官查普林(Paul Chaplin)17日向丹麦媒体表示,如果加快流程,该公司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将疫苗生产的技术转让给美国生产商。正常情况下需要约9个月的时间。 Bavarian Nordic公司开发的疫苗Jynneos于2018年获得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18岁以上的高危成年人群中预防天花和猴痘感染。这是FDA批准的唯一一款非复制型天花疫苗,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获批的猴痘疫苗。 彭博社称,寻求外包生产将标志着Bavarian Nordic公司的转变。截至目前,该公司一直坚称其丹麦工厂(产能约为每年3000万剂)可以交付所有订单,此前还表示,将技术转让给第三方生产商的过程将“过于繁琐、昂贵且耗时太长”。 点击查看大图 Jynneos疫苗(资料图) 猴痘是一种可人畜共患的疾病,与天花病毒是近亲,引起的疾病症状与天花相似,但没有天花那么严重。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出汗、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密切接触的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但通过家庭传播的情况正在发生,有时根本没有明确的接触史。 猴痘原本常多发于西非和中非地区。但今年5月以来,全球有多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国家和地区陆陆续续发现猴痘确诊病例,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7月23日,世卫组织宣布多国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世卫组织数据,截至8月15日,猴痘病毒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传播,各国已报告了总计3.5万例确诊病例和141例可能病例,另有12例死亡病例,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来自欧洲和美洲地区。 我国尚未发现输入型猴痘病例,但海关总署在对全国海关口岸卫生检疫工作进行部署,防止疫情叠加。
观察者网 44 阅读 2022-08-17 20:50Mpox、OPOXID-22、Poxy McPoxface、TRUMP-22……公众正在为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命名猴痘病毒贡献灵感,这些五花八门的词组中,或许有一个将成为猴痘病毒的新名称。 据路透社8月16日报道,世卫组织有权对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的现有疾病分配新名称。这些疾病名称通常由某个技术委员会闭门选定,但世卫组织这次决定公开征集猴痘病毒新名称。 世卫组织已经收到学者、医生等不同群体提出的数十个命名建议。加拿大一个男性健康组织主管塞缪尔·米列洛提交的新名称Mpox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建议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师杰里米·福斯特提交了一个“技术流”名称OPOXID-22。 世卫组织承受给猴痘病毒改名的压力。批评人士认为,猴痘之名有误导性,因为猴子并非这种病毒的主要宿主。一些知名科学家6月联名呼吁为猴痘更名,要求新名称“中立、不歧视、不污名化”。 世卫组织发言人法德拉·沙伊卜16日说,“为猴痘找到一个新名称非常重要”,要确保它不冒犯任何特定人群、动物、国家、地区等。 沙伊卜没有给出猴痘病毒更名时间表,表示世卫组织将“根据科学准确性、接受度、发音以及是否可用于不同语言”从公众命名建议中选定名称,希望找到“一个不会污名化(任何群体)的名称”。 世卫组织12日宣布对猴痘病毒分支重新命名,新名称将由罗马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组成。比如,先前刚果盆地分支更名为分支I,西非分支更名为分支II。分支II又包括两个亚分支,即IIa和IIb,其中IIb是2022年猴痘疫情中主要传播的一组病毒变种。 猴痘先前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今年5月以来,不少非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卫组织7月23日宣布,今年多国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科学家1958年在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体内首次发现这种病毒,当时这些猴子出现“痘状”传染病,猴痘病毒因此得名。世卫组织9日强调,当前猴痘疫情与猴子没有关联,应停止伤害甚至杀死猴子。
澎湃网 42 阅读 2022-08-17 20:11据巴西环球体育网16日报道,国际足联最终确认取消世界杯预选赛南美区去年9月被中断的一场比赛的补赛,同时两国足协都将支付罚款。 去年9月5日南美区世预赛巴西主场与阿根廷的比赛中,由于东道主认为4名客队球员没有遵守本国防疫规定,巴西卫生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在比赛开场5分钟时强行进入场地中止了比赛。 之后两国足协上诉国际足联纪律委员会,最终确定今年9月在澳大利亚进行补赛。但由于比赛的结果已经对两队晋级世界杯决赛圈没有任何影响,补赛还会影响两支队伍备战世界杯,最终巴西足协、阿根廷足协和国际足联三方达成一致,决定取消这场比赛。 巴西足协主席罗德里格斯说:“根据国家队教练组的请求,我们向国际足联提出取消这场比赛。我们现在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在卡塔尔获得‘六冠王’称号。” 此外,国际足联要求巴西足协支付30万瑞士法郎的罚款,阿根廷足协支付15万瑞郎。 巴西和阿根廷足协都决定将罚款的25%直接捐赠给世界卫生组织,支持该组织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努力。 在这场比赛取消后,巴西足协决定利用空出的时间增加一场友谊赛。他们将分别于9月22日和27日在欧洲与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队进行友谊赛。
央视网 38 阅读 2022-08-17 14:17面对持续飙升的物价,33岁的法国人玛丽昂·法瓦尔-吉永选择少去商品价格较高的市场买水果蔬菜。她直言:“那样花钱,简直是灾难。” 自去年9月以来,法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连创新高,5月同比涨幅达5.2%,6月达5.8%,7月至6.1%,均为1985年以来最高水平。 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7月份,法国老百姓在超市经常购买的商品价格连续第八个月加速上涨,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6.8%,其中肉类、奶蛋及其制品、面包和谷类价格涨幅分别为8.8%、8%和7.6%。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成本上升、全球供应链受阻等因素影响,咖啡机、电水壶、烤面包机等小家电以及各类家庭生活用品价格涨幅甚至高过通胀率。 67岁的莱昂·梅尔尼安告诉记者,他9年前从黎巴嫩移居巴黎,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从无闲钱外出度假,今年以来只在廉价超市买食品,每个月能省大约100欧元,甜品之类以往偶尔奖赏自己的“小确幸”,现在都已割舍。 法国经济界普遍认为,通胀率仍会继续上升。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此前预计,法国通胀将在2023年中期达峰,然后开始走低。 由于机票、租车、酒店、餐饮价格上涨,本地旅游、组团出行等成为今夏法国人度假趋势。 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居民埃玛纽埃尔提前数周与朋友商量组团出行,最终去地中海科西嘉岛放松了几天。“以我的经济状况,这个夏天根本不可能独自外出度假。”51岁的埃玛纽埃尔告诉记者。 几天前,法国议会通过了政府提出的《紧急保护购买力法案》。法国政府将通过提供住房补贴、油价补贴等措施,支持民众扛过通胀高峰。 随着夏季接近尾声,法瓦尔-吉永开始担心冬季取暖费用问题。“我住的房子用燃料油和木柴取暖,即便政府紧急措施中有一项是燃料补贴,取暖费还是很贵啊。” 今年冬天,使用燃料油取暖的300多万户法国家庭将面临巨大压力。在截至今年5月的一年间,法国燃料油价格上涨了84%。 “我们不得不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法国人需要适应新形势。”梅尔尼安说。
央视网 24 阅读 2022-08-17 14:15近来,随着特朗普海湖庄园遭联邦调查局(FBI)突击搜查一事持续发酵,美国两党截然不同的态度,引人寻味。 一边是特朗普及共和党持续的猛烈抨击,另一边是民主党人的沉默不语。 向来“你死我活”的驴象之争,这一次是偃旗息鼓,还是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 资料图:特朗普称,他要求全体白宫工作人员戴上口罩工作。但当天特朗普自己却没有戴口罩,他声称自己不需要遵循这一指示,因为他“远离所有人”。 资料图:特朗普。 美国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美国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这个国家的人们不会再忍受另一场骗局。” 特朗普在“搜家”事件后,15日首次接受媒体专访时说。 和特朗普一样,愤怒的共和党人也一再强烈谴责,认为“FBI的行动破坏了公众对司法系统的信心”,质疑美国司法部和FBI的调查存在政治动机。 一些右翼媒体更是直接将司法部长加兰德的此次行动,视为对特朗普和共和党的“打击报复”。2016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提名加兰德出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填补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亚离世后的空缺。但由于当时参议院被共和党控制,这一提名被搁置。 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FBI和美国司法部自是对此予以否认。加兰德在力挺FBI时强调,“维护法治意味着平等地运用法治,没有恐惧和偏袒”。 美国舆论不断发酵之际,令人意外的是,民主党人却陷入沉默,对搜查一事“几乎没有发表什么看法”。 白宫新闻发言人直接丢出三个“不”——“不干涉、不知情、不参与”,并一再拒绝评论,“我们绝对不能对此发表评论”“我真的无法对此发表意见”…… 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在充斥着“没完没了的混乱”的美国政治局面下,最终难有定论。有分析称,不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抑或美国司法部或者FBI,其各执一词、相互攻击的背后,只是“政党恶斗和权力搏杀”。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1月20日中午,美国当选总统、民主党人拜登在国会山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1月20日中午,美国当选总统、民主党人拜登在国会山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 政治极化,美国变成“分裂”的国家 这些年来,特朗普所面临的指控调查接连不断。按他自己的说法,从2015年他在特朗普大厦宣布竞选总统后,所谓“猎巫行动”就已开始。 2016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就曾面临民主党人“通俄门”的指控。而他的竞争对手希拉里则被翻出“邮件门”的旧账,备受打击,最终在选举中落败。 几年后,党争轮回再现。竞选总统连任的特朗普又和当时的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拜登“杠上”——情报界人士匿名检举特朗普2019年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时,要求对方调查拜登及其儿子亨特。民主党人随即将其视为扳倒特朗普的关键“把柄”,动作不断,最终演变为弹劾大战。 而今,尽管还有两年时间,特朗普和拜登等似乎已在为下一次大选 “预热”。“搜家”事件发生后,特朗普私人律师更是直接放话:“如果特朗普当选(总统),他会做的第一件事将是搜查拜登的每一间住宅。” 为了选票,驴象两党持续交火,政治极化几乎已把美国变成一个“分裂的国家”。而随着中期选举临近,这样的情况,或许只会变得更糟。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2年8月10日,一名戴着面具的示威者在美国纽约特朗普大厦外模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两日,特朗普大厦前示威者、记者、围观民众等人流聚集。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2年8月10日,一名戴着面具的示威者在美国纽约特朗普大厦外模仿特朗普。近两日,特朗普大厦前示威者、记者、围观民众等人流聚集。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党争已成为“美国政治中心的黑洞” 美国党争已成为“美国政治中心的黑洞”,社会分裂加剧、政治冲突升级,“可能会动摇美国的根基”。英国《经济学人》8月10日评论称。 一方面,由于特朗普极大可能在2024年再次代表共和党参加总统选举,且正带领多名共和党人抢夺中期选举的国会及地方政府职位,“搜家”风波可能将演变为重大政治风暴。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在特朗普站台后,至少有188名共和党候选人在初选中胜出,其影响力仍不可小觑。而拜登政府的民意支持率接连创新低,民主党内担忧中期选举将“遭遇惨败”。“搜家”事件背后,或许不免有打压共和党士气之意。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针锋相对,美国社会面临进一步撕裂。 在特朗普大厦前,特朗普的反对者打出了“逮捕特朗普”的横幅。与此同时,特朗普被“栽赃”的阴谋论却成为某些社交媒体平台的主基调,还有网友留言恐吓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甚至付诸行动。 对于这样的场景,福克斯新闻主播威尔·凯恩感慨道,“我们看到了国家永久撕裂的样子。”甚至有网友评论称,这次“搜家”事件,“打响了美国第二次内战的第一枪”。 分析指出,随着中期选举愈加接近,美国两党的政治攻讦愈加严厉,将加剧中期选举的情绪化和暴力化,加深社会撕裂和冲突,也使选举成为暴力温床,可能重挫美国人赖以自豪的民主。(完)
中国新闻网 44 阅读 2022-08-17 14:07俄罗斯杜马主席沃洛金8月15日称,“没有美国和欧盟的帮助,乌克兰政府已无法再履行对公民的义务”,沃洛金指出,乌克兰目前税收只占国家预算的40%,超过60%的预算成了军事开支,每月赤字更是高达50亿美元。显然,没有美国和欧盟的所谓帮助,乌克兰俨然已经破产。 据报道,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一直很缓慢。 到目前为止,欧盟承诺的90亿欧元长期贷款计划中,只有10亿欧元到位。 迄今为止,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达40亿美元。
东方网 37 阅读 2022-08-17 14:01根据一项有关美国温度风险的新研究数据显示,美国一条延伸至芝加哥以北的“极端热带”(extreme heat belt)正在形成。这条高温带穿过美国中部,将在未来30年影响超过1.07亿美国人。 该研究报告称,到2053年,从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以及向北延伸至五大湖区域的美国中心地带,该范围的美国民众可能会经历体感温度超过125华氏度(51.6摄氏度)的高温天气。报告还指出,这种情况在加州死亡谷(California's Death Valley)或美国中东部地区会更常见。 点击查看大图 美国NBC新闻15日报道该报道研究成果:美国将在2053年遭遇一条“极端热带” 该预测报告是非营利性组织“第一街基金会”(First Street Foundation)最新研究出的极端高温模型中的一部分内容,该模型已通过了同行测评。模型显示,由于气候变化,在未来的30年中,美国大部分地区体感温度超过100华氏度(37摄氏度)的高温天数将会增加。 点击查看大图 预计未来几天,美国中部体感温度将超过125华氏度(51.6摄氏度)。图自美国NBC新闻 “第一街基金会”首席研究员杰里米·波特表示,无论是危险高温天气的绝对增加,还是只是局部的高温天气,气温上升造成的影响将会波及到每个人。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今年世界各国都经历了极端高温天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8月8日发布的最新月度气候报告显示,今年7月是自有气候记录以来,近130年以来美国经历的第三个炎热的7月。 点击查看大图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美国死亡谷去年测得温度打破往年记录。 “第一街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利用这个模型创建了一个名为“风险因素”的在线工具,为人们提供超局部快照,以显示所生活区域如何受到极端温度影响,以及未来30年内可能发生的气温变化。 该模型使用高分辨率地表温度探测,纳入了植被覆盖率、与水域的接近程度和其他决定当地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对未来几十年温室气体排放的不同预测情景来计算未来的高温风险天气。 据介绍,根据该模型,相关研究人员观测了美国今年最热的7天,并计算出30年后最热的天数。他们发现,一个地区如果今年所经历最热天数为7天,到了2053年所经历最热天数平均会达到18天。 波特表示,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迈阿密戴德郡,该地区今年最热的7天内体感温度为103华氏度(39.4摄氏度),按照上述模型计算,预计在未来30年内该体感温度天气将增加到34天。 点击查看大图 各郡体感温度超过100华氏度(37摄氏度)的预计天数。图自美国NBC新闻 除了广泛的高温天数增加,“第一街基金会”的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条“极端热带”(extreme heat belt),它覆盖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积。 目前,美国50个郡县约810万居民面临体感温度超过125华氏度(51.6摄氏度)的风险。但根据上述研究模型,到2053年,这一数据将会扩大到1000多个郡县,超过1.07亿人口受影响。 波特还表示:该条极端温度带向北延伸到很远,以至于很多人听到威斯康星州南部和芝加哥都会成为极端温度带的一部分,就会感到惊讶。” 点击查看大图 毗邻五大湖的威斯康州和芝加哥州 极端高温天气的急剧增加可能会影响美国某些地区人们的生计。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科学教授中村信郎表示,该极端温度带对农业的影响令人担忧。 他补充说,极端高温天气还会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和安全问题。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全国范围内,高温天气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其他任何天气。
观察者网 20 阅读 2022-08-15 22:16据路透社8月10日报道,大约一年前,疲惫不堪的美国军方人员结束了从阿富汗撤离的行动,政府各部门的官员不得不面对公众的严格审查,因为人们要搞清美国耗时最长的战争是如何以混乱和塔利班重新掌权告终的。 报道称,在美国本月纪念撤军一周年之际,一些美国官员和专家表示,拜登总统的政府没有正确评估从这场持续20年的战争和塔利班的胜利中汲取的教训,便又往前走了。 他们说,也没有人公开为那场混乱的撤离行动承担责任。那场行动导致13名美国军人命丧喀布尔机场,并把数百名美国公民和数万名阿富汗人抛在身后。 负责追踪约1460亿美元重建援助资金的美国特别监察长约翰·索普科说:“我们需要翻开一本名为‘阿富汗20年’的丑陋历史书,看看我们为什么失败。”
参考消息网 78 阅读 2022-08-13 10:25据外交部网站8月12日消息,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访问柬埔寨、孟加拉国和蒙古国,并在山东青岛接待韩国外长朴振、尼泊尔外长卡德加访华后,8月11日接受了中央媒体采访。 点击查看大图 一、问: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此次中国—东盟外长会取得哪些成果?在当前国际地区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背景下,中方为推动东亚合作作出哪些努力? 王毅:面对新冠疫情跌宕、经济下行压力上升、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回潮等挑战,中国和东盟各国外长齐聚金边,发出了共求和平、共谋发展、共促稳定的声音,展示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为年内举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做了政治准备。 外长们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起步有力,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超4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中国从东盟进口超过210亿美元农产品,中老铁路辐射效应明显,中国同东盟国家疫苗研发生产稳步推进。各方均认为,中国东盟合作是亚太区域合作最成功、最富活力的范例。 会议最大成果是全面落实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共识,达成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规划了下步合作重点和方向。中方全面梳理半年多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在36个领域取得的进展,各方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外长们一致认为,要不断充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会议最大共识是各方同意秉持发展优先理念,共享发展机遇,对接发展战略,打造发展典范。东盟支持全球发展倡议,愿推动倡议在本地区率先落地。各方同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保障产供链畅通,维护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强电商、清洁能源合作,不断培育合作新增长点。 会议最大亮点是中方发表立场文件,鲜明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东盟各国对此普遍欢迎。各方认为,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弘扬真正的多边主义,贡献“亚洲方案”和“亚洲力量”。要警惕域外势力挑动阵营对抗,维护得来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 在东盟同中日韩外长会上,各方认为10+3机制启动25年来,对地区经济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致同意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东亚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中方提出支持10+3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等具体举措,受到地区国家普遍欢迎。 在东亚峰会和东盟地区论坛两个更大范围的外长会上,中方强调两大机制应重温初心,把握方向,呼应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安全的普遍期待,推动机制保持健康发展方向。中方倡议东亚峰会发表关于能源合作的领导人声明,期待各方携手应对能源挑战。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发表了中方倡议的关于重申维护东南亚无核武器区的声明,核心是支持地区国家防扩散努力。 二、问:今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宣言》对稳定南海局势发挥了什么作用? 王毅:南海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家园,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多年来,各方着眼大局,把南海问题放在适当位置,有效管控分歧争议,维持南海总体稳定,确保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2年,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柬埔寨签署《宣言》,至今记忆犹新。20年后,各国外长重聚金边,重温《宣言》精神,一致高度评价《宣言》的里程碑意义,认为《宣言》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确保航行自由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增进了中国东盟政治互信,促进了涉海对话合作。我们一致同意举行《宣言》签署20周年纪念活动,期待就此发表领导人联合声明,展现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决心。我们一致赞赏恢复“南海行为准则”线下磋商,争取年内取得新的成果。我们一致同意将“准则”打造为《宣言》的升级版,确保“准则”有效、富有实质内容、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为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及南海共同治理提供更有力规则保障。 中国与东盟国家作为全面战略伙伴,经过20年协调磨合,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处理好南海问题。中方愿同东盟国家一道,坚定维护《宣言》原则、加快推进“准则”磋商、深化海上对话合作,牢牢把握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的正确方向,将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三、问:此访正值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中方如何在会议期间激浊扬清,反击一些国家颠倒黑白的说法,有力巩固国际社会一个中国共识? 王毅: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发起政治挑衅,制造台海紧张。此次与会和访问期间,我们向各方及时讲清事实、阐明立场,有力回击无理指责,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坚决维护正当权益。 8月2日佩洛西抵台时,正值中国代表团到达金边。美方释放虚假信息,为佩窜访洗白。我们第一时间指出佩此举性质极为恶劣,严重违反一中原则,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严重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背信弃义、蓄意挑衅,只能使美国的国家信誉进一步破产。与14亿多中国人民为敌,决不会有好下场。 中方正义合理主张得到广泛响应支持。俄罗斯、柬埔寨、老挝、印尼、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孟加拉国、希腊、土耳其、新西兰等在会议双多边场合明确表示坚持一中政策,希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地区环境。东盟外长发表声明,重申一中政策,呼吁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 8月3日,七国集团妄称中方反制措施升级紧张局势。我们在会议上戳破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谬论,强调中国应对举措正当、合理、必要、适度,改变台海现状的不是中国,而是企图“以台制华”的美国以及妄想“倚美谋独”的台湾当局。中方的反制恰恰是为了维护台海的和平,维护地区的稳定。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与国交往的“黄金法则”,是发展中国家的“护身法宝”。中国采取的举措也是在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美方无理狡辩一次,我们就揭露回击一次。明确指出美方犯下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纵容支持“台独”势力、蓄意破坏台海和平三大错误,严正警告美国不要轻举妄动,不得一错再错。 佩洛西的倒行逆施令人不齿,既是明目张胆的无理挑衅,更是注定失败的政治闹剧。当前台海形势依然波谲云诡,我们将警惕美国借题发挥,策划加大军事部署,试图制造更大危机;警惕“台独”势力误判形势、内外勾连,在分裂道路上一意孤行;警惕一些国家的政治人物跟风表演,破坏同中国交往的政治基础,冲击联合国宪章和二战后国际体系。 中国政府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我们愿与热爱和平、主持公道的各国朋友一起,共同守护好一个中国原则,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四、问:中国和柬埔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此次访柬取得哪些重要共识? 王毅:中柬是重要近邻和铁杆朋友。两国领导人亲手缔造培育的中柬友谊历经国际风云考验和大风大浪洗礼,坚如磐石,牢不可破。此访期间,双方重温建交初心,传承传统友谊。中方向柬方强调,中国始终是柬可信赖的伙伴和坚强后盾。西哈莫尼国王视中国为最真诚朋友和第二故乡,洪森首相指出柬中“铁杆”友谊在两国已深深扎根,柬人民党中央常委、未来首相候选人洪玛奈强调将传承好、维护好、发展好柬中团结友好事业。双方商定共同举办纪念西哈努克诞辰100周年、明年中柬建交65周年活动,赓续友好传统,使之世代相传、永葆青春活力。 作为大小国家友好相处、真诚相待的典范,中柬率先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不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访期间,柬方明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侵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将与14亿多中国人民坚定站在一起。双方同意以高层共识为引领,以商签新的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为契机,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率先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走实。 近年中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开花结果,给两国人民带来重要福祉。此访期间,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发展战略对接,落实好中柬自贸协定和RCEP,密切经贸、人文、防务、青年等领域合作。中方将继续按柬方需要援助疫苗,开展中医药合作,进口更多柬优质农产品,增开柬赴华航班,便利柬留学生返华复课。 此次访柬,我们深切感受到中柬特殊友谊深入人心,高水平战略合作前景广阔。相信双方将不断巩固政治互信,保持强劲合作势头,持续惠及两国人民,让中柬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五、问:此次访问孟加拉国,是新冠疫情以来中孟一次重要线下交往。请问达成了哪些共识? 王毅:中孟是友好近邻和战略合作伙伴。此次访孟旨在赓续传统友谊,提升互利合作。抵达达卡后即往访孟国父拉赫曼纪念馆,重温双方友好交往史,感受两国关系深厚的历史、社会和民意基础。哈西娜总理感谢中方对孟国父的尊重,强调孟珍视两国友谊,视中国为维护和平、共同发展的重要伙伴。孟方表示,深化孟中团结合作是孟不可替代的选择,孟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赞成个别国家的挑衅行为。 双方同意增进政治互信,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彼此维护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核心利益,支持各自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愿进一步开展治国理政交流。 双方同意密切发展战略协调,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孟“2041年愿景”对接,深化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中方宣布给予孟98%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支持孟扩大对华出口。 双方同意加强社会人文交流,签署了新的文化和旅游交流计划,明确将加强扶贫领域交流合作。中方欢迎孟留学生返华复课,将有序增开两国往来航班。 六、问:蒙古国是中国传统友好邻邦,请介绍一下此次访蒙的重要成果和下阶段重点合作方向? 王毅:中蒙山水相连、休戚与共。在两国领导人亲切关心和战略引领下,中蒙关系正步入快车道,各领域合作成果不断显现。时隔两年再访蒙,目睹乌兰巴托的快速发展,感受到中蒙友好与合作的广阔前景。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地区形势,中蒙命运与共、前途相联,应当成为金不换的好邻居、同患难的好兄弟、共发展的好伙伴。双方一致同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蒙“草原之路”、全球发展倡议同蒙“新复兴政策”、中国“两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同蒙长远发展愿景深入对接,打造双边关系发展的三大引擎。双方重申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中方支持蒙维护稳定,聚焦发展,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蒙方强调奉行一中原则,反对别国干涉中国内政,这一立场一以贯之,不会有任何改变。 务实合作是中蒙关系的重要支柱和突出亮点。根据此访共识,下一步中蒙将发挥陆地接壤优势,加强边境合作,推动口岸能开尽开,铁路公路应联尽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将用好此次签署的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接轨方案,帮助蒙扩大对华开放。将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能源等重大项目,助力蒙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切实惠及蒙民众。双方还将在植树造林、去荒漠化领域加强合作,一道绿化共同家园,共同守护绿地蓝天。 七、问:中韩两国外长长时间会谈交流,达成哪些共识?对中韩关系未来发展有何期待? 王毅:双方都愈发意识到,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分不开的合作伙伴。朴振外长此访正值两国建交30周年纪念日前夕,也是韩国新政府首个高级别访华团组。我们进行的全面、深入、坦诚会谈富有建设性,达成很多重要共识。 双方同意加强政治外交沟通和务实合作,商签两国外交部门关于中韩关系未来发展的共同行动计划,举行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和外交安全“2+2”对话,积极推进中韩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共同研究工作。 双方同意加快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提高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双方同意维护产供链的完整、安全、畅通、开放和包容,遵守世贸规则,坚持非歧视、非排他、公开、透明原则,愿就此开展对话合作。 双方同意办好“中韩文化交流年”活动,开好人文交流促进委员会会议,加强中韩人文、媒体等领域交流合作,增加更多直航航班,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 双方还就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再次全面、深入交换了意见,都认为应重视彼此合理安全关切,努力予以妥善处理,不使其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绊脚石。 中方引喻孔子的“三十而立”,期待中韩关系历经30年洗礼,应更加成熟,更为自主,更趋稳定。韩方引喻孔子的“和而不同”,希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开辟相互尊重、互利合作的新前景。“和而不同”是君子之交。在尊重彼此不同基础上实现的“和”,才是更稳固、更长久的“和”,也是更富韧性、更有温度的“和”。 八、问: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外长不到半年实现互访,请问两国外长此次达成哪些共识? 王毅:中尼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互帮互助的好朋友,共谋发展的好伙伴。卡德加外长此次访华期间,双方又达成重要合作共识。 中方将坚定支持尼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尼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尼方强调将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决不允许利用尼领土从事任何反对中国、损害中国利益的活动,支持中方在西藏、新疆、香港等内部事务上的正当立场。尼认同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理念,愿积极研究参与对接。 双方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跨境铁路可行性研究,积极开展电力等基础设施合作,落实好加德满都内环路升级改造等重要援尼项目,助尼加快疫后复苏,增进尼民众福祉。中方宣布给予尼方98%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欢迎尼扩大对华出口茶叶、中药材和农牧产品。 双方将不断丰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中方愿通过中国南亚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继续向尼援助防灾和医疗物资。加强传统医学、司法、打击跨境犯罪、边境管理、联防联控、口岸等领域合作。增进人文交流,增开直航航班,便利人员往来。中方欢迎尼留学生返华复课。双方都对中尼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观察者网 25 阅读 2022-08-12 10:51美国媒体在报道佩洛西惹来麻烦的亚洲之行时,突然发现了一个未在访问名单中的人物——佩洛西的儿子小保罗‧佩洛西。也就是说,佩洛西竟然悄悄带儿子访问了亚洲,鉴于她“国会山股神”的名号,很多媒体在怀疑,这个丑闻背后又有着怎么样见不得人的官商勾结。 佩洛西亚洲行再爆丑闻!美国舆论炸锅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政治评论员杰西·沃特斯曝料说,佩洛西访问亚洲时竟然悄悄带着儿子。 沃特斯是福克斯新闻网的政治评论员,他在10日的一档节目中揭露说,美国总统拜登的次子享特和其他国家的企业有不正当的金钱往来一直引发诸多争议,现在,和享特有得一拼的人出现了,这就是佩洛西的儿子小保罗‧佩洛西。 沃特斯表示,小保罗‧佩洛西从来就没有正当的职业,但他最近却搭着妈妈的便机,去了趟亚洲。蹊跷的是,他的名字并未列在代表团的正式名单上。 然而,人们只要仔细瞧瞧佩洛西这一行的合照,就可以看到小保罗‧佩洛西的身影。但是,有趣的是,一路紧跟佩洛西亚洲行报道的美国媒体,却对此没有一点报道。 佩洛西亚洲行再爆丑闻!美国舆论炸锅 是他们“没有发现”吗?当然不是,是这些媒体不想让公众知道,佩洛西的儿子竟然也混在代表团里,和妈妈一起去了亚洲。 沃特斯还关注到小保罗‧佩洛西系的紫领带——跟他去乌克兰时系的那条一模一样。“没错——就是乌克兰!”沃特斯说,这些消息在佩洛西的官方网站上根本看不到,因为她不想要让人知道这些。 小保罗‧佩洛西既不是民选官员,也不是佩洛西的顾问,甚至根本就不住在华盛顿顿,但却能一起出访,还与亚洲的政要们见了面。 小保罗‧佩洛西的政商关系更令人生疑。 据报道,小保罗‧佩洛西出现在两家锂矿开采公司的支薪名单上,而亚洲刚好有锂矿场,台湾又恰好是世界锂电池生产的佼佼者。此外,他还大手笔投资新加坡能源业,而那不又是佩洛西访亚洲的另一站吗?沃特斯如此提出质疑说。 佩洛西亚洲行再爆丑闻!美国舆论炸锅 福克斯新闻网还把小保罗‧佩洛西称为小王子,讽刺他的裙带政商关系。 报道说,韩国是“小保罗王子”另一个做生意的地方。就在几个月前,他的公司才和当地企业达成了电动车电池交易。 “享特2.0?”,美国《国会山报》也在报道中质疑佩洛西的儿子是不是在利用她的政治地位牟取个人私利。 面对外界的质疑,佩洛西不得不做出回应。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日报道,佩洛西人证实,她的儿子小保罗·佩洛西与她一起参加了这次旅行。“他的角色是我的陪护,”她说。当被问及小保罗·佩洛西在整个旅程中是否有任何“商业交易”时,这名众议长说:“不,他没有。当然,他没有。” 这么简单的回应当然无法打消外界的疑惑。 《每日邮报》介绍背景说,小保罗·佩洛西是两家锂矿开采公司——St. George's Eco-Mining和Altair International Corp.的董事会成员,而亚洲地区生产全球约75%的锂电池。 福克斯新闻网10日对此的报道是,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周三在记者会上为她带着儿子一起出访亚洲辩护。当记者向佩洛西询问了她的儿子小保罗·佩洛西在此次访问中是否存在时,她说:“他的角色是我的陪护”,“通常,我们会邀请配偶,但不是所有情况下配偶都能来,所以我为他(小保罗)在那里感到自豪。” 佩洛西亚洲行再爆丑闻!美国舆论炸锅 福克斯新闻网称,佩洛西的丈夫老保罗·佩洛西没有参加这次亚洲之行。相反,这名82岁的加州商人的律师上周出现在纳帕县的高等法院,代表他不认罪,否认对他饮酒后开车的指控。 5月下旬的一个深夜,据称由老保罗·佩洛西驾驶的一辆保时捷在纳帕县发生撞车事故。警方声称,他们在严重受损的汽车驾驶座上发现了老保罗·佩洛西。他面临两项轻罪指控。 佩洛西的丈夫和儿子接连给共和党人送去这么大的把柄,看来至少在中期选举之前,佩洛西的日子不会好过。
凤凰网 34 阅读 2022-08-12 10:28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近日,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为欧洲干旱观测站收集数据的研究员安德里亚(Andrea Toreti)警告称,欧洲或将遭遇约500年来最严重干旱。 据报道,安德里亚指出,“(欧洲)2018年的旱灾非常严重,至少回顾过去500年没有发生过与2018年干旱类似的事件”,而据其经验,今年干旱“可能比2018年更极端”。 欧洲干旱观测站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下旬,欧盟约47%土地处于“警告”(warning)状态,17%土地进入最严重的“警戒”(alert)状态。 此前有报道称,受罕见高温天气影响,包括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在内的欧洲多国陆续遭遇严重旱情。伴随灾情持续加重,各国以水资源为基础的能源利用也先后遭遇困境,使欧洲能源危机更加雪上加霜。
东方网 18 阅读 2022-08-11 13:12约旦东部有条纵贯南北荒漠的“沙漠公路”,最北端为约旦-叙利亚口岸。抵达口岸前10公里,有一条东向岔路通往扎塔里难民营——约旦境内最大的叙利亚难民营。34岁的叙利亚人祖阿比未曾想到,她独自带着四个子女在此生活了近10年。 “我离开叙利亚的时候,曾以为最多两个月就能回家,连小女儿的鞋都没带。”祖阿比日前告诉记者。2011年,叙利亚爆发内战。为躲避战乱,祖阿比带着孩子们于2012年来到约旦。 8月2日,在约旦扎塔里叙利亚难民营,叙利亚人祖阿比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大力支持反对派武装,试图推翻叙政府,导致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无数叙利亚人陷入无尽的苦难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1350万叙利亚人被迫离开家园,超过其战前人口半数。 为接收大量叙利亚难民,扎塔里难民营于2012年7月底正式投入使用。10年过去了,尽管这里与祖国只相隔10公里,但许多叙利亚难民仍未能踏上归家之路。 “我还没有做好回家的准备。我的家在战争中被摧毁,什么都没有剩下。”祖阿比说。 祖阿比刚来时,难民营只有帐篷,用水都很困难,但在这里她找到了更为珍贵的东西——安全。“那种感觉就像有人从井里把我的孩子救了出来,”讲起当时的经历,祖阿比热泪夺眶而出,“那是我永远不会被抹去的记忆”。 8月2日,人们走在约旦扎塔里叙利亚难民营里。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10年来,在联合国难民署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共同帮助下,难民营的帐篷陆续替换为预制板房,还建起了医院、学校、足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最多时接纳了12万多名叙利亚难民。 在联合国难民署约旦办公室对外关系官员穆罕默德·塔希尔看来,这10年间的变化并不值得庆祝,因为“叙利亚难民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他表示,从难民营建立之初,难民署就没有将此作为永久安置点,建立难民营只是一种应急措施。难民们希望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必须为他们找到长远发展的出路”。 这是8月2日在约旦扎塔里叙利亚难民营拍摄的一名女孩。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难民署日前发布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难民仍希望未来能够返回叙利亚。虽然大多数人认为目前叙利亚仍然不安全,但回到祖国的渴望依然强烈。祖阿比也在期待着叙形势好转,“我不愿再回到恐惧与不安之中”。 约旦记者协会媒体人士、政治分析家拉瓦什德说,许多叙利亚难民至今仍未回家,是因为叙经济状况可能在未来几年难以恢复,而美国的单边制裁是制约叙经济恢复的重要因素,“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叙利亚实施制裁,最大的输家是叙利亚普通民众”。
新华网 18 阅读 2022-08-11 09:33世界卫生组织9日强调,当前猴痘疫情与猴子没有关联,应停止伤害甚至杀死猴子的行为。 世卫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在日内瓦针对巴西发生的打猴、杀猴事件说,巴西猴痘病例增加与猴子没有关联,“我们目前看到的(猴痘)传播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多地伤猴事件激增。圣保罗州普雷图河畔一个自然保护区在不到一周时间内有10只猴子遭故意伤害或毒杀。动物救援人员怀疑这一情况与当地确诊3例猴痘病例有关。 法新社援引世卫数据报道,巴西迄今报告1700例猴痘确诊病例和1例死亡病例。 哈里斯说,尽管猴痘病毒可以由动物传给人类,但最近在全球多地发生的猴痘疫情经由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遏制猴痘疫情的最佳途径是治疗和帮助猴痘患者,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毒扩散,“绝不是去攻击任何动物”。 科学家1958年在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体内首次发现这种病毒,当时这些猴子出现“痘状”传染病,猴痘病毒因此得名。 世卫组织说,多种动物会感染猴痘病毒,比如松鼠、袋鼠、睡鼠以及多个种类的猴子等。猴痘病毒的天然宿主尚未确定,啮齿动物可能性最大。 猴痘先前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流行,今年5月以来,不少非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澎湃网 38 阅读 2022-08-10 15:28古巴消防局官员亚历山大·阿瓦洛9日表示,马坦萨斯省一储油基地持续多日的火灾灭火工作当天取得进展,但火势尚未完全控制,仍存在新的起火风险。 位于马坦萨斯省马坦萨斯港工业区的储油基地内有8个储油罐,其中一个5日晚遭雷击后起火,大火随后蔓延至紧邻的3个储油罐并引发多次爆炸。据了解,这4个起火储油罐之间间隔约50米。 阿瓦洛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4个着火的储油罐已全部坍塌,储油罐和附近区域仍有燃料在燃烧,但储油基地内其余储油罐和发电机组暂未受到火势影响。消防人员在前一日主要采取防御行动,9日变为攻防并举,进入火情核心区域进行灭火和冷却工作。从10日起,将增派消防员前往灭火。 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9日下午再次前往事故现场。他肯定了当天的灭火行动,并提醒要谨防出现新的火情。 据古巴媒体报道,多架古巴军用直升机持续在火灾现场扑火。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政府9日继续向古巴运送火灾救援物资。 古巴公共卫生部9日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储油基地火灾及引发的爆炸已造成1人死亡、125人受伤,其中106人已出院。公共卫生部还将此前公布的失踪消防员人数更正为14人。 据古巴媒体报道,马坦萨斯港是古巴接收进口燃料最大的港口,火灾事发地是古巴最大的储油基地。
央视网 17 阅读 2022-08-10 14:53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为履行国防订单,乌拉尔机车设备厂发送了又一批特种装备,向国防部运送了T-90M“突破”坦克和BREM-1M装甲抢修车。这两种武器将很快奔赴目前正在进行特别军事行动和需要这种作战装备的地方。报道称,T-90M和BREM-1M是乌拉尔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设计工程师研制的最新产品之一,各方面性能先比此前的俄制坦克性能进步明显。
凤凰网 26 阅读 2022-08-10 11:53当地时间2022年8月8日,土耳其科贾埃利,悬挂土耳其国旗的 "Polarnet" 号船从乌克兰出发并抵达代林杰港。人民视觉 图 从乌克兰出发的一艘运粮船8日抵达土耳其,成为俄罗斯、乌克兰就恢复从黑海港口外运农产品分别与联合国、土耳其签署协议后首艘抵达最终目的地的运粮船。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悬挂土耳其国旗的“波拉内特”号货轮装载1.2万吨玉米,从乌克兰的切尔诺莫斯克港驶出后航行3天,于8日抵达土耳其的代林杰港。 乌克兰和俄罗斯均为谷物出口大国,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大量乌克兰谷物滞留黑海港口无法运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相关协议签署后,已有至少10艘运粮船从乌克兰港口驶出。 首艘驶离的运粮船“拉佐尼”号于本月1日早晨离开敖德萨港,目的地为黎巴嫩的黎波里港。根据土耳其方面的说法,这艘船尚未抵达目的地。截至7日晚,该船停靠在土耳其南部某海岸。 乌克兰政府8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乌克兰皮夫坚内港当天发出第一艘运粮船前往意大利,这意味着协议涉及的3座乌克兰港口都有运粮船驶离。乌克兰政府本月早些时候说,仍有约2000万吨去年收集的粮食等待运输。
澎湃网 23 阅读 2022-08-09 08:34哈瓦那消息:古巴西部一储油基地当地时间5日晚发生的火灾已导致上百人受伤,当地时间8月7日,墨西哥与委内瑞拉派遣特别小组抵达古巴以帮助控制火情。 据古巴国家通讯社拉美社报道,当地时间5日19时左右,该储油基地八个储油罐中的一个遭闪电击中引发火灾,并受强风影响导致火势蔓延至另外两个储油罐。火灾还造成该储油基地发生4起爆炸。该储油基地位于西部马坦萨斯省一工业区内,靠近古巴最大的热电厂之一——安东尼奥∙吉特拉斯热电厂。古巴国家石油公司称,这次火灾和爆炸事故对该国燃料供应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储油基地已暂停向该热电厂输送原油。 据美联社消息,目前,爆炸与火灾已造成1人死亡,122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另有17名消防员失踪。同时有大约4946人撤离,其中大部分来自离火灾最近的杜布罗克社区。 半岛电视台报道称,古巴政府向在石油领域有经验的国际专家寻求帮助。当地时间8月7日,墨西哥与委内瑞拉派遣的特别小组已抵达古巴以帮助控制火情。 受电力供应紧张和燃料短缺影响,自今年5月以来,古巴政府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限电停电措施。
中国新闻网 16 阅读 2022-08-08 19:26国际电信联盟4日申明,该组织遵守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国际电信联盟在给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的照会中表示,国际电信联盟申明遵守联大通过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第2758号决议。同时,国际电信联盟申明遵守该组织理事会关于中国在国际电信联盟代表权的第693号决议。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1972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理事会在其第27届会议上通过第693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中的合法席位。
央视网 34 阅读 2022-08-06 12:24尽管佩洛西已经离开台湾地区,但作为美国政府“3号人物”、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的举动造成的影响还未结束。今日(4日)12时至7日12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军事演训行动进行,并组织实弹射击。 与此同时,美方则关注起该事件暴露出的佩洛西与白宫之间的“矛盾”。据彭博社3日报道,知情人士爆料称,拜登政府对于佩洛西在中美关系微妙时刻仍坚持窜访台湾感到不满,早前他们曾派出高级官员私下劝阻,但没有效果。而佩洛西团队则怀疑拜登政府之前故意泄露“佩洛西将去台湾”的消息,以阻挠她的计划。 不过在公开场合,白宫官员对于这些消息予以否认。白宫国安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3日对福克斯新闻表示,白宫与佩洛西不存在“公开争吵”。一名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女发言人也称,有关拜登政府“泄漏消息”的说法是假消息。 点击查看大图 约翰·柯比(右)接受“美国新闻室”(America's Newsroom)节目采访,视频截图。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拜登政府明面上声称佩洛西出访行程将由她个人来决定,但是实际上他们对佩洛西在中美关系如此微妙的时刻依然坚持窜访台湾,试图将其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的做法感到恼火。 这位知情人士称,拜登政府曾私下派出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国务院的高级官员劝阻佩洛西推迟此计划,但是没有被接受。 点击查看大图 彭博社报道截图 之后,佩洛西团队曾一度表示,如果拜登公开要求佩洛西推迟出访,她可能会考虑接受。但拜登的顾问认为这不是个好主意,因为即使拜登提出要求,佩洛西也不一定真的接受。 知情人士称,当佩洛西的出访计划已经不可改变时,拜登政府转而为突发事件做准备,确保与北京的沟通渠道正常运作,并将有关影响降到最低。这包括美国官员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官员之间的会晤。 与此同时,佩洛西团队对于拜登政府也有微辞。这位知情人士透露,他们认为拜登政府早前为了促使佩洛西取消出访,故意泄露了她将窜访台湾的消息。佩洛西对此尤其感到不满。 美国共和党籍众议员迈克·沃尔茨(Michael Waltz)2日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也表示,“佩洛西议长对于拜登和白宫向《金融时报》泄露访台消息一事感到很愤怒”,他认为该举动“很糟糕”,“它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 白宫否认与佩洛西不和 不过,白宫官员在公开场合对于以上这些消息都予以否认。 据福克斯新闻网3日报道,白宫国安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在“美国新闻室”(America's Newsroom)节目上称,白宫与佩洛西不存在公开的不和。 点击查看大图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当时主持人提问称,如今有些人认为白宫与佩洛西团队的“公开争吵”让美国看起来“很弱”,从白宫的角度来说,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件事吗? 约翰·柯比表示,他们并没有与佩洛西发生什么“公开争吵”。白宫尊重她的决定,这归根到底是她的决定,他们只是为她提供一些明显的决策分析方面的支持。 主持人继续问道:但是你得承认白宫尝试劝过她不要去吧?这是很明显的。 对此,约翰·柯比说:“我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只是为她提供一些(供决策的)背景和信息。” 对于拜登政府“故意泄密”的说法。彭博社3日称,一名国家安全委员会女发言人之前发表声明,称那些指责拜登政府通过有意放出消息以阻止佩洛西的说法都是虚假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佩洛西2日晚抵台后,美国前驻华大使马克斯·鲍克斯(Max Baucus)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也透露出佩洛西与白宫之间存在矛盾,表示佩洛西窜访台湾使得拜登看起来“很软弱”。 点击查看大图 “可怜了乔·拜登,他看上去很软弱” 视频截图 佩洛西不顾中方多次强烈反对、坚持窜访台湾地区也遭到了中方的强烈回应。 北京时间8月2日晚22时43分,佩洛西专机抵达台北松山机场。紧接着,我外交部、中央台办、国防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5部门重磅发声,表达严厉谴责;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布4日12时-7日12时军演,东部战区当晚陆续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深夜,外交部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3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被问及中方计划采取哪些进一步惩罚措施时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方和“台独”分裂势力负责。我们说到做到。请你多点耐心和信心。
观察者网 24 阅读 2022-08-04 15:03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格伦德贝里2日发表声明,宣布也门冲突各方同意按照原协议的相同条款将停火时间再延长两个月,至今年10月2日。 格伦德贝里说,冲突各方还承诺强化谈判,旨在尽快达成升级版停火协议。他说,升级版停火协议将涉及公务员薪水和公民养老金发放机制、保证荷台达港口燃料供应和流转等。升级版停火协议将为冲突各方就全国范围停火、人道和经济问题谈判提供机会,为恢复也门主导的政治进程做准备。 2014年9月,胡塞武装夺取也门首都萨那,后又占领也门南部地区。2015年3月,沙特阿拉伯牵头成立多国联军对胡塞武装发起军事行动。2018年12月,在联合国斡旋下,也门政府和胡塞武装就停火、交换战俘等达成一致,但不久双方就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 当前的也门停火协议于今年4月2日生效,为期两个月。到期后延长两个月,此次为第二次延期。
央视网 25 阅读 2022-08-03 22:24据伊朗《德黑兰时报》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2日在记者会上谴责了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窜访台湾,称这一行径侵犯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卡纳尼表示,尊重别国领土完整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之一,在此框架下,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毋庸置疑。他认为,近期美国政府官员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引发了紧张局势,是美国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干预的又一个例证,美国应该受到谴责。
海外网 20 阅读 2022-08-03 19:13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会有哪些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致使南极和北极也深受影响。南北极的冰川也在加速融化。 今年7月,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摄氏度。覆盖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也在加速融化。北极地区的科学家们甚至穿着短袖短裤打起了冰上排球。
澎湃网 25 阅读 2022-08-02 21:378月1日晚间,多家美媒和台媒声称,正在亚洲访问的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确定将会窜访台湾。 据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2日上午10时33分,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及其随行人员的专机抵达位于雪邦的马来西亚皇家空军基地,但她在马来西亚的行程极为短暂。 根据飞行航班信息平台FlightRadar24的信息显示,佩洛西此前搭乘的C-40C专机(呼号SPAR19)已于北京时间8月2日下午15时42分从吉隆坡起飞,目的地未知。目前,尚不清楚佩洛西及其代表团人员是否在这架飞机上。 点击查看大图 FlightRadar24截图 红色飞机图标为SPAR19专机 8月2日,佩洛西搭乘的波音C-40C专机(呼号SPAR19)从新加坡飞抵马来西亚。根据飞行航班信息平台所显示,就在SPAR19抵达后不久,另一架呼号为SPAR20的同型号运输机也于2日中午前后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 从FlightRadar24提供的信息来看,SPAR19和SPAR20这两架C-40C专机基本信息相同,均为美国空军管理,是由波音737客机发展而来的行政专机,注册号分别为09-0540(SPAR19)和05-0730(SPAR20)。 点击查看大图 SPAR19与SPAR20信息图表 图自FlightRadar24 在FlightRadar24关注排行上,SPAR19已连续数日成为关注人数最多的航班,截至8月2日晚间19时,已有超过34万人“围观”该架飞机。 点击查看大图 对于这两架飞机同时出现在吉隆坡,而SPAR19之后又于当天下午15时42分从吉隆坡起飞,路透社报道称,这架搭载着佩洛西飞往马来西亚的飞机,已经离开该国首都吉隆坡。 不过,路透社表示无法立即确认佩洛西或其代表团人员是否在这架已经起飞的SPAR19专机上。 点击查看大图 路透社报道SPAR19专机离开马来西亚 此前,8月1日晚,多家美媒、台媒集体曝光声称,美国政府“三号人物”、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确定访台”,并透露部分在台行程细节。不过,佩洛西的官方行程中仍未包括台湾地区。 据报道,佩洛西预计将在8月2日晚上10时30分抵达松山机场,并入住台北君悦酒店,3日上午8时与蔡英文会面,随后于上午10时离台。 8月2日凌晨,台湾“中时新闻网”披露佩洛西窜访台湾一事的更多细节信息:民进党当局曾希望她不要来,但没能抗住她的“坚决态度”。 据台湾“中央社”8月2日报道,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国民党党团总召集人曾铭宗当天透露,他已收到通知,若佩洛西访台,将在3日上午8时50分,于台立法机构所在地2楼接待室,和台立法机构负责人游锡堃以及各党团总召集人会面。 点击查看大图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图源:视觉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8月1日辩护称,如若佩洛西“访问台湾”,完全是她的个人决定。他一边呼吁中方不要“致使局势升级”,一边扬言若中方“试图制造某种危机或造成紧张局势”,那么“责任全在中方”。 对于佩洛西可能窜访台湾,我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于8月2日回应称,对于中方来讲,我们的有关立场和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中方已经多次明确阐明了中方的原则立场,并且已经多次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我们密切关注佩洛西的行程,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维护中方的主权安全利益。 “我想全世界都看得非常的清楚,是美国在采取挑衅行动,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升级,美国应该也必须为此负全部的责任。”华春莹表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有关言论,颠倒黑白,再次深刻地展现了美方一些人的霸权心态和强盗逻辑,那就是我可以肆意挑衅你,但是你不可以反对或者自卫。
观察者网 28 阅读 2022-08-02 21:1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8月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大会将审议条约执行情况,各国代表将就核裁军、核不扩散及和平利用核能等进行谈判。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会上致辞说,此次审议大会适逢集体和平与安全处于重要关头,气候危机、严重的不平等、武装冲突、人权侵害、新冠疫情对个人的冲击和经济的破坏,让世界面临巨大压力,核风险处于冷战以来的最高点。 他建议在五个领域采取行动:强化针对核武器使用的规范、减少核战争的风险、缓解中东和亚洲的紧张局势、促进核技术的和平利用、完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0年生效,其主要目标是防止核武器和核武器技术扩散、促进和平使用核能的国际合作以及推动实现核裁军。条约规定生效后每5年召开一次审议大会,审议条约执行情况。此次审议大会为第十次,原计划2020年4月至5月间举行,但因新冠疫情推迟至今。此次审议大会将持续到8月26日。
澎湃网 20 阅读 2022-08-02 20:218月1日,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成立消灭儿童艾滋病全球联盟,以确保2030年前实现无感染艾滋病毒儿童被拒绝治疗的目标,并防止新的婴儿感染艾滋病毒。 除联合国机构外,该联盟还包括民间组织、受艾滋病影响最严重的一些国家政府及国际合作伙伴。安哥拉、喀麦隆、科特迪瓦、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南非、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在第一阶段加入了该联盟。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比亚尼马说:“儿童和成人(感染者)之间治疗覆盖率的巨大差距令人愤慨。通过这个联盟,我们将把愤怒转化为行动。通过汇集新的改进药物、新的政治承诺和社区的坚定行动,我们可以成为消灭儿童艾滋病的一代。”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说:“尽管在减少垂直传播、增加检测和治疗以及扩大信息获取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世界各地的儿童获得艾滋病毒预防、护理和治疗服务的可能性仍远低于成人。联盟的成立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2最新报告,全球只有约52%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能够获得药物治疗,远低于成人感染者中约76%的人能获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比例。 为期五天的第2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7月2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大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有关艾滋病的会议,由国际艾滋病协会组织召开。本届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主题为“重新参与 遵循科学”,95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代表等现场与会,近2000名代表注册线上会议。
澎湃网 21 阅读 2022-08-02 20:098月1日,商贩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街头搭建临时摊位。 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部门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该国通货膨胀率为4.94%,达2015年10月以来最高。
光明网 32 阅读 2022-08-02 19:50据美国《国会山报》8月1日报道,三名美国众议院议员日前致信美国政府问责局(GAO),要求审查联邦政府应对猴痘疫情的措施是否充分。 在信中,三名众议员称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严重受损”,联邦政府应对猴痘疫情行动迟缓,分发试剂和疫苗的工作出现延误,影响了遏制疫情传播的能力,而数百万剂的猴痘疫苗历经数月才获得批准,从一家丹麦工厂发往美国。 议员们还要求美国政府问责局审查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土安全部,查明这些联邦机构是否为应对猴痘疫情做出了充分准备,是否借鉴了应对新冠疫情的经验教训。 美媒称,几个星期以来,美国国会议员频频就猴痘疫情应对措施向联邦政府施压,呼吁政府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截至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已经确认了5000多例猴痘病例。考虑到仍有许多民众无法进行猴痘病毒检测,当前的病例数可能被低估。
海外网 18 阅读 2022-08-02 17:56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28日报道,阿片类药物观察人士说,芬太尼和兴奋剂混合而成的致命新型“毒品鸡尾酒”在美国各地掀起了第四波“大规模死亡”浪潮,选民则指责拜登政府忽视了这场危机。 报道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预计,阿片类药物造成的“第四波”死亡浪潮将对美国城市和农村地区造成同等破坏,从而令药物滥用问题变本加厉。药物滥用过去20年在美国已导致约50万人死亡。 纽约街头的吸毒者使用简陋的工具注射毒品(美联社) 这一研究报告的发布正值美国各地发现这些药物更加致命的新版本之际。与此同时,拜登政府则受到批评,因为它在危机中无所作为,且未能将毒贩拦在南部边界之外。
参考消息网 26 阅读 2022-08-01 22:10随着猴痘疫情在欧美地区扩散,一些国家开始大量采购猴痘疫苗。公共卫生人士警告,如果新冠疫情期间的疫苗分配不公问题在猴痘疫情上重演,不仅会让数以百万计非洲人无猴痘疫苗可打,也可能加剧猴痘疫情向普通人群扩散风险。 猴痘先前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流行,但近来在非猴痘流行国家蔓延。据美联社报道,5月以来,已有近8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累计超过2.1万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下称猴痘病例),其中约75例疑似猴痘死亡病例位于非洲。 按美联社的说法,非洲地区流行的猴痘病毒更为致命。在非洲以外,巴西和西班牙29日首次报告关联猴痘的死亡病例。 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药物学助教博格玛·蒂坦吉看来,非洲国家应对猴痘疫情数十年,却在讨论全球对策时“沦为脚注”。一些西方富裕国家在订购数百万剂猴痘疫苗后,却未宣布打算与非洲分享疫苗。“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看到的那些错误在重演。”他说。 这是7月25日在美国芝加哥拍摄的猴痘疫苗。新华社发(文森特·约翰逊摄) 美联社援引多名流行病学家的说法报道,不同于新冠疫情,应对猴痘疫情不需要大规模接种疫苗。有针对性地开展疫苗注射并辅以其他措施,能够遏制猴痘疫情扩散。 目前,丹麦制药商巴伐利亚北欧公司可以生产猴痘疫苗。据美联社报道,这家企业今年能生产约3000万剂猴痘疫苗,其现货约有1600万剂。美国是目前订购猴痘疫苗数量最多的国家,向巴伐利亚北欧公司订购了1300万剂猴痘疫苗,其中140万剂已交付。 巴伐利亚北欧公司5月要求美国匀出原定交付的大约21.5万剂猴痘疫苗,“以协助这家企业应对收到的国际请求”。对此,美国只同意推迟交付时间。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代理主任艾哈迈德·奥格韦尔·奥马28日说,在猴痘疫苗分配上,非洲又一次被抛在后面。他呼吁优先向非洲地区提供猴痘疫苗。“如果我们不安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不会安全。”他说。 这是2021年5月20日拍摄的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外景。新华社记者陈俊侠摄 路透社以世界卫生组织为消息源报道,在非洲以外的现有猴痘患者中,98%为男男性行为者。专家担忧,如果猴痘疫情扩散至一般人群,或者在非传统流行区“扎根”,将加剧猴痘疫苗的必要程度。 “猴痘病毒传播得越久,它蔓延至新的动物宿主或传染给普通人的可能性就越大。”非政府组织无国界医生的疫苗顾问莎尔米拉·谢蒂说,“那样的话,猴痘疫苗需求将发生本质变化。”
新华网 20 阅读 2022-08-01 21:46当地时间8月1日,伊斯坦布尔联合协调中心发表声明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热烈欢迎从乌克兰港口出发的首艘运粮船“Razoni”号启航,这是自2022年2月26日以来第一艘离开乌克兰敖德萨港的商船。该船载有超过26000吨玉米,将开往黎巴嫩,这也是7月22日在伊斯坦布尔签署的黑海港口外运农产品相关协议框架下的第一艘起运的粮船。 古特雷斯称,确保现有谷物和食品能够进入全球市场是一项人道主义任务,并对联合协调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表示感谢。
央视网 17 阅读 2022-08-01 21:44美国国务院28日发布消息称,悬赏最多1000万美元,征集有关俄罗斯“干预美国选举”的信息。 据美联社29日报道,美国务院通过其“正义奖赏”项目提供悬赏,征集有关被认为与俄总统普京关系密切的叶夫根尼·普里戈津、总部位于俄圣彼得堡的“互联网研究机构”(IRA)以及其他实体参与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的相关信息。叶夫根尼的公司被美方认定是“互联网研究机构”的主要资助者。 美国国务院“正义奖赏”项目推特账号28日称:“你为叶夫根尼·普里戈津/互联网研究机构工作吗?想赚取最多 1000 万美元吗?让我们聊聊吧。”美联社称,美国务院将该奖励描述为“为确保我们选举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保护我们的选举不受外国干涉而所做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 报道称,2018年,叶夫根尼及其他12名俄罗斯人与IRA一同被美方起诉,这是时任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穆勒对特朗普竞选团队“通俄门”嫌疑调查的一部分。这些被告被指控展开了一次庞大但隐蔽的社交媒体“引战行动”,在热点问题上“挑拨离间”,帮助特朗普赢得大选。不过报道称,这些被告中没有人在美国面临审判。 2020年8月,美国国务院曾向俄罗斯国内民众发送短信,宣布悬赏1000万美元,以获取任何在外国政府指挥或控制下、通过网络犯罪行为干预美国选举的个人的身份或位置信息。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时表示,美方通过欺骗和直接宣传的方式煽动俄当地民众,完全是服务于美一己私利。
海外网 36 阅读 2022-07-30 09:56西班牙今年7月已有超过1900人死于高温天气 西班牙7月以来遭今年第二轮热浪袭击,大部分地区连续迎来40摄氏度以上高温,部分地区白天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5摄氏度。 1913人死亡!西班牙极端高温持续!预警继续拉响 据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健康研究所的最新统计,7月1日至26日,极端高温天气已经在西班牙导致1913人死亡,这一数据大约是2021年同期的4倍之多。 统计显示,受高温天气影响最大的是老年人群体,在所有死者中约有64%的人年龄在85岁以上,约23%的人年龄在75至84岁之间。 新闻链接:西班牙多个大区维持高温预警最高气温超40摄氏度 当地时间7月26日,西班牙数个大区继续发布高温天气黄色或橙色预警。其中卡斯蒂利亚-莱昂、卡斯蒂利亚-拉曼恰、马德里和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区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加纳利和安达卢西亚大区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科尔多瓦、塞维利亚等省份最高气温预计可达40摄氏度以上。此外,瓦伦西亚和加泰罗尼亚等大区发布风暴黄色预警,部分沿海省份和巴利阿里大区启动风浪预警。
中华网 45 阅读 2022-07-29 23:56据法新社7月27日报道,美国枪械制造商周三在国会的一场气氛紧张的听证会上,被指控用“危险”广告刺激突击步枪的销售,10年获利超过10亿美元。 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卡罗琳·马洛尼称,AR-15型半自动步枪“是极具杀伤力的武器,被设计用来在战场上杀死敌方士兵”。 这位民主党议员还补充说,“然而,这些致命武器淹没了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学校,甚至我们的教堂和犹太教堂”,并提到近年来用这些步枪进行的一系列杀戮。 她指责武器制造商靠针对“年轻人不安全感”的“危险营销策略”来增加销量。 据其委员会公布的一份报告说,卖家利用这些武器的特点来吸引缺少“阳刚之气”的买家,即使这意味着与白人极右翼准则接近。 五大制造商凭借宣传活动的成功,在10年时间里从突击步枪销售中赚取了10多亿美元,而且近年来获利明显加速增长。 据该报告说,AR-15型步枪的主要制造商鲁格公司通过销售这种步枪,在2021年赚得1亿多美元,是2020年的两倍,丹尼尔防务公司则在2019-2021年间使得与这些武器相关的收入增加了两倍。
参考消息网 28 阅读 2022-07-29 23:47据英国科普杂志《新科学家》日前报道,两项由英国科研人员主导的新研究显示,最早由英国报告的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可能与此前通常认为不致病的2型腺相关病毒有关。 2型腺相关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容易感染儿童,此前一般认为不致病。它只有与腺病毒或疱疹病毒等其他病毒同时存在时才能自我复制。此前有研究认为,全球多国报告的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或与腺病毒感染有关。 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团队主导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9名患不明原因肝炎的儿童,以及另外58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基因测序和核酸检测技术,研究人员在上述9名患儿血液样本里全部检测到2型腺相关病毒,在对照组样本中则全部没有。 此外,研究人员获取了9名患儿中4名的肝脏样本,均检测出2型腺相关病毒。研究人员认为,这代表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和2型腺相关病毒有关,后者可能是致病原因,也可能只是腺病毒感染的生物标志物,有待深入研究。 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团队主导的另一项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参与研究的28名患儿中,有27名患儿血样中检测出2型腺相关病毒。对照组136名成员中,只有个别人检测出低水平的2型腺相关病毒。 这两项研究的论文均已发布在线上的预印本平台,等待同行评议。 英国4月初最先报告发现多例不明原因的儿童肝炎病例,目前医学界对该疾病的致病原因还没有确切结论。参与上述研究的科研人员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和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有关,后者可能已经存在很多年,只是因为病例数量较少而未能引起注意。
海外网 32 阅读 2022-07-29 14:29据法国《世界报》网站7月26日报道,马克龙25日至28日对喀麦隆、贝宁和几内亚比绍进行访问。 报道称,在法国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枉然寻求充当俄乌冲突调停者之后,马克龙想要表示,加强法国和非洲国家的关系依然是“头等政治事项”,尽管法国军队被迫从马里撤离,并且在非洲部分地区与莫斯科展开事实上的竞争。 报道提到,2017年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当时刚上任的马克龙首次非洲之行就是访问马里,旨在支持在那里执行反恐任务“巴尔汉行动”的士兵。 报道称,如今,法国被迫从该国撤军,撤离行动预计在夏末完成。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从未在法语非洲受到如此挑战。 报道认为,因此,这一向“战略利益地区”的转移是一种不失去更多地盘的方法:喀麦隆和贝宁是两个讲法语的非洲国家,由于不同原因,它们在法非关系中占据特殊地位。 另据法国《回声报》网站7月25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自连任以来首次访问非洲国家,此行目的是围绕粮食价格的飙升以及圣战分子带来的挑战展开讨论。 报道称,尽管巴黎打算继续大力支持非洲国家打击圣战分子,但是马克龙上周却宣布希望“在秋季之前重新考虑法国在非洲大陆的整体军事部署”。
参考消息网 25 阅读 2022-07-29 14:15据路透社、《莫斯科时报》报道,近日,俄罗斯极北地区,一头雌性北极熊因舌头被炼乳罐头卡住而向附近居民求救。 近日,俄罗斯极北地区,一头雌性北极熊因舌头被炼乳罐头卡住而向附近居民求救。图片来源:《莫斯科时报》报道截图 近日,俄罗斯极北地区,一头雌性北极熊的舌头被炼乳罐头卡住。图片来源:《莫斯科时报》报道截图 俄罗斯环境监督机构称,已派兽医团队飞往当地为其治疗。 当地时间28日,负责人表示,救援队已成功从它嘴里取出了罐头,并为其治疗了被罐头划伤的舌头。“我们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在北极熊附近放了一些鱼,因为它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食物和水了。” 兽医米哈伊尔•阿尔希涅茨基说,这只熊很瘦,还有点脱水,但它的伤势有望痊愈。 俄罗斯科学家警告说,由于气候变化,北极熊失去了北极的冰面栖息地,它们正被迫适应陆地饮食。 一个由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称,饥饿的北极熊越来越多地转向垃圾场来填饱肚子。专家表示,人类垃圾对脆弱的北极熊种群构成了新的威胁。
中国新闻网 27 阅读 2022-07-29 13:29这是7月25日在美国芝加哥拍摄的猴痘疫苗。新华社 图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总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报告的病例中,超过70%在欧洲,25%在美洲;约10%住院接受治疗;迄今已报告5例死亡病例。 谭德塞说:“这是一场可以阻止的疫情……最好的方法是减少接触风险,这意味着为自己和他人作出安全选择。”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人感染猴痘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患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谭德塞23日宣布,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当前可以发布的最高级别公共卫生警报。他发布这一警报时,据统计,猴痘已在7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说,世卫组织已启动对猴痘重新命名的程序,以免病毒名称被“武器化”或以种族主义方式使用。 世卫组织建议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接种疫苗。该组织还提醒,在接种第二剂疫苗数周后才能获得完全保护,在那之前,人们仍需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谭德塞说,获批猴痘疫苗目前约有1600万剂可供使用,但尚未分装成小瓶装制剂,这个过程需要数月。世卫组织敦促拥有疫苗储备的国家分享疫苗。
澎湃网 35 阅读 2022-07-28 14:36数据显示,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报告超1.6万猴痘病例,美国、西班牙、英国、法国猴痘病例均超1000例。世卫将猴痘升至新冠同警报级别。猴痘疫情目前在全球传播态势如何、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有哪些临床表现、又该如何预防?
澎湃网 33 阅读 2022-07-28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