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行业资讯

  • 博雷利:伊朗要求欧盟“调整”有关伊核问题的协议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称,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8月23日表示,伊朗要求对欧盟向伊朗核问题谈判参与者提交的协议进行“一些调整”。 博雷利在接受西班牙国家电视台采访时透露,“绝大多数”与会者接受了伊朗的要求,只有“美国没有回应”。 据报道,负责协调维也纳关于这一问题谈判的欧盟8月8日表示,它已向与会者提交了“最终文本”,而且该文本“不会得到重新商谈”,并要求各方接受它。 报道称,博雷利在采访中表示,“伊朗回答说‘是的,但是’,这意味着它想要增加一些调整”。 博雷利表示,伊朗的回应在他看来是“合理的”,并因此已被转达给6个相关国家。他还说,“我们在等待(这些国家的)答复。它们绝大多数都同意,但美国没有回应,我们希望我们能在本周内得到回应”。

    参考消息网   33 阅读   2022-08-24 13:52
  • 俄媒:泽连斯基称乌克兰对杜金娜之死不负有责任

    据俄新社莫斯科8月23日消息,除了乌克兰人沃夫克·帕夫洛夫娜之外,俄罗斯侦查人员不排除还有其他人参与杀害了女记者达里娅·杜金娜。 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表示:“侦查部门打算通缉沃夫克·帕夫洛夫娜。正在确认参与实施犯罪的其他人。” 侦查委员会证实,沃夫克参与了这起犯罪,她在杜金娜居住的楼内租了一间公寓来监视后者。 侦查委员会说:“侦查人员对这间公寓进行了搜查,以发现对调查有意义的物品。沃夫克租用的车库已经确定,那里也在进行搜查。”此外,侦查部门正在鉴定爆炸装置的威力。 另据塔斯社基辅8月2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表示,基辅对杜金娜之死不负有责任。 泽连斯基在“克里米亚平台”论坛的总结记者会上说:“这真的不是我们的责任。这(杜金娜)不是我们的公民,我们对她不感兴趣。她也不在乌克兰境内。”(编译/贺颖骏)

    参考消息网   158 阅读   2022-08-24 13:51
  • 报告指欧盟及英国旱情加剧 逾六成领土受干旱波及

    欧盟23日发布最新旱情报告,显示今年8月欧盟及英国旱情加剧,总计64%的领土受干旱波及,处于“干旱预警”或“干旱警告”状态。   当日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8月欧洲旱情报告”,指出8月欧洲多地旱情严峻,欧盟及英国47%的领土处于“干旱预警”状态,即降雨量较往年偏少,土壤含水量不足;17%的领土处于“干旱警告”状态,即旱情已对植被和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与7月中旬发布的“2022年7月欧洲旱情报告”相比,欧盟及英国处于“干旱预警”的领土上升3个百分点,处于“干旱警告”的领土上升8个百分点,旱情明显加剧。   报告指出,受旱情影响,与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今年欧洲谷物收成料下跌16%,大豆收成料下跌15%,葵花籽收成料下跌12%。   与此同时,由于降雨量严重不足,欧洲几乎所有河流都受到影响,波及能源供应(水力发电等)和水上运输,欧盟多个成员国被迫限制用水,持续干旱还导致欧盟全境面临森林火灾危险。   报告预计,尽管近日欧洲一些地区出现降雨,当地旱情得以缓解,但直到今年11月,西欧—地中海地区气温可能较往年偏高,气候更加干燥;整体而言,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初步评估今年欧洲旱情或为“500年一遇”。   面对严峻态势,欧盟委员会创新、研究、文化、教育和青年委员加布里埃尔23日表示,严重干旱和滚滚热浪给欧盟全境水位带来空前压力,致使今年欧盟森林火灾更加肆虐,粮食作物收成受到严重影响,凸显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逐年加剧。   至于应对之策,“2022年7月欧洲旱情报告”曾表示,欧盟在制定抗旱策略的同时,需要着眼解决根本问题,即应对气候变化对地球水文循环的干扰破坏。未来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防范气候变化对能源供应的影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提前防范乃至适应变幻莫测的气候。

    央视网   27 阅读   2022-08-24 13:48
  •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已被送往雪兰莪州加影监狱服刑

    马来西亚联邦法院23日维持前总理纳吉布挪用SRC公司4200万林吉特(约合6400万元人民币)的罪名成立裁决,以及入狱12年和罚款2.1亿林吉特(约合3.2亿元人民币)的刑罚,即时收监,纳吉布已被送往雪兰莪州加影监狱服刑。   随着马来西亚联邦法院宣判驳回前总理纳吉布的上诉申请,裁定维持之前的原判,纳吉布成了马来西亚建国以来,第一位被判入狱的前总理。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纳吉布获得马来西亚国家元首特赦,也可能得以减刑。

    央视网   121 阅读   2022-08-24 13:45
  • 美国报告超1.5万例猴痘病例 病例数居全球之首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3日更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已累计报告15909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下称猴痘病例),病例数居全球之首。 最新数据显示,报告猴痘病例数排名前三的是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其中纽约州病例数达3019例。 5月18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门报告今年美国首例猴痘确诊病例。此后,猴痘病毒迅速传播至全美各地。8月22日,怀俄明州报告首例猴痘感染病例。至此,美国所有50个州都出现猴痘病例。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指出,由于检测能力不足,美国实际猴痘病例数可能远高于官方统计数据。 美国舆论认为,继应对新冠疫情不力之后,美国政府应对猴痘疫情依然不力,暴露美国公共卫生政策的失败。

    东方网   28 阅读   2022-08-24 13:43
  • 德国总理到加拿大“找气”……有戏吗?

    当地时间2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出访加拿大,寻求扩大两国在能源、矿产、汽车等方面的合作。 22日当天,正在加拿大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会谈。 朔尔茨在会谈中表示,为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德国正在加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天然气等能源的进口。朔尔茨还表示,在能源转型期间,德国需要更多液化天然气和绿色氢能,而加拿大可以成为德国这两种能源的重要合作伙伴。 德国总理 朔尔茨:我们正在努力实现在天然气供应方面的独立性,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进行大量的投资。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拿大正在探索向欧洲直接出口液化天然气的可行性。 加拿大总理 特鲁多:眼下我们正尽我们所能地为全球增加能源供应,我们要尽快提高产能,同时探索是否能出口液化天然气,看看加拿大能否直接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以前有没有过先例。 不过,加拿大东海岸目前没有液化天然气运输终端,因此德国无法立即从加拿大获得大量液化天然气。同时,当地的环保人士和组织也一直在抗议加拿大扩大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德国一些能源专家则警告,两国的相关协议对于解决欧洲能源危机而言只能起到微小的作用,且代价高昂。 目前,高昂的能源价格和天然气短缺已迫使德国民众削减消费,同时严重影响金属、化肥等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正常生产。德国央行22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德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胀率将持续走高,今年秋季很可能将达到两位数。

    东方网   34 阅读   2022-08-24 13:41
  • 意大利男子同时感染新冠、猴痘、艾滋病毒

    据荷兰BNO新闻网23日报道,意大利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该国一名男子同时检出感染了猴痘病毒、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这是全球首例已知病例。 这名36岁的意大利男子曾前往西班牙旅行5天,他在回国约9天后出现了发烧、喉咙痛、疲劳、头痛和腹股沟发炎等症状。根据发表在一本传染病医学杂志上的病例报告,这名男子在出现症状3天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后,他前往医院进行一系列检查,发现猴痘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也呈阳性。该患者在住院近一星期后已经出院。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称,由于这是目前唯一报告的猴痘病毒、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合并感染的病例,因此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同时感染多种病毒是否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澎湃网   30 阅读   2022-08-24 13:37
  • 美媒:拜登下令对叙利亚境内与伊朗有关的目标进行空袭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3日,美国总统拜登下令对叙利亚境内与伊朗有关的目标进行空袭。

    澎湃网   36 阅读   2022-08-24 13:34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最新木星照片

    当地时间8月2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公布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的最新木星照片。

    环球网   34 阅读   2022-08-24 13:30
  • 美国一公园发现1.13亿年前的恐龙足迹

    当地时间2022年8月23日,连日干旱导致美国得克萨斯州恐龙谷州立公园的河流干涸,该公园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公园河道内发现大约1.13亿年前的恐龙足迹。公园发言人斯蒂芬妮·萨利纳斯·加西亚表示,近日在公园河流的不同地方发现了大量高棘龙足迹。这是一种成年恐龙,身高约15英尺,重量接近7吨。

    环球网   32 阅读   2022-08-24 13:29
  • 安倍国葬仪式拟邀6400人列席 规模超过先例

    据日本《产经新闻》24日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国葬定于9月27日在位于东京的日本武道馆举行,多名日本政府高官表示,届时拟邀请6400人列席,规模超过二战后唯一办过国葬的前首相吉田茂。 安倍国葬将成为日本二战后第二次国葬。此前唯一举行国葬的是1967年去世的日本前首相吉田茂。日本政府称,安倍国葬将以55年前的吉田国葬为参考,邀请安倍的家属、日本国会议员、地方政府相关人士等列席。 吉田国葬时,超70个国家或地区的外交团曾列席。《产经新闻》认为,日本希望提高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为了“刷存在感”,正在邀请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前总统奥巴马等外国知名人士列席,首脑级别的列席者将不断增加,安倍国葬规模将超过吉田国葬。《产经新闻》同时指出,到了9月,日本第七波新冠疫情估计仍不能平息。届时日本政府将必须贯彻疫情防控对策。 1.png 日本市民在首相官邸附近的人行道上,抗议政府决定为安倍举行国葬。(资料图) 日本政府决定为安倍办国葬一事在日本引发诸多争议。近期多家日媒舆论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日本民众反对为安倍举办国葬。日本民众已通过游行、起诉政府等方式表示反对。日本时事通信社认为,安倍国葬仪式届时或引发更多社会乱象。

    海外网   22 阅读   2022-08-24 13:27
  • 美媒:白宫为突击搜查特朗普海湖庄园扫清障碍

    综合《纽约邮报》及《华盛顿时报》23日报道,一封新披露的备忘录显示,白宫方面曾授权美国国家档案馆拒绝前总统特朗普行使任何行政特权,以阻止特朗普可能利用这些特权来拒绝司法部搜查留存在海湖庄园的机密文件。 美媒记者所罗门(John Solomon)22日晚间发布的一封信函显示,白宫方面命令国家档案馆向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FBI)分享该机构要求特朗普提供的材料。这封由国家档案员沃尔(Debra Wall)今年5月10日写给特朗普律师科科伦(Evan Corcoran)的信称,白宫为她对特朗普的行政特权主张进行裁决扫清了障碍。这等于是向国家档案馆授权,允许FBI和司法部审查丢失的文件,并最终导致本月对特朗普海湖庄园的突袭搜查行动。沃尔写道,该决定强烈表明,前总统可能无法成功地主张行政特权,“因此,根据白宫的要求,国家档案馆最早将于5月12日开始向FBI提供相关记录的访问权限”。 c83d70cf3bc79f3d2a284a84c6f1151b738b2910.jpeg 美国国家档案馆今年5月致特朗普律师的信函。 当地时间8日,特朗普的海湖庄园遭到FBI突然搜查。美联邦法院公布的搜查令和搜查物品清单显示,FBI正在调查特朗普涉嫌的三项联邦罪名。此举引发了共和党和特朗普支持者的强烈反应。美国国会共和党籍众议员格林12日动议弹劾司法部长加兰,众议院共和党会议主席斯蒂芬尼克等人随后也发起对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的调查。 7129418016827244552_副本.jpg 当地时间8日,特朗普的海湖庄园遭到FBI突然搜查。 特朗普目前处于美国联邦和多个州的刑事调查之中。除了涉及海湖庄园的调查外,这些调查还包括司法部对国会骚乱案调查、佐治亚州对特朗普涉嫌干涉选举的调查、纽约对特朗普商业机构涉嫌金融欺诈的调查。美媒分析,前三个案件的调查结果很可能是特朗普被刑诉及定罪。

    海外网   37 阅读   2022-08-24 13:25
  • 旅马大熊猫“兴兴”和“靓靓”迎来16岁生日

      8月23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附近的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大熊猫“兴兴”享用生日大餐。   8月23日,旅马大熊猫“兴兴”和“靓靓”迎来16岁生日,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特地为它们准备了生日大餐,为这对“夫妇”庆祝。“兴兴”和“靓靓”2014年租借给马来西亚,先后产下三个宝宝。

    新华网   33 阅读   2022-08-24 13:24
  • 坦桑尼亚开展人口和住房普查

    8月23日,人口普查员走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街道上。   23日,坦桑尼亚全面开展人口和住房普查。

    新华网   27 阅读   2022-08-24 13:23
  • 俄乌冲突半年,五大变量影响走向

    俄乌冲突爆发已有半年,迄今仍无停火迹象。不过,这场被称为“二战以来欧洲最大地缘政治危机”已经彻底改变了世界局势:多国经济尚未走出疫情带来的阴影,又面临着通胀、供应链中断及能源危机;西方与俄罗斯势同水火,撕裂了本就脆弱的国际安全格局。   纷争不止。外界普遍认为,这次原计划的“闪电突袭”行动很大可能持续数年。即将到来的冬季可能会成为冲突的“关键节点”,这其中,有五大变量恐将影响未来走势。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1日,乌克兰基辅电视塔附近发生两次爆炸。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门表示,爆炸造成5人死亡。乌克兰内务部表示,乌克兰24电视频道和1+1电视频道的播出将会受到影响。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1日,乌克兰基辅电视塔附近发生两次爆炸。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门表示,爆炸造成5人死亡。乌克兰内务部表示,乌克兰24电视频道和1+1电视频道的播出将会受到影响。   绵延半年   俄乌冲突是否进入新阶段   8月以来,炮弹不断落在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引发多方对于核灾难风险的担忧。早在今年3月,俄军就宣称已控制扎波罗热核电站,但数月以来,炮火仍未止息,仿佛是看不到停火曙光的缩影。   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3月底,俄罗斯宣称第一阶段军事行动基本完成,将专注“解放”乌东顿巴斯地区。随着俄军步步推进,7月,俄方已完全控制乌东卢甘斯克,乌方承认失守。   与寻求“稳扎稳打”的俄军不同,乌克兰军队近期则把进攻重点转向南部战线,并多次发布消息称正在酝酿大举反攻。   克里米亚军事基地及弹药库发生多起袭击,乌方未正式承认责任,但泽连斯基表明战争“从克里米亚开始,要在克里米亚结束”。   英国国防部预测,俄乌冲突很快将进入“新阶段”,形成一条从扎波罗热附近延伸至赫尔松的长达约350公里的战线。   而随着俄乌冲突持续,五大变量或将对俄乌局势产生影响。 当地时间4月21日,乌克兰别列齐夫卡村附近乌克兰士兵检查俄罗斯军队在最近战斗后撤退时遗弃的弹药。 资料图:乌克兰别列齐夫卡村附近乌克兰士兵检查俄罗斯军队在最近战斗后撤退时遗弃的弹药。   变量一:凌冬将至   气候,预计将很快成为关键变量之一。   近来,乌克兰已多次“放风”,希望在冬季前至少取得一场战术胜利。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还指,乌克兰必须在冬季前取得实质性进展,否则俄军将有更多时间稳固战场形势,乌军反击将变得更加困难。   毕竟,莫斯科曾在“冬将军”的助威下,打败了拿破仑与希特勒的军队,如今,又有能源武器在手,多次“挟天然气”以令欧洲诸国。   尽管欧洲跟随美国对俄能源制裁,但目前来看,更多的是遭到制裁“反噬”。多国能源账单飙升,民众为冬季供暖忧心忡忡。   而麻烦缠身的欧洲国家,又还剩多少精力支持乌克兰?   彭博社对此直言,“无论使用什么指标(衡量),普京都正在赢得能源战。” 当地时间8月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艘乌克兰运粮船已进入土耳其领海。据报道,当地时间2日晚,首艘乌克兰运粮船抵达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入海口,目前已在指定锚地停泊。此船装载超过2.6万吨玉米,1日离开敖德萨港,接受检查后将驶往黎巴嫩。 当地时间8月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艘乌克兰运粮船已进入土耳其领海。此船装载超过2.6万吨玉米,1日离开敖德萨港,接受检查后将驶往黎巴嫩。   变量二:通胀考验   持续的俄乌冲突也在加剧全球通胀风险,为未来局势变动埋下“隐患”。   国际粮食价格和原油价格在8月出现下跌,但大宗商品市场的逐渐冷却,并没有很快反映在民众生活成本上,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率仍不断刷新数十年来新高。   欧盟统计局8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9国7月通胀率为8.9%,再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全球粮食供应面临不确定性。尽管俄乌罕见达成粮食运输协议,载有数十万吨乌克兰农产品的船只从黑海运出,但要想解全球之“饥”,显然还不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目前,俄化肥和农业出口仍面临“障碍”。   分析指出,俄乌冲突爆发重创尚未走出新冠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加之相关制裁措施推高欧美各国物价,通货膨胀对居民购买力的压力,正在考验各国对乌克兰的支持。 2022年6月18日,乌军士兵使用美国提供的M777榴弹炮向俄军阵地开火。 2022年6月18日,乌军士兵使用美国提供的M777榴弹炮向俄军阵地开火。   变量三:西方军援   重重压力下,美西方还能对乌拿出多少实际援助?   西方媒体对此不太肯定,因为原本抱团的西方阵营如今出现了“分裂”。   一方面,美国仍在带头“拱火”,包括累计向乌提供约100亿美元军事支持。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也继续主张全力支持乌克兰。   相较之下,欧洲多国有些“后劲不足”。特别是法德两国,似乎更渴望通过谈判快速达成解决方案。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旗下的“援乌追踪”数据库还显示,近几个月来,欧洲六国对乌援助直线下跌,其中在7月,未向乌提供任何新的双边军事援助承诺。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俄罗斯研究项目主任科夫曼认为,欧洲的援助或已达极限,这将迫使乌方进行“弹药节食”。 资料图:一名俄罗斯士兵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守卫。 资料图:一名俄罗斯士兵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守卫。   变量四:核灾难风险   从切尔诺贝利到扎波罗热核电站,阴影从未消散。近来,围绕着核灾难的关注度再次升温,英、法、德、美等国领导人敦促各方,保持军事克制。   这座欧洲最大核电站长期处于俄方控制,乌技术人员负责运行。但双方对于核电站的攻防,从真枪实炮到“信息战”,一直在反复拉扯。   按照乌克兰的统计,俄军曾定期炮击核电站地区,且由于俄方袭击,核电站乏燃料储存设施周围多个辐射监测传感器受损。泽连斯基还特地添了“一把火”,称倘若发生核灾难,受影响的将是整个欧洲。   俄军则发表声明,声称乌军多次使用大炮等对核电站地区进行攻击,并质疑乌方将其当作寻求西方支援的筹码。因为一些外交官曾暗示,核袭击被西方国家视为俄乌局势的“红线”之一,“除非越过红线,否则(西方)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意愿”。   那么,会发生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更可怕的灾难吗?   目前来看,防止事态升级,仍是冲突各方的首要选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赴乌斡旋磋商。法总统马克龙也就此与普京通话,后者同意法方有关派遣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团进入核电站的建议。 当地时间3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新一轮面对面谈判。图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谈判前讲话。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新一轮面对面谈判。图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谈判前讲话。   变量五:民心向背   在一些外媒看来,接下来最大的“变量”,或许在于西方国家民众的态度。   原本支持乌克兰的部分民众,如今已对冲突产生“疲劳”。其中,对10个欧洲国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的受访者认为,相对于自身麻烦,政府对乌克兰关注得太多。   与之相伴,有外交官和观察家注意到,一些西方国家因担心得到民众“冷淡的支持”,而回避对乌具体举措,甚至越来越不愿意公开反对俄罗斯。   不过,舆论降温并不意味着冲突结束。分析认为,鉴于各方立场非常矛盾,俄乌冲突目前仍没有解决方案。莫斯科政治分析员卡拉乔夫指出,由于双方似乎都未考虑停火,“战事可能会持续数年”。而与此相伴的大国博弈将会带来怎样的此消彼长,仍有待观察。

    中国新闻网   24 阅读   2022-08-24 13:21
  • 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丈夫承认酒驾 可不在监狱服刑

    综合报道,美国地方检察官表示,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丈夫保罗•佩洛西当地时间8月23日承认一项酒后驾驶的罪名。 资料图: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丈夫保罗·佩洛西(Paul Pelosi)。 资料图: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丈夫保罗·佩洛西(Paul Pelosi)。   保罗•佩洛西被判处5天监禁,缓刑3年,并缴纳罚款。不过他可不在监狱服刑,被捕后他已在监狱服刑2天,此外因行为良好扣减2天刑期。余下1天刑期会以法庭指令下的8小时工作计划代替。   此外,法院还下令在他的车上安装一个酒精检测点火锁定装置,需要提供呼气样本后才能启动,为期一年。并要求他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与酒后驾驶相关的课程。   报道称,保罗•佩洛西面临的指控包括“在酒精作用下驾驶致人受伤”和“在血液酒精浓度超过0.08%情况下驾驶致人受伤”。由于他的认罪,后一项被驳回。   保罗•佩洛西今年82岁,于5月28日晚间在加利福尼亚州酒后驾驶被捕。根据加州公路巡警此前披露的一份车祸报告,他当时驾驶一辆保时捷试图穿过29号州际公路,与一辆北向行驶吉普车相撞。随后他被指控与酒驾相关的两项轻罪。在缴纳了5000美元保释金后,保罗•佩洛西于5月29日早间被释放。最初他并不认罪。   此前法庭的文件显示,被捕时他口齿不清,在警察询问其身份证件时,他还出示了一张基金会卡,该基金会长期为当地警察及子女提供资金。

    中国新闻网   30 阅读   2022-08-24 13:15
  • 一昼夜内有近1300名非法移民越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

    据俄罗斯卫星社8月23日报道,英国《独立报》援引英国国防部的报道称,一昼夜内有近1300名非法移民通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创历史新高。 据英国国防部称,22日,有1295名移民乘坐27艘小船越过海峡,创下单日纪录。 报道称,截至目前,今年有2.27万移民非法进入英国,比去年同期增长80%。与此同时,2021年,英国国防部报告有约1.25万名越过英吉利海峡的非法移民。 报道指出,非法移民经常寻找各种机会穿越英吉利海峡并最终到达英国。2021年底,非法移民问题导致法英关系恶化,当时一艘载着移民穿越英吉利海峡前往英国的船只在法国海岸附近的多佛尔海峡海域沉没,造成27人死亡。

    参考消息网   37 阅读   2022-08-23 21:20
  • 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德海山火山喷发警报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8月23日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已确认小笠原群岛中被称作“海德海山”的海底火山附近的海水正变成黄色。为此日本气象厅当天发布火山喷发警报,提醒过往船只注意火山喷发以及海上浮石等漂浮物。 海德海山位于小笠原群岛母岛西南方向约120公里处。

    澎湃网   41 阅读   2022-08-23 21:19
  • 美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安全警报,敦促美公民立即离乌

    当地时间8月23日,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在其网站发布安全警报,敦促美国公民尽快离开乌克兰。 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的安全警报称,俄罗斯“可能在未来几天对乌克兰民用设施和政府机构设施发动袭击”,敦促美国公民在安全的情况下,立即通过私人的陆路交通离开乌克兰。美使馆还称,目前乌克兰局势非常不稳定,“情况可能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突然恶化”。 近日一些美国媒体发布报道称,俄军可能再次开始对乌中西部腹地的远程打击。《纽约时报》22日报道称,美国国务院的一些官员警告称,乌克兰即将开始庆祝其从苏联独立出来的纪念日,而俄军很有可能在此期间打击乌克兰的民用设施和政府大楼。 8月24日是乌克兰独立日,也是俄乌冲突爆发6个月整的时间节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他与乌克兰国防和安全部门的代表举行了会议,讨论了独立日期间的安全措施、前线的安全局势等。为应对俄军可能发动的新一轮导弹袭击,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军事管理部门禁止民众在8月22日至25日期间举行集会等公共活动。此外,位于乌东部的哈尔科夫州也将在此期间实施戒严。

    澎湃网   48 阅读   2022-08-23 21:18
  • 西班牙累计确诊猴痘病例超过6000例

    西班牙卫生部在当地时间8月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该国将接收新的一批5000剂猴痘疫苗,至此西班牙累计已经接收超过17000剂猴痘疫苗。 根据西班牙卫生部截至当地时间8月19日的数据,西班牙累计确诊6119例猴痘病例,比当地时间8月16日的数据新增了327例,其中178例病例已经住院治疗,绝大多数感染病例为男性。马德里大区仍是该国确诊猴痘病例最多的大区,该大区已累计确诊2216例猴痘病例。

    中华网   48 阅读   2022-08-23 21:16
  • 乌克兰已募集约8.55亿格里夫纳用于购买无人机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8月22日报道称,乌克兰副总理兼数字化转型部长费多罗夫当天宣布,乌克兰通过United24捐款平台启动的“无人机军团”项目,已经募集了约8.55亿格里夫纳(约合2375万美元)用于为军方购买无人机,截至目前已接收了472架无人机,其中一些已经在前线使用。 “无人机军团”项目是由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和乌信息部发起的项目,计划购买无人机、进行相关维修以及提供培训课程,该项目于7月1日启动。

    中华网   46 阅读   2022-08-23 21:14
  • 意大利西西里岛一废物处理厂发生火灾

    当地时间2022年8月22日,意大利西西里岛,一废物处理厂发生火灾,浓烟滚滚。

    环球网   38 阅读   2022-08-23 21:12
  • 8个使领馆遭“封号”,推特对塞尔维亚下手了

    据“今日俄罗斯”8月22日报道,塞尔维亚外交部22日表示,推特“冻结”了7个塞尔维亚驻外大使馆和1个驻美国领事馆的账号,没有任何解释。 塞尔维亚抗议称,希望这“不是试图阻挠或压制塞尔维亚为真相而进行的斗争”,尤其是在科索沃问题上,这样审查一个支持言论自由的民主国家是不可接受的。 塞尔维亚外交部周一表示,该国驻亚美尼亚、加纳、伊朗、印度尼西亚、科威特、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的大使馆账号于8月18日被“冻结”。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塞尔维亚驻芝加哥领事馆身上。账号冻结“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事先通知可能违反了社交网络的规则”。 “在不涉及推特商业政策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样审查一个没有受到任何形式制裁的民主国家的外交机构,是不可接受的。” “塞尔维亚是一个在战略上致力于加入欧盟的国家,我们的政治和民主标准在被调整至符合欧洲的最高标准,包括媒体自由。”塞尔维亚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称。 “因此,我们一连串外交和领事机构遭到一个自夸促进民主和意见多样性的社交网络审查,是一件荒谬的事。” 塞尔维亚外交部补充说,希望这次封禁“不是试图阻挠或压制塞尔维亚为真相而进行的斗争”,尤其是在科索沃问题上。 点击查看大图 声明截图 截至发稿,其他推特用户已经可以正常查看部分上述账号的页面。 俄媒介绍称,上周,有16个塞尔维亚政要的个人账号同样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被冻结,其中包括执政的塞尔维亚进步党13名议员。而就在塞尔维亚推特账号被冻结的当天(18日),塞总统武契奇在美国和欧盟的牵头下,于布鲁塞尔与科索沃地区领导人会面,以缓和紧张局势。 该地区的紧张局势与科索沃当局发布的一项禁令有关。科索沃当局原计划从8月1日起,要求任何持塞尔维亚政府所颁发身份证件入境的人,在科索沃地区逗留期间,必须取得科索沃当局颁发的临时文件;还要求持有塞尔维亚车牌的塞族居民重新登记,在两个月内换成科索沃车牌。 此举引发当地塞族居民的强烈不满。7月31日,科索沃北部的塞族民众发起抗议活动,使用重型车辆设立路障、封锁道路,科索沃当局则出动特警,封锁了与塞尔维亚的两处过境点。抗议现场一度响起枪声,塞族人聚居的小城科索夫斯卡-米特罗维察甚至还拉响了空袭警报。 但局势升级也引发美国和欧盟的担忧。英国路透社称,7月31日晚些时候,在与美国和欧盟外交官员“磋商”之后,科索沃当局宣布将禁令推迟一个月,从9月1日开始实施。 武契奇曾表示,他对于18日前往布鲁塞尔与科索沃地区领导人进行会谈的结果不抱任何期望。18日会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透露,双方未就具有争议的车牌问题打破僵局,但均同意继续会谈。 21日,武契奇发表了一场言辞激烈的电视讲话。“我们无处可退,我们被逼到了绝境,”武契奇表示,如果北约不作为,那么塞尔维亚政府将保护自己的公民免受屠杀。 武契奇还表示,塞尔维亚将“努力”在未来10天里与科索沃当局达成妥协方案。此外,他还指责科索沃当局希望“最终把塞族人从科索沃驱逐出去”,但这一说法遭到了科索沃方面的否认。 科索沃是原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由联合国托管。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尽管科索沃得到了美国及其一些盟友的承认,但塞尔维亚、中国、俄罗斯等约90个国家并不承认科索沃“独立”。

    观察者网   44 阅读   2022-08-23 21:11
  • 日本单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343例,创新高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消息,截至当地时间23日19时30分,日本当天报告的新冠死亡病例达343例,超越2月22日公布的322例死亡病例,成为单日历史最高。另外,今日新增感染病例208551例。 点击查看大图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截图 日本自从7月中旬进入“第七波”疫情以来,确诊感染人数屡创新高。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疫情统计显示,从7月8日至8月14日,日本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连续四周居全球首位。 另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17日,日本最近一个月累计新增确诊病例超过了600万例。18日,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5.5万例,再次达到历史新高。

    观察者网   45 阅读   2022-08-23 21:10
  • 刚果(金)出现1例埃博拉确诊病例

    当地时间8月22日晚,刚果(金)卫生部长让-雅克·姆本加尼(Jean-Jacques Mbungani)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经过对15日发现的埃博拉疑似病例的病毒基因测序,证实此病例为埃博拉确诊病例,并于17日记录在案。确诊者是一名46岁的女性,因呼吸窘迫于8月15日死亡。该病例最初因其他疾病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但随后出现类似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症状。   这是该国出现的第15轮埃博拉疫情,而在不到两个月前,姆本加尼于7月4日刚刚宣布该国赤道省出现的第14轮埃博拉疫情结束。   声明还指出,这次的埃博拉病毒与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北基伍省发生的第10轮埃博拉疫情有关联,并非新出现的病毒变异株。刚果(金)的第10轮埃博拉疫情持续近两年,累计确诊3324例,死亡2287例,构成国际关注的突

    中国新闻网   43 阅读   2022-08-23 21:07
  • 美国《芯片法案》无法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和科学法案》(以下简称《芯片法案》)。《芯片法案》具有强烈的政治内涵,在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的同时,明确规定获得美方补助的企业十年内不得与中国或其他“令美国担忧”的国家进行任何“重大交易”,以及投资先进制程芯片。   当前,全球芯片产业的基本格局是美国在芯片设计方面大幅领先,全球占比达70%。但是在芯片的制造方面,则是东亚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美国内芯片制造产量占全球份额已从1990年的37%下降到如今的12%,而东亚地区的芯片生产全球占比累计则高达73%,其中中国台湾22%,韩国21%,日本和中国大陆均为15%。而且美国当前不具备10纳米以下先进芯片的生产能力。在过去的4个季度全球20家增长最快的芯片企业中,有19家来自于中国大陆。预测到2030年,美国的份额将进一步降至10%,而中国大陆将提升至24%。这让美国难以接受。在此背景下,《芯片法案》出台。《芯片法案》与美国组建“芯片四方联盟”一样,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在扩大美国芯片生产的同时,扼制中国芯片产业的成长。两者相比,后者才是根本目的。只要能够扼制中国芯片产业的成长,美国就有能力控制住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芯片供应。   但是,受制于诸多条件,可以判断《芯片法案》无法在根本上阻遏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在客观上加快中国芯片产业的赶超步伐。   就生产而言,美国当前的制造业存在明显的欠缺,缺乏扩大芯片生产必须的经济基础,也不符合经济规律。美国长期陷于“制造业空心化”当中,自奥巴马以来一直在努力推进“再工业化”,但在历经10多年的持续努力之后,提升微乎其微。近年来,福耀玻璃和富士康等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均遭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美国自己的企业如苹果公司等也拒绝回本土投资。《芯片法案》提供的资助力度也不足以改变全球芯片产业大局。《芯片法案》号称有2800亿美元的资助规模,但实际补贴只有390亿美元,还要分5年投入,这与当前高端芯片产业动辄上百亿美元的投入相比,并非充裕。如台积电202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就达280亿美元,2022年计划资本支出更是高达400-440亿美元。三星宣布在美国得州建设的一家芯片代工厂,拟投资金额就达170亿美元。据贝恩公司估算,仅将美国芯片产能提升5%至10%,就大约需要400亿美元。《芯片法案》规定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企业将可以获得25%的减税。而根据台积电张忠谋给出的数据,在美国生产芯片,成本将提高50%,25%的减税远不足以让美国在芯片生产上具有竞争力。   而且,《芯片法案》会严重干扰当前全球芯片产业的生产布局,给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自己企业的芯片生产带来了冲击。中国大陆是当前全世界产业链最完整、生产效率最高、人才队伍最完整的国家,在全球制造业当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众多国际先进芯片企业正是立足于中国全产业链体系才得以保持全球竞争力。美国《芯片法案》规定接受资助的企业不得在中国扩大生产,必然会削弱这些企业在芯片产业的竞争能力。此前,由于美国政府的频繁施压和干预,已经导致多家日本芯片企业无法与中国相关企业进行正常合作。台积电、韩国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均在中国运营多家芯片工厂,同样将受到《芯片法案》的影响。美国英特尔公司曾呼吁美国不要限制芯片企业对中国大陆的投资,担心“法案会削弱那些接受补贴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在复杂和高度依存的全球价值链中,世界与中国的芯片产业早已深度融合,要使供应链完全美国化并与中国“脱钩”,将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成本,必将损害全球芯片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日、韩、台湾地区,对于美国的《芯片法案》和“芯片四方联盟”均抱有较高警惕心理。   就需求而言。《芯片法案》会加剧全球芯片业的过剩状况,恶化国际竞争。当前,全球芯片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由紧缺转向过剩的局面已现端倪。前两年全球芯片供应极度紧张,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或地区极力推动自主供应链建设,其产能正在逐渐释放。众多行业分析机构称芯片泡沫即将破裂,应警惕芯片产能过剩危机的来临。《芯片法案》补贴在美国扩大芯片生产,必将进一步恶化全球芯片的生产过剩状况。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缺陷,对其的应对能力决定了不同国家在产业竞争当中的根本成败。当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市场,2021年全球芯片销售额5559亿美元,中国进口额达4326亿美元,全球占比达77.8%;市场销售额达1925亿美元,全球第一。加上全产业链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应对芯片的过剩风险方面显然更有竞争力。当前各大芯片企业在生产方面需要美国的技术,但在市场需求方面非常依赖中国。2021年,英特尔实现收入747亿美元,其中在中国实现收入就达1345亿人民币(约200亿美元),占比接近30%。波士顿咨询公司预估,若美国执意对华采取技术硬脱钩,可能会让美国芯片企业损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37%的收入。在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芯片销售总额中,对华销售额所占比重均超过30%。芯片制造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全球性市场来维持,营收规模下降将直接影响研发投入,导致创新速度趋缓。   美国《芯片法案》希望通过产业补贴弥补自身劣势,提升国内芯片生产,进而打击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但是,《芯片法案》违背了市场规律和经济基础,难以达到目的,相反,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全球生产秩序。对于中国而言,美国《芯片法案》的出台在短期可能是利空,但在长期则是利好,中国芯片企业的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国新闻网   29 阅读   2022-08-23 20:56
  • 俄媒:杜金娜被害案嫌犯曾以难民身份前往欧洲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23日报道,杜金娜被害案嫌犯乌娜塔莉娅·沃夫克的父亲向媒体透露,沃夫克不久前曾以难民身份前往欧洲,但很快又回到乌克兰。 沃夫克的父亲称女儿曾作为难民前往欧洲,好像是法国,但后来因为不喜欢那里,又到了波兰,之后又回到乌克兰。沃夫克的表妹此前表示,沃夫克曾在乌克兰武装部队服役。 当地时间8月21日凌晨,俄知名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杜金的女儿达莉娅·杜金娜在莫斯科州一起汽车爆炸事件中身亡。22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杜金娜的被害案已破案,该罪行是由乌克兰特勤部门准备和实施,执行者是乌克兰公民娜塔莉娅·沃夫克,案发后她和女儿逃往爱沙尼亚。不过,乌克兰方面曾在21日表示,乌克兰与这起汽车爆炸事件无关。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也否认乌克兰与此事有关。(海外网 张霓)

    海外网   51 阅读   2022-08-23 20:54
  • 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弹簧刀”600型无人机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美国计划在9月签订新合同,向乌克兰提供性能更强大的“弹簧刀”600型无人机。 据报道,五角大楼计划在30天内,与制造商签订10架“弹簧刀”600型无人机的合同。不过,五角大楼并未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这些装备的具体日期。 “弹簧刀”无人机属于巡飞弹,在空中发现目标后发动“自杀式”攻击。此前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弹簧刀”300型无人机。而“弹簧刀”600型无人机巡航时间可达40分钟,配备的弹头可攻击装甲车辆。 另外,美国媒体22日报道称,美国已经“秘密”向乌克兰提供可用来打击雷达的高速反辐射导弹有一段时间了。不过,美国政府对这种说法尚未给出回应。 对于美国接连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的做法,俄罗斯方面已经多次指责美国是在“火上浇油”,从而使俄乌冲突持续下去。

    海外网   46 阅读   2022-08-23 20:53
  • 澳大利亚宣布:将进一步调查前总理莫里森“秘密兼任”一事

    当地时间8月23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已确定未来对澳前总理莫里森进一步展开调查。此前的调查已证实,莫里森曾在疫情高峰期间“秘密”兼任卫生、财政和资源部等多个部门的部长。阿尔巴尼斯称,新的进一步调查将着重于莫里森具体的所作所为,以及其中是否存在法律问题。 澳副检察长同日在一份报告中称,莫里森兼任多部门部长的行为符合宪法,但他没有向内阁成员、议会和公众公开此事,这“从根本上破坏了”负责任政府的原则。 点击查看大图 阿尔巴尼斯举行发布会,宣布对莫里森展开调查。视频截图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ABC)和政府网站报道,阿尔巴尼斯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他将对莫里森任期内秘密兼任多部门部长一事展开调查。 “内阁已经决定,未来有必要对莫里森进行调查”,阿尔巴尼斯在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总理办公室和内阁建议,将适当考虑调查的性质和时间框架,包括调查具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所发生的事情是否存在法律问题。他说,内阁将寻找具有正经法律背景的人参与调查。 阿尔巴尼斯表示,此项调查还将考虑所需的改革措施,以确保类似情况未来不会发生。 他进一步指出,显然,澳大利亚需要确保对未来政治进程的绝对信心,“我们的政治系统依赖于管理、问责制和制衡,但这些都被(莫里森)抛弃了”。 “莫里森的行为非同寻常,破坏了我们的议会民主,他需要为此负责”,阿尔巴尼斯强调。 点击查看大图 澳媒报道截图 同日,澳大利亚副检察长多纳休(Stephen Donaghue)发布了一份报告,回答了阿尔巴尼斯此前向他提出的问题,即莫里森此前的任命是否有效? 多纳休认为,根据澳宪法第64条,莫里森的任命是有效的。他说:“总督可根据总理建议,任命包括总理在内的内阁成员兼任其他部门部长。且总督没有权利拒绝接受总理关于此类任命的建议。”他补充称:“如果民众和议会不知道部长拥有特定权力,他们就不能让部长为行使这些权力(或者不行使这些权力)负责。” 他同时指出,莫里森没有向内阁成员、议会和公众公开此事,这“从根本上破坏了”负责任政府的原则。 稍晚时候,莫里森在社交媒体再次发布一则冗长声明,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莫里森写道,他注意到副检察长认为他此前接受的任命是“有效的”,并重申他兼任多部门部长是在澳大利亚面临严重危机(即新冠疫情)期间做出的紧急行为,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他继续辩称,即便他兼任了多部门部长,但原部长们“继续行使了全部权力,不受任何干涉”,“简而言之,没有发生权力被滥用的情况”。 莫里森还说,在过去的一周里,他已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赞赏公众就这些问题提出的关切,并对所造成的任何冒犯表示遗憾”。 点击查看大图 莫里森再发长文,为自己辩解 8月初,ABC曾报道称,莫里森2020年曾“秘密”兼任卫生部长,与时任卫生部长格雷格·亨特(Greg Hunt)共同分管卫生事务。他还兼任财政部长和资源部长,与时任财政部长马赛厄斯·科尔曼(Matthias Cormann)和时任资源部长基思·皮特(Keith Pitt)共同领导部门,科尔曼甚至对此毫不知情。 此事件被曝出后,澳大利亚掀起一场政治风暴。 8月15日,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誓言对莫里森发起调查,指控莫里森在运作“影子政府”(shadow government),对澳民众来说,“这完全不可接受”。 8月16日,阿尔巴尼斯告诉ABC,目前曝光的还不是事件的全貌,“可能还有更多”。据其透露,莫里森可能秘密兼任了五个部门部长,除了目前曝光的财政、卫生、资源部以外,还包括国库部和内政部。“这是对我们民主的空前破坏”,他抨击道。

    观察者网   32 阅读   2022-08-23 18:13
  • “青瓦台魔咒”来了,文在寅的“防弹衣”有用吗?

    8月22日,文在寅走出家门,散步了一小时。这短短的一小时已经是文在寅自卸任返乡后在村里最长时间的一次外出。 点击查看大图 8月22日,前总统文在寅在庆尚南道梁山市平山村散步。图自韩媒“YTN电视台” 此前,文在寅的退休生活一直被家门口保守派示威者的抗议横幅和循环播放辱骂言语的大喇叭给围绕,这样的“折腾”自他5月9日退休回乡后的第二天就开始,直到8月22日警方介入才停歇。 不过,更大的麻烦是“青瓦台魔咒”来了。 8月19日,在尹锡悦就任刚过百日之际,韩国检方对文在寅前政府展开调查。对此,韩共同民主党方面表示,现任总统尹锡悦在向前任总统文在寅进行“政治报复”。 实际上,在文在寅在卸任前就做好准备,以“阻碍”尹锡悦政府对自己的调查。5月3日,文在寅离任前主持召开国务会议时,表决通过了《检察厅法》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2项法案,以限制检察侦查权。 未来等待文在寅的是牢狱之灾,还是惬意的养老生活,目前成了未知数。 新政府算“旧账”,共同民主党:这是对文在寅的政治报复 据韩媒“YTN电视台”报道,8月22日,在散步途中,文在寅遇到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记者向文在寅表示,这是您100多天后再度找回的平静生活,请您发表一下感想。面对记者的提问,文在寅只是面带微笑,并向记者挥手问候。 通过对比文在寅卸任前后的照片,可以看到,69岁的他如今胡子全白,白发也显著增多。 点击查看大图 左图为,4月25日,文在寅出席记者会。图自韩联社 右图为,8月初,文在寅在济州岛旅行期间发布的照片。图自文在寅的社交账号 在文在寅卸任前,外界曾担忧他是否会遭到“事后清算”,如今在文在寅卸任3个多月后,“魔咒”真的来了。 综合韩联社、《首尔经济》、《韩民族日报》等韩媒报道,“文在寅政府错误的国政运营损害了国家的根基。”为纪念尹锡悦执政100天“国民力量”党8月19日在发布的白皮书中如此评价前政府。同日,韩国检方在一天内两度“突袭”总统档案馆进行扣押搜查。 报道称,检方第一次突袭总统档案馆,是为了调查“月城核电站1号机申请提前关闭”的过程中,文在寅前政府是否下达了不正当关闭的决定。 文在寅执政时,认为韩国核电密集度居全球之首,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开始主张“脱核电”计划。 2019年,在文在寅的影响下,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宣布永久关闭月城核电站1号机组(韩国的主力核电站之一)。 1号机组于1983年正式投入运营,并于2012年,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之后经过申请该机组寿命延长至2022年。因此,当2019年月城1号机组被提早关闭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2020年,韩国监查院发布监查报告称,该核电机组经济效益被过度低估。 今年5月10日,文在寅卸任韩国总统的第一天,就有2600多名市民联名向大田地方检察院举报文在寅,要求调查他在推行去核电政策过程中“滥用职权”的嫌疑。 举报信中称,文在寅“滥用职权”过早关闭月城核电站1号机组并中断新核电站建设,造成核电产业中小企业倒闭、韩国电力公社股价下跌,加重民众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尹锡悦政府则明确表示,将推翻“脱核电”政策,继续运转老旧核电站。 点击查看大图 8月19日,在位于世宗市的总统档案馆,韩国检方进行搜查取证。图自韩联社 8月19日,韩检方第二次突袭总统档案馆,针对的是2019年的“脱离朝鲜渔民强制送回”事件。 事实上,这起几年前的案件是尹锡悦上台后,新政府在上个月(7月)才新发起的调查,文在寅被牵扯其中。 2019年11月,韩方发现疑似杀害16名船员的2名朝鲜船员越界南下,并从板门店将两人遣返。检方怀疑文在寅政府时期负责对朝事务的青瓦台官员和国家情报院(国情院)在毫无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仓促了结联合调查,并不顾2名朝鲜船员的“归顺意愿”将其强制遣返回朝。 在该案中,文在寅的亲信、总统秘书室长卢英敏涉嫌介入其中,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不断发酵,7月18日,韩国国内律师及人权团体以涉嫌杀人、国际刑事犯罪、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非法监禁五项罪名为由,针对文在寅本人发起了诉讼。 此次搜查,检方想要查看文在寅政府与这一事件有关的决策过程记录。如果在总统档案馆的扣押搜查中也没有发现有关遣返的重要资料,预计检察机关调查的重点将放在“文在寅政府是否故意删除安保室记录”这个问题上。 此番两次搜查“十分罕见”,《首尔经济》报道称,在8月19日之前,历届韩国政府对总统档案馆总共只进行过7次扣押搜查。而在8月19日当天,韩国检方就针对文在寅政府记录物品进行了2次扣押搜查。根据规定,总统档案最长15年无法调阅,其中与个人隐私有关的资料最长30年无法调阅。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现任国会议员赞成或辖区高等法院下令公开,才能调阅、复印及作为资料提交。想查总统档案,难度可想而知。 韩国《朝鲜日报》19日称,对于搜查总统档案馆一事,韩共同民主党方面表示不满并强调,这是韩国现任总统尹锡悦在向前任总统文在寅进行政治报复,检方在编造无中生有的“罪名”。 共同民主党发言人申贤英批韩国检方,因为之前不管怎么查也查不出来,所以现在连总统档案纪录都要翻。申贤英强调,最终这场搜查的一切目的都是针对前总统文在寅本人。共同民主党方面要求,立即中止调查。 点击查看大图 6月20日,在位于世宗市的韩国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正为展示与前总统文在寅有关的100多件文件、图片、视频等资料以及物品做准备。 图自韩联社 前政府大多数关键人物被查,文在寅早有准备“自保” 此前的韩国总统犯事入狱,有个熟悉情节,就是如果从自身找不出问题的话,其亲信部下、家属都是韩国检方的一个突破口,随着突破口的不断扩大,这把火自然要烧到下台的总统身上。据《韩民族日报》21日指出,在尹锡悦政府上台三个多月期间,文在寅任职时期的许多关键人物,包括青瓦台和安全官员,都被检察机关盯上了。 在此番“突袭”总统档案馆的3天前(8月16),在文在寅政府的三名重要官员前国家情报院院长朴智元、前国防部长官徐旭和前青瓦台国家安保室长徐薰已被韩国检方搜家,以收集“西海公务员遭枪杀事件”中他们滥用职权证据。 2020年9月21日,韩国海洋水产部公务员李某(当时47岁)在西部海域小延坪岛海上失踪后被发现遭朝军枪击身亡。韩国国防部和国情院当时根据情报认定李大俊想要“投靠朝鲜”。仁川海洋警察署今年6月16日对此事表示,关于李某生前“主动投朝”的说法没有根据。韩国国情院指控朴智元等三人在上述案件中存在涉嫌擅自删除情报、误导调查等滥用职权行为。 韩国检方表示,在分析完被没收的材料后,将决定是否传唤调查朴智元等三人。若调查范围扩大,时任文在寅秘书室长的卢英敏也可能会遭到调查。 对此,青瓦台前发言人、国会议员高旼廷16日批评搜家是“政治报复”,指责韩国现任政府因支持率低,而试图通过调查转移国内对于经济等问题的注意力。 韩国《世界日报》16日称,韩国司法界人士认为,检方突然对两年前的事件加速调查,下一步瞄准的就是前总统文在寅。 《韩民族日报》在21日的报道中也指出,从检方的调查方向和指控内容来看,上述“弃朝渔民遣送案”等三起案件的调查最终目的均为将前总统文在寅牵扯进来。据《韩民族日报》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两名前总统秘书室室长在内的近30名前政府重要官员因这些案件被指控或接受调查。 点击查看大图 5月9日,在韩国总统府青瓦台,总统文在寅发表离任讲话。文在寅的任期将于当天午夜结束。 图自韩联社 韩国检方对文在寅前政府官员的搜查场景似曾相识。韩《中央日报》指出,韩国新一届政府对上届政府进行清算的行动颇为普遍。公开报道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全斗焕卸任起算,7任韩国总统全部在离任后遭到司法清算,其中金泳三、金大中家人被捕,卢武铉被逼自杀,其余4任总统全部入狱。其中大多数和文在寅一样都是被举报“滥用职权”。 文在寅执政时,曾以反贪为名控告前总统李明博,最终使其入狱;李明博在任时亦以反贪为名,搜查前总统卢武铉,最终迫使其跳崖自杀。由于文在寅与卢武铉“交情颇深”,所以当年李明博入狱时,外界还流传着文在寅是在为卢武铉“复仇”的故事。 为避免前总统等高官屡遭清算重演,文在寅其实早在卸任前就为自己编织了“防弹衣”。 5月3日,文在寅离任前主持召开国务会议时,表决通过了《检察厅法》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2项法案。这2项法案极大地削弱了检察机关的权力,缩小了检方直接调查范围。 具体来看,原《检察厅法》有条文规定,检方可以对六种犯罪进行侦办,包括“选举、腐败、公职人员、经济、大型事故、军工项目等”。而新《检察厅法》规定,韩国检方将不再具有其中的公职人员、选举、军工项目和重大事故这四项犯罪的侦查权。其原有的侦查权将移交给韩国警方,检方只具有起诉权。此外,新法案还有一项规定是检察官不得对其本人侦办的案件提起公诉。 简单来说,即韩国检方失去了“四大犯罪”的侦办权。目前所保留的腐败和经济犯罪的侦查权,由于检察官不得对自己侦办的案件提起公诉,也就等于侦查权和起诉权的“实质性”分离。 而原《刑事诉讼法》有条文规定,检察方可以对案件直接侦办,而这一权力在修正案中被废止。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不得另案侦查”的规定。这意味着侦查机构不得为了侦办“在查案件”而在无“合理依据”的情况下以“不正当手段”调查“其他案件”。 新《检察厅法》和新《刑事诉讼法》或为文在寅打破“青瓦台魔咒”,埋下了程序上的“伏笔”。 卸任前夕,5月5日,《韩国日报》公布的数据称,文在寅4月末的民调支持率达到45%,人气领跑韩国历任总统。虽然文在寅政府也留下诸多遗憾——暴涨的房价、激化的性别矛盾和待完成的终战宣言……但超高支持率足以证明在韩国民众心目中,文在寅执政5年的得分不低。对此,文在寅在与媒体人孙石熙的访谈中苦涩的笑言:“支持率有意义吗?政权交替了,我的支持率高又有何用?” 文在寅早在2017年刚执政时,就欲突破总统“一任制”,但失败了。

    观察者网   38 阅读   2022-08-23 18:12
  • 俄罗斯停止天然气供应或致意德两国GDP损失2.5%

    当地时间8月22日,意大利媒体援引欧盟机构“欧洲稳定机制”的评估分析报道称,如果俄罗斯8月停止天然气供应,将可能导致欧元区国家于年底耗尽天然气储备,意大利和德国两个风险最大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或损失2.5%。   根据分析,俄方停止天然气供应可能触发欧元区国家的能源定量配给和经济衰退。如不采取任何措施,欧元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或损失1.7%;如按照欧盟对各国自行减少最高15%天然气消耗量的要求,欧元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则可能为1.1%。

    央视网   48 阅读   2022-08-23 18:11
  • 告别星巴克 俄罗斯迎来“星咖啡”

    8月22日,人们在俄罗斯莫斯科一家“星咖啡”门店排队点餐。      近日,星巴克的接替者“星咖啡”连锁店在莫斯科开门迎客,受到人们欢迎。随着西方对俄制裁蔓延到各个领域,俄罗斯人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改变。麦当劳、可口可乐、星巴克、优衣库、H&M等品牌暂停经营或撤出俄罗斯市场。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俄罗斯本土产品和服务纷纷涌现,逐步替代这些西方品牌。

    央视网   44 阅读   2022-08-23 18:10
  • 通胀飙升之际这家超市卖的炸鸡却降价 引爆价格大战

    据彭博社报道,因通货膨胀攀升导致韩国鸡肉涨价,民众怨声载道。但近日韩国第二大连锁超市Homeplus却反向操作,将炸鸡价格大幅调低以吸引顾客,从而引发了竞争对手们的价格大战。 炸鸡一直在韩国的通胀数据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外卖平台,炸鸡的点单量超过披萨汉堡等。但最近鸡肉价格飙涨,超过其他很多食品。韩国大型炸鸡连锁店BBQChicken一桶炸鸡现在卖20000多韩元,远高于五年前的价格。疫情期间还调涨了外送费用,让消费者更加苦闷。 炸鸡店涨价之际,Homeplus却反向操作,在6月下旬决定大幅降价,一桶炸鸡仅卖6990韩元,人潮蜂涌而来。此举逼得其竞争对手纷纷效仿降价,韩国最大连锁超市Emart也推出一周特价,一桶炸鸡只卖5980韩元。 据报道,很多想买特价鸡肉的顾客在Homeplus旗下近140家门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此现象迅速走红社交媒体。 报道称,Homeplus颠覆了通过涨价寻求更大利润的逻辑。彭博社援引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劳埃德·陈(Lloyd Chan)的话称,“Homeplus的炸鸡卖得太便宜,其他商家可能会因此遭受巨大的降价压力,至少停止涨价。”

    东方网   35 阅读   2022-08-23 18:09
  • 韩国政府报告:韩户籍登记人口连续两年同比减少

    韩国政府8月2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韩国户籍登记人口连续两年同比减少。 据韩联社8月23日报道,韩国行政安全部当日发布的《2022行政安全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韩国全国户籍登记人口为5163.8809万人,较前一年减少0.37%,连续两年同比减少。 韩国户籍登记人口的平均年龄为43.7岁,同比增加0.5岁。其中,女性平均年龄44.8岁,大于男性平均年龄42.6岁。人口最多的年龄段为50-59岁(1971年出生),达93.5176万人。 公开资料显示,韩国人口增长率1960年达到峰值,为3%,随后持续下降,1995年起降至1%以下。今年7月20日,韩国人口保健福祉协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国总和生育率(女性人均生子数)为1.1,与去年和前年的数据持平,连续三年全球垫底。

    东方网   22 阅读   2022-08-23 18:07
  • 日本政府认定98名阿富汗人为难民,日媒:罕见,超去年人数

    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23日透露称,在去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权后撤离至日本的800多名阿富汗人中,曾在日本驻喀布尔大使馆工作的当地职员及家属等总计98人近日被日本政府认定为难民。 共同社23日报道称,日本政府此次罕见地大量认定难民,超过了创新高的去年全年难民认定数(74人)。相关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称,上述98人是曾在日本大使馆工作的当地职员及家属等,8月19日被认定为难民。共同社刊文指出,此举或是优先保护为日本工作的人员,可能也意在凸显日本在外交上的考量。 此外,在日本非政府组织的阿富汗职员和曾在日本留学的阿富汗籍撤离者中,也有许多人以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执政期间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由希望在日定居。对此,负责难民援助的相关人士表示,“认定范围可能会扩大。” 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UNHCR)透露,在阿富汗政权更迭前后的1年半时间里,至少有超过18万阿富汗公民逃到国外。日本接纳相关撤离者,允许其凭“短期滞留”资格逗留90天。 即使超过90天,考虑到要求避免违背本人意愿进行遣返的呼声,日本法务省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对有意者发放可以就业的“特定活动”资格,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逗留1年。 在日本政府去年认定为难民的74人中,有9名阿富汗人。此次的98人作为“定居者”获得5年在留资格,共同社分析指出,这为他们符合条件后申请“永住”(永久居留许可)开辟了道路。

    澎湃网   21 阅读   2022-08-23 18:05
  • 美国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系例行活动?军事专家解析

    据报道,美国近日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试射了一枚未携带弹头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军方表示,这次试验是“例行和定期活动”的一部分,目的是展示“美国核力量的准备状态”。 美国此次试射活动的意图真如其所言吗?近年来,美国不断强化核能力建设有何居心?就相关话题,军事观察员邵永灵为您深入解析。 “民兵3”是美军现役的主要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认为,对于一型服役了近50年的洲际弹道导弹来说,确实有必要通过试射检验其性能。 邵永灵:核导弹的试射通常不携带真的核弹头。美军这次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主要是测试其运载工具——火箭的完好率。 “民兵3”已经进入退役倒计时,而美国下一代洲际导弹“哨兵”预计 2030年左右才能开始服役。目前,美国的陆基核力量还要依靠“民兵3”。 这么看来,对一款比较老的洲际导弹进行抽检就显得很有必要。 资料图:2020年8月4日,美国空军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来源:环球网) 尽管美军宣称此次试射是“例行安排”,但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认为,任何战略武器的试射都非简单的技术行为,背后必然有政治用意,否则美军也不会两次推迟“民兵3”的试射。 邵永灵:“民兵3”今年第一次发射本应在3月进行,但当时因为俄乌冲突美俄关系特别紧张,发射推迟了;第二次发射推迟是因为佩洛西窜访台湾,美国觉得这个时候不能“火上浇油”。美国推迟发射本身就说明,洲际导弹的试射有政治含义。 就在试射“民兵3”前几天,美军联合日本、韩国在夏威夷周边实施了使用宙斯盾舰应对弹道导弹的联合训练。一边试射洲际导弹,一边纠集盟友搞反导演习,美国的行径究竟包藏什么祸心?对此,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认为,美军处心积虑强化核能力建设,就是为了在“大国竞争”中争夺霸主地位。美国这样做,势必会打破国家间的战略平衡,给世界和平与安全蒙上阴影。 邵永灵:美国一方面演练进攻性核力量,一方面又演练防御能力,就是要在核武器领域实现攻防兼备——不仅“矛”要锋利,“盾”也要坚固。 在大国关系中,美国追求的不是“平衡”,而是要打造自己的单方面优势。我认为,美国打造攻防兼备的核能力,破坏了大国关系的稳定,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澎湃网   24 阅读   2022-08-23 18:04
  • 美国政府拟停止支付新冠检测、治疗和疫苗费用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拟停止支付新冠检测、治疗和疫苗费用,转而让保险机构和民众承担。 美国白宫新冠应对工作组协调员阿希什·杰哈近日表示,政府最早将于今年秋天起停止支付新冠检测、治疗和疫苗费用。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将于本月30日牵头召开会议,召集制药企业、药店和各州卫生部门代表与会,共同商讨政策调整涉及的费用报销、保险范围、监管以及没有医保的人群如何接种疫苗和接受治疗等问题。 报道说,目前美国约有3000万人没有医保,如何让这些人群能够接种新冠疫苗和获得治疗,是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 近期,美国疫情相比之前的高峰有所趋缓,但仍平均日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约8.8万例,日增死亡病例约400例。美国又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BA.4.6和BA.2.75,公共卫生专家担忧,新出现的变异株可能改变疫情趋势。

    环球网   33 阅读   2022-08-23 18:03
  •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确认将裁员3000人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2日确认,将在美国、加拿大和印度裁减大约3000名白领和合同工。 福特公司当天在一封发送给员工的内部电子邮件中写道,本周将告知被裁员工这一消息,“构建未来需要改变和重塑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运营方式的几乎所有方面”。 上述电子邮件署有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的签名。福特一名发言人说,裁员令将在9月1日生效。 裁员主要针对福特在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的员工,其中大约2000人为按月领取薪酬的全职员工,其余1000人为合同工。 此次裁员并非毫无征兆。美国彭博新闻社7月报道,福特计划裁员8000人,从而节省更多资金用于投资电动车业务。福特当时未就裁员一事置评,仅称正聚焦重组架构,使资金向电动车部门倾斜。 法利曾说,计划在2026年前将年度成本削减30亿美元,以期届时实现税前利润率达10%的目标。福特去年税前利润率为7.3%。 福特3月宣布重组计划,拆分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业务。其中,燃油车业务称作“福特蓝”,电动车业务称作“福特Model e”,由不同团队领导,财报也将分开。这两个分支总部都留在密歇根州。 按照福特说法,2022年至2026年,福特公司将在电动车方面投入500亿美元。

    环球网   17 阅读   2022-08-23 18:02
  • 超半数日本民众反对安倍国葬决定:花销本应用于国民生计

    据日本媒体《FLASH》22日报道,近期多家日媒舆论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日本民众反对日本政府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办国葬的决定。 8月20至21日,日本《每日新闻》联合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就“是否同意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这一问题进行民意调查,数据显示,53%的受访者表示“反对”,仅30%的受访者表示“赞成”。而根据富士电视台同期调查,51.1%的受访者反对国葬。另据朝日电视台调查,51%的受访者反对国葬。《FLASH》称,日本各大媒体的调查结果都显示,超半数民众反对国葬。 然而,日本NHK电视台一个月前(7月19日)曾公布过此类民意调查结果,49%的受访者“赞成举行国葬”,而“反对举行国葬”的受访者比例仅为38%。《FLASH》认为,这一个月内反对者大幅增加的原因在于统一教与安倍及日本自民党的关系曝光。此外,日本政府称国葬费用将从国家预算中全额拨付,这引起日本民众极大不满,有民众表示“希望将国费投入到国民生计中来,现在国家还有更值得投资的事情”。

    海外网   30 阅读   2022-08-23 18:01
  • 美媒曝光FBI搜查海湖庄园细节:壁橱和地下室发现机密文件

    美媒8月22日曝光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8月8日搜查海湖庄园的更多细节。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等美媒报道,调查人员在海湖庄园的壁橱和地下室发现了带有机密标记的文件。 知情人士表示,调查人员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办公室的壁橱里发现了一个装有机密文件的容器,随后又在海湖庄园地下室的存储区发现了另外一批文件。调查人员已经带回了26箱文件,其中11箱被标记为机密文件,其中一箱文件为绝密文件。 当地时间8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海湖庄园遭到FBI突然搜查。美联邦法院公布的搜查令和搜查物品清单显示,FBI正在调查特朗普涉嫌的三项联邦罪名。此举引发了共和党内人士和特朗普支持者的强烈反应。FBI于15日回应特朗普团队的质疑,称执法过程“遵循了法院的搜查令和扣押程序,随后已退回不需为执法目的而查扣的物品”。

    海外网   35 阅读   2022-08-23 18:00
  • 伊朗指责美国拖延恢复履行伊核协议谈判

    伊朗方面22日指责美国在恢复履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中拖延时间。美方则表示,现在较两周前更接近达成协议。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人在拖延,而欧洲方面也没有行动……美国和欧洲比伊朗更需要一项协议。”   欧洲联盟8日向伊核协议相关方提交关于美伊恢复履行协议的“最终文本”,期待各方做出政治决定。伊朗方面已做出答复,并呼吁美方展现灵活性。   这是2021年1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拍摄的地标建筑自由塔。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哈拉比萨斯摄)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22日同样暗示,美方正在拖延谈判进程。博雷利说,伊朗已经对欧盟提议做出“合理”答复,希望美方最早在本周予以积极答复。“我希望这个答复能让我们完成谈判。希望如此,但我不能保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当天否认美方就恢复履行伊核协议谈判拖延时间。   他告诉媒体记者,伊方展现了“明显的灵活性”,似乎已经不要求把伊斯兰革命卫队从美方认定的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这一要求是阻碍恢复履行伊核协议谈判取得进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是2月2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比两周前更接近达成协议的部分原因,”普赖斯说,“如果我们要达到目的,仍有一些必须解决的未决问题,一些必须化解的分歧……我们正尽快工作,以便对伊朗的文件做出适当答复。”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协议。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2021年4月起,伊核协议相关方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多轮会谈,讨论美伊恢复履约问题。

    新华网   34 阅读   2022-08-23 17:58
  • 索马里首都一酒店遭恐袭致21人死亡117人受伤

      这是8月21日在索马里摩加迪沙遇袭酒店附近拍摄的建筑残骸。   索马里卫生部21日发表声明,证实19日晚在索首都摩加迪沙一家酒店发生的恐怖袭击已造成21人死亡、117人受伤。

    新华网   36 阅读   2022-08-23 17:58
  • 马来西亚联邦法院终审宣判前总理纳吉布有罪 即日起入狱

    马来西亚联邦法院23日终审判决驳回前总理纳吉布上诉申请,裁定维持吉隆坡高等法院的原判,即纳吉布涉及SRC国际公司4200万令吉洗钱案,所有7项控状全部罪名成立,即日起入狱。   同时,联邦法院维持了纳吉布有期徒刑12年和罚款2.1亿林吉特的刑罚。(总台记者 徐荃乐)

    中国新闻网   37 阅读   2022-08-23 17:56
  • 联合国儿基会:严重干旱影响非洲之角至少1000万儿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22日说,严重干旱影响非洲之角至少1000万儿童,这一数字在两个月内增加约40%。   儿基会说,2月至4月间,非洲之角受干旱影响面临严重饥饿、营养不良和干渴等问题的儿童数量由725万增至至少1000万。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现阶段有超过170万名儿童因“严重急性营养不良”需要紧急治疗。如果当地今后数周没有降雨,这个数字将升至200万。   儿基会先前呼吁筹集1.19亿美元应急。如今面对旱情加剧,儿基会将筹款金额增至近2.5亿美元,但迄今仅筹集到20%资金。   儿基会分管东部和南部非洲地区事务的官员穆罕默德·福尔说:“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数周内就会有大量儿童死亡。饥荒即将来临。”   依据儿基会说法,非洲之角正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由于连续四年雨季缺雨,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牲畜死亡,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营养不良和疾病风险上升。儿基会警告,这些人极度依赖人道主义援助。   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部,包括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苏丹和乌干达八个国家。这片地区呈犀牛角状,向东伸入阿拉伯海,因此得名非洲之角。这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常年遭受地区冲突和周期性大旱灾困扰。

    中国新闻网   31 阅读   2022-08-23 17:55
  • 英专家警告:能源贫困恐引发公共健康危机

    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欧洲多国民众生活压力陡增,物价上涨引发的连锁反应正逐步显现。英国国民保健制度联合会19日致信英国政府,呼吁采取紧急对策,避免能源贫困在今年冬季引发公共卫生紧急状况。    3月27日,救护车停在英国伦敦一家医院内。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国民保健制度联合会在信中写道,由于能源支出激增,到冬季时许多人将面临两难选择,要么省下伙食费取暖,要么挨冻。   “这可能会导致疾病暴发、加剧健康不平等、恶化儿童生存几率、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疤。”   据法新社报道,到明年夏季,英国燃气和电费账单预计会是2021年底的3倍。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7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1%,涨幅刷新40年来最高纪录。   这是5月5日在英国伦敦一家超市内拍摄的购物车。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英国智库决议基金会先前表示,由于低收入家庭在食品和能源方面的花销占收入比重更高,高通胀对这些家庭的打击更大。随着物价持续走高、个人实际收入严重缩水,低收入家庭不得不大幅削减非必要花销。   国民保健制度联合会首席执行官马修·泰勒说,这一机构之所以“罕见地介入”,向政府提意见,是因为他们知道能源贫困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而疫情下医疗资源本就承受严重压力。 4月8日,一辆公共汽车经过英国伦敦一处加油站。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国民保健制度联合会敦促政府出台“更有针对性和更具体的支持方案”,以帮助那些最需要援助的家庭渡过难关。   这封信发给英国财政大臣纳齐姆·扎哈维,他上月刚刚就任这一职位,接替辞职的前任里希·苏纳克。

    人民网   28 阅读   2022-08-23 15:06
  • 被公司酒文化PUA,普华永道员工切除头骨索赔20万英镑

    下班后,公司组织的喝酒活动去不去? 恐怕很多人出于种种原因,难以启齿说“不”。在英国也一样。 英国《卫报》8月22日消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因为“豪饮”活动酿成意外事故,被自家28岁的年轻审计师布罗基(Michael Brockie)告上法庭。 据报道,该公司“鼓励”员工在下班后参加一项名为“酒吧高尔夫”(pub golf)的饮酒活动。2019年,在一次工作日的活动中,布罗基大量饮酒,然后一个人摔倒在路边并昏迷,脑部严重受伤。最后布罗基一部分的头骨被切除。 布罗基认为,该公司的部门经理“未能对同事的安全采取合理的照顾”,应当为其疏忽承担事故的间接责任。布罗基向公司索赔2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61万元)。 点击查看大图 28岁的年轻人虽然保住性命,但失去了半个头骨 ITV News截图 所谓的“酒吧高尔夫”,指的是高尔夫的九个洞代表九个酒吧,每个酒吧都有一个酒局,参与者需要按照游戏规则饮酒,并尽可能地获得更高的分数。法庭文件显示,该活动从下午6点开始,参与者需要在数个小时内过量、快速和长时间地饮酒,他们会按照“多快喝完一杯酒”等指标被打分。 虽然这项活动不是强制的,但法庭文件称,普华永道的员工在参加该活动时面对着“巨大压力”(heavy pressure)。据报道,普华永道某经理的“邀请函”原件写道:“我希望所有参加去年邀请赛的人都务必出席(absolute attendance)。除非有认证医生签署的证明,或者会签信件,否则不能有缺席的理由。” 点击查看大图 布罗基照片(事故发生前) 图源领英 普华永道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作为负责任的雇主,我们致力于为我们所有的员工提供安全、健康和包容的文化……我们还希望任何参加社交活动的人都能负责任,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不过,由于诉讼程序仍在进行中,普华永道没有对此事细节发表评论。 综合《电讯报》等英国媒体消息,在本次事故之前,布罗基的职位是高级合伙人,年薪为4.1万英镑;事故后他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年薪涨至6.4万英镑。 在英国,“与工作有关的”过量饮酒等活动屡见不鲜,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今年3月,保险服务提供商Atrium Underwriters被伦敦劳合社处以100万英镑的罚款,这是劳合社336年历史上的最大罚单。 Atrium Underwriters被指控多年来容忍歧视、骚扰和欺凌行为,并组织了不恰当的“男孩之夜”活动(“boys’ night out”)。在活动中,包括高管在内的员工参与酗酒,参加“启蒙游戏”,并对女性员工做出“歧视和骚扰性评论”。 酗酒等文化并不仅仅停留在金融界。某律师事务所伦敦业务负责人格里菲斯(Dominic Griffiths)表示:“在大多数律师事务所中,很多聚会都围绕饮酒展开。如果你碰巧不喝酒,那可能会受到歧视(discriminatory)。”

    观察者网   44 阅读   2022-08-23 15:01
  • 麦康奈尔:不担心美国民主受到威胁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当地时间22日表示,选举舞弊现象很少发生,自己不担心民主受到威胁。 麦康奈尔。图自NBC NBC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将“对民主的威胁”列为选民面对的首要问题。对此,麦康奈尔当地时间22日回应称,“我确实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020年总统大选后,“有些人试图阻止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序的权力交接,那样做并不好”。 他表示,“选举舞弊现象很少”,但“偶尔会发生”。 麦康奈尔认为,美国的民主是“稳固的”,自己并不担心美国民主受到威胁,“我不认为我们需要担心这件事”。 麦康奈尔上述评论与特朗普及其共和党内盟友的主张相冲突,后者坚持认为,美国选举舞弊猖獗以及2020年选举被盗。 值得注意的是,NBC的这项民意调查是在美国联邦调查局8月8日搜查特朗普海湖庄园后进行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多数美国选民支持对特朗普的调查。 NBC去年12月的报道显示,由于“选举舞弊”指控,美国有19个州在2021年已经采取行动限制投票权。NBC认为,是特朗普的谎言助长了共和党领导的“投票限制浪潮”。 据路透社报道,麦康奈尔22日还表示,共和党在11月举行的2022年国会中期选举中控制参议院的机会是50%。他预测,无论结果如何,参议院中会一直存在分歧。 一周前,他曾暗示,共和党人在众议院获得多数席位比在参议院获得多数席位的可能性更大,并称,候选人素质降低是降低预期的原因之一。

    观察者网   28 阅读   2022-08-23 14:59
  • 马里任命现任政府发言人为临时代理过渡总理

    当地时间8月22日,马里当局任命现任政府发言人兼国土管理和地方分权部长阿卜杜拉耶·马伊加为临时代理过渡总理,临时接替过渡总理乔盖·科卡拉·马伊加。   马里过渡总理乔盖·科卡拉·马伊加的办公室当地时间8月13日表示,他已被医生强制要求休息。他的一名顾问否认了媒体关于他中风后住院的报道。   据了解,2021年6月,乔盖·科卡拉·马伊加被任命为马里过渡总理。

    央视网   38 阅读   2022-08-23 14:57
  • 西班牙政府将批准受到大型山林火灾影响的地区为灾区

      当地时间8月22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西班牙政府将在23日的内阁理事会全体会议上批准宣布该国2022年受到山林火灾严重影响的地区为灾区的决议。   22日,桑切斯在西班牙内政大臣马拉斯卡和瓦伦西亚大区政府主席普伊格的陪同下,前往瓦伦西亚大区卡斯特利翁省受到大型山火影响的地区进行了访问。桑切斯在讲话中表示,各大区当局需要重新计划如何应对山林火灾,各方需要对政府制定的旨在强化国家公民保护系统的法令进行支持。   桑切斯指出,2022年夏季是自1961年以来西班牙最炎热的夏季,已有超过22.2万公顷土地在火灾中被烧毁。

    央视网   32 阅读   2022-08-23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