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绿壳鸡养殖概述
在农村寻求致富新路径时,绿壳鸡养殖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绿壳鸡蛋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特性使其市场需求大,养殖绿壳鸡是一个有前景的致富选择。绿壳鸡所产的绿壳鸡蛋深受市场青睐,养殖前景可谓一片光明。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绿壳鸡的饲养方法,从鸡舍的搭建与环境控制到日常管理,为您提供的养殖指南。
▲ 鸡舍的选址与建造
首先,选址与建造是关键。确保鸡舍建在干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且远离污染的地方。鸡舍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顺畅、通风良好且交通便捷的地方,远离污染源,确保绿壳鸡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若选择散养,则需确保周围有充足的草地或林地供其自由活动与觅食。在鸡舍建造方面,面积要根据养殖数量来定。每平方米可饲养6-8只成年绿壳鸡或30-50只雏鸡。地面选用水泥,便于清扫和;屋顶设计成斜坡状,利于排水。此外,还需在鸡舍内设置栖息架和产蛋箱等设施,为母鸡提供舒适的产蛋环境。
▲ 温湿度与通风光照管理
接下来是温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良好的通风和光照,对绿壳鸡的健康生长和产蛋非常重要。育雏期的温度管理至关重要,1-7日龄时温度应维持在33-36℃,之后每周逐渐降温,直至达到20-22℃的适宜生长温度。同时,也要注意相对湿度的控制,以确保绿壳鸡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此外,良好的通风与光照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风能保持鸡舍空气清新,减少有害气体的积累;而光照则直接影响绿壳鸡的生长和产蛋。因此,在育雏期和产蛋期,都需要提供适当的光照条件,以促进卵泡发育和分泌。
02、品种选择与鸡苗选购
在养殖绿壳鸡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品种和优质的鸡苗至关重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并从信誉良好的孵化场购买健康鸡苗。市场上常见的绿壳鸡品种包括东乡绿壳鸡和五黑一绿绿壳鸡等。东乡绿壳鸡以其强大的适应性和高产蛋量受到青睐,而五黑一绿绿壳鸡则以其独特的黑色特征和高营养价值吸引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以便挑选出最适合的品种。同时,在选购鸡苗时,务必从信誉良好、规模正规的孵化场购买。挑选过程中,应注重鸡苗的外观和健康状况,选择那些绒毛光亮、精神活泼、叫声响亮且脐部愈合良好的鸡苗。
03、饲料搭配与投喂
根据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并遵循“少喂勤添”原则,以满足绿壳鸡的营养需求。绿壳鸡的饲料需求会随其生长阶段而变化。雏鸡阶段,建议使用蛋白质含量在18%至20%的全价蛋(肉)小鸡料,以支持其快速生长和氨基酸需求。育成期和产蛋期,可选择全价料或自配料,确保营养均衡。通过自配料可以节省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一个典型的配方是:60%的玉米、20%的豆粕、5%的预混料,再加入15%的青菜、米糠、酒糟、麸皮等。对于散养的蛋鸡,可以考虑添加5%的鱼粉和0.35%的盐,然后充分搅拌均匀后投喂。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以保持鸡的良好食欲并减少饲料浪费。雏鸡阶段每天投喂4至6次,随着鸡的成长,逐渐减少投喂次数,成年鸡每天投喂2至3次。
04、日常管理与问题应对
调整养殖密度、观察鸡的状态并诊断处理异常、防控疫病,保证鸡舍卫生;解决啄癖和产蛋异常等问题。随着绿壳鸡的生长,需要适时调整养殖密度。雏鸡阶段每平方米可饲养30至50只,之后随着鸡的成长逐渐降低密度。合理密度的调整有助于减少鸡群应激和疾病传播的风险。每日需仔细观察绿壳鸡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和粪便形态等。任何异常表现,如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或粪便异常,都可能是鸡生病的迹象,需要及时诊断和。例如,粪便稀且有异味可能指示肠道疾病,需要调整饲料或进行。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重免。同时,定期对鸡舍和设备进行,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杂物。一旦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并进行,以防止疫病的进一步传播。
绿壳鸡有时会表现出啄羽、啄肛等不良行为,这通常与养殖密度过大、光照过强或饲料营养不均衡有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调整养殖密度,确保鸡群有足够的空间;同时,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特别是在阳光强烈的白天,要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此外,还要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供应。
产蛋异常是绿壳鸡在产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产蛋量下降可能与饲料营养不足、环境变化或疾病影响有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来保证营养的充足供给,同时减少环境应激因素并做好疾病防控工作。而蛋壳质量不佳则可能是由于缺钙或维生素D缺乏所导致,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贝壳粉或骨粉等来补充钙质,并确保维生素D的充足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