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鸡苗成活率需重点把控育雏环境、营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以下是关键措施:
一、环境控制
温度管理
1-7日龄保持35℃左右,后续每周降1-2℃,直至脱温。
观察鸡群状态:温度适宜时活动均匀,温度过低会扎堆,过高则张口喘气。
湿度调节
周湿度60%-70%,第二周降至55%-60%,避免干燥引发呼吸道问题或潮湿滋生。
二、营养与喂养
饮水管理
鸡苗到家后先喂3%葡萄糖水或红糖水4-5小时,缓解运输应激。
前10天少喂勤添,保证料槽清洁。
饲料调整
开口料添加2%玉米粉,7天后增至5%,10天后可掺2%-5%小麦粒健胃。
三、疾病预防
开口药使用
2-5日龄用阿莫西林或恩诺沙星饮水8-10小时,预防沙门氏菌。避免首日用药,加重脱水风险。
卫生与密度
育雏密度按实际养殖量的2/3控制,定期扩群保证通风。
预温鸡舍至垫料、墙壁均温热,减少受凉腹泻。
四、其他细节
光照:强光育雏促进采食,但需避免过度刺激。
选苗:选择肛门清洁、脐带吸收良好、无畸形的健康雏鸡。
通过综合管理温度、湿度、营养和防疫,可显著提升成活率至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