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避雷针的接地电阻若不合格(即超过规定标准,如>10Ω,特殊场景下未达到放宽要求),会直接导致雷电泄放路径受阻,引发一系列风险和设备故障,具体影响如下:
一、防雷失效,直击雷危害加剧无法快速泄放雷电流
避雷针的核心作用是将直击雷引导至自身,再通过接地装置将电流导入大地。若接地电阻过大,雷电流通过接地体时会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1.接触电压:人体接触避雷针杆体、周边设备金属外壳时,因电阻过大导致电压无法快速降低,可能引发触电伤亡(电压可达数千至数万伏)。
2.跨步电压:在接地体周围 20 米范围内,人两脚之间的电压差随电阻增大而升高,可能导致腿部肌肉痉挛、无法脱离危险区域。
“反击” 现象风险剧增
雷电流无法顺利入地时,会在避雷针及连接的金属构件(如杆体、电缆)上形成高电位,与周边设备(如配电箱、通信设备)之间产生电位差,引发 “反击”(高压击穿空气或绝缘层),直接烧毁设备电路、击穿绝缘部件。
二、设备损坏概率升高升降系统故障
接地不良时,雷电流可能通过避雷针的电动驱动系统(电机、控制箱)、信号线等 “迂回泄放”,导致:
1.电机线圈被高压击穿,无法正常升降;
2.控制箱内的电路板、继电器因过电压烧毁,造成操作失灵(如卡死、误动作)。
周边设备连带受损
若避雷针附近有其他用电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通信基站),接地电阻过大产生的高电位会通过共用地线、电磁感应等方式传导,导致这些设备的电源模块、芯片被击穿,造成更大范围的财产损失。
三、长期隐患累积·接地电阻不合格往往伴随接地体腐蚀、连接松动等问题,长期运行可能导致接地功能彻底失效。一旦遭遇雷击,避雷针不仅无法发挥保护作用,反而可能成为 “引雷针”,将雷电能量引入周边建筑或设备,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对于化工、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接地不良还可能因雷击产生的火花引爆可燃气体,后果不堪设想。
升降避雷针的接地电阻必须严格控制在**≤10Ω**(常规场景)或**≤4Ω**(一类防雷建筑 / 高风险场所),这是保障其防雷效能的核心指标。定期检测(建议每季度 1 次,雷雨季节前必检)并及时通过降阻剂、增加接地极等方式调整,是避免上述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