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泥质量与附着力
正规单位常用优质印泥(如朱砂印泥、合成印泥),颜色均匀(红色印章色泽饱满不发灰),盖印后不易掉色,用纸巾轻擦无明显脱落;
伪造印章可能使用劣质印泥,颜色暗淡或过亮,盖印后易蹭脏,轻擦即掉色。
盖印力度与一致性
正规盖章时力度均匀,同一印章多次盖印的位置、清晰度、文字偏移度基本一致(除非人为刻意调整);
伪造印章若为手工雕刻,因雕刻精度不足,多次盖印可能出现文字位置偏移、笔画粗细差异大等问题;若为扫描打印,每次打印的 “盖印” 效果完全一致(无实体盖印的自然误差),反而显假。
古代印章(如书画印章、文物印章)的辨别需结合材质、工艺、历史特征:
材质:古代印章多用铜、玉、石(如寿山石、青田石),伪造者可能用现代仿制品,需通过材质老化程度(如铜印的包浆、玉印的沁色)判断;
工艺:古代印章雕刻讲究 “刀法”(如秦汉印的 “缪篆” 风格、明清文人印的写意风格),伪造印章的刀法生硬,无历史时期的典型风格;
文字内容:需结合历史背景判断(如某朝代的官职名称、人名是否符合时代特征),若文字存在时代错位(如明清印章刻有秦汉官职),则为伪造。
总结:辨别公章真伪的核心流程
步骤 关键动作 核心依据
1. 外观初筛 检查形状、字体、盖印渗透感,排除明显不合规印章 法定样式、物理盖印特征
2. 编码验证 通过官方渠道查询 13 位防伪编码,确认与企业信息匹配 备案编码
3. 样本对比 与已知真章样本核对细节(笔画、尺寸、防伪纹) 雕刻精度与一致性
4. 场景核实 验证文件合理性,联系用章单位官方确认 用章逻辑与官方反馈
5. 专业鉴定 疑难情况委托公安或司法鉴定机构 技术检测与法律认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