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D 打印金属件的生产中,后处理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磨粒流抛光机凭借流体研磨的独特优势,成为处理打印件表面问题的重要设备。
3D 打印金属件(如钛合金、不锈钢制品)因层层堆积的工艺特点,表面易出现台阶效应,内部复杂结构还可能残留毛刺和支撑痕迹。传统手工抛光难以处理深孔和型腔等部位,而磨粒流抛光通过高压推动含磨料的流体介质,在工件表面及内部通道往复运动,利用磨料的剪切和研磨作用,实现抛光。
针对不同金属材料和打印工艺,磨粒流抛光可定制参数。对于较软的铝合金,采用碳化硅磨料和较低压力,避免过度切削;对于硬质高温合金,使用金刚石磨料和较高压力,有效去除表面氧化层。在医疗植入物处理中,通过控制磨料流速和循环次数,既能降低表面粗糙度以提升生物相容性,又能保留合适的表面纹理助力骨整合。
磨粒流抛光对复杂结构的适配性很强。3D 打印的格栅、点阵支架等异形件,传统工具无法触及的区域,磨料流体能随形填充并均匀作用。某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的 3D 打印铁芯经处理后,槽型结构尺寸精度误差小,表面硬度因冷作硬化有所提升,降低了运行时的涡流损耗。
相较于激光抛光的高成本和化学抛光的污染问题,磨粒流抛光更环保经济。其介质可循环使用,耗材成本较低,且无废液排放。批量生产时,借助工装夹具可同步处理多件产品,缩短单件处理时间,提高 3D 打印金属件的工业化应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