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式文件层级
层级 定位 核心内容 示例标题
质量手册 体系纲领性文件 阐述质量方针、目标,明确体系覆盖范围及各要素的原则性要求 《质量手册:ISO/IEC 17025 应用版》
程序文件 流程性操作规范 细化各管理 / 技术要素的实施流程,明确 “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 《文件控制程序》《检测方法验证程序》
作业指导书(SOP) 具体操作指南 针对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样品处理等制定详细步骤,确保操作一致性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重金属检测 SOP》
记录表单 证据性文件 标准化记录模板,用于留存操作痕迹,满足可追溯性要求
程序文件:细化流程逻辑
结构模板:
目的:说明流程的预期目标(如 “规范检测报告的编制与审核,确保结果准确性”);
范围:适用场景(如 “适用于所有类型检测报告的管理”);
职责:明确责任主体(如 “技术负责人负责报告的终批准”);
流程步骤:用流程图 + 文字描述(如 “报告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归档”);
相关文件:引用的 SOP 或记录表单(如《报告编制 SOP》《报告发放记录》)。
案例:《内部审核程序》需规定:
审核频次:每年至少 1 次,覆盖所有要素和检测领域;
审核员资质:独立于被审核部门,经培训合格;
不符合项处理:整改期限(如 30 天)及验证方式。
适用性:贴合实验室实际
禁止 “照搬模板”,需根据实验室规模、领域调整:
小型实验室:可合并程序文件(如将《采购控制程序》与《服务供应商管理程序》合并);
特殊领域:生物实验室需增加《生物管理程序》,规定病原体处理流程。
可操作性:避免 “文件与实操脱节”
示例对比:
无效表述:“检测数据需准确记录”;
有效表述:“检测人员需在原始记录中同步填写仪器显示数据,不得转抄,修改时需划改并签名,注明修改日期”。